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八)暗黑鳃金龟(Mulberry Brown Scarabaeid)
出版时间:2009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Motschulsky),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科Scarabaeidae。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西南、西北、辽宁、河南。国外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等有发生报道。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成虫取食多种树木、果树、作物的叶片,啃食叶肉;严重发生时,可将全株叶片几乎吃光。幼虫为害各种农作物、苗木地下部分,在地下咬断根茎,咬口整齐,或钻蛀块茎、块根,造成减产,严重者造成绝收。图3-23 暗黑鳃金龟(左:成虫;中:卵;右:幼虫)成虫体长17~22mm,宽9.0~11.5mm,窄长卵形,被黑色或黑褐色绒毛,无光泽。前胸背板最宽处在侧缘中部以后,前缘具沿并布有成列的褐色边缘长毛,前角钝,弧形,后角直,后缘无沿。小盾片呈宽弧状三角形。鞘翅伸长,两侧缘几乎平行,靠后边稍膨大,每侧4条纵肋不明显。前足胫节具3外齿,中齿明显近似顶齿。爪齿于爪下方中间分出与爪呈垂直状。腹部腹板具蓝青色丝绒色泽。卵椭圆形,乳白色,后期洁白有光泽,大小为2.5~2.7mm×1.5~2.2mm。老熟幼虫体长35~45mm,头宽5.6~6.1mm,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位于冠缝两侧。肛门孔3裂缝状。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无刺毛列,只有钩毛群,其上端有2个单排或双排的钩毛,呈“V”字形排列,中间具裸区。蛹体长20~25mm,宽10~12mm。腹部具2对发音器,位于腹部第4、5节和第5、6节背面中央节间处。雄外生殖器明显隆起;雌性可见生殖孔及其两侧的骨片。暗黑鳃金龟一般1年发生1代。以3龄老熟幼虫越冬。6~7月为成虫发生期,成虫昼伏夜出,有群集性。在辽宁,幼虫在春(5月)、秋(8~10月)两季为害。参见东北大黑鳃金龟防治。 -
报告(七)云斑鳃金龟(Clouded Chafer)
出版时间:2009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laticollisLewis),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科Scarabaeidae。我国除西藏、新疆未见报道外,各省(区)均有发生;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发生。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成虫取食多种树木及禾本科作物的叶片,尤喜食细柳枝的表皮及松树的针叶;幼虫为害树木、果树、苗木和各种旱田作物的地下部分(根、茎)。严重为害年份可全生长季为害,严重受害地块常造成绝产。图3-22 云斑鳃金龟成虫体长28~41mm,宽14~21mm,体多呈暗褐色少数红褐色,上覆白色、黄色鳞毛组成斑纹。足、触角、鳃片为暗红褐色。雄虫触角鳃片部7节,大而弯曲,长约为前胸背板长的1.25倍;雌虫触角鳃片部6节,小而直。头除覆有黄色鳞毛外,在额区还有竖立的长黄细毛。前胸背板前半部中间具2个窄而对称、由黄鳞毛组成的纵带斑,其两侧有2~3个纵列毛斑。覆在鞘翅上的鳞毛,组成云状斑纹。前足胫节外齿雄2雌3,中齿显近顶齿。老熟幼虫体长60~70mm,头宽9.8~10.5mm。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的刺毛列,每列多为10~12根小短锥状刺毛,两列刺毛多整齐平行排列;刺毛列长度未达到覆毛区钩毛群的前缘。蛹体长49~53mm。触角雌、雄异型。发音器2对,位于腹部第4、5节和第5、6节背板中央节间处,腹部第3~6节背部中央(即发音器外侧处)各具1对弧形凹陷。尾节近三角形,尾角尖锐,呈锐角岔开。雄蛹尾节腹面具2个纵向瘤突;雌蛹尾节腹面平坦。云斑鳃金龟在我国北方4年完成1代。以幼虫越冬。幼虫历期600余天,以第二年秋季和第三年秋季为害重。成虫盛发期在7月。成虫趋光性强,尤其是雄虫。有假死习性。成虫活动可分前、后两段,前段昼伏夜出;后段白天取食,夜间迁飞。1.农业防治 秋收后深翻土地,改良土壤,合理轮作,铲除杂草,科学施肥,精耕细作等,以改变和恶化地下害虫的生存条件,可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 (1)拌种法: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用量拌种,需适当增加播种量;(2)毒土法:每公项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0ml,拌潮湿细土300kg,玉米播种时随之撒施于穴中,控制为害。 -
报告三、玉米病毒病害(Maize Diseases Caused by Virus)
出版时间:2009玉米病毒病种类较多,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约有40余种。我国对玉米病毒病研究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在新疆报道有玉米条纹病;60年代先后报道了玉米粗缩病和矮花叶病,至70年代这两种病毒病已成为全国性玉米病害;玉米条纹病在甘肃省敦煌地区发生严重;80年代,除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外,由大麦黄矮病毒侵染引起的玉米红叶病遍及全国,夏玉米区发生尤为严重。迄今国内自然或人工接种能侵染玉米的病毒有玉米矮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白草花叶病毒、大麦黄矮病毒、玉米粗缩病毒、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玉米条纹矮缩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毒、小麦梭条玉米花叶病毒、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水稻齿矮病毒和水稻瘤矮病毒等12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病毒病有加重为害趋势,尤其是玉米自交系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其中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是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毒病。玉米矮花叶病又名花叶条纹病、黄绿条纹病、花叶病毒病和黄矮病等。1963年最早发现于美国,其后很快发展蔓延,迄今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我国,除东北北部地区发生较轻外,玉米矮花叶病在其他各玉米种植区域普遍发生,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5%~10%,重病年份,可造成明显的生产损失。该病不仅直接为害玉米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而且能加重小斑病和黑粉病的发生,是玉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玉米矮花叶病的症状因病毒株系和玉米品种有很大变化。该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侵染受害最重,抽穗后发病受害较轻。一般年份在植株3~5叶期显症、严重发生年份1~2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病苗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大量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驳,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叶脉之间形成长短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脉间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因而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故有称花叶条纹病。花叶条纹症状在新叶上最为明显。随着玉米生长,病情逐渐加重,病叶叶绿素减少,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从叶尖叶缘开始逐渐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严重矮化,株高常不到健株的1/2。病株多未及抽穗即提早枯死,少数病株虽能抽穗结籽,但穗小,籽少而秕。轻病株常不形成明显的条纹,而多斑驳,也有不同程度矮化,因此常称矮花叶病。果穗的苞叶及其顶端小叶也表现花叶症状。病株根部生长受阻,吸水能力减弱,易腐烂。后期感染的病株仅上部几片叶表现花叶症状,对玉米生长一般影响不大。图1-195 植株受害症状图1-196 叶片受害症状图1-197 叶片坏死斑由甘蔗花叶病毒所引致的玉米普通花叶病与上述症状有所不同,病株不矮化,心叶基部出现空心的梭形斑,并沿叶脉延伸至全叶,或呈现褪绿条纹状。玉米矮花叶病主要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侵染引起;其次为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山西发现白草花叶病毒(Pennisetum Mosaic Virus,PenMV)也能侵染玉米并引起与SCMV侵染后相同的花叶症状。图1-198 病毒粒体形态玉米矮花叶病毒粒体线状,略弯曲,大小为12nm×750nm。病毒钝化温度为55~66℃,稀释终点1000~2000倍,体外存活期1~2天。曾有报道,MDMV分化为A和B 2个株系,以后相继又报道了C、D、E、F、G、K和O株系;Shukla研究认为,MDMV仅含有C、D、E和F株系,而B、O和K株系是不同的病毒。玉米矮花叶病的初侵染源有两种:一为带病毒种子,种胚带有病毒的种子出苗后形成病苗,而种子其他部位带毒不形成病苗。种子有效的带毒率为0.1%~0.3%,近年研究种子带毒率有升高趋势。带毒种子形成的少量病苗可成为田间的发病中心,通过蚜虫在病健植株间取食而传播病毒,造成大面积发病。另者为玉米田周边被病毒侵染的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尤其是约翰逊草。杂草上的SCMV也能通过蚜虫传入玉米田,引起植株发病,侵染发生早的,病毒在植株体内大量繁殖,少量籽粒也被感染,导致种子带毒。气候条件有利于田间蚜虫繁殖和扩散时,病害普遍发生。带毒蚜虫从南方随气流远距离传至北方,也可能成为北方地区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矮花叶病在田间的发生和流行与蚜虫介体种类、虫口密度及自然带毒率关系密切,在田间扩展主要靠有翅蚜,尤以迁飞蚜虫为主。传毒蚜虫有10余种,主要有玉米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桃蚜、棉蚜、狗尾草蚜等(图1-199)。图1-199 传毒媒介蚜虫(有翅蚜)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治蚜防病和清除毒源等措施为中心的综合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抗性有差异,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根本途径,应加强品种抗性鉴定筛选工作。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或具有成株期抗病特性的品种,减轻病害损失。2.控制蚜虫,减少毒源传播 玉米苗期,及时根据田间蚜虫发生状况施用杀虫剂,消灭传毒蚜虫。3.农业防治 调节播期,使玉米苗期避开蚜虫从小麦田向玉米田迁飞的高峰;早播是重要的避病增产措施,尤其是夏玉米早播防病增产效果更好。出苗后,结合间苗,及时拔除病苗;控制制种田的矮花叶病,降低种子带毒率。玉米粗缩病最早于1929年在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的燕麦上发现,当时称黄矮病。其后在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伊朗、以色列、瑞士等国,相继见有玉米上发生为害的报道。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夏玉米区粗缩病有逐年加重趋势。近年来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辽宁、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田间发病株率为3%~15%,在山东和河北等地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江苏等南方玉米种植区,由于与水稻或小麦轮作,传毒介体昆虫在水稻和小麦上繁殖数量大。因此,在玉米苗期大量带毒介体迁入玉米田,已连续多年导致严重的粗缩病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发病为害严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一般在5~6片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图1-200 田间发病症状图1-201 植株矮缩(左)图1-202 中期矮缩植株和心叶脉突状图1-203 后期矮缩植株和叶片脉突症状病株先在心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背主脉上产生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即脉突。病株叶片浓绿,叶片宽厚,节间变粗、短缩而造成植株显著矮化。病株症状的轻重因感染时期不同而异,一般感染越早发病越重,后期感染的植株发病较轻。轻病株尚可抽穗,但雄花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籽粒减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即使抽出也全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极少。病株根系少而短,不足健株的1/2。玉米粗缩病致病毒源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 Dwarf Virus,RBSDV,异名: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双链RNA,病毒粒体极不稳定,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蛋白质衣壳极易脱落。由于病毒粒体结构特殊且不稳定,故粒体大小报道的颇不一致,结构也未完全清楚。钝化温度为80℃。在半提纯情况下,20℃时可以存活37天。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可以侵染50余种禾本科植物,包括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高粱和谷子等。玉米粗缩病属于昆虫传播病害,病毒通过多种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毒,主要传毒介体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图1-204),通过刺吸带毒的小麦及其他禾本科杂草,获毒后迁飞至玉米上取食而传播病害。飞虱获毒时间为1天,潜伏期10~15天,传毒时间5h。在我国冬小麦种植区,病毒在小麦及一些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次年春季,小麦开花灌浆后,第一代灰飞虱成虫开始从麦田或杂草中向春播玉米田迁飞,将病毒带至玉米幼苗上,引起发病。第二代灰飞虱成虫又可将病毒传至夏播玉米的幼苗上。在春播玉米与小麦套种区,由于两种作物重叠生长期长,作物紧邻,病毒传播机率高、阶段长,因此玉米发病严重。在自然条件下,未见种子传播病毒的报道,采用人工注射病毒接种种子和幼茎,均可使植株发病。图1-204 传毒媒介昆虫灰飞虱玉米4~5叶期最易感病,10叶期后抗病性逐渐增强,即使受侵染,发病也轻。该病的发生发展与灰飞虱关系密切,因此与灰飞虱消长有关的各种栽培措施均与该病发生有关。防治玉米粗缩病应采取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为主,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1.选用抗、耐病品种 在田间不同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或耐病性表现有差异,病区应选择种植在当地表现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品种东单60、西玉3号、农大108在江苏的病区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或耐病性。2.农业防治 改革耕作制度,病区应控制玉米与小麦套作种植面积,减少飞虱在小麦田大量繁殖然后迅速迁飞进玉米田传病的频率;调整播期,尽量使玉米苗期易感期(4~5叶)避开第一代灰飞虱成虫活动盛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的杂草,结合定植拔除病苗,减少害虫滋生地和病毒寄主。3.治虫防病 播种前整地灭茬,清除沟边地头杂草寄主,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毒源和虫源数量。在病害重发区,于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在相邻的麦田和田边杂草地喷施杀虫剂,控制灰飞虱的数量;用含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以保障出苗后减轻飞虱的为害;发病初期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g/hm2+5%菌毒清水剂1500ml/hm2喷雾,隔7天再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可以控制发病。玉米褪绿矮缩病于196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其后美国玉米带的南部边缘至东南地区普遍发生,这些地区是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寄主约翰逊草能够越冬的地区。近年来该病成为美国继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玉米病毒病害。在我国玉米生产上,田间可见该病害的症状发生,但有关的研究资料报道甚少。发病早期,在幼小叶片的叶轮处表现褪绿,被害叶不卷曲,在叶上的二级脉和三级脉之间褪绿条纹明显,叶片黄化可变红,节间中度至严重矮化。其严重程度决定于杂交品种或品种的感病性。在美国东部有褪绿矮缩病毒和玉米矮缩花叶病毒双重侵染,这种双重或混合侵染比单独侵染更严重。图1-205 植株矮缩图1-206 叶片褪绿玉米褪绿矮缩病由玉米褪绿矮缩病毒(Maize Chloronic Dwarf Virus,MCDV)侵染引起。病毒粒体球形,直径30nm,含有单链RNA。玉米褪绿矮缩病毒有2个不同的株系。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为约翰逊草,其他寄主有糜子、珍珠粟、高粱、苏丹草、小麦和谷子。传毒介体昆虫主要为小禾黑叶蝉(Graminella nigrifronsForbees)和索诺拉叶蝉(Graminella sonoraBall)。在自然条件下,小禾黑叶蝉是主要的传毒介体昆虫。叶蝉获得病毒时间小于15min,传毒时间15min。成虫和若虫均可传毒,雌性叶蝉传毒能力较雄性叶蝉强。叶蝉若虫和成虫带毒达48h。汁液摩擦接种不能发病,但人工注射病毒接种种子可使植株发病。玉米品种间对该病毒病抗性差异明显,但未发现免疫品种。防治褪绿矮缩病毒应采取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防治传毒媒介昆虫,清除毒源等综合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抗性有差异,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褪绿矮缩病的重要途径,应选择种植抗病品种或耐病品种,以减轻病害损失。2.控制叶蝉,减少毒源传播 玉米苗期,及时根据田间叶蝉发生状况使用杀虫剂,消灭传毒介体。3.农业防治措施 调节播期,使玉米苗期避开叶蝉从小麦田、约翰逊草及高粱田向玉米田迁飞的高峰,早播是重要的避病增产措施,尤其是夏玉米早播防病增产效果更好。玉米条斑病毒病于1901年在美国发现,当时被称做“玉米斑病”;1925年被更名为“玉米条斑病”,该病一直是美国玉米上的重要病毒病害。随后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印度、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相继报道,并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在我国玉米田间可见该病害的症状发生,但有关该病研究的资料报道甚少。在植株幼小叶片上初现小圆形、乳黄至白色的分散小斑点,直径0.1~2mm,后延长并汇合成长的不连续的褪绿条纹,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叶面。这些条纹可部分或完全地汇合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绿带或绿岛集中于叶脉之间。条纹症状在幼小叶片上最明显;长大的叶片表现沿叶脉褪绿,形成断续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叶脉的暗绿色呈鲜明对比。早期侵染的高感植株茎的节间和叶片大小都能急剧缩减,后期侵染的植株生长可不受阻碍。在早期侵染植株上形成的果穗多半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图1-207 叶片褪绿条斑(初期)图1-208 叶片褪绿条斑(后期)玉米条斑病毒病由玉米条斑病毒(Maize Streak Virus,MSV) 侵染引起。病毒粒体等轴,直径2nm,常成对,大小为30nm×20nm。病毒的核酸呈环状,单链DNA。根据病毒专化性应用鉴别寄主鉴别,已知有不同的株系。病毒除侵染玉米外,尚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水稻、甘蔗、大刍草、糜子、龙爪稷和许多野生杂草。Baira条纹病(印度)和玉米斑驳病(非洲)是由玉米条斑病毒的不同株系引起的。玉米条斑病毒可由叶蝉属(Cicadulina)中5种叶蝉传播,以姆皮拉叶蝉(C.mbila Naude)为主要传毒介体。叶蝉获得病毒时间为15s,潜伏期6~12h,传毒时间5min;叶蝉一旦获得病毒可终生带毒,在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均可传播病毒。一般认为玉米种子不带毒,但采用针刺接种病毒的种子可发病。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可参考玉米褪绿矮缩病。玉米条纹病毒病发生于低洼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最早于1937年在东非被描述,认为有两种症状类型,即宽条纹和窄条纹。其后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州有严重为害的报道。目前已知该病分布于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秘鲁、委内瑞拉、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等地。在细嫩的玉米叶片基部出现多数褪绿斑和窄条纹,当叶片展开后褪绿斑和条纹汇合形成宽的褪绿带,后期整叶呈褪绿顶端弯曲,矮化,重病株可引起减产。人工接种玉米,叶片上初呈圆形至椭圆形褪绿斑,大小为2mm×0.5mm,沿叶脉扩展。透光观察斑点半透明,浅绿或黄绿色,偶见白色或黄色,斑点边缘界限分明,沿叶脉方向成行排列。随病情发展斑点数量增加,出现重叠现象,呈现重叠圈,轮廓边缘分明。褪绿斑呈平行条点型、条纹型或宽幅很大的带型,致使整个叶片褪绿。图1-209 叶片条纹症状玉米条纹病毒病由玉米条纹病毒(Maize Stripe Virus,MSV)侵染引起。病毒粒体呈长杆状,直径约3nm,单链RNA。从感染玉米条纹病毒病叶片的褪绿区榨出的汁液,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见有针状结晶。针状晶体能在蒸馏水、健叶汁液和pH值6.5磷酸-柠檬酸盐缓冲液里溶解。直接从田间或温室采集表现条纹病毒病症状的玉米叶片,在室温下存放几天,4℃下存放几星期或37℃下存放1h,均可观察到针状晶体。病毒寄主除玉米外,还能侵染高粱和苏丹草,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还可侵染大麦、燕麦、小麦、高粱和水稻。玉米条纹病毒由玉米短头飞虱(Peregrinus maidis)传播,属于持久性病毒,能经虫卵传播。飞虱获毒时间为4~7天,潜伏期9~16天,传毒时间3~4天。可参考玉米褪绿矮缩病。玉米条纹矮缩病又称玉米条矮病,俗名穿条绒,是甘肃和新疆地区玉米的主要病害。1969~1971年在甘肃敦煌县连续3年大发生,产量损失50%。玉米发病后症状特点为节间缩短,植株矮缩,叶片密集,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后期条纹上产生坏死褐斑。根据叶片上条纹宽度及发生部位,可分为两种症状类型:图1-210 植株矮缩症状图1-211 叶片条纹症状密纹型:条纹连续或断续产生在叶脉之间或叶脉上,宽约0.2~0.7mm,两条叶脉之间具1~5条条纹。此类症状出现较晚,最初叶色较淡,叶直立开张角度较小。疏纹型:条纹断续或连续生于叶脉上,叶脉间极少出现条纹,宽约0.4~0.9mm。症状出现较早,初期叶色较浓,叶片开张度较大。发病严重地块出现较多。两种条纹症状均自叶基向叶尖发展,以后条纹坏死呈灰黄色或土红色枯纹。茎秆、叶鞘、苞叶、穗轴上没产生淡黄色条纹或褐色坏死条纹。重病株常提前枯死,轻者或发病晚的植株虽可抽雄结棒,但雄花序短小,开花前便凋枯,果穗亦多空穗或籽粒瘪小。剖开茎秆和穗轴,可见髓部变为黑色。玉米条纹矮缩病由玉米条斑矮缩病毒(Maize Streak Dwarf Virus,MSDV)侵染引起。病毒粒体弹状,大小为200~300nm×75~80nm。该病毒除侵染玉米外,尚能侵染小麦、大麦、谷子、糜子、狗尾草和燕麦草等。病毒的传毒介体昆虫为灰飞虱(Delphacodes striatella),蚜虫、叶螨、蓟马、土壤和种子均不能传毒。病毒和灰飞虱的3~4龄若虫二者均在多年生杂草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若虫大量出现,直接为害田间带毒越冬的杂草。因此,越冬带毒杂草即成为第二年该病毒病的初侵染来源。带毒飞虱迁移到临近的麦苗上为害,小麦收割后飞虱成虫又转向玉米、高粱和谷子地迁飞传毒,继续引起玉米等作物发病。该病流行与品种的抗病性、虫口密度、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不同杂交种间及自交系间抗病性差异很大。灰飞虱虫口密度的大小也是影响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一般虫口密度大发病重。玉米灌头遍水时间早晚与发病轻重关系很大,灌头遍水时间过早或过晚发病皆重。一般贫瘠少水地块发病重。细致整地、增施肥料、增加中耕次数等均可减轻发病。1.选育抗病或耐病品种 不同品种在田间表现出对矮缩病的抗病性或耐病性有差异,病区应选择种植在当地表现抗病或耐病的品种。2.农业防病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的杂草,结合定植拔除病苗,减少害虫滋生地和病毒寄主。3.治虫防病 在病害重发区,于玉米播种前或出苗前在相邻的高粱田和田边杂草地喷施杀虫剂,可有效控制灰飞虱的数量;用含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以保障出苗后减轻飞虱的为害;发病初期以10%吡虫啉400g/hm2喷雾,隔7天再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可以控制发病。玉米细条斑病毒病发生于中、南美洲和美国南部玉米产区。种植感病杂交种可减产45%~50%。幼苗期受害症状明显。早期症状表现为褪绿小圆点、斑点或短线条,有时覆盖整个幼小叶片,或集中分布于第二和第三叶脉上。小圆点逐渐变多,且纵长合并形成褪绿条斑长达10cm。偶尔可见植株矮化和褪色。抽雄或生长后期被害一般不表现症状。图1-212 植株症状图1-213 叶片细条斑玉米细条斑病毒病由玉米雷亚多非纳病毒(Maize Rayado Fino Virus,MRFV)侵染引起。病毒粒体等轴多面体形,顶部直径33nm,基部直径31.5nm。该病曾被误认为是同一介体昆虫传播的玉米矮化病毒的一个变异株系。一些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玉蜀黍属植物为该病毒的寄主植物。该病毒由叶蝉持久性传毒。自然条件下,玉米小叶蝉(Dalbulus maidisDelong&Wolcott)为主要介体昆虫,研究认为有多种叶蝉可传毒为害。叶蝉获毒时间为6~48h,潜伏期8~37天,传毒时间8h至4天。成虫和若虫均可传毒,若虫传毒能力成虫叶蝉强。病毒在叶蝉体内存在和繁殖,并断续地传播。1.选育耐病品种 不同品种在田间表现出对玉米细条斑病的耐病性有差异,病区应选择种植在当地表现耐病的品种。2.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的杂草,结合定植拔除病苗,减少害虫滋生地和病毒寄主。3.治虫防病 在病害重发区,应进行药剂防虫控病。玉米条斑花叶病毒病,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约旦、原苏联、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等国。玉米幼叶顶端初期症状呈现小的褪绿斑或断续条纹,条纹伸长与叶脉平行发展,较老的叶片表现褪绿,近顶端处带有沿叶脉的绿色边缘。症状依植株的基因型差异很大,高感品系果穗发育不良,很少或不结种子。植株一般黄化,有时发生矮化。玉米自交系幼苗期易感病。图1-214 叶片条斑花叶(初期)图1-215 叶片条斑花叶(后期)玉米条斑花叶病毒由小麦条纹花叶病毒(Wheat Streak Mosaic Virus,WSMV)侵染引起。病毒粒体为长曲杆状,大小为700nm×15nm。病毒除侵染玉米外,尚侵染小麦、燕麦、大麦和黑麦等禾谷类作物,以及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图1-216 条斑花叶病毒粒体(电镜照片)病毒以小麦叶瘿螨[Eriophyes tulipae(Aceria)Keifer]为传毒介体,若螨获毒时间15min,当若螨获得病毒后,成螨作为主要传毒介体。病毒在小麦叶瘿螨的成、若螨中肠和后肠存留时间为6天。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研究资料表明,许多抗病玉米自交系已经育成,抗病基因定位在玉米的3号、6号和10号染色体上。晚播种玉米,特别是与小麦套种的玉米发病重。1.选育耐病品种 不同品种在田间表现出对玉米条斑花叶病毒抗性明显差异,各地应选择种植在当地表现抗病的品种。2.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和地边的杂草,结合定植拔除病苗,减少害虫滋生地和病毒寄主。控制玉米与小麦套作种植面积,减少叶螨在小麦田大量繁殖迁移进入玉米田传播病害。3.治虫防病 在病害重发区,采用杀螨剂防治。玉米黄矮病毒病由大麦黄矮病毒引起,又称玉米红叶病,在我国甘肃、陕西和贵州等地见有发生,个别品种受害较重。世界上大麦黄矮病毒病在多个国家有发生,该病毒可以侵染多种禾本科作物。玉米受害后,从下部叶片开始显症,多由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渐变紫红色,个别品种变黄色;病叶光亮,质地略硬。发病早的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片狭小。图1-217 黄矮病毒病植株图1-218 叶片红色条纹玉米黄矮病毒病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侵染引起。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正20面体。病叶韧皮部组织的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病毒粒体球形,直径24nm,病毒核酸为单链核糖核酸。病毒致死温度为65~70℃。病毒分化为DAV、GAV、GDV和RMV等株系。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雀麦、虎尾草、小画眉草和金色狗尾草等。图1-219 黄矮病毒粒体(电镜照片)病毒经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等进行传毒。麦二叉蚜在病叶上吸食30min即可获毒,在健苗上吸食5~10min即可传毒。获毒后3~8天带毒蚜虫传毒率最高,约可传毒20天左右,以后逐渐减弱,但不终生传毒。刚产若蚜不带毒。在16~20℃下,病毒潜育期为15~20天,温度低,潜育期长,25℃以上隐症,30℃以上不显症。病害发生程度与麦蚜虫口密度直接相关。有利于麦蚜繁殖的温度,对传毒也有利,病毒潜育期较短。病害流行与毒源基数关系密切,如自生苗等病毒寄主量大,麦蚜虫口密度大,易造成黄矮病大流行。另外,该病发生与品种灌浆快慢有关,当大量合成的糖分因代谢失调不能迅速转化时,则变成花青素,绿叶变红;在玉米灌浆期若遇低温、阴雨,则叶片变红。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2.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严重发生地区,勿在黏湿地块种植玉米;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3.治蚜防病 及时防治蚜虫是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由寄生线虫侵染玉米根部引起的线虫病过去很少引人注意。目前已报道寄生或伴生玉米根部的线虫达100余种,但真正在田间为害玉米根部的仅有几种。所有侵染玉米的线虫均为专性寄生,必须在活的植株上完成其生活史。线虫为害玉米根部主要有两种机制:一为机械伤害;二是化学作用,通过分泌酶类或注射酶类伤害或杀死根部细胞,降低根部吸收和运输水分及营养能力,破坏根的正常功能,使根系生长停止,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伴随引起植株褪色或其他营养缺乏而减产。线虫为害玉米根部后,不仅降低植株活力而影响生长,同时也削弱对其他病害的抗性,形成坏死斑或瘿瘤及变形、植株矮化、褪绿。此外,线虫还能与病原真菌或细菌复合侵染,加重对根部为害程度。寄生线虫侵染玉米后表现的症状和为害程度,依其种类、虫口密度、株龄和土壤及气候条件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矮化:形成不规则的点片受害,抑制植株生长,使植株高低不齐。褪绿或变色:植株黄化,颇似缺氮、缺铁、缺镁、缺锰或缺锌症状,或似缺磷呈紫色。枯萎:白天日光照射强时表现枯萎,夜间可缓慢恢复。根腐:根部形成暗色的褪色区,随线虫继续为害和其他土壤微生物的侵染,使根上斑痕从针点斑扩展成大的坏死斑,受根腐线虫为害易使根腐和茎腐真菌侵染根组织,加重为害。根肿:根尖细胞过度生长,肿胀明显,整个根系长满瘤状虫瘿,常在肿胀瘤瘿表面形成分枝根(毛根)。根尖伤害或早衰:根尖或近根尖处受线虫为害导致根生长停止,根组织可保持正常色泽或变褐色死亡。早衰常使近土表处根系过度生长。切根:根系由多数短小的树桩状分枝常排列成束组成。粗糙根:根系具有少数或无分枝根或小根。根系减少和变色:整个根系大小减少,同时颜色变淡褐色、暗褐色或变黑色。减产:衰弱植株果穗变小,籽粒减少,籽粒不堪食用,严重植株不形成果穗。总体上,线虫为害玉米导致植株表现多种复杂的症状,同时线虫常与由其他因子如缺肥或施肥不匀、排水不良、干旱、土壤害虫、根腐真菌为害或除草剂药害等引起的症状相混淆,故诊断时不能仅仅根据植株本身的症状,还应全面考虑结合其他特点。本节介绍玉米上为害较重的几种线虫病害。根腐线虫病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寄生线虫病害。在美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该线虫为害造成玉米根部腐烂。当线虫群体密度大时常引起植物矮化、营养缺乏症和叶片变成紫色或淡红色,常使根系减少成几根纤维根,由褐色变黑色,逐渐腐烂,严重时地上部萎黄,生长缓慢。图1-220 根腐线虫田间为害状图1-221 根腐线虫为害根部形成坏死斑图1-222 根腐线虫为害侧根腐烂状切根线虫病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首次报道,使美国东南部地区玉米遭受严重损失。随着杀线虫药剂的使用,该病害得到有效控制。该线虫为外寄生线虫,不侵入玉米根,而是附在根外为害根尖,抑制根的发育使根变短小,呈树桩根,颇似受除草剂药害状。为害严重时植株矮化,褪绿黄化,常表现像缺氧或缺镁症状,果穗变小。图1-223 切根线虫田间为害状图1-224 切根线虫为害刺线虫病最早于1979年在美国发现,美国东南部沿海的砂质土壤发病严重。该线虫为外寄生线虫,不进入寄主皮层组织,附在根上。在根尖和沿多汁根的侧面为害,偶尔可见线虫侵入根组织内部为害,造成根和根尖形成黑色、凹陷的坏死斑环绕根部致死,或导致根尖早衰、粗糙根和严重矮化。有时严重受害植株高度仅为20~25cm。发病植株在田间表现成丛或不均匀分布。由于这种线虫在为害根时分泌一种强毒素和酶,加重根组织的破坏作用,故土壤中即使线虫数量很少也能引起严重为害。图1-225 玉米刺线虫 田间为害状图1-226 刺线虫为害致须根减少根毛发育不良根结线虫病可造成严重为害,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在世界较温热地区为害更重,可导致玉米产量损失30%以上。图1-227 根结线虫为害玉米根部症状根结线虫是固定的内寄生线虫,取食维管束的薄壁组织,形成巨型细胞。线虫侵入根尖后使根尖膨大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虫瘿,以后从虫瘿上又长出许多细小根,须根尖端又被线虫侵染形成新的虫瘿,经过多次再侵染形成毛根和严重矮化。针线虫病是玉米上为害较重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发生于世界上温带地区。在美国有因该病造成玉米产量损失62%的报道。幼苗出土后1个月即可表现症状。玉米植株严重矮化,症状似严重干旱所致,叶片褪绿,有时叶片变紫色,似植株缺磷症状。严重发病植株40~60天死亡。也有患病植株并不表现矮化,但茎秆细弱、果穗短小。病根变短小,树桩状,肥厚,根尖稍肥肿,变黄。土壤水分较高时,近土层根增生成毛刷状。图1-228 玉米针线虫田间为害状图1-229 针线虫为害根部症状图1-230 针线虫为害致根毛发育不良胞囊线虫病于1981年在美国马里兰州发现,随后在埃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严重发生,成为玉米上重要的寄生性线虫病害。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受害植株严重矮化。图1-231 胞囊线虫田间为害状图1-232 胞囊线虫为害根部症状剑线虫病在北美是为害玉米根部最常见的线虫。多发生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被害玉米的根量减少,根朽,植株中度矮化,褪绿。图1-233 剑线虫田间为害状枪线虫病是美国玉米为害较重的线虫病害。该病害引起根腐、根变色,根系减少和植株矮化。线虫主要内寄生,不为害根尖部,多在离根尖一定距离的根上为害,侵入根部的为害过程与短体线虫相似。图1-234 枪线虫为害根部表皮螺旋线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螺旋线虫病引起玉米植株矮小,叶片上有浅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线虫为害根部,通常表皮细胞受害,导致根减少,根朽。图1-235 螺旋线虫头部刺入玉米根皮为害锥线虫病在世界上局部地区发生,主要发生于美国东南部地区。有关该线虫病的报道较少。该线虫主要为害根尖,也能沿着根的侧面及胚轴基部取食为害。根部受害引起根斑、树桩状根。粗糙根和植株矮化如同刺线虫为害症状。种胚受害后种子不能发芽。图1-236 锥线虫图1-237 锥线虫为害1.根腐线虫病 由10余种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为害引起,主要种类有:短小短体线虫[P.brachyurus (Godfrey) Filipjev&Schuumans-Stekhoven]、六裂短体线虫(P.hexincisus Taylor&Jenkins)、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 (Cobb)Chitwood&Oteifa]、玉米短体线虫(P.zeae Graham)和草地根腐线虫(P.scribneri Steiner)。短体线虫成虫长500~800μm(图1-238)。生活史与其他寄生性线虫的生活史相似,雌性成虫在病组织或土壤中产卵,初龄和二龄幼虫在卵中脱皮,从卵中孵化后经3次脱皮变为成虫。玉米根刺激线虫孵化。穿刺短体线虫适宜繁殖温度为24℃,而短小短体线虫、六裂短体线虫和玉米短体线虫的适宜繁殖温度为30℃。图1-238 根腐线虫(头部)该属线虫寄主范围广,包括农作物和杂草。2.切根线虫病 由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Colbran) Siddiqi,异名:P.christiei (Allen) Siddiqi,Trichodorus minor Colbean,T.christiei Allen和T.obesus Razjivin&Penton]和胼胝拟毛刺线虫[P.porosus (Allen) Siddiqi]为害所致。线虫为外寄生。3.刺线虫病 主要由长尾刺线虫(Belonolaimus longicaudatusRau)引起。刺线虫体较大,纤细,长度约2.5 mm,口针长60~150μm。作为外寄生线虫,生活史未见详细研究报道。4.根结线虫病 由数种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侵染引起,主要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Kofoid&White) 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Neal) Chitwood]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Treub) Chitwood]。属固定的内寄生线虫。成虫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钝圆,无色透明。雌虫成熟时膨大呈长颈烧瓶状,老熟时呈鸭梨形,前端尖,后端圆,乳白色(图1-239)。图1-239 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2000多种植物。5.针线虫病 由短环长针线虫(Longidorus breviannulatusNorton&Hoffman)为害引起。该线虫是已知的植物寄生线虫中最长的线虫,其长度为4~8mm,具有长口针,为外寄生线虫。有关该属线虫的生活史研究资料甚少。雄性虫体少见。该线虫寄主范围广泛。6.胞囊线虫病 由异皮胞囊线虫(Heterodera zeaeKoshy&Sethi)为害引起(图1-232)。7.剑线虫病 由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Cobb)为害引起。该线虫具有矛型食道和口针状齿针,口针长度达130μm(图1-240)。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玉米外,还能为害多种农作物。图1-240 剑线虫(头部)8.枪线虫病 目前已知至少有5种纽带线虫为害引起,其中以哥伦比亚纽带线虫(Hoplolaimus columbusSher)和帽状纽带线虫[H.galeatus (Cobb) Thorme]为主。哥伦比亚纽带线虫是美国南部为害棉花和大豆的主要线虫(图1-241)。线虫主要为内寄生,有时为外寄生。图1-241 枪线虫 (头部)9.螺旋线虫病 由多种螺旋线虫侵染致病,主要有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Cobb)Sher]、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Perry)和短尾盾线虫[Scutellonema brachyurum(Steiner)Andrassy](图1-242)。线虫外寄生、半内生和内寄生。虫体中等大小,对玉米都有中度致病性。寄主范围很广。图1-242 螺旋线虫10.锥线虫病 由锥线虫(Dolichodorus heterocephalusCobb.)侵染引起。线虫属外寄生。寄主除玉米外,尚可侵染豆类、番茄、辣椒、芹菜、松树、山核桃等植物。玉米幼苗期最易感染线虫病,随株龄的增长可增强耐病性。土壤板结、瘠薄、干旱和高温削弱植株生长,尤易受线虫为害。1.根腐线虫病 病原短体线虫在根皮层内寄生和繁殖,主要在表皮层组织内移动,不侵害维管束。一些种如短小短体线虫和玉米短体线虫是最常见的线虫,在砂壤土里有利于群体增殖,主要发生于温热地区。而六裂短体线虫和穿刺短体线虫多发生于重黏土里和温暖地区。该属线虫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活动,一般分布于土壤深度0~15cm,有的分布于土壤深度15~30cm,极少在土壤深度30~45cm分布。在玉米上,线虫的生活史历期约20~30天。2.切根线虫病 该病多发生于砂壤土,也有报道发生于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在相同土壤中的不同时间线虫种群消长变化明显,7月份线虫数量较多。在生长季节早期土壤深度30~45cm中线虫数量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虫在土壤中呈水平扩散和分布。3.刺线虫病 线虫在含沙量80%以上的砂壤土地块发生为害。线虫大多在30cm土层中分布,随着生长季农事操作线虫迁移至45~60cm土层,此为线虫为害玉米根部的原因。4.根结线虫病 该病发生于各种类型土壤,以砂土地发生严重。二龄幼虫从卵中孵化后,侵入玉米根尖部。在26℃条件下,接种在感病品种上15~18天后,产生球形雌性成虫。在抗病品种根上雌成虫产生较在感病品种上慢、数量少。根结线虫在春季一般分布于深度0~15cm土层中,夏季多数分布于15~45cm土层中。玉米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5.针线虫病 短环长针线虫一般在土壤砂质达49%以上的地块发生,土壤砂质达90%的地块发生严重。在生长季早期和中期,线虫多分布于0~15cm土层中,生长季中期后可在15~30cm土层中分布。越冬后线虫群体数量明显下降。据报道,每100cm3土壤中含10头线虫,就可导致田间植株矮化,根部表现明显症状;若达到100头线虫,即可导致田间死苗。6.胞囊线虫病 玉米胞囊线虫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3~36℃,最低为24℃。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该线虫完成其生活史需要15~18天。高温有助于加速线虫完成生活史,此为胞囊线虫病成为美国南部玉米重要病害的原因。7.剑线虫病 在玉米田中,线虫多在0~15cm土层中分布。8.枪线虫病 砂土地玉米发病严重。9.螺旋线虫病 大多数玉米田土壤中均有该类线虫存在。10.锥线虫病 多发生于潮湿土壤中。土壤中含有少量的线虫群体即可造成严重为害。1.选用抗病杂交种和品种 选用抗病杂交种和品种是防治线虫病的治本措施。玉米不同品系对各种线虫病表现不同的抗病性和耐病性,但同一的杂交种或品种对各属线虫抗性不同。目前应重点选育抗根结线虫病和短体线虫病的品系。2.栽培防治 各种线虫除侵染玉米外,尚能侵染其他禾谷类作物和杂草,故应与抗病的作物或非寄主作物进行轮作。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减轻线虫为害。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追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和根系发育,减轻发病。3.药剂防治 对为害严重、不具备轮作条件、经济价值较高的制种田,可进行土壤药剂熏蒸处理。如砂土和黏重土壤可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沟施或穴施,或用1.8%阿维菌素灌根等,可有效降低线虫为害率,减少损失。 -
报告一、营养失调(Nutrient Deficiencies)
出版时间:2009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的需要量较多,称主要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等;有的需要量很少,即微量元素,如铁、硼、锰、锌、钼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不足时,就会表现病态,这种病态即通常所说的缺素症。营养失调的为害,在近年的生产上屡有出现。如近几年来,北方春季低温冷凉地区,玉米缺锌症时有发生,为害幼苗,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缺苗现象,严重地块可导致减产30%~50%,损失甚至超过某些侵染性病害的为害。因此,应该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缺素病害症状确定土壤营养缺乏状况,提出科学的调控措施,减少营养失调导致的产量损失。氮素缺乏症从玉米幼苗到成熟期的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通常,玉米缺氮时表现植株矮小、叶色黄绿、生长缓慢。若缺氮情况持续不变,下部老中叶片的氮素会向幼嫩组织转移,所以从基部老熟叶片开始,叶尖逐渐发黄,沿中脉呈“V”字形扩展;叶片中心较边缘部分先变黄色,中部叶片淡绿;当黄色扩展到叶鞘时,叶鞘会逐渐变黄枯死,继之整个叶片变黄褐色而死亡。缺氮植株,抽雄期延迟,或雄穗发育不良;雌穗小而籽粒少,产量降低。图2-1 缺氮植株图2-2 缺氮叶片(上)在自然条件下,氮素是一种最容易贫乏的元素。低温冷害,大雨淋溶,淹水潮湿,少雨干旱,有机肥施用不足等都会加重发病。追施氮肥过多、过晚,或磷钾肥供应不足,以及前茬作物施氮过多,土壤残留氮过多等,还会引起玉米氮营养过多产生过剩症。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缺磷症状,以苗期最为明显。受害植株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植株较矮、瘦弱,茎基部、叶鞘甚至全株呈现紫红色,叶尖和叶缘出现黄色,严重时叶尖枯萎呈褐色。幼嫩植株表现尤为严重。随着植株发育生长,下部叶片由紫红色变成黄色,抽穗延迟。缺磷影响玉米授粉和籽粒灌浆,玉米果穗小,秃尖,易弯曲,行列不整齐,籽粒也不饱满,成熟期推迟。图2-3 缺磷植株图2-4 缺磷幼苗(叶片呈紫色)容易发生缺磷的土壤条件主要是酸性土壤,有机质低的花岗岩、砂岩发育的贫瘠土壤,石灰性或碱性土壤磷转化为作物不能吸收的形态,早春气温低(<15℃)、高寒山区、冷浸田土壤等有机磷分解释放慢,或氮肥用量偏大,磷肥用量不足,以及玉米旱期根系遭受虫害和药害、肥害等,均易于出现缺磷症状。图2-5 缺钾植株图2-6 缺钾幼苗(叶片边缘黄枯)近年来玉米田有机肥施用量锐减,土壤缺钾情况普遍发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玉米缺钾苗期即有症状表现,拔节到授粉期更为明显。初期下部老叶尖开始沿叶缘向下变黄,变褐焦枯,并逐渐向整个叶片的叶脉间区扩展,沿叶脉产生棕色条纹,并逐渐坏死。幼苗缺钾后幼叶生长速度减慢,呈黄色至黄绿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矮小软弱,支撑根减少,抵御病虫害能力下降,易发生倒伏。果穗发育不良或出现秃顶,籽粒不饱满。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低,砂质土壤、钙质土壤和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易于缺钾;长期不施有机肥或不进行秸秆还田的土壤会导致缺钾加重。玉米缺镁症一般在拔节期以后发生。缺镁首先发生于下部叶片,叶脉间失绿而叶脉保持绿色;通常下部叶片前端脉间失绿,并逐渐向叶片基部发展,失绿部分黄化,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或念珠状绿斑,叶尖及前端叶缘呈现紫红色;极度缺镁时,脉间组织干枯死亡,整个叶片变黄,叶尖则变成棕色。由于镁元素能向幼嫩部分转移,故缺镁对幼叶影响较小。因此,常常容易出现老叶枯萎而幼叶残存的现象。缺镁主要发生在湿润地区的砂质土壤,如北方少数淋溶性土壤及南方许多酸性土壤,含钠量高的盐碱土及草甸碱土,大量施用石灰、过量施用钾肥以及铵态氮肥等也容易诱发缺镁;长期不施有机肥料和含镁肥料等,均会导致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不足而引起玉米缺镁。图2-7 缺镁植株(叶肉褪绿)玉米苗期缺硫常导致上部叶片黄化,继之茎部和叶片变红,植株矮小。玉米缺硫时新叶呈均一的黄色,叶尖特别是叶基部有时保持浅绿色,老叶基部变红。生长在缺硫土壤上的玉米,在施用氮肥而不施硫肥时,出苗后30天内即呈现黄化现象。玉米缺硫症状与缺氮有些相似,但缺氮是在较老叶片上出现症状,而缺硫的基本特征则是幼叶失绿。图2-8 缺硫植株(左)缺硫症多发生在有机质少、质地轻、交换量低的砂质土壤,温暖多雨、风化程度高、淋溶作用强、含硫量低的土壤,南方丘陵山区、半山区的冷浸田,长期不施有机肥和含硫化肥的土壤以及远离城镇和工矿区降水中含硫少的偏远地区。图2-9 缺锌植株(条状褪绿)玉米对锌元素反应敏感,常被用于作物缺锌的指示作物。玉米缺锌症在近年生产上多有发生,已造成一定损失而被人们关注。玉米缺锌时,因生长素不足而细胞壁不能伸长,致玉米植株发育缓慢,节间变短。幼苗期和生长中期缺锌,新生叶片下半部显淡黄色,甚至白色,俗称“白芽症”或“花白苗”。缺锌时,新出土的幼苗形成白色芽,叶片成长后,叶脉之间出现淡黄色斑点,或缺绿条纹,有时中脉和边缘之间出现白色或黄色组织条带,或坏死斑点,叶面呈现透明白色,风吹易折。严重缺锌时,叶尖初呈淡白色病斑,其后叶片突然变黑色,几天后植株死亡。玉米中后期缺锌,抽雄期与雌穗吐丝期相隔日期延长,不利于授粉,果穗发育不良,缺粒、秃尖。严重时叶片干枯,常沿叶脉开裂而破碎。玉米缺锌常发生在pH值>6.3的中性和碱性土壤,特别是石灰性土壤,其中有机质贫乏和熟化度低的土壤更易发生缺锌;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有机质含量低,冷凉多湿,长期连作等有利于缺锌症发生。玉米缺铁时,新生叶片黄化,中部叶片叶脉间失绿,呈清晰的条纹状,叶脉为绿色,但下部叶片保持绿色或略显棕色。严重时,新叶变成白绿色,或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矮缩,生育期延迟,影响抽穗。玉米缺铁、缺锰、缺锌的症状特点比较相似:缺铁时褪绿程度通常较深,失绿部分黄化与非失绿部分反差明显,均匀,一般不出现褐斑或坏死斑点;而缺锰褪绿程度较浅,且叶片上常出现褐斑或褐色条纹。缺锌常出现白芽、白苗或黄斑叶,而缺铁通常全叶黄白化而呈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全株黄化。图2-10 缺铁植株土壤有效铁含量低,或土壤pH值较高,呈弱碱性到碱性反应时,易于发生缺铁症状。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土壤中的铁主要以 Fe3+和碳酸铁盐存在,难被作物吸收利用,玉米缺铁症状易于发生。南方酸性土壤施用过量石灰,或锰的供给过多,也能引起缺铁失绿症;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或施用磷肥肥料过多的土壤,由于颉颃作用使铁失去生理活性,长期不施有机肥料的土壤,有效铁的供给减少,此外作物根系受损,土壤通气不良等,也能诱发缺铁。玉米缺锰时,初在幼叶上表现症状,新叶失绿,叶片披散不挺立,上部叶片脉间褪绿,呈淡黄色;下部叶片呈橄榄绿色条纹,初为浅绿色,渐变为灰绿色、灰白色、褐色或红色。缺锰严重时,白色条纹延长,症状多出现于叶片中央部位,其他部位叶色正常,植株严重矮化,甚至倒伏和死亡。图2-11 缺锰植株缺锰症状常与缺铁或缺锌症同时发生而相互掩盖和混淆。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上生长的玉米易发生缺锰症。此外,富含钙的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尤其是冲积土和沼泽土容易产生锰缺乏症,酸性土壤大量施用石灰会诱发玉米缺锰。缺硼植株新叶狭长,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透明条纹,以后变白变干。幼叶不能展开或薄小,生长点发育不良,形成簇生叶,缺硼严重时,生长点死亡。缺硼时,在玉米早期生长和后期开花阶段植株呈现矮小,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雄穗抽不出,雄花显著退化、变小以至萎缩,易造成空秆或败育。成熟期果穗短小,籽粒稀少、畸形,分布不规则。顶端籽粒空瘪,空瘪部分可达整个穗长度的1/3,造成减产。图2-12 缺硼植株玉米硼中毒时,叶尖及叶缘黄化且与正常组织颜色差异的界限分明,严重时叶尖及叶缘焦枯,叶片上有褐色坏死,有时与玉米缺钾症状相似。硼中毒时果穗多秃顶,植株提早干枯,产量降低。缺硼多发生在土壤水溶性硼含量低、有机质含量少的砂质土壤。如辽宁东、南部地区丘陵花岗岩、片麻岩发育的泥砂土;辽宁西、北地区的碱性、石灰性土壤硼易被固定。高温干燥、干旱和水分过多,尤其是持续干旱条件下容易出现缺硼。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容易诱发缺硼;偏施氮肥,使N/B比过大,促进或加重缺硼。玉米发生的缺素症,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营养供应失调引起的一类生理性病害。解决缺素问题,必须根据生育各阶段对营养成分的需求规律,加强栽培管理,调控各种营养成分的数量,平衡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轮作倒茬 玉米连作特别是长期连作,是连续消耗土壤中玉米所需营养成分导致缺素的主要原因。轮作倒茬则可以调节微生物种群,活化各种有益生物活动,更换营养成分,恢复调节地力,从而解决缺素问题,特别是和豆科等作物轮作,效果更好。2.适期播种 低温寒害会促进缺氮、缺磷、缺硫、缺锌等多种缺素症的发生。因此,在我国北方诸省及南方山区易于发生低温寒害的地区,应适期晚播,待地温稳定在8~10℃时播种,可有效控制上述缺素病的发生。3.改良土壤,加强管理 改变缺素病发生的条件,土壤过湿或过干易于缺磷,多沙或潮湿板结易于缺钾,酸度过低易于缺钙,pH值高、湿度大、通气不良易于缺铁,含磷过多缺锌等症易于发生,均与土壤结构和土壤理化性状有很大关系。因此,应根据各类土壤的基本性状和缺素的种类、程度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土壤改良,加强田间管理,改变缺素病发生的条件,防止或缓解缺素症的发生。4.科学施肥 应根据缺素症的种类、程度及引发的原因等,进行科学施肥。提倡基肥和追肥结合,有机肥和化肥结合,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结合,适时适量,合理施用。(1)土壤施肥 缺素症中有些属于基质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所致,需通过土壤施肥加以补充;有些则是土壤中并非缺乏某种元素,而是这种元素以不可吸收态存在,或因土壤溶液中含盐类太多,各种离子间的颉颃作用,使该元素不能被利用,如磷酸二铵施用过多,过量的磷影响锌的吸收等。对于后者情况,应设法使不可吸收态变为可吸收态,或采用土壤施肥的办法直接补充可吸收态的该种元素。(2)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即叶部施肥)也可补充营养、缓解缺素症,对微量元素,采取叶面喷施方法更为快捷有效。如缺锌、缺钼、缺锰等,均可通过根外叶面喷施的方法快速缓解。 -
报告西瓜侵染性病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9细菌性角斑病是西瓜大棚生产前期及大田生产中、后期常见的病害,也是西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以晚春至早秋的雨季发病较重。该病主要为害西瓜、甜瓜、黄瓜、节瓜、西葫芦等。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茎蔓、卷须及果实上。在苗期子叶上呈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凹陷小斑,后扩大并呈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子叶逐渐干枯。成叶上病斑初为透明水浸状小点,随着病程的发展受到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黄褐斑(图2-1),后多个病斑连在一起。潮湿时,叶背病斑处有白色菌脓。最后病斑成为浅黄色,周围有黄色晕环,干燥时病斑中央变褐色或灰白色,易干枯破裂穿孔。茎蔓、叶柄,果实受害后,初期为水浸状圆形斑,潮湿时也有菌脓溢出,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常形成开裂或溃疡(图2-2)。图2-1 西瓜叶片多角形黄褐斑图2-2 西瓜茎蔓溃疡病原细菌在种了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原细菌借风雨飞溅、昆虫和农事操作中人为的接触进行传播,从西瓜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细菌侵入后,初在寄主细胞间隙中,后侵入到细胞内和维管束中,侵入果实的细菌则沿导管进入种子,造成种子带菌。温暖高湿条件下,即气温21~28℃,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多雾、多露也有利于病害发生;多雨、低洼地及连作地块发病重。以开花、坐果期至采收期最易感病。(1)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2)火棚加强通风,降低棚室湿度。(3)生长期间或收获后清除病叶、病株,集巾深埋或烧毁。(4)无病瓜采种和作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2.5%略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或用55℃温水浸种1~2小时,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夜浸种2小时,而后催芽、播种。(1)灭虫。发现食叶甲虫,及时进行防治,切断病菌传播桥梁。(2)预防。发病前可选用33.5%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3)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0%噻菌铜600倍液,或20%叶枯唑(猛克菌)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链霉.土霉素(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白粉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为害较重的病害。白粉病俗称“白毛病”“粉霉病”。我国南方和北方不论温室、大棚及露地栽培的瓜地均有发生,多发生在结瓜期及成熟期。病害一旦发生,常发展迅速,若不及时防治,常导致瓜叶枯焦,致使果实早期生长缓慢,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为害果实。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图2-3),以叶面居多,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严重时整叶面布满白粉(图2-4)。叶柄和茎上的白粉较少。病害逐渐由老叶向新叶蔓延。发病后期,白色霉层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枯黄、卷缩,一般不脱落。当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菌繁殖或寄主衰老时,病斑上出现成堆的黄褐色的小粒点,后变黑(即病菌的闭囊壳)。图2-3 白粉病初期症状图2-4 白粉病后期症状一般是秋植瓜发病重于春植瓜,但5—6月如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春植瓜的发病较重。病菌附着在土壤里的植物残体上或寄主植物体内越冬,次春病菌随雨水、气流传播,不断重复侵染。该病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湿度在80%以上时最易发病,在多雨季节和浓雾露重的气候条件下,病害可迅速流行蔓延,一般10~15天后可普遍发病。但当田间高温干旱时能抑制该病的发生,病害发展缓慢。如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枝叶郁闭的田间,该病最易流行。(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卫星系列西瓜品种抗病性较好。(2)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3)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旱时做好灌溉,涝时做好排水,远离菌源选地,增强植株抗病力;露地和保护地西瓜收获后,均应彻底清理瓜株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减轻病害发生。(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可喷农抗“120”150~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0%百菌通400倍液,7~10天喷1次,防治2~3次。猝倒病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各地瓜区均有发生。刚出土的幼苗表现为茎基部呈水浸状病斑(图2-5),病部变成黄褐色而缢缩成线状。病害迅速扩展,以至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就已倒伏。倒伏后的病株短期内仍为绿色,与健壮植株无明显区别,而病部则已腐烂。发病严重时,可使幼苗未出土时胚轴和子叶已变褐,腐烂而死亡。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及周围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的白色絮状物。3~5天即可使幼苗成片猝倒。图2-5 猝倒病症状猝倒病由真菌引起。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上或在土壤中越冬,在土温10~15℃时病菌繁殖最快,30℃以上则受到抑制。低温高湿、光照不足有利发病。(1)选无病新土育苗,以塘泥或河池土为好,或者选用没有种过瓜类作物的大田地作苗床,肥料要充分腐熟。若有条件可进行土壤消毒,在播种前2~3周翻松床土,喷洒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床面用原液30mL,加水2~4L,喷液后覆盖薄膜,4~5天后揭开,耙松放气,或用40%五氯硝基苯与50%代森锌,或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苗床8~10g与20~30kg细土混匀,取1/3药土铺底,播种后将2/3药土盖在种子上。(2)加强苗床保温措施,防止冷风侵入苗床,播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苗期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避免土壤湿度过大。若湿度过大时,可撒些细干土或草木灰进行预防。(3)采用药剂防治,幼苗发病时,应及时喷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视病情5~7天喷1次,连续喷雾3~4次。疫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后病株很快萎蔫死亡,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病害,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疫病主要为害幼苗、叶、茎,果实亦可受害。根颈部发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茎基部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cm以上,植株萎蔫青枯死亡,维管束不变色,有时在主根中下部发病,产生类似症状,病部软腐,地上部青枯。叶片染病时,则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大型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严重时,叶柄、瓜蔓也可受害,症状与根茎部相似。果实染病时,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斑凹陷腐烂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图2-6)。图2-6 疫病症状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或厚坦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或未腐熟的粪肥中越冬。翌年在条件适合时,病菌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进行初侵染。植株发病后,在病斑上产生新孢子囊和萌发游动孢子,又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湿度是决定此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温度,病菌发病的适宜范围为5~37℃,最适为28~30℃。一般雨季来得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则发病早且重,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1)加强田间管理,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并对种子实行消毒灭菌处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控制浇水,及时排涝。(2)采用药剂防治措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5%的甲霜灵粉剂35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注意雨后进行补喷。菌核病在塑料大棚、温室和露地栽培均可发病,但以塑料大棚和温室发生较为严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侵染,主要为害茎蔓和果实。叶、叶柄、幼果染病,初呈水渍状,后软腐,其上长出大量白色菌丝,渐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蔓受害,初期在主侧枝或茎部呈水浸状褐斑。高湿条件下,长出白色菌丝(图2-7)。茎髓部遭受破坏,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果实染病多在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长出白色菌丝,后逐渐扩大呈淡褐色(图2-8),缠绕成黑色菌核。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越冬或越夏后的菌核,遇雨或浇水即萌发,1年中有2个萌发时期,北方地区为4—5月和9—10月,南方地区为2—3月和11—12月。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稍受震动即行喷出,有如烟雾,肉眼可见。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特别是在大风中可作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地面流水传播。子囊孢子对老叶和花瓣的侵染力强,在侵染这些组织后,才能获得更强的侵染力,再侵染健叶和茎部。田间发病后,病部外表形成白色的菌丝体,通过植株间的接触进行再侵染,特别是植株中、下部衰老叶上的菌丝体,是后期病害的主要来源。发病后期,在病部上形成菌核越冬或越夏。图2-7 茎蔓症状图2-8 果实症状(1)水旱轮作。沿海地区春大棚西瓜6月底清田后接茬栽插水稻,菌核在水中1个月就会腐烂。(2)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10~15分钟可杀死菌核。(3)覆膜抑菌。定植前畦面全部覆盖地膜,可以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4)调温控湿。推广应用膜下软管滴灌技术,既节约用水又降低棚内湿度。早春晴天上午以闷棚为主,让棚顶水珠雾化,中午及时通风散湿,夜晚注意覆盖保温,减少叶片结露。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是西瓜生产中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往往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是限制西瓜重茬的主要因素。枯萎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以抽蔓期到结果期发病最重。苗期发病子叶萎缩下垂,真叶皱缩,枯萎变黄,根部变成黄白色,须根少,茎基部成淡黄色,瓜苗倒伏枯死(图2-9)。成株发病生长缓慢,茎基部变软,呈黄绿色水渍状,后逐渐干枯,表皮粗糙,根茎部纵裂如刀割。发病初期植株白天萎蔫,早晚正常,病情加重后早晚也无法恢复正常,最后全株枯死。空气潮湿时,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上流出黄色至褐色黏稠的树脂状分泌物,纵向剖开病株的根或茎蔓,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图2-10)。图2-9 瓜苗倒伏图2-10 茎部维管束变褐色西瓜枯萎病是真菌引起的通过土壤传染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病残体或厩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附在种子表面的分生孢子也能越冬。病菌通过植株根部伤口或根毛顶部细胞间隙侵入,在8~34℃时都可使植株致病,但以24~28℃最为适宜,久雨后的晴热天气,久旱遇大雨或时雨时晴易于发病,在酸性土壤及施肥不当特别是偏施氮肥均利于发病,重茬地块发病严重。西瓜枯萎病以防为主,一旦发病,一般情况很难治愈,只能减轻症状。(1)合理轮作倒茬,轮作年限旱地为7~8年,水田3~4年。(2)苗床土消毒,育苗用土壤和肥料选用无菌土,一般土壤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的药土撒施床面,每平方米苗床撒0.1kg。(3)采用换根嫁接栽培,具体参看嫁接栽培部分。(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药液灌根,用25%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药剂灌根。炭疽病在西瓜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但以植株生长中后期发生最重,造成茎叶枯死,果实腐烂,是收获后果实贮藏期和运输中的主要病害。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和果实。幼苗受害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图2-11),外围常有黑褐色晕圈,其病斑上常散生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黏状物。近地面茎部受害,其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缢缩变细猝倒。瓜蔓或叶柄染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长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褐色,病斑环绕茎一周后,全株枯死。叶片染病,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物。果实染病初为水浸状凹陷形褐色圆斑或长圆形斑(图2-12),常龟裂,湿度大时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状物(图2-13)。图2-11 叶子中的黑褐色病斑图2-12 果实中水浸状凹陷形褐色斑图2-13 粉红色黏状物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田间借飞溅的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4℃,30℃以上或10℃以下停止生长。田间气温在18℃左右开始发病,当气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发病最重,天气时雨时晴发病重,炎热夏天很少发病。湿度越低,此病越轻,当相对湿度降到54%以下时就不会发病。(1)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氮肥施用量及次数防止徒长,保持田间良好的透气性。保护地栽培时注意降低棚内温度,浇水时应避免大水漫灌。(2)采用药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叶片两面均要喷药。(3)防止果实在贮运期发病,果实成熟后要适时采收,收瓜一般选晴天进行。西瓜采收后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擦洗瓜皮,进行消毒。贮运期间保持较低湿度,并注意通风排湿。西瓜“阴皮病”,是我国西瓜产区发病较重,为害面积较广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在西瓜果实表面出现不容易发现的水浸状小斑点,以后迅速发展扩大,成不规则水浸状大块病斑(图2-14)。病斑多发生在果实的上表面,后期果实开裂小口。病斑与果实表面健部界线明显,随病程发展,果实的肉质也随之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图2-14 水浸状大块病斑该病菌可能是残留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中,西瓜坐瓜后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病。7—8月的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农家肥施用量少,氮、磷、钾、钙肥比例不均衡、氮素偏多、植株营养不良均可导致植株抗逆性及抗病性降低发病重。重茬地发病重,品种的皮色不同,抗病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果皮淡绿色的品种最易感病,果皮颜色深或有深绿色条纹的品种耐病,果皮深绿色或墨绿色及黑色的品种耐病性最强。(1)清理田间病株残体。西瓜收获后,在整地前或清理田间将病残体烧掉,以减少翌年初侵染源。或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掉,到远离瓜田处烧掉或深埋。(2)轮作。种植西瓜的地块,最好实行3~5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病菌的寄生、繁殖及侵染的机会和减少土壤中的含菌量。(3)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选用瓜皮深绿色,瓜皮带有深绿条纹、瓜皮墨绿色及黑色的品种。因这些品种的耐病性或抗病性比较好。(4)合理施肥。每亩①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kg以上,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以上。减少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钙肥的用量。以改善和均衡养分状况,达到养分均衡供应,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性。(1)发病初期,果皮上刚刚出现小斑点时用绿保牌菌毒杀星3000倍液加100万单位的兽用链霉素4只或80万单位的兽用链霉素5~6只(15kg水即一喷雾器的容量)喷雾,共喷施2次,每隔5~7天喷1次。(2)在发病后期病斑似手指肚大小时,用刀片将病斑处的带菌果皮刮掉,露出白色瓜皮(白茬),然后用100万单位的兽用链霉素4只(80万单位的6只)加菌毒杀星配成1500倍液,加食用面粉制成面糊在上午9:00前,下午17:00后均匀地涂抹在已经刮好的病部上。3天涂1次,涂抹3~4次基本可保证西瓜的商品价值。西瓜叶枯病是为害西瓜叶部的一种病害,近几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西瓜生长的中后期,特别是多雨季节或暴雨后,往往发病急且发展快,使瓜叶迅速变黑焦枯,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西瓜叶枯病主要为害西瓜的叶部。子叶染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后变成淡褐色至褐色。圆形或半圆形水浸状病斑,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染病初发时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湿度大可使叶片失水青枯,湿度小气温高易形成2~3mm圆形至近圆形褐斑布满叶面,后融合为大斑,病部变薄,形成枯叶现象(图2-15)。茎蔓染病,产生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斑。果实染病,在果面上出现四周稍隆起的圆形褐色凹陷斑,可逐渐深入果肉引起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至黑色霉层。图2-15 叶枯病症状该病菌称瓜链格孢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土壤、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生长期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传播蔓延很快。病菌在气温10~36℃相对湿度高于80%条件下均可发病,多雨天气、相对湿度高于90%易流行或大发生。西瓜生长后期—西瓜膨大期,可使大片瓜田叶片枯死,严重影响产量。连作地、偏施或重施氮肥及土壤瘠薄或积水,植株抗病力弱发病重,连续天晴、日照长对该病有抑制作用。(1)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好庆发十二号、庆红宝、庆农5号等。(2)西瓜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不要在田边堆放病残体,及时清理田园,翻晒土地,减少菌源。(3)种子消毒。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冲净后催芽播种。(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过量氮肥。(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或降雨前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发病后或湿度大时可喷施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667m2喷施药液60kg,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并注重雨后补喷和田间排水。绵腐病是瓜类采收成熟期常见的病害,黄瓜、节瓜、冬瓜发生较多,葫芦瓜、南瓜、甜瓜等也有发生。苗期染病,引起猝倒,结瓜期染病主要为害果实。贴土面的西瓜先发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渍状,后迅速变软,致整个西瓜变褐软腐(图2-16)。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厚的白色绵毛(图2-17),即病原菌的菌丝体。本病也可致死秧。图2-16 褐软腐图2-17 白色绵毛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或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遇适宜条件,卵孢子或菌丝体上形成的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或果实上引起发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5℃,分生孢广形成的相对湿度为95%。通常地势低洼、土壤黏重、地下水位高、雨后积水,或浇水过多,田间湿度高等均有利于发病。结果期阴雨连绵,果实易染病。(1)选择地势高燥,灌排方便的地块种植。(2)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排灌,防止雨后积水。(4)清洁田同,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瓜,集中田外销毁,消灭侵染源。发病初期喷施72.2%霜霉威(普力克)800倍液,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每10天喷1次,交替使用药剂。蔓枯病又称黑腐病、褐斑病,是西瓜的常见病。全国西瓜产区均有发生。在多雨天气,植株生长茂密,生长中后期发生普遍。近年来,该病有发展态势。叶片受害时,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发展成直径1~2cm的病斑(图2-18),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其上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老病斑有小黑点,干枯后呈星状破裂。茎受害时,最初产生水浸状病斑(图2-19),中央变为褐色枯死,以后褐色部分呈星状干裂,内部木栓状干腐。瓜果染病初期,形成不定形水渍状褐色坏死小斑,迅速发展成近圆形灰褐色水渍状坏死大斑,随病害发展病瓜腐烂,最后在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点(图2-20)。图2-18 蔓枯病病叶图2-19 蔓枯病病茎图2-20 蔓枯病病瓜蔓枯病症状与炭疽病症状相似,其区别在于病斑上不发生粉红色的黏稠物,而是发生黑色小点状物。该病与枯萎病不同的是病势发展较慢,常有部分基部叶片枯死而全株不枯死,维管束不变色。以分生孢子及子囊壳在病体上、土壤中越冬,种子表面亦可带菌,翌年气候条件适宜时,散出孢子,经风吹,雨溅传播危害。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气孔侵入内部。病菌在温度6~35℃范围内都可侵入进行危害,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30℃。在55℃条件下10分钟死亡。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田块,容易发病。pH值3.4~9时均可发病,但以pH值为5.7~6.4时最易发病。缺肥、长势弱有利于发病。(1)选用无病的种子,播种进行种子消毒,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5个小时。(2)加强培育管理,合理施肥,重施农家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加强排水,注意通风透光,增强植株的生长势。(3)及时清除、烧毁病株残体。(4)药剂防治。要做到早用药,及时用药,出现发病中心时抓好雨前、雨后间隙用药。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50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一般3~4次。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尔马林100倍液涂抹病部,可收到良好效果。扒土晒根茎部,可控制病情。立枯病又称“死苗病”,也是西瓜苗期常发病害之一。刚出土的幼苗和后期的大龄瓜苗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在苗期的中、后期。播种后到出苗前受害,可引起烂种和烂芽。幼苗受害,根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发病初期,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当病斑绕茎扩展一周时,病部凹陷,茎基部干枯缢缩(图2-21),病苗很快萎蔫、枯死,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状。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及周围土面可见蛛网状淡褐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图2-21 立枯病症状病菌以菌牲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通过雨水、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从幼苗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7~28℃。感病生育期在幼苗期。苗床连作、棚内温度过低、湿度过高、播种过密、光照差、通风小佳、排水小良、土壤黏重,通气性差、管理粗放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严重。合理控制苗床的温湿度,苗床湿度过大时,可撒上一层干细土吸湿;要小水、小肥轻浇;注重适时、适度通风换气;加强调查,及时拔除病苗、死苗。可选25%嘧菌酯(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95%恶霉灵4000倍液喷雾或土壤处理。西瓜根腐病主要为害西瓜根和茎基部。西瓜播种后到出苗前,受到病菌侵害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瓜苗在子叶期受害,地上部分萎蔫,拔出病根可见根尖呈黄色或黄褐色腐烂(图2-22),严重时蔓延至全根,致地上部枯死。移栽后植株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呈浅褐至深褐色腐烂,病部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扩展,可与枯萎病相区别,后期病部组织破碎,仅留丝状维管柬。图2-22 根腐病病根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苗核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利其发病,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或下水头发病重。晴天、少雨,病害发展慢,为害轻。阴雨天或浇水后,病害发展快,为害重西瓜根结线虫为害重的瓜田,西瓜根腐病为害也较重。露地西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根腐病始发期,5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1)轮作。与土字花科、百合科、豆科实行3年以上轮作。(2)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用微补促根增甜液浇根,促进根系发达。(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铺地膜,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苗期发病的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增强土壤通透性。发病初期用50%异菌脲(秀安)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灌根。西瓜病毒病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病毒病分花叶和蕨叶2种。花叶型主要表现在叶片上有黄绿相间的花斑(图2-23),叶面凹凸不平,新生叶片畸形,叶小蔓短,顶梢上翘。蕨叶型则突出的症状是植株矮化,新生叶片狭长、皱缩、扭曲(图2-24),花器发育不良,坐果减少。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引起田间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绝收。图2-23 花叶型花斑图2-24 蕨叶型皱缩西瓜病毒病主要是西瓜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毒主要靠蚜虫传毒。春天最早在西葫芦和甜瓜上发病,通过蚜虫传染给西瓜,西瓜多在中后期发病,凡是毒源植物多、高温干旱、日照强烈、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的情况都有利发病,凡是缺水、缺肥(特别是缺钾肥),管理粗放,瓜苗长势差的田块,也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1)种子消毒。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对花叶病毒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彻底消灭蚜虫。因病毒主要靠蚜虫传毒,如蚜虫点片发生时就在点片及周围用药,不必全田用药。若发生面积大,应全田用药。可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用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雾;或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雾杀灭,以防传染病毒病。(3)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在整枝、打杈、授粉等农事操作过程中,减少对植株的损伤,而且病株与健株分别进行,防止人为接触传播。(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抗毒剂一号300倍液,或喷0.2%磷酸二氢钾,以增强植株抗病性。西瓜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根部。子叶期染病,致幼苗死亡。成株期染病主要为害侧根和须根,发病后西瓜侧根或须根上长出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图2-25)。剖开根结,病组织内有很多微小的乳白色线虫藏于其内,在根结上长出细弱新根再度受侵染发病,形成根结状肿瘤。有的呈串珠状,有的似鸡爪状。致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轻者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则较矮小黄瘦,瓜秧朽住不长,坐不住瓜或瓜长不大,遇有干旱天气,不到中午就萎蔫,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图2-25 瘤状根结根结线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可存活1~3年,翌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2龄幼虫,离开卵块的2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瘿,或称根结,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根结线虫可逐步成为优势种。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土壤湿度适合蔬菜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其为害砂土中常较黏土重,适宜土壤pH值4~8。重病田改种葱、蒜、韭菜等抗病蔬菜或种植受害轻的速生蔬菜,减少土壤线虫量,减轻病害的发生。最好实行水旱轮作,要求轮作2年以上。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cm深,保持1~3个月,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改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高温杀虫,收获后深翻土壤,灌水后,利用7—8月高温,用塑料膜平铺地面压实,保持10~15天,使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各种虫态的线虫。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防除田间杂草。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压低虫源基数,减轻病害的发生。定植前,每667m2用3%米乐尔颗粒剂4~6kg拌细干土50kg进行撒施,沟施或穴施。在蔬菜发病初期,用1.8%虫螨克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5kg,间隔10~15天再灌根1次,能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为害。 -
报告西瓜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9西瓜品种丰富多样,分布范围广,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在种植西瓜前,应选好适合自己家乡气候以及地质的品种进行种植。从果型大小来分,常见的优良品种如下。至尊欣王早熟,坐果后27天成熟,植株生长强健,单果重均在10~12kg,大果可达20kg以上,大红瓤(图1-1),中心含糖13%,皮薄抗裂,易坐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图1-1 至尊欣王特大麒麟瓜植株生长健壮,早熟,坐果至成熟27天左右,果实圆形(图1-2),单果重均在7~8kg,大果可达9kg以上,中心含糖14%,品质超甜爽,风味极佳,皮薄抗裂。高抗病害,在北方保护地栽培,极耐低温弱光,在高产露地栽培,不倒瓢不上水,易坐果,栽培容易。图1-2 特大麒麟瓜中宁硒砂瓜(图1-3)个大皮厚,果实为椭圆形,果皮浓绿色条带。中宁县独特的种植方式和自然条件,生产的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糖分高达13.8%。生产出的瓜营养元素含量全面合理,特别含有人体保健必需的硒和锌等微量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用,独具保健价值,因之得名“硒砂瓜”,是真正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图1-3 中宁硒砂瓜京欣二号果实圆形,绿底条纹,条稍窄(图1-4)。单瓜重5~6kg,瓜瓤红色,果肉脆嫩、口感好、甜度高,果实中心含糖量为11.5%以上,皮薄抗裂,成熟后果面蜡粉浓厚,外观漂亮,用任何砧木嫁接不厚皮、不起棱,是瓜农种植的首选品种。图1-4 京欣二号京欣三号果实圆形,亮绿底色上有规则绿色窄条纹(图1-5),皮薄,单瓜重5~6kg,瓜瓤红色,中心含糖量12%,肉质脆嫩,口感好,风味佳。图1-5 京欣三号航兴一号全生育期90天,果实自然成熟期28天。植株长势中等,果实近圆形,绿色果皮带绿色条纹,上覆白霜(图1-6)。果皮厚1cm,瓤色粉红,质脆而多汁,风味好。果实中心含糖量11.5%以上,平均单瓜重5kg。图1-6 航兴一号春玉喜耐低温弱光,果实椭圆形,极早熟,授粉后25天成熟,果重均在2~3kg,肉色大红(图1-7),品质脆甜爽口,皮色鲜绿,抗病性强,春季表现更佳。图1-7 春玉喜极品早黄玉全生育期70天左右,极早熟,易坐果,果重均在2kg左右(图1-8),品质好,中心含糖14度,不裂果、不空心、果形均匀。图1-8 极品早黄玉京秀西瓜果实发育期28~30天,全生育期85~90天。植株生长势强,果实椭圆形,绿底色,覆盖锯齿形窄条带,果实周正美观(图1-9)。平均单瓜重1.5~2kg,果肉红色,肉质脆嫩,口感好,风味佳。果实中心含糖量12%~13%,糖度梯度小,可适当提早上市。图1-9 京秀西瓜栽培地选用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日光温室应在冬前扣好膜,塑料大棚应在定植前20天扣好棚膜,促进秧苗定植后早发根早缓苗,以保障足够的增温时间。确保定植时棚内地温稳定在10℃以上,使棚内地温达到定植要求。移栽前10天造墒,整地做畦,开瓜沟(图1-10),施基肥(图1-11)。单行种植一般按行距1.3~1.4m挖瓜沟,沟宽40cm,沟深30cm。开好瓜沟后,每667m2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4~5m3,同时,施用磷酸二铵和尿素各30~35kg,硫酸钾25~30kg,或施用与上述肥料有效成分相当的其他肥料,肥料与土壤混拌均匀后,做成小高畦,畦高20cm,宽60~65cm,这种做畦方式有利于土壤升温和灌排水,做畦后及时加盖地膜(图1-12),保温保湿。图1-10 开瓜沟图1-11 施基肥图1-12 加盖地膜做好畦、覆好膜后,选择适宜的定植期是实现早熟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定植过早,地温过低,不易成活;定植过晚,又达不到早熟的目的。具体的环境条件要求是:西瓜生长的环境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12℃,最低气温大于5℃,高畦地膜下10cm处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定植适期。注意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定植。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定植日期一般为2月下旬,塑料大棚栽培定植日期为3月中下旬。将竹棍截成株距的长度,在畦上的定植位置做好标记。用铲子或打孔器打孔(图1-13),然后轻取苗坨,尽可能使土坨完整,置于穴内(图1-14)。秧苗需轻拿轻放,尽量不要损伤根系。将秧苗从营养钵中倒出后,放入定植穴并用细土封实,按穴浇1次水,待水渗后封好定植穴,保持土坨与周边土壤紧密接触。定植的深度以苗坨与垄面相平为宜,过深或过浅都将延长缓苗时间。最后从行间取土封穴。图1-13 打定植孔图1-14 将瓜苗放入定植穴内西瓜定植的密度因栽培方式而不同,小型西瓜采用搭架或吊蔓种植,密度为1200~1600株/667m2。采用地爬种植的有籽西瓜密度为700~800株/667m2,无籽西瓜密度为500~600株/667m2,小型西瓜密度为600~700株/667m2。西瓜苗期生长缓慢,要早管促早发,伸蔓后控制肥水,防止徒长,为坐果创造条件,选择较好节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西瓜整个生长期浇水至少2~3次,西瓜伸蔓后叶片增多(图1-15),日照时间长,需水量加大,须浇1次“抽蔓水”。当幼瓜长至拳头大小时,浇好膨瓜水,保证西瓜产量与品质和正常生长发育。以后可根据当时的气候和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图1-15 伸蔓期西瓜是喜肥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西瓜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总的原则是: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幼苗期一般不施提苗肥。若发现萎蔫苗或僵苗,可在晴天下午每株浇0.3%磷钾源库+0.4%尿素混合液500ml,也可叶面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1000倍液。抽蔓肥应以氮肥为主,辅以钾肥速效肥料,促进西瓜的营养生长,可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300倍液,以保证西瓜丰产所需的发达根系和足够的叶面积的形成。果实膨大期之前追施速效化肥,追肥应以钾、氮肥为主,有利于果实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改善。后期进行叶面喷肥(图1-16),可用0.2%磷钾源库溶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共喷2~3次,提高果品。图1-16 叶片喷施西瓜一般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图1-17、图1-18)。双蔓整枝是选留主蔓外,并在主蔓基部选择一条健壮的侧蔓,其余侧蔓全部摘除(图1-19)。这样茎蔓分布合理,叶片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图1-17 双蔓整枝图1-18 三蔓整枝图1-19 摘蔓压蔓,可以固定瓜秧,防止被大风吹翻,控制瓜秧生长。当瓜秧主蔓长到30cm左右时,将瓜秧从直立型搬倒,迫使瓜秧向规定的方向生长。压蔓一般有明压和暗压两种方式。明压是指用土块、树枝或用铁丝做成“U”字形(图1-20)等把瓜蔓固定在地面上;暗压是用铲将土壤铲松、拍平,瓜蔓埋压在地下。一般主蔓40~50cm时压第1次,以后每隔4~6节压1次,需压2~3次。图1-20 压蔓为保证合适节位的雌花结果,必须进行人工授粉。留果以主蔓第三雌花或侧蔓第二雌花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授粉在每天上午7:00~10:00点进行,早上西瓜开花时,先从授粉品种上采集刚刚开放的雄花(图1-21),将花瓣折向背后,露出雄蕊,然后在当天开放的无籽西瓜雌花(图1-22)柱头上轻抹1周,使其授粉均匀。图1-21 西瓜雄花图1-22 西瓜雌花当幼果长至馒头大小时,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此时一般不再落果,要及时选择节位好、果形正的果实,双蔓或三蔓整枝每株留1果(图1-23)。在西瓜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阶段,精心护理果实也是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护理的措施有护瓜、垫瓜、翻瓜(图1-24)、竖瓜、晒瓜和盖瓜等。若是立架栽培的,则须在0.5kg时用尼龙网袋吊瓜,以防落瓜。图1-23 选留1个正常的幼果图1-24 翻瓜西瓜采收因品种、栽培季节、种植方式、供应时期等不同而有所差别。可通过以下辨别方式作为采收依据。一是日期。在授粉时标记授粉日期,根据日期判断是否成熟。一般中果型西瓜自授粉后30~35天成熟,小果型西瓜28~32天成熟。二是卷须。坐果节卷须从尖端起1/3干枯可作为西瓜成熟适宜标志,但应区别由于机械损伤引起的干枯。三是果形皮色。果实成熟时,膨大停止,果梗茸毛消失,着花部位凹陷。果皮富有光泽,果面条纹和网纹鲜明。四是果实弹力。成熟果实用手指压其蒂部感到有弹力,稍用力即有果肉开裂的感觉。用一只手托住瓜,另一只手敲弹瓜体,声音清脆为生瓜,声音沉稳、有弹性,稍混浊的为熟瓜,声音沙哑的为过熟瓜或空心瓜。长途运输的西瓜,采收时间尽量选在傍晚,采收后在田间堆晾散热后(图1-25)再包装和装运为宜。包装的衬垫物一般视运输距离和工具而定。普通农用三轮车、拖拉机短途运输的西瓜多不用包装,但车底和四周应垫以稻草等物,以免碰伤。在选择运输工具时,应以经济、安全、快速为原则,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最好是1次周转能由产区直接送到销区市场或直销客户。在装运时要做到轻装、轻卸,途中避免剧烈震动和机械碰撞,减少运输损失。图1-25 采收的西瓜西瓜根据贮藏时的温度可以分为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常温贮藏是利用阴凉通风普通房屋和仓库,如利用地下室或防空洞作贮藏库,可放3~4层西瓜(图1-26),温度高时应采取降温措施,贮藏室的门窗应经常打开,尤其是夜间,以通风降温,在地下室或防空洞应打开排风扇通风。应经常翻瓜堆,发现病瓜、烂瓜及时剔除。图1-26 西瓜的码放 -
报告猕猴桃缺素症识别及防治
出版时间:2018症状首先在老叶上产生,进而扩展到上部幼嫩叶上。叶片颜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甚至完全变黄,后期边缘焦枯,果实变小 (图11-1)。图11-1 缺氮定植时及每年秋冬季施足基肥。5月底至7月,分2次追施氮肥,每亩追施有效氮65~70 千克。生长期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2~3次,每次间隔7天。首先从老叶开始出现淡绿色的脉间褪绿,从顶端向叶柄基部扩展。叶片正面逐渐呈紫红色。背面的主、侧脉变红向基部逐渐变深 (图11-2)。图11-2 缺磷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与稀释10~15倍的腐熟有机肥混合作基肥,开沟施入地下;在生长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1%~3%过磷酸钙水溶液,一般喷施2~3次。初期缺钾,萌芽长势差,叶片小;随着缺钾的加重,叶片边缘向上卷起;后期,叶片从边缘开始褪绿、坏死、焦枯,直至破碎、脱落。缺钾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图11-3)。图11-3 缺钾早期可施用氯化钾补充,每亩用量15~20千克,或施用硝酸钾或硫酸钾,也可叶面喷施0.3%~0.5%硫酸钾,或0.2%~0.3%磷酸二氢钾及10%草木灰浸出液。症状多见于刚成熟的叶片上,并逐渐向幼叶扩展。起初,叶基部叶脉颜色暗淡、坏死,逐渐形成坏死斑块,然后质脆、干枯、落叶、枝梢死亡。萌发新芽展开慢,新芽粗糙 (图11-4)。图11-4 缺钙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也可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0.3%~0.5%硝酸钙溶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3~4次,最后一次应在采果前21天为宜。缺镁一般在植株生长中期出现,先在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浅黄色失绿症状,失绿症状常起自叶缘并向叶脉扩展,趋向中脉。随缺镁程度的进一步扩展,褪绿部分枯萎。幼叶不出现症状(图11-5)。图11-5 缺镁轻度缺镁园,可在6—7月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2~3次。缺镁较重的园可把硫酸镁混入有机肥中施基肥时进行根施,每亩施硫酸镁1~1.5千克。首先为幼叶叶脉间失绿,逐渐变成浅黄色和黄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新梢和老叶的叶缘失绿,叶片变薄,容易脱落。植株显得矮小 (图11-6)。图11-6 缺铁对于酸碱值过高的果园,可施硫酸亚铁、硫黄粉、硫酸铝或硫酸铵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提高有效铁浓度。对于雨后出现缺铁,可釆取叶面喷施0.5%硫酸亚铁溶液或0.5%尿素+0.3%硫酸亚铁,每隔7~10天喷1次,先喷2~3次,效果显著。首先在嫩叶近中心处产生小而不规则的黄斑,进而扩张,在中脉两侧形成大面积的黄斑。有时会使未成熟的幼叶加厚,畸形扭曲,严重时节间伸长生长受阻,植株矮化 (图11-7)。图11-7 缺硼采取0.1%~0.2%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猕猴桃对硼特别敏感,故喷施硼时应特别小心,喷施浓度一般不要超过0.3%,以免造成硼毒害)。轻沙壤土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一般也易出现缺硼症,这类土壤以硼肥做基肥施入地下效果更佳。新梢出现 “小叶症” (图11-8)。老叶上有鲜黄色的脉间褪绿,叶缘更为明显,而叶脉仍保持深绿色,不产生坏死斑。结合施基肥,每株结果树混合施硫酸锌0.5~1千克。也可于盛花后3周采用0.2%硫酸锌与0.3%~0.5%尿素混合喷施叶面,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图11-8 缺锌缺锰症状一般从新叶开始,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的脉间褪绿。褪绿先从叶缘开始,然后在主脉间扩展并向中脉推进,在脉的两侧留一窄带状绿色部分。当缺锰进一步加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内都变黄 (图11-9)。结合有机肥分期施入氧化锰、氯化锰和硫酸锰等,一般每亩施氧化锰0.5~1.0千克,氯化锰或硫酸锰2~5千克;叶面喷施0.1%~0.2%硫酸锰,每隔5~7天喷1次,共喷2~3次,喷施时可加入半量或等量的石灰,以免发生肥害。土壤pH值过高引起的缺锰症,可施硫黄粉、硫酸钙和硫酸铵等化合物,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提高锰的有效性。图11-9 缺猛开始在老叶顶端、主脉和侧脉间分散出现片状失绿,从叶缘向主、侧脉扩展,有时叶缘呈连续带状失绿,并常向下反卷呈杯状。幼叶变小,但并不焦枯,根系生长受阻,离根端2~3厘米处组织肿大,常被误认为是根结线虫囊肿 (图11-10)。可在盛果期果园施氯化钾,每亩施10~15千克,分2次施入,间隔20~30天。图11-10 缺氯猕猴桃健康叶片硫含量为 0.25%~0.45%,当含量低于0.18%时表现缺硫症状。症状与缺氯相似,生长缓慢,嫩叶呈浅绿色至黄色。不同的是缺硫多发生于幼叶上,老叶仍正常。初期幼叶边缘淡绿或黄色,并逐渐扩大,仅在主、侧脉相连处保持一块呈 “楔形” 的绿色,最后幼嫩叶全部失绿。与缺氮不同的是,缺硫严重时叶脉也失绿,但不焦枯 (图11-11)。图11-11 缺硫缺硫一般不容易发生,因为大多数硫酸盐肥料中含有较多硫元素。缺硫时,可通过施硫酸铵、硫酸钾等肥料进行调整,每亩施入15~20千克即可,于生长季一次施入,或间隔1个月分两次施入。猕猴桃健康叶片铜含量为10~15微克/克,当叶片中铜含量低于3微克/克时,就会呈现缺铜症状。表现为幼嫩未成熟叶片呈均匀一致的淡绿色,随后脉间失绿加重,最终呈白色,叶脆且无韧性,生长受阻。严重缺铜时,生长点死亡变黑,叶早落,萌芽率低 (图11-12)。图11-12 缺铜萌芽前土施硫酸铜,也可结合防病叶面喷施波尔多液 (但应避免叶面喷施硫酸铜,因猕猴桃对铜盐特别敏感,尤其是早期)。猕猴桃对钼的需求量极低,健康叶片中钼含量仅为0.04~0.2微克/克,当叶片中钼含量低于0.01微克/克时才会出现缺素症。缺钼可引起树体矮化,果实变小,果味变苦,叶表面缺乏光泽、变脆,初期散生点状黄斑,逐渐发展成外围有黄色圈的褪色斑,可穿孔 (图11-13)。图11-13 缺钼缺钼情况在猕猴桃园中一般很少见到,尽管如此仍应注意,因为钼的缺乏容易导致树体硝酸盐的异常积累。在缺钼时可叶面喷施0.1%~0.3%钼酸钾,效果较好。 -
报告西瓜虫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9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金龟甲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3类,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普遍,为害最重。蛴螬分布于全国各地。植食性蛴螬大多食性很杂,同一种蛴螬常可为害双子叶和单子叶粮食作物、多种瓜类和蔬菜、油料、芋、棉、牧草以及花卉和果、林等播下的种子及幼苗。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根、块根、块茎以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则喜食害瓜菜、果树、林木的叶和花器。蛴螬是一类分布广、为害重的害虫。蛴螬体肥大弯曲近C形,体大多白色(图4-1)。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十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图4-1 蛴螬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1年发生1代,或2~3年发生1代,长者5~6年发生1代。如大黑鳃金龟2年发生1代,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1年发生1代,小云斑鳃金龟在青海4年发生1代,长者5~6年发生1代,大栗鳃金龟在四川省甘孜地区则需5~6年发生1代。蛴螬共3龄。1~2龄期较短,3龄期最长。蛴螬终生栖居土中,其活动主要与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温湿度等有关。在一年中活动最适的土温平均为13~18℃,高于23℃,逐渐向深土层转移,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因此,蛴螬在春、秋季两季为害最重。大面积秋、春耕,并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产卵。(1)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2)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667m2 2~3kg拌细土25~30kg制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m2 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3)每667m2用2%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对硫磷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蚜虫又称腻虫,是瓜类常见的害虫,应坚持早防、预防的原则,否则,严重影响瓜苗的生长。瓜蚜大多为棉蚜,也称桃蚜,分布广,为害普遍。蚜虫为害多集中在瓜秧嫩叶及生长点和叶片背面,造成生长缓慢和叶片反卷,影响植株生长。因蚜虫为害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不仅给药剂防治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天敌发挥作用。甚至老叶也可能受害,老叶被害后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卷叶,受害叶片汁液被吸吮后很快丧失功能而提早枯死,降低西瓜的产量。蚜虫(图4-2)体长1.5~4.9mm,多数约2mm。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锥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节或3~4节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身体半透明,大部分是绿色或是白色。图4-2 蚜虫蚜虫的食性杂,繁殖速度快,通常完成一个世代只需5~6天,而且以5—7月干旱季节虫量较大,为害也最重。温度高,湿度大则蚜虫量大减,不利蚜虫的繁殖,在气温16~22℃时最适宜蚜虫的生长繁殖,超过27℃则受到抑制,有时降水可造成蚜虫不同程度的死亡。发现蚜虫应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后5~6天后再检查1次叶片背面,若有未死蚜虫再补喷1次。由于蚜虫繁殖代数多、繁殖率高,速度快。所以,在大量发生期间应连续用药,一般每隔5~6天喷1次,连续喷药3~4次即可得到控制。喷药时须对叶背面仔细喷洒,以提高用药质量和防治效果。通常苗期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加大浓度到800~1000倍,还可使用50%敌敌畏乳剂12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防效更佳。抗蚜威及氧化乐果等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蝼蛄又称拉拉蛄、土狗等,属直翅目蝼蛄科。蝼蛄成虫和若虫喜食种子和幼根、幼苗,造成缺苗断垄。咬食西瓜根部和幼茎,呈现乱麻丝一样的被害状。此外,该虫在表土层穿行,形成很多隧道,使幼苗与土壤分离,失水而干枯。蝼蛄(图4-3)的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宽阔粗壮,适于挖掘,属开掘式足前足胫节末端形同掌状,具4齿,跄节3节。前足胫节基部内侧有裂缝状的听器。中足无变化,为一般的步行式后足脚节不发达。覆翅短小,后翅膜质,扇形,广而柔。尾须长。雌虫产卵器不外露,在土中挖穴产卵,卵数可达200~400粒,产卵后雌虫有保护卵的习性。刚孵出的若虫,由母虫抚育,至1龄后始离母虫远去。图4-3 蝼蛄成虫蝼蛄多在春季危害瓜类的幼苗和种子,也咬食幼根、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华北蝼蛄3年左右1代,非洲蝼蛄则2年左右1代,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中越冬。土壤湿度对蝼蛄的活动影响很大,土壤干旱则蝼蛄活动差。久旱不雨,下雨后则蝼蛄的活动最盛。一般10~20cm表土温度接近或超过20℃时蝼蛄活动猖獗,小于15℃时活动较差。因此,低湿地块发生较重。非洲蝼蛄比华北蝼蛄更喜潮湿。深耕细耙,轮作倒茬,结合中耕除草,合理施肥,能消灭土中部分蝼蛄,减轻为害。在3—4月蝼蛄开始上升地表活动而未迁移前,铲除表土找出洞口,挖出洞中害虫消灭。夏季结合中耕,在蝼蛄产卵盛期挖出卵粒或雌蛄。在日均气温达到15℃以上时,利用成虫趋向马粪的习性,在瓜田挖坑并投上新鲜马粪诱集,并与次日清晨将诱集到的蝼蛄收集杀死。也可利用90%敌百虫拌成毒铒撒于瓜田诱杀,还可以利用黑光灯于瓜田附近诱捕灭虫。在发生严重的地块或苗床,除可用毒铒外,还可以用50%敌敌畏100倍液灌洞,其效果也比较好。以成虫和若虫锉吸西瓜心叶、嫩芽、嫩梢、幼瓜的汁液。嫩梢、嫩叶被害后不能正常伸展,生长点萎缩、变黑、锈褐色,新叶展开时出现条状斑点,茸毛变黑而出现丛生现象。幼瓜受害时质地变硬,毛茸变黑,出现畸形,易脱落。成瓜受害后瓜皮粗糙,有黄褐色斑纹或瓜皮长满锈皮,使瓜的外观,品质受损,商品性下降。蓟马种类很多,其中,为害两瓜的蓟马主要有2种,分别是棕榈蓟马和烟蓟马。棕榈蓟马,别名瓜蓟马、棕黄蓟马,节瓜蓟马。成虫(图4-4)体长1mm左右,全体黄色,前胸后缘有缘鬃6根。中胸腹板内叉骨有长刺,后胸无刺。复眼稍突出,单眼3只、红色、三角形排列,单眼间鬃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的外缘,触角7节。翅狭长,透明,周缘具长缘毛,前翅上脉基鬃7条,中部至端部3条,第八腹节后缘栉毛完整。图4-4 棕榈蓟马烟蓟马,别名棉蓟马、葱蓟马。雌虫(图4-5)体长1.2mm,淡棕色,体光滑,复眼红色。触角7节,淡黄褐色,每节基部色浅。特别是第三节基部细长如柄。前胸背板宽为长的1.6倍,整个前胸背板上有稀疏的细毛,后缘接近后角各有2根粗而长的刚毛。翅淡黄,前翅前缘有一排细鬃毛与缘纲混生,前脉上有10~13根细鬃毛,后脉有14~17根细鬃毛。腹部第2~8节背片前缘有1黑色横纹。卵肾形后为卵圆形。若虫初为白色透明,后为浅黄色至深黄色。前蛹和蛹与若虫相似,但翅芽明显。图4-5 烟蓟马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1年发生10~12代,广州市20代以上,世代重叠严重。多以成虫在茄科,豆科蔬菜、杂草或在土缝下、枯枝落叶中越冬,少数以若虫越冬。成虫具有较强趋蓝性、趋嫩绿性,善飞,怕光,多在阴天或早晚为害。以7—9月为害最重。1年发生3~20代,东北3~4代,长江流域以南10代以上,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块下、土缝内或枯枝落叶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对蓝色光有强烈趋性。干早年份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严重。温度25℃,相对湿度60%以下,有利于烟蓟马发生,暴风雨可降低虫口密度。清除瓜田杂草,加强水肥管理,使植株生长旺盛,可减轻为害。于成虫盛发期,在田间设置蓝色诱虫黏胶板,诱杀成虫。瓜苗2~3片真叶期到成株期要经常检查,当植株心叶始见3~5头蓟马时应用药防治,开始隔5天喷药1次,连喷2次以压低虫口数量,以后视虫情隔7~10日喷药2~3次。可选用10%多杀霉索(菜喜)1000倍液,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剂10000倍液,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5%氟虫腈(锐劲特)胶悬剂1500~2500倍液喷雾。黄守瓜的成虫和幼虫都能造成为害。成虫多为害瓜叶,以身体为半径转咬食一周,然后取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若干环形食痕或圆形孔洞。果实被害轻者果面残留疤痕或腐烂。幼虫黄守瓜的成虫和幼虫都能造成为害。成虫多为害瓜叶(图4-6),以身体为半径转咬食1周,然后为害远大于成虫造成的为害。图4-6 黄守瓜为害瓜叶黄守瓜(图4-7)体长卵形,后部略膨大。体长6~8mm。成虫体橙黄或橙红色,有时较深。上唇或多或少栗黑色。腹面后胸和腹部黑色,尾节大部分橙黄色。有时中足和后足的颜色较深,从褐黑色到黑色,有时前足胫节和跗节也是深色。头部光滑几无刻点,额宽,两眼不甚高大,触角间隆起似脊。触角丝状,伸达鞘翅中部,基节较粗壮,棒状,第2节短小,以后各节较长。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2倍,中央具一条较深而弯曲的横沟,其两端伸达边缘。盘区刻点不明显,两旁前部有稍大刻点。鞘翅在中部之后略膨阔,翅面刻点细密。雄虫触角基节极膨大,如锥形。前胸背板横沟中央弯曲部分极端深刻,弯度也大。鞘翅肩部和肩下一小区域内被有竖毛。尾节腹片三叶状,中叶长方形,表面为一大深洼。雌虫尾节臀板向后延伸,呈三角形突出;尾节腹片呈三角形凹缺。图4-7 黄守瓜成虫黄守瓜是瓜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中国北方1年发生1代,南方1~3代,中国台湾南部3~4代。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和土缝间越冬。黄守瓜喜温好湿,成虫多在温暖晴天活动,夜间潜伏,阴雨天不活动,上午10:00至15:00时成虫为害最烈。为害程度与温度关系密切,成虫在0℃时休眠不活动,当土温升至6℃时开始活动,10℃时由潜伏处钻出开始为害,其中,以22~28℃取食为害最盛。成虫有假死现象。黄守瓜成虫迁飞能力强,为了保护秧苗不受危害,应以防止成虫产卵和防治幼虫危害为主。趁早晨露水未干时,根据被害叶片症状,在瓜叶下捕杀成虫。药剂杀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也可用2.5%敌百虫粉喷施,每666.7m2用药1.5~2.0kg。幼虫严重为害时,可用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鱼藤精500倍液以及90%敌百虫晶体配成800倍液进行灌根灭虫。也可在成虫产卵期当清晨露水未干时,在瓜根附近土面及瓜叶上撒草木灰、锯末屑等防止其产卵。红蜘蛛主要以成、若、幼螨群聚叶背吸取汁液,为害初期叶面出现零星褪绿斑点,严重时白色小点布满叶片(图4-8),使叶面变为灰白色,最后造成叶片干枯脱落,影响生长,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图4-8 白色小点布满叶片红蜘蛛别名红叶螨,全爪螨、瓜叶螨。有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在我国为害西瓜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为害110多种植物,以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为主。成螨(图4-9)体长0.42~0.52mm,锈红色或淡黄色,椭网形,有4对足,腹背两侧各有1个暗色斑纹,体背毛排成4列。卵圆球形,光滑,无色至深黄色带红。幼螨近圆形,有3对足,暗绿色,眼红色。若螨椭圆形,红色,有4对足,体侧有明显的块状色素。图4-9 成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1年发生20代以上。越冬虫态随地区不同而异,多以雌成螨、幼螨和卵在土缝、树皮和杂草根部过冬。翌年早春2—3月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至5月初陆续向作物上转移为害。每头雌成螨平均可产卵百余粒,成螨和若螨靠爬行或吐丝下垂在植株间蔓延危害。红蜘蛛喜温暖、干燥,少雨、干旱的夏季发生严重,以6—8月为害最甚。秋耕秋灌,恶化越冬螨的生态环境;清除棚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天气干旱时,进行灌水,增加瓜田湿度,造成不利叶螨生育繁殖的条件。可选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或20%速螨酮(果螨特)、5%噻螨酮1500~2000倍液,或24%螺螨酯(螨危)3000倍液。每5~7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重点喷洒植株上部的嫩叶背面、嫩茎及幼果等部位,并注意农药交替使用。瓜绢螟又名瓜螟、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瓜绢螟主要为害西瓜、黄瓜、丝瓜、苦瓜、甜瓜、茄子、马铃薯等多种作物。以幼虫为害叶片,1~2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仅留透明表皮,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致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幼虫还啃食西瓜表皮,留下疤痕,并常蛀入瓜内为害,严重影响瓜果产量和质量。成虫(图4-10)体长约11mm,翅展25mm左右,头、胸部黑色,前后翅白色半透明状,略带紫光,前翅前缘和外缘及后翅外缘均为黑褐色,腹部除第一、第七、第八体节黑褐色外,均为白色。停留不飞行时,前后翅伸开,翅面与腹部有第2~6节的白色组成一个等边在角形,腹末向上翘起,并不停摆动,末端有一丛黄色或黄褐色相间茸毛。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网状纹。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图4-11)体长23~26mm,头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绿色,亚背线呈两条较宽的乳白色纵带,气门黑色。蛹长约14mm,体色由淡绿色渐变为浓绿色或深褐色,头部光整尖瘦,翅端达第六腹节,外被薄茧。图4-10 成虫图4-11 幼虫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1年发生4~6代,广东省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寄生的枯卷叶内或土表越冬。其中,第三、第四代为害最重,世代重叠。在广州地区各代成虫发生期如下;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上、中旬,第三代7月中、下旬,第四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五代10月上、中旬,第六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虫夜间活动,趋光性弱,白天潜伏于隐蔽场所或叶丛中。幼虫较活泼,遇惊即吐丝下垂转移他处为害,5月开始为害,7—9月为盛发期。采收完毕后,将枯藤落叶收集中沤肥或烧毁,减少田间虫口密度或越冬基数。灯光诱杀成虫。在幼虫发生初期,人工摘除卷叶,捏杀部分幼虫和蛹。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未卷叶前)用药防治,药剂可选10%三氟吡醚(速美效)乳油1000倍液、5%虱螨脲(美除)乳油1000倍液、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1500~2000倍液、15%茚虫戚(安打)30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 4000倍液、10%溴虫腈(除尽)1000倍液。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为害比较严重。地老虎以幼虫为害西瓜主要在苗期。幼虫3龄前,多聚集在嫩叶或嫩茎上咬食,3龄以后转入土中,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常将幼苗咬断(图4-12)并拖入土穴内咬食,造成瓜田缺苗断垄,或咬蔓尖及叶柄,阻碍植株生长。图4-12 幼苗被咬断状成虫(图4-13)体长16~23mm,翅展42~54mm,深褐色,前翅有明显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幼虫(图4-14)体长37~47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有3条深褐色纵带。图4-13 成虫图4-14 幼虫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杂草的叶背或嫩茎上较多。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的幼嫩部位取食。3龄以后白天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区,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黏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发生。(1)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及趋化性诱杀。设置糖酒醋诱蛾器诱杀,或用黑光灯诱杀。(2)药剂防治幼虫。小地老虎幼虫1~3龄时抗药性弱,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戊氰菊酯3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将玉米面、麦麸子1kg炒熟,出香味后拌敌百虫0.1kg,在每天傍晚,即太阳落山前1个小时,撒在距西瓜10~15cm的地膜上,诱杀幼虫,效果较好。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为害。主要如下。(1)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2)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3)引发真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真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4)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5)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卵:椭圆形,具柄,开始浅绿色,逐渐由顶部扩展到基部为褐色,最后变为紫黑色。1龄:身体为长椭圆形,较细长;有发达的胸足,能就近爬行,后期静止下来,触角发达、腹部末端有1对发达的尾须,相当体长的1/3。2龄:胸足显著变短,无步行机能,定居下来,身体显著加宽,椭圆形;尾须显著缩短。3龄:体形与2龄若虫相似,略大;足与触角残存;体背面的蜡腺开始向背面分泌蜡丝;显著看出体背有3个白点:即胸部两侧的胸褶及腹部末端的瓶形孔。蛹:早期,身体显著比3龄加长加宽,但尚未显著加厚,背面蜡丝发达四射,体色为半透明的淡绿色,附肢残存;尾须更加缩短。中期,身体显著加长加厚,体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背面有蜡丝,侧面有刺。末期,比中期更长更厚,成匣状,复眼显著变红,体色变为黄色,成虫在蛹壳内逐渐发育起来。成虫(图4-15):雌虫,个体比雄大,经常雌雄成对在一起,大小对比显著。腹部末端有产卵瓣3对,(背瓣,腹瓣,内瓣),初羽化时向上折,以后展开。腹侧下方有两个弯曲的黄褐色曲纹,是蜡板边缘的一部分。两对蜡板位于第二、第三腹节两侧。雄虫,和雌虫在一起时常常颤动翅膀。腹部末端有一对钳状的阳茎侧突,中央有弯曲的阳茎。腹部侧下方有四个弯曲的黄褐色曲纹,是蜡板边缘的一部分。四对蜡板位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腹节上。图4-15 白粉虱成虫白粉虱、烟粉虱在北方温室和大棚栽培条件下,1年可发生10余代,繁殖快,代次多,世代重叠明显。以各虫态在温室作物上越冬并继续为害。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虫喜幼嫩的植物,聚集于叶背为害,趋黄色,卵散产或排列呈环状,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初孵若虫可短距离爬行寻找取食场所,2龄之后固定在叶背为害,开始营固定生活。春末夏初是露地粉虱种群数量上升时期,在夏季种群数量有所下降,但秋季又迅速上升达到高峰,至10月中下旬由于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秋末至春天为其发生盛期,暖冬发生尤为严重。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1)培育栽植无虫苗。育苗前清除杂草和残株,通风口设尼龙纱网,防止外来虫源。收获后,立即清除温室内残留若虫的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清除田间及温室四周杂草。(2)轮作。避免黄瓜、西瓜、番茄、菜豆等混栽或轮作,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以减轻发生。(3)熏药灭虫。保护地栽培育苗前,先灭虫后育苗。每667m2可用80%敌敌畏乳油0.4~0.5kg,与锯末或其他燃烧物混合,点燃熏烟杀虫。(4)在温室、大棚门窗或通风口,悬挂白色或银灰色塑料薄膜条,驱避成虫侵入。(5)在粉虱发生初期,利用烟粉虱趋黄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平齐或略高于植株顶端,每隔2~3m挂1块。鉴于粉虱繁殖迅速和易于分散,为提高总体防效,应提倡一个地区范围内联防联治,并注意治早、治少。抓住虫体发生初期,虫口密度较低时施药。药剂可选2.5%囔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20%啶虫脒乳油3000~4000倍液、10%烯啶虫胺1000~1500倍液、25%吡虫啉(允美)3000~4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50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如果虫量较高,可将25%噻嗪酬(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99%机油乳剂(绿颖)400倍液混用,连喷1~2次。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和合理混配。美洲斑潜蝇别名画图虫、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原产于巴西,属双翅目、潜叶蝇科、植潜蝇亚科、斑潜蝇属,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为害西瓜、黄瓜、番茄、茄子、豇豆、蚕豆、大豆、菜豆、甜瓜,丝瓜、西葫芦、大白菜等22科110多种植物。成虫、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刺伤植物叶片,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形成先细后宽的蛇形弯曲或蛇形盘绕虫道(图4-16);其内有交替排列整齐的黑色虫粪,老虫道后期呈棕色的干斑块区,一般1虫1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图4-17),造成花芽、果实被伤,严重的造成毁苗。斑潜蝇造成的伤口为其他病菌提供了侵入途径及孳生场所,而其本身还可传带多种病毒,加重对西瓜的为害。图4-16 初期为害状图4-17 后期为害状成虫(图4-18)体长1.3~2.3mm,浅灰黑色,额、颊、颜和触角金亮黄色,眼后缘黑色,中胸背板亮黑色,中侧片黄色,下缘带黑色斑,腹侧片有1个三角形大黑斑。体腹面黄色,雌虫个体比雄虫大。卵米色,半透明。幼虫(图4-19)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末端三分叉。蛹长椭圆形,橙黄色,分节明显。图4-18 美洲斑潜蝇成虫图4-19 美洲斑潜蝇幼虫1年发生14~16代,在海南、福州等南方各地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重叠明显。在北方各地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羽化。美洲斑潜蝇世代短,繁殖能力强,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趋黄性,有一定飞翔能力,在田间仅能进行短距离扩散,主要随寄主植物的叶片、茎蔓、甚至鲜切花的调运而传播。高温、干旱对其发生有利,能导致猖獗为害。(1)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2)把被斑潜蝇为害的作物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3)利用插黄牌、挂黄条诱杀成虫。用长方形木板、塑料板正反面部涂上黄色油漆,再涂上一层机油或黏虫胶,用木棍支撑插在瓜田里或用铁丝绳索挂于田间架材或棚架上。(4)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m2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1次。也可用斑潜蝇诱杀卡,使用时把诱杀卡揭开挂在斑潜蝇多的地方,室外使用时15天换1次。可在成虫高峰期或见产卵痕,取食孔时,即开始喷药,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于8:00~11:00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或者老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开始喷洒75%灭蝇胺(潜克)可湿性粉剂5000~7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5000倍液。黄曲条跳甲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也为害瓜类、番茄、豆类。成虫、幼虫均可为害,以成虫为害较大。成虫食叶,以幼苗期为害严重,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光后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咬食过的叶片有许多小椭圆形孔洞(图4-20),还可为害瓜果、果梗和嫩梢。幼虫生活在土中,只为害根,剥食根皮或蛀入根内形成许多隧道,使植株凋萎枯死。图4-20 叶片有许多小椭圆形孔洞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图4-21)体长2mm,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成纵行。鞘翅中央有一黄色曲条,两端大,中部狭而弯曲。后足腿节膨大。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乳白色。幼虫长约4mm,稍呈长圆筒形,头部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尾部稍细,腹部各节有不显著的肉瘤。蛹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腹末有1对叉状突起。图4-21 黄曲条跳甲成虫黄条跳甲1年4~6代,以成虫在残株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翌春温度10℃以上开始取食,20℃以上时为害最盛。成虫善跳跃,能飞翔,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成虫有趋光、趋黄、趋绿性,耐饥力很强,夜间隐蔽。在土下化蛹,夏季高温有蛰伏现象。从初春至秋季均可造成为害,以春秋季发生严重,秋季重于春季。(1)选好前茬。因黄曲条跳甲偏食十字花科蔬菜,应避开十字花科蔬菜等前茬作物,最好选谷茬、玉米茬。(2)清除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除其越冬场所和食料基地,以减少虫源。(3)秋、冬季深翻,消灭越冬成虫。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生活的条件,并消灭部分蛹。要抓住春夏季的发生始盛期和秋冬季的发生盛期2个重要时期,掌握苗期早治,应从幼虫着手抓起,消火成虫是关键的原则。在成虫开始活动,尚未产卵时用药防治。成虫善跳跃,活动性强,应采用包围式喷药,即应从田块四周向中央喷,防止成虫逃走。并在成虫活动盛期(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早晨和傍晚)用药。药剂可参考黄守瓜。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俗称花虫、黑头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暴食性、杂食性害虫,多次造成灾害性为害。主要以幼虫咬食叶、蕾、花及果实。卵产在叶背(图4-22),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为害,残留透明的上表皮,使叶片成纱窗状,3龄后分散为害,开始逐渐四处爬散或吐丝下坠分散转移为害,取食叶片或较嫩部位造成许多小孔;四龄以后随虫龄增加食量骤增。虫口密度高时,叶片被吃光。仅留主脉,呈扫帚状。图4-22 为害状成虫(图4-23)体长14~20mm,翅展30~40mm,深褐色。前翅灰褐色,前翅环纹和肾纹之间有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较宽斜纹,故名斜纹夜蛾。自基部向外缘有1条白纹,外缘各脉间有1条黑点。卵馒头状、块产,表面覆盖有棕黄色的疏松绒毛。幼虫体长35~47mm,体色多变,从中胸到第九腹节上有近似三角形的黑斑各1对,其中,第一、第七、第八腹节上的黑斑最大。腹足4对。蛹长约15~20mm,腹背面第4~7节近前缘处有一小刻点,有1对强大的臀刺。图4-23 成虫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主要发生期在7—9月,黄河流域则多在8—9月。成虫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有趋性,还对糖、醋、酒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反面,多数多层排列,卵块上覆盖棕黄色绒毛。幼虫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现象。日间潜伏于残叶或土粒间或接近土面的叶下,日落前再爬出为害。取食幼苗时,可将幼苗全株吃下。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以第二代(8月)对秋豇豆、叶菜秧苗、瓜、茄为害严重。9—10月上旬的第三代幼虫对大白菜、包心菜、花菜为害最重。(1)清除杂草。(2)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和趋糖醋性的特点,可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糖醋盆等工具诱杀成虫。(3)全面覆盖大棚或大棚顶部覆盖防雨薄膜,大棚四周覆盖防虫网,使害虫无法进入大棚。(4)根据该虫卵多产于叶背叶脉分叉处和初孵幼虫群集取食的特点,在农事操作中摘除卵块和幼虫群集叶,可以大幅度降低虫口密度。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突击用药。由于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活动,3龄后分散,且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因此,最好在3龄前,傍晚18:00以后施药。低龄幼虫药剂可选用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奥绿一号)600~800倍液、24%甲氧虫酰肼(雷通)2500倍液、5%啶虫隆(抑太保)、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溴虫腈(除尽)胶悬剂1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高龄幼虫可用15%茚虫威(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5%甲维盐40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1000倍液。成贝和幼贝以齿舌刮食叶、茎,造成空洞或缺刻,或咬断幼苗。可为害多种作物。贝壳(图4-24)中等大小,壳质厚、坚实、呈扁球形。头发达,有2对触角,眼在后触角的顶端,口位于头部腹面,足在腹面,适于爬行。体外有一螺壳,呈扁圆球形或马蹄形。壳稍厚而坚固,壳硬,黄褐色或红褐色。卵圆球形,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为灰黄色。幼贝体形与成贝相似,稍小。图4-24 同型巴蜗牛一年发生1代,以成贝或幼贝在瓜菜田等作物根部、草堆石块下及其他潮湿阴暗处越冬,形成白膜封闭壳口。南方棚室2月、露地3月开始取食为害。4—5月成体交配产卵,7—8月为害秋播作物。在北山春季活动期比南力推迟1个月,进入冬眠提早1个月。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适于多雨、潮湿的环境条件。阴雨天可昼夜活动取食,干旱时昼伏夜出。(1)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及时中耕,排出积水,可减轻为害。(2)秋冬翻地可消灭越冬蜗牛,地膜覆盖可抑制蜗牛活动和发生。(3)在田间堆积树叶、杂草、菜叶,夜间诱集害虫,白天可人工捕杀。在田边、沟边撒生石灰带或茶枯粉,可防止蜗牛进入为害。可在田间每667m2撒6%四聚乙醛(密达、灭蜗灵)颗粒剂465~665g混干沙土10~15kg,均匀撒施在田间蜗牛经常出没处;还可用2%甲硫威(灭旱螺)颗粒剂330~400g、45%三苯醋酸(百螺敌)颗粒剂40~80g,宜在傍晚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