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图片腐烂病0011
发布时间: -
图片腐烂病0003
发布时间: -
图片苹果花叶病
发布时间:2020 -
图片苹果斑点落叶病
发布时间:2020 -
报告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防治芒果介壳虫田间药效试验
出版时间:2020采用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防治芒果介壳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芒果介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253mg/kg的使用量,第一、二次田间使用该药剂,防效分别为82.94%、89.96%,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吡虫啉悬浮剂(使用量253mg/kg)的防效(76.84%、82.18%)和40%噻嗪酮悬浮剂(253mg/kg)的防效(76.85%、83.96%)。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芒果产生药害。 -
报告美国白蛾的检疫与检验
出版时间:2009美国白蛾主要通过包装材料、苗木等借助交通工具传播,因此,通过检疫检查防止美国白蛾传入或传出,是防治美国白蛾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发生区,根据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通常选择幼虫期作为进行产地检疫的关键时期。踏查时对栽植美国白蛾寄主的防护林、果园、公园及四旁树等进行仔细目测检查,是否发现美国白蛾的幼虫、蛹、成虫和卵。在非发生区,选择与疫情发生区有货物往来的交通要道、货物集散地周围进行目测检查,是否发现有美国白蛾的幼虫、蛹、成虫和卵。由于美国白蛾能适应多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但更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潮湿和气味腥臭的地方,所以踏查的重要地点应是道路两侧、城市街道、旅游景点和公园的厨房、餐厅、厕所及家禽家畜养殖场、海鲜产品加工点、捕捞渔具存放地、庭院树木与林地边缘。发现美国白蛾疫情需要进一步掌握危害情况时,要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标准地通常选取50~100株样树,根据需要也可增补样树,调查每株树的幼虫网幕数,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发生程度统计分级。一般地:虫株率2%以下为轻度发生,虫株率2.1%~5%为中度发生,虫株率5.1%以上为重度发生。对来自疫情发生区的林木、果树、灌木等活体、木材、果品、海产品、草制品、植物性包装材料(含铺垫物、遮阴物、新鲜枝条)及装载容器、运载工具、堆放场地、仓库及其周围500m范围内场所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是否发现各虫态的美国白蛾。重点对寄主植物活体表面、植物性包装材料(含铺垫物、遮阴物)的表面进行检查,查看表面是否有成虫、卵、幼虫、蛹及被害状。对木材(原木)的裂缝或树皮开裂处进行检查,对运载工具的缝隙处进行检查,对堆放地和仓库周围树木、房屋屋檐角落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成虫、卵、幼虫、蛹、排泄物、蜕皮物或被害状。对苗木等繁殖材料,抽取货物总量的5%,原木抽取货物总量的10%进行检查。苗木等繁殖材料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原木等采取表层或分层抽样。产地检疫发现疫情时,要根据不同虫态、不同时期的除治方法限期除治。调运检疫发现疫情时,对于数量大又不便拆开的应检物发现疫情应采用溴甲烷熏蒸处理,在15~20℃时用药量为20g/m3,熏蒸时间为24小时。对于植株上检出的美国白蛾幼虫网幕、蛹、成虫等要对染疫物进行销毁。田间检验的重点时期要放在春、夏、秋季。通常幼虫期是检验的关键时期。首先仔细检查美国白蛾寄主植物的枝条、叶片是否缀合网幕,或叶片仅留主脉和叶柄并呈网状,或整体叶片被吃光,然后仔细对网幕、叶片及整株植物进行仔细检查,是否有美国白蛾幼虫危害。对越夏代美国白蛾,仔细检查美国白蛾寄主树皮裂缝、树洞、居民点建筑屋檐缝隙、柴堆里美国白蛾蛹。对越冬代美国白蛾,仔细检查树冠下的石头、瓦块下墙缝中、柴堆里或地表枯枝落叶中是否有美国白蛾蛹。仔细检查寄主叶背面或周围草丛中是否有美国白蛾成虫。还可在田间悬挂诱虫灯诱虫,检查是否有美国白蛾成虫。仔细检查美国白蛾寄主叶片背面是否有美国白蛾卵块。检查调运的寄主植物活体上是否有美国白蛾幼虫、蛹、成虫及被害状。检查运载工具表层和隐蔽处、包装物(铺垫物、遮阴物、新鲜枝条)等是否有美国白蛾幼虫、蛹、排泄物、蜕皮物或被害状。此外,在美国白蛾田间和调运现场检验过程中,发现各虫态的美国白蛾或疑似美国白蛾都要采集标本,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室内检验确定。将田间和调运现场检验过程中采集的各虫态美国白蛾或疑似美国白蛾需制作标本进行识别鉴定。鳞翅目的鉴定一般要以成虫鉴定为准,成虫鉴定最基本的是要制作翅脉标本。翅脉标本制作:取完整成虫的前、后翅,浸入80%的酒精溶液中1~2分钟,然后将翅移入10%稀盐酸液中1~2分钟,用吸水纸吸去稀盐酸,移入10%~15%的漂白液中。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翅上的鳞片被完全脱净为止,将无色透明的翅浸入品红溶液中染色,用酒精溶液脱去浮色后浸入二甲苯中1分钟,然后取出放到玻片上,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室内鉴定:根据美国白蛾各虫态的识别特征进行一一对照,确定是否为美国白蛾。 -
报告美国白蛾监测预报
出版时间:2009在美国白蛾发生区和监控区,根据美国白蛾不同虫态的发生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监测预报场所。首先,在监测区范围内,靠近美国白蛾发生区周围城乡绿化带和人们日常活动场所的四旁树木。其次,与发生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码头、机场、旅游点及货物存放集散地附近的树木。再次,村庄房前屋后,城区机关、单位院内的喜食树种。最后,沿公路、铁路及沿途村庄的树木。美国白蛾在北京及周边地区一年发生三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卵调查时间为每代成虫进入羽化期后。幼虫调查时间:第一代幼虫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为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越冬、越夏蛹调查时间为各代成虫羽化前进行。美国白蛾的监测调查方法根据不同虫态宜选择相应的方法。在监测区,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踏查,对重点地区,在踏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细致的详查。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街区为调查单位。每调查单位要抽查10%~30%的树木,观察树上卵块及网幕。第一代卵块和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第三代卵块和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蛹调查主要在以上地点内及周围的墙缝、砖瓦堆、树皮缝和杂草枯枝落叶等处进行,调查时可选取一定面积进行挖蛹检查。对重点地区的喜食树种要逐株详查。对一般喜食树种可选一定面积的样地进行抽样检查。在监测区,可在美国白蛾成虫发生期用灯诱或性诱方法定期、定时进行动态监测。成虫监测是发生区和监测区常用的美国白蛾监测方法,通过对美国白蛾成虫的监测可了解发生数量,掌握发生动态,确定发生时期,为后期防治打好基础。美国白蛾成虫的监测一是利用美国白蛾有趋光性的特点使用测报灯测报。由于成虫羽化大多集中在18~20时,因此可以在第二天早晨分别记录前一天雌雄成虫羽化的数量(表1)。二是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诱捕美国白蛾雄成虫。人工合成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使用方便、有效期长等特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虫半径最远距离约为400m,100m范围内效果最好。诱捕器的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亦有很大影响,第一代以距地面2.0~2.5m为宜,第二、第三代以距地面3~4m诱虫效果最佳。成虫羽化期每天早晨检查诱捕雄蛾数量并记录。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每灯诱蛾量(头)小计雌雄每灯芯诱蛾量(头)调查人:调查日期:表1 美国白蛾成虫调查表美国白蛾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且温暖的地方。雌虫通常将卵产在喜食树种树冠边缘的枝条端部或近端部叶片背面,而且卵块在树冠的西南方向分布较多。美国白蛾每粒卵的直径为0.4~0.5mm,每平方毫米大约有卵4粒。统计每块卵数量时用坐标纸描出每一卵块的轮廓计算出面积,将结果乘以4即可得到卵块的卵数量。卵的孵化期一般为8~10天,通过对卵的孵化情况的监测调查卵的孵化期及孵化率。在美国白蛾发生区首先选择美国白蛾喜食树种,如臭椿、桑树、榆树、法桐、糖槭、白蜡、核桃等。在调查过程中对重点地区的喜食树种要逐一调查。对一般喜食树种要选择一定面积样地进行抽查。美国白蛾幼虫一般可经历7个龄期,其中第一代幼虫经历约36天;第二代幼虫由于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生长发育快可经历29天左右;第三代幼虫经历将近50天才能化蛹。幼虫调查的主要调查幼虫的龄期、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发生面积。发生面积的统计以城镇(农村)居民区发现一个疫点(成虫、网幕)为10亩计算,10亩以内发生的疫点均包括在10亩内,不重复统计,10亩以外发生的仍按此方法统计;造林地发现的疫点按小班统计发生面积(表2)。调查单位:单位调查面积(亩)调查株数(株)有虫株数(株)有虫株率(%)平均虫口密度(头/株)发生面积(亩)小计轻中重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表2 美国白蛾虫情调查表美国白蛾幼虫老熟后,陆续从树上向下转移寻觅隐蔽处化蛹。第一代蛹主要集中在寄主树干下老皮及树冠下的表皮内,或建筑物及篱笆缝隙中化蛹;第二、第三代幼虫到老龄之后,往往沿树干爬下,四处扩散化蛹。老熟幼虫成蛹期一般经过7~20天(越冬代除外),蛹期长短主要取决于温、湿度等外部条件。在美国白蛾发生区选择美国白蛾喜食树种附近的草垛、砖墙墙缝、砖垛缝隙内、石块下。调查越冬、越夏蛹的密度后可以统计出其成活率、寄生率、死亡率(表3)。调查地点调查总蛹数活蛹数(头)死蛹数(头)小计雌雄小计寄生其他死亡率(%)合计平均死亡率(%):调查人:表3 美国白蛾蛹调查表美国白蛾虫情系统调查和预测预报,可按照原林业部印发的《美国白蛾预测预报办法》(厅护字[1997]71号)执行。 -
报告信息管理在地铁运营中的应用
出版时间:2009我国城市交通技术政策规定:以公共交通为主,在大城市建立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包括多学科、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在管理方面表现为自动化、信息化,并体现出“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理念。信息技术在地铁运营中的应用,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时空障碍,在更大范围内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销售商、企业与政府管理机构以及消费者等都连结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信息空间。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企业的基本思考方式和运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以及在信息社会中企业的基本特征。信息基础设施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包括6层技术平台:硬件层、网络层、系统软件层、数据管理层、平台开发层及应用系统层。计算机是信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型计算机是最为普及、同时性能价格比提高最快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的功能更为简化,成本低廉,这种机型主要用在局域网上,终端机的功能相对较弱,运行的是网络服务器上的软件,大多数信息处理及存储功能等也是在服务器中进行,从而降低了整体计算机系统的成本,也使得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在地铁运营业务中,根据不同业务用途,这两种计算机均适用。服务器泛指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其作用是存放大量共享数据或公用程序,是构筑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核心计算机设备。工作站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通常高于微机,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功能,易于与外界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联,容易得到外部的数据,在存取远程计算机站点上的信息、图像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性能,在网络中需要各个结点具有较强的处理功能时,使用工作站比较适合,工作站也可以作为服务器使用。在进行计算机选型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的效益。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一般由若干台服务器作主机,用大量微机作为用户终端,所以应在企业整体的IT发展规划下考虑和选择具有合理性能/价格比的机型(表1)部件应考虑的主要事项处理器和主板处理器型号和主频率,是否具备并行处理功能,最大处理器数量内部存储器内存容量,可扩充的最大容量硬磁盘硬盘容量,硬盘数,数据接口类型显示器屏幕尺寸,分辨率,精细度,扫描方式扩张插槽数目,网络接口卡速率多媒体光驱速度,读写格式,声卡,图像解压方式移动计算是否具备移动计算功能安全功能防病毒设备,电源锁、指纹识别或其他安全防范措施售后服务免费维修的时间、部件、技术支持方面的承诺表1 微机选型的考察事项信息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它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现在信息系统的应用已越来越为企业战略服务,其次在于现在企业用于信息系统的投资越来越大。信息系统规划的范围,一要分析地铁公司业务发展及其对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发展策略、及主要业务活动、模式、流程,分析地铁公司的组织架构、部门的目标、功能,借鉴以往经验及参照行业最佳方法,并结合本地需求,初步定义每个环节对信息化的需求及其用途、重要性、优先次序、对业务的价值等,形成对信息化需求的整体、高层的需求大纲。二要制定应用系统构架,根据地铁公司的整体业务需求,制定用以描述企业整体的应用系统如何配合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并用于对信息化建设的决定作为指导。三要制定技术架构,为配合整体信息技术策略和信息化建设方向,有需要制定技术架构从而订立一套选购及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的守则及标准,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及支持信息化建设。四要对目标应用系统架构中系统的主要模块、主要模块功能描述、主要的集成要求、主要的技术要求、主要的业务流程及其信息化需求、主要的信息数据需求进行逐一的简述。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后,确立信息化建设的短期、中期及长远目标,短期目标为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建设阶段所有需要的重点信息技术设备及系统,建立本地化的团队及信息技术部门组织架构,完成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中期目标为完成运营初期急切需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及系统,包括完善办公自动化设备与功能、实施财务管理系统、实施维修管理系统、实施采购管理及库存管理系统、建设信息技术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台等,以有效支持地铁公司各项主要业务和管理工作。长期目标为继续优化已建立的信息技术系统及服务,探讨其他信息化建设(图1)。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涉及许多方面:企业通常决定如何与开发商合作,由谁来主导开发;开发过程可能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更,也涉及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许多情况下,信息化还涉及企业的战略问题,必须由企业的高层领导作出相应的决策。企业建设信息系统时,应首先建立信息化组织结构(图2)。图1 信息系统规划战略图2 系统开发信息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推进企业的战略,审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听取项目小组对信息化工作的报告,同时对信息化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工程项目组可以由开发商为主构成,或者由企业内技术人员与开发人员混合构成,负责整个系统的开发。系统管理组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信息资源的管理,对用户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在这些小组中,如果牵涉到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最好由各部门的代表参与。在委托外部开发商进行开发的情况下,企业项目组可能是以开发商为主构成的。从技术角度来说,项目开发应当是从提高开发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合理调配资源为出发点,这时企业人员应当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小组中,配合开发商的要求,提供有关的业务流程资料和信息需求,同时还必须注意工期进度和对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开发工程项目小组由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等角色组成。项目经理是开发队伍中该项目的领导者,一般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同时又具有与用户决策人物对话的资格,在重要问题上能协调与用户的关系。项目经理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计划和推进,协调开发中的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编制作业计划、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维护和可靠性、运营数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信息的发布、危害登记、办公自动化等,该系统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数量,并保证信息及时传递、记录、保存。在编制作业计划时,登录预先建设好的运营维护系统,将作业类别、工时、人数、使用的工具等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维护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路经,与供应链、库存、维护数据、成本控制中心接口通讯,制定出合乎成本效益的工作时间表,并以电邮方式向维护人员发出工作单,维护人员接到工单后,按其所发布的内容准备工作,库存部门准备物料,为维修部门提供备品备件的供应商及时向库存部门提供不足的货品。运营员工可在任意一台公用计算机上凭本人ID号码登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查看本人各种信息,包括物品领用记录、培训时间及成绩、工作地点等,节省了时间和信息不畅的问题。安全质量专业人员可登录危害登记系统,输入、消除、查看设备的隐患情况,并及时地制定相应的措施。各部门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传送、接收各种表报,发布运营信息等。所有的应用信息系统模块以模块群的方式组成(图3),各部门根据需求,经授权后登录网络系统,存取所需信息,编辑制定自己的工作内容,及时了解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图3 信息管理系统构成所有子系统搭载在地铁通信网络系统骨干网上,连接地铁所有车站,实现远程信息交换,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决策支持系统是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和分析工具的信息系统。根据决策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决策的性质,可以将各种决策活动分为战略性决策、管理性决策及作业性决策三种。战略性决策是指将对组织的整体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决策,例如企业购并。作业性决策是指对组织常规业务问题的决策,例如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订单处理、维修车间中的派工等这类决策活动。管理性决策是处于二者之间,其中一部分属于作业性层面上,而大多数活动属于战略性决策层面上,例如企业中管理会计的预算问题。我们把管理决策系统定义为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使用数据及模型来解决不太确定的问题。作为一种软件系统,其核心在于各个主要成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图4)。图4 决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数据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数据库、数据字典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基于某种统一的数据模型式组织和存在问题的领域中的数据,数据字典对于数据的数据内容、记录形式、格式和约束条件等进行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提供各种数据管理功能。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可分为:事物数据,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和个人数据。事物数据记录企业日常发生的活动,内部数据大部分都是事物数据,而外部数据来源于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对于企业的各层次的经营决策具有参考价值。个人数据是为特定的决策者收集和设用的数据,例如仅提供给财务总监的企业财务报表。模型管理子系统包括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等。模型库中一般应包含在特定的领域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常用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决定了系统可提供的分析能力。模型库管理系统是该子系统的核心部分,所有的模型库中的模型都受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型库管理系统也提供与用户会话的渠道,用户通过模型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操作模型。高层主管经过过滤、处理、组织起来的信息,使他们能更为迅速、更为有效地得到一些“关键的”信息,诸如表明企业运作状态的关键绩效指标,与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关的情报,有关重要的竞争对手的活动情况等。这些信息有助于高层主管及时发现企业当前问题所在,找到新的发展机会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