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谱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的SSR标记筛选及遗传定位
出版时间:2019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其表现稳定、数量多、多态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的运用于植物遗传图谱 的构建、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标记遗传定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品种指纹图谱 的绘制等方面由于SSR标记具有大量的等位差异、多态性好、操作简便、稳定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遗传图谱 构建、指纹图谱 绘制、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定位、物种起源进化及品种纯度鉴定等 (Hemmat,1994)。、物理图谱 和进行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基础 (廖毅,2009)。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分子标记被成功的应用于控制农艺性状的重要基因的遗传定位及遗传图谱 的构建。他们在利用四个分离群体构建与柱型基因 Co位点紧密连锁的遗传图谱 时发现,特定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会因不同群体,甚至同一群体不同群体大小而不同。 -
报告搞好蔬菜病虫预测预报要从提高诊断能力抓起
出版时间:2010多数技术人员,沿用传统的询问和眼看的方法,条件稍好的是对照图谱 ,再对照症状凭经验去诊断病虫害。但是蔬菜病虫受环境、品种、地区、栽培设施、管理水平、水肥控制等多因子影响,症状变异性很大,尤其是病害。因为病害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进程,病斑如因品种、环境、发病时期等原因不具典型性时,诊断准确性会很差,所以单靠图谱 不能准确判断。后又参考吕佩珂著的《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 》、郑建秋著的《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等书籍资料,鉴定这种病害为黄瓜靶斑病,经病情普查,该病已经在南皮、无极、藁城、栾城、青县多地发生。 -
报告文献综述
出版时间:2019Yu等 (2003) 利用InDel标记、RFLP 标记、SSR标记构建了一张向日葵的高饱和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图谱 上标记的种类越来越多,标记的密度也越来越高。起源于 “欧洲苹果基因组作图计划” 的第一张遗传连锁图谱 于1994年由 Hemmat等人完成发表。),实现了苹果遗传图谱 构建的突破。高质量的指纹图谱 不仅可以应用于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分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对苹果 DNA 指纹图谱 的比较分析,从本质上找出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实现对苹果栽培品种的鉴别、新品种登记、注册和产权保护。祝军等(2000a) 应用 AFLP 技术,用筛选出的引物P32M46 绘制了我国苹果生产中常见的 25 个重要品种的 DNA 指纹图谱 ,通过对该指纹图谱 的分析表明,苹果栽培品种在 DNA结构组成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
报告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 Technology in the Studi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on Patato
出版时间:2007②对那些分子量较小的DNA样本(如线粒体DNA、核糖体DNA等),可在酶切后对其产物直接电泳,将不同大小的限制性酶切DNA片段分离,从而得到该DNA的RFLP图谱 。目前利用该标记对来自全世界的成千上万的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建立了指纹图谱 数据库。目前,AFLP 技术主要用于构建晚疫病病菌的基因连锁图谱 ,此外也被用来检测病菌的基因型。1997年,Van de Lee[11] 等完成了一张比较完整的致病疫霉基因连锁图谱 ,这张图谱 包括183个AFLP标记,7 个RFLP 标记和交配型基因座,包括10个主要的连锁群和7个次要的连锁群,共827cmAFLP技术用于构建基因连锁图谱 ,使我们可以从基因水平了解晚疫病病菌,为更好地研究晚疫病病菌、防治晚疫病提供理论依据。 -
报告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出版时间:2019将表型抗性鉴定结果与标记基因型数据相结合采用 JoinMap ver.4.0软件,完成了SSR标记与Rgls基因位点的连锁图谱 。276对SSR引物在亲本及抗感池中进行筛选,得到的多态性标记经作图群体验证,共获得了11个与Rgls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将抗病基因定位于苹果第15条染色体上,并完成了SSR标记与Rgls基因位点连锁图谱 的构建 -
报告Applic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Research Methods in Plant Pathology
出版时间:2007differential display of reverse transcriptional PCR),简称DDRT-PCR,它是将mRNA反转录技术与PCR技术二者相互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RNA指纹图谱 技术由于差别杂交技术、mRNA差别显示技术各有缺点,不能够提供全面的表达分析图谱 ,不能够全面系统的分析基因转录组。Mysore 等[6]以番茄为材料,分析了不亲和的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经诱导产生或被抑制的基因表达图谱 。基因芯片技术最早是由Fodor[7]等提出的,基因芯片是一种用于合成和分析生物分子的微型装置。 -
报告基于WGR技术开发与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相关联的SNP、Indel标记及抗病候选基因的鉴定
出版时间:2019本研究利用WGR技术及 BSA法相结合,获取与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相关的SNP 和InDel位点,并通过对△ (SNP-index)图谱 分析,快速锁定抗病区域,再通过ANNOVAR软件分析,提取注释信息通过重测序技术可以获得海量SNP 标记,利用这些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为不同群体的进化分析,不同性状基因的遗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有效信息。‘M.27’בM.116’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是由306个SSR标记和2272个 SNP 标记组成,图谱 密度达到了每 0.5 cM 一个标记 (Antanaviciute et al.,2012Khan 等(2012) 利用2875个分子标记构建了苹果的整合遗传图谱 ,其中包含了2033个 SNP 标记和 843 个 SSR 标记,总长为 1991.38 cM。通过对△SNP-index图谱 的分析发现,在第15条染色体的2~5 Mb的区间内,△SNP-index显著的大于阈值,存在着明显的连锁不平衡,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存在着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位点。 -
报告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干扰性hp-dsRNA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ABA162)。
出版时间:2007本研究根据GeneBank上已登陆的ACLSV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根据载体pDS1301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在引物的两端分别引入了两个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