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污染技术
知识图谱:全部
-
-
报告三 育苗
技术 出版时间:20154 穴盘工厂化育苗 以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材料作育苗基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育苗技术 ,由于这种育苗方式选用的苗盘分格室,播种时1穴1粒种子, -
报告三 育苗
技术 出版时间:2015生产上应用较多且简便易行、成活率高的是穴盘无土基质育苗技术 ,此技术 特别在蔬菜示范园区和蔬菜主产区广泛应用,效果良好。春季栽培从时间上说苗期占整个生长期的1/3~1/2,且正处于一年中温度较低的季节,技术 要求较高,而夏季育苗,由于高温、病虫害等的影响,也增加了培育优质壮苗的难度。夏季育苗棚应用“两网一膜”技术 ,并结合药剂防治,用噻虫嗪1000倍液药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淋灌防治白粉虱、蚜虫,阻断病毒病传播途径。(苗期常见病虫害如猝倒病、茎基腐病等的治疗见后文。) -
-
报告枇杷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试验推广的芽接育苗技术 ,效果很好。应选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坡度在30°以下的坡地。平地建园以选择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层深而疏松的沙质土壤上种植为好。 -
报告梨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梨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既营养丰富,又具很高的医用价值。根系分布较深,达2m以上,但大量的水平骨干根和须根分布在距地面15~40cm处。根系生长有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在6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时;第二次高峰在9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梨花芽分化的时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先开花后展叶,先边花后中间花;大部分品种自花不实;大多花芽顶生。坐果率高,易形成大小年;果柄较长,易受风灾,果实重(大多品种在250~400g),易受风害脱落。分为生长枝和结果枝。结果枝又分为长果枝、中果枝和短果枝。梨花为伞形或伞房花序,在一个花序中外围花先开,中心花后开,一花序着生5~9朵,每朵花有花瓣5~6个。开花需在10℃以上气温。气温低,湿度大,开花慢,花期长。而气温干燥,阳光充足,则开花快,花期短。梨树是自花不实的树种,需要适当配置授粉树,才能达到受精坐果。在生产实践中常看到受精后梨果实形状、色泽、品质上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花粉直感现象,可见正确选择授粉树和辅助授粉十分重要。梨在年周期中一般有3次落花落果,第一次是落花,第二次是落果,出现在落花后,第三次在第一次落果后1周左右,这次落果多在5月上旬发生。引起落花落果的原因,第一、第二次主要是授粉受精不完全而产生落花落果,第三次落果虽与前者有关,但主要是营养和水分不足,土壤管理不善或氮肥过多,夏梢过量,引起梢与果争夺养分矛盾,均会造成大量落果。我国栽培梨的四大系统。原产黄河流域,500多个品种,著名的有鸭梨、雪花梨、苹果梨、库尔勒香梨、贡梨等。原产于长江以南和日本、韩国。有黄金梨、水晶梨、幸水、丰水、晚三吉梨、黄金20世纪、新世纪等。原产于东北等地,现有150多个品种,著名的有南果梨、京白梨、鸭广梨。原产于欧美等国,抗寒力较低,易生病。如巴梨、茄梨、贵妃梨等。选择较冷凉干燥,有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方,梨树对土壤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透水和保水性强的沙质壤土最好。梨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必须配置其他品种作授粉树,授粉品种应选择与主栽品种亲和力强、花期相同或相近、花粉量多,发芽率高,并与主栽品种互为授粉树的优质丰产品种,一个主栽品种宜配1~2个授粉品种,比例为(3~4)∶1。(1)定植时期。一般秋季10月定植最好,也可在春季梨苗萌芽前定植。(2)栽植密度。株行距(2.0~2.5)m×(4~5)m。(3)苗木准备。选用苗高1m以上,干径1cm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苗木根系注意保湿。(4)定植。在改土后挖大穴,将苗木根系舒展、均匀放于坑中,然后回填细表土,边填土边提苗,再踏实,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使嫁接口与土面水平,灌足定根水,待下渗后,再盖一层干细土,用黑色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保湿。(1)制订果园管理计划。准备肥料、农药及工具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2)病虫害防治。刮树皮,树干涂白。清理果园残留病叶、病果、病虫枯枝等,集中烧毁。(3)全园冬季整形修剪。早春喷布防护剂等防止幼树抽条。(1)做好幼树越冬的后期保护管理。新定植的幼树定干、刻芽、抹芽。根基覆地膜增温保湿。(2)全园顶凌刨园耙地,修筑树盘。中耕除草。生草园准备播种工作。(3)及时灌水和追肥。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水(人粪尿或沼肥)结合速效氮肥施用,满足开花坐果需要,施肥量占全年20%左右。若按每667m2定产2000kg,每产100kg果实应施入氮0.8kg,五氧化二磷0.6kg、氧化钾0.8kg的要求,每667m2施猪粪400kg,尿素4kg,猪粪加4倍水稀释后施用,施后全园春灌。(1)注意梨开花期当地天气预报。采用灌水、熏烟等办法预防花期霜冻。(2)据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喷1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防治梨蚜、梨木虱。剪除梨黑星病梢,摘梨大食心虫、梨实蜂虫果,利用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捉金龟子、梨茎蜂等害虫。悬挂性诱捕器或糖醋罐,测报和诱杀梨小食心虫。落花后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黑星病。梨木虱、梨实蜂严重的梨园加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花期放蜂、人工授粉、喷硼砂。做好疏花。(1)生长季节可选用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防治黑星病、锈病、黑斑病。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苏云金芽孢杆菌、浏阳霉素等防止蛾类及其他害虫。及时剪除梨茎蜂虫梢和梨实蜂、梨大食心虫等虫果,人工捕杀金龟子。(2)果实套袋。在谢花后15~20d喷施1次腐植酸钙或氨基酸钙,在喷钙后2~3d集中喷1次杀菌剂与杀虫剂的混合液,药液干后立即套袋。(3)土肥水管理。树体进入“亮叶期”后施肥,土施腐熟有机肥水(人粪尿或沼液等)或速效氮肥,适当补充钾肥(加草木灰等),每667m2施猪粪1000kg、尿素6kg、硫酸钾20kg,并灌水。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补肥。同时进行中耕除草,树盘覆草。(4)夏季修剪。抹芽、摘心、剪梢、环割或环剥等调节营养分配,促进坐果、果实发育与花芽分化。(1)保护果实,注重防治病虫害。病害喷施杀菌剂,如1∶2∶200波尔多液、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防虫主要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灭幼脲3号每667m2 25g、1.2%烟碱乳油1000~2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或0.2%苦参碱1000~1500倍液等。(2)土肥水管理。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施后灌水,促进果实膨大。结合喷药多次根外追肥。干旱时全园灌水,中耕控制杂草,树盘覆草保墒。(3)夏季修剪。疏除徒长枝、萌蘖枝、背上直立枝,对有利用价值和有生长空间的枝进行拉枝、摘心。幼旺树注意控冠促花,调整枝条生长角度。(4)吊枝和顶枝。防止枝条因果实增重而折断。(1)红色梨品种。摘袋透光,摘叶、转果等促进着色。(2)防治病虫害,促进果实发育。喷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同时混合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果面艳丽、糖度高的品种采前注意防御鸟害。(3)叶面喷沼液等氮肥或磷酸二氢钾。采前适度控水,促进着色和成熟,提高梨果品质。采前30d停止土壤追肥,采前20d停止根外追肥。(4)果实分批采收。及时分级、包装与运销。(5)清除杂草,准备秋施基肥。(1)土壤改良,扩穴深翻,秋施基肥。每667m2秋施秸秆2000kg,猪粪600kg、钙镁磷肥30kg,加适量速效肥和一些微肥。(2)幼旺树要及时控制贪青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提高越冬抗寒力。(3)土壤封冻前灌一次透水,促进树体安全越冬。(4)叶面喷布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加吡虫啉3000倍液加0.5%尿素等保护功能叶片。树干绑草诱集扑杀越冬害虫。落叶后扫除落叶、杂草、枯枝、病腐落果等,并深埋或烧毁。树干涂白。 -
报告柑橘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果树。全世界柑橘年产量有1亿多吨,种植面积高达667万hm2。中国是柑橘最重要的原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所有的水果中,其鲜食、加工性能均好,基本上可以做到没有废料。柑橘性喜微酸、湿润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9℃,最适合生长的湿度75%左右;平均生长寿命50年左右。柑橘树形比较矮小,树冠直立或呈自然圆头形或半圆头形。成枝力中等,枝条的顶端优势不强,分枝间势力均衡,常无明显主干,树形比较优美。柑橘的花芽为混合芽,可在生长健壮的各类梢的先端依次形成。如新梢多次生长,则花芽发生的部位随之上移。结果枝有带叶果枝和无叶果枝两种。柑橘的花为雌雄同花,多单生或丛生,为完全花,能自花授粉结实。抗性强、易栽、易管、丰产、品质优良和耐储运等是现代柑橘优良品种的主要特征。砂糖橘、本地早、温州蜜柑、梭柑、蕉柑、南丰蜜橘等。新会橙、柳橙、雪柑、伏令夏橙、血橙、香水橙、脐橙、冰糖橙等。沙田柚、琯溪蜜柚、文旦柚、葡萄柚类等。金弹、四季橘等。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土层深厚、保水排水性好,心土松软的红壤、沙壤土建园。坡向以南向、东南或马蹄形山窝建园为好,西向北向要注意营造防护林。坡度选择5°~15°建园为佳。橘园附近必须有水源。现代柑橘建园技术推广宽行密株和宽行稀株两种模式。在方便管理的同时能大幅度提高柑橘品质,增加柑橘生产效益。宽行密株行距5~6m,株距2~3m,每667m2植38~67株。山地宜密,平地宜稀。一般柑橘苗春、秋两季都可定植,以春季定植为佳,一般在3月上旬橘芽萌发前定植为宜。容器苗全年均可定植,其最佳定植时间是春梢发生结束后。挖大穴,施足基肥。通常要求挖深0.8m,宽1m的定植穴,把心土和表土分开放,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30~50kg,石灰1.5~2.0kg,腐熟菜饼1kg,钙镁磷1.5~2kg,与表土充分混匀填入穴内,肥土要踏紧。定植时苗木置入定植穴后,再用小刀划开并取出营养袋,扶正苗木,填土踏实即可。(1)深翻。每年要进行一次深翻,对柑橘园20~40cm土层进行翻动,近树颈处浅些,树冠外深些,结合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和活化土壤。萌芽期、花期尽量不要深翻。(2)培土覆盖。夏秋高温干旱,在树冠下每株培土高5~10cm防旱,冬季采果后,进行培土高30cm防寒。(3)中耕松土。成年橘园春节杂草容易滋生,雨后土壤板结,结合除草疏松表土,夏季中耕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1)早施基肥。早熟品种在10月中、下旬,中熟品种宜在11月中旬或采果后,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0~30kg,磷肥3~5kg,石灰1~1.5kg,复合肥1~2kg,施肥量占全年35%~40%,结果多,大树多施,小树少施。(2)巧施追肥。①春芽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梢萌动期进行。以施用高比例的氮、磷复合肥为宜,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株施尿素0.5~1.0kg,人粪尿20~30kg,复合肥2kg。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的20%。②稳果肥。施肥量占全年10%,5月上中旬一般株施复合肥1kg,开花结果多的多施,结果少的不宜施。③壮果促梢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株施腐熟饼肥1.5~2kg,人粪尿20~30kg,硫酸钾1~2kg,施肥量占全年的25%~30%。(3)施肥方法。①条状沟施肥。山地果园通常采用条状沟施肥方式,即在树冠滴水线处,开深20~30cm,宽30cm的条沟,沟长根据树冠而定。下次施肥在树冠的另外两侧开沟,施肥后盖土。②放射沟施肥。在树冠距树干1~1.5m处,按树冠大小,向外开放射状沟4~6条,沟深20cm,沟宽30cm,靠近树干处开浅些,逐步向外沿开深些,施肥后盖土。这方法适用于较窄的梯台。在谢花2/3时喷20mg/kg赤霉素或5406细胞分裂素800倍液+0.2%硼砂和0.2%磷酸二氢钾一次;5月上旬和6月中下旬各喷一次30mg/kg水溶性防落素或800倍液5406细胞分裂素+0.2%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提高坐果率。供贮藏用的橘果采收时间一般应在九成熟,果面有2/3转黄时采收。短期贮藏或直接上市果实宜在果实全面着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量达到该品种应有的标准时采收。以晴天采收为佳。采收前15d内,应停止灌水、喷药。应该准备好采收工具,橘剪、橘梯、橘篓和橘筐。橘剪必须圆头平口,刀口锋利。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采收人员采收果实时,不宜留指甲,应戴手套,以免采收时在果面上留下伤害。采收柑橘时,应遵照自下而上、由外及内顺序采摘。采果应将不同成熟度的果实分批采收,分批储藏和加工,保证果实品质的一致性。严格采用“一果两剪”法,即第一剪在离果蒂1~2cm处,第二剪把果柄剪至与果肩相平。千万不要从果树上一下把果肩剪平,把果蒂留在植株上,以免消耗更多的养分。采收时尽量不拉枝拉果,注意轻拿轻放。 -
报告核桃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核桃是我国北方栽培面积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果树。其种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尤其是其中的亚油酸,对软化血管、降低血液胆固醇有明显作用。除此之外,核桃既是荒山造林、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核桃为深根性果树,一般根系垂直分布在距地面2m的土层以上,但吸收根主要集中表土20cm以下距地面1m的土层内。水平分布较广,水平根系可达10m以上。核桃芽分叶芽、雌花芽、雄花芽和休眠芽四种。叶芽着生于枝条各节和顶端。雌花芽为混合芽,多着生于枝条先端1~3节。雄花芽为裸芽,多着生于顶芽以下2~10节。休眠芽位于枝条中下部,刺激后抽枝。潜伏芽着生于大枝皮层下,寿命长,更新能力强。生长枝。位于树冠外围,只抽枝长叶,长10~40cm。徒长枝。位于内膛骨干枝上,直立,长50cm以上。结果母枝。着生混合芽翌年抽结果枝的枝条,长5~40cm。雄花序着生于结果枝中下部或雄花枝上。雄花为风媒花,传粉距离100m以内。雌雄异熟性,一般雄花先开,1~5d后雌花开放。受精后,果实开始发育,通常经历两个时期:(1)果实迅速生长期。40~60d。(2)硬核期。60d左右落果。花后10~15d开始,幼果1~2cm,落果严重。进入硬核期后停止。核桃是喜温果树。普通核桃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9~16℃。休眠期温度低于-20℃时幼树即有冻害,低于-26℃时大树部分花芽、叶芽受冻,低于-29℃枝条产生冻害。铁核桃只适应亚热带气候,耐湿热,不耐寒冷。一般年降水量为600~800mm且分布均匀的地区基本可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需要。核桃对空气湿度适应性强,但对土壤水分较敏感。一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时比较适合于核桃的生长发育,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或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8%~12%)核桃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落花落果,叶片枯萎。核桃属喜光树种。最适宜光照度为60000lx,结果期要求全年日照在2000h以上,低于1000h则核壳核仁发育不良。特别是雌花开花期,光照条件良好,可明显提高坐果率,若遇低雨低温天气,极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核桃要求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含钙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良好,适宜pH值为6.5~7.5,土壤含盐量应在0.25%以下,稍微超过即会影响生长结实。萌芽前15~20d,疏除树上90%~95%的雄花芽,以减少养分和水分消耗,提高坐果率。开花期去雄花,人工辅助授粉。去雄花最佳时期在雄花芽开始膨大时。疏除雄花序之后,雌花序与雄花数之比在1∶ (30~60)。但雄花芽很少的植株和刚结果的幼树,最好不疏雄花。人工辅助授粉花粉采集在雄花序即将散粉时(基部小花刚开始散粉) 进行。授粉最佳时期是雌花柱头开裂并呈八字形,柱头分泌大量黏液且有光泽时最好。具体方法是先用淀粉或滑石粉将花粉稀释成10~15倍,然后置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严袋口并拴在竹竿上,在树冠上方轻轻抖动即可。或将花粉与面粉以1∶10的比例配制后用喷雾器授粉或配成5000倍液后喷洒。具体时间以无露水的晴天最好,一般 9∶ 00—11∶ 00 时,15∶00—17∶00时效果最好。进入盛花期喷0.4%硼砂或30mg/L赤霉素,可显著提高坐果率。为提高果实品质,坐果后可进行疏果。核桃应在果皮由绿变黄绿或浅黄色,部分青皮顶部出现裂纹,青果皮容易剥离,有以上现象的果实已显成熟时采收。采收方法分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两种。人工采收是在核桃成熟时,用长杆击落果实。采收时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顺枝进行。此法适合于零星栽植。发达国家多采用机械采收。具体做法是在采摘前10~20d,向树上喷洒500~2000mg/kg的乙烯利催熟,然后用机械振落果实,一次采收完毕。此法省工、效率高,但易早期落叶而削弱树势。果实从树上采下后,应尽快放在阴凉通风处,不应在阳光下暴晒。采收后要及时进行脱青皮、漂白处理。脱青皮多采用堆积法,将采收的核桃果实堆积在阴凉处或室内,厚50cm左右,上面盖上湿麻袋或厚10cm的干草、树叶,保持堆内温湿度、促进后熟。一般经过3~5d青皮即可离壳,切忌堆积时间过长。为加快脱皮进程也可先用3000~5000mg/kg乙烯利溶液浸蘸30s再堆积。脱皮后的坚果表面常残存有烂皮等杂物,应及时用清水冲洗3~5次,使之干净。为提高坚果外观品质,可进行漂白。常用漂白剂是:漂白粉1kg+水(6~8)kg或次氯酸钠1kg+水30kg。时间10min左右,当核壳由青红色转黄白色时,立即捞出用清水冲洗两次即可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