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细菌毛根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Primary Study of Oligogalacturonides Inducing Resistance to Tobacco Mosaic Virus
出版时间:2007烟草病毒病 有“烟草癌症”之称,一旦发生和蔓延,就难以控制,严重制约烟草的正常生长。化学药剂所造成的病 原物抗性和环保问题,使其应用受到较多限制;由于植物病毒系活体寄生物,侵入寄主细胞后的增殖需借助寄主的代谢,因此至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剂。接种病毒汁液为每克含TMV的烟草病 叶,加入5倍体积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0),在研钵中研磨后纱布过滤。接种7天后,统计叶片上的病 斑数。试验重复3次计算防效。抑制率(%)=[(对照叶片病 斑数-处理叶片病 斑数)/对照叶片病 斑数]×100%1.4 抗性相关酶的测定1.4.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取样叶1.4g,10.0ml 含5mmol/L巯基乙醇的硼酸缓冲液 -
报告(六)宽背金针虫(Broadbacked Click Beetle)
出版时间:2013可咬食刚出土的幼苗及未出土的幼芽和种子,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也可蛀入较大的种子及块茎、块根和幼苗根 内取食,蛀成孔洞,后期被害植株干枯死亡。 -
报告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Causing Leaf Spot Disease on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出版时间:2007,边缘则为黄褐色,病 斑继而彼此融合,导致整叶干枯;在老熟病 斑上可见大量黑色小颗粒。姜病 叶采自山东省生姜主要产地莱芜市姜田。取病 斑上产生的子实体镜检,并从发病组织中再次分离致病菌,观察并描述病原菌形态特征。取病 健交界处组织再分离,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与第1次分离结果一致。根据柯赫氏法则,接种菌即为姜叶斑病的致病菌。以往报道认为,引起姜叶斑病的病 原为Phyllosticta zingiberi Hori,Hara记载并描述了Phyllosticta zingiberi Hori的形态特征:叶上病 斑圆形、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 -
报告Cloning and Analysis of 3′-terminal Genomic Sequence of a Beet Mosaic Virus Isolate from Lettuce*
出版时间:20072007年,我们在泰安郊区蔬菜种植区调查病毒病 时,发现莴苣上发生病毒病 较为严重。感病 植株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植株严重矮缩。初步的血清学试验表明,该分离物是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1.2.1 SDS-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 以常规琼脂双扩散法进行,1g病 叶样品加1ml PB缓冲液再加1ml 3%SDS研磨,将汁液6000r/min离心5min。感病 莴苣植株表现明显的矮缩症状,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叶片变小并伴有明显的皱缩(图1)。以提取的病 叶样品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长度约为1.7kb的目的片段(图2),与预期的大小相一致。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病毒病 是莴苣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病毒的复合侵染在田间也非常普遍。 -
报告Optimization of Liqu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Bacillus subtilis Xi-55
出版时间:2007作为植物根 际有益微生物,通过分泌抗生物质和生长竞争,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发挥多种有益作用[1]。剂型以活体芽孢为主,田间施用可以较长时间的发挥抑制病菌作用[2~3]。 -
报告美国白蛾发生及防治情况
出版时间:2009截至2002年,防治总面积达17.43万hm2(次),根 除了3个新发生县和93个乡镇疫点,发生面积由2.65万hm2压缩到1.46万hm2,发生区距北京的直线距离至少后退了10km2。 -
报告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Stemphylium White Spot of Garlic in Hubei Province
出版时间:20072006年4月从湖北省当阳市采集典型大蒜病 叶,经分离、鉴定得到大蒜白斑病菌(Stemphylium solani),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
报告广西农作物病虫测报业务的考核管理
出版时间:2010关键词:农作物;病虫;测报;考核;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南亚、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长年有农作物生长,病 、虫、草、鼠等农作物灾害发生频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县站病虫情报预报依据缺乏田间调查数据,或者预报的病虫发生期、发生程度不够明确,原因分析不够充分等;有些县站“五天一报”表填报观测区各病害调查项目栏时,稻纹枯病只填病 丛率、不填病情指数,稻叶瘟只填病株率,不填病 叶率、病情指数等,从报表上看不出发病严重程度和发生面积;个别县站的测报灯开灯不正常;信息传递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