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缺氮症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桃生产技术
出版时间:2019盐碱土应先行改良,否则易患缺 铁性黄叶病。土壤黏重的丘陵坡地应开沟建园,避免土壤下层积水。老园地重茬植桃,常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枝干流胶、叶片失绿、新根褐变等,严重时造成成片死树,建园时应予避免。幼树期需肥量少,施氮 过多易引起徒长,延迟结果。进入盛果期后,随产量增加和新梢的生长需肥量渐多。综合各地桃园对氮 、磷、钾三要素的吸收的比例,大体为10∶(3~4)∶(6~16)。 -
报告三、环境因子伤害(Environmental Factors Injuries)
出版时间:2013高粱植株受涝害后,表现为叶色褪绿,底部叶片先出现枯黄或呈紫红色,似缺 氮 症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滞,生育期延迟,严重的全株枯死。植株根系变黑褐色坏死,出现沤腐状。可溶性氮 、钾、游离NH3、氮 、磷等肥料施用过量,或直接接触种子,则会抑制种子萌发,出苗缓慢,幼苗死亡。残存者严重矮化,叶片变黄,叶尖坏死。受害幼苗根系短小,褐变,侧根稀疏,无或很少有根毛。合理控制可溶性氮 、钾等肥料的用量,土壤施用时要注意建立隔离层,避免种子与化肥直接接触,防止肥害。 -
报告一、玉米真菌病害(Maize Diseases Caused by Fungus)
出版时间:2009成株期显症 的病穗,症状分为两种类型,即黑穗型和变态畸穗型。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展缓慢,叶片逐渐变黄枯死,显症 历期较长,一般见于抗病品种上或不利于发病环境条件。苗期受害,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矮化;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边缘组织呈现黄化条纹和刀削状缺 刻,叶尖枯死。,缺 刻边缘黄白或褐色。玉米早期受害,幼株多呈矮化,叶片变褐枯死,或叶片变黄酷似植株缺 氮 症 。 -
报告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应用案例
出版时间:2012研究结果表明,T50和SPll两种生物菌剂相比,T50在缺 磷和施难溶性磷肥土壤上不能很好地满足磷的需要和刺激小麦生长。统计分析表明,与不接种根瘤菌、蚕豆单作、不施氮 相比,接种、蚕豆/玉米间作、施氮 均极显著地提高了蚕豆生物学产量。但只有间作能显著增加其籽粒产量;施氮 显著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不同氮 处理以籽粒产量为基础计算的土地当量比和不施氮 处理以生物学产量为基础计算的土地当量比。、氮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范围内,施氮 量不同,固氮菌的肥效也不同。在中等氮 水平(N为0.10mg/kg)时施效最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的影响最大,菌群数量也明显增加。 -
报告三 育苗技术
出版时间:2015播种前需要平整床土,每15平方米施入过筛优质腐熟有机肥(马粪)100~150千克,再加氮 磷钾复合肥1~1.5千克。搂平以备播种或分苗用。1 营养钵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选用3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肥沃表层沙壤土50%,加腐熟过筛的厩肥50%,1立方米加入0.5~1千克氮 磷钾复合肥。配制基质时加入氮 ∶磷∶钾为15∶15∶15的复合肥2.5~2.8千克每立方米基质;或1立方米基质中加入尿素1.3千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5千克;或单加磷酸二铵2.5千克。肥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4 施肥 如果营养土配制时施入的肥料充足,整个苗期可不用施肥,如果发现幼苗叶片颜色变淡,出现缺 肥症状时,可喷施少许质量有保证的磷酸二氢钾,使用500倍液。穴盘育苗,当基质中肥料不足,幼苗长到3叶1心时期以后,出现缺 肥症状时,结合喷水进行2~3次叶面喷肥,以氮 磷钾复合肥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为宜,浓度为0.3%~0.4%。 -
报告常规小麦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超高产(650kg/亩)麦田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1.5%,可水解部分占50%以上,全氮 0.1%左右,水解氮 7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小麦要选用含氮 量较高(N20%以上)的复混肥。在缺 钾地区,要选用钾含量较高的复混肥。由于单位(一袋)复混肥含氮 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底氮 量的要求,一定要按需氮 量和复混肥含氮 量的差额补充施用氮 化肥(尿素)。根据生产需要的底、追氮 比例和施氮 总量,可计算出底氮 用量。在犁地前与其他肥料一同施用。播种小麦时,用少量化肥或半速效优质有机肥集中施在种子的附近,或者在播种时和麦种混合播入土中,这些肥料统称为种肥。在丘陵旱地,缺 墒无法播种时,如果播种适期已过,可采用干土浅播寄种的方法,即播后等雨出苗。或深开沟浅播种的方法,抗旱播种。对土壤肥力基础差、前期追肥少或未追肥,植株叶色淡表现缺 肥的麦田,应结合灌水每亩追5~6kg尿素或相当量的其他速效性化肥。孕穗期追肥对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有明显效果。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可进行叶面喷肥。 -
报告模块八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偏氮 、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利于发病。该病害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8.辣椒病毒病(1)症状 属病毒性病害,主要有两种类型:● 花叶坏死型 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 ,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密、定植过迟、偏氮 、重茬、长果形品种发病重。(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增施磷、钾肥,提高抗性,在田外集中处理病果,与瓜类、豆类作物轮作。 -
报告猕猴桃病害诊断及绿色防控
出版时间:2018(3) 不注意氮 、磷、钾及微量元素平衡配套施肥的果园。(4) 忽视防治线虫病、根腐病为害的果园。(5) 管理粗放的果园。以上几种情况都从根本上导致树势衰弱,根系吸收、输送能力下降而发生黄叶病。结合修剪抹芽、疏花疏果,剪除病枝蔓,抹掉病弱芽,合理留花留果,以免果树负载量过大,造成树势衰弱,降低自身抗病能力;注意平衡施肥,结合浇水,在施足氮 、磷 (磷肥不宜施用过量) 肥料的同时注意增施氯化钾或硫酸钾注意及时摘心绑蔓,使果园通风透光,合理施用氮 、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雨后排水,防止积水;结合修剪、冬季清园、集中烧毁病残体。(2) 化学防治。本病的发生是土壤和树体缺 硼的生理性原因,和弱寄生菌侵染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