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四 施肥与整地
出版时间:2015栽培模式不同,目标产量不同,基肥及追肥量也各不相同。基肥(底肥)除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外,还要配合一定量的氮、磷、钾化肥。长季节栽培施肥总量增加,底肥占全生育期施肥总量的比例有所降低。原则上短季节栽培底肥中氮肥的施用量是整个生育期氮肥施用总量的20%;全生育期磷肥用量全部作底肥施入土壤中,追肥不再施磷肥;而底肥中钾肥的施用量占整个生育期钾肥用量的40%。以下施肥方案的确定是以番茄目标产量制定,用起来简单易掌握(表2,表3)。适用栽培模式◎冬早春栽培的日光温室和秋延后初冬栽培日光温室,从定植到收获结束5~6个月;◎早春栽培的塑料大棚和秋延后栽培的塑料大棚,从定植到收获结束4~5个月;◎越夏栽培的塑料大棚,主要分布在冷凉地区,无霜期短的高海拔地区,从定植到收获结束5~6个月。全生育期化肥用量◎全生育期氮肥用量70~100千克尿素(含N46%),磷肥用量100~125千克过磷酸钙(含P2O516%),钾肥用量70~90千克硫酸钾(含K2O50%)。若施用其他肥料,可根据有效成分进行换算。基肥用量◎在每亩施4~5立方米有机肥的基础上,依据底肥中化肥量占施肥总量各自不同的比例,应施入尿素14~20千克,过磷酸钙100~125千克,硫酸钾28~36千克。表2 亩产5 000~7 500千克番茄基肥施用方案(番茄单株一般结5~6穗果实)适用栽培模式◎越冬长季节一年一大茬栽培的日光温室,占地10个月以上。全生育期化肥用量◎全生育期氮肥用量150~200千克尿素(含N46%),磷肥用量150~200千克过磷酸钙(含P2O516%),钾肥用量90~160千克硫酸钾(含K2O50%)。基肥用量◎在施6~8立方米有机肥的基础上,应施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150~200千克、硫酸钾20~25千克。表3 亩产10 000~15 000千克番茄基肥施用方案(番茄单株一般结7~13穗)此方案属常规施肥技术,如果同一棚室中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蔬菜,应结合测土施肥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合理施肥,延长棚室的使用年限,减少因连作障碍造成的低收益。整地时先将底肥中的有机肥铺施于地面,然后机翻或人工锹翻两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之后搂平地面。作垄后开沟将底肥中的化肥施入沟中,与土壤充分搅匀后搂平。一般选用高垄种植,垄高15~20厘米,宽40厘米。高垄中间单行种植。行距100厘米,株距33~40厘米。定植前7~10天将垄作好等待定植。 -
报告常规小麦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小麦栽培技术,是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人们采用相应的调控技术,以达到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使小麦的生长发育向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发挥出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最终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的目标。小麦栽培技术包括:耕作整地、选用良种、施用肥料、合理浇水、病虫防治、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由于地形、土壤、气候、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的不同,具体的栽培技术也不相同。小麦生长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不同质地的土壤都可种植小麦,但以中壤和黏壤土最好。实践证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与土壤肥力和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有关。如黏性土壤有良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后期生长良好,形成的粒重高。但由于土壤质地黏重,整地困难,不容易达到苗全、苗匀,而且由于土壤温度上升较慢,幼苗生长较弱,常有“发老不发小”的说法。对这种土壤应十分重视适耕期,看墒抓住时机整地,在适期播种的上限播种,以培育壮苗。砂性土壤则相反,容易整地和保全苗,且土壤温度上升快,有利小麦的幼苗生长。但沙地的保肥、保水能力差,后期容易早衰,常称“养小不养老”。因此,在操作技术上,既要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又要防止青枯粒重下降。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适宜于小麦生长发育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1.1~1.3g/cm3,总孔隙度50%~55%,水稳性的团粒结构40%左右,土壤pH值6~8.5,土壤含盐量低于0.25%。每亩450kg以上产量水平,耕层土壤肥力基础为:有机质含量1%左右,全氮0.07%以上,速效磷20mg/kg左右,速效钾80mg/kg左右。超高产(650kg/亩)麦田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1.5%,可水解部分占50%以上,全氮0.1%左右,水解氮7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目前培肥地力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麦田整地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表土结构状况,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的相互关系,为小麦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一定程度上抑制某些病虫的为害。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小麦的出苗率、生长势、分蘖成穗、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结构和产量形成。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6年春季在许昌、太康、长葛3县53块麦田调查,麦田断垄(7cm以上无苗)率平均13.5%,断垄10%~20%的面积占60%。由于断垄小麦平均减产10%以上,断垄达到35%的麦田可减产17.9%~22.2%,造成麦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是麦田整地质量差,尤其是耙地质量差。因此,整地是小麦栽培技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环节。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变革,目前小麦生产已经发展到“七分种,三分管”的新阶段,而“七分种”的最关键措施是麦田整地。通常麦田整地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耕翻(犁地)、深松耕、旋耕、耙地、耱地、镇压等,这几项措施对土体起到不同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运用,相互搭配,形成一个耕层深厚、地面平整、土块细碎,上虚下实的耕作层。土壤翻耕是最常用的整地基本技术。由于铧式犁翻耕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浅耕和深耕,通常翻耕深度达到25~30cm称之为深耕。大量的试验结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深耕可以打破浅耕形成的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强耕层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加快有机质分解和无机营养矿化。深耕可以将有机肥、秸秆、残茬以及表土存留的病菌、害虫孢子等掩埋入土,对小麦全蚀病、纹枯病、赤霉病和线虫病防治有重要作用。不论是旱地、灌溉麦田或稻茬麦田,深耕的增产作用是肯定的。因而,深耕是目前实现小麦持续高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经多年多点试验,麦田深耕的适宜深度以25~30cm为宜。为节省能源,浅耕和深耕可以交替进行,采取隔年深耕比较适宜。用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面或间隔深位松土,不翻土层,一般耕深25~30cm,最深可达50cm。深松可以打破翻耕多年形成的犁底层,利于土体接纳更多雨水,又可保持地面秸秆覆盖,减轻风蚀、水蚀和土表水分蒸发。目前深松耕已逐步与条带免耕相结合,用于半干旱区。旋耕可使表土破碎,平整地面,集犁、耙、平三作业于一体,省工省时。但旋耕机械仅作用于表土16~18cm,一般仅有15cm左右,一方面不能疏松耕层,常期旋耕使耕层变浅板结,不利接纳雨水,无法将残茬、秸秆及病虫卵、孢子掩埋入土,造成下茬病虫加重;另一方面旱地麦田因旋耕表土快速失墒,播种过深,严重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尤其在底墒较差情况下,旱地麦田一般不宜采用旋耕。在平原麦田,如果仅用旋耕而不用钉齿耙进行耙、耱,会造成表土过分疏松,小麦播种过深,出苗困难,冬季小麦苗根不粘土,苗长势弱,冻害严重。因此,旋耕必须与耙、耱、镇压相结合。深耕和精细耙地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打造成适合小麦播种出苗、苗全苗匀的土壤环境。农谚“秋收一张锄,麦收一盘耙”深刻揭示了耙地对小麦生产的重要作用。深耕后土垡高低不平,相互架空,失墒严重,必须及时耙地。所谓精细耙地就是在麦田翻耕后,要用圆盘耙和钉齿耙直耙和斜耙数遍,达到坷垃粉碎,地面平整、压紧耕层、上虚(0~5cm)下实,使小麦种子播种深度不超过5cm,出苗后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不跷空,不漏风。近几年有些农户用犁翻耕后,再用旋耕机打碎垡头,使表土疏松,而下层跷空,造成播种过深,出苗困难,冬季幼苗根不粘土,冻害严重。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旋耕后一定要与耙、磨相结合,压实表土,以利出苗,保证壮苗越冬。合理施用底肥和种肥是种好小麦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小麦增产的物质基础。底肥分布在耕层内,既可保证小麦幼苗生长健壮,又能在小麦全生育期源源不断供应养分。做底肥的有机肥有厩肥、人粪尿、堆肥、饼肥、土杂肥和绿肥等。各种有机肥所含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养分的数量不同,它们的增产作用也有所差别。其肥料质量随牲畜种类、垫圈材料、积存方法不同而有差异。人粪尿是以含氮为主的完全肥料,肥分浓厚,肥效较快,常用作追肥,也可用作底肥施用。饼肥的养分含量较高,其中以含氮为主,也含相当数量的磷、钾和微量元素,经粉碎发酵腐熟,可与粗肥搭配施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秸秆直接还田的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河南省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秸秆还田占面积比较大的是夏玉米茬种小麦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数量据华北几省调查,平均每亩玉米秸秆风干物350~450kg,高产玉米秸秆量可达500kg以上。玉米秸秆还田主要是机械作业,玉米成熟后及时摘穗,此时秸秆呈绿色,含水率35%左右,易于腐烂。机械就地切碎,长度小于10cm,配合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并喷洒农药防止玉米秸秆带有病、虫,而后立即进行深翻,耕后耙实。如墒不足,秸秆还田后要浇好底墒水,踏实土壤,以利播种。氮肥: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目前以尿素为主,其他几种氮肥用得很少,如硫酸铵、氯化铵,目前生产上已很少见。它们的基本特性和含氮量可参看说明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等。目前以过磷酸钙应用比较普遍。重过磷酸钙养分含量高,应用效果好。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在小麦上两种钾肥都可应用。复合肥:分为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同时含两种营养元素的称为二元复合肥,含3种营养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较常用的有下列3种。二元复合肥:磷酸二铵(含N18%,P2O5 46%),磷酸一铵(含N12%左右,含P2O5 50%左右),硝酸磷肥(含N20%左右,P2O5 20%左右)。硝酸磷肥由于氮素易流失,在降雨较多、地下水位较高地区不宜做底肥。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N、P、K含量各15%)。复混肥:目前用量较大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混肥。这些肥料是成品的氮肥、磷肥、钾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由于生产厂家众多,复合肥品牌繁多,质量优劣不齐,购置复混肥一定要弄清氮、磷、钾含量,有无质量检验证明。小麦要选用含氮量较高(N20%以上)的复混肥。在缺钾地区,要选用钾含量较高的复混肥。由于单位(一袋)复混肥含氮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底氮量的要求,一定要按需氮量和复混肥含氮量的差额补充施用氮化肥(尿素)。对一块麦田要确定合理的施肥数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不同麦田的基础肥力、供肥能力、化肥利用率、当年气候、小麦品种以及经济效益的差异,要准确回答施肥量十分困难。尽管国内外的小麦栽培、土壤肥料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生产经验的总结,但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可靠的方法用于确定合理施肥量。目前,确定小麦施肥量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大量田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调查数据确定施肥数量。配方施肥技术所提出的施肥指标,是指在秸秆还田、有机肥基础上所施用化肥氮、磷、钾的数量。概括起来,平原灌区小麦亩产量500~600kg,以施纯N 12~14kg,P2O5 6~8kg,K2O10kg,亩产量416.67~550kg,需施N 11~13kg,P2O57kg左右,K2O 8kg左右。旱地小麦施肥量N10kg,P2O5 6kg为宜。运用第二种方法,即根据多年多点小区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小麦施肥量,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小麦栽培界提出需肥总量倍数法,即根据调查发现小麦一季总施肥量(包括有机肥)是总需肥量的倍数,即N 2倍、P2O5 3倍左右、K2O 1倍左右,因为当时有机肥占比重较大,化肥量占比例较小。根据估算所需施肥量,将有机肥、磷肥、钾肥等化肥可做底肥一次施入,而氮素化肥肥效快、易损失,应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以及不同土壤质地等条件,采用不同的底、追比例。在中、低产水平下,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因此,必须进行早促,提高冬前的分蘖数,底氮肥用量要大。生产实践中常常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即有机肥、化肥全部做底肥施入土壤,或冬前、早春进行追肥,以促分蘖成穗。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已相对比较容易,而防止倒伏、争取大穗、提高穗重则成为实现高产的主攻方向。所以生产中提出采用“氮肥后移”的施肥技术。这对控制冬前群体过大,防止后期倒伏、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据研究氮素化肥,在每亩400kg左右的产量水平条件下,底施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500kg/亩以上的产量水平底肥可占50%~60%。剩余部分根据苗情、群体发展状况,在拔节期前后追施。砂质土壤透性好、吸附性弱、养分易损失,底施氮素化肥也应少一些,常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丘陵旱地冬春降雨量少,底施化肥量的比例可增大一些。根据生产需要的底、追氮比例和施氮总量,可计算出底氮用量。在犁地前与其他肥料一同施用。播种小麦时,用少量化肥或半速效优质有机肥集中施在种子的附近,或者在播种时和麦种混合播入土中,这些肥料统称为种肥。由于种肥集中在种子附近,对促根增蘖、培育壮苗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在土壤瘠薄,底肥不足或是误期晚播的情况下,增产作用尤其显著。具体到每块地种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肥力、底肥用量等因子有关。在选用种肥时,必须尽量采用对种子或幼芽副作用小的速效肥料。现有氮素化肥中,硫酸铵吸湿性小,易于溶解,适量施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适合作为小麦种肥。尿素含氮量高,浓度很大,而且含有缩二脲,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故一般不适合和种子混合播种。但如需用尿素作为小麦种肥时,用量不宜过大,尽量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碳酸氢铵挥发性强,易灼伤种子和幼芽,而且溶解后呈碱性反应;硝酸铵吸湿性很强,极易吸水溶化,若与种子接触常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氯化铵含有氯离子,对幼芽有伤害作用,所以这些化肥均不宜作种肥。过磷酸钙易于溶解,在土壤中移动性小;钙镁磷肥无腐蚀性,物理性好,都可作为种肥。磷酸铵含氮、磷成分高,作种肥效果最好。也可以选用对种子发芽无影响的有机肥料作种肥。如用硫酸铵与小麦种子混播,每亩地用3~4kg,或者按种子量的1/2与麦种干拌均匀后混合播种。尿素与种子混播,应严格控制尿素用量,每亩以1.5~2kg为宜,最高不能超过2.5kg,要随拌随播并应和种子同时均匀播下。种肥的施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土壤肥力基础好的高产区也可以不施种肥。目前,很多地方采用氮化肥在犁地后撒在垡头之上,然后耙地,实际也起到了种肥的作用。播种前浇水,保持充足土壤水分,足墒下种,是争取全苗、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主要作用表现如下。小麦播种以后,要从土壤中吸收相当种子干重35%左右的水分,才能开始萌动发芽。土壤水分不足种子吸水时间长,发芽慢,出苗时间长影响壮苗和全苗。小麦发芽时长出的根为初生根,每株小麦一般有3~5条初生根,最多可达10条。出苗以后种根的数目不再增加,土壤水分充足初生根数目多。初生根入土很深,最深可达2m以上。据测定,小麦四叶期初生根的长度已达50~60cm。小麦苗不仅在分蘖之前完全依靠初生根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而且在小麦生长后期仍能有很强的吸水作用,特别是丘陵旱地或遇到干旱年份,它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供给植株生长。小麦分蘖成穗主要依靠下位早生分蘖,因而促进小麦下位分蘖的形成是达到预期穗数的关键。为了实现足墒下种,首先应做好蓄水保墒工作。秋作物由于收获以后,气温尚高,天气干燥,土壤板结,蒸发量大,如不及时保墒,土壤水分迅速蒸发。而这一时期降雨往往较少。据统计,河南省除了南部地区外,播种时期干旱年份占50%左右,致使欠墒播种,甚至无法播种。因此,应随收随耙及时保墒,有灌溉条件地区,应抓住时机(尤其秸秆还田地块)浇好底墒水,宁可浇水后赶在适宜播期的下限播种,也不要欠墒播种、因抢墒过早或过深播种。在丘陵旱地,缺墒无法播种时,如果播种适期已过,可采用干土浅播寄种的方法,即播后等雨出苗。或深开沟浅播种的方法,抗旱播种。底墒足不仅促进初生根的生长,而且能增加次生根数量,促根系向纵深处发展,从而增强植株的抗旱和抗倒伏能力。不同的土壤质地,有利于种子发芽的土壤含水量是不同的。如砂壤土为14%~16%,壤土16%~18%,黏土20%~24%。其相对含水量70%~80%为适宜播种的土壤含水量,低于60%播种后种子吸水慢,萌发慢,出苗慢。种子在萌发出苗过程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有试验证明种子含水量由12%增加到17%,其呼吸强度增加1倍。因此,土壤水分不足时,幼苗发根少,苗弱。土壤水分过多,土壤空气不足,影响种子呼吸,不利出苗,甚至会使种子霉烂等。播种阶段栽培的任务是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以达到苗足、苗匀、苗壮的目标。品种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的内在因素,而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选用适宜的品种,并发挥其最大生产潜力,从而获得高产稳产。每一个品种都有它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品种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反应,如对温、光的反应,耐肥性,耐旱性,抗寒性和生育后期耐高温能力等。播种时,首先应了解所用品种冬春性的强弱,这是选择适期播种和确定播量的重要依据。春性品种从播种到开始进行幼穗分化,这一段时间对低温条件要求不严格。据试验,豫麦18在日均温17.5~18℃,播种后24天左右开始进入幼穗分化期;当日均温下降到17℃左右,历时22天左右开始进入幼穗分化,这表明一定低温对春性品种发育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当温度下降到14.5~15.0℃时,播种后26天左右开始进入幼穗分化期。可以看出,春性品种不能播种早,否则冬前就会遭受冻害。半冬性品种从播种到开始幼穗分化,对低温要求相对严格。如豫麦49品种,平均日均温17℃左右从播种到幼穗分化历时30天左右,这就是说当低温不足时历时天数增加。冬性品种对低温条件要求更严格。所以,冬性、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可以提早,且冬前不至于受冻害。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在10月16日前后,半冬性品种为10月12日前后;由于春性品种分蘖时间短,分蘖成穗数少,半冬性和冬性品种分蘖时间长,分蘖多,成穗多。所以春性品种的播量要大于半冬性和冬性品种;不同品种耐肥性不同,如周麦16、周麦22、新麦26、百农207、豫麦49、兰考矮早8等可以种在单产600kg/亩以上的高产地。适宜500kg/亩左右产量水平的品种目前比较多,如春性品种郑州9023、偃展4110,半冬性品种周麦18、矮抗58等;应根据茬口的早晚不同安排品种。早茬地要选用半冬性品种,可适当减少播量,并能充分利用冬前的光、温等自然资源。晚茬地要选用春性品种,麦苗冬前生长发育快,且不易受冻害。总之应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品种,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了提高播种质量,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晒种、测定种子发芽率、进行种子包衣和拌种等种子处理工作。在小麦收打过程中,常有籽粒破损、混有草籽、杂物和带有病虫的籽粒,而且同一品种由于不同花位小花形成籽粒大小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多花型品种更明显。据测定一个品种的下位花形成的籽粒千粒重为48.0g,其上位花的籽粒千粒重只有21.5g。如果不进行种子精选不仅影响出苗率,而且大小籽粒的幼苗长势也不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将同一品种籽粒大小不同的种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早出苗2天,早分蘖6天,平均单株分蘖多2.8个,大粒种子幼苗的前3片叶长、宽、面积都大于小粒种子。据河南农业大学测定,籽粒大小不同,形成的初生根数也不同,千粒重42.2g的籽粒初生根6条,千粒重34.0g初生根为4.8条,千粒重21.0g时初生根为4.3条。可见,大粒种子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因此,只有通过精选种子才能为实现苗足、苗匀、苗齐、苗壮创造条件。播前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性、增强种子的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出苗快、出苗整齐,还可以减少病虫害。晒种的方法和时间,视天气条件而定。在阳光较强的情况下,一般将种子摊成3~7cm厚,晒1~2天即可;阳光较弱时,可适当延长晒种时间。在晒种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种子在贮存期间,如保管不善,受潮受热,都易引起霉变或虫蛀而降低发芽率。因此,播前做好发芽试验,避免因发芽率过低而造成损失,并为确定播种量提供依据。小麦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种子吸收水分达到种子干重的35%以上,在15~20℃的适温条件下,积温达到50℃即可发芽。发芽试验时,种子吸足水分后,应保持湿润状态,不能用水淹没,以免缺氧烂种。种子发芽的好坏,通常用3个指标来衡量:一是发芽率,指100粒种子中7天内的发芽粒数;二是发芽势,由于种子的成熟度不同,有的发芽早,有的发芽晚,发芽势指100粒种子中3天内集中发芽的粒数;三是发芽日数,指100粒种子中发芽籽粒的所需日数。只有发芽率高、发芽势强、发芽日数短的种子,才能出苗快,出苗齐,长势壮。供发芽试验的种子要有代表性,应从贮存种子容器的各层中多点取样,充分混匀,最后取出200粒,分作两个样品测定(每样品100粒),应标明试验种子的品种名称及来源,以防差错。发芽试验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有直接法(即常用试验法)和间接法(即染色法)两种。(1)直接法。用培养皿、碟子等,铺几层经蒸煮消毒的吸水纸或卫生纸,预先浸湿,将种子放在上面,然后加清水,淹没种子,浸4~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再把淹没的水倒出,把种子摆匀盖好,以后随时加水保持湿润;也可用经消毒的纱布浸湿,把种子摆在上面,卷成卷,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随时喷水保持湿润,逐日检查记载发芽粒数。(2)间接法。来不及用直接法测定发芽率时,也可采用间接法——染色法。由于种子活细胞的细胞壁具有选择渗透能力,有些化学染料,如红墨水中的苯胺染料,不能渗透到活的细胞质中去,染不上色,而失掉生活力的细胞可被渗透染上颜色。将未经药剂处理的种子,先浸于清水中2小时,捞出后取200粒分成等量两份测定。用刀片从小麦腹沟处通过胚部切成两半,取其一半,浸入红墨水10倍稀释液中1分钟(20~40倍液需2~3分钟),捞出用清水洗涤,立即观察胚部着色情况。种胚未染色的是有生活力的种子;完全染色的为无生活力的种子;部分斑点着色的是生活力弱的种子。这种测定结果,与直接作发芽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但连部分斑点着色的种子计算在内时,使此法测定的发芽率略显偏高,因一些发芽率弱的种子实际不能发芽。这是晚茬麦增产的措施之一。播前提早进行浸种催芽,可以加速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水解,促进酶的活动,使播种后缓慢进行的生理转化过程提前进行,使之早出苗,早开始光合作用,有利于晚苗形成壮苗。据信阳、周口、罗山等农业科学研究所(站)试验,11月上、中旬播种的晚麦,催芽(露白)播种较干种子播种,出苗早3~5天,每亩增产小麦11.7~21.1kg,增产率为4.1%~9.2%。催芽前,将种子浸泡在50℃温水中10~15分钟,捞出后堆放,盖上湿麻袋或湿革袋,半天后翻倒一次,种子萌动前,堆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萌动后保持20℃左右,洒冷温水以调节发芽的适宜温度。经一昼夜,种子即可“露白”萌发,即适宜播种。若当天种不完,剩余种子一定要摊开晾干,避免胚根继续伸长,影响播种质量。为了防治病虫为害,一播全苗,目前生产上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或杀虫剂、杀菌剂混合等拌种技术。病虫防治应根据不同地区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当的种衣剂或拌种农药。如纹枯病、条锈病、全蚀病等多发区,可选用3%敌委丹悬浮剂,2.5%适乐时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全蚀病、黑穗病发生区,可以分别用全蚀净、2%立克秀拌种,在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为害地区,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水、种比例为1∶100∶1000浓度)。也可结合整地进行土壤处理,如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 kg。总之,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种子处理,以保全苗、壮苗。确定合理的播种量,达到适宜的基本苗,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能的基础,是协调群体与个体,穗数、粒数、粒重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能达最大限度发展的基础。适宜播量的确定必须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产量水平、气候特点、播种早晚等因素而定。确定适宜基本苗数与品种特性有密切关系。在同一地区,同样条件下,品种不同,单株分蘖力、单茎叶面积、叶型,单株成穗以及适宜的亩穗数均有很大差别。据试验,豫麦49单株分蘖数比周麦11(豫麦51)越冬期多2.4个,拔节期多1.7个,单株成穗多1.5个,单株分蘖成穗率高9.9%。而与豫麦49冬性强弱相近的兰考906(豫麦66)单株成穗只有1.1个,单株成穗率只有14.7%,比豫麦49少20.8%。因此,必须根据品种的特性确定播种量。多数品种是随着品种的冬性增强,单株分蘖数增加,单株成穗数增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相应地下降。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个体的生长状况,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大,单株分蘖和次生根数减少,苗质变弱,单株成穗少,穗粒数和粒重下降。据崔金梅等试验,在越冬前基本苗5万/亩时,单株分蘖4.3个,次生根8.8条,单位叶片干重为3.92mg/cm2,而基本苗20万/亩时单株分蘖为3.7个,次生根4.7条,叶片干重为3.61mg/cm2。到起身期更为明显,基本苗5万/亩时单株分蘖7.4个,次生根21.6条,叶片干重为3.73mg/cm2。基本苗20万/亩时,分蘖数、次生根、叶片干重分别为4.8个、15.7条和2.85mg/cm2。表明由于密度的增加,植株分蘖数、次生根数明显减少,叶片变薄,特别单株成穗数、基本苗5万/亩与20万/亩的分别为3.2个和1.6个,相差1倍。但从群体发展看则呈相反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增大,单位面积穗数增多,叶面积系数提高,越冬前基本苗5万/亩与20万/亩的,总分蘖数分别为21.5万/亩和64.0万/亩。基本苗5万/亩与20万/亩,到起身期分别达到37.1万/亩和88.0万/亩。最终成穗数分别为17.2万/亩和32.0万/亩。当然这种差异不是等差级数的上升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群体和个体达到协调,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获得最大发展,即3个因素乘积最大,产量最高。这是实施栽培措施的最终目标。苗是形成穗的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地力水平,提出产量指标,而后再根据品种的特性即单株成穗潜力,确定需要的苗数。如豫麦49品种,要获得7500kg/亩左右的预产目标,需成穗42万~45万/亩,该品种单株成穗一般3.5~4.0个,所以每亩就需要用10万~12万苗。兰考矮早8品种,预计每亩600kg左右的产量,由于该品种穗子大,粒重高,每亩30万穗左右即可以达到预计产量,但该品种一般单株成穗只有1~1.1个,所以要有27万~29万苗,才能达到所需的穗数。目前生产中单株成穗一般3~5个,半冬性品种单株成穗多于春性品种。在基本苗确定之后,根据籽粒的大小、种子的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等,计算出每亩的实际播种量。计算方法是:小麦的单株成穗数,不仅与品种特性有关,而且与播种早晚有密切关系,同一品种因播种晚,冬前积温少,单株成穗数下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仅就小麦播期而论,从大的范围看,河南省可划分为北、中、南3个不同区域。本区包括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濮阳、焦作、新乡等市以及黄河南岸的偃师、巩县、荥阳、郑州、开封等市县的北半部。根据地形、地貌和多年生产实践,本区小麦播期又可划分为3种类别。(1)西部山丘区。本区位于省境西北边缘,主要是太行山的东坡和南坡,也可延伸包括豫西北部的高寒山区。该区地势和纬度都较高,气温偏低,秋季降温早,冬季冷期长,年平均气温11.5~13℃,1月平均气温-2℃以下,为河南省最冷的地区,年降水量600~700mm,地下水缺乏,灌溉面积小。土壤类别主要是山地褐土、红黏土和立黄土,肥力中等。如9月下旬播种,冬前一般可满足700℃以上的积温,常年适播期范围为9月20日至10月5日,山区或丘陵旱地宜于“上时”偏早播种,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宜于“下时”播种,若延至10月5日以后播种,冬前壮苗没有保证。(2)豫西北山前平原区。本区地跨黄河,北起太行山东至东南的山前倾斜平地,南至黄河南岸谷地。该区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土层较厚,质地适中,排水良好,土壤肥力普遍较高,年平均气温13~14℃,年降水量600mm左右,大部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为河南省小麦高产区。该区冬前小麦达到壮苗标准所需0℃以上积温,半冬性品种为660~700℃,弱春性品种为580~620℃,若播种过早,冬前积温多于700℃,容易引起旺长;播期过晚,冬前积温不足580℃,导致麦苗瘦弱,均不能高产。根据积温推算,半冬性品种常年适播期范围为10月8~10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2~15日。(3)豫东北平原区。本区位于河南东北部,包括黄河以北,京广路以东大部地区和黄河南岸的部分地带。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降水量600mm左右,土质偏沙,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常年适宜播种期,半冬性品种的适宜播期一般应于9月30日至10月10日;弱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13日。本区主要指黄河以南、沙河以北广大地带,包括西部丘陵和中、东部黄淮冲积平原,又可分为3种类别。(1)豫西丘陵旱作区。本区位于省境西部,属黄土高原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4℃左右,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600mm多,多集中在夏季,80%以上的丘陵岗地,地下水奇缺,历史上干旱频繁,土层深厚疏松,易于耕作,土壤肥力不高。常年小麦的适播期范围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地势较高或背阴坡可适当早播;肥水条件较好的川地或应用春性品种在适期的下时播种。丘陵旱地小麦适期早播,可以利用冬前积温培育壮苗,扩展根系,利用深层水分,提高抗旱能力。因此,在抗旱播种上,群众素来就有“有墒不等时,到时不等墒”的经验,这说明土壤水分是影响播期早晚的主导因素。(2)中部缓坡平原区。本区位于省境中部,地势由西向东渐低,形成缓坡平原。其范围是北起新郑,南至沙河,主要包括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市所辖各县。气候处于南北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15℃,常年降水量650~800mm,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该区小麦适播期范围,据多年试验研究,半冬性品种10月8~12日,春性品种10月15日前后播种,能够满足冬前壮苗所需积温,比较稳妥。(3)豫东黄淮冲积平原区。本区位于黄淮大平原西部,省境东部,为黄河、淮河冲积平原,地势比较低洼,部分盐碱。其范围北自中牟、开封,南至周口,主要包括开封、商丘、周口所辖各县,地势平坦,但地力比较瘠薄,有机质含量偏低,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降水量650~800mm,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选用抗灾能力强,稳产性能较好,适于中产水平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其播期范围,半冬性品种10月5~10日、弱春性品种10月10~15日播种较好。在此范围内,盐碱地因不易发苗,可适当提前播种;肥水条件较好的可适当延迟播种,最迟播期不宜拖过10月20日。本区包括沙河以南、淮河流域及南阳盆地等,从小麦播期角度上考虑,可分为3种类别。(1)淮北平原区。本区位于淮河以北,沙颖河南的广大淮河冲积平原。气候属于暖温带的南缘,具有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水量800~1000mm,地面水、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土壤类型主要是砂姜黑土和黄褐土,质地黏重,潜在肥力较高,但有效成分较为贫乏,土壤肥力较低。生产上应用的品种类型以弱春性为主,半冬性较少。适宜播期范围为10月10~25日,弱春性品种近下限,半冬性品种近上限。(2)南阳盆地。本区位于省境西南,以南阳地区为主,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土壤类型主要为黄褐土,低洼地多是砂姜黑土,沿河平原为灰潮土,大多地区肥力水平较低,土壤有机质贫乏。种植的主要品种多为弱春性类型,常年适播期范围,一般为10月15~25日,岗地、砂姜黑土可适当提早。(3)淮南稻麦两熟区。本区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信阳地区,还有南阳地区桐柏县一部分。该区处于北亚热带的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农业区,年平均气温15℃以上,常年降雨量1000mm以上。本区种植业以水稻为主,稻麦两熟。小麦单产水平不高,但增产潜力较大。由于秋季多阴雨,晚茬麦面积较大,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品种均属弱春性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常年适播期,范围较大,一般为10月20~30日,山区岗地先种,平川地后种。小麦的播种质量主要是指:播深适宜,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根据产量水平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播幅宽度。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要求3~5cm,防止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小麦的下部分蘖出生早,发育健壮,成穗率高。在正常情况下,分蘖成穗的顺序是:单株成两个穗时,由主茎和第一个一级分蘖成穗,成3个穗时第二个一级分蘖可成穗,只有单株成5个穗时,第一个二级分蘖才有可能成穗。可见单株成穗主要靠主茎的第一个至第三个分蘖成穗。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地中茎(胚芽鞘节间)伸的过长,由于养分消耗多,历时时间长,营养重心转移,致使第一个一级分蘖甚至第二个一级分蘖不能发生,形成缺位蘖。因而苗弱,成穗少,即使加强管理也很难由弱转壮。精细播种、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健壮,这是充分利用个体生长优势,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生产中机播面积不断扩大,为实现精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合理的播种方式对培育壮苗,充分利用土壤、光能等自然资源,减轻病虫为害,防止倒伏,有着重要作用。一般生产中多采用约20cm等行距。单产达到600kg/亩左右的高产水平,要根据品种特点可用窄行17cm、宽行23cm的宽窄行播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对成穗少的大穗型品种,如兰考矮早八,行距可缩小到17cm等行距。应大力推广宽幅播种技术,宽幅播种将传统的一条线密集条播,改为播幅宽6~8cm的播种方式,克服了缺苗断垄现象。据新乡市农技站近年试验:宽幅条播在同等地力条件下,可增产5%。在稻麦两熟制地区,由于整地困难,整地质量差,多采用撒播方式种小麦,有的在水稻收获之前撒到稻田里,撒播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土地利用率高的特点,便于做到适期播种。但撒播常使种子分布不均匀、麦苗生长不整齐、下种量大、不便管理等缺点。小麦生育期一般为220~240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情常常发生壮、旺、弱的不同变化。掌握各时期苗情发展动向,加强麦田管理,是达到丰产的关键。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掌握简化、节约、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及时管理。根据小麦器官建成特点和季节变化,将麦田管理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前期管理是指从小麦播种到返青(2月上旬)。该阶段是小麦第一个分蘖高峰期。进入越冬期时春性品种幼穗发育达到二棱期,半冬性品种进入单棱期。小麦进入越冬期之后生长量很少,所以前期管理主要是指冬前和返青期的管理。前期管理的任务是以实现充足的穗数为主攻目标,同时为穗大奠定良好基础。冬前壮苗指标,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品种有所不同。400~500kg/亩的产量水平,弱春性品种主茎叶龄6片叶左右,单株分蘖3~5个(含主茎,下同)。总蘖数65万~70万/亩。一般不要超过90万/亩,半冬性多穗型品种,主茎叶龄7片左右,单株分蘖6~7个,亩总蘖数70万~80万。600kg/亩以上的高产田,单株分蘖7个左右,总蘖数80万/亩左右。为了防止中、后期脱肥或引起倒伏,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冬前一定控制群体总蘖数不要超过100万/亩。冬前管理主要应抓好以下两项措施。(1)保全苗。小麦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特别是短时阵雨,造成地表板结,形成一层硬壳,影响出苗,必须抓住适耕期,疏松表土,保苗出土,但要防止过深伤芽。如雨后地表板结,可进行轻微镇压以破除板结,助苗出土。小麦出苗以后,要进行田间检查,发现缺苗断垄现象,要立即催芽补种。如补种已晚,可在小麦进入分蘖期之后,进行疏苗移栽,栽苗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标准,栽后浇水,没有灌水条件的应趁墒移栽,并注意压实。保证全苗对获得充足的穗数具有重要作用。(2)促壮苗。由于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底肥和底墒充足,冬前除了晚播小麦外,一般都能达到壮苗标准。主要管理任务是,防止杂草为害,中耕保墒,特别是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一定注意蓄水保墒,防止春旱。晚播麦田由于积温不足,应中耕镇压,能提高地温,促苗生长。对播种偏早、长势旺、群体超过壮苗范围的麦田,可采用深锄的办法控制旺长,以防后期倒伏或过多消耗地力。对于播种早有拔节趋势的麦田,要进行镇压,抑制节间伸长,并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发现大量主茎、大蘖的幼穗受冻时,根据天气状况(日均温3℃以上)抓紧时机施速效肥料(尿素6~7kg,或相当量的其他化肥),并结合灌水,促进未冻蘖生长成穗。在越冬期间小麦地上部生长量很小,正是根系向纵深发展时期,对麦田仍要加强看管监护,防止人畜损伤麦苗,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是指小麦返青到起身期间的管理。早春由于各地区以及同一地区年际间气温回升状况不同,小麦返青时间也不同。一般2月上、中旬气温明显转暖,日均温上升到3℃以上时,小麦心叶加快生长,整个麦田由暗绿色转为青绿色,开始进入返青期。小麦返青之后的生育特点是,生长加快、不断生长新的叶片,并进入分蘖第二个盛期,次生根也进入旺盛增长期。幼穗发育加快,弱春性品种二棱末至护颖分化,半冬性品种进入二棱期至二棱末期。返青期主要管理目标是:既要控制春生分蘖过多滋生,防止群体过大,引起倒伏,又要防止因营养不足,麦苗脱肥发黄,群体小,生长弱,达不到预期的穗数,穗粒数也将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返青到起身期是控旺、促弱、保壮苗的关键时期。主要管理措施。对总蘖数达到180万/亩左右,植株生长正常的麦田,此期不再施用肥水;对虽然群体达到要求,但心叶生长缓慢俗称“缩脖小苗”,叶色发黄的脱肥麦田,以及总蘖数有60万/亩左右,群体偏小的麦田,每亩可追施尿素7kg左右,并结合灌水。对晚播麦田为了稳定提高地温,促进麦苗生长,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对生长偏旺、群体总蘖数达到100万/亩以上的麦田,要控水控肥,深中耕,抑制生长,控制春生分蘖。另外,随着气温的回升,要防止病虫的发生与为害,尤其注意对纹枯病和红蜘蛛、蚜虫的调查与防治。小麦返青期要进行中耕保墒,消灭杂草,特别丘陵旱地,早春保墒十分重要,历史上河南省就有“顶凌耙麦”的习惯。总之返青期要因地因苗制宜,为争取穗多、穗大奠定良好基础。小麦从起身至抽穗为生长中期阶段。此期茎、叶、节间、根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并建成,分蘖数达到高峰,并开始两极分化。到抽穗期两极分化停止,单位面积穗数稳定。幼穗分化,从护颖分化期到花粉粒形成期,是小花分化和退化的高峰期。因此,该时期是决定穗数、穗粒数,为粒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生长发育快,需水肥量最多,对肥水最为敏感,是麦田管理的重心阶段,该阶段可分为3个时期。该时期是从小麦起身到拔节期,即从节间开始伸长到茎秆总长度达到3cm以上进入拔节期。河南省正处2月下旬至3月中旬前后。此时冬性、半冬性品种植株明显由匍匐状态转为直立。由于生长中心的转移,不再发生新的分蘖,并开始两极分化,自上位蘖开始逐渐死亡,低位蘖加速生长,向成穗方向发展,但如果此时长势强的大蘖(接近主茎)过多,将会引起倒伏,如两极分化过快,要防止撇头多成穗少。所以起身到拔节是争取穗数的关键时期。幼穗发育是从护颖分化到小花分化期末,此时每穗小穗已不再增加,是小花分化最快的时期,也是缩小不同小穗位小花发育进程差距,减少不孕小穗奠定基础的时期。可以看出,该期的营养状况对获得高产至关重要。主要管理措施。对产量水平达到500kg/亩以上的高产田,土壤肥力基础好,起身期不再追肥灌水。对群体超过100万/亩,长势旺,两极分化慢(甚至小分蘖不停止生长)的田块,要早采取措施,防止田间郁蔽,以免导致第一、第二节间生长快,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倒伏,导致病虫发生。对这类麦田,除了控制肥水以外,还应进行深锄或深耙断根,促使小分蘖加速死亡。单产400kg/亩左右的麦田,群体总蘖数80万/亩左右,此时也不再追肥灌水。对起身期叶色变淡,小分蘖迅速死亡的麦田,一般每亩可追施6~7kg尿素,并结合灌水。没有灌溉条件的丘陵旱地,要浅中耕保墒,趁雨追肥。稻麦区除了根据苗情决定是否追肥外,还必须清好三沟(厢沟、腰沟、边沟),排涝防渍。小麦起身期常发生的病虫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防治。同时进行杂草防除。当田间有50%的单茎节间长度达到3cm以上时称为拔节期。从拔节期到旗叶叶片全部伸出,这段时间的管理为拔节期间的管理。在这期间两极分化加快,是分蘖死亡的盛期。甚至一些生长发育时期接近主茎的大分蘖,也会因营养不足而成为无效蘖。在此期单位面积穗数基本稳定,所以是争取成穗的最后时期。幼穗分化是从雌雄蕊分化至雌蕊柱头羽毛突起期(雄蕊药隔形成期)。当前生产中所用的多数品种,每穗能分化20~25个小穗,分化180~200朵小花,但由于不同小穗和小花发育进程的差异,以及不良营养条件的影响,一个穗的结实数仅占分化小花数的20%左右,同一品种每穗粒数相差也很大。多数小花是在这一时期退化的。据崔金梅观测,小花退化的高峰出现在中部小穗第一朵小花雌蕊柱头羽毛突起期(雄蕊四分体之前)。此时春性品种的叶龄为11.7~11.9片,叶龄指数97%~98%,穗下节间开始伸长(1cm左右)。半冬性品种叶龄13.6~13.7片,叶龄指数97%~97.6%,穗下节间开始伸长,即开花前20天左右。这一时期的肥水措施具有明显的增粒效果,高产条件下,拔节期追肥比起身期追施穗粒数增加3.7粒。管理措施。凡是播种后一直没有进行追肥的麦田,应将播种时计划做追肥用的肥料量,在此阶段追施,并结合灌水。6000kg/hm2左右的麦田,一般应在拔节初期追施,以促穗数为主,6000kg/hm2以上的高产田,要在拔节中期即第二节间伸长,第三节间开始伸长期前后,进行追肥、灌水,以减少小花退化,促进大穗为主,并为提高粒重奠定基础。对返青期或起身期已追肥灌水的麦田,如此时叶色发黄,长势弱,也应在这期间,每追施尿素7kg左右,以保穗数增加粒数。小麦拔节时,一般正处3月中、下旬,此时的温度条件已有利于病虫活动,要加强病虫调查,如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并做好对吸浆虫掏土检查,为及时防治提供依据。旱地麦田要特别注意长腿红蜘蛛的防治工作,以免造成为害。孕穗阶段是指小麦旗叶叶片全部伸出至抽穗期(田间有50%以上的单茎顶端小穗伸出)。此时两极分化已基本结束,存留的大蘖一般都成穗。幼穗分化从柱头羽毛突起到柱头羽毛伸长期(雄蕊从减数分裂前期到花粉粒形成),是绿色叶面积最大,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小麦一生耗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供水充足不仅可以减少小花退化,植株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而且可防止小麦抽穗到籽粒形成期缺水,避免开花期灌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可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田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根护叶,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主要管理措施。浇好孕穗水,以保证小麦孕穗到开花期间对水分的要求,为抽穗、开花创造良好条件。对土壤肥力基础差、前期追肥少或未追肥,植株叶色淡表现缺肥的麦田,应结合灌水每亩追5~6kg尿素或相当量的其他速效性化肥。孕穗期追肥对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有明显效果。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可进行叶面喷肥。该时期仍要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黏虫等虫害,做好预测预报,进行及时防治。小麦生育中期冻害常导致穗数和穗粒数减少,甚至大面积麦田不能抽穗。此时,晚霜是造成冻害的主要因素。轻微受冻植株表现新生叶尖受冻,对植株的生长影响不大。造成严重为害的是穗部受冻,特别是幼穗发育到小花分化期至药隔形成初期对低温最为敏感,容易受冻,而此时受冻植株叶片没有明显表现。因此,不易被发现,这在生产中必须引起注意。要在霜后的几天内,连续检查主茎、大蘖幼穗生长状况,发现冻害立即进行灌水并结合施速效肥(每亩施碳铵15kg左右)促进小分蘖成穗,使损失得到一定的补偿。当地上部遭受严重冻害时,分蘖节处的潜伏芽,也能迅速生长开花结实获得一定的收获,所以生育中期的冻害,一定要及时发现。小麦从抽穗到成熟为生长后期,包括抽穗、开花、授粉、籽粒形成与灌浆等生育过程。虽然小麦的生育后期经历天数只占全生育期的1/6左右,但这是产量形成的最后时期,直接影响到收成的高低。此阶段正值4月下旬至6月上旬,后期常有高温、干旱、风、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导致小麦倒伏、青干,影响正常落黄,使粒重下降。这一时期还常发生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黏虫、蚜虫、吸浆虫等病虫为害,尽管前期生长良好,仍不能保证丰收。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继续加强后期管理,达到粒多粒饱,丰产丰收。小麦穗从旗叶叶鞘伸出为抽穗,田间有50%单茎抽穗进入抽穗期。从抽穗到开花一般历时5~7天。从开花到成熟一般历时35~40天,可分为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3个时期。开花10~12天内,为籽粒形成期,这一阶段籽粒生长很快,此期末籽粒基本轮廊已经形成,约达到最大体积70%,胚已具备发芽能力。此期籽粒干物质积累缓慢,千粒重日增重0.3~0.9g。籽粒含水量70%~80%,开花后的11~30天为灌浆期,该时期籽粒干物质急剧增加,千粒日增重1~2g最高可达3g以上,籽粒体积逐渐增大,并达到最大值,含水率由70%下降到40%左右。在灌浆期末,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逐渐减慢,千粒重日增量下降到1g以下。当籽粒含水率下降到35%以下时(占籽粒烘干重)籽粒灌浆停止。据测定,在这期间当籽粒灌浆强度下降到千粒重日增量0.5g左右时(开花后30~35天期间)又会出现灌浆强度的猛增过程,千粒日增重1~2.5g历时2~3天,这是小麦灌浆后期出现的灌浆强度的小高峰,之后灌浆强度又下降至停止。在小麦植株正常成熟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后期灌浆强度的小高峰。然而,由于后期植株生命力已经很弱,一旦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如高温、干热风、降雨等都会影响灌浆甚至使灌浆停止,小高峰不会出现。小麦抽穗以后,虽其营养器官基本停止生长,但籽粒干物质积累,半数以上是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测定,小麦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抽穗期达到高峰,灌浆期开始下降,乳熟期相当于最高时期的63.5%。其主要光合器官是旗叶和穗下节间,它们各占光合作用能力的近1/3,倒2叶次之,约占1/4,绿色穗仅占1/6左右。后期保护旗叶,延长其功能期,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这些器官的光合产物早期一部分用于籽粒形成,而另一部分仍在不断积累。籽粒进入灌浆期以后,茎、叶重量有一较短的稳定时期,到灌浆盛期,茎叶干重才开始逐渐下降。这表明此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分,开始向籽粒中转运;氮素营养水平适宜时,运转的量多而速度快,对增加粒重有利;营养水平过低时,茎叶中养分贮存少,粒重不高;氮素营养过高或播种过晚,茎叶中养分向籽粒运转慢,灌浆高峰期向后延迟,遇到高温,就会使灌浆停止,造成青干和粒重下降。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后期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和青枯,保持光合器官的完整,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最大限度地将营养器官中贮存的有机物质转运到籽粒中去,达到籽粒饱满,提高粒重。小麦抽穗到成熟,这一阶段耗水量一般要占总耗水量的1/3以上,日耗水量达1m3/亩左右。适宜的土壤水分,能保证植株生育后期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这一时期即使短时间缺水,也会造成叶片暂时凋萎,光合强度迅速下降,呼吸作用上升,消耗已合成的有机物质。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灌溉所测定,在小麦抽穗期,当土壤含水量为17.4%时(黏土),旗叶的光合强度比含水量为15.80%的高28.7%;灌浆期土壤含水量为18%时,比含水量10%的光合强度高6倍。同时,水分是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的溶媒和载体,通过酶的作用,将所积累的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的糖类和氨基酸,转运到籽粒中去,然后再合成淀粉、蛋白质等。籽粒的成熟与植株含水率有密切关系。籽粒含水率下降到35%以下时灌浆即停止。灌浆期间,茎秆的含水率为70%左右,如下降到60%以下,灌浆速度就非常缓慢,可见小麦生长后期,必须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但后期灌水的增产效果,还取决于灌水时间和灌水技术。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小麦生育后期除了灌好孕穗或抽穗水外,在开花后13天左右即灌浆高峰出现之前浇灌浆水,对提高粒重有明显效果。灌浆期一般浇水愈晚,效果愈差。尤其是浇麦黄水,必须注意土壤水分和灌水时间,一般浇过灌浆水的麦田不要再浇麦黄水。在土壤水分不太缺乏的条件下,浇麦黄水对提高粒重没有明显效果,甚至还会导致粒重下降。这是因为浇水后的一个时期内,灌浆速度降低,推迟成熟,容易遭受干热风袭击和发生雨后青干,缩短了灌浆时间,灌浆期间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后期灌水,由于小麦穗部已经较重,灌后土壤湿软,遇风易发生倒伏,因此,要防止大水漫灌,不使地面积水,并注意大风停灌。后期如灌水量过大,土壤水分过高,不仅影响到粒重,还会导致品质降低。小麦生长后期,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营养水平,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和根系活动,促进物质的合成与运转,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后期脱肥,绿叶面积下降快,灌浆期缩短,粒重低。因此,对抽穗期叶色变淡,呈现有早衰趋势的麦田,在抽穗到灌浆期间用2%~3%的尿素溶液,每亩50kg左右进行叶面喷施,可提高粒重。试验与实践证明,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公顷750kg左右,能补充籽粒灌浆期对磷、钾元素的需求,可提高粒重,改善籽粒品质。小麦生长后期,常有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发生。有黏虫、蚜虫、小麦吸浆虫等为害。因此,小麦抽穗后仍应做好预测预报进行及时防治,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50mL加水60~75kg喷施,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60g加水750kg左右喷施,对防治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叶枯病均有良好效果,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5~40g,800~1000倍液每亩用60kg左右喷施可防治赤霉病。防治蚜虫、黏虫、红蜘蛛、小麦吸浆虫等可用40%乐果每亩40~60g,对水40~50kg喷施。实践证明,要实现全苗壮苗,首先应保证足墒下种,土壤水分以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在黄墒(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条件下播种,出苗慢而不齐,苗质瘦弱,分蘖迟缓,且低位大蘖易形成缺位,冬前难以达到壮苗标准。农谚“麦收隔年墒”和“麦收八、十、三场雨”,其中8月(农历)一次降雨就是为小麦播种创造充足的底墒条件,这些传统经验都说明底墒的重要性。播后浇“蒙头水”是一种应变措施。在播种季节,限于水源、提灌动力等原因,不能及时浇底墒水,在播期已到情况下,根据多年经验,应果断采取“时到不等墒”的方针,首先抢时播种,待种子大部萌动后,及时浇蒙头水以保证全苗,解决底墒充足与适期播种的矛盾,但应注意以下3点。第一,浇水时间要掌握在播后3~5天,抓紧进行,这样表土湿润,有利出苗。若播后随即浇水,则为时偏早,出苗前表土就已干涸板结,造成出苗困难,缺苗断垄,特别在黏土地尤应注意。但如浇水过晚,就会延长出苗时间,影响苗全苗壮。第二,灌水量要控制在40m3/亩以下,防止大水漫灌。第三,齐苗后,适时松土保墒,破除板结,保持耕层疏松通气,促进麦苗生长。冬灌须根据气温、墒情、土壤类别、苗情等具体条件进行。灌水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掌握不当,则效果不大,甚至还会造成减产。冬灌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河南常冬春干旱,但冬季一般并不酷冷,小麦在越冬期间仍能缓慢生长。冬灌后土壤水分充足,有促根增蘖效果,其水分效应可维持到翌年返青以后,起到春旱冬防的作用。这样,返青时结合中耕松土,就可使麦苗迅速恢复生长。2.平抑地温冬灌后虽在一定时期内地温稍有下降,但可减少越冬期地温变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冬灌后土壤含水量增加,热容量加大,地温变幅减小。3.踏实土壤,粉碎坷垃冬灌后土壤踏实,减少了耕层架空不实现象,黏土地表层坷垃通过冻融的机械胀缩作用,变得粉碎,使根系和土壤密接,可显著减轻小麦冻害。为了发挥冬灌的效益,在应用中要注意掌握:在时间上,冬灌偏早,由于气温高,起不到调节地温和粉碎坷垃的作用,地干以后,尚需中耕保墒;冬灌过晚,由于土壤冻结,地面渗水困难,麦根易受“凌抬”,严重的甚至地表形成冻壳,造成死苗。因此,冬灌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为宜;同时,要考虑土壤墒情。一般土壤含水率在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下时,可以冬灌。麦田肥力水平和麦苗长势是决定冬灌的依据之一。高肥麦田一般需要偏晚浇或不浇,肥力中下等的麦田,结合施肥,应适时冬灌。土地旋耕后未镇压或深耕后未耙实,土壤过于疏松,或耕层坷垃多的麦田,应及早冬灌。下湿地及土壤含水率高的稻茬麦田,一般免浇冬水。返青水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因此,返青水的运用要根据土壤水分变化、肥力基础、冬季管理情况和当时苗情等综合条件,瞻前顾后,正确运筹。据新乡农田灌溉所1980—1981年在高肥麦田试验,在返青至拔节阶段,分别保持高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0%~90%)、中水分(田间持水量的60%~80%)和低水分(田间持水量的50%~70%)3种处理,而其他阶段均保持中水分(田间持水量的60%~80%)其产量结果,高、中水分两处理仅比低水分处理的增产8.2%和4.9%,增产幅度明显低于其他生育时期的相同处理。产量水平达到450kg/亩以上的麦田,返青后并不需要很高的土壤水分,一般保持中等水分即可。对一般大田,应根据苗情和肥力基础灵活掌握。土壤肥力中等,每亩群体总数不超70万,生长正常的壮苗,可适时浇返青水,促进群体适当发展;土壤肥力偏高,每亩群体在70万以上的,要推迟到起身期浇水,避开二次分蘖盛期,以免造成总蘖数过多。对肥力高的高产麦田,一般不浇返青水,要控制第一、第二节间伸长,防颈倒伏。对土壤肥力偏低的弱苗,可适时早浇返青水,并结合追肥,促使及早转化。由于晚播而造成的弱苗,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3℃以上,再浇返青水。冰冻初融的早春。给弱苗浇返青水,常因地温降低而造成生长停顿,不利弱苗转化,且易发生春季冻害。年前旺长,越冬期受冻的麦苗,春季生长变衰可早浇返青水,适量追肥,促使部分春蘖成穗,以弥补冻害造成的穗数不足。小麦在拔节至孕穗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河南省北部日需水量由返青至拔节阶段的1~2mm,猛增至4~5mm。及时浇拔节水能减少中等分蘖死亡,提高成穗率。有关试验表明,拔节期浇水,保持高水分条件,穗数增加20%,增产率最高。此期即使保持中水分,也有一成以上的增穗增产效果。晚播弱苗分蘖数少,提早浇拔节水,不但能提高分蘖、成穗率,而且对穗的发育进程也可适当加快。因此,弱苗在返青以后要连续促进,浇返青水后仍要浇拔节水,争取多成穗,增加干物质积累。旺苗群体过大,控制浇拔节水,也就调控了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加速中小分蘖的死亡,使群体逐渐趋向合理。挑旗前(倒二叶露尖后)及时浇好孕穗水,有明显增加穗粒数的效应。及时浇孕穗水,还可适当增大旗叶面积,为后期增加干物质积累打好基础。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土壤湿度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在前期已有详细阐述。在后期干热风严重的年份,灌溉后株间气温下降2~4℃。在灌浆后期灌溉能有效增加田间湿度,降低株间温度,减轻干热风为害的生态效应。节水灌溉就是以较少的灌水量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态平衡角度考虑,节约水资源,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小麦节水灌溉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大水漫灌,或盲目增多灌水次数,以合理的灌水量取得高产量,避免浪费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限额灌水,以较低的灌水量配合农业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保证相当产量。当前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已从传统的丰产灌溉向限额灌溉发展,研究不同作物关键需水阶段,寻求不同水文年型主要作物的基本灌溉模式,运用边际产量和生产弹性指标的概念,研究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额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提出了作物的经济灌溉定额,即用尽可能少的水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它是遵循作物生长发育需水机制进行的适时灌溉,又是把各种水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的适量灌溉,包含着节水与高产的双重含义。在灌区灌溉管理技术方面,已初步将最优化技术和微机手段应用于制定灌水方案和配水方案。如根据小麦阶段耗水变化和小麦生长期降雨预报,测算田间土壤水分消耗动态,从而预报灌水时间和灌溉量。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运用边际产量原理和方法,得出灌溉水在不同作物之间的合理分配量,再用线性规划法求出不同灌溉制度下灌溉面积的最优化组合。目前,为尽量节约水资源,冬小麦可采用调亏灌溉技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小麦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作物可吸收的根层储水的转化,以及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通过限制对作物的水分供应,巧灌关键水,增加有效降雨的利用,加大土壤调蓄能力,同时对作物进行抗旱锻炼,采用“蹲苗”“促控”等技术,降低田间腾发量,提高作物对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一般采用低定额灌溉可节水30%~40%,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作物生育湿润层内土壤水分适宜调亏下限值,是实施作物调亏灌溉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灌溉时间早晚、灌溉次数多少和灌溉定额大小,以及作物产量高低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灌溉试验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过程分析,得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适宜调亏下限指标为:越冬前0~50cm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返青至起身期间0~50cm土壤含水量不低于50%,但高于80%~85%,会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产量降低;拔节期间0~50cm土壤含水量高于田间持水量的65%,孕穗期间0~80cm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抽穗至灌浆前期应维持0~100cm土壤含水量高于60%,而灌浆后期低于55%~50%将不会造成冬小麦明显减产。沿黄及以北地区冬小麦调控灌溉制度应是:①一般降水年份,灌两次水。这两次水分别在越冬前和拔节期。由于这些年来,北方冬麦区冬季雨雪少,冬灌是必需的,然后在关键期拔节期再灌一次水,就能保证高产。但是如果播种后降水多,越冬时土壤墒情好,可以不冬灌,春季早灌,然后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再灌一次水。②干旱年份灌3次水。除了越冬水和拔节水外,如果降水少,在抽穗和开花期需要再进行一次灌溉。③湿润年份灌一次水。如果遇上多雨年份,结合追肥,冬小麦拔节期灌一次水即可。 -
报告微生物肥料与农药的概述
出版时间:2012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上施用各种化学物质的增多,在不断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作物品质不断下降等不良后果,而肥料是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生产投入品。正确选择和科学施用优质肥料对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下,微生物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微生物肥料是指由单一或多种特定功能菌株,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的能为植物提供有效养分或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微生物接种剂,又称菌肥、菌剂、生物肥料、接种剂。它的肥料效应一般认为是广义的,不仅仅是营养物质方面,也包括对作物生长刺激、调控、协助作物吸收水分以及由于接种微生物在作物根际的广泛生长而降低或抵制有害微生物的存活。表现出减轻一些病(虫)害症状的肥效。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按其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国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历史比我国长久,其主要的品种是各种根瘤菌肥。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就开始有根瘤菌接种剂(根瘤菌肥料)的研究和试用,一直到现在,根瘤菌肥依然是最主要的品种,但也发展了许多新的品种。国外除根瘤菌以外,许多国家在其他一些有益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固氮菌肥料和磷细菌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所用的菌种为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他们和前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及印度研究固氮菌的工作者证实,这类细菌能分泌生长物质和一种抗真菌的抗生素,能促进种子发芽和根的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些国家对固氮细菌和解磷细菌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各异,人们对其作用还有相当大的争议。我国的根瘤菌肥料的应用已较广泛,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都是从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制剂以来,先后推广使用“5406”抗生菌肥料、固氮绿藻肥料、VA菌根以及作为拌种剂的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微生物肥料发展的总趋势是所用菌种范围不断扩大,应用中强调多菌种和多功能的复合,甚至是菌剂与有机和无机物料的混合。20世纪70~80年代中期,科研部门开始研究由土壤真菌制成的菌根,以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因而,菌肥的概念更扩大到细菌、放线菌、真菌、蓝藻等多种微生物类群。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生产中又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又相继推出联合固氮菌肥、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PGPR制剂和有机物料(秸秆)腐熟剂等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品种。与此同时,我国也根据国际上提出的“可持续农业”理念,相应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大力提倡生物和有机肥料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国内现有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达500家以上,年产量约为500万t。目前,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应用于30多种作物上。其中,禾本科作物应用最多,其次是油料和纤维类作物,应用较少的是烟草、糖料作物、茶叶、中草药和牧草等。但不同作物因不同的生理特点、环境、接种物的种类和农业措施,应用效果也不一样,如菌根菌类肥料,由于其菌丝有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而有利于植物抗旱,用于林业生产上效果较好。糖料作物的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茶叶,微生物肥料对禾本科作物的增幅最低。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的作用显著。第一,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共生的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多种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如芽孢杆菌或类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元素分解出来,从而能为作物吸收利用。第二,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还可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能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第三,对有害微生物起到生物防治作用。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在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内形成优势种群,限制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机会,有的还有拮抗病源微生物的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第四,提高了作物的抗逆性。由于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其所含的菌种能诱导作物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植物受到病害、虫害、干旱、衰老等逆境时,消除因逆境而产生的自由基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减轻病害。而且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且其不仅用量少,而且本身具有无毒无害,没有环境污染的特点。第五,有利复垦土壤的熟化,复垦土壤尤其是生土中的微生物区系稀少,生物多样性较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不利于植被的恢复,微生物复垦主要是利用菌肥或微生物活化剂改善土壤和作物的生长营养条件,能迅速熟化土壤,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参与养分转化,促进作物对营养的吸收,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的根系发育,抑制有害生物的活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可使失去微生物活性的复垦区土壤重新建立和恢复土壤微生物体系,加速复垦地土壤的基质改良,加速植被重建。虽然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但仍然发展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必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系统地阐述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抗菌谱带、功能基因等;不断培育和构建高效菌种,由单一菌肥向复合菌肥发展,由无芽孢菌剂向有芽孢菌剂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普宣传,做好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民对微生物肥料的认识和使用积极性,合理施用。菌肥就算是效果再好,也不可能替代化肥、有机肥的使用。微生物肥料既有有机肥的长效,又有化肥的速效,还有自身的增效,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目前,微生物肥料只能部分代替化肥,而不能全部代替化肥,菌肥起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化肥、有机肥,菌肥也就成了无米之炊。但怎样使微生物肥料更多的替代化肥,更稳定地发挥其生态作用,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随着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化学农药因其固有的毒性和残留严重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生物农药进行综合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是指含非人工合成、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制剂,包括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和生态农药等,现在也包含这些天然产物的一些简单衍生物,即化学修饰产物,如甲氨基阿维菌素、乙烯利等。生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是指非人工合成、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制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农用抗生素、生态农药等。它被认为是无公害农药,防治对象不易产生抗药性,不伤害天敌,繁殖快,能利用农副产品甚至是工农业废水、废弃物等广泛生产,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首选药剂。从20世纪60年代的青虫菌到现在的阿维菌素,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已有近50年的历史,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微生物农药是目前生物农药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在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化方面均走在了整个生物农药研究领域的前面。能够用于生产微生物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等,以前三者为主。细菌杀虫剂是其中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一类。按照用途,微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目前,筛选出的杀虫细菌大约有100多种,其中,被开发成产品,投入实际使用的主要有4种,即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缓病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剂是细菌杀虫剂中研究最深入的微生物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依靠其所含有的伴孢晶体、外毒素及卵磷脂等致病物质引起昆虫肠道等病症而使昆虫致死。它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占生物防治剂总量的95%以上,已有60多个国家登记了12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防治农业、林业、贮藏物害虫以及医学昆虫。应用真菌杀虫剂防治害虫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开展真菌制剂的研究开发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已记载的杀虫真菌大约有100个属,800多个种,其中,约50%集中于半知菌亚门,例如:白僵菌属、绿僵菌属、被毛孢属、蟪霉属、轮枝拟青霉属和棒孢霉属等,研究最多的是该亚门中的白僵菌和绿僵菌。白僵菌杀虫剂是发展历史最早,推广面积较大,应用最广的一种真菌杀虫剂,但是,由于绿僵菌防治效果不稳定,对其研究曾一度陷入低谷。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真菌杀菌剂是木霉菌(Trihoderma),它能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其次是黏帚霉类。我国开发研制的灭菌灵,主要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霜霉病。真菌除草剂主要属丝孢纲和腔孢纲,其中,17%有良好或极好的实际使用前景。农用抗生素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害、虫害和草害及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抗生素研究以日本最快,已开发出了春日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井冈霉素、灭孢素和杀螨霉素等。其中,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Savermitilis)产生的一组广谱、高效、低毒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有效的杀虫抗生素。我国多年来开发的主要杀菌剂有:公主岭霉素、春雷霉素、农抗120、灭瘟素和多抗霉素等品种;杀虫抗生素有:浏阳霉素、华光霉素等。双丙氨磷是能产生既抗细菌、又抗真菌的抗生素,并且有强烈的杀草活性,能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的农田杂草,是一种速效和持效兼而有之的除草剂。虽然农用抗生素得到一定的应用,但还是有自身的缺点:一是因为抗生素不稳定,在应用时效力下降;二是由于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还有抗生素的毒性的存在。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其基本原理是由病毒感染种群并引发病毒流行病传播,使害虫持续感病死亡,达到调节害虫种群数量、减轻危害的目的。目前,我国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棉铃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我国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病毒杀虫剂,粉剂和悬浮剂都已推广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另外,利用弱病毒防治番茄病毒病已成为当今温室栽培番茄不可缺少的新技术,在日本已普遍应用于生产,被人们称为植物疫苗。近几年来,我国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效剂和复配制剂方面,如用增效蛋白(En)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 NPV)和Bt的混合物复配后,对靶标害虫的毒力大幅提高。由于多数昆虫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导致病毒杀虫谱单一,但试验发现,个别病毒中具有提高其他种类病毒杀虫活性的增效因子,如黏虫同时感染NPV和GV时,存在增效关系,其增效因子是GV包含体蛋白的一部分,它起分解蛋白酶的作用,破坏围食膜,从而使昆虫免疫力大大降低。所以增效因子作为生物杀虫剂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添加剂,将会受到格外重视。病毒源农药目前主要是利用昆虫细胞增殖的方法来生产,其剂型主要有乳剂、乳悬剂、可湿粉剂和水悬剂等剂型。为了使微生物农药能够便于保存运输,提高药效和便于利用,需要将其制成一定剂型。微生物农药不同于化学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的加工更加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农药都是颗粒状物质,它们是不溶于水的生物体,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这种颗粒性和疏水性直接影响其制剂的润湿性、分散性和悬浮性等物理性能。并且,作为生物体,微生物对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比较敏感,制剂贮存稳定性差,田间持效期短,作用速度慢,所以在选择助剂时除需要考虑制剂理化性能之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助剂,如防光剂、增效剂等。另外,微生物作为活体,与各种助剂的相容性一般比化学农药都差。影响微生物农药剂型选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有害生物的生理特性,使用技术及目的,加工成本及市场竞争力,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微生物农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几乎化学农药所涉及的剂型在生物农药中都有使用。微生物农药的剂型加工很大部分是模仿化学农药进行的,只有少部分是微生物农药特有的。1.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活性高的特点多数生物农药只对某种特定有害生物有效果,自然代谢,残留低、降解快,对非靶标生物、人畜、环境相对安全,并能诱发害虫流行病。2.生物农药开发利用途径较多,如天敌昆虫可人工繁殖或育种,也可利用基因工程开发成天敌生物农药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凡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活体或代谢产物都可以作为研发的材料。3.生物农药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玉米、鱼粉、豆饼、麦麸。原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很低廉。4.开发投资风险相对较小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微生物农药的菌种容易退化剂型加工过程若填料、稳定剂、分散剂、渗透剂、保护剂及增效剂等选择不当,就会导致产品易失活,货架寿命短。田间应用时,不仅作用缓慢,而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较苛刻,尤其是湿度、温度和光照对微生物农药药效影响很大。经常导致田间药效不稳定,从而难与化学农药竞争市场,有害生物较易对农用抗生素产生抗药性。2.转基因作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抗除草剂作物的基因可能漂移到杂草上,抗病毒作物的可能与病毒发生重组而产生超级病毒,给作物带来毁灭性灾难。3.天敌生物农药制剂化比较困难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差,应用推广难度较大。此外,应用天敌生物可能改变原生境中天敌与害虫的比例,导致害虫猖獗。发展生物农药,尤其是微生物农药如农用抗生素方面首先要加强应用研究,重点应放在新药的筛选上,而且在新农药筛选的同时,要加强抗生素化学的研究。虽然微生物农药有以上的一些局限性,但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资源易得、安全、环保、长效、无残留等优点,注重低毒、高效、选择性强,已经成为21世纪研究热点。大力发展和推广生物农药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根本保障。 -
报告(十九)白边地老虎(White Margined Noctuid)
出版时间:2013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Leech),属鳞翅目(Lepidiptera),夜蛾科(Noctuidae)。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等地,是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的主要为害种类。国外,在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发生。参见小地老虎的为害状。成虫体长16~19mm,翅展42~45mm。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微栉齿状。胸红褐色,颈板中央有黑、白横纹。前翅狭长,灰褐色至红褐色,颜色、斑纹变化大,但可分两种基本色型。一种白边型:前缘具明显灰白色至黄白色宽边;中室后缘有白色狭边;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明显;剑纹黑色,环纹及肾纹灰白色,明显;亚缘线淡色;缘线呈黑褐色。另一种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边、淡斑、黑斑。后翅均褐色,缘毛灰白色,基部有黄白色细线及褐色线。卵球形,直径约0.7mm,初乳白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mm,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头黄褐色,有明显八字形斑纹;胸、腹部气门线以上区域淡黑色,气门线以下浅褐色或浅灰色;臀板黄褐色,前缘及两侧深褐色,小黑点集中于臀板基部,排成2个弧形。蛹长18~20mm,黄褐色,腹部第3~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末端有1对臀棘。白边地老虎在我国东北1年发生1代。以成熟卵在地埂、地边、林带以及草地的表土层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虫抗低温、耐饥饿,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3龄后入土,白天潜伏表土下,黄昏后活动取食,为害嫩草和作物幼苗,幼虫的出现及为害时间与气温有关。当春季5天平均气温达4~5℃时,幼虫开始孵化,平均气温达11℃时,幼虫大量进入3~4龄,并开始为害。5~6月为幼虫为害期,盛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潜入土中做土室化蛹,7~8月为蛾羽化盛期。8月初成虫交配产卵,卵产于杂草根茎周围或土壤孔隙中,每头雌虫产卵量为200~330粒,并以卵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很强,对糖蜜亦有趋性。幼虫发生严重程度与前茬和环境条件有关。前茬为麦类、蔬菜等的杂草多的地块以及邻近田埂、林带和背风、向阳等地块受害严重。图3-49 白边地老虎(左:成虫;右:幼虫)(张治良摄)参见小地老虎防治。 -
报告(四)细胸金针虫(Narrow-Necked Click Beetle)
出版时间:2013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Miwa),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叩头虫科(Elateridae)。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山东)、河南等地。细胸金针虫主要为害高粱幼芽和种子,还可咬食刚出土的幼苗,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也可蛀入较大的种子及块茎、块根和幼苗根内取食,蛀成孔洞,被害株后期干枯死亡。细胸金针虫主要为害禾谷作物,也可为害豆类、薯类、甜菜、棉花、瓜类和苜蓿等。成虫体长8~9mm,宽约2.5mm,体细长,背面扁平,密生暗褐色细绒短毛。头、胸部棕黑色;鞘翅、触角、足棕红色,光亮。唇基不分裂。触角着生于复眼前缘,被额分开;触角细短,向后不达前胸后缘;第1节粗大,第2节稍长于第3节,自第4节起呈锯齿状,末节圆锥形。前胸背板长稍大于宽,基部与鞘翅等宽,侧边很窄,中部之前向下弯曲,直抵复眼下缘;后角尖锐,伸向斜后方,顶端略上翘;表面拱凸,刻点深密。小盾片略似心脏形,覆毛极密。鞘翅狭长,至端部稍缢尖。各足跗节1~4节渐短,爪单齿式。卵乳白色,球形,直径0.5~1.0mm。老熟幼虫长20~25mm,宽约1.5mm,淡黄色,体细长圆筒形,有光泽。头扁平,口部深褐色。腹部第1~8节略等长。尾节圆锥形,尖端为红褐色小凸起,背面近前缘两侧生有1个褐色圆斑,并有4条褐色纵纹。蛹长8~9mm,初蛹乳白色,后变黄色,羽化前复眼黑色,口器淡褐色,翅芽灰黑色,尾节末端有1对短锥状刺,向后呈钝角岔开。细胸金针虫大多数2年完成1代,也有的1年或3~4年完成1代。2年1代者,第1年以幼虫,第2年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在土中20~40cm处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出土,为害返青麦苗或早播作物,4~5月为害最盛,成虫期较长,有世代重叠现象。在东北及甘肃主要为害春小麦,末龄幼虫在6~8月化蛹,蛹期10余天,羽化的成虫即在土中越冬,部分幼虫9~10月为害秋播麦苗,11月下旬越冬。成虫在3月开始出土活动,交配后将卵产在3~7cm土中,每头雌虫可产卵30~35粒,卵期19~36天。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常群集在腐烂发酵气味较浓的烂草堆和土块下。图3-12 细胸金针虫(左:成虫;中:蛹;右:幼虫)幼虫耐低温,故春季上移为害早,秋季下潜越冬迟。喜钻蛀及转株为害。在土温17℃,含水量15%活动最适,喜于偏碱性潮湿土壤,在春雨多的年份发生重。参考沟金针虫防治。 -
报告模块四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一、枯萎病1.枯萎病的特征植株矮化,叶色发灰绿色,脆硬,茎秆弯曲,茎结缩短,顶心下陷,茎秆内维管束变成灰褐色或浅黑色。发病条件:高温高湿,连茬种植,雨后晴天,会成行、成片死亡。致病菌为镰刀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6年以上。2.发病症状棉花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已被列人检疫对象,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株一般不矮缩,多由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状,向上部发展,病叶叶缘种叶脉间的叶肉产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紫红色的斑块。3.发病规律发病与温湿度密切相关,枯萎病一般在土温20℃左右时开始显症,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3℃时,病菌受抑,出现暂时性隐症,人秋后待土温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种厚壁孢子在种子内外、棉籽壳、棉籽饼、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发病初次侵染来源。病菌借流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农具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土温20℃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土温上升到25~30℃时出现发病高峰,土温33℃以上时,病害停止发展。秋季温度下降,秋雨多,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在现蕾前后,雨水多,分布均匀,发病严重。连作棉田,施用带菌肥料、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4.防治方法(1)改土 在施人有机肥氮、磷、钾的基础上,每亩增施0.5千克重茬剂或肥力宝10 千克然后耕翻,可以杀除大部分土中病菌,并可使土壤中增加透气性,消除土壤中亚硝酸盐含量、破除板结,改良盐碱,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枯黄萎病为害。(2)适量施用氮肥。(3)适时浇水,棉花单株平均有两个铃天气干旱时浇第一水,提早浇水会促进病害发生。(4)苗期、蕾期种花铃期定期喷洒2~4 次枯黄急救,或抗枯黄萎剂或恶霉灵等防治枯黄萎病,每种药加用一袋复硝酚钠效果更好。(5)对已发病的植株可以动手术防治,既定在棉花基部茎秆上5~6厘米处用小刀开2~3厘米纵口,插人两段用枯黄急救原液浸泡4小时以上的火柴梗,采取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枯萎病的为害,也可以防治其他作物的枯萎病。二、黑腐病1.黑腐病特征在棉花根部表皮呈黑色,略有凸起,无新根长出,植株矮小、叶片绵软、生长缓慢,高温下易死亡,死亡后植株呈黑枯形,直立不倒,发病区呈块状。发病原因:雨后积水时间长,地势低洼,盐碱偏重或施氮肥量大的地块,中耕不及时,前茬种过甘薯、甜菜、大白菜、甘蓝、萝卜地块易发此病。2.防治方法● 整平土地,防积水,及时排水;● 雨后及时中耕松土透气,提高根系活性;● 增施石灰粉每亩15 千克、硫酸亚铁10 千克或施人重茬剂、肥力宝都可以减少种控制此病发生;● 增施有机肥种磷钾肥,控制种适量施人氮肥;● 发病期用枯黄急救、腐烂速康各20克,加水15千克,喷洒叶面或灌根均可有效防治黑腐病。三、棉花红腐病1.发病症状该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在棉苗未出土前侵人。幼芽受害后变棕褐色,直至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种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2.发病规律该病原菌属弱寄生菌,不能直接侵染棉苗,主要从伤口侵人。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苗地病原物积累多、未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苗期阴雨连绵时易发病。四、棉花黄萎病1.发病症状该病是由轮枝菌属大丽轮枝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为棉花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主产棉区均有发生,常与枯萎病混合发生,为害也较相似,统称黄、枯萎病。一般在3~5 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后田间大发生,起初在下部叶片上的叶缘种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仅剩项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放,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叶部尚未出现症状,植株出现急性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蔫,叶片大量垂落。现蕾期病株症状是叶片皱缩,叶色暗绿,叶片变厚发脆,节间缩短,茎秆弯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叶片呈现黄色网纹状,有的病株叶片全部脱落变成光秆。2.发病规律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40个科 600 多种植物。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病的主要方式。病株根、茎、叶、铃、壳等均可带菌,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能存活6~7年。在黄萎病田连作年限长、土壤内菌量大的情况下,7、8月份气温高低是当年发病轻重的关键因素。五、红叶茎枯病它是棉花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植株停止生长,顶尖封闭,叶片发红紫似火,茎秆出现枯焦状,后期叶片大量脱落,棉铃提早开裂,大部分棉铃脱落,发病原因是前期雨水多,中后期干旱,土壤中严重缺钾、缺锌也易导致此病加速发生。增施钾锌肥,每亩施人硫酸钾15 千克、硫酸锌1 千克、硫酸亚铁10千克,均可减少此病发生。生长前期用强力不早衰预防一两次,亦可控制此病发生。发病后,用红叶茎枯灵0.3%硫酸锌水溶液喷洒叶面,也可以控制种减轻此病为害。六、棉花红粉病1.发病症状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整个铃壳表面呈松散的橘红色绒状,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病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气候潮湿时,变为白色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种分生孢子。2.发病规律红粉病病菌可在病铃上越冬。该菌是弱寄生菌,多从伤口或铃壳裂缝处侵人,借风、雨、水流种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发病。暴风雨或害虫为害严重时,发病重。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整枝不及时、施用氮肥过多的棉田发病重。相关链接黑胫病最新发现的一种棉花新病,其症状是:在植株茎秆中上部果枝分杈处发病,呈黑色病斑,沿分杈处向上向下发展,逐渐形成条形,环茎秆一周,下部病斑不齐,呈锯齿状,黑茎处萎缩顶心叶种根部均无发病。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亦大量发生。此病易侵染向日葵、烟草,在棉花上也有发生。防治方法:枯黄急救、腐烂速康各20 克,加水15 千克喷洒棉花全株,也可喷洒3%石灰水加500倍抗腐烂剂或腐烂速康20克,加食用醋100克,对水15千克等均可防治。棉花热害棉花适宜生长温度为24~28℃,但在棉花生长过程中,往往有超过了33℃的高温天气发生,棉花在大于33℃高温时,会由于高温使植株内大量蛋白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种氨气,二氧化碳种水可以顺气孔流失,而氨气则在植株体内累积,并导致氨害造成叶片干枯、花铃脱落、果实灼伤,形成日烧病,植株停止生长,造成减产。防治方法:腐烂速康20 克,加食醋100克,对水15千克,喷洒叶面即可减轻为害,此方法还可以防治小麦干热风、瓜果灼伤、白菜软腐病、棉花除草剂药害等。棉花炭疽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棉刺盘孢菌。棉籽种幼芽受害,变褐腐烂;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初呈红褐色斑,渐呈红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时病斑包围茎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湿腐状,棉苗枯萎而死;子叶受害,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粘附在棉籽短绒上种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有部分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播种后在种子种土壤中越冬,病菌侵人为害,引起发病。幼苗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种子带菌率高,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棉田板结,整地粗放,播种过深,盖土过厚,发病较重。播种后遇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棉铃吐絮期,秋雨种害虫多,发病重。一、棉红蜘蛛棉红蜘蛛也叫棉叶螨、棉火龙,全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在黄河流域棉区以朱砂叶螨为主,并与截形叶螨混合发生。1.寄主与为害棉红蜘蛛为害棉花、玉米等。2.发生规律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75%时繁殖最快。(1)成虫 雌虫椭圆形,长约0.5 毫米。体色有红色、锈红色、淡黄色等多种。体背面两侧有大的暗色斑块。有足4 对,各足无爪,跗节先端有黏毛4根。雄虫菱形,体长约0.3毫米。(2)卵 为圆球形,表面光滑,初产时无色透明,后变为橙红色。(3)若虫 体近圆形,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3.发生为害特点成螨种若螨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朱砂叶螨为害后叶片出现小红点,为害重时,红叶面积扩大,棉叶种蕾铃大量焦枯脱落,状如火烧;截形叶螨为害后,叶片较长时间为黄白点,最后为枯黄斑块而脱落。棉红蜘蛛在北方多以成虫潜伏于杂草、土缝中越冬,南方则以成虫、卵、幼虫、若虫在寄主上越冬。第二年春天先在寄主上繁殖,然后移到辣椒地繁殖为害。初为点发生,后靠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雨扩散传播。开始为害植株老叶,再向上蔓延。当食料不足时,有迁移习性。4.防治方法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三氯杀螨矾1 000倍液,或20%杀螨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敌螨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二、棉盲蝽1.寄主与为害棉盲蝽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豆类、豆科绿肥、十字花科蔬菜、麻类、向日葵、麦类、谷子、高粱等。2.发生规律棉盲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相对湿度在70%以上。3.防治方法常用农药有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0%磷胺乳油、50%马拉松乳油2 000倍液、40%乐果乳油1 200~1 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50~400倍液,每亩用75千克喷雾。三、棉铃虫1.寄主与为害棉铃虫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小麦、高粱、豌豆、甘薯、苜蓿、番茄、向日葵等作物。2.发生规律棉铃虫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5%~90%。(1)成虫 体灰褐色,长约16 毫米,翅展约34 毫米,前翅具褐色环状纹种肾状纹,肾状纹前方前缘脉上有2条褐纹,后翅黄白,后端黑褐色。(2)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36 毫米,体色变化极大,常见为绿色型及红褐色型,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3)蛹 长17~21 毫米,黄褐色。腹部第5~7 节的背面种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4)卵 半球形,约0.5毫米,乳白色,壳表具纵横网格。3.发生为害特点棉铃虫在我国由北向南1年发生3~7代,在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古、新疆等地1年发生3代,华北4代,长江以南5~6代,云南7代,世代重叠,幼蛹在寄主植物根际附近的土中越冬。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越冬1代成虫开始出现,5月上、中旬为发生盛期,第1代卵见于4月下旬至5月末,第1代幼虫为害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中旬;第2代卵高峰在6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第3 代卵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8~9月为第3 代幼虫为害期,一般发生较轻;第4代卵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9月至10月上、中旬为第4 代幼虫为害期,主要为害秋棚番茄,第4 代老熟幼虫产生滞育蛹于10月底开始越冬。在长江流域,5~6月第1 代、第2 代是主要为害世代。华北地区6月下旬至7月,第2 代是主要为害世代。东北南部7、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第2代、第3代是主要为害世代。棉铃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隐蔽处,黄昏开始活动,在开花植物间飞翔并吸食花蜜,交尾产卵,成虫有趋光性种趋化性,对新枯萎的杨树枝叶等有趋性。棉铃虫产卵一般选择长势旺盛、嫩绿的植株,产卵期一般与番茄、辣椒开花期吻合。卵多散产在植株上部的嫩叶及果柄、花器附近。每雌产卵1 000粒左右,最多达4 000余粒。卵发育历期20℃时为5~9 天,25℃时约4天,30℃时约2天。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食附近嫩茎、嫩叶。1~2龄时吐丝下垂转株为害,3龄开始钻蛀番茄果实种大白菜叶球,4~5 龄幼虫有转果为害种自相残杀习性。棉铃虫一生可为害3~5个果实。幼虫时期在25~30℃时为17~22天。老熟幼虫在3~9厘米处的表土层筑土室化蛹。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产卵适温在23℃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幼虫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5%~90%。高温多雨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干旱少雨对其发生不利。4.防治方法成虫产卵盛期为防治适期。常用杀虫剂有40%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90%晶体敌百虫等,均配成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每亩用药50~75千克,喷雾。四、红铃虫1.寄主与为害红铃虫除为害棉花外,在秋葵、洋麻、洋绿豆种木模上均有发生。2.发生规律较高的适宜温湿度有利于红铃虫的繁殖,温度在20~35℃、相对湿度80%以上适合其发生。3.防治方法在成虫产卵盛期施药杀卵种初孵幼虫。药剂有25%亚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每亩用药50~75千克,喷雾。相关链接棉蚜棉蚜是多型性的,生活在越冬寄主种侨居寄主上。不同季节里的棉蚜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别,有卵、干母、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无翅产卵雌蚜、有翅雄蚜、无翅若蚜、有翅若蚜等虫态。并且在不同的季节有苗蚜种伏蚜之分,苗蚜在棉花苗期发生,个体大,深绿色,适应低温;伏蚜即夏型蚜,黄绿色,体形小,适应高温。(1)无翅孤雌蚜 卵圆形,长2 毫米,宽1 毫米,活体深绿、草绿至黄色,以黄色最常见。卵:长椭圆形,长0.5厘米,漆黑色。(2)若蚜 无翅若蚜复眼红色,无尾片,夏季多为黄白、黄绿色,秋季为蓝灰、蓝绿色:有翅若蚜夏季多为黄褐色或黄绿色,秋季为蓝灰黄色;虫体均被蜡粉。(3)发生为害特点 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种嫩头部分吸食汁液,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蜷缩。棉蚜为害主要在幼苗期种蕾铃期,幼苗期为害的棉蚜称为苗蚜,一般为害时推迟棉苗发育,造成晚熟、减产,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蕾铃期为害的棉蚜称为伏蚜,使蕾铃脱落,有的造成落叶而减产;有时在棉花吐絮期还有棉蚜为害,这时棉蚜称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质。棉蚜一年发生10代以上,因地域不同发生代数不同,以卵在寄主芽基部或杂草根部越冬。翌春卵孵化并营孤雌生殖,产生无翅雌蚜,经繁殖2~3 代后产生有翅雌蚜,迁飞至寄主植物上为害,常以群集叶反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蜷缩成团,植株生长不良,在花上为害造成落蕾落花,排出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的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小地老虎小地老虎俗名地蚕、切根虫、黑地蚕、土蚕等,其食性极杂,是多食性害虫。可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以及其他多种蔬菜,还可为害多种粮食作物种杂草。(1)成虫 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体暗褐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齿状,前翅黑褐色,翅面有肾形斑、环形斑、棒形斑各1个,各斑均环以黑边。在肾形斑外侧有3个楔形黑斑尖端相对。后翅灰白色。(2)卵 半圆球形,直径约0.5 毫米,表面有纵横的隆起线。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灰黑色。(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7~47 毫米,体形略扁,全体黄褐色至暗褐色,背面有淡色纵带,体表粗糙,布满大小不均的颗粒。腹部1~8节背面各有两对毛片。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褐色纵带。(4)蛹 体长18~24 毫米,赤褐色,有光泽。第5 至第7节背面的刻点比侧面的大。尾部黑色,腹部有黑褐色粗而短的刺2根。(5)发生为害特点 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每年可发生2~7代,江南一带发生6~7代,华北地区发生3~4代,东北地区发生2~3代。南方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成虫也可越冬。小地老虎以幼虫为害棉花、蔬菜的幼苗,将幼苗从茎基部咬断,植株枯死。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在黄昏后交配产卵。成虫活动受气候影响很大,10~16℃时活动最盛,低于3℃或高于20℃时则活动较少,夜间微风或阴天活动强,遇大风或降雨就很少活动或停止活动。成虫对黑光种糖、醋、酒等物质有明显的趋性。成虫产卵在小旋花科野生杂草上,平均每雌蛾产卵800~1 000粒。卵期4~10天。幼虫共6龄,3龄前大部分集中在植株的心叶里或附近的土表、土缝中吃食植物。3龄后白天潜伏在土下,夜间及阴雨天出土活动,行动敏捷,食量大,密度大时有自残性,为害极大。大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缩成环形。幼虫期30~40天。老熟后潜人土下5~6厘米做土室化蛹,蛹期12.4~17.9天。成虫寿命10~12天。一、棉花苗期的管理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棉花苗期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促早发。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苗、弱苗,带出棉田。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减轻苗病。每亩用壮苗型天达2116、恶霉灵各一袋,对水15 千克,采用小喷片,低压慢走,喷施棉苗,并使药液流至茎部。7天一次,连喷两次,可有效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苗期病害,防病、促长、抗寒、抗旱效果显著。同时对棉花枯黄萎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在苗期用啶虫脒1 000~1 500倍液加壮苗型天达2116喷施,可起到防虫、促长双重作用。注意苗期严禁喷施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以促进棉花壮苗早发。二、棉花蕾期、花铃期的管理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棉花花铃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管理主攻目标是保持棉株稳健生长、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多结铃、结大铃、达到秋桃盖顶、伏桃满腰。主要管理技术有以下几项:1.喷施天达2116调控株型现蕾后的瘦弱棉花,仍要喷施600 倍液抗旱壮苗型天达2116,促棵快长,多现蕾。在棉花生长旺盛,株高超过50 厘米时,要用600倍液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喷雾,使棉花株型紧凑,稳健生长,控制旺长,多现蕾、现大蕾。10~15 天一次,全株喷雾,连喷两三次可以有效地控制棉花徒长,使棉花稳健生长,叶色浓绿,株形紧凑,茎秆粗壮,果枝节间短而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减少蕾铃的脱落。可以保伏桃、争秋桃,达到秋桃盖顶,伏桃满腰,桃大,不早衰,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在棉花吐絮期喷施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 600倍液,可防棉花早衰,促早熟,增铃重,提高品质,预防、减少棉花烂铃的发生,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经济效益。2.轻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地力好、底肥足的棉田可不追施蕾肥,晚发弱苗可追施10~20千克乐喜施肥。在7月上旬进人花期后,应及时重施花铃肥,每亩追施乐喜施肥15~20 千克,加10~20 千克龙珠生物有机肥,以满足开花结铃的需要。如出现脱肥现象,可在8月底前追施少量的盖顶肥,每亩追施尿素5~10千克,也可用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与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防止棉花早衰,促早熟,增铃重,提高品质。如出现干旱,可隔沟轻浇水,遇雨积水要及时排出棉田积水。3.防治棉铃虫在棉花花铃期,用1 000~1 5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加600倍液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加灭幼脲1 000~1 500倍液,在防治棉铃虫的同时,兼治蓟马、盲蝽象,并具有防徒长、防脱落的作用,可达到一喷多效。4.如发生棉花红蜘蛛、伏蚜、盲蝽象、棉铃虫可用3 000倍液阿维菌素加1 000~1 5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加600倍液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混合喷雾,可互有增效作用。5.棉花花铃期要注意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在喷施600 倍液棉花专用型天达2116 的同时,混合喷施3 000倍液恶霉灵,以互有增效,减轻枯萎病、黄萎病种烂铃的发生,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铃重。6.及时进行整枝、打顶、赘芽、边心,摘拾棉花7月15~20日及时打掉顶心,8月10日及时摘除所有边心,做到“四门落锁”。及时去掉赘芽、边心种无效花蕾。9月10日前后全部摘掉无效花。要及时摘拾前期的烂铃,以后每隔5~7天摘拾棉花一次,并注意分级分存分售。 -
报告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出版时间:2010马冬梅作者简介:马冬梅(1969~ ),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电话:13070385668,E-mail:xjcjzmdm@163.com。(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病虫测报工作与信息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受地区经济状况和人们认识观念的制约,病虫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病虫信息网络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和改进病虫网络建设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业安全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关键词: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提高病虫测报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条件的改善,病虫测报工作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多。依靠网络收集和发布病虫测报信息,其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各级测报部门所采用,其及时性和广泛性的优势也逐渐被广大农牧民用户所接受。但同时笔者也感到,当前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有些已影响和制约了病虫测报工作的质量,亟待加强和改进。1 当前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建设现状昌吉州下辖五县两市一园区,是有着700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州,共有72个乡镇,行政村730个,总人口113.91万人。目前,全州共有农业技术服务机构68 个,其中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60 个,占83%,还有12个乡镇没有农业技术服务站。目前,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均已建立了病虫测报信息网络终端,乡镇农技推广站中有29个设有网络终端设备,占40.28%。行政村网络通达率还不高,农户网络普及率还比较低。从2005开始,昌吉州党委政府就提出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构想,就是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实现病虫信息收集和发布的优势互补,互联互动。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丰富农业常见病虫害信息资源数据库;利用电话语音系统,通过计算机数据转换技术,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信息咨询和病虫防治专家远程解答服务;利用电视传播渠道,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定期制作、播放病虫害电视预报节目,提高病虫害信息服务入户率。2009年,全州共建立了50个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成60个农村村级网站,组建8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初步建立起以州站为中心、县(市)级区域测报站相配套的覆盖全州、布局合理、反应快速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虽然本中心在病虫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全州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农村病虫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利用率较低、病虫预防效果不好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村种植业的发展。2.1 网络建设不够完善从州县两级情况看,虽然已经实现了病虫信息网络连通,但由于制度上也缺乏网络信息预报的硬性规范,网络平台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乡镇情况看,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网络知识,加之缺少经费投入,网络建设还没被重视。虽然也有自行接入网络信息平台的,但利用率不高。从农牧民用户情况看,昌吉州虽然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疆各地州中属经济相对较好地区,但城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边远乡镇农村还占相当比例。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差,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滞后,对互联网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网络入户率还比较低,有的行政村甚至没有网络终端。2.2 预报形式不够灵活病虫测报预报专业性强、时效要求高。如何使病虫预报信息被广大农牧民所接受和认识,需要测报人员采取多种的形式来发布预报信息。目前,信息预报往往单纯以文字形式上传至信息平台。这虽然可以为政府决策和专业人员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参考,但对广大农牧民用户来说,预报信息过于专业、防治措施过于复杂、预报范围过于笼统,造成农牧民不懂专业用语、不愿看、方法难学、不愿做、太笼统、难防、不落实问题比较普遍。2.3 预报信息不够科学目前来看,州县两级还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病虫害资料数据库;有的县市测报信息点还不全,没有覆盖到所属农作物区;基层单位缺少专职测报人员,测报员的素质不高,队伍不够稳定。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到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造成中长期信息预测预报质量不高。同时,在信息发布方面,往往只重视普遍性和为害性较大病虫害信息预测预报,而对局部发生的病虫害信息预测预报不够重视。此外,病虫害信息发布不够快捷,有时造成信息相对滞后,预防效果不好。2.4 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当前,广大农牧民依靠科学种植发展农业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经验的种植模式逐渐被取代。但是,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上,大家对预报信息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有的对局部发生的病虫为害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有的考虑预防会增加成本投入,不愿提前防治;有的对预报信息的准确性持怀疑态度,错过防治的关键时期,等到病虫害难以控制时才开始防治,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此外,一些基层农业部门对信息预报不够重视,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普及不够,有的甚至造成时机上的延误,预报信息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客观上,由于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病虫信息网络还不够通畅。主观上,各级对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到位,群众的信息知识还比较欠缺,对病虫预防的意识还不强,导致上级观念超前、群众意识滞后;专业测报超前,信息利用滞后;预报信息超前,防治手段滞后的现象。3 加强和改进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建设的建议和对策加强和改进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建设,既是当前现代农业和信息农业发展形势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病虫测报信息有效发挥作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迫切需要。应该紧贴实际、紧跟形势,加快推进病虫测报信息网络实用化、普及化进程。3.1 要广泛宣传病虫信息网络知识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网络建设试点等形式,广泛地向农牧民宣传病虫信息网络便捷、实用、互动的作用和效果。要注意培养信息网络技术骨干,注重以点带面,提高农牧民使用信息网络的自觉意识。州县两级农业技术服务站,应建立专门网站,定期发布病虫预测预报信息,开设信息交流平台,并指定专人研究解答农户提出的难点和问题,确保信息及时、解答及时、更新及时。3.2 要大力加强病虫信息网络建设要尽快建立完善乡镇信息测报网络系统,各县市要投入专门资金,购置网络终端设施,保证所有乡镇农技推广站全部接入互联网。要由政府牵头,采取政策倾斜、多网融合,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信息网络系统。如本州昌吉市榆树沟镇,通过有线电视,以电教科技频道为载体,对广大农牧民进行宣传和培训,群众对病虫信息的认识明显加强,对信息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目前该镇镇村两级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全镇依托中央农广校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建成了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投资10万元建成村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镇有线电视入村率达100%,入户率达80%,电话普及率达98%,网络入户率达到30%以上。3.3 要切实改进病虫信息发布形式病虫预报信息主要是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因此在信息发布中必须要克服方法手段单一、内容形式呆板的问题。要力争在方法上行之有效,在形式上喜闻乐见、在内容上形象生动。如本州玛纳斯县在2007年就开展实施信息进万家项目,大部分先进的村民都通过中国电信宽带接入了互联网,与此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村村通手机,以群发信息方式及时发布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从而使信息的覆盖面达到农户的90%以上。再如奇台县结合乡镇分散的实际,创办的《农技推广报》,及时发布病虫测报信息,农牧民多年来受益匪浅。此外,近年来,州植保站在农业信息网定期发布病虫信息之外,也采取寄发信息情报、制作播放电视宣传片、印发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发布,弥补了信息网络的不足。3.4 要努力提高病虫信息预报质量病虫预报信息具有超前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这要求测报部门既要掌握当地病虫发生规律,建立病虫害数据资料库,科学地汇总情况,向下级农业部门发布中长期预报信息。同时,还要通过建立测报信息点,及时掌握局部病虫害发生动态,在科学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向广大农牧民用户发布短期预报信息。为了提高预报信息的质量,应进一步完善情报信息点建设,每个村至少建立1~2个信息点。要制定信息网络有关规定,规范病虫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互动方法,不断提高病虫测报的信息化水平。 -
报告泰和县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多途径全方位
出版时间:2010徐善忠 曾宜杰 韦赵海 杨美秀 刘雪兰(泰和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泰和 343700)病虫情报是植保部门的技术载体,具有权威性、技术性、时效性及可操作性。植保部门通过病虫情报发布农作物病虫草鼠防治信息,指导群众开展大面积防治,推广植保新农药新技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何扩大病虫情报的覆盖面,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病虫防治信息,以便及时开展防治,发挥病虫情报的最大效益? 泰和县从2002年开始探索病虫情报进村入户途径,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多途径多方位的传输格局,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群众欢迎。1 病虫情报印发的传统做法以前,泰和县植保植检站发布病虫信息后,先将病虫情报邮寄到乡镇农技站,乡镇农技站再以县站的名义进行编印,然后下发到村组。邮寄增加了在路上的时间,农技站转发占用了时间,到群众手中的时间越短,获得病虫信息的人越少,以致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随着农资市场的开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少数农技站受利益驱动,随意篡改病虫情报,甚至将未经过试验示范的农药进行推广,结果把县植保植检站的情报改得面目全非,影响了病虫情报的权威性、准确性和严肃性。2 病虫情报印发的新做法泰和县植保植检站及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认识到乡镇农技站转发病虫情报的弊端,果断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从2002年开始乡镇农技站不再编印和转发病虫情报,由乡镇农技站向县植保植检站征订,县植保植检站根据乡镇农技站征订的数量统一印刷,收取印刷成本费,每张0.04元,既降低了成本,也为农技站节约了开支。开始每期印刷2万余份,进村率100%,入户率25%左右(全县农户9.8万户),此后印发数量不断上升,2005年开始每期印刷近7万份,进村率100%,全县入户率达70%,示范区入户率达100%。3 病虫情报传输途径为了使病虫情报尽快送达农民手中,本站改变了过去单一由农技站传送的方式,拓宽了传递渠道,实行多途径多方位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传递方式。3.1 专人派送县、乡、村指定专人负责分发派送病虫情报,县植保植检站编印病虫情报后,12小时内送到乡镇农技站,乡镇农技站12小时内送到村,村查虫员12小时内送到组,组长在12小时内分发到农户。3.2 设立“植保专栏”在交通要道、主要村旁和路口设立固定“植保专栏”,共设置了260个“植保专栏”。病虫情报送到乡镇农技站后,农技站派专人负责张贴或抄写,通过这种方式病虫情报入户时间在24小时左右。3.3 农药经销商发放在全县选择了60多位信誉好、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药经销商帮助分发张贴病虫情报,每期通过经销商张贴和发放的情报达7 000份,占全县病虫情报发放数的10%左右。3.4 电视台播放该县实现了病虫情报的可视化,重大病虫情报发布后,由县植保植检站送到县电视台,电视台在晚上7∶30~8∶00之间《泰和新闻》后播放,第二天中午12∶30~13∶00重播,每天播放2次,每期播放3~5天,全年在电视台播放4期以上。这种方式快捷迅速,实现了当天发布当天入户的效果。3.5 网上发布每期病虫情报通过泰和农业信息网,在网上进行发布。如今,泰和县病虫情报印刷规范,送达迅速,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指导性,病虫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2010年早稻稻瘟病、晚稻第三代卷叶螟暴发成灾,及时有效的病虫情报为群众采取果断措施提供了有力帮助,确保了大灾之年无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