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多途径探索病虫信息传播方式,提高宣传效果
出版时间:2010张金华 安秀芹 崔广兆(廊坊市植物保护站 河北廊坊 065000)摘要:把病虫信息和植保技术及时、准确传播出去,适时指导防控是进行病虫害测报工作的核心所在。本文归纳总结了廊坊市的多种病虫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分析了每一种传播方式的优缺点。关键词:预测预报;病虫信息;传播方式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决策当好参谋,指导广大农民防病治虫,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农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但如何把病虫信息和植保技术及时、准确传播出去,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每位植保工作者的责任,也是贯彻“公共植保”理念的最好体现。近几年,廊坊市植保系统在病虫信息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把病虫信息及时反馈到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基础上,努力指导农民及时防病治虫和普及植保新技术,强化了实用性,增强了社会服务功能,提升了植保系统的社会影响力。廊坊市在进行病虫害测报信息传播方式方面不断进行探索。通过病虫情报、网络、手机短信、新闻媒体、明白纸、现场讲座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传输,以使信息最大程度的传报给上级部门及传送到农民手中。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很好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就这些传播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以使各种方式能扬长避短、更加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 病虫情报根据作物布局,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和成虫诱测等,密切监测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动态,根据历年资料和气象因素,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情报。为增加实际指导作用,本站在病虫情报中附上病虫为害彩图,使基层人员和农民能一目了然,便于认识。同时扩大了发送范围,在发送到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和植保系统的基础上,还发送给了全市的农药经营企业和种植大户,使病虫情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1.1 情报的优点1.1.1 包含的信息多一份好《病虫情报》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宣传材料,上面有许多信息、技术。例如:单位、地址、联系方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信息等。1.1.2 专业性和实用性强每份情报中有很多专业性知识,如介绍病虫特征、为害症状、防治指标、防治方法等。近年来,本站又努力提高其实用性,让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同时增加了图片,达到图文并茂,增加了直观性和指导性。1.1.3 格式规范病虫情报是按照统一的格式和程序进行制作和发布的,因此可作工作记录。现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责任追究,因此病虫预报也是我们职责所在,同时又是我们免责的依据。1.2 存在的不足1.2.1 时效性较差由于以信件形式发送,中间环节较多,如印制、送邮局,特别是通过邮局几天才能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个人手中,因此时间拖的较长,使时效性大打折扣。1.2.2 覆盖面较窄由于病虫情报发送的对象是有限的,面向的对象是一些固定单位和人员,很难直接面向广大农民,覆盖面较小。1.2.3 成本较高病虫情报费用包括:印刷费、纸张费、信封费、邮票费等。如果有彩色图片还要增加成本,一份大约在3元左右。全市10个植保站每年病虫情报在300多期,每期按100份计算,全年就需要资金近10万元。2 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本站把通过网络发布和传播病虫信息作为了一个重要渠道。本站在河北省植保信息网、廊坊市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上开辟病虫信息专栏,随时更新,及时把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发布出去。2.1 网络的优点2.1.1 及时便捷利用网络可以随时把有关的病虫信息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网上发布,受益群体随时都能看到。2.1.2 内容丰富网络上发布不受格式、篇幅等限制,根据需要的内容进行发布。内容可以是简单的病虫信息,也可以是学术方面的探讨性文章,也可以是有关技术材料等。除文字外可以加图片、表格、视频等。2.1.3 费用少因为电脑普及率很高,在网上发布信息不会增加额外的费用,因此成本相对较低。2.2 存在的不足2.2.1 有一定局限性电脑和网络虽在形式上覆盖面很广,但直接从事家事活动的农民是非主流人群,能接触到这些信息的人较少。再者要到专门的网站才能浏览到相关的信息,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观看的人数。2.2.2 操作需要一定技术在内容制作和浏览、下载,要求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因此对一些技术人员和有条件的种植大户较为有用,一些农民常知难而退。2.2.3 监管上存在不足由于网络是开放的,各方面人员都可浏览,难免有些人出于自己的目的片面转载和随意夸大、炒作,从而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3 手机短信近年来,廊坊市农业局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了“农信通12582短信平台”服务,主要是面向农民、面向基层,目前用户在20万户以上。本站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把植保有关信息编辑成短信,向广大用户发送。3.1 短信的优点3.1.1 时效性好根据病虫害田间发生状况,及时提醒广大农民采取相关的措施。可以随时发送,及时快捷。3.1.2 语言简练每条短信一般70字以内,因此要求内容精练,通俗易懂。3.1.3 针对性强内容上可针对当前农业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技术,例如当前何种病虫已达防治指标,应该立即进行防治等。3.1.4 简便灵活由于内容少,易于编辑,农民容易接受。3.2 存在的不足3.2.1 信息量少由于有字数限制,内容要压缩,包涵的信息和技术很少,因此实际上只起到“告知”的作用。3.2.2 涉及人群有局限性只有订制短信的人群才能看到,因此受订制人数所限,能接收到的人数仍有一定的限制。4 明白纸把有关植保技术和病虫信息归纳、汇总,印成明白纸,通过下乡、培训及田间调查等分发给特定人群,宣传和普及技术。4.1 明白纸的优点4.1.1 针对性强可以根据当地存在的共性问题或农民亟需的技术及要推广的技术,有针对性地制作,发给特定人群。4.1.2 便于保存可以把多方面的技术资料统一装订成册保存起来,需要时随时翻看,作用长久。4.1.3 内容灵活明白纸的内容可以小到一个单项技术、单个病虫,可以大到一种作物的综合配套技术等。4.1.4 效果好由于针对性强,解决的是农民当前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很受农民欢迎。4.2 存在的不足4.2.1 局限性大在分发过程中受交通工具、人员、时间等约束,涉及面有一定的限制。4.2.2 难度大需要技术人员把资料逐一发给较分散的农民,一般是到田间地头。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时间较长,难度较高。4.2.3 覆盖面窄因为要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涉及到的农民仍然是少数。4.2.4 成本高除印刷有成本外,分发到农民手中这个过程成本较高,需要人员、交通和时间。5 新闻媒体近年来,各级媒体单位对农业比较重视,报纸、电台、电视台等纷纷开辟了农业栏目。目前与本站合作的新闻媒体有:《廊坊日报》、廊坊电视台的“金色田野”和“零距离”栏目、廊坊电台的“农家乐”栏目及县级各相关的宣传单位。5.1 媒体的优点5.1.1 影响力度较大一般领导关注、重视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制作的节目都是针对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能够引起一定的社会轰动。5.1.2 声像图文并茂新闻媒体制作节目比较专业,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更加直观,对农民的吸引力较强。5.1.3 覆盖面广通过新闻渠道的传播面广,接触到的人群大。5.2 存在的不足5.2.1 主动性差在新闻媒体上刊登文章、播放节目等有严格的要求,往往受时间段、篇幅所限,同时内容还得审定,因此受约束的因素较多。5.2.2 制作要求高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专门的技术,一般人员和单位不易自行制作。5.2.3 注意负面影响有些记者片面注重轰动效应,对比较敏感的内容和画面进行肆意扩大。因此在接受采访和制作节目时,需要对内容和画面要慎之又慎,防止被炒作。6 现场讲解这种方式主要是给农民面对面讲解,包括:培训班、现场会及田间地头指导等。6.1 优点6.1.1 内容丰富可以对当地关心的所有技术问题进行互动,解答农民提出的所有问题。6.1.2 针对性强由于事先有准备,农民可以事先把问题归纳,针对热点问题进行解决。6.1.3 指导效果好由于是面对面,可以现场操作、演示,用实物对病虫的症状进行比照,使农民印像深刻,记得牢,掌握得全面。6.2 存在的不足6.2.1 费工费时培训班和现场会等要提前组织,如召集农民、选择场地、找准时间等,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6.2.2 范围小受时间、路途、场地等诸多因素影响,所涉及的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 -
报告发挥电视网络预报作用,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出版时间:2010宋友玉作者简介:宋友玉(1958 ~ ),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与植保技术推广工作,电话:13082679025,Email:csdyouyu@163.com。孙乃军 李登云 张翠玲 宫锡鸿 王晓虹(乳山市植物保护站 山东乳山 264500)摘要:介绍了乳山市农作物病虫情报实行电视、网络预报后,体现出的优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关键词:病虫害;电视预报;发布网络乳山市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适合多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乳山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花生、生姜、蔬菜、苹果、梨和葡萄等,据统计全市每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约8.5万公顷。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产量损失严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种类、面积进一步增加和扩大,病虫发生种类也逐渐增多,发生程度日趋频繁严重。病虫发生总面积较20世纪90 年代初增加48%,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年发生总面积约20 万公顷,每年通过各种防治措施挽回粮油损失约5.5 万吨。因而,及时准确预测病虫发生程度、范围、防治适期,对减灾和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推行电视、网络发布病虫情报农作物病虫测报的主要任务是既要为领导进行生产性决策提供依据,又要为广大农民及时防治病虫害提供技术服务。传统发布病虫预报是以纸张为载体,将病虫情报从邮局发送到上级业务部门及基层乡、镇政府和农技站,再传至农民手中,或者镇(村)干部通过有线广播进行传达布置,这样经常错过最佳防治时间,这种病虫信息传递方法,速度慢、覆盖率低,没有发挥出病虫预警信息在指导防治工作上应有的巨大潜力,随着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原有的传统发布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有线电视在乳山市农村已全面普及,收看电视节目,特别是天气预报,已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农村拥有电脑的户数剧增,上网浏览各种信息成为年轻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的常事。本站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电视、网络及时地向广大农民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信息,已是势在必行。自2009年起,乳山市农作物病虫情报全部实行了电视预报和网络预报,电视预报通过乳山电视台农科频道发布,网络预报利用乳山农业信息网发布,预报总期数达32期。电视预报的形式是字幕显示加播音员口播,3天播报4次。网络预报的形式是全文刊载。同时本站市政府办公自动化局域网下发至各镇(办)政府。向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病虫情报,使用网络电子邮箱传递。同时本站还进行植保专题电视讲座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讲座,制作新闻报道节目等,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的媒体优势。病虫电视预报节目播出后,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目前已成为乳山市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收看预报节目后,很多农民打来电话,进一步咨询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2 利用电视、网络发布病虫情报优点明显2.1 增强了病虫预报的时效性许多农民往往是见到大龄虫或大面积发病时才打药,错过了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为时已晚。电视、网络预报是依据市植保站对病虫发生做出及时、科学的预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直接传到农户,在乳山市植保站发布的当天,即可收看或浏览到病虫情报内容,让农民及时了解病虫信息,进行科学防治,提高了防治效果。有关领导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2.2 信息覆盖面广,普及率高病虫预报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技术进行传播,不受地域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可以有效地传播到广大城乡地区,只要有电视机或网络就可以收到相关信息,使病虫预报信息的覆盖面和普及率显著提高。2.3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形象生动电视预报采取电视画面、字幕与配音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作物病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趋势、防治技术措施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信息接受者特别是农民的眼前,便于理解、记忆、掌握、运用。因此,它不仅起到了信息发布的作用,还起到植保知识宣传普及的作用。同时为农户科学防治病虫提供了技术指导。2.4 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视、网络预报能为农民推荐对症的、质优价廉、安全放心的农药,提供科学的防治方法,使农民达到了省时、省药、省钱、省力的目的,提高了防效,减少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5 普及了植保技术知识,提高了农民素质电视、网络预报把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结合在具体的病虫防治中,提高了农民的观看兴趣,增强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改变了过去落后的做法,实现了科学用药,对症用药,适时用药。2.6 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提高了植保部门知名度自病虫电视预报工作开展以来,植保站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提升了植保站的知名度,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植保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今后植保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3 问题与建议3.1 培养综合型人才农作物病虫测报与防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工作必须具有既精通测报业务又具备相应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综合性人才。且需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目前基层植保组织缺少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制作预报节目相应计算机水平的专业人员更是空白。引进年轻的植保专业人才,通过相应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培训,培养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人才,是搞好电视预报的基础和关键,而且是很迫切的需要。3.2 进一步提高病虫测报的准确性电视、网络病虫预报是普及面广、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的节目,对指导全市农民防治病虫害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电视预报病虫发生实况、防治适期及方法必须准确无误。为此,植保站需要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病虫测报工作;其次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作物布局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在全市建立一定数量农作物病虫监测点;三是要认真做好田间调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3.3 相互配合,搞好合作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需要农业部门和电视台搞好合作,共同完成。乳山市的病虫电视预报节目,植保部门提供病虫测报技术人员、相关技术资料,电视台专业人员制作并播放。乳山市电视台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节目制作人员,对此项工作主动热情,相关领导关心支持,农业部门与电视台关系融洽。3.4 领导重视是做好病虫电视预报的前提乳山市从2009年3月起开展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农业局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管局长亲自和电视台领导协调,使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3.5 经费是做好病虫电视预报的保障开展病虫电视预报需要的仪器、设备,节目制作和播出都需要资金。乳山市政府在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市财政拨给测报专项经费4万元。参考文献[1]张跃进,汤金仪,姜玉英等.农作物病虫预报可视化发展与应用前景.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 22(11):40[2]徐国东.病虫预报可视化农业生产效益高.农村新技术,2003(4):13[3]关瑞峰.福建省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现状及发展建议.福建农业科技,2005(6):39 -
报告九江市植保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出版时间:2010邱慧芳 陈齐信(九江市植保植检局 江西九江 332000)摘要:近年来,九江植保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植保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凸现,植保工作为防灾保丰收、减灾保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因历史、体制、经费等原因,九江市植保体系还存在长效机制与管理体制的缺陷,人员老化、学历、职称偏低现象严重,经费不足、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今后,植保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巩固设区市一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建设乡一级的关键是人、财、物“三权“必须归县。关键词:九江市;植保体系;调查九江市所辖16个县(市、区、场、山),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0万人,有耕地面积350万亩。其中农业县(市、区)11个,下辖农业乡镇181 个,拥有农村人口360 万。种植农作物种类主要是水稻、棉花、油菜、蔬菜、茶叶、果树(早熟梨)、蚕桑和药材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数量大、为害重,监测预警与防治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九江市各级植保部门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植保体系的作用,特别注重乡镇植保体系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任务,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为了更好地加强和完善植保体系建设,强化植保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凸现防灾减灾公益性质,我们对全市植保体系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于下:1 九江市植保体系现状整体构架:见图1所示。图1 九江市植保体系构架1.1 九江市1.1.1 机构九江市植保植检站于2008年6月更名为九江市植保植检局,并在1999年9月增挂了九江市农药监理站牌子,由九江市农业局主管,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1.2 职能负责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植保管理、植物检疫和农药监督管理等工作。1.1.3 人员结构在编6人,全为技术人员,其中正高1名,副高2名,农艺师3名。1.1.4 办公条件与设备有700平方米独立办公楼1栋,监测预警指挥车1辆,实验室、资料室、病虫分析室等5间,1 000元以上的设备20台(套)。1.1.5 经费情况财政没独立,工资由财政全额负担,基本福利由主管局负责,但工作经费除有2 万元农药监理预算外,全靠自己解决。2006年以前,从事农药经营的微利可以弥补经费不足,2007年后经营停止,工作经费主要依赖中央和省财政下拨的水稻重大病虫补助和专业化防治经费。1.2 县(市、区)1.2.1 机构各县(市、区)机构名称均为某县(市、区)植保植检站,均由县(市、区)农业局主管,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2.2 职能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指导、植保技术推广、植物检疫等,农药监理职能仅都昌、星子两县承担,其他县(市、区)都由执法大队管理。1.2.3 人员结构全市11个县(市、区)共有植保工作人员55名,其中高级6名,占11%,中级20名,占36%,助理级20名,占36%,其他9 名,占16.4%,本科学历的8 人,占14.5%,专科学历的8 人,占14.5%,中专及以下学历太多39 个,占71%;21 ~30 岁的2 人,占3.6%,31 ~40 岁17 人,占30.9%,41~50岁25人,占45.5%,51岁以上的11人,占20%。可见学历层次低,年龄偏大的问题突出。1.2.4 办公条件与设备各县(市、区)植保站都有固定办公场所,面积约30~50平方米,其中修水、瑞昌、彭泽、九江县有单独办公楼房,各县都配备了监测设施如测报灯、电脑、数码相机、摩托车等。1.2.5 工作经费部分县如瑞昌、武宁、彭泽、修水等县有0.8万~3万元不等的预算工作经费,其他县(市、区)则基本无预算工作经费。1.3 乡级植保员2005年,九江市政府出台了九府字 [2005]15号文件,主要精神是建立3种机制,即公益性与经营性工作分开的管理机制,本级财政对公益性动植物防疫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公开招聘的竞争上岗和工作考核机制,做好“五定”(定机构、定人员编制、定工资待遇、定经费保障、定考核管理办法)工作。按照文件要求,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开展了乡镇植保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全市各乡镇基本明确了1名专职或兼职植保员,个别大乡镇有2名,全市现共有植保员200名,其中聘干身份的64人,乡镇这一级虽建起来了,但在机构、权属管理、工资、工作经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表1),主要表现在以下各点(表1和图2)。表1 全市县(市、区)植保人员结构调查表图2 九江市植保体系人员结构示意图1.3.1 挂靠机构名称不一有5个县(都昌、武宁、修水、瑞昌、湖口)挂在农技站内,有4 个县(九江县、永修、星子、德安)挂在动植物防疫站内,有2个县、区(彭泽、庐山区)挂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1.3.2 权属管理较乱人、财、物三权归县的有5个县(都昌、彭泽、永修、瑞昌、武宁),三权归乡的有4 个县(湖口、庐山区、九江县、星子),还有2个县(修水、德安)是人权在县,工资在乡。1.3.3 工资未全部解决好目前只有6个县、区(湖口、彭泽、九江县、瑞昌、武宁、德安)的植保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发放,余下的县区都不能做到全额;都昌县22个聘干植保员每月只600元,永修县只发70%,修水县聘干植保员只发45%;星子县每月由县财政发700元,余下由乡财政补足,庐山区由县财政发50%,乡财政解决50%。1.3.4 工作经费不足或没有武宁、德安、修水、庐山区没有工作经费,都昌、湖口安排了5 000元工作经费,但没有使用到位,瑞昌、星子、永修和九江县分别安排3 300元、5 000元、2 500元和7 500元不等的工作经费。1.3.5 仍有20%的乡镇无办公场地1.3.6 乡镇植保员队伍素质不高表现为学历偏低,职称偏低,年龄偏大。据统计,初、高中学历的占 34.5%,中专学历的占53.5%,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2%;无职称人员占22%,初级职称人员占53.5%,中级职称人员占23.5%,高级职称人员1%;50岁以上人员占43%,41~50岁占30.5%,31~40岁占22.5%,21~30岁仅占4%(表2、表3和图3)。表2 乡镇植保员基本情况调查表表3 全市乡镇植保人员结构调查表图3 九江市乡镇植保人员结构示意图2 植保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植保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植保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凸现,植保工作为防灾保丰收、减灾保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由于历史、体制、经费等原因,植保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长效机制与管理体制存在缺陷;(2)经费严重不足;(3)学历、职称偏低、人员老化现象严重;(4)工资待遇及工作条件差。这些问题表现出来,就暴露出以下不相适应的状况,即:省级管理有难度,市级监督欠力度,县级工作难主动,乡级工作较被动。省级职责多、任务重、管理面大、人手少、要具体管到全省80个多县确很困难;市级指导、督促、管理10余个县植保站的工作量适中,但无财权、人权、物权,所以对县级的管理空洞乏力;县级有较好的基础,但受工作经费紧张的影响,许多工作难以主动开展,如新问题调研、新技术试验示范、植保技术进村入户、农民培训等;乡镇级存在的问题太多,植保信息、技术难以真正入户到田的“瓶颈”也即在此,当前植保体系建设亟待解决这些问题。3 搞好植保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3.1 确立两步走的目标。植保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是:巩固市一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突破村一级,延伸组一级。但在现阶段村、组二级应放弃,因为村、组二级极不稳定,村、组的建立放在第二步,当前重点是集中精力和财力稳定建好市、县、乡(镇)三级。巩固市一级:市一级应都是区域站,下拨经费要多支持。完善县一级:县一级要全按区域站标准建站。加强乡一级:关键是明确机构及归属、稳定好人员、保障经费、提高待遇,植保员要从农技站或中心内剥离出来,冠以乡植保分站名称,属县植保站分站性质,每乡镇1~2人,其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外,国家每年下拨3万~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3.2 实行系统“条管”,是建好植保体系的根本。各级植保体系的建立不实行条管,永远难以建好,即使建好了时间稍长也会被破坏掉,但实行“条管”目前无法律法规保护。3.3 “三权”归县是建好乡级植保体系的关键。只有人、财、物“三权归县”才能稳定队伍和人员,才能使植保员专职专用。3.4 乡级植保体系建设应全国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和统一服务标识。3.5 国家应筹备专设植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以维持全国植保体系的正常高效运转,市、县和乡标准各为15万元、10万元和3万元。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开创邓州植保模式
出版时间:2010陈书焕 丁家虎 张浩(河南省邓州市植保植检站 河南邓州市 474150)摘要:邓州市植保植检站,是国家区域测报站之一,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之一。近年来,邓州植保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病虫测报、技术培训、统防统治、物资供应四大服务体系,市、乡、村、组、户五级植保服务网络。关键词:测报体系;邓州;植保模式1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1.1 汇聚天下人才,凝聚民心先后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西安、郑州等地高等农业院校引进高科技人才7 人。完善的病虫测报体系:市植保站设立测报科,专职人员5 人,其中本科3 人,大专2 人;乡村级测报点16 个,测报员22人,村级查虫员278人,设立两个标准病虫观测场。每年发布病虫情报50期左右,测报准确率95%以上,向全国植保总站和省植保站上报材料40余次300余份,模式电报24次,指导大田防治1 300万亩次。每年参与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治计划5次以上。1.2 努力争取项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测报工作的正常运转先后争取到《国家区哉测报站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南阳市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治设施》、《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现代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建设》、《专业化防治示范区项目建设》、《10万亩无公害蔬菜项目建设》等,引进测报先进技术,购买先进仪器设备。1.3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测报人员每年参加国家、省、地、县(市)学术研讨会议,培训会10余项,测报科室人员每人每年发表论文10余篇。1.4 努力改进测报技术改善调查统计、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数学模型进行预测,采用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发布病虫情报。1.5 明确测报任务对主要作物的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普查,对新农药、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2 测报工作扎实有效病虫测报是搞好病虫害防治的基础。近年来针对以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吸浆虫、地下虫为主的小麦病虫害呈严重发生的趋势,本站进一步强化测报工作。2.1 每年年初召开全市测报工作会议,对主要病虫害进行中长期预测预报,制定切实可行的病虫测报制度和病虫测报历,实行目标责任制,要求以小麦病虫害为重点,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实施区域化、系统化测报,常规品种一周一查一报,重点病虫害三天一查一报,关键时期一天一查一报。2.2 加强测报网点建设,根据本市种植业布局,地势,土质,测报员工作成绩等情况,科学规划,完善测报网络。各测报点配备了程控电话和必要的测报工具,对测报员每月进行一次例会总结和技术培训,提高测报员的技术水平。2.3 要求市站测报人员一周至少下乡三次,深入田间地头,尽可能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对各测报点进行检查、指导。2.4 在定点系统测报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开展全市普查,使定点系统测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2.5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传递病虫发生信息,宣传病虫测报意义和方法,发动群众开展测报,使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2.6 要求市站测报人员,每天对调查、汇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准确发布病虫信息,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及时向领导汇报,向群众宣传,做到调查详实,分析科学,传递及时。2.7 要求及时制作常用病虫害标本,进一步充实完善标本室工作,为技术培训工作打好基础。小麦生产季节常年组织技术人员300人次左右,开展病虫草害普查10次以上,区域性重点普查25次左右,印发趋势预报、急报和中短期预报15期左右,测报准确率都在95%以上;常年向农业部和省、南阳市植保站寄发病虫信息资料400余份;提出病虫害防治意见和建议8次,制定大型防治方案2次,充分发挥了测报工作的参谋作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本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而且为上级植保部门指导全省、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信息。3 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针对本市小麦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形势,本站非常重视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及时向市政府、农业局汇报,成立了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领导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做好资金、药、油、械等物资准备。市植保站及时组织了重大病虫应急防治机防大队,及早动手,在准确测报的同时,准备大型施药机械30台,烟雾机200台,弥雾机2 000台,防治用药20余吨。扶持22个植保专业合作社,96个植保技术服务站,组织防治机械300余台,建立机防专业队,并指导帮助各乡镇组织施药机械1万余台,成立民间防治专业队498个,全面开展统防统治。尤其是针对条锈病,坚持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治一片,发现一片治全田,对每一发病点及时进行封锁防治。共出动应急防治小分队30个,弥雾机500余台,开展应急防治30万亩,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的传播蔓延,有力带动了全市防治工作的开展。市站技术人员分片包乡,分类指导,确保本市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确保了本市夏粮丰产丰收。据统计,全市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 190万亩次,防治1 088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270万亩,挽回损失7 700余万公斤,尤其是小麦“一喷三防”期间,全市累计出动植保机械78万台(次),劳力86万人次,农业部门共出动大型施药机械30台,弥雾机2 000台,烟雾机300台,开展“一喷三防”190万亩,占麦播面积的86.4%,统一防治150万亩,其中市机防大队统一防治30万亩。4 对测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测报人员远远不够,测报队伍有等进一步扩大,测报科室应有自主能力,应配备测报专用车,应有2名以上人员有驾驶证。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测报数据准确率
出版时间:2010卢红林(孟州市植保植检站 河南孟州 454750)摘要:为提高孟州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方针,结合孟州市实际情况,从全市270余家的植保销售网络中,选择热爱植保事业,能吃苦,爱学习的优秀植保网点,作为病虫草害测报体系的成员,加强体系建设,大大提高病虫草害预测的准确率、时效性和实用性。关键词:病虫害;植保;体系;预测预报;准确率自2002年孟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区域测报站以来,本站始终贯彻“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宗旨,不断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预测体系建设,加大测报体系投入力度,在利用高科技产品为载体的基础上,通过植保信息员的信息反馈,结合大田调查,形成了强有力的测报体系,大大提高了孟州市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率,保障了全市农作物的安全生长。1 植保测报体系的建立1.1 村级植保服务站的建立1998年9月,孟州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各行政村建立植保技术服务站,并以孟政 [1998]52号文件形式下文,要求各乡镇、办事处把“建站”工作当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领导专抓,切实解决好建站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市直各有关部门对植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要给予大力支持,多提供服务和指导。焦作市农业局、孟州市农业局把建站工作当作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良好宽松的氛围使“村站”如鱼得水,纷纷建立并活跃了起来。1998年底孟州市“科技联系户”发展到108户,“村级植保服务站”发展到58 个。截至目前“村级植保服务站”已发展到106个。1.2 植保测报体系的形成“村级植保服务站”的建立使孟州市原有的市、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在村级得到延伸,形成了以孟州市植保站为中心,以各乡、镇农技服务站为“纽带”,以村级服务站为“阵地”,市、乡、村三级联合。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本站在村级植保站建立成员中,选择那些热忠于本职工作,好学上进,忘我奉献,始终坚持深入农村的村级植保网点作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信息员,能按期按时回报当地的病虫发生信息。目前植保信息员已遍布在孟州市各主要乡(镇、办事处)、村。测报体系建立后,本站严格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按时到测报灯下捡虫、查虫,详细记录每种害虫的种类、雌雄比例等,并结合大田调查和乡镇植保信息员上报的数据,及时分析各类虫害发生动态,每周二按时上报病虫害动态发生情况,为领导做好参谋。十几年来详细记录了棉铃虫、粘虫、甜菜夜蛾、金龟子、桃柱螟等害虫动态发生情况,并将历年农作物病害发生情况做以对比,绘制出为害发生图。基本上掌握了全市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初期和为害盛期,并提出可行性防治方案。每年向市委、市政府及各乡镇、办事处发布植物病虫信息20余篇,及时、准确的为防治本市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2 科学预测预报,提高病虫预测准确率2.1 规范测报调查办法,提高预报准确性为加强孟州市病虫测报现代化工作,全面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本站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对病虫测报技术规范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主要病虫的测报调查技术、发生为害程度划分标准等进行规范。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近年又组织编写了蔬菜、水果、地黄等作物主要病虫的测报调查规范化技术,逐步规范化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技术。本站本着高度责任感,严格按照测报调查规范化技术要求,坚持深入田间调查研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结合历史资料、作物生长情况等综合分析,发布病虫情报。由于规范病虫调查方法,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更加准确,对农业安全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如2007年6月下旬本市粘虫大发生,本站通过测报单灯诱蛾量,密切注意虫情发生动态,5月21日单灯诱到粘虫数量开始上升,5月29日由于气象条件变的高温闷热,单灯诱蛾量突然猛增为1 350头,其后3天降雨、降温,没有上升气流,大量一代粘虫滞留本地,引起全站人员高度注意,迅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调查,分析粘虫发生动态情况,并与2000~2006年历年粘虫发生动态情况做了系统对比。结合粘虫生长特性和5~6月份气候条件做了详细分析。由于5月30~31日、6月1日三天连阴雨,降水量39.6毫米,造成气温下降,平均气温在21℃左右,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粘虫滞留和产卵。加上麦收后麦茬高,麦糠厚,防治难度大,极易引起二代粘虫大发生。全站人员针对突发的虫情,经充分分析论证后,6月4日快速编制发布“抓紧防治玉米田二代粘虫”的病虫信息,向上级业务部门、政府、农业局领导和乡镇村农业负责人传递信息,并利用《田园植保》电视栏目,经电波载虫情信息进千家万户。同时迅速组织专业机防大队,由片区队长带队,分片分区进行统防统治,共出动机动弥雾机100余台,车载式大型植保喷雾器23台,在全市掀起粘虫防治高潮。仅半月时间,结合玉米田封闭除草,两次用药把粘虫消灭的无影无踪,保障玉米幼苗的健壮生长。同时,充分体现大型植保机械在病虫害应急防治当中的速度和威力。2.2 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及时汇报病虫发生动态近年来,本站充分利用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运用现代技术,及时地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动态。目前,本站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病虫信息数据及时地传输到省、市级病虫测报站,大大加快了信息汇报速度,提高了病虫信息的利用率和有效率,为及时准确地预报全区性病虫发生趋势提供依据。本站坚持每周二向省、市业务部门汇报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发生动态,对于重大突发性的病虫害做到及时汇报,并且向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汇报,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病虫发生趋势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2.3 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和覆盖率为了准确掌握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动态,测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田间调查,根据当地病虫发生规律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发布病虫情报。全年本站共发布病虫情报20余期。预报准确率均达85%以上。同时,为适应孟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在做好粮食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作物结构特点,开展了经济作物病虫测报工作,每年都发布经济作物病虫情报3~5期,约占情报期数的20% ~30%。2.4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技术培训为了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本站多方位、多渠道进行技术宣传,利用《田园植保》、《植保讲堂》、《孟州植保》期刊及《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从注重数量到质量,采用画面与文字相结合,群众问答与专家解答的参与互动模式相结合不断提高宣传水平,确保全市大多数农民群众能正确进行病虫害防治。另外继续坚持每月5 日、2 日、11 日的例会培训(每周5 植保例会,每月5 日“村站”和“联系户”代表例会,每月11日乡、镇服务站例会),开展技术培训,广泛交流信息,推广关键技术,落实施药方案。并经常下乡进行田间指导和授课,从年初到目前,共下乡授课10余次,培训农民3 000人次,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在小麦、玉米、棉花、地黄、西瓜、白术等作物上技术需求,先后下乡80余次,发放资料30 000余份。应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专门设立了植保专家门诊和病虫害咨询电话(8190564和8194665),平均每天接待农民数十人,及时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另外,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区域和作物布局情况,为50个重点村站配备了VCD、宣传喇叭等宣传设备,刻制技术光盘播放,扩大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村站的科技服务水平。3 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1 工作待遇偏低,测报队伍不稳农作物病虫测报的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强度高、时间长。如麦田病虫测报的技术人员每年4~10月,要天天下田;对于玉米棉铃虫、粘虫调查,更是要在每天早晨到测报灯下查,十分辛苦,但测报人员的待遇低,甚至不及植保其他专业人员。致使病虫测报队伍不稳问题突出,测报人员流失严重,技能传承断代。各地测报队伍中许多新同志经验不足、知识不全,有的甚至未掌握测报的基本技能。同时,从总体看,测报人员数量也明显不足。每县负责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1~2人,许多面上的病虫动态调查无法按照测报规范要求进行,致使病虫发生面积等的汇报数据代表性不强。3.2 运行经费不足,保障措施不力近年来病虫测报部门普遍突出存在运行经费不足问题,难以满足日常测报工作的需要。如基层测报站基本的办公、通讯、交通费用不足,对于下乡调查、大田普查等测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难以发挥病虫测报指导防治的作用。3.3 测报调查繁重,技术研究滞后在实际测报工作中,目前还有一些病虫的测报调查方法还沿用以前开展病虫科学研究的调查方法,项目多、内容全、取样多,工作繁重。实践证明,这类调查方法很多地方可以简化,以减轻测报人员田间调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目前测报调查技术研究滞后,也已成为阻碍测报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4 发展对策设想4.1 加强体系建设,完善测报网络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动态情况,应进一步完善测报体系建设,不断补充的新的测报成员加入体系建设中来,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以加快病虫监测与防控指导点组成,最终达到“覆盖全市、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体系,实现孟州市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显著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水平。4.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根据现阶段病虫测报工作实际,一是定期对测报人员进行强化技能培训,改善测报培训条件,结合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建立基层测报技术人员定期轮训制度、上岗培训制度,扩大测报人员的知识面,提高测报人员应用现代科技设备的技能,并通过推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以及人才引进、交流、培养等,不断提高基层测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切实提高测报人员对病虫发生流行基本情况调研、基本数据分析、基本规律把握和基本趋势判断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二是提高工作待遇。积极探索通过加大测报调查补贴和表彰等措施,提高测报人员待遇,激发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职业责任教育。通过对测报人员进行职业责任教育,提高对测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在现有条件下搞好测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4.3 强化保障措施,增强服务功能为了确保测报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测报工作经费,尤其要突出加强测报调查补助等运行经费的保障力度,保证测报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设施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要改善测报办公条件,使植保测报机构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配套的病理实验室、昆虫实验室、化验室、标本室、档案室、图书室等;要建立稳定的、标准的病虫调查观测基地和场所,提高病虫观测资料的系统性和可比性;要改善测报手段,将来测报工作的发展必须要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来减轻测报人员的田间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使基层测报机构拥有先进的自动病虫监测设备、信息传输网络设备、病虫电视预报设备,以及测报调查交通工具,提高病虫测报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 -
视频苹果主要病害防控
发布时间:2023 -
视频苹果高接换头技术
发布时间:2023 -
视频苹果虫害绿色防控
发布时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