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出版时间:2010王东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物保护站 江苏通州 226300)通州区植保站作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重点区域站之一,不仅担负着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的预测预报、植保新技术的推广、防治技术指导、植物检疫和植保科研等工作,还承担着全国和省重大病虫16个对象的监测上报工作。近年来,本站在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改善软硬件条件,提高人员素质,巩固完善测报网络,在测报、试验任务异常繁重、测报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全体测报人员克服困难、齐心协力,认真细致地开展测报工作,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病虫害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报准确率始终保持在95%和90%以上,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 稳定测报队伍,健全测报网络近年来,基层植保、测报队伍面临着日益缩小的困境。对区植保站来说,测报组已有2 人调走离岗,剩下2人难以承担繁重的测报和试验任务,而现在站上老同志比较多,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6人,不适宜再让他们搞测报,另一方面正大药厂有多人占居植保站的编制,到现在植保站还是超编的,因而也进不了新同志充实测报队伍。针对这个问题,本站充分挖掘潜力,一是将原来植保专业毕业但不在测报岗位的同志调整到测报组来;二是将非植保专业毕业的同志送到高等院校培训,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测报技能后,充实到测报队伍中来;三是主管测报的副站长亲自承担一部分测报任务。这样,本站就有5个人从事测报工作,其中水稻组3人,棉花组2人。对乡镇一级来说,近年来受乡镇体制改革的影响,整个农技网络受到严重冲击,植保服务网络同样受到较大影响。在此形势下,本站善于也敢于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自己,一方面向各级政府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积极宣传反映植保工作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狠抓基层植保队伍的素质培训,每年至少进行2~3次专题培训,不仅提高了基层植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做好服务工作的能力,而且在实践中树立了本站植保人员的良好形象,使工作地位和作用在基层政府和领导中得以肯定和认可。所以尽管机构改革,各乡镇仍保持了1~2名植保干部,并且在村一级都由一名村干部兼任植保工作,确保了全市植保队伍的稳定。通州区作物布局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东部的沿海旱粮棉区、中西部水旱轮作区以及南部的特经作物区。不同的作物布局,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不尽相同,如果仅仅依靠市站的测报结果来指导全市不同地区的病虫害防治,难免会失之准确。因此,本站在全市不同区域下设了8 个病虫系统监测点,根据各地作物布局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分别确定重点监测和调查对象。测报点人员,由本站挑选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身体素质好的植保干部担任,人员仍属乡镇管理,业务培训,任务安排由市植保站统一负责,年初明确任务、职责和要求,年终实行统一考评,每年除给予相应合理的报酬外,还视考评结果给予适当奖励,以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几年来,大家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也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相应增加了自身收益。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弥补市站本身调查数据的局限性和代表性的不足,确保了全市病虫调查数据的真实、全面,为正确发布情报、决策指导防治运动提高了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为确保农业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2 注重知识更新,提高人员素质10多年来,本站先后拿出资金10多万元资助12位同志去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等高等学府学习深造,其中有3人已获得硕士学位,1人获得博士学位,3人取得研究生毕业证书,6人在读硕士和本科。除此之外,本站还经常派人参加全国、全省的有关专业学术交流会议,与上级业务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更新,使全站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站在职的14人中,具有正高职称2人,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4人;其中2人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通州区科教功臣”重奖,2人被省“333工程”作为培养对象进行培养,7人分别被南通市、通州区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先后有7人次分别被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授予植保信息与农药械推广工作、植保技术与推广、农作物病虫测报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3 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测报信息化水平通州区植保站于1992年由部、省、市联合投资建成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通州区域站办公楼,办公室、实验室、档案室、会议室和部分农药械仓库已基本配套,部分交通实验设备也进行了配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设施、设备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广大农民对植保技术的服务需求,必须改进和完善提高本站服务设施和服务手段。因此,几年来,本站先后投资50多万元用于硬件设施和服务手段的改进和提高上,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并添置了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随着农业部投资的优粮工程项目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成运营,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更是得到了跨越式的装备和改善,已拥有包括佳多诱虫灯、小气候仪等在内的设备70多台套。早在10多年前全站就已经人手一台电脑并通过局域网全部接入了因特网,实现了县级植保站的办公自动化。同时,本站在病虫情报发布手段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是与通州电视台合作,开展病虫害电视预报,年播出病虫电视预报节目达30期以上,并积累了大量的病虫图片和视频资料。目前,本站能利用优粮工程项目配备的视频摄录和制作设备独立制作电视预报节目,因而电视预报质量不断提高,深受农民欢迎。二是将病虫情报上网发布,每次防治运动前,本站都分别在通州农业信息网和通州党政信息网上发布病虫情报,方便各镇、村农技人员、农药经销商、种田大户及有上网条件的农民及时查阅利用。病虫情报已成为通州农业信息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信息。三是编写了农作物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的电子书,挂放在网上,既方便植保技术人员查阅参考,也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涉农人员、农民群众掌握了解相关知识,普及植保技术。目前已编写了包括粮棉油及蔬菜等作物上的30多种病虫害的电子书,并且在陆续增加中。电子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深受大家欢迎。四是制作了多个服务于病虫害测报和防治的应用软件,在网上发布后被有关兄弟县、市的植保站和测报站下载使用,反应良好。五是与通州区气象局合作,开通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声讯台,定期发布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预防措施。以后,本站还计划申请短信群发平台,以短信息形式发布防治信息。由于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病虫情报发布手段,使本站病虫预报的时效性提高一倍以上,覆盖面增加了50%左右,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也为各级政府精心组织防治战役、夺取农业丰收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4 重视植保科研,完善测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植保工作要适应和满足广大农民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就必须及时掌握新情况,探索新问题,研究新技术,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当好政府参谋,做好植保服务工作。为此,本站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研究开发植保新技术。除充分利用历史编研资料,先后建立了多种病虫预报模型,根据历史资料编写了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及35种农业常用统计程序在省内外得到推广应用外,本站还自主或与全国农技中心测报处、南京农业大学、省植保站、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依靠他们的技术支撑,针对本地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几年来完成了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实用性强的科研课题。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奖、农业部丰收奖、南通市科技进步奖及农技推广奖等30多项,取得国家专利1项,全站同志每年都有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0篇左右。5 坚持统一处方,确保农药使用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如何既要抓好病虫害的防治,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又要控制农药污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本站植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本站一方面大力宣传农业部《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另一方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严格执行农作物病虫预报和警报统一发布制度,全面实施病虫防治统一处方。对于少数农药经营单位及个人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病虫信息,误导农民盲目用药,甚至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则由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查处追究。由于全市防治工作基本实行统一的用药处方,不仅极大地减少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和滥用农药的现象,而且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同时还减轻了施药成本和环境污染,每年可为全市农民节工省本、挽回损失1亿多元。6 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测报服务水平在全站同志的努力下,通州区植保站病虫测报水平稳步提高,近10 年来,编发病虫情报255 期,预报发生期261项次,预测准确率98.6%,预测发生程度312 项次,预测准确率95.2%。通过及时、正确发布病虫情报,大力推广植保新技术,精心组织防治战役,全市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5 万~20 万吨,挽回油料1万~2万吨,挽回皮棉0.4万~1万吨,为夺取农业丰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站将一如既往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力争在测报手段、测报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更高的提升,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
报告(三十二)东亚飞蝗(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出版时间:2009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属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Acrididae。在我国,分布在北纬42°以南,东经100°~125°的平原地区,分布海拔高度一般在200m以下,北起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南至广西、海南,东达沿海的山东、江苏、台湾,西至四川、甘肃南部等。发生基地多在海拔50m以下的沿海、沿河、沿湖和内涝洼地。在国外,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均有发生。图3-82 田间被害状成虫和蝗蝻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也为害玉米果穗,被取食叶片呈现大片缺刻。大量发生成群迁飞时,成片的农作物被吃成光秆。喜食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等。在发生基地喜食芦苇、稗草、荻草等多种杂草。雄成虫体长33~41mm,前翅长32~46mm;雌成虫体长39~51mm,前翅长39~52mm。体色随环境有所变化,常呈绿色或黄褐色,头部颜面垂直。复眼之后具较窄的淡色纵条纹。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散居型中隆线向上隆起,两侧无褐黑色纵条纹。群居型中隆线平直或略凹,两侧有褐黑色或黑绒状纵条状。前翅狭长,有散生的暗黑褐色斑点,长度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翅无色略透明。若虫共分5龄,初孵化颜色浅、肉色、以后逐渐变深,群居型通常呈灰黑色,散居型通常呈绿色,体长5~10mm,触角13~14节,翅芽很小、不明显;2龄若虫体长8~14mm,触角18~19节,翅芽稍明显,翅尖指向下方;3龄若虫体长10~20mm,触角20~21节,翅芽明显,翅尖指向后下方;4龄若虫体长16~25mm,触角22~23节,翅芽翻向背面,翅尖达腹部第2节并指向后下方;5龄若虫体长26~40mm,触角24~25节,翅尖达腹部第4、5节。卵圆柱形,稍弯曲,长6~7mm。卵囊长筒形,长45~61mm,中间略弯,上部略细,约1/5为无卵的海绵状泡沫,每个卵囊一般含卵50~80粒,呈4行斜形排列。图3-83 东亚飞蝗图3-84 东亚飞蝗交尾飞蝗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害虫。其种群中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分,两型在形态、生理和习性上均有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变。在黄河、淮河、海河至长江流域1年发生2~3代,多数2代。以卵囊在土中越冬。飞蝗在发生基地种群密度超过一定程度后,形成群居型,常群集向外迁飞,下落至农业区即造成严重为害。1.农业防治 改造滩涂荒地,消灭和减少东亚飞蝗的产卵越冬基地。在常发区,应多种植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减少害虫食物来源。2.化学防治 蝗蝻数量较多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防止蝗蝻扩散,并避免发育为成虫后群体迁飞,造成更大范围的为害。人工喷雾可选用40%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飞机喷雾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 -
报告(三十)玉米叶螨(Carmine Spider Mite)
出版时间:2009玉米叶螨又名玉米红蜘蛛,俗称火蜘蛛、红砂火龙等,属真螨目Acariforms,叶螨科Tetranychidae。在我国玉米叶螨有多种,主要有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Ehar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世界温暖地区均有发生报道。我国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干旱年份发生较重。图3-77 叶片受害状图3-78 叶背密结白色丝网玉米叶螨可为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豆类、瓜类、麻类、辣椒、茄子等多种植物。以成螨、若螨先在下部叶片为害,群集于玉米叶背刺吸组织汁液,受害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叶螨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下扩展到整株叶背、叶面和茎秆,受害叶片呈白色,枯死。严重发生时虫口密度大,布满整个植株,呈火烧状,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甚至绝收。雌螨椭圆形,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为深红色或锈红色,二斑叶螨淡黄或黄绿色;足4对;体背侧有黑色斑纹;背毛12对,肛毛和肛侧毛各2对,无臀毛。幼螨蜕皮后为若螨,分幼螨和若螨2个时期,足4对,体形、体色与成螨相似仅体小。初孵幼螨近圆形,长约0.18mm,体色透明或淡黄色,取食后变淡绿色,足3对。雄螨红色或淡红色,形态特征与雌螨同,阳具弯曲背面形成端锤,其近侧突起尖利或稍圆,远侧突起尖利,两者长度几乎相等。卵圆球形,直径0.13mm,新产卵无色透明,后变橙色,孵化前可出现红色眼点。图3-79 玉米叶螨成虫玉米叶螨以受精雌成螨聚集在玉米、茄子、豆类等作物的枯枝落叶内、杂草根际和土壤裂缝中越冬。翌年春天先在杂草、小麦上取食活动。5天平均气温大于7℃,越冬成螨开始产卵,螨卵散产在叶背中脉附近或新吐的丝网上。早春平均单雌产卵量30粒,夏季100粒左右。5天均温大于12℃时,第一代卵开始孵化,发育至若螨或成螨时正值春玉米出苗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迁往玉米田为害。玉米叶螨一般进行两性生殖,也可不经交配行孤雌生殖,其后代多为雌性。最适繁殖为害温度为26~30℃。繁殖一代需10~27天,1年发生10~20代。整个生长季世代重叠。玉米叶螨的发生与气候及种植方式关系密切。春玉米田和麦套作或靠近果园、菜地等的玉米田常点片发生,5~6月份干旱少雨,虫量迅速上升,若7~8月份干旱少雨,条件适宜,迅速蔓延至全田。降雨强度大,可冲刷大量叶螨,降低种群密度,具有抑制作用。玉米叶螨的天敌很多,主要有小花蝽、捕食性螨类、深点食螨瓢虫、黑襟毛瓢虫、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丽草蛉、草间小黑蛛等,对玉米叶螨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不同玉米品种间的抗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1.农业防治 清除田梗、路边和田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耕整土地以消灭越冬虫源和早春寄主。严重高发地区,避免与大豆、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推广种植高抗和抗螨品种。高温期适时灌溉,增加玉米田相对湿度,抑制叶螨繁殖。2.物理防治 利用玉米叶螨对黄色、蓝色的趋性,在叶螨迁入农田初期到盛发期,于玉米田边、行间插置诱虫板诱杀玉米叶螨。3.生物防治 利用有效天敌如长毛钝绥螨、德氏钝绥螨、异绒螨、塔六点蓟马和深点食螨瓢虫等,保护或引进释放。4.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害螨监测,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治。药剂有40%菊杀乳油,或40%菊马乳油,或20%螨卵脂可湿性粉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或20%双甲脒乳油等,也可用波美0.1~0.3度石硫合剂,或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 -
报告(二十三)桃蛀螟(Peach Pyralid,Peach Borer)
出版时间:2009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ée),又称桃蛀野螟、桃斑螟、豹纹斑螟、豹纹蛾,俗称蛀心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全国多数地区均有发生。日本、朝鲜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见报道。桃蛀螟为害玉米、高粱、大豆、棉花以及多种木本植物。为害玉米主要发生在穗期,落卵高峰期在抽雄散粉期,以雌穗落卵最多。初孵幼虫首先取食花丝、苞叶,当玉米籽粒形成后,很快开始蛀食幼嫩籽粒,并吃空一粒再转一粒。3龄幼虫常吐丝结网,啃食籽粒或蛀入雌穗、穗柄、中部茎秆等。严重时可将整个雌穗籽粒蛀食一空。夏玉米雌穗上的桃蛀螟幼虫数量很大,一直在穗上为害至收获,如不及时收获,将造成更大的损失。雌穗和籽粒被害,除了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加重玉米穗腐病的发生,相应的增加了霉菌毒素在玉米籽粒中的积累,从而导致玉米品质下降。图3-58 雌穗被害状图3-59 桃蛀螟(成虫)图3-60 桃蛀螟(上:幼龄幼虫;中:老熟幼虫;下:蛹)成虫翅展20~26mm,草黄色。前胸两侧各有带一黑点的披毛,腹部背面与侧面有成排的黑斑。前翅有25~26个黑斑,后翅有约10个黑斑。雌蛾腹部末端呈圆锥形,雄蛾腹部末端较钝,且有黑色毛丛。卵椭圆形,稍扁平,长0.6~0.7mm,宽0.3mm。卵单产,初产时乳白色,后变米黄色,孵化前呈暗红色。老熟幼虫体长22~25mm,淡桃红色,透绿色光泽。头暗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腹部各节有粗大的灰褐色瘤点。中后胸及第1~8腹节背面各有褐色毛片8个。腹足趾勾双序缺环。蛹体长10~15mm,深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前缘各生一列小齿,臀棘细长,上生勾刺一丛。桃蛀螟在我国北方1年发生1~2代,华北3~4代,西北3~5代,华中5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玉米和高粱秸秆、树皮裂缝、向日葵盘、被害浆果、坝堰乱石缝隙等处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4~5月化蛹、羽化。成虫取食补充营养后产卵。越冬代成虫主要在桃、杏等上产卵,幼虫主要为害果实。越冬代成虫盛期持续时间长,在黄淮海从5月下旬开始可延续到6月中旬,导致后续世代重叠,各代成虫无明显羽化高峰期。6月底至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除在苹果、晚熟桃、石榴等果树上产卵为害外,部分转至穗期春玉米及春高粱、早熟向日葵上产卵为害。第2、3代成虫在夏玉米、晚播高粱、向日葵上产卵为害。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第4代幼虫发生为害期。之后随气温下降,幼虫转入越冬。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为-17.6℃。完成1个世代需30~45天。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各地果树种植面积和经济作物的面积增大,为一代桃蛀螟提供了充足的食料。夏玉米播期的推后和种植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以及品种的多样化,为桃蛀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继代繁殖条件,即形成了桃蛀螟在果树→夏玉米→果树转移为害的良好生态食物链,这是玉米田桃蛀螟逐年加重的主要因素。1.农业防治 玉米秋后及时收获,及时脱粒晾晒。处理玉米穗轴、秸秆。种植高粱、向日葵的地区,对种穗、葵盘要及时收获脱粒,及时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区,秋季结合清园搜集落地虫果集中深埋,冬季刮除桃、李、梨等寄主植物的粗翘皮,并集中烧毁,用泥浆封堵树木缝隙、洞穴或树干刷白等,以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减少来年虫源。2.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在春季诱杀越冬代成虫。3.性诱剂诱杀 利用人工合成的桃蛀螟性信息素诱芯田间诱杀成虫。4.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青虫菌等按照菌商品推荐使用剂量喷雾防治。5.化学防治 以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及15%茚虫威悬浮剂喷雾。最佳防治时期为各代卵的突增期至孵化盛期。 -
报告(二十)双斑长蚹萤叶甲(Double Spotted Leaf Beetle)
出版时间:2009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又名双斑萤叶甲、双圈萤叶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在我国北方有发生。双斑长跗萤叶甲主要为害玉米、高粱、棉花、辣椒、花生、马铃薯等,还可为害马唐、狗尾草、苋菜等野生杂草。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玉米。幼虫期生活在地下3~5cm土中,取食禾本科作物的根部组织,为害不显著。成虫在玉米叶脉间纵向啃食玉米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和叶脉,形成带状不规则透明斑。严重时斑块相连,表皮干枯脱落,叶片支离破碎。玉米抽雄吐丝后,成虫群集取食雄花小穗、花丝、苞叶及嫩粒。雄穗被害,影响授粉,尤其制种田,受害后使母本结实率低。灌浆初期成虫为害嫩粒,将部分籽粒吃掉,造成籽粒破碎。图3-48 叶片被害状成虫体长卵圆形,长3.5~4.5mm,头、胸红褐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黄白色斑,斑前方缺刻较小。胸部、腹部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足大部黄色,胫节端部和跗节黑褐色。卵椭圆形,棕黄色。幼虫体长6~9mm,白色,少数黄色,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部末端有铲形骨化板。图3-49 双斑长跗萤叶甲在我国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期30~40天,经3个龄期。近年来,由于虫量大,幼虫也为害玉米的苗根和嫩茎。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虫先在地边杂草上生活,6月底至7月上旬转入玉米等作物田中为害,一直可延续到10月。成虫交尾前期约20天,卵散产或几粒黏结产于杂草丛根际表土中,偶见产在玉米花丝和苞叶等处。卵耐干旱,即使卵壳表面干瘪,经吸水后仍可恢复原形,条件适宜时即可发育孵化。春季湿润、秋季干旱的年份发生较重。成虫具有弱趋光性。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有利该虫发生为害。1.农业防治 改造荒地,清理田间、沟旁、渠边杂草,消灭中间寄主。秋翻或春耕,消灭越冬虫源。合理密植。2.化学防治 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20%灭多威乳油,或20%马·氰乳油,于成虫盛发期喷雾,可有效控制为害。 -
报告(十七)蒙古土象(Mongolia Weevil)
出版时间:2009蒙古土象(Xylinophorus mongolicusFaust)。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我国发生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国外蒙古、俄罗斯、朝鲜半岛等有发生。图3-42 啃食叶片形成缺刻和穿孔成虫啃食粮食作物、棉花、麻类、花生、豆类、牧草及各种苗木嫩叶、茎,使植物组织受损,出现缺刻,甚至啃成秃桩;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图3-43 蒙古土象成虫成虫卵圆形,体长4.4~5.8mm,宽2.3~3.1mm,覆褐色和白色鳞片,鳞片间散布细毛。褐色鳞片在前胸背板上形成3条淡纵纹,白色鳞片在前胸近外侧形成2条淡纵纹,在鞘翅第3、4行间基部和肩部形成白斑。每侧翅有10行纵列刻点。触角11节,膝状。喙短而扁平。前足胫节内缘有1列钝齿,端部向内外放宽。雄虫前胸背板窄长,鞘翅末端钝圆锥形;雌虫前胸背板宽短,鞘翅末端圆锥形。卵椭圆形,0.9mm×0.5mm。初乳白色,经24h后变黑褐色,进而变黑色。老熟幼虫体长6~9mm,乳白色;上颚黑色,有2尖齿;内唇前缘具4对齿状长突起,中央有3对齿状小突起,其侧后方的2个三角形褐色纹于基部连在一起,并延长呈舌形。下颚须、下唇须均2节。蛹椭圆形,直径5~6mm,乳黄色,复眼灰色。喙下垂,末端达后足跗节基部。头部及腹部背面生褐色刺毛。蒙古土象在我国一般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成虫隔年交替越冬。成虫于5~6月为害作物幼苗,只爬不飞,有群居性和假死习性,卵散产于土中。1.农业防治 秋收后深翻土地,冬灌水,精耕细作等措施,改变象甲生存条件,可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2.化学防治 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苗期成虫大发生时,可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喷雾防治;或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加水30倍和沙土300倍制成毒土,撒于幼苗周围地面。 -
报告(十三)黄地老虎(Yellow Cutworm,Turnip Moth)
出版时间:2009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Schiffermüll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有发生。参见小地老虎的为害状。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1~43mm。体淡灰褐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双栉状,栉齿向端部渐短,端部1/3丝状。前翅黄褐色;翅面散布小黑点;各横线均为双曲线,但多不明显;肾纹、环纹、剑纹明显,均围以黑边,中央暗褐色。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卵半球形,直径约0.5mm,表面具纵棱与横道。老熟幼虫体长33~43mm。头黄褐色,颅侧区有略呈长条形暗斑,额区(傍额片)颅顶双峰状。体淡黄褐色,多皱纹。臀板具2大块黄褐色斑,中央纵断,小黑点较多。蛹长15~20mm。腹部第4节背面中央具稀小不明显的刻点,第5~7节背面前缘中央至侧面均有密细小刻点9~10排,第5~7节腹面亦有刻点数排。腹末端稍延长,着生1对中间分开的粗刺。图3-36 黄地老虎(左:雄成虫;右:幼虫)黄地老虎在我国东北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第1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幼苗;8月第2代幼虫为害秋菜、牧草等。参见小地老虎防治。 -
报告基层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体系现状浅析与建设策略
出版时间:2010吴金钟1蒋同生2王荣忠2(1.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重庆 401121;2.重庆市涪陵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重庆涪陵 408000)摘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又是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首要数据来源,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当前整个情况而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区县、乡镇等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这是一薄弱环节。笔者结合重庆市涪陵区实际情况,指出当前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提出建议。关键词:基层;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又是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首要数据来源,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当前整个情况而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区县、乡镇等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这是一薄弱环节。在体系建设方面,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都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运行机制得到了优化,提高了测报技术水平,病虫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到位率显著提高,在重大病虫防控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和宣传发动作用。尽管如此,当前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中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笔者结合重庆市涪陵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就如何搞好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谈几点建议。1 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现状剖析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落实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在办公条件、交通工具等方面相应地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专业性很强的公益性工作,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在专业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1.1 测报人员队伍不稳,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该区耕地面积57 160公顷,现有1个区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和25个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下达人员编制923人,实有上岗人员897人(其余26人被借用到其他工作岗位从事非农工作),其中从事病虫测报岗位的共有22人,平均每2 560公顷才配备有一名测报人员;区级专职人员仅有6人,乡镇(街道)兼职人员16人,36%的乡镇没有测报人员;22名测报人员年龄结构为40岁以下6人,41~60岁16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2人,专科12人,中专和高中8人;专业结构中植保专业10人,非植保专业12人。从人员配备、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专业结构来看,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相当部分测报人员知识老化,真正能从事测报工作、担当起建设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人不多,急需加强培养。同时,测报技术人员队伍长期存在不稳定状况,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存在人员配备不足,队伍不稳定,知识相对老化,业务素质较低,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1.2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经费保障不全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政府公益性职能工作,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是受市场经济中利益的驱动,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财政吃紧的基层,有些领导没明白要重视农业就要重视植保、要重视植保首先要重视测报的道理,对测报工作不重视或只限于口头上重视,经费没有保障,加上基层测报人员工作辛苦,责任重大,且目前多数基层农技人员津贴未落实,工作经费无预算,均未实行事业人员绩效工资,基层测报工作处于举步维艰状态。1.3 测报网络不够健全,群众植保意识偏低目前,涪陵区只建立了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网络,而村社服务网络基本为零。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乡镇、村建制调整,乡、村合并后幅员面积大,农户多,且距离乡镇政府较远。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对技术指导服务到村、社、户难以办到,致使预报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千家万户,基层测报网络不够健全。据调查,目前约有20%农民一知半解,病虫混淆,农村种植人员老龄化、妇女化,文化程度偏低。尽管近些年通过阳光工程等对农民进行了培训,但乱用药、盲目施药情况依然普遍存在,群众植保意识堪忧。1.4 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于2009年11月初步建成后即正式投入应用,已有31个省(区、市)植保机构、187个水稻病虫监测点、160个小麦病虫监测点。目前,省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基本框架,但基层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才刚刚起步,数字化监测预警病虫害种类不全、平台功能和系统安全稳定性不够,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基层测报体系由于受限于经费、人员等原因,应急预案的演练往往不能落实,在重大病虫灾害真正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较弱。2 影响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2.1 体制与机制不相适应涪陵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体制,行政上归乡镇政府管理,业务上接受区级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大部制”,机构较为庞大,人员一般都有40~50人之多,个别镇达到70人左右,工作职能多,承担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科技、扶贫、环保等多个行业工作职责,接受区级20多个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工作任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人员多数时间和精力用于政府中心工作,农技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和精力较少。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不利于农技人员流动和有效使用,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2.2 基层测报队伍不稳和业务素质不高涪陵区测报工作现有在编人员22 人,其中植保专业人员10 人,占45.5%;41 ~60 岁16 人,占72.7%,相当部分测报人员知识老化,真正能从事病虫害测报工作的人不多,亟需加强培养。同时,测报技术人员队伍长期存在不稳定状况,其原因一是基层机构调整频繁,人员实行双向选择,为农技、测报专业人员跳出“农门”创造了机会,每一次机构改革都要流出一批农技、测报专业人员;二是基层农业服务中心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低下的工资福利待遇;三是基层测报人员的职务、职称晋升难度较大。加之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干部流动很困难,基层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高、惰性化严重、思想不稳定。2.3 基层测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簿弱目前,各级对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不够,对基层测报体系的投入较少。涪陵区乡镇农业服务体系管理体制不顺,区级20多个行业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业务工作大家都去抓,但对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却不便于也无能力去管理,导致测报体系管理也随之薄弱。3 基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策略及建议3.1 完善测报服务网络体系,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测报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区、乡(镇)、村和科技示范户等民办农业服务组织等四级联动网络服务机制。在确保政府主导乡(镇)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村级农业服务组织,根据乡镇农业产业发展,适当选配村级农业测报技术服务人员,对象可以是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业主(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民营科技组织或种植、养殖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等,由农业部门发给一定技术服务费,也可以由人事部门招录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村级从事测报技术工作,工作2~3年后经考核合格者转为农业事业人员。目前,大多数基层测报工作都是利用灯下诱虫和系统调查,进行综合性预测预报。在预测预报过程中,应根据某一区域的生态地理环境、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等特殊性合理布局,适当增加基层测报点数量,进一步充实完善测报网络,确定基层专(兼)职测报人员进行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3.2 完善预警机制,着力提升农业生物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完善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制度和病虫情报报告制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趋势,提高对重大病虫灾害控制的主动性、前瞻性,为科学防控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完善以病虫电视预报、手机短信预报、互联网发布预报、纸介信息、预报和热线电话咨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提高病虫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扩大受众范围。按照预防为主、分级负责,果断处置、规范有序的要求,基层政府要制定出台本区域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在重大病虫灾害的防控工作中变部门指导为政府指挥,变群众性防控为政府领导下统一行动。涪陵区2009年“两迁害虫”暴发成灾,根据《涪陵区2009年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区政府及时启动预案,全区“两迁害虫”防控工作变部门指导为政府指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明显的效益。今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当年的应急预案,各乡(镇、街道)也要相应制定完善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按照农业部门主管,供销部门、企业参与,财政补贴的要求,落实农作物重大流行性病害、迁飞性害虫和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治药剂及施药器械的储备制度。同时,加强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3.3 切实加强公共植保队伍建设建立与健全植保测报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使之既有面上植保人员,又有专职测报人员。特别是各乡(镇、街道)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农业主产区乡镇至少有一名专职公共植保员,非农业主产区也要落实兼职植保员。培育发展一批村级、种植业生产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专(兼)职植保员。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兼)职植保人员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1)将非农专业人员根据需要选送到农业职业院校进行农业综合知识培训;(2)对农业专业知识面较窄和知识老化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3)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农业重点项目实施需要,安排人员外出学习培训;(4)要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自学成才,要从工作要求、业绩考核、职称评定、晋职晋级方面制定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农技人员热爱学习,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各级财政要将公共植保队伍的运行经费列入预算,给予充分保障。3.4 建立社会化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农业生物灾害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今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难和防效不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措施,也是实现病虫防治机械化和专业化的根本途径。鼓励、支持发展合作制、企业化等多种形式的植保服务组织。对开展代防代治、统防统治,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各类基层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充分发挥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广植保新技术中的作用,加快形成以区级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参考文献[1]薛德乾.应对当前形势 开创植保工作新局面.植物医生,2003(3):137~138[2]兰雪琼.日本的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及稻飞虱监控技术.广西植保,2008,21(4):42~43[3]沈宝成,车俊义.试论新时期陕西省植保工作的思路.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1):39~41[4]戚传勇,张成,方志鹏等.农作物病虫害基层测报网络的实践与思考.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5):125~126[5]董代文,陈廷建,吴金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重庆市涪陵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