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痘斑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猕猴桃病害诊断及绿色防控
出版时间:2018时间:每年冬季、春季,树干出现病 斑 、流脓等症状的时期;方法:用消毒后的小刀,刮除猕猴桃树干病 斑 ,包括发病表皮、变色木质部和距病 斑 边缘0.5厘米左右的健康表皮,选取上述药液涂抹在刮除部分,然后用无菌塑料布包好叶片初期生褪绿的黄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至不规则形的黄褐色至深褐色病 斑 ,其上依稀可见许多近黑色小点,一片叶子上有数个或数十个病 斑 ,病 斑 上有黑色小霉点 (图9-9),后期融合成大病斑 (图9-10)。为害症状一般从猕猴桃叶片边缘开始,初呈水溃状,后变为褐色不规则形病 斑 。病 健交界处明显。病 斑 后期中间变为灰白色,边缘深渴色。猕猴桃灰斑 病 一般从叶片叶缘开始发病,叶片上有灰色病 斑 ,初期病 斑 呈水渍状褪绿褐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 斑 逐渐沿叶缘迅速纵深扩大,侵染局部或大部叶面。叶面的病 斑 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状。病 斑 穿透叶片,叶背病 斑 呈黑褐色,叶面暗褐至灰褐色,发生较严重的叶片上会产生轮纹状灰斑 。发生后期,在叶面病 部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早落,影响正常产量 (图9-14)。 -
报告构建现代化病虫测报体系,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出版时间:2010陕西省设大宗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点80多个,各监测点根据各地种植情况的差异,分别对小麦条锈病、蚜虫、玉米螟、蝗虫、苹果树腐烂病、苹果 早期落叶病 、棉铃虫等重大病虫进行监测,要求在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时期,每周调查近几年,随着植保工程项目的实施,陕西省40%的市县区植保站和省站实现了微机联网,绝大多数县站的现代化测报设备几乎是空白,病虫信息传递仍以信函为主,运行缓慢,直接影响了病 虫情监测、信息传递、数据处理、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2.2 植保工程建设为测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陕西省目前已建立起由全省农作物病虫监控中心、区域病虫监测站、苹果 非疫区项目、蝗虫、小麦条锈病防治试验站等组成的全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控制网络,承担了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长 -
报告南方果树虫害
出版时间:2018【形态特征】 幼虫体长15~25mm,暗红色,头部深褐色,前胸背板褐色,各节体都有灰褐色斑 。【发生规律】 越冬代成虫于5月上旬发生,成虫夜间产卵于果实上,两果相接处产卵较多。【形态特征】 柑橘凤蝶幼虫体长4~5cm,黄绿色,后胸背两侧有眼斑 ;1龄幼虫黑色,刺毛多;2~4龄幼虫黑褐色,有白色斜带纹,虫体似鸟粪。主要为害桃、樱桃、李、杏、苹果 、梨等果树,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吃光,仅剩下叶柄,严重影响果树树势和果实产量。低龄幼虫咬食叶肉,形成不规则半透明斑 ;高龄幼虫取食叶片形成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局部叶片全部被吃光,甚至引起果树死亡。以成虫、若虫刺吸叶、芽、嫩枝梢汁液为害,同时分泌黏液,诱生煤污病 等病害,造成早期落叶,同时污染果实,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 -
报告柑橘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出版时间:2018另一种是褐色小圆斑 型(图6-30和图6-31):初在叶面产生赤褐色略凸起小病斑 ,后稍扩大,中部略凹陷,变为灰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斑 ,后期病 部中央变成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略凸起,在灰白色病 斑 上可见密生的黑色小粒点黑星型(图6-34):病 斑 圆形,红褐色,后期病 斑 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略凹陷,为灰褐色,常长出黑色粒状的分生孢子器。果上病 斑 达数十个时,可引起落果。果实发病时,先为圆形的淡褐色病 斑 ,后渐变为褐色水渍状软腐,长出白色菌丝(图6-57),有腐臭味,病 健部明显,干燥时病 斑 干韧。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浅褐色软腐的病 斑 。随后病 斑 迅速扩展,边缘呈波浪状、病 部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破裂。同时,病菌很快从蒂部向果心蔓延,直至胳部。病 果肉黑色,味苦,不堪食用。【分布为害】酸腐病 是柑橘贮藏期常见病害之一,用塑料薄膜包装的果实更易发病。【症状】果实染病后,出现橘黄色圆形斑 。病 斑 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使全果软腐,病 部变软,果皮易脱落。 -
报告模块十一 烟草种茶叶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病 斑 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的霉状物,天旱时在病 斑 中央可产生裂孔;病害严重时,病 斑 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大斑 ,甚至造成全叶焦枯脱落。病 斑 多呈褐色或黄褐色,有时有轮纹或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干燥,病 斑 多呈黄白色,不出现轮纹种小黑点。重病时,病 斑 密集合并,使叶片扭缩或枯焦。叶脉及茎部病 斑 呈梭形,凹陷开裂,黑褐色。茎部病 斑 较大,呈网状纵裂条斑 ,凹陷,黑褐色,天气潮湿时,病 部产生黑色小点。萼片、蒴果染病产生褐色近圆形的小斑 。2)病原 为真菌所引起的病害。1.主要病害的防治(1)茶炭疽病1)症状 主要为害成叶,先从叶缘或叶尖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圆形病 斑 ,以后沿叶脉扩大成不规则形病 斑 ,黄褐色或红褐色。病 斑 上生有细小粒点,无轮纹状,后期变灰白色。(2)茶赤星病 1)症状 叶片上散生许多圆形褐色小斑 ,斑点中间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病 斑 中央散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有灰色霉层。后期小斑 合并成不规则大斑 ,叶柄发病引起落叶。 -
报告四、遗传性病害(Diseases Caused by Genetic Factors)
出版时间:2009在玉米生产上,常见的遗传性病害有:花叶病、斑点病 、枯斑病 、条纹病、黄色条斑 病 、黄化苗、白化苗、轮纹斑 病 、多穗症、雄穗结实症等10余种症状(图2-76至图2-91)。图2-76 遗传性花叶病叶片症状图2-77 遗传性花叶病植株症状图2-78 遗传性斑点病症状图2-79 遗传性斑点病 (左:病 叶)图2-80 遗传性枯斑病症状图2-81 遗传性条纹病症状(均匀条纹)图2-82 遗传性条纹病症状图2-83 遗传性黄色条斑 病症状图2-84 遗传性黄化苗(田间症状)图2-85 遗传性黄化苗(左)图2-86 遗传性白化苗症状图2-87 遗传性轮纹斑 病 田间受害状图2-88 遗传性轮纹斑 病 植株图2-89 遗传性轮纹斑 病 叶片症状图2-90 遗传性多穗症图2-91 遗传性雄穗结实症 -
报告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Causing Brown Patch of Festuca arundinacea
出版时间:2007褐斑病又称夏枯病 ,是草坪上最为流行的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冷、暖季草坪草中都有发生。高羊茅褐斑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和茎部,病 斑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水渍状,后变褐至灰白枯死,边缘红褐色。湿度大时,清晨可在病 部外缘观察到大量白色菌丝形成的“烟圈”及深褐色颗粒状菌核。感病 草坪草的褪色及萎陷可造成大块黄褐色或枯黄色的病 斑 ,多个病 斑 合并可致使草坪草大面积枯死。致病性测定采用4mm菌丝块接种离体高羊茅叶片,28℃保湿培养2天后,叶片上可形成不规则形水渍状病 斑 ,边缘褐色。再次分离发病叶片的病 组织,可得到与接种病原菌菌丝体形态与培养性状一致的病原菌,证实该病原菌为高羊茅褐斑病的致病菌。 -
报告一、高粱真菌病害(Diseases Caused by Fungi)
出版时间:2013图1-46 菜豆壳球孢菌(菌核)炭腐病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75个科400余种植物,如高粱、玉米、谷子、豇豆、花生、大豆、木豆、鹰嘴豆、甘蓝、番茄、西葫芦、苹果 、梨、柑橘和香蕉等。图1-79 初期病 斑 (晕圈)图1-80 中期病 斑 (叶正面、叶背面)图1-81 后期病 斑 图1-82 不同品种叶片上病 斑 表现图1-83 不同品种叶片上病 斑 表现图1-84 不同品种叶片上病 斑 表现图1-85 病株叶鞘病 斑 图病 斑 常汇合形成大型不规则病 斑 ,致使整叶枯死。图1-95 田间症状图1-96 叶片病 斑 前期症状(左:正面;右:背面)图1-97 叶片病 斑 中后期症状(左:正面;右:背面)图1-98 不同品种叶片病 斑 图1-99 不同品种叶片病 斑 图1-100 叶鞘病 斑 (病 斑 多单生,有时病 斑 汇合形成长条状或不规则形大斑 。湿度大时,叶片病 斑 的正反两面密生灰色霉状物,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叶鞘上病 斑 较大,但很少产生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