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电视铺就顺畅路,病虫预报信息进万家
出版时间:2010通过摸索笔者发现,目前农民在病虫害的防治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民有积极性但无技术,致使每年的病 虫草鼠害防治流于形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达不到防治效果,而且因乱用、滥用农药造成药害事件时有发生。本站在各种可以利用的场合献计献策、宣传领导,争取领导对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视,尤其是对病 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效果的重视,通过大田试验、示范,做出生动的例子,让领导看到防与不防、管与不管的显著差别,争取领导的支持此栏目根据病虫发生情况每年播10期左右,截止到目前共播出166期,播出时结合农事不定期播出,农忙时每天1次,农闲时每周3次,病 虫草鼠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加大播出密度,每天三四次,目前《绿色田园》栏目,已成为全市农民必看的节目电视预报作为发布病虫信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指导广大农民对病 虫草鼠害的防治上,取得了实际意义。但是目前农药市场比较混乱,有好的技术而无好的农药相配套,往往造成防治失效。这些植保服务网络中的植保员既是植保新技术的推广者,又是新农药、新产品的推销者,同时在病 虫草害测报中又是测报员。 -
报告Control Strategies of Plant Extracts on Poplar Canker
出版时间:2007杨树溃疡病又称水疱型溃疡病,是为害杨树枝干的一种常见病害,通常以水渍状病 斑为主,圆形或椭圆形,手压病 斑有褐色水流出。初为圆形,极小,后水疱变大,直径0.5~2.0cm,疱内充满淡褐色液体,随后水疱破裂,流出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成黑褐色,同时把病 斑周围染成黑褐色,最后病 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杨树溃疡病病 原为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初期菌落白色,有发达的气生菌丝,呈绒毛状至棉絮状。3天后菌落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为黑色,菌落初期有明显的灰黑色轮纹。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出版时间:2010特别是近两年来农作物各种病虫为害日趋严重,水稻中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时常暴发,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和锯齿叶矮缩病 等病毒病 发生愈来愈普遍,一些次生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以水稻为例,为害比较严重,发生较普遍的有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近两年来肆虐的各种病毒病 ,这些病虫害就是本站病虫测报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但目前的乡镇农技站已综合为农业服务中心,集合了经管、畜牧、水产、农技、植保等涉农全部部门,专业性便削弱了许多,现在的农业服务中心已基本无专人搞植保工作,基层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无法收集,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只能在所辖区域有农户反映某种病 、在省植保站的支持下,本县开始在村农技员中选聘村级植保员,他们热心农业技术工作,有着丰富的病虫调查经验,同时,村级植保员扎根农村,根据聘用合同,完成当地水稻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 等“三虫三病 ”)的日常田间调查,将病虫调查数据及有关资料及时上报县植保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目前测报工作中调查难的问题。 -
报告秦皇岛市植保信息传播现状与对策
出版时间:20102.1.4 积极推进植保技术集成化、直观化,提高农户接受能力农作物病 虫草害识别,是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 虫草害防治能力的有效手段,做好农作物病 虫草的正确诊断,有助于开展农作物病 虫草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 -
报告六、葱蒜类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1)症状:此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生黄白色至灰绿色病 斑,近椭圆形至纺锤形,边缘模糊。空气干燥病 斑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致植株黄化枯死。湿度高时病 部产生较稀疏白色至灰紫色霉层。花梗染病亦产生近长椭圆形病 斑,易从病 部折断枯死。(2)药剂防治:同葫芦科蔬菜霜霉病防治方法。霜霉病为害葱叶(1)主要为害作物:该病在葱、蒜、韭类蔬菜上均有发生。如果病 斑围绕叶或花梗扩大,可使之从病 斑处折断。病 斑初为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 部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 叶枯死。花梗受害易从病 部折断,最后病 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受害植株前期长势弱,后期矮黄萎缩。叶枯病 为害蒜叶(1)主要为害作物:该病在葱、蒜、韭类蔬菜上均有发生。(2)症状:此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中上部产生灰白色小点,以后发展呈白色坏死斑,椭圆至近梭形,多个病 斑逐渐连接成片至扭曲枯死。 -
报告绿色木霉Tr9701人工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出版时间:2007重复孢子密度计数(×106个孢子/g)2天3天4天6天8天平均8.3351.798.9332.4357.4表9 不同时期绿色木霉孢子种群密度变 化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设计以食用菌废弃培养料为主 -
报告红河州病虫测报现状及发展对策
出版时间:2010万公顷次,防治面积56.7万~66.7万公顷次,经防治后年挽回产量损失8万~9万吨,仍损失产量1.5万~1.8万吨;其中发生面积大、频次多、为害严重的病虫害有20多种,如粮食作物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 、稻飞虱、水稻螟虫(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粘虫、小麦锈病、麦蚜、玉米螟、玉米锈病等,经济作物的烟草炭疽病、黑胫病 、病毒病 、甘蔗绵蚜、甘蔗螟虫、香蕉叶斑病、柑橘叶螨、蚧类、潜叶蛾、石榴枯萎病、蔬菜霜霉病截至目前,全州有全国病虫区域测报站3 个,省管测报站4个,其他为县级测报站,初步形成健全的州、县(市)二级测报网络系统,共同承担全州主要农作物病 虫草鼠害的监测预报任务。监测对象涉及20余种病虫鼠害,重点是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 、稻飞虱、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粘虫、玉米灰斑病 、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麦蚜、蚕豆蚜、油菜蚜虫、斑潜蝇以及老鼠。1.4 指导好大面积病虫防治工作开展全州病 虫草鼠年均发生面积46.7万公顷次左右,重发生年份达66.7万公顷次。 -
报告四 定植
出版时间:2015覆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防除杂草,同时,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棚内空气湿度,避免蔓接触地,从而也减少了菌核病 、白绢病 等土传病害。4 栽植深度 “黄瓜露坨,茄子没脖”是菜农民间谚语。坨面应高于畦面2厘米。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秧苗移栽时茎基腐病 和立枯病以及菌核病 的为害。实践中常采用地面、穴坑喷施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于地表面封闭杀菌来减少土表病菌的为害,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