首页 < 技术培训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杧果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台农一号、青皮芒、水英达、鸡蛋芒(粤西一号)、白玉象牙。金煌芒、红象牙芒、玉文芒6号、贵妃、黄金煌、紫花芒(又名农院3号)、象牙22号、金穗芒、桂热10号、金兴、桂热120、吕宋、田阳香芒、串芒、象牙芒、红金煌芒。桂七芒、凯特芒、红苹芒、印度一号、桂香芒。杧果的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较深。根的生长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在果实采收后到秋梢萌芽前,第二次在秋梢停止生长后到冬季低温来临前。杧果树在8—10月抽生的秋梢和11月上中旬抽生的早冬梢是次年主要的结果母枝。早中熟品种在11—12月,晚熟品种在1—2月,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花芽分化期因气候的差异可能相差15~25d。顶生或腋生的圆锥状花序;花型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雄花量大,两性花量少,雄花子房退化。早中熟品种的开花期在11月至翌年2月,晚熟品种如栽培管理适宜开花期在3—5月。花期授粉:杧果是典型的虫媒花植物,传粉主要昆虫是蝇类,因此,花期要在果园采取措施吸引蝇类。果实生长期110~150d。华南地区主栽的早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中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晚熟品种成熟期大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杧果适宜在年平均气温20~24℃。临界低温-3℃范围内生长;杧果耐湿、耐旱,但花期如阴雨连绵则不利花朵的授粉受精;杧果生长结果良好要求充足的光照;pH值为5.5~7.0的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植杧果。(1)常用砧木。一般选用土杧、扁桃(柳叶杧)的实生苗。(2)常用嫁接方法。单芽枝腹接、切接。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丘陵坡地建园。采用等高定点开坑或按等高线开垦成简易梯田后定点开坑。坑直径1m、深0.8m;在定植前2个月左右挖好,坑底填入绿肥或草皮20kg、厩肥30kg、过磷酸钙1kg及石灰0.5kg混合堆沤,使之在定植前腐解沉实。一般选择春植(3—4月)和秋植(9—10月)。以选择在春季进行为佳,其次是秋植,此时雨水少,气候干燥,必须注意淋水。定植规格可依据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3~5)m×(4~6)m;每667m2栽22~55株;配置授粉树。(1)淋足定根水,并覆盖杂草在树盘。(2)在苗旁宜用竹子或树枝支撑果苗,以防风吹摇动伤根而影响成活。(1)花前肥。在2月上中旬施,氮、磷、钾配合。一般施复合肥0.5~1.5kg/株;如干旱结合灌水施肥。(2)壮果肥。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谢花后施肥。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各0.5~1.0kg/株,花量小的植株可不施氮肥。(3)采果肥。在8—9月采果后施,以氮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速效氮肥0.5~1.0kg/株加复合肥0.5~1.0kg/株。10月中旬结合灌水追施速效尿素促进晚秋梢和早冬梢萌芽;可起到延迟次年花期的效果。(4)基肥。在8—9月结合采果肥与基肥同时施入。结合深翻改土进行,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沟深40cm,沟宽30cm,基肥以厩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为主,施30~50kg/株、磷肥1.0~1.5kg/株。一般直径在0.7~0.9cm的结果母枝易成花且坐果率高,过粗的不易成花,过小的易成花但坐果难。通过两次修剪来培养结果母枝:第一次在8月下旬前完成采果后的修剪;第二次在10月中旬全园灌水并施少量尿素或其他速效性氮肥,促使全园在10下旬到11月上旬有60%以上的枝梢萌芽。第二次在萌发的秋梢长到5~10cm时进行,此时疏剪过密、过弱或过强的新梢,每剪口留梢2~3条,促使选留的新梢生长壮实,在12月中下旬老熟,顺利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开始抽生花穗。由于早春低温阴雨对杧果的授粉受精的危害较大,必须避开此时开花,因此,必须进行花期调整,主要方法如下所述。(1)人工摘除早花穗。生产上将2月中旬前抽生的花穗视为早花。一般都要控制。紫花杧等一些品种的花序再生能力强,可通过摘除早期抽生的顶生花穗,促进腋芽进行花芽分化,可推迟花期15~20d,避开3月低温阴雨天气对开花的影响。(2)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合适时段叶面喷雾(试用参考浓度800~2000mg/L),可延迟花期10d左右,1—2月早抽生的花穗人工摘除后每隔7~10d喷一次多效唑(试用参考浓度400~800mg/L),喷1~2次可延迟花期30d左右。(3)树体管理。分为采果后修剪和果实生长期修剪。(4)采果后修剪。结果树的修剪一般在采果后10~15d进行,不宜延迟到9月下旬以后才修剪。初结果树修剪量小。成年结果树要疏剪顶生和外围的过密枝、衰老弱枝、下垂枝、病虫害枝、枯枝回缩树冠之间的交叉枝;短截过长营养枝和结果母枝,保证树冠通风透光。(5)果实生长期修剪。为提高果实品质,要保证树冠通风透光,6月上中旬疏剪挂果部位中上部的营养枝:疏剪遮盖果实的枝叶和果实旁“老鼠尾”状的花穗残梗;每果穗选留果实2~3个,其余的疏除。剪除影响主枝生长的辅助枝,着生位置不当的重叠枝、交叉枝以及病虫枝、徒长枝,剪掉过长、过旺枝,促进有效分枝生长。杧果套袋一般根据品种果实的大小,选用相应规格且质量好的杧果专用纸袋进行果实套袋。杧果一般在谢花后35~45d,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时进行(像鸡蛋大小)。华南地区一般要求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套袋时间过早,由于果柄幼嫩,易受损伤而影响以后果实的生长,同时由于果实太小,不易确定果实的形状是否端正,或因生理落果而影响套袋的成功率。套袋过晚,果实过大增加了套袋的难度,易将果实套落,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套袋应选在晴天进行。(1)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前修剪,疏除病虫枝、交叉枝,并起先疏果,并剪去落果果梗;再用1∶1∶100波尔多液或800倍液施保克或500倍液大生等杀菌剂喷施果面。果面干后套袋,要求当天喷药当天套完。(2)套袋操作。套袋前先将整捆果袋放在潮湿处,让它们返潮、柔韧,以便于使用,套袋时先将纸袋撑开,并用手将底部打一下,使之膨胀起来,然后,用左手两指夹着果柄,右手拿着纸袋,将幼果套入袋内,袋口按顺序向中部折叠,最后弯折封口铁丝,将袋口绑紧于果柄的上部,使果实在袋内悬空,防止袋纸贴近果皮造成摩擦伤或日灼。 -
报告常规小麦栽培
技术 出版时间:2015小麦栽培技术,是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人们采用相应的调控技术,以达到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使小麦的生长发育向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发挥出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最终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的目标。小麦栽培技术包括:耕作整地、选用良种、施用肥料、合理浇水、病虫防治、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由于地形、土壤、气候、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的不同,具体的栽培技术也不相同。小麦生长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不同质地的土壤都可种植小麦,但以中壤和黏壤土最好。实践证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与土壤肥力和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有关。如黏性土壤有良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后期生长良好,形成的粒重高。但由于土壤质地黏重,整地困难,不容易达到苗全、苗匀,而且由于土壤温度上升较慢,幼苗生长较弱,常有“发老不发小”的说法。对这种土壤应十分重视适耕期,看墒抓住时机整地,在适期播种的上限播种,以培育壮苗。砂性土壤则相反,容易整地和保全苗,且土壤温度上升快,有利小麦的幼苗生长。但沙地的保肥、保水能力差,后期容易早衰,常称“养小不养老”。因此,在操作技术上,既要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又要防止青枯粒重下降。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适宜于小麦生长发育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1.1~1.3g/cm3,总孔隙度50%~55%,水稳性的团粒结构40%左右,土壤pH值6~8.5,土壤含盐量低于0.25%。每亩450kg以上产量水平,耕层土壤肥力基础为:有机质含量1%左右,全氮0.07%以上,速效磷20mg/kg左右,速效钾80mg/kg左右。超高产(650kg/亩)麦田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1.5%,可水解部分占50%以上,全氮0.1%左右,水解氮7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目前培肥地力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麦田整地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表土结构状况,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相互关系,为小麦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些病虫的为害。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小麦的出苗率、生长势、分蘖成穗、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结构和产量形成。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6年春季在许昌、太康、长葛3县53块麦田调查,麦田断垄(7cm以上无苗)率平均13.5%,断垄10%~20%的面积占60%。由于断垄小麦平均减产10%以上,断垄达到35%的麦田可减产17.9%~22.2%,造成麦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是麦田整地质量差,尤其是耙地质量差。因此,整地是小麦栽培技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环节。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变革,目前小麦生产已经发展到“七分种,三分管”的新阶段,而“七分种”的最关键措施是麦田整地。通常麦田整地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耕翻(犁地)、深松耕、旋耕、耙地、耱地、镇压等,这几项措施对土体起到不同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相互搭配,形成一个耕层深厚、地面平整、土块细碎,上虚下实的耕作层。土壤翻耕是最常用的整地基本技术。由于铧式犁翻耕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浅耕和深耕,通常翻耕深度达到25~30cm称之为深耕。大量的试验结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深耕可以打破浅耕形成的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强耕层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加快有机质分解和无机营养矿化。深耕可以将有机肥、秸秆、残茬以及表土存留的病菌、害虫孢子等掩埋入土,对小麦全蚀病、纹枯病、赤霉病和线虫病防治有重要作用。不论是旱地、灌溉麦田或稻茬麦田,深耕的增产作用是肯定的。因而,深耕是目前实现小麦持续高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经多年多点试验,麦田深耕的适宜深度以25~30cm为宜。为节省能源,浅耕和深耕可以交替进行,采取隔年深耕比较适宜。用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面或间隔深位松土,不翻土层,一般耕深25~30cm,最深可达50cm。深松可以打破翻耕多年形成的犁底层,利于土体接纳更多雨水,又可保持地面秸秆覆盖,减轻风蚀、水蚀和土表水分蒸发。目前深松耕已逐步与条带免耕相结合,用于半干旱区。旋耕可使表土破碎,平整地面,集犁、耙、平三作业于一体,省工省时。但旋耕机械仅作用于表土16~18cm,一般仅有15cm左右,一方面不能疏松耕层,常期旋耕使耕层变浅板结,不利接纳雨水,无法将残茬、秸秆及病虫卵、孢子掩埋入土,造成下茬病虫加重;另一方面旱地麦田因旋耕表土快速失墒,播种过深,严重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尤其在底墒较差情况下,旱地麦田一般不宜采用旋耕。在平原麦田,如果仅用旋耕而不用钉齿耙进行耙、耱,会造成表土过分疏松,小麦播种过深,出苗困难,冬季小麦苗根不粘土,苗长势弱,冻害严重。因此,旋耕必须与耙、耱、镇压相结合。深耕和精细耙地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打造成适合小麦播种出苗、苗全苗匀的土壤环境。农谚“秋收一张锄,麦收一盘耙”深刻揭示了耙地对小麦生产的重要作用。深耕后土垡高低不平,相互架空,失墒严重,必须及时耙地。所谓精细耙地就是在麦田翻耕后,要用圆盘耙和钉齿耙直耙和斜耙数遍,达到坷垃粉碎,地面平整、压紧耕层、上虚(0~5cm)下实,使小麦种子播种深度不超过5cm,出苗后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不跷空,不漏风。近几年有些农户用犁翻耕后,再用旋耕机打碎垡头,使表土疏松,而下层跷空,造成播种过深,出苗困难,冬季幼苗根不粘土,冻害严重。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旋耕后一定要与耙、磨相结合,压实表土,以利出苗,保证壮苗越冬。合理施用底肥和种肥是种好小麦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小麦增产的物质基础。底肥分布在耕层内,既可保证小麦幼苗生长健壮,又能在小麦全生育期源源不断供应养分。做底肥的有机肥有厩肥、人粪尿、堆肥、饼肥、土杂肥和绿肥等。各种有机肥所含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养分的数量不同,它们的增产作用也有所差别。其肥料质量随牲畜种类、垫圈材料、积存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人粪尿是以含氮为主的完全肥料,肥分浓厚,肥效较快,常用作追肥,也可用作底肥施用。饼肥的养分含量较高,其中以含氮为主,也含相当数量的磷、钾和微量元素,经粉碎发酵腐熟,可与粗肥搭配施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秸秆直接还田的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河南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秸秆还田占面积比较大的是夏玉米茬种小麦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数量据华北几省调查,平均每亩玉米秸秆风干物350~450kg,高产玉米秸秆量可达500kg以上。玉米秸秆还田主要是机械作业,玉米成熟后及时摘穗,此时秸秆呈绿色,含水率35%左右,易于腐烂。机械就地切碎,长度小于10cm,配合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并喷洒农药防止玉米秸秆带有病、虫,而后立即进行深翻,耕后耙实。如墒不足,秸秆还田后要浇好底墒水,踏实土壤,以利播种。氮肥: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目前以尿素为主,其他几种氮肥用得很少,如硫酸铵、氯化铵,目前生产上已很少见。它们的基本特性和含氮量可参看说明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等。目前以过磷酸钙应用比较普遍。重过磷酸钙养分含量高,应用效果好。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在小麦上两种钾肥都可应用。复合肥:分为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同时含两种营养元素的称为二元复合肥,含3种营养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较常用的有下列3种。二元复合肥:磷酸二铵(含N18%,P2O5 46%),磷酸一铵(含N12%左右,含P2O5 50%左右),硝酸磷肥(含N20%左右,P2O5 20%左右)。硝酸磷肥由于氮素易流失,在降雨较多、地下水位较高地区不宜做底肥。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N、P、K含量各15%)。复混肥:目前用量较大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混肥。这些肥料是成品的氮肥、磷肥、钾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由于生产厂家众多,复合肥品牌繁多,质量优劣不齐,购置复混肥一定要弄清氮、磷、钾含量,有无质量检验证明。小麦要选用含氮量较高(N20%以上)的复混肥。在缺钾地区,要选用钾含量较高的复混肥。由于单位(一袋)复混肥含氮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底氮量的要求,一定要按需氮量和复混肥含氮量的差额补充施用氮化肥(尿素)。对一块麦田要确定合理的施肥数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不同麦田的基础肥力、供肥能力、化肥利用率、当年气候、小麦品种以及经济效益的差异,要准确回答施肥量十分困难。尽管国内外的小麦栽培、土壤肥料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生产经验的总结,但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可靠的方法用于确定合理施肥量。目前,确定小麦施肥量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大量田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调查数据确定施肥数量。配方施肥技术所提出的施肥指标,是指在秸秆还田、有机肥基础上所施用化肥氮、磷、钾的数量。概括起来,平原灌区小麦亩产量500~600kg,以施纯N 12~14kg,P2O5 6~8kg,K2O10kg,亩产量416.67~550kg,需施N 11~13kg,P2O57kg左右,K2O 8kg左右。旱地小麦施肥量N10kg,P2O5 6kg为宜。运用第二种方法,即根据多年多点小区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小麦施肥量,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小麦栽培界提出需肥总量倍数法,即根据调查发现小麦一季总施肥量(包括有机肥)是总需肥量的倍数,即N 2倍、P2O5 3倍左右、K2O 1倍左右,因为当时有机肥占比重较大,化肥量占比例较小。根据估算所需施肥量,将有机肥、磷肥、钾肥等化肥可做底肥一次施入,而氮素化肥肥效快、易损失,应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以及不同土壤质地等条件,采用不同的底、追比例。在中、低产水平下,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因此,必须进行早促,提高冬前的分蘖数,底氮肥用量要大。生产实践中常常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即有机肥、化肥全部做底肥施入土壤,或冬前、早春进行追肥,以促分蘖成穗。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已相对比较容易,而防止倒伏、争取大穗、提高穗重则成为实现高产的主攻方向。所以生产中提出采用“氮肥后移”的施肥技术。这对控制冬前群体过大,防止后期倒伏、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据研究氮素化肥,在每亩400kg左右的产量水平条件下,底施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500kg/亩以上的产量水平底肥可占50%~60%。剩余部分根据苗情、群体发展状况,在拔节期前后追施。砂质土壤透性好、吸附性弱、养分易损失,底施氮素化肥也应少一些,常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丘陵旱地冬春降雨量少,底施化肥量的比例可增大一些。根据生产需要的底、追氮比例和施氮总量,可计算出底氮用量。在犁地前与其他肥料一同施用。播种小麦时,用少量化肥或半速效优质有机肥集中施在种子的附近,或者在播种时和麦种混合播入土中,这些肥料统称为种肥。由于种肥集中在种子附近,对促根增蘖、培育壮苗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在土壤瘠薄,底肥不足或是误期晚播的情况下,增产作用尤其显著。具体到每块地种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肥力、底肥用量等因子有关。在选用种肥时,必须尽量采用对种子或幼芽副作用小的速效肥料。现有氮素化肥中,硫酸铵吸湿性小,易于溶解,适量施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适合作为小麦种肥。尿素含氮量高,浓度很大,而且含有缩二脲,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故一般不适合和种子混合播种。但如需用尿素作为小麦种肥时,用量不宜过大,尽量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碳酸氢铵挥发性强,易灼伤种子和幼芽,而且溶解后呈碱性反应;硝酸铵吸湿性很强,极易吸水溶化,若与种子接触常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氯化铵含有氯离子,对幼芽有伤害作用,所以这些化肥均不宜作种肥。过磷酸钙易于溶解,在土壤中移动性小;钙镁磷肥无腐蚀性,物理性好,都可作为种肥。磷酸铵含氮、磷成分高,作种肥效果最好。也可以选用对种子发芽无影响的有机肥料作种肥。如用硫酸铵与小麦种子混播,每亩地用3~4kg,或者按种子量的1/2与麦种干拌均匀后混合播种。尿素与种子混播,应严格控制尿素用量,每亩以1.5~2kg为宜,最高不能超过2.5kg,要随拌随播并应和种子同时均匀播下。种肥的施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土壤肥力基础好的高产区也可以不施种肥。目前,很多地方采用氮化肥在犁地后撒在垡头之上,然后耙地,实际也起到了种肥的作用。播种前浇水,保持充足土壤水分,足墒下种,是争取全苗、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主要作用表现如下。小麦播种以后,要从土壤中吸收相当种子干重35%左右的水分,才能开始萌动发芽。土壤水分不足种子吸水时间长,发芽慢,出苗时间长影响壮苗和全苗。小麦发芽时长出的根为初生根,每株小麦一般有3~5条初生根,最多可达10条。出苗以后种根的数目不再增加,土壤水分充足初生根数目多。初生根入土很深,最深可达2m以上。据测定,小麦四叶期初生根的长度已达50~60cm。小麦苗不仅在分蘖之前完全依靠初生根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而且在小麦生长后期仍能有很强的吸水作用,特别是丘陵旱地或遇到干旱年份,它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供给植株生长。小麦分蘖成穗主要依靠下位早生分蘖,因而促进小麦下位分蘖的形成是达到预期穗数的关键。为了实现足墒下种,首先应做好蓄水保墒工作。秋作物由于收获以后,气温尚高,天气干燥,土壤板结,蒸发量大,如不及时保墒,土壤水分迅速蒸发。而这一时期降雨往往较少。据统计,河南省除了南部地区外,播种时期干旱年份占50%左右,致使欠墒播种,甚至无法播种。因此,应随收随耙及时保墒,有灌溉条件地区,应抓住时机(尤其秸秆还田地块)浇好底墒水,宁可浇水后赶在适宜播期的下限播种,也不要欠墒播种、因抢墒过早或过深播种。在丘陵旱地,缺墒无法播种时,如果播种适期已过,可采用干土浅播寄种的方法,即播后等雨出苗。或深开沟浅播种的方法,抗旱播种。底墒足不仅促进初生根的生长,而且能增加次生根数量,促根系向纵深处发展,从而增强植株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不同的土壤质地,有利于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是不同的。如砂壤土为14%~16%,壤土16%~18%,黏土20%~24%。其相对含水量70%~80%为适宜播种的土壤含水量,低于60%播种后种子吸水慢,萌发慢,出苗慢。种子在萌发出苗过程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有试验证明种子含水量由12%增加到17%,其呼吸强度增加1倍。因此,土壤水分不足时,幼苗发根少,苗弱。土壤水分过多,土壤空气不足,影响种子呼吸,不利出苗,甚至会使种子霉烂等。播种阶段栽培的任务是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以达到苗足、苗匀、苗壮的目标。品种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的内在因素,而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选用适宜的品种,并发挥其最大生产潜力,从而获得高产稳产。每一个品种都有它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品种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反应,如对温、光的反应,耐肥性,耐旱性,抗寒性和生育后期耐高温能力等。播种时,首先应了解所用品种冬春性的强弱,这是选择适期播种和确定播量的重要依据。春性品种从播种到开始进行幼穗分化,这一段时间对低温条件要求不严格。据试验,豫麦18在日均温17.5~18℃,播种后24天左右开始进入幼穗分化期;当日均温下降到17℃左右,历时22天左右开始进入幼穗分化,这表明一定低温对春性品种发育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当温度下降到14.5~15.0℃时,播种后26天左右开始进入幼穗分化期。可以看出,春性品种不能播种早,否则冬前就会遭受冻害。半冬性品种从播种到开始幼穗分化,对低温要求相对严格。如豫麦49品种,平均日均温17℃左右从播种到幼穗分化历时30天左右,这就是说当低温不足时历时天数增加。冬性品种对低温条件要求更严格。所以,冬性、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可以提早,且冬前不至于受冻害。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在10月16日前后,半冬性品种为10月12日前后;由于春性品种分蘖时间短,分蘖成穗数少,半冬性和冬性品种分蘖时间长,分蘖多,成穗多。所以春性品种的播量要大于半冬性和冬性品种;不同品种耐肥性不同,如周麦16、周麦22、新麦26、百农207、豫麦49、兰考矮早8等可以种在单产600kg/亩以上的高产地。适宜500kg/亩左右产量水平的品种目前比较多,如春性品种郑州9023、偃展4110,半冬性品种周麦18、矮抗58等;应根据茬口的早晚不同安排品种。早茬地要选用半冬性品种,可适当减少播量,并能充分利用冬前的光、温等自然资源。晚茬地要选用春性品种,麦苗冬前生长发育快,且不易受冻害。总之应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品种,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了提高播种质量,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晒种、测定种子发芽率、进行种子包衣和拌种等种子处理工作。在小麦收打过程中,常有籽粒破损、混有草籽、杂物和带有病虫的籽粒,而且同一品种由于不同花位小花形成籽粒大小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多花型品种更明显。据测定一个品种的下位花形成的籽粒千粒重为48.0g,其上位花的籽粒千粒重只有21.5g。如果不进行种子精选不仅影响出苗率,而且大小籽粒的幼苗长势也不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将同一品种籽粒大小不同的种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早出苗2天,早分蘖6天,平均单株分蘖多2.8个,大粒种子幼苗的前3片叶长、宽、面积都大于小粒种子。据河南农业大学测定,籽粒大小不同,形成的初生根数也不同,千粒重42.2g的籽粒初生根6条,千粒重34.0g初生根为4.8条,千粒重21.0g时初生根为4.3条。可见,大粒种子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因此,只有通过精选种子才能为实现苗足、苗匀、苗齐、苗壮创造条件。播前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性、增强种子的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出苗快、出苗整齐,还可以减少病虫害。晒种的方法和时间,视天气条件而定。在阳光较强的情况下,一般将种子摊成3~7cm厚,晒1~2天即可;阳光较弱时,可适当延长晒种时间。在晒种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种子在贮存期间,如保管不善,受潮受热,都易引起霉变或虫蛀而降低发芽率。因此,播前做好发芽试验,避免因发芽率过低而造成损失,并为确定播种量提供依据。小麦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种子吸收水分达到种子干重的35%以上,在15~20℃的适温条件下,积温达到50℃即可发芽。发芽试验时,种子吸足水分后,应保持湿润状态,不能用水淹没,以免缺氧烂种。种子发芽的好坏,通常用3个指标来衡量:一是发芽率,指100粒种子中7天内的发芽粒数;二是发芽势,由于种子的成熟度不同,有的发芽早,有的发芽晚,发芽势指100粒种子中3天内集中发芽的粒数;三是发芽日数,指100粒种子中发芽籽粒的所需日数。只有发芽率高、发芽势强、发芽日数短的种子,才能出苗快,出苗齐,长势壮。供发芽试验的种子要有代表性,应从贮存种子容器的各层中多点取样,充分混匀,最后取出200粒,分作两个样品测定(每样品100粒),应标明试验种子的品种名称及来源,以防差错。发芽试验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有直接法(即常用试验法)和间接法(即染色法)两种。(1)直接法。用培养皿、碟子等,铺几层经蒸煮消毒的吸水纸或卫生纸,预先浸湿,将种子放在上面,然后加清水,淹没种子,浸4~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再把淹没的水倒出,把种子摆匀盖好,以后随时加水保持湿润;也可用经消毒的纱布浸湿,把种子摆在上面,卷成卷,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随时喷水保持湿润,逐日检查记载发芽粒数。(2)间接法。来不及用直接法测定发芽率时,也可采用间接法——染色法。由于种子活细胞的细胞壁具有选择渗透能力,有些化学染料,如红墨水中的苯胺染料,不能渗透到活的细胞质中去,染不上色,而失掉生活力的细胞可被渗透染上颜色。将未经药剂处理的种子,先浸于清水中2小时,捞出后取200粒分成等量两份测定。用刀片从小麦腹沟处通过胚部切成两半,取其一半,浸入红墨水10倍稀释液中1分钟(20~40倍液需2~3分钟),捞出用清水洗涤,立即观察胚部着色情况。种胚未染色的是有生活力的种子;完全染色的为无生活力的种子;部分斑点着色的是生活力弱的种子。这种测定结果,与直接作发芽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但连部分斑点着色的种子计算在内时,使此法测定的发芽率略显偏高,因一些发芽率弱的种子实际不能发芽。这是晚茬麦增产的措施之一。播前提早进行浸种催芽,可以加速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水解,促进酶的活动,使播种后缓慢进行的生理转化过程提前进行,使之早出苗,早开始光合作用,有利于晚苗形成壮苗。据信阳、周口、罗山等农业科学研究所(站)试验,11月上、中旬播种的晚麦,催芽(露白)播种较干种子播种,出苗早3~5天,每亩增产小麦11.7~21.1kg,增产率为4.1%~9.2%。催芽前,将种子浸泡在50℃温水中10~15分钟,捞出后堆放,盖上湿麻袋或湿革袋,半天后翻倒一次,种子萌动前,堆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萌动后保持20℃左右,洒冷温水以调节发芽的适宜温度。经一昼夜,种子即可“露白”萌发,即适宜播种。若当天种不完,剩余种子一定要摊开晾干,避免胚根继续伸长,影响播种质量。为了防治病虫为害,一播全苗,目前生产上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或杀虫剂、杀菌剂混合等拌种技术。病虫防治应根据不同地区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当的种衣剂或拌种农药。如纹枯病、条锈病、全蚀病等多发区,可选用3%敌委丹悬浮剂,2.5%适乐时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全蚀病、黑穗病发生区,可以分别用全蚀净、2%立克秀拌种,在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为害地区,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水、种比例为1∶100∶1000浓度)。也可结合整地进行土壤处理,如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 kg。总之,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种子处理,以保全苗、壮苗。确定合理的播种量,达到适宜的基本苗,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能的基础,是协调群体与个体,穗数、粒数、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能达最大限度发展的基础。适宜播量的确定必须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产量水平、气候特点、播种早晚等因素而定。确定适宜基本苗数与品种特性有密切关系。在同一地区,同样条件下,品种不同,单株分蘖力、单茎叶面积、叶型,单株成穗以及适宜的亩穗数均有很大差别。据试验,豫麦49单株分蘖数比周麦11(豫麦51)越冬期多2.4个,拔节期多1.7个,单株成穗多1.5个,单株分蘖成穗率高9.9%。而与豫麦49冬性强弱相近的兰考906(豫麦66)单株成穗只有1.1个,单株成穗率只有14.7%,比豫麦49少20.8%。因此,必须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播种量。多数品种是随着品种的冬性增强,单株分蘖数增加,单株成穗数增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相应地下降。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个体的生长状况,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分蘖和次生根数减少,苗质变弱,单株成穗少,穗粒数和粒重下降。据崔金梅等试验,在越冬前基本苗5万/亩时,单株分蘖4.3个,次生根8.8条,单位叶片干重为3.92mg/cm2,而基本苗20万/亩时单株分蘖为3.7个,次生根4.7条,叶片干重为3.61mg/cm2。到起身期更为明显,基本苗5万/亩时单株分蘖7.4个,次生根21.6条,叶片干重为3.73mg/cm2。基本苗20万/亩时,分蘖数、次生根、叶片干重分别为4.8个、15.7条和2.85mg/cm2。表明由于密度的增加,植株分蘖数、次生根数明显减少,叶片变薄,特别单株成穗数、基本苗5万/亩与20万/亩的分别为3.2个和1.6个,相差1倍。但从群体发展看则呈相反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增大,单位面积穗数增多,叶面积系数提高,越冬前基本苗5万/亩与20万/亩的,总分蘖数分别为21.5万/亩和64.0万/亩。基本苗5万/亩与20万/亩,到起身期分别达到37.1万/亩和88.0万/亩。最终成穗数分别为17.2万/亩和32.0万/亩。当然这种差异不是等差级数的上升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群体和个体达到协调,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获得最大发展,即3个因素乘积最大,产量最高。这是实施栽培措施的最终目标。苗是形成穗的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地力水平,提出产量指标,而后再根据品种的特性即单株成穗潜力,确定需要的苗数。如豫麦49品种,要获得7500kg/亩左右的预产目标,需成穗42万~45万/亩,该品种单株成穗一般3.5~4.0个,所以每亩就需要用10万~12万苗。兰考矮早8品种,预计每亩600kg左右的产量,由于该品种穗子大,粒重高,每亩30万穗左右即可以达到预计产量,但该品种一般单株成穗只有1~1.1个,所以要有27万~29万苗,才能达到所需的穗数。目前生产中单株成穗一般3~5个,半冬性品种单株成穗多于春性品种。在基本苗确定之后,根据籽粒的大小、种子的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等,计算出每亩的实际播种量。计算方法是:小麦的单株成穗数,不仅与品种特性有关,而且与播种早晚有密切关系,同一品种因播种晚,冬前积温少,单株成穗数下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仅就小麦播期而论,从大的范围看,河南省可划分为北、中、南3个不同区域。本区包括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濮阳、焦作、新乡等市以及黄河南岸的偃师、巩县、荥阳、郑州、开封等市县的北半部。根据地形、地貌和多年生产实践,本区小麦播期又可划分为3种类别。(1)西部山丘区。本区位于省境西北边缘,主要是太行山的东坡和南坡,也可延伸包括豫西北部的高寒山区。该区地势和纬度都较高,气温偏低,秋季降温早,冬季冷期长,年平均气温11.5~13℃,1月平均气温-2℃以下,为河南省最冷的地区,年降水量600~700mm,地下水缺乏,灌溉面积小。土壤类别主要是山地褐土、红黏土和立黄土,肥力中等。如9月下旬播种,冬前一般可满足700℃以上的积温,常年适播期范围为9月20日至10月5日,山区或丘陵旱地宜于“上时”偏早播种,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宜于“下时”播种,若延至10月5日以后播种,冬前壮苗没有保证。(2)豫西北山前平原区。本区地跨黄河,北起太行山东至东南的山前倾斜平地,南至黄河南岸谷地。该区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土层较厚,质地适中,排水良好,土壤肥力普遍较高,年平均气温13~14℃,年降水量600mm左右,大部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为河南省小麦高产区。该区冬前小麦达到壮苗标准所需0℃以上积温,半冬性品种为660~700℃,弱春性品种为580~620℃,若播种过早,冬前积温多于700℃,容易引起旺长;播期过晚,冬前积温不足580℃,导致麦苗瘦弱,均不能高产。根据积温推算,半冬性品种常年适播期范围为10月8~10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2~15日。(3)豫东北平原区。本区位于河南东北部,包括黄河以北,京广路以东大部地区和黄河南岸的部分地带。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降水量600mm左右,土质偏沙,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常年适宜播种期,半冬性品种的适宜播期一般应于9月30日至10月10日;弱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13日。本区主要指黄河以南、沙河以北广大地带,包括西部丘陵和中、东部黄淮冲积平原,又可分为3种类别。(1)豫西丘陵旱作区。本区位于省境西部,属黄土高原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4℃左右,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600mm多,多集中在夏季,80%以上的丘陵岗地,地下水奇缺,历史上干旱频繁,土层深厚疏松,易于耕作,土壤肥力不高。常年小麦的适播期范围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地势较高或背阴坡可适当早播;肥水条件较好的川地或应用春性品种在适期的下时播种。丘陵旱地小麦适期早播,可以利用冬前积温培育壮苗,扩展根系,利用深层水分,提高抗旱能力。因此,在抗旱播种上,群众素来就有“有墒不等时,到时不等墒”的经验,这说明土壤水分是影响播期早晚的主导因素。(2)中部缓坡平原区。本区位于省境中部,地势由西向东渐低,形成缓坡平原。其范围是北起新郑,南至沙河,主要包括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市所辖各县。气候处于南北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15℃,常年降水量650~800mm,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该区小麦适播期范围,据多年试验研究,半冬性品种10月8~12日,春性品种10月15日前后播种,能够满足冬前壮苗所需积温,比较稳妥。(3)豫东黄淮冲积平原区。本区位于黄淮大平原西部,省境东部,为黄河、淮河冲积平原,地势比较低洼,部分盐碱。其范围北自中牟、开封,南至周口,主要包括开封、商丘、周口所辖各县,地势平坦,但地力比较瘠薄,有机质含量偏低,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降水量650~800mm,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选用抗灾能力强,稳产性能较好,适于中产水平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其播期范围,半冬性品种10月5~10日、弱春性品种10月10~15日播种较好。在此范围内,盐碱地因不易发苗,可适当提前播种;肥水条件较好的可适当延迟播种,最迟播期不宜拖过10月20日。本区包括沙河以南、淮河流域及南阳盆地等,从小麦播期角度上考虑,可分为3种类别。(1)淮北平原区。本区位于淮河以北,沙颖河南的广大淮河冲积平原。气候属于暖温带的南缘,具有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水量800~1000mm,地面水、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土壤类型主要是砂姜黑土和黄褐土,质地黏重,潜在肥力较高,但有效成分较为贫乏,土壤肥力较低。生产上应用的品种类型以弱春性为主,半冬性较少。适宜播期范围为10月10~25日,弱春性品种近下限,半冬性品种近上限。(2)南阳盆地。本区位于省境西南,以南阳地区为主,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土壤类型主要为黄褐土,低洼地多是砂姜黑土,沿河平原为灰潮土,大多地区肥力水平较低,土壤有机质贫乏。种植的主要品种多为弱春性类型,常年适播期范围,一般为10月15~25日,岗地、砂姜黑土可适当提早。(3)淮南稻麦两熟区。本区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信阳地区,还有南阳地区桐柏县一部分。该区处于北亚热带的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农业区,年平均气温15℃以上,常年降雨量1000mm以上。本区种植业以水稻为主,稻麦两熟。小麦单产水平不高,但增产潜力较大。由于秋季多阴雨,晚茬麦面积较大,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品种均属弱春性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常年适播期,范围较大,一般为10月20~30日,山区岗地先种,平川地后种。小麦的播种质量主要是指:播深适宜,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根据产量水平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播幅宽度。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要求3~5cm,防止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小麦的下部分蘖出生早,发育健壮,成穗率高。在正常情况下,分蘖成穗的顺序是:单株成两个穗时,由主茎和第一个一级分蘖成穗,成3个穗时第二个一级分蘖可成穗,只有单株成5个穗时,第一个二级分蘖才有可能成穗。可见单株成穗主要靠主茎的第一个至第三个分蘖成穗。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地中茎(胚芽鞘节间)伸的过长,由于养分消耗多,历时时间长,营养重心转移,致使第一个一级分蘖甚至第二个一级分蘖不能发生,形成缺位蘖。因而苗弱,成穗少,即使加强管理也很难由弱转壮。精细播种、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健壮,这是充分利用个体生长优势,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生产中机播面积不断扩大,为实现精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合理的播种方式对培育壮苗,充分利用土壤、光能等自然资源,减轻病虫为害,防止倒伏,有着重要作用。一般生产中多采用约20cm等行距。单产达到600kg/亩左右的高产水平,要根据品种特点可用窄行17cm、宽行23cm的宽窄行播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对成穗少的大穗型品种,如兰考矮早八,行距可缩小到17cm等行距。应大力推广宽幅播种技术,宽幅播种将传统的一条线密集条播,改为播幅宽6~8cm的播种方式,克服了缺苗断垄现象。据新乡市农技站近年试验:宽幅条播在同等地力条件下,可增产5%。在稻麦两熟制地区,由于整地困难,整地质量差,多采用撒播方式种小麦,有的在水稻收获之前撒到稻田里,撒播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土地利用率高的特点,便于做到适期播种。但撒播常使种子分布不均匀、麦苗生长不整齐、下种量大、不便管理等缺点。小麦生育期一般为220~240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情常常发生壮、旺、弱的不同变化。掌握各时期苗情发展动向,加强麦田管理,是达到丰产的关键。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掌握简化、节约、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及时管理。根据小麦器官建成特点和季节变化,将麦田管理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前期管理是指从小麦播种到返青(2月上旬)。该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分蘖高峰期。进入越冬期时春性品种幼穗发育达到二棱期,半冬性品种进入单棱期。小麦进入越冬期之后生长量很少,所以前期管理主要是指冬前和返青期的管理。前期管理的任务是以实现充足的穗数为主攻目标,同时为穗大奠定良好基础。冬前壮苗指标,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品种有所不同。400~500kg/亩的产量水平,弱春性品种主茎叶龄6片叶左右,单株分蘖3~5个(含主茎,下同)。总蘖数65万~70万/亩。一般不要超过90万/亩,半冬性多穗型品种,主茎叶龄7片左右,单株分蘖6~7个,亩总蘖数70万~80万。600kg/亩以上的高产田,单株分蘖7个左右,总蘖数80万/亩左右。为了防止中、后期脱肥或引起倒伏,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冬前一定控制群体总蘖数不要超过100万/亩。冬前管理主要应抓好以下两项措施。(1)保全苗。小麦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特别是短时阵雨,造成地表板结,形成一层硬壳,影响出苗,必须抓住适耕期,疏松表土,保苗出土,但要防止过深伤芽。如雨后地表板结,可进行轻微镇压以破除板结,助苗出土。小麦出苗以后,要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缺苗断垄现象,要立即催芽补种。如补种已晚,可在小麦进入分蘖期之后,进行疏苗移栽,栽苗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标准,栽后浇水,没有灌水条件的应趁墒移栽,并注意压实。保证全苗对获得充足的穗数具有重要作用。(2)促壮苗。由于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底肥和底墒充足,冬前除了晚播小麦外,一般都能达到壮苗标准。主要管理任务是,防止杂草为害,中耕保墒,特别是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一定注意蓄水保墒,防止春旱。晚播麦田由于积温不足,应中耕镇压,能提高地温,促苗生长。对播种偏早、长势旺、群体超过壮苗范围的麦田,可采用深锄的办法控制旺长,以防后期倒伏或过多消耗地力。对于播种早有拔节趋势的麦田,要进行镇压,抑制节间伸长,并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发现大量主茎、大蘖的幼穗受冻时,根据天气状况(日均温3℃以上)抓紧时机施速效肥料(尿素6~7kg,或相当量的其他化肥),并结合灌水,促进未冻蘖生长成穗。在越冬期间小麦地上部生长量很小,正是根系向纵深发展时期,对麦田仍要加强看管监护,防止人畜损伤麦苗,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是指小麦返青到起身期间的管理。早春由于各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年际间气温回升状况不同,小麦返青时间也不同。一般2月上、中旬气温明显转暖,日均温上升到3℃以上时,小麦心叶加快生长,整个麦田由暗绿色转为青绿色,开始进入返青期。小麦返青之后的生育特点是,生长加快、不断生长新的叶片,并进入分蘖第二个盛期,次生根也进入旺盛增长期。幼穗发育加快,弱春性品种二棱末至护颖分化,半冬性品种进入二棱期至二棱末期。返青期主要管理目标是:既要控制春生分蘖过多滋生,防止群体过大,引起倒伏,又要防止因营养不足,麦苗脱肥发黄,群体小,生长弱,达不到预期的穗数,穗粒数也将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返青到起身期是控旺、促弱、保壮苗的关键时期。主要管理措施。对总蘖数达到180万/亩左右,植株生长正常的麦田,此期不再施用肥水;对虽然群体达到要求,但心叶生长缓慢俗称“缩脖小苗”,叶色发黄的脱肥麦田,以及总蘖数有60万/亩左右,群体偏小的麦田,每亩可追施尿素7kg左右,并结合灌水。对晚播麦田为了稳定提高地温,促进麦苗生长,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对生长偏旺、群体总蘖数达到100万/亩以上的麦田,要控水控肥,深中耕,抑制生长,控制春生分蘖。另外,随着气温的回升,要防止病虫的发生与为害,尤其注意对纹枯病和红蜘蛛、蚜虫的调查与防治。小麦返青期要进行中耕保墒,消灭杂草,特别丘陵旱地,早春保墒十分重要,历史上河南省就有“顶凌耙麦”的习惯。总之返青期要因地因苗制宜,为争取穗多、穗大奠定良好基础。小麦从起身至抽穗为生长中期阶段。此期茎、叶、节间、根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并建成,分蘖数达到高峰,并开始两极分化。到抽穗期两极分化停止,单位面积穗数稳定。幼穗分化,从护颖分化期到花粉粒形成期,是小花分化和退化的高峰期。因此,该时期是决定穗数、穗粒数,为粒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生长发育快,需水肥量最多,对肥水最为敏感,是麦田管理的重心阶段,该阶段可分为3个时期。该时期是从小麦起身到拔节期,即从节间开始伸长到茎秆总长度达到3cm以上进入拔节期。河南省正处2月下旬至3月中旬前后。此时冬性、半冬性品种植株明显由匍匐状态转为直立。由于生长中心的转移,不再发生新的分蘖,并开始两极分化,自上位蘖开始逐渐死亡,低位蘖加速生长,向成穗方向发展,但如果此时长势强的大蘖(接近主茎)过多,将会引起倒伏,如两极分化过快,要防止撇头多成穗少。所以起身到拔节是争取穗数的关键时期。幼穗发育是从护颖分化到小花分化期末,此时每穗小穗已不再增加,是小花分化最快的时期,也是缩小不同小穗位小花发育进程差距,减少不孕小穗奠定基础的时期。可以看出,该期的营养状况对获得高产至关重要。主要管理措施。对产量水平达到500kg/亩以上的高产田,土壤肥力基础好,起身期不再追肥灌水。对群体超过100万/亩,长势旺,两极分化慢(甚至小分蘖不停止生长)的田块,要早采取措施,防止田间郁蔽,以免导致第一、第二节间生长快,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倒伏,导致病虫发生。对这类麦田,除了控制肥水以外,还应进行深锄或深耙断根,促使小分蘖加速死亡。单产400kg/亩左右的麦田,群体总蘖数80万/亩左右,此时也不再追肥灌水。对起身期叶色变淡,小分蘖迅速死亡的麦田,一般每亩可追施6~7kg尿素,并结合灌水。没有灌溉条件的丘陵旱地,要浅中耕保墒,趁雨追肥。稻麦区除了根据苗情决定是否追肥外,还必须清好三沟(厢沟、腰沟、边沟),排涝防渍。小麦起身期常发生的病虫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防治。同时进行杂草防除。当田间有50%的单茎节间长度达到3cm以上时称为拔节期。从拔节期到旗叶叶片全部伸出,这段时间的管理为拔节期间的管理。在这期间两极分化加快,是分蘖死亡的盛期。甚至一些生长发育时期接近主茎的大分蘖,也会因营养不足而成为无效蘖。在此期单位面积穗数基本稳定,所以是争取成穗的最后时期。幼穗分化是从雌雄蕊分化至雌蕊柱头羽毛突起期(雄蕊药隔形成期)。当前生产中所用的多数品种,每穗能分化20~25个小穗,分化180~200朵小花,但由于不同小穗和小花发育进程的差异,以及不良营养条件的影响,一个穗的结实数仅占分化小花数的20%左右,同一品种每穗粒数相差也很大。多数小花是在这一时期退化的。据崔金梅观测,小花退化的高峰出现在中部小穗第一朵小花雌蕊柱头羽毛突起期(雄蕊四分体之前)。此时春性品种的叶龄为11.7~11.9片,叶龄指数97%~98%,穗下节间开始伸长(1cm左右)。半冬性品种叶龄13.6~13.7片,叶龄指数97%~97.6%,穗下节间开始伸长,即开花前20天左右。这一时期的肥水措施具有明显的增粒效果,高产条件下,拔节期追肥比起身期追施穗粒数增加3.7粒。管理措施。凡是播种后一直没有进行追肥的麦田,应将播种时计划做追肥用的肥料量,在此阶段追施,并结合灌水。6000kg/hm2左右的麦田,一般应在拔节初期追施,以促穗数为主,6000kg/hm2以上的高产田,要在拔节中期即第二节间伸长,第三节间开始伸长期前后,进行追肥、灌水,以减少小花退化,促进大穗为主,并为提高粒重奠定基础。对返青期或起身期已追肥灌水的麦田,如此时叶色发黄,长势弱,也应在这期间,每追施尿素7kg左右,以保穗数增加粒数。小麦拔节时,一般正处3月中、下旬,此时的温度条件已有利于病虫活动,要加强病虫调查,如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并做好对吸浆虫掏土检查,为及时防治提供依据。旱地麦田要特别注意长腿红蜘蛛的防治工作,以免造成为害。孕穗阶段是指小麦旗叶叶片全部伸出至抽穗期(田间有50%以上的单茎顶端小穗伸出)。此时两极分化已基本结束,存留的大蘖一般都成穗。幼穗分化从柱头羽毛突起到柱头羽毛伸长期(雄蕊从减数分裂前期到花粉粒形成),是绿色叶面积最大,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小麦一生耗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供水充足不仅可以减少小花退化,植株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而且可防止小麦抽穗到籽粒形成期缺水,避免开花期灌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可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田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根护叶,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主要管理措施。浇好孕穗水,以保证小麦孕穗到开花期间对水分的要求,为抽穗、开花创造良好条件。对土壤肥力基础差、前期追肥少或未追肥,植株叶色淡表现缺肥的麦田,应结合灌水每亩追5~6kg尿素或相当量的其他速效性化肥。孕穗期追肥对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有明显效果。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可进行叶面喷肥。该时期仍要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黏虫等虫害,做好预测预报,进行及时防治。小麦生育中期冻害常导致穗数和穗粒数减少,甚至大面积麦田不能抽穗。此时,晚霜是造成冻害的主要因素。轻微受冻植株表现新生叶尖受冻,对植株的生长影响不大。造成严重为害的是穗部受冻,特别是幼穗发育到小花分化期至药隔形成初期对低温最为敏感,容易受冻,而此时受冻植株叶片没有明显表现。因此,不易被发现,这在生产中必须引起注意。要在霜后的几天内,连续检查主茎、大蘖幼穗生长状况,发现冻害立即进行灌水并结合施速效肥(每亩施碳铵15kg左右)促进小分蘖成穗,使损失得到一定的补偿。当地上部遭受严重冻害时,分蘖节处的潜伏芽,也能迅速生长开花结实获得一定的收获,所以生育中期的冻害,一定要及时发现。小麦从抽穗到成熟为生长后期,包括抽穗、开花、授粉、籽粒形成与灌浆等生育过程。虽然小麦的生育后期经历天数只占全生育期的1/6左右,但这是产量形成的最后时期,直接影响到收成的高低。此阶段正值4月下旬至6月上旬,后期常有高温、干旱、风、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导致小麦倒伏、青干,影响正常落黄,使粒重下降。这一时期还常发生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黏虫、蚜虫、吸浆虫等病虫为害,尽管前期生长良好,仍不能保证丰收。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继续加强后期管理,达到粒多粒饱,丰产丰收。小麦穗从旗叶叶鞘伸出为抽穗,田间有50%单茎抽穗进入抽穗期。从抽穗到开花一般历时5~7天。从开花到成熟一般历时35~40天,可分为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3个时期。开花10~12天内,为籽粒形成期,这一阶段籽粒生长很快,此期末籽粒基本轮廊已经形成,约达到最大体积70%,胚已具备发芽能力。此期籽粒干物质积累缓慢,千粒重日增重0.3~0.9g。籽粒含水量70%~80%,开花后的11~30天为灌浆期,该时期籽粒干物质急剧增加,千粒日增重1~2g最高可达3g以上,籽粒体积逐渐增大,并达到最大值,含水率由70%下降到40%左右。在灌浆期末,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逐渐减慢,千粒重日增量下降到1g以下。当籽粒含水率下降到35%以下时(占籽粒烘干重)籽粒灌浆停止。据测定,在这期间当籽粒灌浆强度下降到千粒重日增量0.5g左右时(开花后30~35天期间)又会出现灌浆强度的猛增过程,千粒日增重1~2.5g历时2~3天,这是小麦灌浆后期出现的灌浆强度的小高峰,之后灌浆强度又下降至停止。在小麦植株正常成熟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后期灌浆强度的小高峰。然而,由于后期植株生命力已经很弱,一旦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如高温、干热风、降雨等都会影响灌浆甚至使灌浆停止,小高峰不会出现。小麦抽穗以后,虽其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但籽粒干物质积累,半数以上是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测定,小麦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抽穗期达到高峰,灌浆期开始下降,乳熟期相当于最高时期的63.5%。其主要光合器官是旗叶和穗下节间,它们各占光合作用能力的近1/3,倒2叶次之,约占1/4,绿色穗仅占1/6左右。后期保护旗叶,延长其功能期,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这些器官的光合产物早期一部分用于籽粒形成,而另一部分仍在不断积累。籽粒进入灌浆期以后,茎、叶重量有一较短的稳定时期,到灌浆盛期,茎叶干重才开始逐渐下降。这表明此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分,开始向籽粒中转运;氮素营养水平适宜时,运转的量多而速度快,对增加粒重有利;营养水平过低时,茎叶中养分贮存少,粒重不高;氮素营养过高或播种过晚,茎叶中养分向籽粒运转慢,灌浆高峰期向后延迟,遇到高温,就会使灌浆停止,造成青干和粒重下降。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后期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和青枯,保持光合器官的完整,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最大限度地将营养器官中贮存的有机物质转运到籽粒中去,达到籽粒饱满,提高粒重。小麦抽穗到成熟,这一阶段耗水量一般要占总耗水量的1/3以上,日耗水量达1m3/亩左右。适宜的土壤水分,能保证植株生育后期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这一时期即使短时间缺水,也会造成叶片暂时凋萎,光合强度迅速下降,呼吸作用上升,消耗已合成的有机物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灌溉所测定,在小麦抽穗期,当土壤含水量为17.4%时(黏土),旗叶的光合强度比含水量为15.80%的高28.7%;灌浆期土壤含水量为18%时,比含水量10%的光合强度高6倍。同时,水分是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溶媒和载体,通过酶的作用,将所积累的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的糖类和氨基酸,转运到籽粒中去,然后再合成淀粉、蛋白质等。籽粒的成熟与植株含水率有密切关系。籽粒含水率下降到35%以下时灌浆即停止。灌浆期间,茎秆的含水率为70%左右,如下降到60%以下,灌浆速度就非常缓慢,可见小麦生长后期,必须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但后期灌水的增产效果,还取决于灌水时间和灌水技术。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小麦生育后期除了灌好孕穗或抽穗水外,在开花后13天左右即灌浆高峰出现之前浇灌浆水,对提高粒重有明显效果。灌浆期一般浇水愈晚,效果愈差。尤其是浇麦黄水,必须注意土壤水分和灌水时间,一般浇过灌浆水的麦田不要再浇麦黄水。在土壤水分不太缺乏的条件下,浇麦黄水对提高粒重没有明显效果,甚至还会导致粒重下降。这是因为浇水后的一个时期内,灌浆速度降低,推迟成熟,容易遭受干热风袭击和发生雨后青干,缩短了灌浆时间,灌浆期间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后期灌水,由于小麦穗部已经较重,灌后土壤湿软,遇风易发生倒伏,因此,要防止大水漫灌,不使地面积水,并注意大风停灌。后期如灌水量过大,土壤水分过高,不仅影响到粒重,还会导致品质降低。小麦生长后期,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营养水平,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和根系活动,促进物质的合成与运转,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后期脱肥,绿叶面积下降快,灌浆期缩短,粒重低。因此,对抽穗期叶色变淡,呈现有早衰趋势的麦田,在抽穗到灌浆期间用2%~3%的尿素溶液,每亩50kg左右进行叶面喷施,可提高粒重。试验与实践证明,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公顷750kg左右,能补充籽粒灌浆期对磷、钾元素的需求,可提高粒重,改善籽粒品质。小麦生长后期,常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发生。有黏虫、蚜虫、小麦吸浆虫等为害。因此,小麦抽穗后仍应做好预测预报进行及时防治,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50mL加水60~75kg喷施,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60g加水750kg左右喷施,对防治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叶枯病均有良好效果,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5~40g,800~1000倍液每亩用60kg左右喷施可防治赤霉病。防治蚜虫、黏虫、红蜘蛛、小麦吸浆虫等可用40%乐果每亩40~60g,对水40~50kg喷施。实践证明,要实现全苗壮苗,首先应保证足墒下种,土壤水分以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在黄墒(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条件下播种,出苗慢而不齐,苗质瘦弱,分蘖迟缓,且低位大蘖易形成缺位,冬前难以达到壮苗标准。农谚“麦收隔年墒”和“麦收八、十、三场雨”,其中8月(农历)一次降雨就是为小麦播种创造充足的底墒条件,这些传统经验都说明底墒的重要性。播后浇“蒙头水”是一种应变措施。在播种季节,限于水源、提灌动力等原因,不能及时浇底墒水,在播期已到情况下,根据多年经验,应果断采取“时到不等墒”的方针,首先抢时播种,待种子大部萌动后,及时浇蒙头水以保证全苗,解决底墒充足与适期播种的矛盾,但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浇水时间要掌握在播后3~5天,抓紧进行,这样表土湿润,有利出苗。若播后随即浇水,则为时偏早,出苗前表土就已干涸板结,造成出苗困难,缺苗断垄,特别在黏土地尤应注意。但如浇水过晚,就会延长出苗时间,影响苗全苗壮。第二,灌水量要控制在40m3/亩以下,防止大水漫灌。第三,齐苗后,适时松土保墒,破除板结,保持耕层疏松通气,促进麦苗生长。冬灌须根据气温、墒情、土壤类别、苗情等具体条件进行。灌水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掌握不当,则效果不大,甚至还会造成减产。冬灌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河南常冬春干旱,但冬季一般并不酷冷,小麦在越冬期间仍能缓慢生长。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有促根增蘖效果,其水分效应可维持到翌年返青以后,起到春旱冬防的作用。这样,返青时结合中耕松土,就可使麦苗迅速恢复生长。2.平抑地温冬灌后虽在一定时期内地温稍有下降,但可减少越冬期地温变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冬灌后土壤含水量增加,热容量加大,地温变幅减小。3.踏实土壤,粉碎坷垃冬灌后土壤踏实,减少了耕层架空不实现象,黏土地表层坷垃通过冻融的机械胀缩作用,变得粉碎,使根系和土壤密接,可显著减轻小麦冻害。为了发挥冬灌的效益,在应用中要注意掌握:在时间上,冬灌偏早,由于气温高,起不到调节地温和粉碎坷垃的作用,地干以后,尚需中耕保墒;冬灌过晚,由于土壤冻结,地面渗水困难,麦根易受“凌抬”,严重的甚至地表形成冻壳,造成死苗。因此,冬灌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为宜;同时,要考虑土壤墒情。一般土壤含水率在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下时,可以冬灌。麦田肥力水平和麦苗长势是决定冬灌的依据之一。高肥麦田一般需要偏晚浇或不浇,肥力中下等的麦田,结合施肥,应适时冬灌。土地旋耕后未镇压或深耕后未耙实,土壤过于疏松,或耕层坷垃多的麦田,应及早冬灌。下湿地及土壤含水率高的稻茬麦田,一般免浇冬水。返青水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因此,返青水的运用要根据土壤水分变化、肥力基础、冬季管理情况和当时苗情等综合条件,瞻前顾后,正确运筹。据新乡农田灌溉所1980—1981年在高肥麦田试验,在返青至拔节阶段,分别保持高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0%~90%)、中水分(田间持水量的60%~80%)和低水分(田间持水量的50%~70%)3种处理,而其他阶段均保持中水分(田间持水量的60%~80%)其产量结果,高、中水分两处理仅比低水分处理的增产8.2%和4.9%,增产幅度明显低于其他生育时期的相同处理。产量水平达到450kg/亩以上的麦田,返青后并不需要很高的土壤水分,一般保持中等水分即可。对一般大田,应根据苗情和肥力基础灵活掌握。土壤肥力中等,每亩群体总数不超70万,生长正常的壮苗,可适时浇返青水,促进群体适当发展;土壤肥力偏高,每亩群体在70万以上的,要推迟到起身期浇水,避开二次分蘖盛期,以免造成总蘖数过多。对肥力高的高产麦田,一般不浇返青水,要控制第一、第二节间伸长,防颈倒伏。对土壤肥力偏低的弱苗,可适时早浇返青水,并结合追肥,促使及早转化。由于晚播而造成的弱苗,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3℃以上,再浇返青水。冰冻初融的早春。给弱苗浇返青水,常因地温降低而造成生长停顿,不利弱苗转化,且易发生春季冻害。年前旺长,越冬期受冻的麦苗,春季生长变衰可早浇返青水,适量追肥,促使部分春蘖成穗,以弥补冻害造成的穗数不足。小麦在拔节至孕穗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河南省北部日需水量由返青至拔节阶段的1~2mm,猛增至4~5mm。及时浇拔节水能减少中等分蘖死亡,提高成穗率。有关试验表明,拔节期浇水,保持高水分条件,穗数增加20%,增产率最高。此期即使保持中水分,也有一成以上的增穗增产效果。晚播弱苗分蘖数少,提早浇拔节水,不但能提高分蘖、成穗率,而且对穗的发育进程也可适当加快。因此,弱苗在返青以后要连续促进,浇返青水后仍要浇拔节水,争取多成穗,增加干物质积累。旺苗群体过大,控制浇拔节水,也就调控了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加速中小分蘖的死亡,使群体逐渐趋向合理。挑旗前(倒二叶露尖后)及时浇好孕穗水,有明显增加穗粒数的效应。及时浇孕穗水,还可适当增大旗叶面积,为后期增加干物质积累打好基础。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土壤湿度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在前期已有详细阐述。在后期干热风严重的年份,灌溉后株间气温下降2~4℃。在灌浆后期灌溉能有效增加田间湿度,降低株间温度,减轻干热风为害的生态效应。节水灌溉就是以较少的灌水量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态平衡角度考虑,节约水资源,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小麦节水灌溉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大水漫灌,或盲目增多灌水次数,以合理的灌水量取得高产量,避免浪费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限额灌水,以较低的灌水量配合农业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保证相当产量。当前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已从传统的丰产灌溉向限额灌溉发展,研究不同作物关键需水阶段,寻求不同水文年型主要作物的基本灌溉模式,运用边际产量和生产弹性指标的概念,研究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额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提出了作物的经济灌溉定额,即用尽可能少的水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它是遵循作物生长发育需水机制进行的适时灌溉,又是把各种水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的适量灌溉,包含着节水与高产的双重含义。在灌区灌溉管理技术方面,已初步将最优化技术和微机手段应用于制定灌水方案和配水方案。如根据小麦阶段耗水变化和小麦生长期降雨预报,测算田间土壤水分消耗动态,从而预报灌水时间和灌溉量。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运用边际产量原理和方法,得出灌溉水在不同作物之间的合理分配量,再用线性规划法求出不同灌溉制度下灌溉面积的最优化组合。目前,为尽量节约水资源,冬小麦可采用调亏灌溉技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小麦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的转化,以及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通过限制对作物的水分供应,巧灌关键水,增加有效降雨的利用,加大土壤调蓄能力,同时对作物进行抗旱锻炼,采用“蹲苗”“促控”等技术,降低田间腾发量,提高作物对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一般采用低定额灌溉可节水30%~40%,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作物生育湿润层内土壤水分适宜调亏下限值,是实施作物调亏灌溉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灌溉时间早晚、灌溉次数多少和灌溉定额大小,以及作物产量高低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灌溉试验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过程分析,得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适宜调亏下限指标为:越冬前0~50cm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返青至起身期间0~50cm土壤含水量不低于50%,但高于80%~85%,会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产量降低;拔节期间0~50cm土壤含水量高于田间持水量的65%,孕穗期间0~80cm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抽穗至灌浆前期应维持0~100cm土壤含水量高于60%,而灌浆后期低于55%~50%将不会造成冬小麦明显减产。沿黄及以北地区冬小麦调控灌溉制度应是:①一般降水年份,灌两次水。这两次水分别在越冬前和拔节期。由于这些年来,北方冬麦区冬季雨雪少,冬灌是必需的,然后在关键期拔节期再灌一次水,就能保证高产。但是如果播种后降水多,越冬时土壤墒情好,可以不冬灌,春季早灌,然后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再灌一次水。②干旱年份灌3次水。除了越冬水和拔节水外,如果降水少,在抽穗和开花期需要再进行一次灌溉。③湿润年份灌一次水。如果遇上多雨年份,结合追肥,冬小麦拔节期灌一次水即可。 -
报告草莓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草莓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果树。其浆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草莓浆果成熟较早,一般5—6月即可上市,对保证果品周年供应起一定作用。草莓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等,经济价值较高。草莓适应性也强,栽培管理容易,结果较早,较丰产。草莓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根系属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草莓的茎呈短缩状,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短缩茎节间极短,节密集,其上密集轮生叶片,叶腋部位着生腋芽。地下短缩茎为多年生,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也可发育成不定根。匍匐茎是草莓的特殊地上茎,是其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坐果后期发生。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离生雄蕊20~35枚。雌蕊离生,呈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数目从60~600不等。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至多歧聚伞花序。果实为假果。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草莓对温度适应性强。春季当气温达5℃时,开始生长。此时抗寒能力降低,遇到-9℃的低温就会受冻害,-10℃时大多数植株死亡。草莓根系在10℃时生长较快,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20℃。秋季气温降到2~8℃时,根生长减弱。地上部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0~26℃。开花期低于0℃或高于40℃,都影响授粉、受精和种子的发育。花芽分化应在低于17℃条件下进行,当降到5℃以下时,花芽分化停止。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水分要求量不一致。早春开始生长期和开花期,要求水分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要水分最多,要求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果实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秋季9月、10月植株要求水分较少,土壤含水量要求60%。不仅土壤含水量对草莓植株生长发育有影响,而且空气相对湿度也有影响。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草莓花药开裂和花粉萌发。一般以空气相对湿度达40%左右最适宜花药开裂和花粉萌发。随着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花药开裂率直线下降,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时,花药开裂率和花粉萌发率均很低。草莓喜光,又比较耐阴,可在果树行间种植。草莓不同生育阶段对光照要求不同。在花芽形成期,要求每天10~12h的短日照和较低温度;花芽分化期需要长日照。在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草莓需要每天12~15h的较长日照时间。草莓适宜在疏松肥沃、地下水位较低(1m以下)、通气良好的呈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沼泽地、盐碱地、黏土、沙土都不适于栽植草莓。一般黏土上生长草莓果实味酸、色暗、品质差,成熟期比沙土晚2~3d。草莓育苗方法有匍匐茎分株、新茎分株、播种、组织培养等,目前生产上主要以匍匐茎苗进行繁殖。匍匐茎分株繁殖草莓,生产上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结果后的植株作母株繁殖种苗,当生产田果实采收后,就地任其发生匍匐茎,形成匍匐茎苗,秋季选留较好的匍匐茎苗定植。该方法产生的茎苗弱而不整齐,直接影响第二年产量,一般减产30%以上。二是以专用母株繁殖秧苗,就是母株不结果,专门用以繁殖苗木。此方法可以培育壮苗,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繁殖田选择疏松、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的土壤,排灌方便的地块。定植前整地作畦,每667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4~5t,尿素15kg,耕翻、耙平、清除杂草,做成平畦或高畦,畦宽1m。母株选择品种纯正、植株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9月上中旬定植。在每畦中部定植1行,株距30~40cm。根据品种抽生匍匐茎的能力,抽生强的品种适当稀些,抽生弱的适当密些。栽植时植株根系自然舒展。培土程度为土覆平后既不埋心又不露根为宜。母株越冬后早春抽生花序,及时彻底摘除。匍匐茎抽生时期,加强土、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疏松,每667m2适当追N、P、K三元复合肥10kg,施肥后及时灌水,松土除草。在6月匍匐茎大量发生时期,经常使匍匐茎合理分布,进行压土。干旱时选早晨或傍晚每周灌水一次。7—8月匍匐茎旺盛生长期,在匍匐茎爬满畦面出现拥挤时,及时间苗、摘心。8月底形成的茎苗可在8月上中旬各喷一次2000mg/kg矮壮素。匍匐茎抽生差的品种喷洒植物赤霉素(GA3)50mg/L。四季草莓品种在6月上、中、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50mg/kg的GA3,每株喷5ml,结合摘除花序,效果明显。茎苗假植时间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假植地块要求排灌水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在整地作畦时撒施足量的腐熟有机肥及适量的复合肥。在假植苗起出前一天对母株田浇水。茎苗起出后,立即将根系浸泡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液500倍液中1h。假植株行距(12~15)cm×(15~18)cm。假植时根系垂直向下,不弯曲,不埋心,假植后浇水。晴天中午遮阴,晚上揭开。一周内早晚浇水,成活后追一次肥,9月中旬追施第二次肥,追施N、P、K三元复合肥12~15g/m2。经常去除老叶、病叶和匍匐茎,保留4~5片叶。假植一个月后,控水促进花芽分化。草莓必须及早摘除匍匐茎。摘除匍匐茎比不摘除能增产40%。草莓一般只保留1~4级花序上的果,其余及早疏除,每株留10~15个果。为提高果实品质,在花后2~3周内,在草莓株丛间铺草,垫在花序下面,或者用切成15cm左右的草秸围成草圈垫在果实下面。适时摘除水平着生并已变黄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发生。 -
报告香蕉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香蕉育苗有传统的吸芽育苗和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两类。吸芽苗繁殖,主要是利用褛衣芽、红笋芽进行无性繁殖。秋季至入冬前抽生的吸芽叫褛衣芽;春暖后抽生的吸芽叫红笋芽。吸芽高达40cm以上即可分株。褛衣芽根系较多,定植后先长根,后出叶,生长快,结果快而稳产;红笋芽定植后先出叶,后长根。目前,大部分种蕉区几乎都是种试管苗。优质的试管苗至少有2条以上的白色根,2片绿色的平展叶,浅绿色假茎粗0.3cm,培养基至叶柄交叉点约2.5cm。选择在小气候环境中霜冻不严重,空气流通,地势开阔的地块较为理想。海拔选择在600m以下最好。土层深厚、疏松,并有水源,但不能积水。用平地或水田种植,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香蕉既怕水淹又怕干旱,如果选用10°以上坡度的地块种植香蕉,必须挖成等高台地,保水保肥、保持水土又方便生产管理。坡向尽量选用向南或东南坡,以减少霜冻。选好地块进行全耕,然后在定植前一个月左右挖好定植穴或种植沟。台地一般掌握台面宽120cm左右。定植穴长、宽、深各为50~60cm即可。定植时间以春植为主。一般计划在12月至翌年2月卖蕉,种植时间掌握在2—3月,甚至还可早一些。种植方式通常有单株植、双株植、三株植等。采用单株或双株种植均可获得较好效益。如果是台地,种植时稍为靠近内侧。株行距掌握在2.5m×3m左右,每667m2种植90~100株。如果采用双株丛植,丛植的两株距离应保持1m左右。在定植前,定植沟或定植穴内施足腐熟基肥,并与碎土充分混合。种植春植蕉时,采用深挖穴、浅填土、深定植、浅覆土的办法,可避免干旱。定植后覆盖细土,稍加踏实,然后灌水;覆盖杂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定植后应及时补植缺株。香蕉在抽出花蕾时和果实生长的过程中,及时拨开或切掉妨碍花蕾及幼果生长的叶片和叶柄。当花蕾开至中性花或雄性花后,可用利刀断去花蕾,一般保留8格左右比较适宜。断蕾要在晴天午后,不宜在雨天或早雾大时进行。当果实成熟度达到4~5成时,要用木杆或竹竿撑住植株,防止倒伏或折断。在果实即将成熟时,为防止强烈的阳光灼伤果穗,应把果穗梗上的叶拉下来,遮着果穗。香蕉嫩果易受病虫害,在现蕾后应喷药防治。为了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的机械损伤,提高果实的质量,幼果上弯后套上塑料袋。塑料袋的下部任其垂直打开,以排除积水。在套袋前要喷农药防病虫。在断蕾时可用2,4-D、赤霉素、香蕉膨大素、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对果穗进行壮果。香蕉是以吸芽繁衍后代,继续开花结果,留芽是香蕉栽培上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措施。留芽不当,可能减产、失收和缩短蕉园的经济寿命。(1)吸芽的选留方法。植株定植后,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重新形成一个新球茎。一般在2—3月定植的香蕉,在5—6月即形成新球茎,同时在旧球茎长出吸芽。目前留芽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1年1造法和2年3造法。①1年1造留芽法:用试管苗春夏植常用此法留芽。一般春夏蕉的卖价较高,第一造和第二造都成为春夏蕉。所以,选留晚秋后出土的吸芽。但是晚秋后长出的吸芽,露头,长势差,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和培土,才能有较理想的产量。②2年3造留芽法:用大吸芽种植的春植蕉,种植密度偏稀,选留6月初出土的头路芽,加强肥水管理。母株在9月中下旬抽蕾,到翌年的2月左右收获。母株采收后,选留的吸芽长到6月开始抽蕾,于10月初采收第二造。到早春抽生的头路芽又可留作第三造的结果母株。第三造在2—3月抽蕾,5—6月可采收。(2)吸芽的去除。香蕉会萌发许多的吸芽。但是每株只能留一个吸芽作为结果株,其他多余的吸芽除去,以免影响母株的生长和结果。吸芽长到15~30cm高时除去较为适宜。吸芽的去除主要是铲除其生长点及地上部分。在3—8月,一般隔15~20d除芽一次,9月以后,由于温度低,湿度小,生长缓慢,约隔一个月检查一次。(3)残茎的处理。香蕉采收后,余留下来的残茎体内还有许多养分和水分可供吸芽利用。所以,采收时在1m左右砍断后留下的残茎要在2个月左右才挖除,为吸芽的生长创造更多的养分,并且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在进入干旱季节,对香蕉园土壤进行覆盖,有利于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增加腐殖质含量,对提高香蕉质量和产量有着显著的作用。利用蕉园附近的杂草进行覆盖。(1)香蕉的施肥量。香蕉需肥氮、磷、钾的比例是2∶1∶6,每株每年施尿素290~400g,过磷酸钙600~800g,氯化钾660~750g;专用复合肥每株每年施1.5~2kg。香蕉的施肥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根据土壤肥力、天气、植株长势、施肥季节以及蕉农的经济实力灵活掌握。(2)施肥时期及施肥次数。从香蕉的需肥特性来看,营养生长期吸收量占20%左右,孕蕾期吸养分占40%~50%,果实发育期吸收养分占30%。因此,氮肥的施用量在营养生长期施30%,在孕蕾期施40%,在果实发育期施30%。抽蕾期20d左右不要重施氮肥,收获前应控制氮肥。磷肥可以全部作基肥,也可部分作追肥。钾肥在营养生长期施30%,在孕蕾期施45%,在果实发育期施25%。施肥次数根据劳力情况而定,如劳力充足,施肥次数越多越好,达到了勤施薄施的原则。(3)香蕉的施肥方法。在苗期的中后期,用尿素或碳铵等速溶肥料作液肥开沟施。雨季施肥可用尿素、氯化钾、复合肥在靠近蕉头的附近撒施。沟施要离蕉头35~90cm处开深约10cm的弧形小沟,施肥后覆盖薄土,防止流失。基施即用每穴普钙0.25~0.5kg,氯化钾0.15~0.25kg,菜籽饼0.25kg在定植前施于定植穴内作基肥,肥料要与土混合均匀,然后最上面盖一层细土。施肥位置要轮换,以利根系吸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可在叶片或幼果上进行根外追肥,尤以植株生长后期表现出缺绿时,喷施磷钾液肥及其他微肥。香蕉的水分管理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之一。蕉园在11月至翌年4月经常浇灌水分,远比施肥管理重要得多。不具备良好灌溉系统的蕉园,最好是在浇水的同时,对蕉园进行覆盖(建议用杂草覆盖或种植绿肥覆盖),这样保湿效果好,保持时间也长。 -
报告桃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桃果实风味优美,营养丰富,具特殊香味,为夏秋季市场上的主要鲜销果品,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结果早,易丰产。桃为落叶小乔木。根系属浅根性,生长迅速,伤后恢复能力强。芽具有早熟性,萌发力强,在主梢迅速生长的同时,其上侧芽能相继萌发抽生二次梢、三次梢。但在二次梢、三次梢上,无芽的盲节很多。桃的成枝力也较强,且分枝角常较大,故干性弱,层性不明显,中心主干易早期自然消失。不同品种间分枝角度不同,形成开张、半开张和较直立的不同树姿。隐芽少而寿命短,其自然更新能力常不如其他树种。桃花芽容易形成,进入结果期早。树冠中长、中、短各类枝条均易成为结果枝,花芽为纯花芽。大部分桃品种能自花结实,异花授粉能提高结实率。果实发育可分快—慢—快3个时期。其中第二期为硬核期,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仅7~10d,常使胚发育不全,或形成软核。生理落果分前后两期。前期落果在花后3~4周内发生,主要是由于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后期落果是受精幼果的脱落,主要发生在硬核期开始的前后。此期正处于植株的养分转换期,落果与碳水化合物及氮素的供应不足有关,干旱也能促进脱落。但是,如果此期供应的氮素和水分过多,引起新梢徒长,器官间对养分的竞争加剧,则同样会导致落果。桃属喜温性的温带果树树种,适宜的年平均温度南方品种群为12~17℃,北方品种群为8~14℃。冬季通过休眠阶段时需要一定时期的相对低温,一般需0~7.2℃的低温750h以上,低温时数不足,休眠不能顺利通过,常引起萌芽开花推迟且不整齐,甚至出现花芽枯死脱落的现象。花期要求10℃以上的气温,如花期遇气温降至-11~-3℃时,花器就容易受到寒害或冻害。桃性喜干燥和良好的光照。耐旱性极强,不耐涝,适宜于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光照充足,则树势健壮,枝条充实,花芽形成良好;光照不足时,内膛枝条多易枯死,致结果部位很快外移。桃的栽培品种很多,我国有1000个左右。依成熟期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五类;依果肉色泽可分为黄肉桃和白肉桃;依用途可分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以及观花用的观赏桃等;依果实特征可分为普通桃、油桃、蟠桃三大类型。春艳、仓方早生、大久保、莱州仙桃、寒露蜜、冬雪蜜桃、春美、春蜜、北农早艳、北农晚艳、红冠、新川中岛、朱砂红、雨花露、冈山早生、砂子早生、北农2号等优良品种。丽春、超红珠、春光、华光、瑞光1号、瑞光2号、瑞光3号、瑞光5号、中油16、中油14、中油13、518、五月火、曙光、艳光、早美光、潍坊1号、阿姆肯、中农金辉、中农金硕、早红艳、双喜红、早红珠、早红霞、早丰甜、丽格兰特等优良品种。早露蟠桃、新红早蟠桃、早蜜蟠桃、碧霞蟠桃、蟠桃皇后、瑞蟠2号、瑞蟠4号、瑞蟠13号、瑞蟠14号、中农蟠桃10号、仲秋蟠桃、白芒蟠桃、撒花红蟠桃、陈圃蟠桃和油蟠桃品种红油蟠1号、红油蟠2号、红油蟠3号、玫瑰红等优良品种。生产上桃树育苗多用嫁接繁殖。砧木普遍用毛桃或山桃。进行矮化栽培时,可用毛樱桃、郁李作为桃的矮化砧。接穗以选用复芽或带有复芽的枝段为最佳。种子秋播或春播都可以。秋播出苗整齐,出苗早,幼苗生长快而健壮,且可省去种子沙藏手续,一般在晚秋至初冬土壤结冻前进行。春播种子需经沙藏层积处理,毛桃需100~120d,然后在种子萌动前播入土中。沙藏天数不足时影响发芽率。每667m2需种子75~120kg,可育苗8000~10000株。也有先在苗床中集约播种育苗,而后再行移栽的。桃秋季生长停止较苹果和梨为早,砧木生长速度也快,芽接时期早于苹果和梨,长江流域一般多在7—8月进行。如能提前至6月中旬以前芽接,成活后并采用折砧或两次剪砧的方法,可在当年成苗出圃。具体嫁接方法,过去采用T形芽接法为多,近年多用嵌芽接法。夏秋来不及芽接或芽接未活的砧木苗,可用枝接法补接。枝接一般采用切接法。长江流域在秋季9—10月及翌年春萌芽前均可进行,淮北地区宜掌握在春季桃芽萌发之前。注意保持好接口和接穗剪口的湿度,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桃树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建园。盐碱土应先行改良,否则易患缺铁性黄叶病。土壤黏重的丘陵坡地应开沟建园,避免土壤下层积水。老园地重茬植桃,常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枝干流胶、叶片失绿、新根褐变等,严重时造成成片死树,建园时应予避免。品种方面要因地制宜。城市近郊可多选软溶质的品种,早熟品种的比例也可大一些。城市远郊及山区适宜发展较耐储运的硬肉桃或硬溶质的品种。当果园中栽植不产生花粉或花粉少并缺乏生活力的一些品种时,一定要配植授粉品种。即使是自花能结实的品种,选用几个品种相互配植,也能提高结实率和产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还可避免劳力过分集中和延长鲜果的供应时期。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生长势、土壤肥瘠和管理条件而定。一般平地株行距4~5m,山地株行距(3~4)m×(4~5)m。桃枝伸展速度快,特别在高温多湿地区不宜过分密植,否则前期虽可获得高产,后期树冠交接后产量即锐减。有管理经验的地区,密度可大一些。桃树根系呼吸作用旺盛,正常生长要求土壤有较高的含氧量。除秋冬落叶前后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翻外,生长期间宜经常中耕松土,保持树盘范围内的土壤通气性良好。遇有滞水、积水现象应及时排除,不使根系受渍。桃树比较耐瘠薄。幼树期需肥量少,施氮过多易引起徒长,延迟结果。进入盛果期后,随产量增加和新梢的生长需肥量渐多。综合各地桃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的比例,大体为10∶(3~4)∶(6~16)。每生产100kg的桃果,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0.5kg、0.2kg和0.6~0.7kg。具体施肥量最好以历年产量变化及树体生长势作为主要依据。叶分析的适量标准值,据原北京农业大学测定,三要素分别为:2.8%~4.0%(N),0.15%~0.29%(P2O5)和1.5%~2.7%(K2O)。具体施肥要求如下:第一次为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化肥,特别是磷肥,结合晚秋深耕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总量的50%~70%。第二次为壮果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在定果后施用。第三次在果实急速膨大前施入,以速效磷、钾肥为主,结合施用氮肥,主要对中、晚熟品种,可促进果实肥大,提高品质,并可促进花芽分化。此外,有条件时,在8—9月中、晚熟品种收获后,以氮肥为主施用一次补肥,有利于枝梢充实和提高树体内贮藏营养的水平。必要时还应注意补充微量元素。桃树需水量虽少,但发生伏旱时仍应进行必要的灌溉。夏季炎热季节灌溉需掌握在夜间到清晨土温下降后,以免影响根系生长,并宜速灌速排,不使多余水分在土壤中滞留。正常管理条件下,桃多数品种的结实率较高,任其自然结实,果实变小,品质变劣,并削弱树势。生产上应疏果两次,最后定果不迟于硬核期结束。留果数量主要根据树体负载量,并参考历年产量、树龄、树势及当年天气情况等而定。具体疏果时可按(0.8~1.5)∶1的枝果比标准留果,或按长果枝留果3~5个,中果枝1~3个,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1个或不留,二次枝留1~2个的标准掌握。先疏除萎黄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和并生果,然后再根据留存果实的数量疏除朝天果,附近无叶果及形状较短圆的果实。 -
报告枣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枣树实生根系有明显的主根,水平根和垂直根均很发达,一年生实生苗主根向下深达1~1.8m,水平根长达0.5~1.5m。一般在15~40cm土层内分布最多,约占总根量的75%。树冠下为根系的集中分布区,约占总根量的70%。枣芽分主芽和副芽,主芽又称正芽或冬芽,外被鳞片裹住,一般当年不萌发。主芽着生在一次枝与枣股的顶端和二次枝基部,主芽萌发可形成枣头。枣股每年生长量仅1~2cm。副芽又称夏芽或裸芽。副芽为早熟性芽,当年萌发,形成脱落性和永久性二次枝及枣吊,枣吊叶腋间副芽形成花。当年萌发发红的枝条,又叫发育枝或营养枝,由主芽萌发而成。枣头由一次枝和二次枝构成。枣头一次枝具有很强的加粗生长能力,因此能构成树冠的中央干、主枝和侧枝等骨架。二次枝既枣头中上部长成的永久性枝条。枝型曲折,呈“之”字形向前延伸,是着生枣股的主要枝条,故又称“结果枝组”。由主芽萌发形成的短缩性结果母枝,主要着生在二次枝上。枣股是枣树上最基本的结果部位,是枣树上特有的一种短缩型结果母枝。保持一定数量壮龄枣股和尽量延长壮龄枣股的结果年限,是保证枣树连年丰产稳产的关键。又称脱落性枝,枝形纤细柔软,浅绿色,每个叶腋能形成一个花序结果。秋季落叶后,这些枝条逐渐脱落,枣吊上着生叶片,每个叶片都是一个绿色小工厂,其中的叶绿素,利用根系吸收的水,矿质营养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所以,叶面积的大小,叶片的薄厚、颜色的深浅等,都直接影响着枣树的生长和结果。一般每个枣吊着花30~50朵,花期很长,多在30d以上。枣树与其他果树一样,要求适宜的立地条件。土壤、地势、气温、雨量及光照等,是影响枣对生长发育和结果状况的主要因素。温度是影响枣树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枣树的分布,花期日均温度稳定为22℃以上、花后到秋季的日均温下降到16°C以前果实生长发育期大于100~120d的地区,枣树均可正常生长。枣树为喜温树种,其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表现为萌芽晚,落叶早,温度偏低坐果少,果实生长缓慢,干物质少,品质差。因此,花期与果实生长期的气温是枣树栽种区域的重要限制因素。枣树对低温、高温的耐受力很强,在-30℃时能安全越冬,在绝对最高气温45℃时也能开花结果。枣树的根系活动比地上部早,生长期长。在土壤温度7.2℃时开始活动,10~20℃时缓慢生长,22~25℃进入旺长期,土温降至21℃以下生长缓慢直至停长。枣树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年降水量100~1200mm的区域均有分布,以降水量400~700mm较为适宜。枣树抗旱耐涝,在沧州年降水量100多mm的年份也能正常结果,枣园积水1个多月也没有因涝致死。枣树不同物候期对湿度的要求不同。花期要求较高的湿度,授粉受精的适宜湿度是相对湿度70%~85%,若此期过于干燥,影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导致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下降。相反,雨量过多,尤其是花期连续阴雨,气温降低,花粉不能正常发芽,坐果率也会降低。果实生长后期要求少雨多晴天,利于糖分的积累及着色。雨量过多、过频,会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加重裂果、浆烂等果实病害。“旱枣涝梨”指的就是果实生长后期雨少易获丰产。土壤湿度可直接影响树体内水分平衡及器官的生长发育。当30cm土层的含水量为5%时,枣苗出现暂时的萎蔫,3%时永久萎蔫;水分过多,土壤透气不良,会造成烂根,甚至死亡。枣树的喜光性很强,光照强度和日照长短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和结果。光照对生长结果的影响在生产中较常见。密闭枣园的枣树,树势弱,枣头、二次枝、枣吊生长不良,无效枝多,内膛枯死枝多,产量低,品质差;边行、边株结果多,品质好。就一株树而言,树冠外围、上部结果多,品质好,内膛及下部结果少,品质差。因此,在生产中,除进行合理密植外,还应通过合理的冬、夏修剪,塑造良好的树体结构,改善各部分的光照条件,达到丰产优质。土壤是枣树生长发育中所需水分、矿质元素的供应地,土壤的质地、土层厚度、透气性、pH值、水、有机质等对枣树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枣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抗盐碱,耐瘠薄。在土壤pH值5.5~8.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土壤含盐量0.4%时也能忍耐,但尤以生长在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中的枣树树冠高大,根系深广,生长健壮,丰产性强,产量高而稳定;生长在肥力较低的沙质土或砾质土中,保水保肥性差,树势较弱,产量低;生长在黏重土壤中的枣树,因土壤透气不良,根幅、冠幅小,丰产性差。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为枣树提供的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不同所致。因此,建园尽量选在土层深厚的壤土上,对生长在土质较差条件下的枣树,要加强管理,改土培肥,改善土壤供肥、供水能力和透气性,满足枣树对肥水的需求,达到优质稳产的目的。微风与和风对枣树有利,可以促进气体交换,改变温度、湿度,促进蒸腾作用,有利于生长、开花、授粉与结实。大风与干热风对枣树生长发育不利。枣树在休眠期抗风能力很强,萌芽期遭遇大风可改变嫩枝的生长状态,抑制正常生长,甚至折断树枝等;花期遇大风,尤其是西南方向的干热风降低空气湿度,增强蒸腾作用,致使花、蕾焦枯,落花落蕾,降低坐果率;果实生长后期或熟前遇大风,由于枝条摇摆,果实相互碰撞,导致落果,称为“落风枣”,效益降低。枣树常用树形主要有主干疏层形、自由纺锤形、自然半圆头形和开心形。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少雨干旱多风,容易造成剪口干旱失水,从而影响剪口芽萌发,故每年春季3—4月进行休眠期的修剪。盛果期枣树修剪以培养或更新结果枝组为重点,延长盛果期的年限,长期维持较高的产量,可采用疏枝、短截、衰老骨干枝回缩相结合的方法。春季土壤解冻后、枣树萌芽前进行追肥,目的是促进早萌芽,保证萌芽所需营养,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此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株追施纯氮肥0.4kg,锌铁肥0.25~0.75kg,施肥后及时灌透水。灌水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翻耕,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吸收肥水能力。萌芽后,当芽长到5cm时,及时抹去无用芽、方向不合适的芽,目的是防止嫩芽萌发形成大量的枣头,节省养分,促进枣树健壮生长和结果。摘心是摘除枣头新梢上幼嫩的梢尖。枣头一次枝摘心为摘顶心,二次枝摘心为摘边心。新梢生长期摘心可削弱顶端优势,促进二次枝生长,形成健壮结果枝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植枣园可全园覆草,枣粮间作园可在树行内进行覆草,普通枣园可在树盘覆草。枣园覆草可减少地面60%的蒸发量,提高土壤含水量10%左右,同时长期覆草,由于覆草后经过雨季一般会烂掉,因而可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主要以麦秸、杂草和树叶为主,每667m2用量1500~2000kg。覆草厚度一般在15~20cm为宜,覆盖后在草上面盖一层薄土,防止火灾。 -
报告果实套袋与增色
技术 出版时间:2011果实套袋技术,是利用特制口袋保护果实的果实管理技术。实施时,在幼果期将果实套入特制的纸袋或塑膜袋内,可对果实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护。使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和空气中尘埃与农药等物的污染,阻挡害虫、病菌的侵入,从而减少病虫的为害,减轻农药残留量,提高果实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图5-1)。果实在袋中发育,受到较好的保护。果实快成熟时,去掉果袋,可使果面在短期内迅速着色,并保持洁净细腻。因果实在生长期被保护,减少了喷药次数,所以大大提高了优质果率和经济效益(图5-2)。图5-1 苹果套袋状图5-2 套袋红富士所用果袋的质量高低,是决定套袋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决定果实套袋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行果实套袋,要选择标准合格、质量上乘的果袋。苹果专用果袋,是由袋口、袋切口、捆扎丝、袋体、袋底、除袋切线和通气放水孔等部分组成,如图5-3所示。套果时,由袋口把果实套入袋内,袋切口可使果袋易于撑开,也可以把果柄固定在此处,以保证果实处于袋中央,防止果实与袋壁接触而引起烧伤、水锈或被椿象为害;袋口一端的捆扎丝(4厘米长的细铁丝)是用于捆扎袋口的;除袋切线是摘除果袋时沿此线撕开果袋用的;通气放水孔可使袋内空气相对流通和排出灌进袋内的雨水(套袋操作不严格或降水过多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图5-3 苹果专用果袋示意图制作苹果专用袋的纸张,首先应具有强度大、风吹雨淋不变形和不破碎的特点。其次应具有较强的透隙度,避免袋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另外,果实外袋的外表颜色应浅,这样可以反射掉较多的光线,避免果袋温度过高,或升温过快。同时,应用防水胶作处理。果袋用纸的透光率和透光光谱是果袋质量的重要指标。应根据不同的果树品种、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套袋目的,选用不同的纸张及适宜的纸袋种类,使果袋具有适宜的透光率和透光光谱范围。还应对果袋喷布杀虫杀菌剂,使之套上果实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其内产生短期雾化作用,阻止害虫入袋或杀死袋内的病菌和害虫。图5-4 套塑膜袋果袋的种类很多。按袋体的层数分,有单层袋、双层袋和三层袋;按照果袋的大小分,有大袋和小袋;按捆扎丝的位置分,有横丝袋和纵丝袋;按照涂布药剂的种类分,有防虫袋、杀菌袋和防虫杀菌袋;按照袋口形状分,有平口袋、凹形口袋和“V”字形口袋等;按照袋体原料分,有纸袋和塑膜袋(图5-4)。双层纸袋一般比单层纸袋遮光性强,但成本也较高,一般为单层纸袋的两倍左右。三层袋对果实的着色及光洁度等效果更佳,但成本更高。塑膜袋价格低廉,一般用于综合管理水平低及非优生区的地方。果袋袋型的选择和套袋、去袋的时期见表5-1。苹果种类品种套袋目的推荐袋型套袋时期去袋时期黄绿色品种金冠、金矮生、王林预防果锈石蜡单层袋原色单层袋落花后10天采果前5~7天易着色的红色中熟、中晚熟品种新红星、新乔纳金、红津轻果实全红遮光单层纸袋5月底至6月初采果前10~15天难着色的红色品种富士系着色面大、均匀、鲜艳双层遮光袋落花后40~50天采果前20~30天表5-1 苹果袋型的选择与套袋、去袋时期在选用袋型时,还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例如,较难着色的红富士,在海拔高、温差大与光照强的地区,采用单层遮光袋也能促进果实着色;而在海洋性气候或内陆温差较小的地区,必须采用双层纸袋才能促进着色。在高温多雨的地区,适宜选用通气性能良好的果袋;在高温少雨的地区,则宜采用反光性强的纸袋,而不宜用涂蜡袋。套袋前对果树喷药,是套袋成败的又一关键环节。除进行果园的全年正常病虫害防治外,在谢花后7~10天,应喷药一次,一般应以喷保护性杀菌剂的代森锰锌等为主。盛花期禁喷高毒农药。套袋前2~3天,必须对全园喷一次杀虫杀菌剂,以保证不将病菌害虫套在袋内。喷药时,喷头应距果面50厘米远,不能过近,以免因药液冲击力过大而形成果锈。喷出的药液要细而均匀,喷洒周到(图5-5)。图5-5 套袋前普遍喷一次药剂套袋的适宜时期确定之后,还应掌握一天中套袋的具体适宜时间。一般情况下,自早晨露水干后到傍晚都可进行。但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和太阳光较强的情况下,以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和下午2时30分至5时30分为宜(图5-6)。这样可以提高袋内温度,促进幼果发育,并能有效地防止日烧。需要强调的是,早晨露水未干时不能套袋,否则,果实萼端容易出现斑点。因为露水通常具有一定的酸性,会增加果面上药液的溶解度,导致果皮中毒产生坏死斑点。同理,喷药后药液未干也不能套袋,下雨时更不能套袋。生产中必须规范操作,否则会酿成不良的后果。图5-6 天晴时不适宜套袋的时间套袋时,先小心地除去附在幼果上的花瓣及其他杂物,然后左手托住纸袋,右手撑开袋口,或用嘴吹开袋口,使袋体膨胀,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执袋口下2~3厘米处,使袋口向上或向下,将果实套入袋内。套入后使果柄置于袋口中央纵向切口基部,然后将袋口两侧按折扇方式折叠于切口处,将捆扎丝反转90°,扎紧袋口于折叠处,使幼果处于袋体中央,并在袋内悬空,不紧贴果袋,防止纸袋摩擦果面,避免果皮烧伤和椿象叮害等。切记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同时,应尽量使袋底朝上,袋口朝下。套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以免拉掉果子。用力宜轻,尽量不触碰幼果,袋口不要扎成喇叭口形状,以防雨水灌入袋内。袋口要扎紧,防止害虫爬入袋内或纸袋被风吹掉。二是在同一株树上,套袋要按照先上部后下部,先内膛后外围的顺序,逐一进行。套袋时切勿将叶片或枝梢套入袋内。三是为了降低果园管理成本,减少喷药次数,可在果园实施全套袋技术,即全园全套。全园全套的步骤是:先选择部位较好、果形端正(图5-7)、果肩较平的下垂果,以及壮枝上的优质果,套双层纸袋,以生产优质全红的高档果。对剩下的内膛果,可选套塑膜袋和单层纸袋,以防止病虫为害及降低农药残留。对数量不足的树体外围果及树冠西侧的果实,可选套单层遮光纸袋,以减轻或防止果实日烧。这样,既可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又能较好地保护果实,获得较多的商品果,提高经济效益。这种方法应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图5-7 一些苹果品种的标准果型四是雨后要及时检查。近年来,套袋果黑点病多有发生,特别在夏季多雨年份发生更多。所以,雨后应及时开袋检查。对纸袋两角排水孔小、不易开启的,可用剪刀适当剪一下;对袋内存有积水的塑膜袋,要撑大下部的排水口排出积水。塑膜袋封口不严时,可用细漆包线再绑一下。对雨后已经破碎的劣质塑膜袋,要及时换掉。将套袋果去袋后,应及时摘除靠近果实的遮光叶片,并转动果实,促进着色。并结合秋剪,铺设反光膜。这也是促进套袋果实全面着色的有效方法。秋剪,不仅能增加光照,而且能提高果实的品质。树体要有一个良好的受光环境,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而仅靠冬季一次修剪,是远远不能满足果实正常生长所需光量的。树冠内的相对光照量以控制在20%~30%为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剪除树冠内的徒长枝、剪口枝和遮光强旺枝,疏除外围竞争枝,以及骨干枝上的直立旺枝。这样,就能大大改善树冠内的光照条件。树冠下部的裙枝和长结果枝,在果实重力作用下容易压弯下垂。可以对它们采取立支柱顶枝(图5-8)或吊枝(图5-9)等措施,解决其受光不足的问题。图5-8 顶枝摘叶,是指用剪子将影响果实受光的叶片剪除,仅留叶柄。适当摘叶,对红富士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无多大影响,但可明显提高果实的着色状况。图5-9 吊枝摘叶应在去袋后3~5天开始进行,在7天左右内完成。对于不同品种来说,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摘叶时间的早晚。嘎拉、津轻和千秋等中熟品种,因果实发育期较短,可在采前15天左右摘叶;新红星、首红和艳红等元帅系短枝型品种,由于着色容易,遮果叶多,摘叶量大,为减少摘叶后对后期光合作用的影响,摘叶的时期可稍晚一些,以采前10~15天摘叶为宜。对红富士等晚熟品种,则宜在采收前20~30天摘叶。摘叶时,要先摘除贴果叶片和上部、外围距果实5厘米范围以内的遮阴叶片(图5-10),包括发黄的、体薄的和下部的老叶,以及面窄的小叶。3~5天后再摘其他遮光叶片,包括树冠内膛与下部的、果实周围10~20厘米以内的全部叶片,以及叶柄发红叶和处于生长中的秋梢叶。摘叶时应注意:第一,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光照条件和树体长势和综合管理水平,适时适量地进行摘叶,不得过早;否则,会降低果实产量,影响来年花芽质量和产量。第二,摘叶前必须进行秋剪。应先疏除遮光强的背上直立枝、内膛徒长枝、外围竞争枝和多头枝。第三,为了有效地增进着色,摘叶时应多摘枝条下部的衰老叶片,少摘中上部的高效功能叶片;多摘果台基部叶片,适当摘除果实附近新梢基部到中部的叶片。第四,摘叶时切记保留叶柄。图5-10 摘叶转果的目的是让果实阴面获得直射的阳光,使果面全部着色。在去袋后4~8天内开始转果。据观察,去袋后的8天内(指8个晴天,阴雨天要扣除),是果实阳面的集中着色期。其中去袋后4天,果实阳面几乎可全部上色,这时就可开始转果。转果后15~20天内,原来不着色的阴面,朝阳后也能全面着色,从而使整个果面变得浓红漂亮。如果去袋后8天再开始转果,虽然阳面着色浓红,但阴面转向阳面后长时间也不着色,采收时阴阳面色度反差较大,果面总体色差。用手托住果实,轻轻地朝一个方向转动90°~180°,将原来的阴面转向阳面,使之受光即可(图5-11)。当果实背光的一侧有邻接的枝条时,果实被转后可用窄而透明的胶带固定在邻接枝条上,以防果实回转。对于下垂果,因为没有可供转果固定的地方,故可用透明胶带将转果连接在附近合适的枝条上。图5-11 转果①转果应顺着同一方向进行,并尽量在阴天、多云天气和晴天的早晨与下午进行。切勿在晴天中午高温时转果,以防阴面突然受到阳光直射而发生日灼。②转果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扭伤果柄,造成损失。③对于果柄短的新红星等元帅系短枝型品种,可分两次转果:第一次转动90°,7~10天后再朝同一方向转动90°。④在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对红富士和乔纳金等品种转果时,也可采用两次转果的方法,避免日灼。实践证明,采取摘叶转果的方法,可大大提高苹果的着色状况,改善苹果的品质。套袋栽培的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可提高全红果率。树冠下部和内膛往往接受不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处于低光照区,这些部位的果实一般着色差,含糖量低。这在密植栽培的果园尤为突出。套袋果的萼洼也难以着色。如果在树下铺设反光膜,就能明显提高树冠下部的光照强度。铺设反光膜的时期,在果实着色期。一般晚熟苹果为9月上中旬到采收前,而套袋苹果在去袋后则应立即进行。铺设反光膜的位置,为树冠下的地面。要将树冠整个投影面积铺严,反光膜的边缘要和树冠的外缘对齐。在宽行窄株的密植果园,可于树两侧各铺一条长反光膜(图5-12)。在稀植果园可于树盘内和树冠投影的外缘,铺设大块的反光膜。如果用GS﹣2型果树专用反光膜,每行树下排放3幅,每幅宽1米,树行两边各铺1幅,株间的1幅裁开铺放。铺好后用装土、沙、石块或砖块的塑料袋,多点压实,防止被风卷起和刺破。每亩用膜350~400平方米。图5-12 铺反光膜铺反光膜的果园必须通风透光。若地面光照不足,将会大大影响反光效果。因此,铺设反光膜的果园,首先应是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果园,树形规范,枝量适中,一般每亩的枝量控制在8万~10万条。对于密植郁闭型果园,在铺膜前要很好地进行秋剪,并疏除和回缩拖地裙枝。采果前要及时收膜。将反光膜小心地揭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卷叠整齐,贮放在室内无腐蚀性的环境条件下,以备待用。 -
报告美国白蛾防治
技术 与策略出版时间:2009美国白蛾繁殖量大,发生期长,且发生地点复杂,对其防治在技术上要区别于一般次要害虫的方法,要采取“人工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化学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地面与空中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按照“一代为主,地面为主,村庄为主”的防治方针,依照“一挖二剪三喷四飞五放”的防治程序,进行全覆盖、多措施、不间断的防治。美国白蛾化蛹场所主要为树皮缝、墙缝、砖瓦堆下及枯枝杂草下等处,且化蛹比较集中。在越冬、越夏时期,组织人员在这些地方挖蛹,将挖得的蛹集中后埋入沙坑,坑口用网布封口,便于天敌羽化飞出。通过挖蛹可以大大降低美国白蛾发生基数,取得较好防治效果。每年的3月底至5月初、7月上旬、8月下旬,在美国白蛾发生地块,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悬挂高度、挂灯间隔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杀虫灯具体确定。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例:悬挂高度为离地面1.5m,悬挂间隔以100m为宜,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在距离灯中心点50~100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诱成虫,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美国白蛾幼虫有群集和吐丝结网缀叶的习性,即1~4龄幼虫在树上为害时将局部枝条及叶片吐丝结成网幕状,在网内取食叶片。因此,在幼虫网幕期(分别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人工剪除网幕,就可以达到直接防治的目的。人工剪网防治是一种最环保、最直接和成本最低的防治方法,同时也是效果极为明显的防治手段。具体方法:在美国白蛾各代幼虫4龄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网幕可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也应立即杀死。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上人为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潜伏,然后予以消灭。此方法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零星树木。具体操作方法:发现有美国白蛾为害的树木,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6月下旬,8月中旬,10月上旬),在树干离地面1~1.5m处,用谷草、稻谷、麦秸、杂草或草帘等,在树干上围绑起来,要求上松下紧,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化蛹期间如果虫口密度过大时,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将换下来的草把集中销毁。喷药防治主要是在人工防治的基础上,在每一代幼虫破网前后进行。药剂选择主要以对环境和人、畜无害的仿生、生物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喷药可根据发生区域分地面喷药和飞机喷药进行。喷药地点:地面喷药主要适用于较低片林、村庄内零星分布疫点,以及飞机不便作业地点。喷药器械:地面喷药器械主要有担架式喷雾器、车载式高压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和喷烟机等。喷药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喷药器械,担架式主要适合于村庄内零星疫点的防治,车载式高压喷雾器主要适合于绿化道两旁林木发生的美国白蛾防治,背负式喷雾器主要适合于较低的花草、绿化带上发生的美国白蛾防治,喷烟主要适合于林分密度较大的片林中发生的美国白蛾防治。喷药方法:对有网幕的树进行两次喷药;对剪除网幕的进行补充喷药;对发生的疫点周围扩大20~30m范围的林木进行预防喷药。喷药时要求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不留死角。药剂选择:在美国白蛾防治上,药剂选择除了选择使用环保、高效和无公害药剂外,还要根据美国白蛾幼虫发育阶段选择长效或速效的药剂。在进行大面积预防或提前喷药及幼虫破网前要选择药效比较长的药剂,在幼虫破网后要选择速效药剂。目前美国白蛾防治中选用药剂和使用浓度:20%除虫脲悬浮剂4000~5000倍液、20%米满胶悬剂1500~2000倍液、2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1500~2000倍液、杀蛉脲2000~3000倍液、森得保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1%苦参烟碱1000~15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2000倍液喷药。选用1.2%苦·烟乳油,在清晨或傍晚气温产生递增时,采用苦·烟乳油:柴油为1:10或1:20的比例喷烟;另外,可使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100倍液;或1.6万单位BT剂1000倍液。飞防地点:飞机喷药防治主要适合于大面积片林、绿色通道和河渠路堤两侧等村庄外窗口地带的林木。飞防机型:目前在林业有害生物飞防中使用的飞机机型有R44直升机、S-300型直升机、蜜蜂轻型飞机、运五型固定翼飞机、B-3105型通用飞机等。目前飞防中运用比较多的是前3种轻型飞机。与其他飞机相比较,轻型飞机在喷药防治中的优越性表现在:一是硬件条件容易满足。轻型飞机机动灵活,作业方便,受机场、跑道等硬件条件限制小,一般就地找一个净空比较好的学校操场,或两侧比较开阔的一段200m长公路,就可以满足轻型飞机的起降点条件,不需要远距离寻找机场或专门修建跑道。二是作业效率高。由于飞机起降点与作业点在同一地区,受气候环境影响小,且空飞路径少,机身小巧灵活,作业点转弯半径小,作业效率高。三是作业准确度高。轻型飞机一般均带有GPS导航仪,不需要人员领航。作业时飞机操作人员根据地面GPS定位图,与机载GPS相对应,进行定点喷药作业,作业准确度高,误差小。四是防治效果好。轻型飞机飞行高度低,一般在树上5~7m,加上旋翼卷风带动树叶翻转,喷施的雾滴均匀,且不限叶正面,叶背面也有雾滴,防治效果好。五是轻型飞机机场与作业点较近,喷药存在问题,可以很快反馈到起降点,及时进行补喷。前期准备要从六方面着手:一要准备GPS定位及绘制飞防作业图。根据调查的虫情及飞防条件,对计划飞防的作业点进行GPS定位,定位结束后,将所有作业点进行绘图,一般以当地行政图为底图在其上绘制飞防作业图。在图上准确绘出每个作业点的形状、位置,标明GPS定位经纬度和作业点面积,以及飞防作业区电塔、高压线、高大建筑物、养鱼、养虾池等位置,并在图上根据每架次飞机作业面积编排好作业架次和顺序。二要制定实施方案。飞机喷药作业是一项大规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为了确保飞防工作顺利进行,保障飞行作业安全,提高防治效果,每一次飞防作业都要根据情况制定飞防实施方案,确定飞防任务、飞防作业区、资金预算、采用飞机机型、使用药剂、地勤服务和保障等方面工作措施。三要租赁飞机和采购药剂。飞防物资的采购招标也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为了确保飞机和药剂及时到位,飞防作业能够按时进行,要提前对飞防物资进行采购。根据飞防实施方案确定的飞机机型和飞防药剂类型,在飞防前一个月进行提前采购。四要选择飞机起降点。不同作业机型选择的飞机起降点不同,轻型飞机起降点条件要求较低,在飞防作业区附近一般能够就近找到满足起降条件的场所。如四周空旷,面积约4000m2的学校操场,或两侧开阔约长200m的宽公路,均能满足轻型飞机的起降。为了提高飞防效率,缩短空飞路径,可根据飞防作业区的大小、远近,选定多个起降点,飞防时可就近起飞作业,节约飞防时间和成本。五要进行飞防公告。飞防作业区一般在郊外,由于这些地方往往有养鱼、养虾养殖场所以及放风筝等情况的存在,为了避免引起纠纷和保障飞行安全,在飞防前要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在飞防作业区各村街和养殖场所张贴飞防公告,告知群众飞防的时间、范围、使用的药剂以及注意事项。六要进行飞防作业参数测定。由于不同的机型及装载喷药设备不同,所以喷药时的参数不同,为了计算每架次飞防面积、调整喷雾雾滴,必须在飞防开始前对飞机飞防作业参数进行精确测定。飞机飞防作业参数主要有喷管长度、雾线角度、喷药时间、喷药压力、作业高度、作业速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计算每架次飞防作业面积,根据每架次作业面积和每亩用药量,确定每架次的加药量和加水量。飞防药剂:飞机喷药作业主要用于有害生物除治和大面积预防,因高空作业,雾滴容易飘散,在飞防药剂选择上主要以药效较长、对环境污染小和对人、畜无害的药剂为主,为了提高雾滴沉降速度,在加药时配合加食盐,一般每架次加盐1kg。飞防作业一般包括作业保障、后勤保障、药滴测试、防效调查四方面内容。飞防时的地面作业保障直接影响飞防作业进度。由于飞机喷药作业受风、雨、雾、气温、气压和高空能见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飞防作业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5~9时、下午16~18时,一天当中真正有利于飞防作业的时间为6个小时,当飞防作业面积较大,虫情较紧时,如果地面作业保障跟不上,就会大大影响飞防作业进度,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影响防治效果。因此,在飞防时要充分做好地面保障。地面保障主要是加药、加水,作业保障人员一般分组轮流进行,每组按加药、加水进行分工。为了提高加药、加水速度,在飞机起飞作业后,就开始准备下一架次的药剂和水,保证飞机一降落立即开始加药和水,不因药和水配制耽误时间。一般正常的加药和加水时间为3~5分钟。药和水准备好后要盖好,以防飞机降落时带起的扬尘弄脏了药和水,堵塞喷头。飞防作业后勤保障主要指飞机安全保障、起降点秩序维护和飞防物资的供应等工作。后勤保障组按分工可分作业区安全保障、起降点秩序维护和飞防物资供应三个小组。飞机安全保障主要是飞行作业区周围放风筝、高空气球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活动的事前勘察和排除。由于飞机喷药对大多数作业区的群众来说是一件新鲜事,围观群众较多,所以要做好起降点秩序维护,要用红色警戒绳划出飞机起降区,派专人负责维护秩序,保证观看群众和飞机起降安全。为了保证飞防物资及时、足量到位,后勤保障组要根据需要及时补充飞防用药和油及其他物资,并根据作业情况,在向下一个起降点飞机转场前把飞防物资及时送到。飞防喷药是现代较高水平的机械喷药作业,由于是树上部较高位置喷药,对喷药雾滴的测试,除了在喷药前测定外,还要在喷药作业区设置标准地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情况,按照喷药要求对喷头和压力进行调整,以达到喷药雾滴大小和数量要求。具体方法:在作业区内的四个角和中间设置5个点,每个点在树下部挂置2~3个硬质黑纸板,飞机喷药过后,检查黑板上雾滴大小,并测量每平方厘米内的雾滴数量。一般以低量喷药为好,雾滴直径0.8~1.0mm,雾滴数量为每平方厘米2滴以上。防效调查是对作业质量和药剂药效的检查。一般在标准地内设10株标准株,每个标准株设置1~3个标准枝(标准枝长50cm)。飞防前调查并记载有虫数及虫口密度,飞防后7日、11日和15日,分别调查标准枝上的虫口数,统计虫口死亡率。飞防条件是指作业区条件和气象条件。作业区条件要求:飞防片林面积应在666.7hm2以上,且郁闭度达到0.5以上;飞防绿色通道、河渠路堤两侧林木宽度不能小于一个喷幅;作业区内不存在高塔和高压线。气象条件要求: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飞防效果,风速超过5m/s时不能喷药作业;由于降雨冲刷作用,影响药滴在树上着固,根据气象预报在6~12小时内有降雨时不能喷药作业;气温较高、上升气流较强时,雾滴容易飘失,不容易着落,气温达30°C以上时不能作业。天敌防治与病毒防治一样,与喷药防治相比较而言,控制时间长,且防治靶标专一,不会对天敌造成伤害,是一种较经济、防治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美国白蛾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多种,目前能够大量繁育生产,并在防治中大量运用的主要有寄生蜂——周氏啮小蜂。放蜂时期: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蛹寄生天敌,在田间放蜂时间的掌握是关键,一般选择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进行放蜂。放蜂条件: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要选择在美国白蛾低虫口密度的地区释放,才能达到较好防治效果。放蜂数量:根据调查的美国白蛾基数,确定防治区的放蜂数量,一般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数量为(3~5):1,为了提高放蜂效果,可采2次放蜂的方法进行放蜂,即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期分2次放。放蜂方法:确定放蜂地点和数量后,放蜂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9时以后。放蜂时把繁殖周氏啮小蜂的蚕茧用细铁丝或细绳挂在靠近树干树枝上,或用图钉固定在树干上即可。美国白蛾作为世界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市后,经过多年的扩散、蔓延,目前已在我国7个省、市发生,对当地的经济、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近几年大力防治,已取得了明显防治效果。美国白蛾防治就是一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攻坚战”,这场“战役”除了把握好战术措施外,还要在战略上到位。美国白蛾是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同时也是我国两种极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之一。防治美国白蛾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属于社会防灾减灾范畴。美国白蛾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坚决措施才能取得真正的防治效果。因此,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重要条例》的有关规定,美国白蛾防治必须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把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计划,统一部署,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具体实施。一是成立防治指挥部。指挥部由各级政府逐级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财政、林业、农业、园林、水利、交通、教育、房管等相关部门参加,确定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制定应急组织方案。二是签订防治责任状。按照总体防治指标,划分防治目标和任务,并以此逐级签订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相关部门责任状。责任状明确签订单位的防治任务和完成的防治目标,并明确完成目标或未完成目标时的相应责任。三是组织发起防治动员活动。美国白蛾防治开展前,由政府组织各相关单位领导和下级政府领导参加的防治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美国白蛾防治前期准备工作和防治期防治开展工作,以及全年防治方案和任务。四是政府牵头,进行督导检查。根据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需要,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在防治期巡回督导检查各地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五是防治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根据美国白蛾防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美国白蛾防治资金要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美国白蛾主要发生在村庄,在防治上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专业防治体系,形成组织有效的快速反应防治机制,这样在防治上才能做到及时开展,有效防治。防治网络的建立可以在县级林业部门建立防治技术服务队,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按照“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户自为战”的防治战略,以乡、村、户为单位,建立防治体系。在乡级建立2~3个防治专业队,并成立防治组织机构,负责防治专业队统一调配和村防治工作的督导。在村级设置查防员,成立防治小分队,对村内防治任务按片进行责任划分,由责任人每天对责任区进行巡查和防治。进入防治期后,由乡防治专业队根据查防员上报的查防情况,调配防治专业队逐村进行规模化防治。村级防治小分队主要负责村范围内零星疫点除治,村查防员主要负责村内美国白蛾发生情况的查防和上报,以及简单防治(剪网)。县、乡、村三级专业防治网络的建立,形成了“技术一线指导、防治多点开展、查防专人负责”的美国白蛾防治体系,对控制美国白蛾疫情的发生及蔓延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根据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虫口密度小、网幕期长、发生疫点比较零散、且危害林木部位较低,有利于防治的特点,坚持以“一代为主、地面为主”作为防治美国白蛾的整体策略。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防治基础,影响到全年防治成果。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从越冬蛹开始,在蛹期、成虫羽化期、幼虫期和幼虫化蛹期等美国白蛾发生的各个阶段,先后利用挖蛹、灯光诱杀、剪网幕、地面喷药、释放天敌等多种措施,进行各虫态全覆盖,多环节连续防治的手段,实现“全覆盖、多措施、不间断”的防治战略,重点突出地面防治工作,地面防治开展坚持以树为目标普遍喷药预防,以疫点为中心扩大范围二次喷药,以普遍查防为主消灭死角死面的措施,达到对第一代美国白蛾普遍防治的目的。在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资金的保障是防治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美国白蛾防治投入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应制定完善的资金投入政策,依据“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以林主自筹防治资金为主,省、市、县、经营单位(林主)按比例配套投资,建立多元化、长效型的防治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使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上,全面提高美国白蛾防治能力。群众对美国白蛾了解得越多,参与得也就越多,美国白蛾防治就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了基层广泛力量的支持,防治工作就更容易开展。美国白蛾基层防治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利用村广播、黑板报、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状、识别特点,以及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让群众深入了解美国白蛾对林木、人类生活,乃至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通过深入的宣传,消灭群众对美国白蛾可防可不防的消极思想,树立防治美国白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群众参与美国白蛾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美国白蛾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