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模块七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1.玉米的常见病害常见的玉米病害有玉米黑穗病、玉米穗腐病 、玉米小斑病 、玉米条纹矮缩病 、玉米大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炭疽病、玉米霉斑病 、玉米矮花叶病等。2.玉米黑穗病(1)症状 只在果穗种雄穗上表现症状,本病 是在苗期从玉米芽鞘人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抽雄后。病 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后期,叶脉向上产生灰黄色或土红色坏死斑,病 叶提前枯死。叶片上的条纹可分为密纹型种疏纹型两类。密纹型在病 叶的两条明显叶脉之间,常产生1~5条连续的至断断续续的条纹,纹宽0.2~0.7 毫米。后期病 斑常纵裂,严重时病 斑融合,叶片变 黄枯死,潮湿时病 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4.灌浆成熟期以防治青枯病 、全蚀病 种早衰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治。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测报数据准确率
出版时间:2010为提高孟州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方针,结合孟州市实际情况,从全市270余家的植保销售网络中,选择热爱植保事业,能吃苦,爱学习的优秀植保网点,作为病 虫草害测报体系的成员,加强体系建设,大大提高病 虫草害预测的准确率、时效性和实用性。如2007年6月下旬本市粘虫大发生,本站通过测报单灯诱蛾量,密切注意虫情发生动态,5月21日单灯诱到粘虫数量开始上升,5月29日由于气象条件变 的高温闷热,单灯诱蛾量突然猛增为1 350头,其后3天降雨、本站坚持每周二向省、市业务部门汇报当地农作物主要病 虫草鼠发生动态,对于重大突发性的病虫害做到及时汇报,并且向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汇报,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病虫发生趋势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2.3 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和覆盖率为了准确掌握大田农作物病 虫草害的发生动态,测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田间调查,根据当地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布病虫情报。 -
报告西瓜虫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9有时中足和后足的颜色较深,从褐 黑色到黑色,有时前足胫节和跗节也是深色。头部光滑几无刻点,额宽,两眼不甚高大,触角间隆起似脊。触角丝状,伸达鞘翅中部,基节较粗壮,棒状,第2节短小,以后各节较长。(5)传播病毒病 ,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 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 等病害的发生。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 乳白色。幼虫长约4mm,稍呈长圆筒形,头部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尾部稍细,腹部各节有不显著的肉瘤。蛹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腹末有1对叉状突起。 -
报告三 育苗技术
出版时间:2015过筛后,装入营养钵或育苗畦中,可有效防止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和猝倒病 等病害及虫害的发生。随播种随在种子上均匀覆盖1厘米厚过筛营养土,再用600倍液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药液喷洒覆土表面以形成药土封闭层,对出苗后的猝倒病 起预防作用。此期的管理重点,尽可能给秧苗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防止低温高湿环境的发生,导致苗期猝倒病 、立枯病、炭疽病三大病害的发生。出苗后,最好在育苗室内准备一个盛水的容器,提前将水预热,在幼苗出现萎蔫现象前,可在午前浇灌提前准备好的与棚温一致的水,每次浇水时都要看气象预报和气象云图,要选在近2~3天没有阴雪天气变 化时进行,以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
报告猕猴桃缺素症识别及防治
出版时间:2018叶片颜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甚至完全变 黄,后期边缘焦枯,果实变小 (图11-1)。图11-1 缺氮定植时及每年秋冬季施足基肥。5月底至7月,分2次追施氮肥,每亩追施有效氮65~70 千克。当缺锰进一步加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内都变 黄 (图11-9)。缺钼可引起树体矮化,果实变小,果味变 苦,叶表面缺乏光泽、变 脆,初期散生点状黄斑,逐渐发展成外围有黄色圈的褪色斑,可穿孔 (图11-13)。 -
报告草莓生产技术
出版时间:2019经常去除老叶、病 叶和匍匐茎,保留4~5片叶。假植一个月后,控水促进花芽分化。草莓必须及早摘除匍匐茎。摘除匍匐茎比不摘除能增产40%。适时摘除水平着生并已变 黄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发生。 -
报告核桃生产技术
出版时间:2019核桃应在果皮由绿变 黄绿或浅黄色,部分青皮顶部出现裂纹,青果皮容易剥离,有以上现象的果实已显成熟时采收。采收方法分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两种。人工采收是在核桃成熟时,用长杆击落果实。 -
报告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技术
出版时间:2009红褐色稍带光泽,但头部、前胸及腹部色深;触角各节褐 黄色;上额、单眼褐红色;3对足及下额、下唇复合体均为污黄色。头部正面观宽大于高(24:19),触角窝中部位于复眼下缘的连线上。寄主的健康状况是繁蜂成败的关键,接蜂时必须剔除死亡、感病 及不健康的蛹,只选用健康的柞蚕蛹作为繁育寄主。接蜂前,将柞蚕茧外面的浮丝剥去,首先在带有茧蒂的一侧削开一口,观察蛹的颅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