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实施服装品牌战略 提高质量竞争优势
出版时间:2009品牌战略管理,已全面进入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能力阶段。企业的耐久性已成为评价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于竞争性很强的企业来说这一点优为重要。而决定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集中体现在企业提供给市场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服务质量的高低上,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以狠抓质量为核心,打好品牌这一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永立潮头。中国服装业经历30年改革历程,不仅在质和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也创造了国内很多品牌,这些都是走向国际化的很好基础,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差距,还要在多方面努力提高,比如在准确的市场定位上,工艺精度规范上、企业文化品牌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并以此战略为中心,全面整合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质量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等,一方面因品牌是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在企业战略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充分发掘企业的发展潜能,把品牌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质量是产品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通过狠抓质量管理,促进市场开发,实现企业滚动发展。产品质理管理是确定质量的具体标准,并保证标准的实现。由于产品贯穿于设计、试制、成品投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因此,技术、生产、供销、动力、设备等各部门要协同一致,共同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为避免产生人力、物力、财力上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正品率,减少返修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质量,要把好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各道质量关,(包括样板、裁剪、缝制、熨烫、检验、锁钉、包装、出厂等)明确责任,层层检验把关。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着手,把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来,按标准程序方法使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处于受控制状态,教育全体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各项工作纳入“精益求精”的管理轨道,用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的意志产生凝毅力、亲和力、凝固员工的智慧力量为企业做贡献!工序上的管理,应突出对员工树立“下一道工序是用户”的思想意识,这对于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一环扣一环互相牵制、各自做好自己工序,互相促进,共同来提高,从整体上来解决质量问题。此外,还应重视辅助质量管理,要求对面料、辅料、动力、燃料、工艺、水电、蒸气、设备等要保证质量运转正常,这些能否及时、准确、顺利配合,保障使流水作业连续不能间断,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生产管理的过程,就是向市场和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企业在管理中,应全面树立“为企业服务,为顾客着想”的服务理念、尊重企业标准制度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高素质的售后服务队伍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加大服务力度,定期访问顾客,设计生产更优更好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品味要求。首先,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它是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应,质量管理既要抓产品质量,更要抓工作质量,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培养员工积极思维,使优秀员工凝聚起来为企业贡献智慧才能。其次,人人做好服务,在企业内部要求员工,保证本工序的质量,还要想到下工序的质量,为下工序提供方便。同时下工序要向上工序反映质量上的意见并提出要求,帮助上工序找出问题和存在的原因。让消费者满意,首先让员工满意,为顾客细致周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最后,应强化质量检验,实事求是,增强责任心,坚持原则,落实三检制,即操作工人自检、前后工序互检,专业人员专检,再辅以巡检人员。质量检验项目包括原辅材料入库前、库存原材料的保管状况、领用原辅材料、设备、成品检验、包装过程、出厂检验等,对各项认真仔细、按技术、工艺标准检验,收集各质量检验的有关资料进行加以整理、分析,采取对策及时处理发生问题,从而达到控制、预防工序的质量,使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发展到事先预防上来。一个优势企业品牌,必须有名牌产品、优势技术作支撑,必须不断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来强化服装业的名牌产品、特色产品,积极推动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自有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效技术和先进工艺为依托,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创建有活力的品牌文化。品牌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成长的生命,在重视规模的同时,重视缩小与同行业一流企业的信誉差距,强化品牌意识、品牌精神内涵,品牌文化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是企业身份地位的象征。先进的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企业环境文化、产品文化、企业箴言等。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以企业自身发展确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为准则,它能起到鼓舞士气,规范行为方式,促进目标实现。培养有才有德的优秀人才,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人才资源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员工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企业向高品质化发展,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价值取向、文化氛围等带给每位员工,使员工在工作中体会自身价值和挑战乐趣,为企业提供新的思想、知识、信息、技能,凝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而勇往直前。企业实现品牌战略,必须把培养、引进优秀人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功的企业必然有高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员工来源于人才引进和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要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各个阶段提供各类优秀人才,而员工培训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以人为本为员工搭建一个快乐成长的平台。合万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人是无形资产的来源,也是无形资产的载体。在多元化的社会当中,价值观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要激发不同价值观的员工内在动机引发到统一行动的工作中去。管理者应在管理中将员工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愿望融入企业目标并与个人目标达成共识,而使员工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必须有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作保证,从企业实际出发,加强优秀企业队伍的建设,以内部培训为主,适当引进急需的优秀人才,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的结构,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实施品牌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作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并以感恩心创造和谐,那么这个企业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企业。总之,企业只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品牌战略,并以此战略为中心,继续实施“创新带动、质量立企、科教兴企”的战略,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战略,用智本管理,更好地协调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创新,企业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高举品牌旗帜,不断创新管理,理性思考,创造出响亮的国际品牌。 -
报告浅谈文化营销在当代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出版时间:2009营销学泰斗菲利浦·科特勒指出,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的因素。尤其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文化营销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文化对消费者的渗透力、对消费者购买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营销过程中显示出惊人的力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文化营销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美誉度树立、产品营销,最终达到对消费者的文化影响,促使其在文化的认同与信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攻势,从而毫无抗拒地接受商品。文化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观念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质化为前提,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营造、实施、保持的文化渗透过程。文化营销从战略意义上讲是企业为满足差异文化下产生的消费者差异需求而制定的实施强有力文化渗透的战略性营销。文化营销观倡导企业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组织目标,以此来保持持续的企业源于文化需求的核心竞争力,使之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相一致,并最终形成消费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满足消费者核心价值需求的产品趋于同质化,产品质的差异化消失,因此,产品除对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满足外,产品要更加注重表达文化的吸引力,去充当消费者对文化需求的载体,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文化营销就是将满足消费者核心价值需求的产品作为一种影响文化的载体,满足消费者对文化的深层需求的营销过程。在营销中既要适应已经被广泛认同的目标顾客的意识形态,更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激发深埋于目标顾客内心深处的意识形态,文化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发现并建立一种品牌与消费者在某一意识形态上能和谐共鸣的契合点,正所谓“高山云雾长,流水叹知音”,通过成功的传播手段,最终给消费者的感受:企业了解我,品牌代表我,产品属于我。文化营销必须根植于品牌和企业文化,是借文化传递和提升品牌的内涵与价值的一种手段,其最高境界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寻求差别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竞争中最基本策略选择,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竞争行为的理性化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企业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企业以前具有的战略优势,如自然资源、资金、技术、规模等,由于相互间的差距缩小而不再成为优势;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等营销层面上的竞争,也由于信息的畅通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而迅速的被模仿和借鉴,唯有根植于品牌的独特文化却无法复制,这便使我们找到了一把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重塑品牌价值的利剑。文化营销的本质目的在于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文化营销是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塑造企业竞争优势,弥合文化差异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以需求为导向,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确定企业生产与销售。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同质产品的无限增多,消费者在多样化选择中认同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产品独特的文化价值,如产品角色的认同,社会识别等文化需求。营销过程在实物上表现为产品传递以满足需要的过程,而在内层方面,则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递和达到满意的过程。现代市场营销是物化营销和文化营销的结合,营销离不开文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文化营销是有意识的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价值观,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构筑亲和力,把企业营销缔造成为文化沟通,通过与消费者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共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营销活动。塑造差别优势是企业竞争中最基本的策略选择,在随着企业在技术上差异性的缩小、营销手段趋于雷同的情况下,企业占领市场只有依靠自身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差异,通过文化营销来实现。高品位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生存立足和赢得市场的根本。文化营销以文化之“窗口”扬企业之美名,树企业之形象,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品自身的价值。中国有句古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进行市场营销前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地域、民族、宗教、行业等不同都会造成文化差异,对同一商品属性重要程度的评价也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不一致。所以,现代企业在营销中必须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借助于文化营销,才能适应不同特色的环境,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文化营销的作用在于感情的拉近,即把消费者与产品或企业传达的感受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小规模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介绍会,使现代社会人们所感兴趣的关注点被挖掘出来,交流会上大家互通有无,将好思路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营造一种就像大家庭一样的互助互利氛围,在大家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得到快乐,为我所用,从而自然而然的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传递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也正是产品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念,让你在不经意间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接受了产品。第一,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目标时,应建立文化子目标,子目标包含扩大企业文化影响力或企业品牌文化的顾客感召力等。在企业细分市场时把文化变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第二,在每个有可能与客户接触的链接点上发挥文化营销影响力,将文化的力量渗透进营销全过程。从产品定位、市场细分、产品包装与外观设计、展示与展览、促销策划、服务、CI、VI战略到CS战略、品牌战略、公共关系等方面都注入文化因素,发挥文化影响力。第三,通过积极策划、参与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来聚集目标顾客,传递品牌的内涵与价值。第四,开展文化营销的前提是对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对目标客户群内心世界的精确把握。避免因策划者对文化的领悟不够深入而导致的“肤浅文化”、“另类文化”等,要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文化营销,既提升品牌的价值,又重新塑造品牌形象,还可以聚焦目标客户。文化环境是企业进行文化营销的前提。从文化营销的角度看,文化环境是文化对消费者欲望与行为所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文化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因此,对文化环境的研究要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开始,既了解目前的文化需求态势,也应该追踪其发展趋势。文化的变迁标志着人们需求的改变,必将影响企业的营销决策,并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企业必须善于审时度势,提高应变能力,跟上流行趋势顺应文化环境的变化,才能抓住营销机会。美国管理学家戴维·A·利克斯曾说过:“大凡跨文化营销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和体会所招致的结果。”不管是国际营销还是国内营销,都要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所以必须承认和重视文化差异的影响,通过文化营销,实现跨文化参与及融合,积极影响并引导消费需求,消除偏见,减少盲目性,与顾客、中间商和公众共同构筑沟通的桥梁,确保企业营销沟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异地营销必须重视对当地文化的研究,力求“文化适应”。通过“文化营销”创新,达到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消费认同与市场开拓。其次,企业要针对目标市场实施创新型的文化互动。这就要求在进行文化营销时不仅是被动地适应当地文化,而且主动地采用各种文化营销手段,向市场传递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理念,介绍、传播新的产品与概念,示范、推广新的行为方式,从而迅速有效地将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移植到另外一个社会中去,创造新的市场。文化营销是企业对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反映,其核心在于寻求为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条作为立业之本,从而促进顾客对整个企业包括其产品的认同。因此,企业营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而且是一种观念,一种消费者需要的为企业所独有的价值理念。只有深刻地领会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并实施于企业的营销及整个管理活动,才可能获得成功,这就要求企业以消费者文化为前提,构建企业文化,确保文化营销与市场变化相适应。文化营销的核心是消费者利益。文化营销的受体是消费者,最大受益者是消费者,它改变了信息传播、销售渠道、服务的方式,将营销费用降到最低。企业对营销进行引导和管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资源投入产品核心部分,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完美的核心部分价值利益。文化营销的实施不是企业直接完成,企业提供的只是产品和企业文化,营销行为由经销商或消费者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既是产品的消费者又是产品的经营者,完成信息传播和销售服务的过程,直接参与企业产生的利润分配。因此,消费文化是“因”,企业文化是“果”,文化营销是“桥梁”,只有在消费者文化的前提下建设企业文化并强化营销,才是文化营销建树和推广的必由之路,反过来文化营销又起到统领与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这样才使企业与内外部环境相互调适,表现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养分和基石。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是顾客,企业经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文化营销是企业向目标市场传递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信息并与目标消费者群体建立稳固关系的载体。它通过产品设计、制造、定价、递送、服务、宣传等将自身的文化信息附加于品牌之上,形成品牌信息加以传递,事实上蕴涵着产品品质的担保及职责的承担。企业的诚信将成为文化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利益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对经营发展的需要,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文化营销时代。 -
报告乐度体验营销模型构造及实施
出版时间:2009托夫勒20世纪70年代在《未来的冲击》中写到:几千年人类经济发展的总历史将表现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经济时代(包括前产品经济时代和后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美国战略地平线LLP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帕恩二世和吉尔摩认为,经济价值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商品、货品、服务和体验。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写到:“随着服务像它以前的货品一样越来越商品化,比如只有价格的长途电话服务,体验逐渐成为所谓的经济价值的下一步……欢迎来到体验式经济时代”。任何时代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与人们需求不断升级相互作用的产物。经过了以产品生产为核心的产品经济时代,再经历营销策略核心由产品至上转为服务第一,由生产商和分销商合作完成的高效有序的服务体系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体验经济时代是人类需求层次升华的必然趋势。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相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提供物、提供方式等不同。体验营销主要有个性化、无形性、延续性、互动性、主观性等特点。个性化:产品营销中强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服务营销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定制,而在体验营销中,由于个体存在巨大差异性,要吸引个体参与达到互动,在营销活动设计中就必须体现较强的个性化。当然消费者也乐意为所获得的体验价值承受相对高的价格。无形性:服务营销中服务的无形性是以商品为依托,制造商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以达到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当然许多服务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在体验营销中的无形性更强调顾客所能感受到的一种难忘的、身临其境的体验,一种被感知的效果。延续性:消费者所获得的感受并不会因一次体验的完成而马上消失,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如消费者对体验的各种回忆等,有时消费者事后甚至会对这种体验重新评价,产生新的感受。因此体验营销的效果是长期性的,一旦消费者对体验满意,他们对公司往往产生高度忠诚。互动性:在产品营销中,消费者是企业的“用户”;在服务营销中,消费者被称为“客户”;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是企业的“客人”,也是体验活动的“主人”。因为体验活动必须要有消费者的参与,进而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发生一种互动行为。体验营销效果是消费者在互动活动中的感知效果。主观性:在产品营销中,企业用价格或其他差异化手段区别于其他企业,在服务营销中企业通过服务价值的让渡使顾客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体验营销活动的最终效果是建立在个人主体印象(主要包括时间、空间、技术、真实性、质地、规格等方面的特征)的基础上的,它包含了个体差异的影响,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感受,表现为一种个体的主观性。所有这些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针对体验经济时代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企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意识不到营销规则的变化,任你曾经如何辉煌终将走向毁灭。鉴于此,为适应体验经济时代的营销环境新变化,企业营销战略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需进行系统的体验营销整合和实施。某制药有限公司推广上市的国际新型儿科止泻药乐度消旋卡多曲颗粒,由负责推广上市的品牌经理负责,从体验营销与品牌互动的角度入手,进行了乐度的体验营销模型的构造及实施。乐度消旋卡多曲颗粒是SFDA批准的四类新药,为肠道脑啡肽酶抑制剂——世界上第一个抗分泌药。1993年由法国Bioprojet Pharma公司开发成功并上市,1995年进入欧盟市场,1999年进入北美市场。2003年被加拿大儿科协会推荐为治疗婴幼儿腹泻常规用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急性小儿胃肠道疾病诊治手册》中也将该产品推荐作为临床验证有效的儿科止泻药。现阶段传统营销模式下的新药产品上市是在生产商的配合下,各级分销商经常组织医院药剂科人员及部分主治医师召开产品发布会。但是乐度为国内第二家上市的消旋卡多曲颗粒,竞争对手已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重点儿童医院,采用传统的新药上市模式,可能无法在短期打开销售局面。而体验营销能带来的营销学上的变革,解决营销的差异化问题。运用体验营销,可以提炼品牌,表现消费个性;可以传播品牌创意与执行,建立消费理解和尊重;可以吸引顾客参与品牌互动,实现品牌认同的忠诚。针对乐度上市背景,采用体验营销,可避免与直接竞争对手的价格战,能在市场份额及销量持续增长方面有所突破。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体验营销是满足消费者体验需求的营销模式。体验营销模式构造基础是站在消费者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5个方面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上的“理性”消费者假设。传统营销过分强调产品的功能利益,而忽视了顾客所需要的感受和体验。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体验营销模式的结构体验营销模式措施影响个人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关系干预,这是最佳的干预模式,是在建立贴近于目标人物的关系之后,获得进行引导的优势地位;第二种是利益干预,主要通过利益引导,展示产品的卖点。在商业行为中,要塑造符合消费者功能与情感需要的主题;第三种是规则干预,这种干预是有强制性的,它的利益空间小,但简单易做。夸耀型的和对于对手排斥型的信息通常属于这类。因此,体验营销最接近关系干预与情感利益干预。体验消费行为模式都是由四个环节构成:看(See)→听(Hear)→使用(Use)→参与(Participate),即SHUP模型,这四个环节在时间维度上恰成先后序列,可以先后衔接为持续的多个循环圈。看就是信息受众通过广告和公开场合的传播获得感受。传播方式一种是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实物传播,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通过广告来传播。乐度消旋卡多曲颗粒,设计了卡通形象的乐度宝宝,以及经典传播口号“无泻可急,全家开心”两者相配合,贯穿其包装、杂志平面广告、广告宣传片,就医生及患儿家长对腹泻儿童希望快速止泻的需求进行了从用药指导手册,品牌提示物,广告等系统传播。听,也就是由别人之口介绍来的信息,是已经被假定为是实际的使用总结。听来自两方面,一是间接,即多环节的传说;另一种是直接,即实际用户或者消费者的分享。乐度上市伊始,就选择重点儿童医院,进行上市后拓展性研究,请权威专家试用乐度后写出专业临床研究总结报告,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并召开乐度临床经验分享会。另外编写乐度的科普文章,指导患儿父母选择止泻药及进行患儿护理等。使用包括他人使用和自己试用。实际使用效果则影响着重复购买的可能性。他人使用是一种间接的体验,自己试用是卖方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售点。乐度在各大药店终端,开展万人大赠药活动,万名患儿及父母共同体验乐度的“30分钟开始起效,平均治愈时间28小时”的快效性的特点。参与包括情景设置和实物展示。情景设置包括路演和展会展示,是卖方设置的一个情景,要消费者参与到设置好的情景中,以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乐度开展以直销营销(联谊会营销)为主的系列上市会。在SHUP模型各个环节中,广告的传播度最广,但是信用度是低的,消费者口碑的传播能力与信用都在中高水平;实际使用在消费者中产生的信用度最高,但传播广度有限;试用的信用度较高,且传播的广度较实用为高,他人使用的信用度与传播的广度都属于中等;情景设置的信用度较高的,传播度较低。基于上述分析,乐度的推广框架以直效营销(联谊会营销)、循环服务、数据库营销为主。直效营销就是集中性解决目标群体疑虑、增强目标群体全方位信心。循环服务就是稳定目标群体、建设长期忠诚客户,并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服务准则,例如把对客户的一对一服务延伸到客户的家庭中(情感建设)。数据库营销内容包括收集客户信息(需求的现实状况、消费能力、消费方向、消费影响力),互动区域市场(渠道的掌握控制、活动效果的反馈与控制),活动实施反馈控制、加强沟通。直效营销为乐度上市初期推广活动的重点,下面就直效营销的意义及乐度具体开展的直效营销进行说明。首先,建设目标群体信任度,集中解决顾客疑虑(对公司、产品、营销方式)。因在传统方式下(一对一)存在一些疑问,比如:一般人认为销售人员对产品功效方面的解释和引导缺乏权威性,即使在接受(开处方)了产品以后也不可能彻底消除;此外,对产品功效偶然性和必然性存在疑虑,这是偶然性服务还是存在一般性的科学原理、具有普遍性的适应性?这些可以通过各种人员、各个方面的结果分享会消除。在联谊活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单个顾客的情绪和思维一定会受到群体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其次,解决并消除不信任感。不信任来自于对他人充满恐惧;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被他人所欺骗、在活动中受到尴尬。真诚、坚持用产品与目标群体对话,坚持群体的自身体验来确定对产品价值的评定、活动的目的是联谊不是推销。再次,提升目标群体的忠诚度。在联谊会营销中,在所有与会人员都充分肯定产品的氛围中,在使用、销售产品者的分享与感激中,目标群体彼此之间的内心会受到进一步的震撼与强化。联谊会营销把与会客户的信任与感激都凝聚到一起,产生一个共同的磁场。在这个磁场中客户始终不会愿意把目光从这种体验营销的企业和系统上挪开,会继续保持忠诚。最后,促进企业美誉度。通过对产品功效、包装、价值、原理等多方面生动详细的分析,让与会人员在心中对它重新定位,容易形成比较全面的印象,形成产品形象的立体化;体验营销服务是多对一的网络式服务和基地服务,它使全方位、全过程、亲情化、家庭化、人性化得到充分体现,消除了纯粹凸现的商业概念;对这种充分人性化的营销模式,通过彼此沟通感受更切身服务。无论是对产品、服务还是营销推广模式的认同,最后都会归结为对企业美誉度的提升。乐度主要针对药剂科人员、主治医师、分销商,以联谊会形式进行。在联谊会中,主要安排简单的专家讲座、使用者分享、文体活动(主)、公司经营理念的简单表述等。在比较有规模或准备良好的联谊会,可以主张适度邀请部分嘉宾。嘉宾可以是产品方面的、营销方面的、健康环保方面的,也可以是行业领导、社区领导。他们的论证会使目标群体确信不移,并在这种基础上能在会场之外形成持续不断、确信不移的口碑。也可以通过热烈真实的会场气氛,突出经验分享,形成对企业、产品良好的印象。此外作为乐度品牌的负责人,还应针对乐度的体验营销进行阶段性评估。体验营销的阶段性评估是一些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众多品牌难以做大的原因之一。缺少阶段评估一方面难以认识到不足,更重要的是会渐渐失去改进和增强体验营销的决心和意志而使营销活动流于形式。在体验营销实施的过程中品牌经理应长期对其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通过事实让营销团队切实看到体验营销的成效,真正感到体验营销的魅力。总而言之,体验营销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一种更深入分析顾客体验的全新的科学方法。其不仅可以避免大量无效的广告投入,防止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中,而且很容易锁住客户。最重要的是,体验营销对于乐度在上市初期能快速获得市场信息,取得一部分客户的信任和尝试,进而在医院覆盖和销量上有所突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也许体验营销是长期的、渐进的,不会一鸣惊人,但它确实为乐度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主要参考文献1.伯恩德·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2.刘凤军.品牌运营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盛琦.新时期“一对一”顾客定制化旅游营销战略.南开管理评论.1999(3) -
报告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出版时间:2009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耗费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料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间,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职责明确的要求,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主体应当以能否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分别采取措施。本文依据控制权限分别从公司和项目部角度进行论述,对项目部能够控制的费用,应当由项目部进行控制;而对项目部无法控制的成本,则应当由公司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招标价格低于成本,是指即使按照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和建筑市场人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总成本,且不计算间接费和计划利润,也比工程的招标价格高。企业承揽了这样的工程,定额消耗与实际消耗之间的差额数量没有了,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和财务费用没有了,计划利润没有了,而这几项费用通常要占正常的建筑造价的25%左右,项目部要想在这样的中标价格基础上不亏损,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因此,企业除非有进入某个行业的意图,否则必须坚决避免承揽招标价格低于成本的工程。一旦承揽了这样的工程,企业应按照正常的成本控制方法,明确项目部允许开支的成本目标,而不能把总成本限制在中标价格以内。同时,企业在考核项目部的业绩时,必须以正常的总成本目标为依据。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后,必须对标书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或者重新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完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尽量避免无效的工作量和重复劳动;注重帮助项目部采取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合理配置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消耗;指导项目部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在不降低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改变一些传统落后的施工方法,使用节能降耗新型材料或可替代的工程材料和固定资产,以提高施工效益,加快工程进度。因非项目部主观原因而发生的成本或亏损,比如因设计变更(扣除增加的计价收入后的净成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不合理、气候变化、项目部息工等因素而增加的成本,以及因中标价过低而企业又未予补充内部预算所形成的亏损,必须由企业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分清责任,避免项目部因企业不承担非主观原因而发生的成本或亏损,放弃成本控制的责任,从而引发更加巨大的主观因素亏损。企业应对经营规模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保证在册员工的工资水平在同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经营规模,向管理而不是单纯向规模要效益;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对所属的项目部进行整合,使每一个项目部都具有较雄厚的管理基础,使所承担的工程项目都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用一个例子说明上述问题。如果一个项目部一年完成3000万元产值可以实现利润总额(包括上交给企业的管理费)300万元,在完成价格水平相近的工程5000万元产值时仅可以实现利润总额330万元,那么就决不去完成5000万元产值。因为按照项目部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现行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虽然多完成2000万元产值增加了30万元利润总额,但在多完成产值的同时,却使项目部的产值利润率降低(前者为10%,而后者仅为6.6%)和应收账款增加、完成的工程项目增加,从而使坏账的风险、工程项目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发生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加,而这些风险在转化为损失时,则可能最终冲抵多增加的利润,甚至减少原有的利润。在自行施工项目部的成本中,固定资产(含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和各种管理用固定资产,不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费约占5%,而目前项目部和企业的各级管理机构所使用的固定资产,以招标形式实行购买的微乎其微。如果企业的设备全部实行招标采购,则其采购价格预计可降低10%左右,不但每年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可因此降低10%,企业还可以用节余的资金办更多的事情。因此,企业在系统内也应全部实行招标采购固定资产。企业对每一中标的工程,在正式开工后半年内应当派出工作组,确定该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目标和分项的成本目标,确定该工程项目和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工天、各种主要材料的数量、各种设备的台班数量,同时确定该工程项目和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间接费。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工程项目的总盈亏指标。确定成本目标时,各分项工程的人工工天,以省、部颁劳动定额或现场测定的定额数据进行确定,工天单价按照企业的平均工天单价或其他标准进行修正后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各种主要材料的数量,按照施工图纸和省、部颁材料消耗定额或现场测定的定额数据进行确定,材料单价按照中标时的价格或企业制定的计划价格进行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各种设备的台班数量,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省、部颁机械台班定额,结合上场设备的状况进行确定,台班单价按照省、部颁机械台班定额和上述方法确定的材料单价进行确定;或者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安排的上场设备种类、数量、价值和国家、企业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先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大修费,然后再根据按照省、部颁机械台班定额和上述方法确定的材料单价确定机械台班单价(可变费用部分)。各分项工程的间接费,可采取费率、费用定额等方式确定。工程项目的间接费总额可根据确定的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数量、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管理所需的各种办公设备、用具数量以及日常的办公用品费用、应当提取或交纳的各项费用(如职工福利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进行确定。工程项目的税金可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种、税率和合同价值进行确定。工程项目的财务费用可根据项目融资的数额和国家规定的利率、企业规定的资金占用费率进行确定。工程项目的盈亏指标按照中标价格减去总成本指标,在考虑一定比例或数额的变动因素后进行确定。项目部实现的盈亏数额由企业收缴或进行弥补。项目部按照总成本指标和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的盈亏,由项目部留用或自行承担。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中的燃料、配件等费用(以下简称为材料费),是工程成本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例约占项目部总成本的70%以上;控制住了材料费,就能够控制住项目部总成本的绝大部分。材料费是由材料单价(含运杂费,下同)和消耗的材料数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中材料单价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成本的高低,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方面。材料单价是由市场的供需决定的,供给大于需求,材料单价就会下降,需求大于供给,材料单价就会上升;而目前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绝大部分是供给大于需求的产品,只是由于供应渠道不畅、市场信息不灵、材料采购人员业务不熟、采购数量偏小、选择的供应商偏散、付款时间拖后等原因,导致许多材料的价格偏高,因此,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的购货方式,在企业内的所有工程项目,其主要材料包括地材全部实行招标采购的方式,选择同样价格但质量好或同样质量而价格低的同品种、同规格的材料供应商,以降低材料的采购单价。同时,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不提高材料价格的前提下尽量晚付款,而在现金购买与赊购价格悬殊较大(相差5%以上)且付款时间不能延期半年以上时,即使是借款,也要优先选择现金购买。项目部对施工队和员工,要按照成本的可控原则,分清项目部、施工队和员工对各项成本的责任,按照市场情况、项目部实际和机械台班定额,制定出合理的责任单价,包括工天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和间接费费率或定额;以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为基础,确定单位工程量应当消耗的工天、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量。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随时监控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和消耗情况,与所完成的施工任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要严格执行内部验工计价制度,及时向施工队和员工兑现经济利益,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兑现。项目部要树立安全、质量就是效益的大效益观念,积极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对安全、质量事故的多发区域时刻监控,减少或避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要严格执行对安全、质量事故责任人员的惩罚制度,使全体员工树立起清醒的安全、质量意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质量事故隐患。所有的项目部,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必须制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对所有已经签订且正在履行的合同进行审查,不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要与对方协商变更合同;不同意变更的要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对有关条款进行修订;对方要求变更合同时,必须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的与外单位或个人的买卖、供用水电气热、借贷款、租赁、融资租赁、承揽、建设工程、运输、技术、保管、仓储、委托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更改或变相更改。项目部要结合实际,制定与控制成本有关的规章制度,如材料采购、保管、验收、出库、消耗制度,劳动报酬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规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验工计价办法等,并建立起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要重视上述制度的落实工作,加强对业务部门执行制度的检查,对执行不好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不执行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处罚,必要时要坚决撤换有关人员。要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指导和督促他们做好各项业务工作,保证成本控制的质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第一,按照确定工程项目总成本的方法和分包单位承担的工程量,确定分包工程的项目直接费和现场经费,这样就扣除了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之间的差额(约为项目直接费和现场经费预算费用的5%);第二,按照分包单位的资质等级,将其应当计取的企业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和财务费用的费率降低30%~50%,也可以考虑不对分包单位计取财务费用;第三,按照上述确定的项目直接费、现场经费、企业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和财务费用总额,把该工程项目的计划利润率降低60%以上计取计划利润;第四,按照国家或改工程项目规定的税种、税率,以1~3项的费用总额为基数计取税金;第五,将上述费用相加,即为分包工程的总价款。按照此方法确定分包工程价款,其差额约为工程正常预算价值的18%~20%。如果所有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全部按照这个方法分包工程,就可以控制住分包工程的成本,杜绝效益的流失。项目部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对分包单位完成的合格工程量按月进行验工计价,然后结算工程款,不得对分包单位预付备料款和工程款。在结算工程款时,必须及时扣除分包单位在项目部领取的材料费、项目部代付的各项费用。要建立结算工程款的联签制度,即在结算工程款时,除了验工计价报表外,还要有分包单位业务有关的各业务部门是否扣款的意见,如物资、设备、安全质量、综合办公室等部门的意见。要严格禁止分包单位以项目部或企业的名义到外部采购材料、设备,不得向分包单位出具没有填写任何用途的单位证明和盖有本单位印章的空白信笺,防止分包单位进行各项诈骗活动。项目部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禁止外部单位以各种形式挂靠企业对外施工。无论是项目部与建设单位直接接触中标的工程项目,还是项目部通过其他单位与建设单位间接接触中标的工程项目,或者是其他单位与建设单位通过各种关系中标、但需要企业挂名的工程项目,凡是以企业名义中标的工程,必须由企业直接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由项目部与建设单位验工计价和结算工程款。任何项目部都不得让外部单位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验工计价和结算工程款,而项目部仅象征性地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场已经形成,企业间竞争将逐渐过渡到合理低价竞争。企业的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减支增效,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所以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
报告Evaluation of Pesticides for Control of Konjac Soft-Rotting Bacteria
出版时间:2007Konjac glucomannan(KGM),derived from the tuber of Amorphophallus konjac C.koch,has traditionally been consumed as rubbery jelly,noodles,and other food products in Asia for centuries.It is also used as food additives in Western countries.Clinic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KGM supplement normalizes the mouth-to-cecum transit time and relieves constip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ults[1].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konjac,more area is employed to plant A.konjac C.koch.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 area,some diseases have appeared,and soft rot is the severest one.Huang et al.[2] showed that konjac soft rot was caused by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is a plant pathogen responsible for producing soft rots in many vegetable and floricultural crops,and responsible for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konjac industry each year for the causal agent of tuber soft rot[3].Tuber contamination can occur in field and in storage.Infection may occur at any stage of post-harvest handling including washing,grading and packing.Symptoms may develop slowly during cold storage;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conditions become favorable for disease development,thepathogen proliferates,resulting in rapid tissue breakdown.Contaminated tubers that are used as seed,may cause disease problems in field[4].Bacterial soft rot caused by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occurs worldwid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of plant's tubers(e.g.,potato,konjac).Many researcher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control of soft rot of potato etc.Several salt compounds were tested in vitro as inhibitors of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4].Acidified Oxine was demonstrated to be potential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potato spoilage(caused by E.carotovora)without any significant risks of chemical residual or change of skin color[5].Harris[6] found a chemical compound of 5-nitro-8-hydroxyquinolin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control of potato soft rot.Biological control is an alternative[7].Cladera-Olivera et al.[8] showed that the soft rot bacterium E.carotovora from potato was inhibited by a novel bacteriocin-like substance produced by Bacillus licheniformis P40.Biological control offer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 to the use of pesticides for controlling plant diseases.Unfortunately,growers continue to use chemical control over biological agents,and lack of knowledge often contributes to the downfall of a biocontrol agent.Knowledge of the bi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agent will be used and of how to produce a stable formulation are both critical to successful biocontrol[9]. And also,biological products may not consistently provide a high level of disease control[10].Therefore agricultural disease is controlled mainly with pesticides.Numerous pesticides have been tested for efficacy against soft rot E.carotovora on potatoes[11,12],but little was done on the soft rot of konjac tubers.Current control strategies aim to reduce soft rot of konjac tubers in field and storage by employing pesticides.In China,a wide range of pesticides is registered for control of bacterial soft rot of crops.However,there is no special pesticide for konjac soft rot,and most pesticides didn't control konjac soft rot effectively.Therefore,growers were driven to use pesticides blindly.Unreasonable use of pesticides has not only given rise to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but also caused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seven pesticides and their effect on inhibition of soft-rotting bacterium from Konjac.Strains of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were provided by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bei Province,China.Pesticides were bought from a pesticide market in Yichang city,Hubei Province,China.The active constituent of each pesticide was Streptomycin,Carbendazim,Kasugamycin,Thiophanate+methyl,Oxadixyl+Mancozeb,Mancozeb or Phosethyl-Al+Mancozeb.Pesticid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ir instructions using sterile pure water to obtain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The in vitro screening trial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even pesticides was carried out by disk diffusion test[13] using 100μl of suspension containing 108 CFU/ml of bacterium spread on nutrient agar.Small filter disks were generated using a standard 6mm hole puncher andsterilized by autoclaving,and then dried at 80℃.Paper disks were dipped into each solution for 1min in order to assure that paper disks had been saturated with a pesticide solution,whereas those of the controls were dipped into sterile pure water.The inoculated plates with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were incubated at 27℃ for 24h.The diameter of the clear zone around the disk was measured and expressed in millimeters as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The net zone of inhibition was displayed by subtracting the disk diameter(6mm)from the total zone of inhibition around the disk.Five disk per plate and three plates were used,and each test was run in triplicate[14].The MIC and MBC were determined by a modification of the 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 as previously described by Fazeli et al.[15].And there were five dose points(by two-fold serial dilutions from maximum concent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tested in this study.Pesticide was prepared in sterile Nutrient broth to reach a series of two-fold dilutions.Bacterial cultures were diluted in Nutrient broth from the stock of 108 CFU/ml before they were added to the pesticide preparations.Final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in individual tubes was 1~5×105 CFU/ml.Control tubes contained no pesticide.After 24h incubation at 28℃ the test tubes were examined for possible growth and MIC of each pesticide were determined as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that ended with no growth.Tubes containing pesticide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MIC were streaked onto nutrient agar plates to achieve MBC of pesticide against the tested strain.Each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triplicate.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by using the one-way ANOVA(SPSS 12.0 for Windows),and were expressed as mean±standard deviation(SD).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 were also compared.A P value of less than 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able 1),both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show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t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within the applied concentration range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The growth of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was inhibited by Oxadixyl+Mancozeb at concentration of 1μg/ml,and the inhibition zone reached(5.33±0.71)mm.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μg/ml,Mancozeb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ested bacteria,and the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 was(4.22±0.83)mm.Streptomycin,Carbendazim,Kasugamycin,Thiophanate+methyl and Phosethyl-Al+Mancozeb didn't express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MIC and MBC of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were determined.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were found to have the same MICs and the same MBCs.The MICs of both pesticides were 0.25μg/ml,and MBCs were 1μg/ml(Table 2).ActiveconstituentsoftestedpesticidesInhibitionzone(mm)Streptomycin(0.18μg/mla)0bCarbendazim(0.8μg/ml)0Kasugamycin(0.4μg/ml)0Thiophanate+methyl(0.5μg/ml)0Oxadixyl+Mancozeb(1μg/ml)5.33±0.71cMancozeb(1μg/ml)4.22±0.83Phosethyl-Al+Mancozeb(0.4μg/ml)0Table 1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seven pesticides agaist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able 2),both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showed strong bactericidal activity with the MBC at 1μg/ml.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was sensitive to both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ActiveconstituentsofpesticideMIC(μg/ml)MBC(μg/ml)Oxadixyl+Mancozeb0.251Mancozeb0.251Table 2 MIC and MBC of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against tested bacterium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Streptomycin,Carbendazim,Kasugamycin,Thiophanate+methyl,Oxadixyl+Mancozeb,Mancozeb and Phosethyl-Al+Mancozeb could control konjac soft rot caused by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16~19].But,the bacterial soft rot is still a major problem encountered in konjac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in field.The soft rot bacterium Erwinia carotovora was not inhibited by some pesticides used by people.This problem could be attributed to unreasable use of pesticides,so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effect of each pesticide before application.Seven pesticides were screened against the soft rot pathogens of konjac tubers.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were the only pesticides which completely prevented infection at concentration of 1μg/ml according to their instructions.Nevertheless,Streptomycin,Carbendazim,Kasugamycin,Thiophanate+methyl and Phosethyl-Al+Mancozeb didn't exhibit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oft-rot causing strain at their higher applied concentrations.Therefore when growers faced severe problems with soft rot,they employed a lot of pesticides to protect konjac tuber,but the disease couldn't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inhibited soft rot bacterium at 0.25μg/ml,but did not give complet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n for longer time.In order to control konjac soft rot,these pesticides could not be used at a concentration lower than 1μg/ml.According to these observations,we can speculate that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 konjac soft rot in field and storage conditions.Even though Mancozeb had the same MIC and MBC as Oxadixyl+Mancozeb,its diameter of the net zone of inhibition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that of Oxadixyl+Mancozeb at 1μg/ml(P<0.05).Oxadixyl+Mancozeb expressed strongerbactericidal activity against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Mixtures of certain pesticides may act synergistically to augment the inhibition of disease development[4].Study of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ompounds in vitro may have application in protecting plant from developing disease[20~22].Pesticides that showed no inhibition of soft rot bacterium in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d Streptomycin,Carbendazim,Kasugamycin,Thiophanate+methyl and Phosethyl-Al+Mancozeb.Therefore,although all of these pesticides were always employed to prevent and cure soft rot disease,the loss of soft rot is still severe.When used at the manufacturer's 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all display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oft-rot causing bacterium.There is no special pesticide for konjac soft rot in China,and the database(a list of marketing companies is available on the database)does not give details of what problems each pesticide controls from the company that produces the pesticide,in vitro study maybe give the growers suggestions about choosing pesticides.Before growers buy or use any pesticide,ask themselves whether it is really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disease that they want to get rid of.Therefore protection of konjac with suitable pesticides becomes a necessity.Chemical pesticides play a great role in eliminating agricultual pathogens,but because pesticides are used blindly and not scientifically,environment are polluted seriously.This paper approached ways of selecting pesticides to control konjac soft rot,using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chemical pesticides,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Although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potential for the use of several pesticides as chemical agents to control disease caused by 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examine possible inhibitory effects in vivo.More research is also needed on the delivery methods for effective use strategies including spray application during post-harvest handling,application timing at growth stage or application as preservatives in storage facilities[4].In summary,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pesticides of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konjac soft-rot causing bacterium.This disease could be controlled with chemicals such as Oxadixyl+Mancozeb and Mancozeb.Moreover,Oxadixyl+Mancozeb expressed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an Mancozeb.Even though pesticides of various kinds(e.g.,Streptomycin,Carbendazim,Kasugamycin,Thiophanate+methyl,Phosethyl-Al+Mancozeb)have been used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 to protect crops from damages inflicted by diseases,none of them were inhibitors of the soft rot pathogen at their 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No.0620060113)and Hube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o.Q200713002). -
报告Control Strategies of Plant Extracts on Poplar Canker
出版时间:2007杨树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 L.)植物的统称。为落叶乔木,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分布于北温带。近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杨树已成为平原重要的经济林木,优良的用材和绿化树种,但同时也造成了其病虫害的严重流行与发生,其中杨树溃疡病已成为为害其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杨树溃疡病又称水疱型溃疡病,是为害杨树枝干的一种常见病害,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圆形或椭圆形,手压病斑有褐色水流出。初为圆形,极小,后水疱变大,直径0.5~2.0cm,疱内充满淡褐色液体,随后水疱破裂,流出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成黑褐色,同时把病斑周围染成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该病几乎遍及我国各杨树种植区,其中以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最为普遍、严重,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杨树热”的不断升温,各类品种层出不穷及种植面积的急剧膨胀,同时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试验较少或不加试验,便盲目引进一些抗病性较差或不抗病的品种,加之气候异常,致使该病暴发流行,严重制约了杨树产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防治杨树溃疡病,一方面可以筛选抗病的杨树品种;另一方面可一改善防治方法,加强防治力度。传统的杨树溃疡病防治方法多采用化学药剂(如福美胂、多菌灵)防治,但随着一些高毒药剂(如福美胂)的禁用,以及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需要不断研发高效、低毒、环境相容型的农药新品种。本文对河北省景县农林复合系统中的杨树溃疡病病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同时采用植物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进行室内活性筛选和室外病害防治的试验,研究结果如下。杨树溃疡病病原为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初期菌落白色,有发达的气生菌丝,呈绒毛状至棉絮状。3天后菌落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为黑色,菌落初期有明显的灰黑色轮纹。分生孢子器暗色、球形,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单生或集生,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支;分生孢子卵形、纺锤状或梭形,单孢,无色,有隔或无隔,具云纹。通过真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真菌种类的ITS序列进行比对,综合形态和分子检测结果,病原鉴定为茶麃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属于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分别制备杨树(Populus×euramericana)叶提取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刺提取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根状茎提取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果实提取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根提取物,采用带毒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上述5种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其中,黄芩、博落回和虎杖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当培养基中提取物浓度为2mg/ml时,黄芩、博落回和虎杖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2.94%、78.10%和57.19%。皂荚(刺)提取物和杨树(叶)提取物在浓度为2mg/ml时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7.91%和35.13%。进一步测定了黄芩、博落回和虎杖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675mg/ml、0.3125mg/ml和1.0219mg/ml。在5种植物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试验中,经两次(前后相隔15天)喷药后,博落回提取物的防治效果最好,浓度为0.40%时的防效为85.92%。虎杖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皂荚提取物在浓度为0.40%时,防效分别为84.52%、74.18%和71.74%。杨树提取物在浓度为0.40%时,反而能促进杨树溃疡病病情的发展。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杨树溃疡病的防治,促进杨树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用于杨树溃疡病防治的新型杀菌剂研制提供了依据,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线索。 -
报告Review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 of Systemic Fungicides used for Controlling Oomycete Disease
出版时间:2007Cavalier-Smith(1981;1988)提出将细胞生物分为八界,《真菌词典》第八版(1995)和第九版(2001)均接受了这一分类系统。在这一分界系统中,卵菌门(Oomycota)属于色菌界(Chromista),有1纲9目及其他地位待定的4目,其中引起植物病害的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腐霉目(Pythiales)、指梗霉目(Sclerosporales)和霜霉目(Peronosporales)[1]。卵菌门的共同特征是游动孢子具有一根茸鞭和一根尾鞭,鞭毛呈直管状,有性生殖为卵配生殖,线粒体呈脊管状。在许多方面卵菌与真菌有明显差异,而与藻类更为相似,因此又称卵菌为假真菌(pseudofungi)。卵菌中有许多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它们的世代短,产孢量大,潜育期短,再侵染次数多,对寄主植物的破坏性强,流行速度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在对卵菌的综合防治的措施中,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卵菌病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生产中普遍发生了卵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这对当前农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3]。随着显微技术、化学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能从病原真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等不同水平进行杀菌剂作用机理和抗药性机理的研究[4]。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四类内吸性杀菌剂对卵菌的作用机理及抗性机理进行了概述,希望能对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和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病害名称病原物病害名称病原物十字花科白锈病白锈菌(Albugocandida)马铃薯晚疫病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infes-tans)谷子白发病禾指梗霉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瓜类疫病掘氏疫霉菌(P.drechsleri)烟草猝倒病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辣椒疫病辣椒疫霉菌(P.capsici)黄瓜霜霉病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柑橘褐腐柑橘褐腐疫霉菌(P.citrophthora)葡萄霜霉病葡萄生轴霜霉菌(Plasmoparaviticola)表1 我国卵菌引起的主要植物病害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特点是低毒,选择性强,可以被植物的根、叶和幼茎迅速吸收,并通过导管和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向植株上部转移[5]。目前我国使用量较大的有甲霜灵(瑞毒霉)、恶霜灵和湖南省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苯霜灵等。Dr.P.A.Urech在1977年研究开发了甲霜灵,它是苯基酰胺类杀菌剂中第一个商品化的品种,其特点是病菌在植物体内形成吸胞后抑菌作用才能发挥,对卵菌侵入寄主前的各阶段,如游动孢子的释放、萌发和侵入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对侵入寄主后的各阶段,如菌丝在植物体内的生长、吸器形成及孢子囊的产生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最初对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容易引起病原菌抗药性的问题并未引起注意,直到 1981年荷兰的Dekker发现甲霜灵单剂在葡萄上使用仅一个季度就发生田间抗药性之后才给以重视。Davides等[7]、Shattock等[8]先后证实,甲霜灵的杀菌机理是抑制卵菌的核糖体 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菌 RNA 的合成,干扰病菌在寄主体内的发展。特别是 γ-RNA的合成,最敏感的是使尿苷掺入 RNA受阻,但不影响尿苷的吸收和尿苷转化为尿苷酸。用不同种的菌试验结果说明,RNA合成受阻的程度不同,通常达 40%~80%,这表明不是全部的 RNA合成受阻。现已知道有3种RNA的聚合物担负着细胞内核苷酸的聚合。这3种聚合酶称为聚合酶A、B、C,A主要是负责核糖体内γ-RNA的合成,B是用于m-RNA的合成,C则用于 t-RNA和5SRNA 的合成。这3种酶一般是用对α-鹅膏碱的敏感性来区分的。甲霜灵和其相似物对3种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主要是对聚合酶A的毒力最大,也就是γ-RNA的合成受阻,核糖体就不正常。因此,对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对菌的孢子囊的直接和间接萌发以及游动孢子的萌发都没有影响[9~11]。通过对抗药和敏感菌株杂交后代的分析,表明抗药性是由隐性的单基因或核内的单作用位点控制,发展速度快,抗性水平高,抗药菌株遗传稳定,适合度、致病力几乎与野生的敏感菌相同,故经过施药的选择敏感菌很快消亡,抗性菌在群体中得以繁殖发展,并很快成为优势种群,出现田间突然药剂失效[12]。研究表明敏感菌系细胞核中有编码敏感 RNA 聚合酶的基因,而抗性菌系则不含这个基因,因而对药物的反应不敏感而表现抗药性。同时苯基酰胺类杀菌剂之间具有正交互抗性,这给该药剂的进一步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3,14]。丙烯酰胺类杀菌剂中对卵菌病害有很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主要有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其作用机理基本上都是抑制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麦角甾醇是菌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膜脂中的碳氢键相互作用,有保持膜的流动性和稳定膜分子结构的重要作用。如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受阻,膜的结构和选择性屏障作用就受到损害,造成细胞内物质的泄漏,最后导致菌体死亡。用丙烯酰胺类杀菌剂处理真菌后往往能使芽管短而膨胀、过度扭曲,菌丝分枝增加。烯酰吗啉在1988年由Shen Group公司研制开发。烯酰吗啉可强烈抑制游动孢子囊的形成、休眠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但不影响游动孢子的释放。与菌丝细胞壁合成相比,孢子囊壁的合成对烯酰吗啉更为敏感。Bartnicki[15]认为由于休止孢萌发和芽管伸长这些阶段菌体内有相对较少碳水化合物来调节渗透压和形成细胞壁,所以烯酰吗啉作用后细胞壁容易产生破裂。Kuhn等[16]和Albert等[17]研究表明烯酰吗啉能导致菌丝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畸形和加厚,最终导致菌丝顶端破裂,认为烯酰吗啉明显干扰了病原菌的形态调节因子或抑制细胞壁结构的正确组合,影响细胞壁的合成。烯酰吗啉1992年获得注册登记并投放市场,尽管已经使用多年,但国内外的室内和田间实践均证明,烯酰吗啉在田间表现为低抗药性风险。Dereviagina等[18]对田间采集的11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测定发现,存在0.3%~0.8%的抗烯酰吗啉突变体,但抗性菌株的适合度低,而且在连续转代培养过程中抗性丧失。Bagirova等[19]在室内通过化学诱变获得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药突变体,但突变频率低,而且突变株的适合度明显下降。王文桥等[20]获得了葡萄霜霉病菌抗烯酰吗啉的突变体,但未获得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药突变体。袁善奎等[2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抗烯酰吗啉突变体的研究结果与以上学者的报道一致,没有获得高抗药性水平的突变体,但突变体的抗性比较稳定。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而开发的新型杀菌剂,自1969年Musikek及其合作者首先报道以来,对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杀菌剂开发的新热点。这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和杀菌活性高的特性,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22]。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位点独特,不同于以往任何抑制剂作用于呼吸链上的位置。Cyt bc1呼吸抑制剂有两类:一类是位于线粒体内膜内壁Qi位点(CoQ的还原位点)的cyt b高势能血红色素结合的抑制剂,这类抑制剂称为Qi位点抑制剂,简称QiIs,如抗霉素,cyanoimidazole等。另一类与位于线粒体内膜外壁的Qo位点(CoQ的氧化位点)的cyt b低势能血红色素结合的抑制剂,这类抑制剂称为Qo位点抑制剂,简称QoIs,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咪唑菌酮、唑菌酮等[22,2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能量生成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真菌细胞色素b上的辅酶Q0氧化中心结合,阻止细胞ATP的合成,影响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这种作用阻止氢醌(QH2)向Fe-S中心传递电子,而不是直接阻止与氢醌的结合[24~26]。细胞色素b属于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一部分,位于真核生物线粒体膜的内侧,一旦某个抑制剂与之键合,它将阻止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阻止ATP的产生而干扰真菌内的能量循环,从而杀灭病原菌。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开发和应用的早期,人们认为这类杀菌剂的抗性风险是中等水平,但是1998年德国使用苯氧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2年后发现防效明显下降,原因是小麦白粉病菌产生了抗药性,而且抗药性个体的适合度很高。目前认为这类杀菌剂的抗药性风险是高水平[26]。已经报道QoIs的两种类型的抗药性机理[27,28]。第一种是细胞色素b基因上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与药剂的亲和力,主要是143位甘氨酸被丙氨酸取代(G143A)(如黄瓜霜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葡萄霜霉病菌等)和129位苯丙氨酸被亮氨酸取代(F129L)(如稻瘟病菌)。由于cyt bc1基因是线粒体编码的,其抗性遗传方式表现为母性遗传。第二种抗性机理涉及电子传递链中旁路氧化酶(Alternative Oxidase,AOX)的活性,通过旁路途径减少甚至消除QoIs对病菌电子传递的抑制作用。(咪)唑类杀菌剂活性高、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能与多种杀菌剂混配,可有效缓解内吸性杀菌剂的抗性问题。唑菌酮由杜邦公司开发,对锈病、霜霉病、晚疫病等均具有良好保护、治疗、渗透、内吸等作用。它对病原菌在生长过程中所释放出的孢子影响最大,药剂一旦与孢子接触,孢子即停止活动,出现崩死。另外,对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伸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0]。唑菌酮能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主要阻断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之间的电子传递通道中ADP-ATP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病原菌无法产生所必需的能量。417407唑菌酮也是QoIs,作用机理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于分子结构的差异,它与cyt b的结合方式不同[31]。唑菌酮能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主要阻断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之间的电子传递通道中ADP-ATP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病原菌无法产生所必需的能量。417407唑菌酮也是QoIs,作用机理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于分子结构的差异,它与cyt b的结合方式不同[31]。类型代表品种杀菌机理抗药性风险水平苯基酰胺类甲霜灵恶霜灵苯霜灵抑制卵菌的核糖体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菌RNA的合成,干扰病菌在寄主体内的发展作用位点单一,容易产生高水平抗药性突变菌株丙烯酰胺类烯酰吗啉氟吗啉抑制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造成细胞内物质的泄漏,最后导致菌体死亡突变频率低,突变菌株适合度差,表现为低抗药性风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苯氧菌酯烯肟菌酯通过与细胞色素b上的辅酶QO氧化中心结合,阻止细胞ATP的合成,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单一位点的突变,表现为高水平的抗药性(咪)唑类唑菌酮咪唑菌酮阻断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之间的电子传递通道中ADP-ATP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电子传递田间使用较少,抗药性风险水平暂时不明确表2 防治卵菌病害的内吸性杀菌剂的主要类型、代表品种、杀菌机理、抗药性风险水平杀菌剂对病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位点也相对比较复杂,由于病原菌抗药性的不断出现和抗性程度的不断上升,对研制开发广谱、新型杀菌剂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化学杀菌剂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开发新型农药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病原菌抗性发展的速度。因此,明确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和抗性机理,对创制作用机理独特、环境友好的杀菌剂尤为重要。卵菌的进化一般认为是从水生到陆生,由腐生到专性寄生。卵菌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部分比较高等接近陆生的卵菌主要寄生在高等植物体内。因此,卵菌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亲水—疏油”。因此,在农药剂型的选择上,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与卵菌有更好的亲合性,更适合卵菌病害的防治,能更好地发挥药效[32]。在新型农药品种开发的时候,要进行抗性风险评估,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使用规范。在未产生抗药性之前推广使用混合制剂,这样能减少选择压力,延缓抗性的产生,延长已开发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根据卵菌的生物学特性、卵菌病害循环的规律和药剂的作用机理,要将病害的预测预报、农药剂型、用药规范、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当地作物的抗性水平等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制定防治策略,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
报告抗根癌菌剂2号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705002040191)。
出版时间:2007根癌病是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ium spp.)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病害,此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93科331个属643个种的植物,包括果树、林木、花卉等多种双子叶植物和部分裸子植物,在生产上造成非常大的损失。调查表明在我国多数种植根癌病寄主植物的地区根癌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目前生产上明显出现为害的有樱桃、桃树、李子、杏树、葡萄、苹果、梨树、海棠、山楂、核桃、杨树、樱花、玫瑰、月季、啤酒花等果树、林木和花卉,不同地区发生情况不同。根癌病的症状表现是在植物的根部(有时在茎部,所以也称冠瘿病)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严重时整个主根变成一个大肿瘤。病树树势弱,生长迟缓,产量减少,寿命缩短,甚至死亡,影响苗圃苗木的质量和成树的生长。重茬苗圃发病率在20%~100%之间不等,发病重的甚至造成毁园。根癌病菌可较长时间的存活在土壤中,从植株的伤口侵入,随苗木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土壤传播加苗木传播的细菌性病害。此病菌的致病方式是将其致病质粒上的一段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随着植物本身的生长代谢来刺激植物细胞增生形成肿瘤,而病原细菌的细胞并不进入植物的细胞。鉴于根癌菌来源于土壤,所以防治的时间应选择在种子或植株接触未消毒的土壤之前进行种子或苗木的处理,从根本上阻止根癌菌的侵入。伤口是根癌菌唯一的侵染途径,所以保护伤口是最好的防治切入点。根癌菌具有非常特殊的致病机制,一旦有根癌症状表现就证明T-DNA已经转移到植物的染色体上,再用杀细菌剂杀细菌细胞已无法抑制植物细胞的增生,更无法使肿瘤症状消失。目前,利用抗根癌菌剂对植物根癌病进行生物防治是非常实用可行的方法。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细菌课题组利用引进的国外K84菌株研制成抗根癌菌剂1号,已经成功用于防治我国多种果树根癌病;并且,分离、筛选到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根癌病生防细菌,可以弥补国外K84菌株的抑菌谱缺陷。本项目以其中一株高效菌株AE进行研究,以形成可以防治多种植物根癌病的抗根癌菌剂2号,解决国外K84菌株只对核果类果树根癌病有效的问题和局限。以活菌量和抑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从18种液体培养基筛选得到1种相对最适的发酵培养基,明确了在小型发酵罐的发酵条件:温度26~29℃,接种量1.5%~2.5%,罐压0.03~0.05MPa,通气量0.6~0.8(V/V·min)。在发酵培养时,0~6h为迟滞期,6~13h为对数期,13~22h为稳定期,22h以后为衰退期。培养21h细胞数量最多,达到1.6×1012cfu/ml;24h时发酵物对根癌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通过筛选,确定草炭可作为吸附剂,甲基纤维素和黄原胶可作为防护剂和稳定剂,并将发酵终产物制成了10×108 cfu/g的菌剂。该菌剂在室温(20~25℃)保质期约为100天。在不同地区的田间应用示范证明该菌剂对根癌病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并且防治效果与菌剂的应用方法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