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为害
出版时间:2012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 (Atk.)Snyder et Hansen]是世界性的两大棉花病害之一,世界一些主要产棉国家都受到它的为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样也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自1891年Atkinson首先在美国发现并报道枯萎病以后,陆续在其他产棉国和地区相继有发生和为害的报道。到21世纪初,棉花枯萎病的发病地区已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欧洲等地,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扎伊尔、埃塞俄比亚、加蓬、乌干达、乍得、南非、苏丹、坦桑尼亚、美国、阿根廷、巴西、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圣文森特岛、希腊、意大利、南斯拉夫、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几乎已遍及世界各植棉国家。随着美国棉花品种种子的引进,枯萎病传入我国。1931年冯肇传首先在华北地区发现棉花枯萎病;1934年黄方仁报告棉花枯萎病在江苏南通发生为害;1936年沈其益报道在南京、上海发现棉花枯萎病。以后随着棉花种子的繁殖、调运和推广,病区逐年扩大,为害也日趋严重。1949年前,棉花枯萎病已扩展到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陕西泾惠灌区由兴平至咸阳一线和泾灌区的局部棉田,山西曲沃、临汾一线、四川涪江两岸的射洪、三台等县,江苏省的南京、南通、启东和上海市,辽河流域的盖州、营口,河南弈川,安徽萧县,浙江慈溪,云南宾川,河北正定等地发病较为集中,但尚未构成对棉花生产的威胁。1949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棉花产区不断扩大,棉花种子调运、串换频繁,加之植物检疫措施执行不严,防治措施不力等原因,棉花枯萎病的传播、蔓延加快,为害也加重,截至20世纪60年代,棉花枯萎病已遍及我国主要产棉省、市、自治区。据全国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调查,1973年全国发病面积为499.5万亩(15亩=1hm2。亩≈667m2,全书同),1978年达850.5万亩。1982年农业部开展全国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普查,病田面积上升到2223万亩,其中,大部分为枯、黄萎病混生区。发病面积接近或超过100.5万亩的产棉省有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和四川等。从枯萎病发生县看,1982年比1963年有明显的增加(表1-1)。枯萎病1963年南北方棉区总发病县为75个,1982年扩大到595个。(单位:发病县数)省(区、市)南方棉区19631982省(区、市)北方棉区19631982江苏349河南580四川1347山东172湖北643河北069安徽135陕西1843浙江226山西1437湖南020辽宁715江西016新疆*110广东02甘肃-4云南22北京010上海210天津-3总计29250总计46343表1-1 棉花枯萎病在各棉区扩展蔓延概况比较(马存等,2007)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力推广抗枯萎病棉花品种,而抗病品种的棉种也可能携带少量枯萎病菌,使枯萎病发病面积进一步扩大,但是由于抗病品种在重病田发病也很轻,到80年代末枯萎病的严重为害已得到控制。从30年代枯萎病传入到被控制,马存等(2007)把我国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为传入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扩展蔓延阶段;第三阶段,70~80年代为进一步扩展蔓延及严重为害阶段;第四阶段,90年代以后为控制为害阶段。然而,1999年转基因抗棉铃虫棉花品种示范推广以后,新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例如,根据江苏省棉花品种区试汇总结果,2011年32个参试品种枯萎病指平均14.85,比1998年23个参试品种平均病指3.18上升11.67。棉花枯萎病病原菌从根部侵入、系统侵染为害棉株,因此,从苗期到成株期的各个生育阶段,均可表现病症。概括起来,枯萎病的症状类型有: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青枯型、半边黄型、皱缩型、枯斑型和光秆型。其中,前面4个症状多见于苗期阶段;黄色网纹型、半边黄型、皱缩型是枯萎病病株的典型症状类型。病株的症状是受病株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外部反应,与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也有一定的关系。此外,症状表现往往因品种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抗病品种中的感病株多呈青枯型、黄化型。而同期的感病品种则有多种症状型,气温低时为紫红型,雨后转晴时呈青枯型,严重的呈皱缩型、枯斑型,再严重的呈光秆型。在生产上,往往几种症状型混生于一株上,尤其是枯、黄萎病混合发生田,混生的症状类型更为普遍。在枯、黄萎病混生地区,两病可以同时发生在一株棉花上,叫做同株混生型,有的以枯萎病症状为主,有的以黄萎病症状为主,使症状表现更为复杂,调查时需注意加以区分。兹将两病发病症状比较如表1-2所示。项目枯萎病黄萎病株型植株节间缩短弯曲、有时顶端枯死一般植株不矮缩,顶端不枯死枝条有半边枯萎,半边无症状下部发病叶片可长出新枝叶叶片顶端叶片一般先显症下部叶片先显症,逐渐向上发展表1-2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比较项目枯萎病黄萎病叶脉叶脉常发黄色,呈明显的黄色网纹叶脉绿色、脉间叶肉及叶绿变黄色呈斑块状叶形常增厚、皱缩,深绿色,叶缘向下弯曲大小形状无异,叶缘向上卷曲维管束木质部变褐色明显,色深褐木质部变色,色淡褐表1-2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比较(续)-1在田间普查诊断棉花枯萎病时,除了观察病株外部症状外,必要时应剖开茎秆检查维管束变色情况。感病严重植株,从茎秆到枝条甚至叶柄,内部维管束全部变色。一般情况下,枯萎病株茎秆内维管束呈褐色或黑色条纹。调查时剖开茎秆或掰下空枝、叶柄,检查维管束是否变色,这是田间识别枯萎病的可靠方法,也是区别枯萎病与红(黄)叶茎枯病,排除旱害、碱害、缺肥、蚜害、药害等原因引起类似症状的重要依据。此外,由于枯萎病维管束变色的深浅不是绝对的,有时黄萎病重病株比枯萎病轻株维管束变色还要深些,这就需要辅之以室内分离鉴定工作。枯萎病会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在生长前期,枯萎病可造成死苗,中后期则影响蕾铃生长发育直至脱落,导致棉花产量严重下降,纤维品质变劣。关于枯萎病为害产量的损失,早期已有报道,Ware等(1934)调查研究认为,植株发病死亡率10%应该作为一个经济阈值,如高出这个数字,将会给产量带来负面影响。Chester(1946)估计,植株死亡率在60%之内,死亡率每增加5%,产量就要大约损失3%。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棉花枯萎病为害产量损失评估,1989年估计损失皮棉0.2%(Blasingame,1990)。也有报道重病年份损失皮棉1.05亿kg。姚耀文等(1963)研究结果指出,感枯萎病棉株的铃重(4.94g)、衣指(6.08g)、籽指(10.35g)和单株籽棉产量(60.91g)分别比健株减0.71g、0.59g、1.45g和31.75g,减少百分率分别为12.5%、8.8%、12.2%和34.27%。据马存等(1986)测算,棉田枯萎病发生后,随着病级的提高,产量损失增大。Ⅰ级损失23.64%,Ⅱ级损失48.38%,Ⅲ级损失73.12%。其病级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5.8851+0.9062x,(r=0.9080,P<0.01)。即田间病指每增加1,皮棉产量损失率增加0.91%;当病指在6以下时,皮棉产量损失率在1%以下,几乎没有产量损失。棉株感染枯萎病后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病株的皮棉产量和籽棉产量均比健株极显著减产。具体表现在单株成铃数极显著减少;衣分显著降低;单铃重明显下降(表1-3和表1-4)。病级皮棉产量(g/株)为0级的(%)籽棉产量(g/株)为0级的(%)衣分(%)单铃重(g)单株铃数(个)0级13.67aA100.0032.45aA100.0042.34aA4.09aA7.94aAⅠ级10.05bB73.5224.45bB75.3541.17bAB3.90abAB6.20bBⅡ级7.45cC54.5018.41cC56.7340.45bcB3.64bcBC4.79cCⅢ级6.21cC45.4315.48cC47.7040.04cB3.38cC4.49cCⅣ级3.04dD22.247.85dD24.1938.79dC2.88dD2.62dD表1-3 棉株枯萎病对产量的影响(吴征彬等,2004)病情分级单铃重(g)衣分(%)籽指(g)衣指(g)0级5.341.410.97.7Ⅰ级4.240.29.86.7Ⅱ级3.640.19.66.4Ⅲ级3.241.17.85.9Ⅳ级2.340.06.94.6表1-4 棉花枯萎病对产量的影响(万英,2005)吴征彬等(2004)对棉花枯萎病与棉花产量之间回归分析结果指出,当棉株枯萎病每提高1个级别,其单株皮棉产量的减产率为18.361%,单株籽棉产量减产率为17.927%,其衣分约下降0.824个百分点,单铃重约下降0.293g,单株结铃约减少1.235个。棉株感染枯萎病后,其纤维长度等品质指标与健株相比都有显著降低。姚耀文等(1963)报道,感枯萎病棉株的纤维长度(30.1mm)和单强(3.69g)分别比健株减少2.0mm和0.64g。棉株的发病级别与纤维品质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即棉株发病程度越重,其纤维品质越差(表1-5,表1-6)。吴征彬等(200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棉株枯萎病每提高1个级别时,棉花纤维品质指标中,其纤维长度减少0.422mm;比强度约下降0.675cN/tex;马克隆值下降0.172。病级纤维长度(mm)整齐度(%)比强度(cN/tex)伸长率(%)马克隆值0级30.48aA85.95aA31.03aA8.14aA4.55aAⅠ级30.01bAB84.23bB29.75bAB7.62bB4.39aABⅡ级29.60bBC84.08bB29.53bB7.51bB4.35abABⅢ级29.11cCD83.91bB28.90bcBC7.51bB4.15bBⅣ级28.82cD83.80bB28.08cC7.50bB3.81cC表1-5 棉花枯萎病对纤维品质的影响(吴征彬等,2004)病级马克隆值比强度(cN/tex)纤维长度(mm)0级4.129.429.7Ⅰ级3.727.928.8Ⅱ级3.526.227.7Ⅲ级3.225.227.3Ⅳ级2.922.425.8表1-6 棉花枯萎病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万英,2005)棉花枯萎病的发生,除了与病原菌的种、生理小种或生理型的不同致病力等致病因素有关外,还与气候条件、土壤耕作栽培条件、品种和生育阶段等条件有关。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棉花枯萎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枯萎病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最高为35℃,最低为5℃;而在田间,当土壤温度超过28℃时,棉花播种12天即可侵染发病,而土温下降到25℃时,发病则需要24天(陈其煐等,1990)。过崇俭等(1964)在江苏省南通三余观察到,当地温上升达20℃左右时,田间发现病苗,随着地温上升,枯萎病苗率显著增加;6月底至7月初,棉花现蕾期间,土壤温度上升到25~30℃时,常常引起发病高峰;至7月中旬,地温达30℃以上,枯萎病发病受到抑制。马存等(1980)在河南新乡调查发现,5月上旬田间开始出现棉花枯萎病株,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7月中旬进入高温季节,枯萎病症状开始隐蔽,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发病又有回升,但不出现明显的发病高峰;当土壤温度上升到21℃左右时开始发病,24~27℃是发病的最适温度,而当平均地温高达28℃以上时,病指开始下降;花铃期连续高温达30℃以上时,则造成症状的隐蔽。沈其益等(1984)研究报道表明,在北京地区条件下,7月初棉花枯萎病开始发生,7月下旬棉花处于现蕾期,因气温多在28℃以上,不适于病菌扩展,发病率只有20.93%,虽有增长,但未达最高;8月中旬以后气温平均下降至24~28℃,发病率迅速上升,高达50%~60%;在一般情况下地温对棉花枯萎病的影响远不如气温重要,因为地温只影响病菌对棉株的侵入,当病菌已经侵入棉株,并沿维管束扩展蔓延时,主要受气温影响。缪卫国等(2000)于1997~1999年在新疆吐鲁番棉花枯萎病自然重病田和人工病圃,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和棉田日辐射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5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7~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地温超过30℃,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张升等(2000)研究结果认为,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决定于5~10cm的地温;棉田灌溉和棉花不同时期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5~10cm地温的主要因子,灌溉次数越多,棉田日辐射越小,棉花枯萎病发生越严重。在适温条件下,降水量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棉花枯萎病的发展情况还取决于发病期雨量的多少与分布。一般6~7月雨水多、分布均匀,则发病重;如果雨量少或降雨集中,则发病轻。沈万陆等(1995)报道,江苏省启东市1986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连续低温阴雨,棉花枯萎病发生早且重,高峰期持续20多天;相反,1988年同期的连续高温干旱,发病迟而轻,高峰期仅持续5天。过崇俭等(1964)试验结果指出,江苏省南通三余1958年6月1日至7月10日的总雨量为201.07mm,1959年同期的降水量为207.28mm,但1958年雨量集中,6月26~30日,5天内降雨146.48mm,占总雨量的72%,最高发病率仅为14.99%;而1959年平均每5天有1次降雨,分布均匀,发病较重,最高发病率达45.48%,病情相差近3倍。棉花生长发育除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外,也需要良好的土壤耕作栽培条件,良好的土壤和耕作栽培条件可以促进棉花健壮生长,并能增进其对病害的抗病能力;反之则棉花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枯萎病菌在棉田定植以后,连作棉花年限愈长,土壤中病菌量积累愈多,病害就会愈严重。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调查(1977),连作2年棉田枯萎病发病率为4%~31.5%,死苗率为4.5%,连作3年的棉田发病率达36%~42%,死苗率为4%~9%;连作4年的棉田发病率高达58%~71%,死苗率达9%~12%。棉花枯萎病菌在pH值2.8~9.0范围内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说明其对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但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在3.0~5.5。因此,枯萎病菌在田间引起棉花发病,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棉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者灌溉棉区,一般枯萎病发病较重。灌溉方式和灌水量都能影响发病,大水漫灌往往起到传播病菌的作用,并造成土壤含水量过高,不利于棉株生长而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营养失调也是促成棉株感病的诱因。氮、磷是棉花不可缺少的营养,但偏施或重施氮肥,反而能助长病害的发展。原河南农学院(现河南农业大学)(1976)研究棉花营养与枯萎病发生的关系认为,单施氮肥较之单施磷肥或钾肥,发病率显著提高。氮磷钾配合适量施用,将有助于提高产量和控制病害发生。不同类型肥料的施入也会改变局部土壤状况,进而影响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发展。简桂良等(1996)通过田间及盆栽试验研究认为,棉花枯萎病菌抑菌性土壤施入不同形式的有机肥后,抑菌性发生了变化。施入马粪后,抑菌性被削弱,枯萎病菌增殖加快,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与导菌土相当,而施入棉籽饼及豆饼之后,则抑菌性增强,抑菌效果增加,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的增殖受到抑制,而非致病性镰刀菌及产荧光假单胞菌含量增加。Elad等(1985)认为,荧光假单胞菌与病原镰刀菌在根际和土壤中通过对根际碳素营养和铁离子的竞争,使病原菌由于缺乏营养及厚垣孢子萌发所必需的铁离子,从而无法萌发及增殖;而非致病性镰刀菌对根表侵染位点的竞争及组织的专性位点的定殖,从而使病原菌失去这些生态点,病害因而减轻。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花枯萎病有一定影响。阚画春等(2006)报道,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比直播的发病轻,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发病比营养钵育苗移栽的轻,地膜覆盖的棉花发病比无覆盖的轻(表1-7)。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无土育苗移栽直播地膜覆盖营养钵覆膜移栽无土育苗覆膜移栽发病株率(%)32.3911.253.3533.336.991.46病指26.564.382.0619.493.600.49表1-7 不同育苗方式与枯萎病发病关系刘海艳等(2008)通过2005~2006年病情系统调查和气象因子分析,查明新疆地膜棉田枯萎病的发生和内地一样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并且与气温、降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在地膜覆盖植棉的情况下,其发病比内地明显提高,当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达14℃左右,田间开始陆续出现病苗,当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达20℃左右,进入迅速发病期,很快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当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达24℃以上,则进入病情减轻或高温隐症期;7月下旬或8月上旬随温度下降,病情又有所回升,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降雨与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在6月15日以前,累计降水量越大的年份,枯萎病发生也越严重。棉花不同的种或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具有很大差异。一般亚洲棉对枯萎病抗病性较强,陆地棉次之,海岛棉较差。在陆地棉中各品种间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也很显著。20世纪70年代前育成的52-128、陕棉4号、86-1号等品种抗病性很强,尤其是52-128已成为我国抗枯萎病育种的抗原。棉花枯萎病的田间发病与棉株的不同生育阶段也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在温室内人工接种棉苗,均可在子叶展平期或真叶期出现症状,尤以三叶期更易接种成功。但田间的症状出现期,棉枯萎病多在5月见症,蕾期(即5月底至6月份)为显症高峰。当然发病高峰与这段时间内的适宜温、湿度有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74)进行的病圃分期播种试验,设4个播种期,从出苗到出现发病高峰,尽管分别经历29~55天时间,但都是在现蕾前后进入发病盛期,若现蕾期推后则发病高峰也顺延,发病高峰的出现不因早播而提前。马存等(1980)在河南调查发现,5月26日棉花处于3~4片真叶期,枯萎病指为16.5;至6月3日,棉花进入现蕾期,病指上升到43.4,进入发病高峰期。如果分别于3月20日、4月15日、5月15日和6月15日播种,检查结果,病指高峰值32.1、43.0、31.0和8.9都是在现蕾期。综上所述,棉花枯萎病发生与为害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候、土壤与耕作栽培等环境条件,棉花品种和生育阶段对棉花枯萎病亦有重要影响。发病高峰期主要出现在棉花现蕾期,若在现蕾期土温在25℃左右且连续阴雨,将会造成枯萎病暴发,高温干旱则造成症状的隐蔽,发病较轻。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及合理增加种植密度等科学的栽培管理可以减轻棉花枯萎病的为害。线虫是一类体形细长、不分节、无色透明的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中,线虫的种类仅次于昆虫,但数量比昆虫还要多。据估计线虫有50多万种之多。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存在于土壤中,根据在植物上的寄生部位可分为内寄生线虫和外寄生线虫两大类,少数属于半内寄生线虫。植物寄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必须从活的细胞内吸取食物。植物寄生线虫都具有口针,用以穿透细胞壁而侵入及从寄主细胞中摄取营养物质。大多数植物寄生线虫寄生于根部,为害根系,地上部无明显的特殊症状。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已知为害棉花的植物线虫属和种主要有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spp.)、纽带线虫(Hoplolaimusspp.)、根腐线虫(Pratylenchusspp.)和刺线虫(Belonolaimus longicaudatus)。此外,其他的植物线虫属如剑线虫(Xiphinemaspp.)、长针线虫(Longidorusspp.)、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spp.)和盾线虫(Scutellonemaspp.)等也可以为害棉花(Bridge,1992)。棉田植物寄生线虫和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Orlon(1910)指出,根结线虫的严重侵染,必然会破坏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Martin等(1956)用南方根结线虫和枯萎菌联合接种,枯萎病发病率显著提高。Holdeman等(1954),用刺线虫(Belonolaimus gracillis)和枯萎菌联合接种时,大大提高了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刘存信(1978)研究认为,各类棉枯萎病株根围线虫群体数量普遍比健株多;各地棉田病株根旁和行间的线虫数都比健株多,不同棉区大多数重病田比轻病田的线虫群体多。马承铸等(1994)温室测定结果,拟粗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as psead orobusous)接种量在每100cm3土壤100~1000条的条件下,接种30天后棉苗生长量比无线虫对照苗显著降低(P<0.05)。抗枯萎病品种86-1在单接枯萎菌无线虫处理中不发生枯萎病,在枯萎菌接种量为每克土7.5×105孢子和线虫(每100 cm3土500~1000条)组合处理中发病,棉苗枯萎病指与线虫接种量之间呈正相关(r=0.97)。线虫不仅可单独发生,直接造成棉花经济损失,还可与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原协同发生,构成线虫—病害复合症,加重病害对棉花的为害。线虫在病害复合症中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为害棉花之后改变植株的生理状况,并造成寄主植物(棉花)机械损伤,成为病菌侵入寄主的孔口,使病害加重;枯萎病菌侵入木质部导管需经由根尖组织,线虫在棉花1~2片真叶以后主要为害须根和根尖,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线虫取食造成的伤口愈合慢,且使主根和茎基部的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再生组织形成缓慢,延长了病菌的感染时期,增多了侵入机会,发病率高;线虫吸食棉株养分,伤害根尖,导致畸形发展,失去根的机能;线虫分泌物使棉株生理反常,造成棉株衰弱,不抗病、不耐病;线虫的刺吸活动和分泌物,有利于病菌胞子的增殖。线虫在病害复合症中,作为致病诱因,常使棉品种对枯萎病的感病性提高,线虫和病菌并存而协同发生,棉花枯萎病发生更加严重,Carber等(1953)指出,在有根结线虫存在时,棉花表现为高度感染枯萎病,但在没有根结线虫存在时,棉花则高抗枯萎病,表现了根结线虫对棉花感枯萎病的诱因作用。Holdeman等(1954)试验结果,单独接种枯萎病菌,抗性品种Coker 100不发生枯萎病;当刺线虫和枯萎病菌联合接种时,抗病品种的枯萎发病率为60%,感病品种的发病率为78%,证明不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刺线虫都大大地促进棉花枯萎病的发生。王汝贤等(1998)通过田间及温室盆栽试验,证明供试的3类线虫(N1=加州螺旋线虫,N2=小杆目线虫,N3=具有吻针非植物寄生线虫)单独存在均不能引起棉株发病;棉花枯萎病菌与加州螺旋线虫混合存在时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程度,但其他2类线虫与棉枯萎病菌混合存在皆不能加重病害的发生(表1-8)。年份(1)接种物(2)发病率(%)播后天数303743检验(3)(43天)发病率(%)播后天数303743检验(4)(43天)1985N1+F54.295.2100F42.172.283.3N2+F22.233.980.0F19.032.477.8CK0001.2340.23134.757.977.427.950.681.48.317.452.510.321.256.90002.0330.6771986N1+F33.373.386.7F30.480.070.0N3+F13.333.373.3F20.040.073.3CK0000.68213.345.077.313.836.352.55.022.353.313.335.066.70002.5241.490表1-8 不同类型线虫与棉花枯萎病菌的协同作用*年份(1)接种物(2)发病率(%)播后天数303743检验(3)(43天)发病率(%)播后天数303743检验(4)(43天)1987N1+F22.244.472.2F16.729.252.2N3+F12.525.050.0F16.729.252.2CK0000.9830.51612.523.654.27.315.634.83.112.525.07.315.634.80002.6640.971表1-8 不同类型线虫与棉花枯萎病菌的协同作用*(续)-1邓先明等(1992,1993)报道,无论感病或抗病品种盆栽棉株单接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处理(C)和空白对照(D)均未发现枯萎病,即发病率和病指均为0。肾形线虫和枯萎菌联合接种处理(A)的发病率和病指都高于单接枯萎病菌处理(B),平均值之差,感病品种洞庭1号分别为23.8%和30.9,抗病品种川73-27分别为14.0%和8.3(表1-9)。感病品种棉株茎部维管束呈褐色至深褐色,而抗病品种则未变色。单接肾形线虫的植株瘦高,叶部有轻微失绿,少数植株有紫斑,根系不发达,根表有肾形线虫为害造成的微伤口,周围组织变褐、细胞崩解。品种日期(日/月)发病株率(%)病指ABA-BABA-B洞庭1号(感病品种)11/1119.316.28.08.04.53.518/1170.752.018.739.821.018.825/1189.857.232.672.028.843.22/1294.859.534.380.737.143.69/12100.070.729.390.845.545.3平均74.951.123.858.327.430.9川73-27(感病品种)11/116.706.71.601.618/1115.06.78.36.62.14.525/1125.08.316.711.63.38.32/1230.013.316.717.05.811.29/1238.316.721.625.49.216.2平均23.09.014.012.44.18.3表1-9 棉花枯萎病发病株率和病指枯萎病棉株上的棉籽内部带菌问题,已为国内外研究所证实。Elliot(1923)首先肯定棉籽可以携带枯萎病菌。Taubenhans于1929~1931年在分离5094粒棉籽中,带菌率为5.01%。枯萎病随棉籽调引而传播,已被生产实践所证实。追溯我国各地棉花枯萎病最初传入和逐步扩散的历史,不难发现该病大多是由国外引种或从调进外地病区棉种开始的。1935年从美国引进大批斯字棉4B种子,未做消毒处理,就分发到陕西泾阳等处农场和农村种植,这些地方后来就成为我国枯萎病发病最早和最重的病区。在生产上,棉花枯萎病往往是先在引种带病棉种单位的田里发生,然后又随棉种的推广而蔓延为害。过崇俭等(1957)分离岱字棉14种子时,观察到种胚带枯萎病菌率为1.6%,种子表面带菌率为1.4%;1971年又分离4740粒棉籽,带菌率为0.1%,种子表面带菌率为0.3%,胚叶带菌率为0.6%,胚根带菌率为0.3%。顾本康等(1975)分离抗病品种陕401棉籽15646粒,带枯萎病菌率为0.01%;感病品种岱字棉15带枯萎病菌率为0.1%。可见,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只要收获自病田的,均可能带菌,只是带菌率高低不同而已。陈吉棣等于1964~1999年分离11505粒棉种,带菌率为0.026%;仇元等(1963)多次分离棉籽的带菌率为5.9%~39.8%,表明棉籽上可带有多量的病原菌。Evans(1966)分离后认为,未脱绒的棉籽最易粘附病残体,每粒棉种上平均约有10个微菌核。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72)在未种过棉花的黄河故道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从枯萎病田混收的棉种,其发病率约0.7%;从病株单收的棉种,其发病率为2.2%;而经硫酸脱绒后,其发病率下降97%。这说明种子带菌主要在棉籽的外部,特别是在棉籽的短绒上;但经硫酸脱绒的棉籽,仍有0.23%的棉株发病,间接地证明了棉籽内部可能带有少量的枯萎病菌。籍秀琴等(1980)进一步研究了棉花种子带镰刀菌种类问题。对8350粒棉花种子进行分离的结果表明,仅镰刀菌即有8种,出现频率较多的有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ectumBerK.et Rev.)、木贼镰刀菌[F.equiseti(Carda.)Sacc.]、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腐皮镰刀菌[F.solani(Mart.)Sacc.]及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yder Hansen],同时伴随出现的还有拟枝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 Sherb.)、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m Schwabe)以及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Cor.et Fr.)Sacc.]等。孙君灵等(1998)对中国8省(自治区)24县(市)棉花枯萎病种子带菌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仅新疆莎车县的棉籽上枯萎病菌孢子负荷量为0,其余23个县(市)为(0.8~31.8)×107个/g。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书简称新疆)、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和安徽省的棉花种子枯萎病菌孢子负荷量较低,为(0~8.6)×107个/g。江苏太仓为最高,31.8×107个/g。马存等(2007)归纳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4单位关于棉籽带枯萎病菌率的研究结果(表1-10),带菌率在0.14%~6.6%。研究单位年份种子数(粒)带菌率(%)种子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647200.14辽宁省辽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97147400.101江苏省南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7531600.15~2.68河南省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19781506.6陕西省泾阳表1-10 不同单位研究的棉花棉籽带枯萎病菌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推广经硫酸脱绒后再包种衣剂的包衣棉籽对减轻因种子带菌而发生的枯萎病有较好的效果,但棉籽带菌的客观事实,仍不容忽视,切实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搞好棉籽的检验、检疫与调运,势在必行。棉花枯萎病病株的根、茎、叶等残体均带有枯萎病菌,这些病残体成为第二年的病菌主要来源。早期发病的病叶及残枝,落在田间也可以引起当年的再侵染。黄仲生等(1979)进行棉花枯萎病株残体传病试验,施用病叶和病秆沤制的堆肥,枯萎病率为84.1%;施用病叶、病秆喂猪所积的粪肥,枯萎病发病率为14.0%;而施不带菌厩肥或粪肥的对照区,则没有发现病株。试验结果不仅说明病叶、病秆等病株残体在传播枯萎病上所起的作用,而且还证明病叶、病秆经过猪的消化道后,病菌仍不能全被杀死,其粪肥也能传播病害。Evans(1966)测定,每张病叶平均携带200~400个微菌核,病叶上的病原菌是传播病害的重要来源。1963年,前苏联学者测定,相同重量的病叶接种土壤比病茎秆接种土壤,棉株的显症发病率要高出2~3倍,比病棉根接种土壤的显症率又要高出5~6倍,可见,病叶是病害流行中很重要的环节。关于棉田内病残体的测定方法,有间接证明和直接土样测定两种,后者是因为有了选择性培养基,可以从土壤内直接分离病原菌。20世纪50年代,过崇俭等在江苏三余棉场,从枯萎病重病田内,按0~10cm,10~20cm、20~40cm、40~60cm的不同土层,取土置于盆钵内,播种消毒的感病棉种,显症后调查发病率,结果依次为17%、19.6%、10.8%和11.9%,表明40~60cm处的病土仍可引起棉株发病。采用病土播种,土壤内按不同土层掩埋病株体后再播种,均可间接证明由于病土内存在着病原菌而导致棉株显症发生病害。顾本康等(1977)用选择性培养基,在病田内按5点取样法,从表土,10cm、20cm、30cm、40cm、50cm和60cm处取样,经5次取样分离后的平均数,每克土样的棉枯萎病菌的菌落数依次为16.7cm、22.2cm、22.2cm、11.1cm、5.6cm、0cm和0个。证明棉花枯萎病菌可在土壤40cm处的较深层存活,也充分显示棉花枯萎病菌一旦入土,就难以采用土壤处理消灭为害。枯萎病残体内病菌的存活时间,与它所在条件有关。干燥或水浸对病菌存活均不利,深埋土层20cm内的病株残体内的病菌,19个月存活率才有降低的趋势,而在土表或表土6~7cm内的病菌经18个月就全部死亡。在室内干燥的条件下,13个月不再存活;倘若浸泡水中,则病菌易于死亡,如在室温条件下,病株组织浸于水中46天,病菌存活率较对照降低68%,浸于泥水中降低到80%~90%;如果置于25℃定温条件下,在水中存活率降低到60%~90%,而在泥水中则全部死亡。综合防治中提倡稻棉轮作,或病田泡水其道理即在于此。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作物的长势监测、种植面积调查和产量估算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手段。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其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在植物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定量研究和产量估计中已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获取作物生长状态和环境胁迫的各种信息,是未来精准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陈永芳等,2002)。中国在棉花高光谱遥感上的研究,多集中在棉花光谱反射率(或导数光谱反射率)与棉花的农学参数,生理参数和水、氮胁迫的相关性分析。唐延林等(2003)研究发现,随着发育期的推移,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内降低,在近红外区域增高;叶面积指数、鲜叶重、干叶重和叶绿素含量等与红边的位置、幅值、面积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王秀珍等(2004)指出应用导数光谱法研究棉花光谱特征可以有效地消除土壤背景的影响,在寻找特征波长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黄春燕等(2003,2006)研究发现,748 nm波段处的一阶微分光谱值与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有较高的相关性;反射光谱“红谷”区的数值积分面积和最低反射率与叶片光合速率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并指出用“绿峰”的偏移作为棉花功能衰退的指标是不可取的。柏军华等(2006)以棉花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和近地高光谱遥感参数模型监测的多时相叶面积指数,可以很好地预测棉花产量。王登伟等(2003)指出棉花一阶微分光谱值与棉叶叶绿素浓度有很高的正相关性,群体叶面积指数与ND-VI呈很好的对数相关性,红边的积分面积与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有很高的正相关性。冯先伟等(2004)发现,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能够反映出棉花生长发育的动态特征,棉花的花铃期是高光谱遥感对棉花长势和生理参数定量诊断的最佳时期。棉花枯萎病可以造成棉叶皱缩、失水、叶片紫红色或出现黄色网纹,使棉花的生理参数发生较大改变,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在棉叶的光谱曲线上。因此,乔红波等(2007)在温室条件下,利用便携式高光谱仪研究不同抗病性品种在接菌后棉苗的冠层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冠层光谱反射率对棉花品种间的差异敏感,病指与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对枯萎病抗性越强,则其在近红外区的反射率越大,而感病品种光谱反射率则很小;病情越轻,光谱反射率越高,而品种间两次测定的值也存在这种负相关性。病指和光谱反射率线性回归分析,近红外波段决定系数较高,表明该波段对病指比较敏感,可用来监测棉花枯萎病害。田会东等(2008)采用“积分球——光谱仪”联用技术测量了健康棉叶和感染了枯萎病的棉叶的光谱反射率,发现健康棉叶与感病棉叶在光谱曲线上有很高的可区分性。用健康棉叶的波谱带作为分类器分别对“健康—发病期”和“健康—潜病期”两组棉叶的波谱集合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100%和92%。将测得的光谱数据转化为Landsat TM 卫星多光谱数据,同样用健康棉叶的光谱带对以上两组波谱带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6%和92%。上述试验结果为遥感技术在监测棉花枯萎病发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
报告附录 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主要技术指标
出版时间:2012项目剂型液体粉剂颗粒外观无异臭味液体粉状、湿润、松散颗粒、无明显机械杂质有效活菌数(cfu)/[亿/g(ml)]≥1.00.500.50水分/(%)≤—35.020.0纤维素酶活/(μ/ml)≥30.030.030.0蛋白酶活/[μ/g(ml)]≥15.015.015.0淀粉酶活/[μ/g(ml)]≥10.010.010.0pH值5.0~8.55.5~8.55.5~8.5有效期/月≥612表1 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技术指标(NY 609—2002)项目指标备注外观、气味乳白色或灰白色均匀混浊液体或稍有沉淀,无酸臭气味根瘤菌活菌个数(108/ml)≥5.0杂菌率(%)≤5pH值6.0~7.2用耐酸菌株生产的菌液,pH值可以大于7.2寄主结瘤最低稀释度10-6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检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有效期(月)≥3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检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表2 液体根瘤菌肥料技术指标(NY 410—2000)项目指标备注外观、气味粉末状、松散、湿润无霉块,无酸臭味,无霉味水分含量(%)25~50根瘤菌活菌个数(108/g)≥2.0杂菌率(%)≤10pH值6.0~7.2吸附剂颗粒细度大粒种子(大豆、花生、豌豆等)用的菌肥,通过孔径0.18mm标准筛的筛余物≤10%;小粒种子(三叶草、苜蓿、紫云英)用的菌肥通过孔径0.15mm标准筛的筛余物≤10%寄主结瘤最低稀释度10-6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检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有效期(月)≥6此项仅在监督部门或仲裁检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表3 固体根瘤菌肥料技术指标(NY 410—2000)项目剂型液体粉剂颗粒有效活菌数(cfu)/[亿/g(ml)]≥0.50≥0.20≥0.20总养分(N+P2O5+K2O)(%)≥4.0≥6.0≥6.0杂菌率(%)≤15.0≤30.0≤30.0水分(%)—≤35.0≤20.0pH值3.0~8.05.0~8.05.0~8.0细度(%)—≥80.0≥80.0有效期(月)≥3≥6表4 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技术指标(NY 798—2004)项目剂型液体粉剂颗粒外观、气味紫红色、褐红色、暗红色、棕红色、棕黄色的液体、略有沉淀、略具清淡的腥味粉末状、略具清淡的腥味颗粒状、略具清淡的腥味pH值6.0~8.56.0~8.56.0~8.5水分(%)—20.0~35.05.0~15.0细度筛余物(%)孔径0.18mm孔径1.00~4.75mm——≤20.0——≤20.0有效活菌数/[个/ml(个/g)]≥5.0×1082.0×1081.0×108杂菌率(%)≤10.015.020.0霉菌杂菌[106/g(ml)]≤3.03.03.0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不得低于6个月不得低于6个月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个/g(ml)]≤100表5 光合细菌菌剂技术指标(NY 527—2002)指标项目剂型液体固体冻干外观、气味乳白或淡褐色液体,混浊,稍有沉淀,无异臭味黑褐色或褐色粉状,湿润、松散,无异臭味乳白色结晶,无味水分(%)—25.0~35.03.0pH值5.5~7.06.0~7.56.0~7.5细度[过孔径0.18mm标准筛的筛余物(%)]≤520.0有效活菌数[个/ml(个/g、个/瓶)]≥5.0×1081.0×1085.0×108杂菌率(%)≤5.015.02.0有效期(月)≥3612表6 固氮菌成品技术指标(NY 411—2000)项目指标外观、气味浅黄或灰白色混浊液体,稍有沉淀,微臭或无臭味有效活菌数(ml)有机磷细菌肥料≥2.0无机磷细菌肥料≥1.5杂菌率(%)≤5pH值4.5~8.0有效期(月)≥6表7 液体磷细菌肥料技术指标(NY 412—2000)项目指标外观、气味粉末状、松散、湿润、无霉菌块、无霉味、微臭水分(%)25~50有效活菌数(亿个/g)有机磷细菌肥料≥1.5无机磷细菌肥料≥1.0细度(粒径)通过孔径0.20mm标准筛的筛余物≤10%pH值6.0~7.5杂菌率(%)≤10有效期(月)≥6表8 固体磷细菌(粉状)肥料技术指标(NY 412—2000)项目指标外观、气味松散、黑色或灰色颗粒,微臭水分(%)≤10有效活菌数(亿个/g)有机磷细菌肥料≥0.5无机磷细菌肥料≥0.5表9 固体磷细菌(颗粒状)肥料技术指标(NY 412—2000)项目指标细度(粒径)全部通过2.5~4.5mm孔径的标准筛pH值6.0~7.5杂菌率(%)≤20有效期(月)≥6表9 固体磷细菌(颗粒状)肥料技术指标(NY 412—2000)(续)-1项目剂型液体固体颗粒外观无异臭味松散,无异臭味黑褐色或褐色粉状,湿润黑色或褐色颗粒水分(%)—20.0~50.0<10.0pH值6.5~8.56.5~8.56.5~8.5细度筛余物(%)孔径0.18mm—≤20—孔径5.0~2.5mm——≤10有效期内有效活菌数[108/ml(g)]51.21.0杂菌率(%)≤5.015.015.0有效期(月)≥366表10 硅酸盐细菌肥料成品技术指标(NY 413—2000)项目指标含孢量高孢粉≥1000亿孢子/g低孢粉100(土10)亿孢子/g孢子萌发率高孢粉≥90%低孢粉≥90%表11 球孢白僵菌粉剂控制项目指标(GBT 25864—2010)项目指标毒力LT50高孢粉LT50≤5d低孢粉LT50≤6d杂菌率高孢粉≤5%低孢粉≤10%干燥减量高孢粉≤10%低孢粉≤10%细度高孢粉全部通过160目筛低孢粉全部通过35目筛贮存稳定性在5℃条件下贮存180d,孢子萌发率大于标明值的80%表11 球孢白僵菌粉剂控制项目指标(GBT 25864—2010)(续)-1项目指标毒素蛋白(%)≥32000IU/mg16000IU/mg8000IU/mg毒力效价([PxIU/mg][HaIU/mg])≥4.02.01.0pH值6.0~7.5细度(75pm)(%)≥98悬浮率(有效成分)(%)≥70湿润时间(min)≤3水分(%)≤4.0表12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控制项目指标(FIG 3617—1999) -
报告棉花抗枯萎病育种
出版时间:2012生产实践业已证明,应用抗病品种是枯萎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也是防治枯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据1984年的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的统计,全国种植棉花面积约8800余万亩,而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近2200万亩,占调查面积的31.3%,年损失皮棉75万~100万t,折合人民币2亿~3亿元。可是推广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技术以后,枯萎病的发病率压低到5%以下,挽回了皮棉损失。同时,由于节省了农药等开支,极大地降低防治费用,杜绝了人畜中毒事故和环境污染,保护了棉田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而抗枯萎病育种的成效取决于对病原菌与寄主(棉花)的互作关系和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的认识,抗源的获取以及科学的育种方法。了解病原菌与寄主(棉花)之间的交互作用,是选育抗棉花枯萎病品种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这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二是基因对基因假说。这一理论观点由Van Der Plank(1963)提出。寄主对某些病原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或高抗性,可是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是高度感染的。表明了同一寄主品种对同一病原菌的不同生理小种具有“专化”反应,寄主品种的抗病力与病原菌小种致病力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它通常受单基因或几个主效基因所控制。杂交后代一般按孟德尔定律分离。这类抗性的遗传行为简单,抗、感差别明显。在一般情况下,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易于识别,常被育种家所重视。垂直抗性多表现为过敏性反应。它能把病原菌局限在侵染点和具有抗定殖的作用;同时,由于它能抵抗某些对它不能致病的小种,因而在发病初期,它有减少接种体数量的作用。但这类抗病性常会随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而丧失。如果在大面积生产上,单一地推广具有该类抗性的品种时,容易导致侵染它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而被感染淘汰。这在小麦条锈病和稻瘟病抗病品种大面积连年推广种植上已有惨重教训。要保持其抗性的稳定,必须是寄主为异质群体,或寄主群体在时、空分布上呈不连续性,否则,抗性难以持久稳定。在遗传上,小种专一化抗病性通常表现为单基因性状,这种抗病性对感病性往往是显性的。一个单基因能抵抗病原的一个小种或多个小种。在垂直抗病性中,寄主是垂直抗性的差别,而病原菌致病性的差别则是毒性差异。亦可称为非专化抗病性(non-specific resistance)。水平抗性指寄主品种对各个病原生理小种的抗病反应,大体上接近于同一水平,它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阻止病原菌侵入寄主后的进一步扩展和定植,表现为潜育期较长,病斑小而少,病原菌繁殖体的数量相对较少。因而病害发展的速度较缓慢,程度较轻。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长期利用水平抗性,但因其抗、感症状表现不如垂直抗性明显,鉴别较难,过去在抗病育种中往往忽视了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由于它对病原菌生理小种不形成定向选择的压力,因而不致引起生理小种的变化,也不会导致品种抗性的丧失。所以,在抗病育种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具有一定水平抗性品种的选育。现阶段,我国已经推广种植的抗枯萎病品种,几乎多属于此类型,故能比较长期地、并在不同生态地域均保持着较高的抗病性,如川52-128。自Van Der Plank(1963)提出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概念以后,也存在着不同看法。如Wolfe(1972)认为寄主的抗病性从感病到免疫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病原菌的致病性,从无致病力到强致病力,也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Arnold等(1968)认为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只不过是总抗病性系统中的特殊情况。Zadoks等(1977)则认为,在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的情况下,寄主的抗病力和病原菌的致病力间都有相互的特异作用。在与农作物病害的斗争中,有80%以上是靠抗病品种来防治或减轻其为害的。但实践表明,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若干年后,常会丧失抗病性。为了克服品种抗病性过早丧失,有些学者提出持久抗病性(durable resistance)或稳定抗病性(stable resistance)的概念。这是指适于某种病害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下,某一个抗病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多年后,抗病性仍较长期保持而不丧失,当然不意味着永久不变异。这一理论观点由Flor(1974)提出。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即现在所提的互作关系,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植物发病过程中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由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和遗传调控过程而决定病症表现的类型。Flor(1947)曾以亚麻锈病(Melampsora lini)为代表进行研究寄主和病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寄主中有一个调节抗病性的基因,而病菌中也有一个相应的基因调节病菌的致病性。如寄主有2个或3个基因决定抗病性,于是病菌中也有2个或3个相应的决定无毒性的基因。基因组合表示寄主的抗病性表达需要寄主中决定抗病性的基因和病菌中决定无毒性的基因互作,即寄主的抗病性不亲和性是病菌和寄主特异性互作的结果。由此抗病性被认为是主动过程,而寄主的感病性则是由于缺乏抗病基因或病菌缺乏无毒基因而表现出的被动显症。此论点认为,寄主与病原菌长期共存于自然界,实际上正因为寄主存在着抗性基因,才能使其世代延续,而不被病原菌所毁灭。所以,物种间的抗性或不同程度的抗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棉花抗枯萎病育种的基本程序包括4个环节:①发现和创造变异;②稳定和选择变异;③鉴定和比较变异;④保持变异。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着变异进行的。棉花的性状变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遗传变异,即这种变异性状可以传递给以后的世代;另一种是不可遗传变异,即这种变异性状只在当代表现,不能传递给以后的世代。可遗传变异又可区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有益性状变异,即符合育种目标的遗传性状变异,也叫符合人类栽培利用目标,能够提高经济利用价值的变异;另一类是有害性状变异,即不符合育种目标的遗传性状变异,是同人类经济利用的目标方向相反的变异。育种所需要的仅仅是可遗传的有益的性状变异。棉花育种的任务是将现有推广品种还不具有的而生产上又迫切需要的一些新的经济或农艺性状引入新品种中,或将尽可能多的有益的经济或农艺性状集中到一个新品种中。育种的创新意义即在此。这些有益的经济或农艺性状,须是可遗传的有益的性状变异,这是育种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些变异,就不会有育种。这些有益的变异可能存在于现有品种或过时品种群体中,但更多地存在于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中,拥有大量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是棉花育种的基础。因此,卓有成效的育种一般需要形成一个丰富的种质资源库,育种家们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些种质资源,从中寻找、发现和发掘与育种目标相符的新的性状变异。如局限在已有材料中,则很难发现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变异。棉花育种可利用的变异主要来自两种途径: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变异。自然变异的引发,大多数是由于天然杂交,但也有少数来自偶然的某种外力或个别棉株自身某些不明原因诱发的自然突变。人为变异主要是通过有目的的人工杂交,但也可利用物理化学等手段,或自然界其他条件进行人工诱变。从广义上讲,将非棉花及其近缘植物或其他生物的某些性状,运用特殊技术手段引入棉花中,也属于人为变异的范畴。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存在一定的异交率。异交率的高低取决于传粉媒介——昆虫的种类和种群的大小。田间的传粉媒介多,棉花的天然异交率就高,容易引发较多具有变异性状的变异株,就提供了育成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的机会。这是棉花系统选择取得成功的原因。但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害虫种类日趋繁多,为害程度日益严重,种植棉花不得不频繁地采用杀虫药剂。在防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棉田传粉媒介,大大减少了棉花异交的机会,从而降低了性状变异几率、包括优异性状变异和优异株出现的频率。这也许是多年来单纯依靠系统选择难以育成有突破性新品种的主要原因。棉花群体中也常会出现个别的自然突变体。这主要是由于染色体畸变或某些基因位点突变而产生的变异性状。其中,有有利的,也伴有不利的经济性状变异。但发生这类突变的几率一般很低,且以质量性状为多。人为变异主要是通过人工杂交,引起基因交换、重组而发生新的性状变异。从本质上讲,这是天然异交的延伸和扩大,弥补了自然杂交几率日益低下的现状。它比之自然杂交的优点是:一能有目的地选择性状变异的方向;二能主动掌握性状变异的频率。但它的不足之处:一是不能确保有较高的成功率;二是仅限于在现有种质基因库范围内引发变异。所以,必须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扩大和研究等基础工作,并进行较大量的杂交。人为变异的另一途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等手段诱发新的性状变异。其优点可超越现有的棉花种质基因库,创造出新的性状变异;但缺点是:①难于诱发有利经济性状的变异,而更多的属于不利经济性状;②诱变的频率低。因此,棉花育种利用这类性状变异的难度较大。应用生物技术,导入外源DNA,是定向诱发棉花产生新的性状变异的现代高新技术。优点是使常规人工杂交所不能跨越的亲缘障碍成为可能,在棉花染色体上不仅可导入与棉花非一个属、科、目的植物DNA,甚至可导入节肢动物等其他动物的基因。如报道的培育手感柔软胜似棉花的转兔角蛋白基因棉花。外源DNA导入,是创造变异的一种技术手段,是育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创造变异后的大量工作,仍需按常规育种环节进行。随着中国宇航技术的发展,已多次运用太空卫星,搭载棉花种子,通过太空失重、宇宙线照射、温度和时律的变化等因素引发基因变异。但其变异方向与遗传性正在进一步研究中。不管是自然变异或人为变异,其中,有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变异,也有不符合育种目标的变异。一般是在发现有利变异的同时,也可能相伴产生一些不利变异。这种变异,有的只是表现型的,其遗传性尚未稳定,还不能作为育种目标性状固定下来。所以,在发现或创造变异之后,育种的第二个环节就是稳定和选择变异。稳定变异是为了保证变异的有效选择,是选择变异的前提。稳定变异的主要手段是加代。随着世代的增加,杂合体变异性状得到分离和表现型变异性状得到纯合,使所有的变异,不管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其遗传性相对稳定下来。棉花经济性状的遗传率高低不一。一般地,遗传率高的性状,如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低世代时就能达到相对稳定;遗传率低的性状,如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只有在较高世代时才能达到相对稳定。变异性状只有达到相对稳定,不再出现明显分离时,选择才有效。不同变异性状选择的最适宜世代并不一样。为了增进加代速度,缩短育种年限,在我国,利用18°N上下的海南岛南端冬季气温较高,又是旱季的有利条件,进行秋播、冬长、春收。这样,棉花就能在一年内完成两个世代周期。但海南岛与大陆棉区的气候、生态等条件差别很大,一般在海南加代期间不进行选择,但也有加代选择成功的例证。有条件的也可在当地,冬季利用大型可控温室进行少量材料的加代。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利用单倍体培养技术,将变异性状的染色体加倍,或克隆复制变异株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形成再生植株,获得较为稳定的变异材料。选择变异是贯穿新品种选育始终的重要环节。棉花育种的创造性,主要是通过选择来实现。对已相对稳定的性状变异材料,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选择过程。选择变异,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要紧紧瞄准育种目标,运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手段,层层筛选,尤其要依赖于育种家的丰富经验和高超的业务素质。要重视田间选择、室内选择和生长前期选择,更要重视生长后期和多方位的反复选择。要自始至终贯彻精益求精、优中选优的原则,在众多的个体中,不遗漏一株优异的变异株,也不滥竽充数多留一株劣变株,以保证育成高质量的新品种。根据确定的育种目标,选择已经相对稳定的变异后,需根据留优汰劣的原则,通过科学的鉴定和比较,才能确认某些优异变异性状成为育成新品种的属性,这是选择的继续。鉴定是在特定条件下,对某一变异性状进行有效性的直接鉴别和确认。例如,抗枯萎病性、抗黄萎病性、抗棉铃虫性、抗棉蚜性、抗旱性等。抗枯、黄萎病性鉴定,原则上是在人工接种、发病均匀的病圃中进行,也可在重发病区选择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中进行。抗虫性鉴定需在人工隔离环境中接种一定量的害虫数。抗旱性鉴定需设置遮雨和防止地下水浸入等设施。有些性状也可利用生物、理化反应法进行间接鉴定,但最后仍需进行直接鉴定。鉴定时要求设置抗性和感性两个对照,还需要多点、多年或多次重复,尽量减少误差,以避免年份和环境引发的影响干扰。纤维品质测定,是确保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必不可少的鉴定内容。利用HVI系列测试仪器,由于每份测试样本量小,要求用随机法抽取皮棉样本,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育种材料的比较这一程序既重要,也繁复。随着育种进程,对照育种目标,全面考虑丰产性和有关经济、农艺性状的要求,从初级到高级,进行比较试验和鉴定,并根据结果进行逐级淘汰。对保留的材料要求要高,必须重视性状的综合表现;淘汰材料要慎重。过去的育种实践中,从原来因疏忽被淘汰的材料中,后来又选育出较突出的新品种的育种事例也有。棉花育种材料的比较,一般从株行试验,到株系试验、品系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逐级进行。从株系试验开始进行有重复的比较试验;从区域试验开始进行多点、多年有重复的比较试验。优良变异性状的稳定是相对的,而得到的稳定性状发生再变异则是绝对的。再变异的方向不能确定,往往是优变的几率较少,而劣变的几率更多。这就是品种的退化。棉花良种退化是困扰棉花生产的一大难题。常常是一个良种推广不久就发生退化,削弱了良种的作用。所以,重视和切实采取有效技术,保持育种目标所要求的变异性状,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良种繁育。良种繁育的任务是保持住优良品种的种性、纯度,即保证良种的品种品质。纯度是指品种纯度,并非遗传纯度。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不要求品种在遗传上的纯化。品种本来就是一个遗传复合体,诸多性状不需要、也不可能达到遗传上100%的纯度。但必须保证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型的相对一致性和稳定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技术上必须最大限度地避免育成的新品种发生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因为混杂的发生,必然会导致主要经济性状的退化。棉花品种的退化,往往会出现绒长变短、衣分下降、纤维变粗、铃重变轻、营养生长过旺等非人们植棉所企求的性状。在棉花进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选择的激烈竞争。一是自然选择,另一是人为选择。自然选择的方向是按照有利于棉花物种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更多的后代进行的。人为选择的方向是按照人们植棉所企求的经济性状进行的。两者虽有共同点,而在经济性状方面多数是反方向的。若竞争结果是前者超过后者,即出现“退化”现象。所以,“退化”是人们从植棉目的的角度给予的评价。但从棉花物种发展的角度评价,这种“退化”恰恰正是棉种自身需要的“进化”。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给人们认为的“退化”创造了条件。所以,只有一方面尽量限制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的机会,另一方面当人为的选择压超过自然选择压时,才能保持种性,即保持住育种目标所企求的变异性状相对稳定,不发生劣变,不发生“退化”。这就是良种繁育的功能。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结论不完全一致,多数认为,抗枯萎病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Fahmy(1927)用免疫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F1是免疫的,F2分离出75%的免疫株、15%的耐病株和 10%的感病株。免疫株可固定不再分离,说明它是纯合的;耐病类型可再分离出免疫株、耐病株和感病株3种类型都有;而感病株一般在苗期便死去。他在以后的试验中,Fl、F2也出现类似情况。而在海岛棉中,他认为,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几个微效基因所决定的。Kelkar等(1947)也指出,海岛棉的抗枯萎病性是由1个显性基因和1个到多个修饰基因所控制的。在亚洲棉中,他发现了2个互补显性抗病基因和第三个具有抑制作用的基因。Jones等(1957)在用具有半半棉血统的珂字棉100GA与德字棉425的研究表明,在枯萎病和肾形线虫并存的情况下,其抗性由2~3个基因控制。Smith等(1960)认为,陆地棉对枯萎病的抗性是受一个主效显性基因和一些修饰基因所控制;而海岛棉的抗性是受2个具有加性效应的显性基因控制。Jobes(1961)以抗病的德字棉425、珂字棉100GA与感病的半半棉杂交,F2、F3群体中,抗、耐、感病植株数量呈连续变异,故认为是数量性状遗传,其抗病性是由2~3个基因所控制。Kappelman (1971)用P1、P2、F1、F2、BC1F1、BC2F2 6个世代在6种不同条件进行试验后指出,在42个试验中,有34个的抗枯萎病性的加性效应是显著的,有2个的显性效应是显著的,有8个的上位性效应是显著的。在这10个非加性效应为显著的实例中,除1个外,加性效应也是显著的。所以,他认为,对他所研究的材料而言,加性基因效应最能说明棉花枯萎病抗性的遗传。Aibeles(1978)也认为,棉花对枯萎病抗性遗传的基因作用,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Singh等(1988)在亚洲棉的完全双列杂交后代研究中认为,抗病性是显性,而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对抗性遗传的基因作用,也是以加性效应为主。但Rird (1973)认为,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属于显性基因效应。Megahed等(1984)在不同类型海岛棉的双列杂交中发现,对枯萎病抗性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说明基因效应是非加性的。在F1和F2中,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显著,但特殊配合力比一般配合力更强,说明其遗传的基因效应是非加性的显性效应,抗性受微效多基因所制约。Campagnaco(1971)认为,大多数杂交组合的抗枯萎病性是单基因的不完全显性遗传,F2可分离出抗病和感病类型。但是,有的研究结果认为,棉枯萎病抗性是显性单基因遗传的。Netzer (1985)用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也认为,棉花枯萎病抗性是一个显性基因控制的。冯纯大等(1996)报道,16个抗×感组合的F2代抗、感植株出现3∶1分离比例,亦证实抗枯萎病性受一对基因控制。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棉花研究所、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南通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从大量杂交后代的分析中认为,杂种后代对枯萎病的抗性,与亲本的抗性水平密切相关。在感×感组合中,后代的抗性差;双亲抗性中等或在抗×感组合中,后代多为耐病;在抗×耐或抗×抗组合中,后代的抗性强等。并从育种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抗枯萎病性遗传的趋势。据王远等(1980)研究,陆地棉抗枯萎病受显性基因控制,双亲之一具有抗枯萎病性,其后代则表现抗病,因此,采用耐病、丰产、优质品种作母本,高抗枯萎病品种作父本,以培育优质、丰产、抗病品种。校百才(1985、1988、1992)多年采用不同组合的试验表明,抗枯萎病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抗枯萎病性的遗传中,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其狭义遗传率分别为42.6%、19.5%和46.5%;广义遗传率127121分别为72.5%、35.2%和76.98%。李俊兰(1987)用4个抗病×感病的陆地棉组合后代分析后表明,各组合抗病性遗传中的加性成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一个组合的显性效应及加性×加性、显性×显性上位效应和另一组合的加性×加性上位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各组合的广义遗传率127121平均为66.32%。王振山等(1989)在抗×感、抗×耐和抗×抗等类型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各世代的平均数分析中指出,所有组合的抗枯萎病性的加性效应均达显著水平;但也还存在显性和上位效应,如在抗×感组合中,抗病性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显性上位效应都有作用;而在抗×耐组合中,主要是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认为抗枯萎病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张凤鑫等(1990)用44个品种做试验的结果表明,陆地棉抗枯萎病的广义遗传率为86.7%,属遗传率高的性状。张金发等(1994)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4个抗病品种和4个感病品种的8个亲本及其28个Fl(无反交)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发现,亲本的抗性水平与其配合力效应、显性作用大小是基本一致的,以苏棉3号、中棉所12和鄂62-1的抗性最高,配合力最好,显性作用最大,是较好的抗病亲本。Hayman-Jinks法分析表明,抗病性为部分显性,以加性效应占优势,显性效应较小,无上位性。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很高,分别为91%和83%,至少有一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棉花枯萎病抗性的遗传。校百才(1985、1988、1992)多年采用不同组合的试验表明,抗枯萎病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抗枯萎病性的遗传中,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其狭义遗传率分别为42.6%、19.5%和46.5%;广义遗传率127121分别为72.5%、35.2%和76.98%。李俊兰(1987)用4个抗病×感病的陆地棉组合后代分析后表明,各组合抗病性遗传中的加性成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一个组合的显性效应及加性×加性、显性×显性上位效应和另一组合的加性×加性上位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各组合的广义遗传率127121平均为66.32%。王振山等(1989)在抗×感、抗×耐和抗×抗等类型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各世代的平均数分析中指出,所有组合的抗枯萎病性的加性效应均达显著水平;但也还存在显性和上位效应,如在抗×感组合中,抗病性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显性上位效应都有作用;而在抗×耐组合中,主要是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认为抗枯萎病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张凤鑫等(1990)用44个品种做试验的结果表明,陆地棉抗枯萎病的广义遗传率为86.7%,属遗传率高的性状。张金发等(1994)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4个抗病品种和4个感病品种的8个亲本及其28个Fl(无反交)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发现,亲本的抗性水平与其配合力效应、显性作用大小是基本一致的,以苏棉3号、中棉所12和鄂62-1的抗性最高,配合力最好,显性作用最大,是较好的抗病亲本。Hayman-Jinks法分析表明,抗病性为部分显性,以加性效应占优势,显性效应较小,无上位性。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很高,分别为91%和83%,至少有一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棉花枯萎病抗性的遗传。校百才(1985、1988、1992)多年采用不同组合的试验表明,抗枯萎病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抗枯萎病性的遗传中,加性效应是主要的。其狭义遗传率分别为42.6%、19.5%和46.5%;广义遗传率127121分别为72.5%、35.2%和76.98%。李俊兰(1987)用4个抗病×感病的陆地棉组合后代分析后表明,各组合抗病性遗传中的加性成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一个组合的显性效应及加性×加性、显性×显性上位效应和另一组合的加性×加性上位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各组合的广义遗传率127121平均为66.32%。王振山等(1989)在抗×感、抗×耐和抗×抗等类型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各世代的平均数分析中指出,所有组合的抗枯萎病性的加性效应均达显著水平;但也还存在显性和上位效应,如在抗×感组合中,抗病性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显性上位效应都有作用;而在抗×耐组合中,主要是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认为抗枯萎病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张凤鑫等(1990)用44个品种做试验的结果表明,陆地棉抗枯萎病的广义遗传率为86.7%,属遗传率高的性状。张金发等(1994)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4个抗病品种和4个感病品种的8个亲本及其28个Fl(无反交)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发现,亲本的抗性水平与其配合力效应、显性作用大小是基本一致的,以苏棉3号、中棉所12和鄂62-1的抗性最高,配合力最好,显性作用最大,是较好的抗病亲本。Hayman-Jinks法分析表明,抗病性为部分显性,以加性效应占优势,显性效应较小,无上位性。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很高,分别为91%和83%,至少有一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棉花枯萎病抗性的遗传。对棉花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以前多采用Griffing的配合力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估算配合力效应,再用Hayman(1954)的双列分析方法估算遗传方差分量和遗传率。由于这是两个不同的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对一组资料分析的结果可能不尽相同,对多世代材料也不能同时进行综合分析。为此,韩祥铭等(2001)采用朱军(1997)提出的混合线性模型ADM遗传模型和ADAA遗传模型估算遗传方差和遗传率并对估算的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可对亲本和组合的遗传表现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棉花枯萎病抗性遗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49.9%,显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13.1%,母体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0.8%,母体效应很小,主要是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显性和环境的互作效应占表现型方差的27.0%,差异极显著,表明显性效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广义遗传率为63.0%,狭义遗传率为49.9%,棉花枯萎病抗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率较高,在重病地连续选择抗病株,有利于提高枯萎病抗性。由于不同试验所用材料、鉴定方法和技术的不同,加之棉花受多种枯萎病菌生理小种侵染,抗病基因对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不同,不同的生理小种要有不同的抗病基因,不同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的生理小种。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枯萎病菌多种生理小种可能同时存在,这样就造成了棉花枯萎病抗性遗传研究结果的多样性。但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枯萎病抗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育种实践也证明,在发病均匀的重病地,连续选抗病株能选育成抗病品种。因此,进行枯萎病抗性遗传研究,对棉花育种工作有指导意义。棉花对枯萎病抗性与对其他病害抗性的关系,赵俊兴等(1991)对多个品种,通过线性相关分析指出,棉花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为高度正相关,也说明品种对两种病害的抗性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证实选育兼抗枯、黄萎病品种的可能性。马存等(1992)的鉴定指出,抗枯萎病的陆地棉品种,也能抗苗病。Shepherd(1986)报道,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与根结线虫的产卵量呈高度正相关(r=0.73**),并指出,具有抗根结线虫基因的棉株,其根际或根部所渗出的物质,可特意地诱导对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因而表现出抗病性。关于抗枯萎病性与其他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也有不同的试验结果。Patel等(1950)认为,新百万棉(NewMillion Dollar)品种的抗枯萎病性,似与不利的农艺性状相连锁,Sappenfield (1963)报道,棉花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等。由此认为,抗病品种的农艺性状较差。中国在选育、推广抗枯萎病品种的初期,也有类似的观点,但后来的试验和实践证明,这种现象不是普遍规律。马存(1985)的研究指出,无论在中水肥或高水肥条件下,枯萎病越重,对皮棉产量和多数纤维品质的损失越大。在中水肥条件下,枯萎病病指每增加1,皮棉产量的损失0.94%。李俊蓝(1987)的试验也指出,枯萎病的病级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铃重、纤维断裂长度间的r依次为-0.3285,-0.2990,-0.2991,-0.2441和-0.046,即发病越重,产量和纤维强度越低。周雁声等(1985)用参加全国抗病区试的品种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枯萎病的病株率与铃重、衣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强力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病指与单株结铃数、衣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强力也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品种的抗病性越差,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损失越大。另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黄河流域进行生产试验的品种进行分析表明,抗病的中棉所12比感病的鲁棉1号、冀棉8号的产量和品质都要好,证明抗枯萎病性和农艺性状间并不存在遗传上的负相关。高永成等(1985)用感病的原徐州142(病株率44.0%,病指35.9)和经过4年在病地连续选择的抗病徐州142(病株率3.9%,病指2.9)于1979年在无病地上进行了农艺性状的比较,抗病的徐州142比感病的徐州142农艺性状略有提高,如皮棉每亩增产2.75kg,衣分提高0.5个百分点,纤维强力提高0.09g,主体长度增加0.19mm。因而他们也认为,抗枯萎病性与农艺性状间并不存在遗传上的负相关。种质资源或称遗传资源,是指决定各种遗传性状的基因资源。棉花种质资源包括推广品种、过时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材料、野生种和陆地棉种系,以及棉属近缘植物。是进行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棉属遗传、起源、进化和分类的基本材料。因此,广泛、持续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是棉花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抗原是抗病育种的决定因素,而种质资源则是棉花抗枯萎病育种中抗原的来源地。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收集棉花品种和种质,并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1952~1953年四川省棉花枯萎病防治研究工作组收集了珂字棉8个品系及福字棉6号、鸡脚德字棉、狄胜棉、赖德福阿金等陆地棉品种(系)共33个,海岛棉品种C3173、苏-2198 两个,中棉种质有遂宁土棉、威远土棉等21个,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海岛棉中,苏-2198表现耐病、C3173高度感病,发病率为100%,病指79.5;中棉中,抗性最好的是仁寿紫花、盐亭小白花、三台子花、仪陇小白花、余姚小树花、彰德土棉、遂宁28-507-47、威远土棉、宾川土棉,而玉溪中棉在田间未受棉枯萎病感染,表现高度抗枯萎病性;陆地棉发病高,但发病程度差异大,发病率为90%~100%,病情指数为59.3~71.5。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抗病育种发展较快,对棉花品种资源的收集、抗性鉴定更加重视。1976年,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采用陕西泾阳菌系,第一次对中国2238个棉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苗期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是,无症状免疫类型22个,占总数的0.98%;高抗类型137个,占6.12%;感病类型1724个,占77.03%;其余为耐病类型355个,占15.96%。陆地棉中,表现抗性强的品种有川52-128、川57-681、陕棉4号、陕棉401、陕棉9号、川62-200、川抗病洞庭棉、晋68-389、晋68-400、云112-3、86-1号、陕棉8号、陕棉10号、咸73-74和咸73-145。中棉的抗枯萎病性强、抗源丰富,经反复试验证明,赤木黑种、赤木白种、法库白子、中棉所6号的抗枯萎病性强而稳定。1975~1979年连续8批鉴定了中国棉花品种资源共3710个。根据病指划分为不同抗病性反应型,属免疫类型(无症状)的23个,占总数的0.62%;属高抗类型的164个,占4.42%;属抗病类型的187个,占5.04%;属耐病类型的351个,占9.46%,属感病类型的2385个,占80.46%。从不同棉种相比较,其中,以中棉抗病性较强,陆地棉次之,海岛棉、木棉抗病性最弱(表5-1)。中棉、陆地棉、木棉和海岛棉的平均病指分别为5.34、34.29、76.4和76.85。棉种名称供试品种(系)免疫高抗抗病耐病感病病指0病指0.1~10病指10.1~25病指25.1~50病指50.1~100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陆地棉3102130.42993.191374.422608.38259383.58海岛棉27841.4427498.57中棉308103.256521.104715.268627.9210032.47木棉1715.881694.11草棉5360.00240.00合计3710230.621644.421875.043519.46298580.41表5-1 不同棉种对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1993年,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又对348个亚洲棉(即中棉)品种进行抗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病指为1~25的有288个,占82.8%;病指为25.1~50.0的有34个,占9.8%;病指为50.1~100.0的为26个,占7.4%。其中,简中1号、浙江余姚黄蒂大部等抗性强。52-128和57-681是中国育成的第一批高抗枯萎病抗原种质。四川省棉枯萎病工作组自1952年在发病90%以上的大榆区紫云乡105亩(667m2)左右的德字531棉田中,初选抗病单株916株,1953年经病圃鉴定筛选出抗病性强的11个系,经反复比较鉴定筛选,1956年培育出高抗枯萎病品种52-128。1957年全省换种岱字棉15后,利用新品种农艺经济性状好的优点,又在三台、射洪县种植的岱字棉15号重病田中,选取剖秆未见病状的单株1015株;仍采用病圃筛选的方法,于1963年再次选育出高抗枯萎病的品种57-681。这两个抗源品种经试验鉴定,具有抗病性强、抗病力稳定、抗性适应广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四川省棉枯萎病协作组人工病圃中,52-128病指稳定在3.6~22.6,平均11.2,比感病对照种减轻77.8%;57-681病指2.0~3.1,平均2.3,比感病对照种减轻91.2%。1970~1982年,以52-128、57-681多代自交材料种植于人工接菌病圃和零星病地,连续3年自交仍种植于同一条件下的抗性鉴定表明,虽经长期种植,两个抗源品种的抗性一直保持很强,未出现衰退现象,即使在零星病地种植3年,抗性与人工病圃无明显差异。1981年选用有代表性的生理型Ⅰ号川F5(四川射洪县)、陕F9(陕西高陵县)、生理型Ⅱ号浙F2(浙江慈溪县)、冀F8(河北峦城县)、生理型Ⅲ号新Fl(新疆吐鲁番县)等不同生理型菌系对52-128、37-681及抗、感杂交组合后代作病菌与寄主互作关系的抗性鉴定表明,52-128、57-681对我国棉枯萎病菌3大生理型中的5个菌系间致病力分化性互作不显著。1972~1973年和1979~1980年,全国棉枯萎病生理型试验结果表明,52-128对1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地区的129个棉枯萎病菌系中,属高抗类型的有12个,抗病类型72个,耐偏抗类型36个,合计120个,占参试菌系的93%,只有9个强致病菌系对52-128呈感病类型。这两个抗源品种育成后,于60年代初被陕西、山西等省引进试种,表现出抗性强、稳定性好,从而用作抗原进行杂交转育或取材,育出陕4号、陕401、晋68-420、运安1号等,分别在四川、陕西、河南等棉病区种植,防病增产效果良好。1972年后是我国抗病育种取得较大发展的时期,河南、江苏、云南、陕西、山东、浙江、河北、山西、湖南和江西等省先后引进52-128、57-681用作抗原进行杂交转育或系统选择,培育出21个抗枯萎病品种(系),分别在全国10个省推广种植,防病增产效果显著。据《全国农作物审定品种名录》(2005)、《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1996)、《中国棉花品种系谱图》(2000)资料分析,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50余家育种单位利用这两个抗原的应用证明统计,全国利用抗原52-128、57-681育成棉花抗病品种128个。在不同转育代次育成的抗病品种中,集中来源于第二代至第五代的有121个,占94.5%;被利用作母本、父本育成的品种分别各占有54.7%和31.3%(表5-2、表5-3)。利用52-128抗原品种作抗原,通过杂交或系统选育的抗病品种,在各地方推广应用都表现抗性良好(表5-4)。省份育种单位(个)80年代90年代2000~2004年总计河北765112山西33429辽宁244江苏9112720浙江111安徽1516江西111山东31427河南9812222湖北49211湖南21124四川5511319陕西29211新疆111合计503569128表5-2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利用抗原52-128、57-681育成的审定品种数抗原用途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五代六代总计母本(♀)11029191170父本(♂)46917440系统选育15542118合计6214340171128表5-3 抗原种质52-128、57-681不同转育代次育成的品种数项目四川湖北新疆江苏云南山西陕西辽宁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北京浙江甘肃安徽湖南江西合计供试菌系179985111466777552911129抗性反应高抗01600000020100020012抗病861327114546422151072耐病71043432110232110136感病2121000000100101009表5-4 52-128对不同地区菌系的抗性反应抗原种质在育种上应用成败的关键,一是抗原抗性稳定性。抗性稳定而持久的抗原,转育利用的抗性不易衰失,能持久保持利用;二是抗原种质的遗传效应,这是转育利用的基础;三是抗原种质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这对利用价值影响极大。针对这三个关键问题,叶鹏盛等(2007)对52-128和57-681的抗性遗传做了研究。结果证明,这两个抗原的抗性长期稳定(表5-5,表5-6),且抗性遗传效应好、遗传率高(表5-7),其他不良性状在杂种后代中的遗传不显著(表5-8),为我国利用两个抗原的抗性,选育抗病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供试品种种植1年种植2年种植3年种植4年病圃无病地病圃无病地病圃无病地病圃无病地521284.504.504.503.502.752.750.752.75576816.003.507.254.502.252.251.253.25川73274.008.009.008.003.503.502.507.25川4149.005.755.758.001.001.001.250.75达棉1号30.7556.7523.556.7535.0035.0017.2536.50显著性(t值)0.53240.62710.06431.1214表5-5 在病圃和无病地筛选后抗原的病情指数世代52128×达棉1号57681×达棉1号达棉1号×52128达棉1号×57681病圃无病地病圃无病地病圃无病地病圃无病地显著性(t)F135.0019.2541.0024.5018.5023.7521.7524.502.5687F231.2519.2519.2524.5012.7517.2518.7516.252.3072F310.2519.7515.5025.507.7520.258.0025.508.6017**F42.0013.751.2524.508.7521.759.7520.509.0275**表5-6 在病圃和无病地筛选后抗原不同杂交后代的病指抗源及组合平均病指F1F2中亲值相对优势(%)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52128×达棉1号29.5039.2539.75-25.7968.952.157681×达棉1号25.5034.0040.50-37.0473.156.77329×达棉1号29.0037.2541.25-29.7070.548.2川414×达棉1号29.7539.7542.00-29.1767.443.6达棉1号×5212835.2535.0039.75-11.3272.953.7达棉1号×5768134.5034.5040.50-14.8175.452.4达棉1号×732737.0038.2541.25-10.3072.353.4达棉1号×川41437.2541.7542.00-11.3169.246.5521284.00576815.50川73277.00川4148.50达棉1号75.50表5-7 抗原种质52-128、57-681的抗性遗传效应抗源及组合株高(cm)单株铃(个)衣分(%)F1F2中亲值F1F2F1相对优势(%)F1F2中亲值F1F2F1相对优势(%)F1F2中亲值F1F2F1相对优势(%)52128×达棉1号99.3100.188.491.012.319.717.317.017.915.836.137.236.737.8-1.6表5-8 抗原种质52-128、57-681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表现抗源及组合株高(cm)单株铃(个)衣分(%)F1F2中亲值F1F2F1相对优势(%)F1F2中亲值F1F2F1相对优势(%)F1F2中亲值F1F2F1相对优势(%)57681×达棉1号93.897.685.186.010.221.018.916.118.930.438.438.337.538.8-2.4川7329×达棉1号86.790.083.483.83.823.220.320.119.715.440.340.239.840.31.3川414×达棉1号85.189.782.784.82.919.418.919.818.8-2.039.840.140.340.3-1.2达棉1号×5212898.996.388.491.011.923.218.817.217.952.837.839.636.737.8-3.0达棉1号×5768187.188.885.186.09.424.621.216.118.934.938.938.337.538.83.7达棉1号×732785.287.683.483.82.323.722.620.119.717.940.941.239.840.32.8达棉1号×川41490.385.182.784.89.221.719.819.818.89.640.140.040.340.3-0.4表5-8 抗原种质52-128、57-681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表现(续)-1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不仅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而且还以多种途径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形式是,它们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只有1.5μmol/L。因此,磷容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溶液中的移动性很差。大多农业土壤因长期施用磷肥已成为潜在的磷库,磷肥效应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负相关,磷酸盐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作物难以利用的固定态磷,造成土壤磷的“遗传学缺乏”而非“土种类之间和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的磷素营养利用效率存在差异”。陆文龙等(1999)研究表明,营养高效基因型是指在缺磷条件下,能够利用自身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协调生长代谢,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较高产量的基因型。由于植物对磷素的利用能力具有模糊性,耐低磷基因型和非耐低磷基因型的表现特征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界限,磷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相对干物重上,而且与植株的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总叶面积等性状也相关。王士杰等(2009)首次在确立的筛选指标基础上,从88个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中筛选出25个耐低磷基因型品种(包括中棉所9号、中棉所15、中棉所21、中6331、86-1、豫棉1号、豫棉8号、豫棉22、冀棉7号、冀棉20、冀合3028、鲁无401、鲁棉14号、陕棉11、苏棉12、徐261、泗棉3号、川棉109、绵阳83-21、辽棉12、皖棉11、GK1、Stoneville 603、Deltapine 61和渤棉抗4)和3个耐低磷极端基因型品种(中棉所21、中99和陕棉11)。这些品种可以作为培育耐低磷胁迫的棉花抗病品种以及开展棉花耐低磷QTL定位与克隆等研究的重要资源。鉴于新疆长绒棉枯萎病迅速蔓延,给长绒棉生产带来巨大威胁,生产上迫切需要长绒棉抗病品种来减轻枯萎病的为害。在长绒棉现有的品种和品系中很难找到抗源。为此,武刚等(2006)利用抗枯萎病的陆地棉品种作种间杂交选育,经病圃多年筛选、鉴定出4个高抗枯萎病,而纤维品质达到长绒棉标准的新种质。生育期143天,绒长36.5mm,比强度31.8cN/tex,马克隆值3.7,单铃重2.4g,衣分31.8%,皮棉产量85.7 kg/667m2,病指6.38,表现为高抗。生育期146天,绒长36.5 mm,比强度37.0cN/tex,马克隆值3.3,单铃重2.5g,衣分32.8%,皮棉产量90.6 kg/667m2,病指3.87,表现为高抗。生育期148天,绒长36.6 mm,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3.7,单铃重2.5g,衣分32.3%,皮棉产量82.3 kg/667m2,病指3.18,表现为高抗。生育期147天,绒长37.3 mm,比强度33.0cN/tex,马克隆值3.7,单铃重2.3g,衣分29.4%,皮棉产量78.6 kg/667m2,病指1.36,表现为高抗。刘泽辉等(2008)对上述4份新种质在进一步杂交转育研究后认为,所选育的新品系同抗病新种质的抗病性没有明显差异,年度间抗病性差异小,说明抗病性呈显性性状、能稳定遗传。这为今后长绒棉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很好的抗源材料,为棉花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指出,长绒棉抗枯萎病新种质在田间长势旺、抗病性强,但铃重偏低,产量不太理想。此外,这些高抗枯萎病新品系种植在多年陆地棉黄萎病很重的棉田,偶尔发现一两株有黄萎病病症的棉株,也许是杂交后代具有一定的陆地棉基因。因此,新种质抗性基因遗传特性、抗性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以及产量的提高等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制定抗病品种育种目标时,既要求选育的品种具有抗病性,同时又要丰产和纤维品质优良,即除抗病性外,其他性状应与当地推广的非抗病丰产品种要求相似。事实上,一个耐病而丰产优质的品种往往比高抗而低产劣质的品种更有实用价值。进行抗病育种时,要注意不仅培育只对某一种病害的某一生理小种具有特异性抗性的品种,而且要培育多抗(水平抗性)品种,因为具有特异性抗性品种在出现新的菌株和生理小种时,抗性即消失。棉田单一的枯、黄萎病区较少,多为混生病区,因此,培育具有兼抗特性的品种,在制定抗病育种目标时也应加以考虑。在自然界棉花群体中,个体间总是存在着微小或明显的性状差异,包括株形结构、结铃性状、抗逆性差异等。由于棉花的遗传背景比较复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常表现出多样的变异。这些变异既有遗传性状决定的变异,也有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差异。系统育种的关键,即是发现变异,如在感病株的群体中选择抗病变异株,继而优中选优,严格鉴定。系统选育方法能在抗病育种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原因在于:①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由于经常的天然杂交,增加了遗传基础的复杂性。一个棉花品种,一般人们较重视的一些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相对一致的,而人们没有注意的或缺少一定条件暂时未表现的性状(如在无病地的棉花抗性),个体间存在差异,有时差异可能很大。如能为棉花创造一定的条件(如发病条件),就可使个体间抗病性差异表现出来。重病地提供了筛选的条件,因此,一次选择可能选出抗病的个体。②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遗传是由基因所控制,当一个品种处于一种复杂群体状态时,这些抗病基因可能分别存在于不同个体上。在经过一次抗性选择的基础上,由于天然杂交,杂合体抗性基因分离重组,必然会产生抗性基因积累,连续选择便有可能把具有多个抗性基因累加效应的个体选择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抗性。③根据Vidhyasekaran(1988)“几乎所有植物都存有抵御微生物入侵的防卫机制”的论断,寓意着植物的抗性是固有存在着的。从抗性的性质来看,植物的抗病机制包括预存性被动机制,以及被病菌侵染后激发产生的主动防卫机制。在主动抗病性中,有两套基因先后起作用,即抗病基因和防卫反应基因。抗病基因产物对病菌无毒基因产物有识别作用,从而可诱导防卫基因表达,产生一系列防卫机制,所以,抗病基因产物有识别作用。抗病基因是一种效应分子(抗病蛋白),本身无杀菌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通过防卫机制产生的物质,在形态和生理生化上的许多改变,这些抗病变化包括,植物保护素的合成、细胞壁修饰(愈伤组织、木质素和酚类化合物在壁上沉积)、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的积累、蛋白酶抑制剂和能抵御病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角质酶和葡萄糖酶)的产生。所以,在植物抗病性反应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决定阶段,通过病菌无毒基因产物和寄主抗病基因产物相互识别决定寄主抗病性表达;第二阶段是表达阶段,即上述一系列的防卫反应。在病菌的激发下,寄主内的抗病物质得到启动,表现出病株率显著下降,抗病性明显上升。而抗病性的识别机制与病原菌的无毒基因产物识别有一个过程,因而抗病性在连续选择中得以表现与提高。在中国棉花抗病育种史上,系统育种是20世纪80年代前所采用的主要育种方法。据1974年统计,全国育成的148个品种中,67.6%的品种是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70年代所育成的48个品种中,也有26个是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川52-128和川57-681是我国棉枯萎病的主要抗原,两者都是在重病田上经连续选择而育成的。川52-128选自古老的栽培品种德字531,川57-681选自岱字棉15,86-1来自陕65-141,陕3563、川73-27、鲁抗一号均选自陕4。中棉所3号选自乌干达3号。系谱选择法是系统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不仅用于从自然变异选择的系统育种,也应用于杂交、化学和物理方法诱变等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群体。在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选择单株或单铃种成株行或铃行,每株行或铃行为一个家系或“系统”,由于“系统”间差异比个体间差异大,故先选择优良系统,而后在当选系统内继续选株或选铃,种成下一代株行或铃行。选择连续进行数代,等系统内植株性状已趋一致时,选留符合育种目标的系统,按系统收获。翌年升入设有重复的鉴定圃比较产量,通过一年或多年、一地点或多地点产量比较,鉴定出产量高并具有育种目标要求的品质和抗性的系统繁殖成为品种。系统育种方法简便,收效快,是棉花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该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①系统育种的效果主要决定于某品种群体的遗传变异性;而其遗传变异性,表现在天然杂交,基因突变及剩余变异等天然变异。一般地说,这种天然变异几率不会太高,而符合育种目标所要求的有利变异率更低,因而选择效率不高。②应用连续单株选择育成为品种是由一个单株繁衍而成的群体,其遗传基础较窄;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差,改进提高的潜力有限。前苏联育种家1978年的试验指出,由21个优良株系组成的品种C-4539群体,经一次选择后,其产量比未经选择的原始群体提高10.5%;而经4次选择的后代产量,虽比未经选择的原始群体提高了4.2%,但比一次选择的后代,降低了6.7%。用8个株系试验的结果表明,经一次选择的后代,其产量仅为未经选择的原始群体的96.7%~99.2%;经4次选择的后代,其产量比原始群体降低17.5%~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74)从岱字棉15号选出浙棉1号,从浙棉1号中又选出协作2号,在协作2号中选出10个株系,其中,只有1个株系的产量超过了对照,增产的幅度较小,抗逆性也差。20世纪60~70年代江苏省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斯字棉2B中,实行优中选优,连续选出了4个丰产性较好的新品种,但这些品种的纤维品质都没有获得明显改进,如徐州1818和徐州142的纤维品质均不理想。为了提高系统育种的效果,可采用下述方法加以改进。①有重复的株行(系)试验。现代的育种方法应能保持和控制遗传变异,即能使育种家容易判明育种材料的遗传变异和由环境条件引起的非遗传变异;而且一个群体对选择的潜在反应的利用决定于所应用的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假如所应用的方法不是很敏感的,那么,大多数的遗传变异不仅不能被发现,而且会由于同质性的增加而丧失。由于一个单株后代的种子数量少,故对其后代进行试验鉴定时,增加重复次数比扩大小区面积更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种子和提高选择的可靠性。②混系法。在改良品种时,为了保持其遗传可塑性,可按一定标准将若干个在形态上基本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家系,合并成为混系品种,其效果比单一家系品种较好。用系统育种方法选育抗病品种,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整个试验从选择单株到品比试验,自始至终都应在发病均匀的重病地上或人工病圃上进行。以便在表现抗性程度的基础上比较株系间的丰产性和纤维品质。②以当地推广的品种作对照。③除进行一般生育期调查外,应在苗期、现蕾后、结铃盛期以及收获前(劈秆)等不同时期进行发病情况调查。④株行试验可侧重观察抗性,参考结铃性和其他农艺性状的表现。品系预备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则应在表现抗性的基础上注意丰产性和纤维品质。表现较突出的材料可提前进行多点试验,同时进行纤维品质的鉴定,以加速育种进程。⑤已育成的品种在推广和良种繁育过程中,需要继续对抗性进行鉴定和提高。否则一个品种,在同一病区长期种植,由于品种本身抗性组成的变异,以及病原菌的适应性,这一品种的抗性将会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这一方法由高永成等(1995,1996)提出。应用这一方法,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单位,从国外新引进的原来感病品种,于5年时间内,改造成抗病品种获得成功。如从1979年开始试验,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徐州14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中棉所7号及西北农业大学培育的西农3195等原来都是高产感病品种,经过5年左右的病床病圃连续群体选择法,徐州142病床枯萎病病株率由原来的97.4%降低为8.5%,岱字棉16病床枯萎病病株率由原来的91.6%降低为8.5%,中棉所7号由原来的99.9%降低为11.3%,西农3195由原来的95.9%降低为7.5%。当选材料,不但由原来感病的转变为抗病的,并且由于连续群体选择,不仅仅着眼于抗性,同时兼顾产量、产量因素及品质性状的同步提高,因而,能将原来的感病品种有效地转变为抗病而综合优良性状的新品种。高永成等(1995)和张云青等(1997)对这一方法作了理论上的分析,认为:①棉花作为枯萎病病原菌的寄主确有在变异的生存条件下,即病茵连续侵入并增大压力条件下,逐渐而又明显地改变自身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能力。生物的适应变异现象确实存在。同时,棉花寄主确有通过后天获得性遗传累加作用,逐年逐代增强抗性。最终由原感病品种经强化成为高抗品种。没有适应性的变异和后天获得性遗传的累加相互作用,抗性增进不可能,这是抗性提高和定向培育的根本认识之所在。②原感病品种对毒素处理反应迟钝,出现萎蔫现象时间晚,但萎蔫指数高。抗性转化年代愈久、抗性愈高的品种对毒素处理反应愈敏感,出现萎蔫时间也愈早,但萎蔫指数愈低,甚至出现恢复现象。电镜解剖观察到原感病品种导管褐变时间晚,对毒素处理反应迟钝。导管褐变后出现保护性物质——侵填体少,比率小。增进抗性后,导管的褐变现象出现时间,随强化年限增加愈来愈早,褐变后保护性侵填物愈多,比率也愈高。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抗性转化过程即寄主对病菌入侵的反应敏感度和迅速产生保护物质能力,即免疫功能逐年逐代加强的过程。③原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高,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极低(0值)。定向培育年限愈长,抗性愈高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愈低,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愈高,表明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的生化代谢型确有差别。前两种酶及活性与感病性有关,后一种酶及活性与抗病性有关。抗性转化的实质即代谢型的转化。④育成的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棉籽粉用SDS电泳法进行蛋白质分析表明,感病型品种β组分色谱带量少色淡,抗病品种β组分带量多色深。β组分蛋白质估计为球蛋白。说明抗性转化过程中棉株生化代谢型转化,会影响到种子生化代谢型的变异,这是棉花抗性品种与感病品种生化物质成分的差异。种子球蛋白用SDS-PAGE法分析发现感病的岱字棉16种子球蛋白由10种分子量不等的蛋白质组成,而岱字棉16则由8种蛋白质组成,前者含有较多高分子量蛋白,后者含较多低分子量蛋白,表明抗性增进过程中,种子形成高分子量球蛋白质合成减少、低分子量球蛋白合成增多。抗性定向培育法的关键技术为:①培育的对象应是需要注入和强化抗性的农艺性状优良品种;②注重培育病床、病圃,强化菌种分离与培养;③病床、病圃发病高峰期,强化对棉苗(株)的选择、严格淘汰;④纤维品质测定、淘汰与选择;⑤经3~5年严格筛选,同时,择优进入继续强化抗性的良繁体制。为探讨定向培育法通过病圃加压筛选获得的抗病品种(系)提高抗枯萎病性的病理学机制,吕学莲等(2008)以病圃定向筛选抗枯萎病大幅度提高的棉花材料和原感病品种为对象,研究接种枯萎病菌后抗、感材料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两者在宏观病理学方面存在差异,感病品种接种7天开始显症,25天严重发病,整株维管束变色;抗病材料生长健康或只有轻微症状,维管束变色部位仅局限在子叶节以下。在细胞和组织病理学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侵入前期,抗病材料被侵入细胞中,有细胞壁加厚现象;侵入中期,病菌可通过表皮层侵入感病品种的薄壁组织,但只能到达抗病材料的皮层组织中;侵入后期,抗病材料中,出现大量寄主细胞的降解物质或分泌物将菌丝包围,阻止病菌进一步扩展。抗病材料的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均较感病品种大幅度增强。杂交育种是指用基因型不同的品种(系)作亲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培育成符合生产发展需要的新品种的方法。在杂交育种中,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可将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在Fl的杂种个体中,由于这时的基因型是杂合体,Fl个体自交所形成的F2及其后代因基因分离重组而产生各种变异类型,即出现具有不同性状组合的变异个体,再经选择,自交纯化,就有可能获得综合性状优良一致的新品种(系)或超越双亲的新类型。经此法培育的品种属纯系品种类型。杂交育种是当前国内外作物育种中,应用最广、成效最大的育种方法,是现代作物育种最基本的方法。作物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之间,常有负相关现象,已有许多研究者讨论过这一问题,并提出打破或缓解这种负相关的方法。Weikaivan等(1995)提出关于作物性状负相关的见解认为,这是育种上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比以往人们所提到的应给予更多的重视。据Donald等(1996)认为,许多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性状都是相互联系的,稳定地保持正或负的相关关系。由于相互联系的性状之间的负相关,阻碍了育种的进展。认为不利性状的联系有3个主要来源,遗传连锁、一因多效,以及一定环境影响下的性状间的相互联系和补偿作用。由于遗传连锁的负相关势必延缓育种进程,但是,只要有充分大的杂交分离群体,并确切地鉴定重组型,遗传连锁是可以打破的。遗传连锁一旦打破,重组型将成为既持久又有利的遗传连锁了。与此相反,由于一因多效的负相关,既不受遗传也不受环境因子改变的影响,比较难以打破。由于环境导致互补而产生的性状间的负相关也难以打破。主要是与产量有关的性状,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体系。在这个系统内,一个或多个性状必须在表现程度上有所递减,另一性状的表现程度才能有所提高。相互联系的性状应该看成一个有常数容量的生物学体系,选择的目的应该达到一个协调式的理想型,要达到这一体系中多数性状的每一个都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使这一体系能作为一个整体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而不是去追逐极端的看起来似乎是最理想的每一个单一性状的水平。在理想的但负联系的性状之间的选择必须进行调和,使这一生物学体系的功能作为一个整体达到最大限度的作用,而不是选择个别性的极端水平。根据这一概念,不顾其他性状只选择单一性状是不合适的。一个符合育种目标的栽培品种应具有这样的基因型,即其体系成员(相互联系的性状)的比例能最好地适应于该品种所生长的环境。另外,必须具有有些独立性状,如对某种特殊病虫害的抗性,因为这种性状的基因较少牵涉到产量因素的负联系中去。通过何种育种方法才能有效地打破这种遗传上负的关联性,获得理想的重组体,育成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这是国内外棉花遗传育种家一直在努力研究的课题。棉花育种大多采用杂交育种法,显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方法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是杂交次数少,不利于有利基因通过交换达到重组,不利于基因加性效应的积累,极大地限制了理想个体出现的几率;其次是难以打破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产量与抗病性性状遗传上的负相关性,难以选择出综合性状优良的个体。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国内外棉花育种家试验过多种育种方法。主要有:这个体系是张凤鑫(1987)等研制成功的。育种上不能把各种有益性状集合在一个基因型中,这是由于存在性状间的不利关系,这种关系来自连锁,或“多因一效”,或“一因多效”,但主要是连锁的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遗传信息序列的广泛重组才能改变其连锁状态。把育种群体作为一个动态基因库来处理,通过多个亲本多次的相互交配(含分裂交配)及随时根据需要输入新种质,通过遗传的高度杂合化,打破原有亲本的遗传系统,促成遗传信息序列的广泛重组;打破遗传连锁,释放出潜在有益变异,再按育种目标施以相应的(病、虫、逆境、产量、品质)选择压力,干涉遗传信息序列的分支方向,并通过不断的轮回选择,聚合大量有利基因及其重组体。如此,不但可在一个育种周期内基本实现其综合育种目标,而且,随其杂种库的丰富、改进、演化,可不断创造出新品种。张凤鑫等应用该体系进行育种验证,结果表明,该体系是行之有效的,一是抗性进展快,枯萎病病指较亲本均值降低90%左右,黄萎病病指降低59%,苗病死苗率降低80%,一部分材料还兼抗棉蚜、棉红铃虫、棉铃虫,如杂种优势利用新材料高柱头系102-1,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蚜、棉铃虫,高抗红铃虫。二是铃重、单铃子数、衣指、籽指、衣分、单铃皮棉重、2.5%跨距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的遗传变异分别扩大2~3倍。抗性与皮棉产量的遗传关系得到改善,产量与苗病死苗率、枯萎病、黄萎病的病指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rg=-0.5,-0.54,-0.13。纤维比强度与苗病死苗率、枯萎病、黄萎病病指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rg=-0.49、-0.29、-0.28;皮棉产量与纤维2.5%跨距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rg=+0.45、+0.36、+0.02。高衣分与高比强度的重组率提高到20%以上。皮棉产量与比强度的遗传相关系数由亲本间rg=-0.8变为-0.12。与杂交系谱法比较,相同亲本的入选后代,新体系入选后代的皮棉产量较常规法高12%,比强度高0.6%;第二轮选择则比常规法皮棉增产率达53.7%,比强度高11.3%。研究者利用该体系已育成一批优良新品种,其中,川碚2号曾推广75万亩,创造了166kg/亩的皮棉高产纪录。利用这些新品种还育成了洞A×B023-11、473A×川碚2号、101-l×川碚2号等杂优势新组合,创造了175.4kg/亩的高产纪录。育成的杂种优势利用新材料高柱头系101-1、102-1,同时抗耐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红铃虫、棉铃虫,育种成效显著。该体系由马家璋等(1987)建立。其指导思想是,通过混交,打破育种性状间的不利遗传负相关;通过混选获得优良基因的重组体。其主要步骤是,以育成的遗传基础丰富的选系为共同亲本,同时与几个各具特色的目标性状亲本杂交。Fl代海南省异地加代。F2代种植在育种基地枯、黄萎病的重病土上;淘汰抗性差的不良组合;保留组合进一步淘汰劣变个体后混收其种子。F3代海南异地种植,进行不去雄的群内混交。每株收摘1~2个混交铃,混合留种,完成一轮混交——混选。按同样方法去完成第二、第三轮的混交—混选。各轮混交群体开放授粉1~2代,然后从群体中选拔优良个体,系统地进行家系鉴定和选择,决选出新品种。该体系的遗传改良效果也是比较好的,表现在:①显著提高产量、早熟性、2.5%跨距长度的平均数。枯、黄萎病的病指保持在高抗和抗的水平;②扩大遗传变异幅度;③改善性状间关系,加强了产量与铃数、铃重间正相关,降低株铃数与铃重、籽指与衣分率之间负相关,皮棉产量与纤维比强度的遗传相关系数由-0.397变为+0.494,株铃数与比强度相关系数由-0.901变为+0.71,衣分与马克隆值相关系数由+0.34变为-0.411,早熟性与皮棉产量相关系数由-0.282变为+0.797。马家璋等采用该体系育成兼抗品种中棉所2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这一方法也育成了晋棉11。该体系由潘家驹等(1990)建立。修饰回交(modificd backcross)就是回交后代选系间的彼此再杂交,可以培育棉花多系品种。在棉花抗病育种中,通过回交产生若干同质系,然后将各同质系按一定要求混合组成多系品种。通过修饰回交研究,将杂种品系间杂交与回交结合,综合两者特点,回交纯合快,缩短育种年限,后代只聚合回交亲本基因型,选择容易成功。其程序是:选用一个丰产品种作为轮回亲本(A),以优质品种(B)、抗病品种(C)为授予亲本,以品种A分别与品种B、C杂交,其后代分别以A作为轮回亲本回交,分别从回交后代中选拔优系,然后进行不同回交选系的杂交。其程序模式如图5-1所示。通过1980~1990年两轮试验结果表明,修饰回交法对削弱丰产与抗病、抗病与纤维比强度之间的负相关程度有一定效果。第一轮试验中,皮棉产量和病指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51转变为-0.21。在第二轮试验中,无论抗病株率与皮棉产量或病指与皮棉产量的直线回归分析,4个修饰回交系均表现出以正效应方向偏离回归线。通过修饰回交使抗病株率与纤维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由-0.4779变为-0.1183,病指与纤维比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由-0.5185变为-0.1933。图5-1 修饰回交体系MAR(Multi Adversity Resistance,多抗逆性)体系是Bird等(1980)通过研究种子状况、抗细菌性角斑病和抗性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图5-2)后提出来的。图5-2 MAR体系中抗病基因与其他性状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从图5-2中可得知:①抗细菌性角斑病与枯萎病(根结线虫病复合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②抗细菌性角斑病与黄萎病、根腐病以及种皮抗霉菌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小,但显著;③抗枯萎病(根结线虫病复合体)与黄萎病、根腐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④在低温(13~18℃)条件下,降低发芽速度与抗黄萎病、苗期病害有关;⑤种皮抗霉菌的特性与产量、早熟性之间有高度相关;⑥小种子与在低温下发芽快、易感黄萎病密切有关。根据以上研究结果,MAR体系育种方法的关键是:种皮抗霉菌,种子在13.3℃下处理8天后的发芽状况,以及子叶期对多种不同角斑病生理小种的抗性性状的选择。通过对这3种性状的选择,达到改良抗病性、提高产量和提早成熟的目的。具体的技术要点如下。①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具有抗性、高产和纤维品质好以及成熟早的材料用作杂交亲本,配制复式杂交组合。例如,品种SP21S是选自杂交组合(SP21F×SP33F)F1×(SP21V×SP37V)F1。②单株选择开始于复式杂交组合的F1代。当选单株的种子经硫酸脱绒,洗净,再用10%氢氧化钠溶液浸数秒钟,洗净后在41℃温度下烘干,以后置于常温下2周时间。③脱绒后的种子放入盛有1.5%洋菜培养基的培养皿内,每皿25粒。培养皿不加盖,让种子与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以自然的方式感染真菌孢子,主要是镰刀霉和交链孢霉。最后用带有小孔的塑料纸把培养皿封上,放进13.3℃的人工生长箱内历时8天。8天后检查种皮表面抗霉菌和发芽情况。当选种子的标准是:种子表面不带霉菌,且刚露白(胚根仅伸出种皮1mm左右)。由于不同材料抗种皮霉菌和种子发芽的能力有差异,因而在实际掌握这两个标准时,应尽可能选择种皮表面不带霉菌或少带霉菌,胚根伸出种皮尽可能短的种子。④当选种子在温室中播于用立枯病和猝倒病原菌接种过的土壤中,5天后检查发病情况。正常苗保留,感病苗淘汰。⑤当选的正常苗再用4种不同生理小种的细菌角斑病菌混合液在子叶背面中部接种,10天后检查发病情况。免疫的苗(接种伤口处不发黑或没有向附近健康组织蔓延)保留,其余的淘汰。同时,检查每个幼苗的下胚轴部分(茎与土面交界处),感病发黑的淘汰。⑥当选的幼苗即为MAR选系,把它移入较大的盆中,直至每株最后能结2~3个棉铃。这样产生的种子,供大田鉴定和选择之用。以上程序从F1代开始一直使用到F5或F6代产生品系为止。这一育种方法把作物品种、微生物群体、生态环境、病原物四者之间相互联系起来,这较只考虑作物、病原、环境三者的关系有了很大提高。有关主要病害的抗性遗传趋势研究已经肯定,对枯萎病,其F1代的抗性均倾向于抗性亲本。因此,抗感亲本的杂交,F1代至少可达到耐病水平;抗×抗的杂交,F1代的抗性将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生产抗性杂交种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利用杂种优势同样是一条抗枯萎病育种的有效途径。棉花杂种优势早在1894年,Mell首次描述了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的杂种优势表现。1907年,Balls也报道了陆地棉与埃及棉种间杂种一代,在株高、早熟性、绒长和籽指等性状的优势现象。此后,世界各产棉国对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冯泽芳等(1923)研究并发现了亚洲棉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奚元龄(1936)研究证明,亚洲棉不同生态型的品种间杂种一代的植株高度、衣指、单铃籽棉重、单铃种子重及纤维长度等性状都表现有显著或微弱的杂种优势。1947年,杜春培等以鸿系265-5与斯字棉2B杂交,开创我国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之先河。研究结果认为,杂种一代的多数性状有明显的优势,绒长、衣分和单铃重介于双亲之间,生育期偏向早熟亲本。50~60年代的研究工作以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为主。70年代以后转入陆地棉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才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中国杂交棉占全国棉田面积的0.3%,而后,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到1999年全国杂交棉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0.8%。目前,我国杂交棉的面积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从国内主要农作物杂交种的种植面积看,棉花仅次于玉米、水稻和油菜,列居第四位。大量的研究结果业已表明,不同亲本之间杂交,其F1所表现的优势有很大差异,就竞争优势的变幅而言,从强优势、无显著优势到负向优势。因此,有了优良的亲本,并不等于就有了优良的F1,双亲性状的搭配、互补以及性状的显隐性和遗传传递力等都影响F1的表现,因而,有必要研究亲本选配规律,以便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1)研究亲子关系对于利用F1杂种优势的育种工作,由于双亲杂交直接决定了F1表现的好坏,没有后代的分离选择过程。所以,亲子相关研究至关重要。亲子关系的分析方法,一般是利用亲子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及其显著性程度来判断亲子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而指导亲本选配。(2)研究亲本间遗传差异亲本选配是否合理与杂交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衡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通常认为,地理来源差异大的品种反映在形态、生态、生理和发育性状上的差异也大,也许可以用亲本地理上距离的远近代表它们的遗传差异的大小。但进一步研究表明,亲本的地理分布与其遗传差异并无直接联系。由于一个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组合(F1)往往是许多优良性状的综合结果。因此,在亲本选配时必须考虑多个性状,不能只局限于单一性状。而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获得的遗传距离就可衡量亲本多个数量性状的综合遗传差异。(3)配合力分析配合力是在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工作中引出的概念,是指一个自交系与另外的自交系或品种杂交后,杂种一代的产量表现。表现高产的为高配合力,表现低产的为低配合力。目前,配合力的概念已引伸到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育种中。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有密切联系,但两者含意并不完全相同。配合力专指杂种一代的经济性状,主要是指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杂种优势系指杂种在经济性状、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超越其亲本的现象。因此,利用杂种优势时,既要注意亲本配合力的高低,又要注意它们的杂种在有利性状方面优势的强弱。配合力有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两种。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等)与一个遗传基础复杂的群体品种(系)杂交后,产量与品质等经济性状表现的能力,或这个被测系与许多其他系杂交后,F1的产量与品质等经济性状的平均值;特殊配合力是指一个被测系与另一个特定的系杂交后,产量与品质等经济性状的表现的能力。因此,可以说,被测系的许多特殊配合力的平均值,就是一般配合力。在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中,选配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系)作杂交亲本,有可能获得高产与优质杂种,减少选配杂交组合的盲目性。所以,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系)是选育高产优质杂种的基础。在棉花上,测定配合力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双列杂交法,这一方法不仅有理论基础,而且,可同时测定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4)外源基因及异常种质的利用所谓外源基因,指人工构建的或非棉属的其他物种的基因,目前主要是指转Bt等抗虫基因;所谓异常种质是指一般陆地棉品种不存在的一些质量性状种质,目前所涉及的主要是无腺体(即低酚棉)、无蜜腺、鸡脚叶、超鸡脚叶、芽黄及黄花粉等性状的种质。实际上,Bt等抗虫基因表达的也是一种异常质量性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20多年中,中国育成的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棉共13个,当时不存在外源基因参与的可能,也没有异常种质的亲本组成的杂交棉,杂交棉的杂种优势并不十分显著。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育成了23个杂交棉,其中,有转Bt基因抗虫棉为亲本的杂交棉15个,有异常种质即无腺体、鸡脚叶、芽黄、黄花粉等异常性状的种质参与的杂交棉5个(其中,3个同时具有Bt基因)。这些杂交棉优势明显,生产应用效果良好。据此,汪若海、李秀兰(2001)提出,Bt等外源基因及某些异常种质,很可能对杂交棉的杂种优势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鉴于外源基因及异常种质形成超常优势的现状,他们就杂交棉亲本选配原则提出了双亲遗传差异要“大同小异”的新观点。大同指双亲遗传基础基本相近,综合性状都较优良。小异指某项性状、某些遗传物质或某个遗传位点上确有明显差异。由此会形成显著的杂种优势;如果双亲间遗传基础“雷同无异”,相当于亲缘相近的品种(系)间杂交,常无优势可言;反之,双亲间的遗传是“大异小同”,则相似于种间杂交,变异大而很难获得可利用的优势。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实际上就是指杂交制种的方法。尽管杂交制种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去雄和授粉是任何杂交制种方法所共有的环节。根据去雄方式的不同,目前,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主要分为人工去雄授粉法、雄性不育系(包括核雄性不育,即一系两用法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即三系法)、标记性状利用和花器官变异体利用。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棉以人工去雄授粉法为主,占95%以上的杂交棉面积,其次是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1)人工去雄授粉法人工去雄授粉法制种的最大优点就是父母本选配不受限制,配制组合自由,它的缺点是制种全部需要人工操作,工作强度大,种子生产成本高。为了提高制种效率,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的制种方法研究。湖南澧县研究了冷藏花粉不去雄授粉法,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了不去雄强制授粉法,江西省棉花所研究了麦秸套管授粉法,湖北南梓县研究了花冠直套法,河南研究了全株去雄法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种效率。但降低制种成本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2)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一系两用法这种方法又称稳定系自交繁殖制种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这一方法先后选育出的组合有川杂1号、川杂3号、川杂4号、川杂6号等。采用一系两用法,需拔除50%以上的可育株,制种成本仍然较高,其不育系的不育性逐步失去稳定性,达不到1∶1的分离比率;加上不育材料的综合性状已大大落后于现有生产品种,在抗性上难以达到抗病水平;不育基因对杂种生产能力有负效作用等原因,该途径的利用已受到限制。国内外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均存在制种成本高、优势不很强的共同困难,制种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人工去雄外,各种雄性不育材料的制种环节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核不育材料由于未能解决保持问题,制种过程中必须拔除可育株。核不育两用系仍然要通过系内可育与不育株的授粉来保存。利用核质互作不育材料时,转育恢复基因和育性强化基因周期长,使选拔优势组合大受限制,加大了研制成本。因此,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研究新的技术途径,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随着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为抗病育种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分子育种目前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抗病基因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3部分内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主要是指基于分子标记和作图技术,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以在更短代数内就能够对目标基因的转移进行准确而稳定的选择,聚合多种目标性状特别是对选择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农艺性状十分有利,结合加代技术就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缩小育种群体,提高育种效率,聚合选育出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目前,通常采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有RFLP、RAPD、AFLP、SSR等。国内外一些学者正致力于棉花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寻找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定位抗病基因;另一方面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能够把多个基因聚合在同一个品种中,从而实现抗原积累,提高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并能把抗性与棉花的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结合起来,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工具,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年限。陈勋基等(2008)以高抗枯萎病的陆地棉品系(Gossypium hirsutumL.)98134和海岛棉(Gossypitum barbadenceL.)感病品种新海14号为亲本,构建98134×新海14的F2和F2∶3分离群体。运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F2∶3家系的病指进行基因组QTL扫描,共检测到4个与棉花枯萎病相关QTL效应,分别位于3、15、23和26连锁群上。经标记值分析,该QTL能解释高值亲本的增效作用,分别解释F2∶3家系变异的12.4%、20.96%、4.7%和11.9%。虽然研究中的遗传图谱位点较少,密度不大,但是由于其作图群体是陆海杂交群体,所筛选出来的标记均在两个亲本间差异较大。构建群体所用的亲本为新疆棉区主栽品种,它们除了在抗病性状方面有差异外,其纤维品质性状具有互补性,试验所用作图群体的F2∶3株行,在均匀的枯萎病重病试验田种植,整个生育期内,进行了多次的病指统计鉴定,试验数据可靠,重复性好,对枯萎病QTL的定位比较可靠。研究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枯萎病棉花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用于棉花转抗病基因育种的基因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病程相关蛋白(PR protein)基因,包括各种来源的几丁质酶基因(Chi)等;另一类为各种植物源的抗菌蛋白基因,已报道和利用的有萝卜抗真菌蛋白(AFP)、天麻抗菌蛋白(Afp-1)、商陆抗菌蛋白基因(Afp-2)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来获得转基因抗病的优良植株即育种材料,然后经过常规的杂交育种或者系统选育,最终培育出优良的棉花新品种。天麻抗真菌蛋白(gastrodia antifungal pratein,简称GAFP)是从我国传统中药天麻(Gastrodia elataBl.)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它对许多植物真菌病的致病菌离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危晓薇等(2007)报道,将所获得的转gafp基因的陆地棉经Southern点杂交,证实得到了2株高抗枯萎病的转基因植株。其后代经过进一步的抗病性筛选、PCR鉴定、选育和扩繁,发现转基因陆地棉后代具有稳定的、较强抗枯萎病能力。从7月20日枯萎病发病高峰期调查枯萎病圃抗病性鉴定结果看(表5-9),对照军棉1号的枯萎病发病程度重,枯萎病病指54.59,受体对照新B-1的枯萎病病指为42.87。同时,对鉴定结果进行了校正并计算了各个株系的抗效来客观评价各株系的抗枯萎病水平,T3代5个转基因株系中,3个株系HB0204、HB0240和HB0254的枯萎病相对病指分别为8.14、9.03和5.18,均在5.1~10.0,抗效在80.1~90.0,为抗枯萎病类型,其余2个HB0208和HB0260相对病指均在10.1~20.0,抗效在60.1~80.0,为耐枯萎病类型。而陆地棉对照新B-1为感枯萎病类型。从转基因陆地棉后代株系与受体品种的抗效比较结果来看(表5-10),转基因陆地棉株系枯萎病抗效比受体品种的提高均在27.94%以上,其中,HB0254枯萎病抗效提高最为明显,为46.66%,说明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的陆地棉后代具有较强的抗枯萎病能力。2003年,在库车试验站继续进行抗枯萎病鉴定试验,有8份转基因后代株系材料抗病性达到“抗”以上(当年10月28日进行的剖秆病指小于10)(表5-11)。株系发病率(%)病指相对病指抗效抗病类型HB020427.088.858.1483.79RHB020845.4513.6412.5575.01THB024032.919.819.0382.03RHB025412.505.635.1889.69RHB026018.7513.2812.2275.67T军棉1号(CK)86.9954.5950.000.00S新B1(CK)67.9742.8739.4421.47S表5-9 转基因陆地棉后代株系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株系HB0204HB0208HB0240HB0254HB0260枯萎病抗效提高(%)43.0831.9839.0046.6632.64表5-10 转基因陆地棉后代株系与受体品种的抗效比较编号总株数发病株数(剖秆10月28日)0级1级2级3级4级发病株率(%)病指0305421410400028.67.1030546139400030.87.70305521411300021.45.4030556149500035.78.90305571612400025.06.30305621210200016.74.20306011511400026.76.70306432200000.00.1表5-11 2003年枯萎病圃转基因抗病材料发病情况调查(10月28日)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的系统获得抗性SAR(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当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局部的HR(hypersensitive resistance)会产生一类信号分子,这种信号分子能诱发整个植株的防卫基因表达,从而使植物对更多的病原菌产生抵制作用(王忠华等,2004)。而SNCl(suppressor of nprl-1,constitution 1)基因在植物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拟南芥中克隆出的,以水杨酸为信号传导的负调控子,有着组成型的高水平PR基因表达,具有广谱抗病性,此基因编码NB-LRR(nucletide-binding-leucine-rich repeats)蛋白(Li等,2001;Zhang等,2003)。将SNCI序列在NCBI上Blast,极少部分序列与已知的棉花序列相似,但功能不同。由于该基因尚未在其他植物中进行遗传转化。因此,雷江荣等(2010)以陆地棉中棉所35和军棉1号的茎尖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拟南芥抗病基因SNCl(suppressor ofnprl-1,constitutive 1)转入棉花。对外植体培养时期、农杆菌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外植体培养1天,菌液侵染20min,并且共培养保持在2天能够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PCR以及RT-PCR对再生植株T0代和T1代棉花的检测结果表明,SNC1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利用浸根法,对T1代转基因棉花接种棉花枯萎病菌强致病力菌株(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与对照比较,T1代转基因棉花的枯萎病抗性明显提高(表5-12)。该项试验所选择的新疆棉花枯萎病菌是致病力较强的菌株,它对感病品种“军棉1号”的致病率为66.7%。采用培养钵伤根法,接种到转SNC1基因的T1代植株,转SNC1基因的棉花品种发病率较非转基因品种均有明显的降低。说明转化外源SNC1基因的棉株对棉花枯萎病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但这仅是对T1代植株的室内接菌结果,仍须种植于大田病圃中,继续进行剖根鉴定。品种总株数第1天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21天病株数发病率(%)病株数发病率(%)病株数发病率(%)病株数发病率(%)病株数发病率(%)转基因军棉1号128001612.52821.93225.04837.5转基因中棉所35153001711.12315.03422.23422.2军棉1号对照150003322.08456.010066.710066.7中棉所35对照150001510.04530.06040.07550.0表5-12 接菌后棉株培养钵伤根法接菌发病率统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抗性提高材料中相对于原感病品种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后续克隆这些抗病相关基因和研究定向筛选抗病性提高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Liang等(1995)发明的mRNA差异显示(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能直接鉴定和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近年来,此方法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真核生物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中。吕学莲等(2008)以天九63棉花品种和其经过病圃定向筛选2年、3年分别对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表现高感、耐病和抗病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对接种枯萎病菌前后的抗、感材料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共得到62个差异条带。进一步通过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发现其中有8个是抗病诱导增强的阳性条带。经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除14-3片段没有找到同源性外,其余的差异条带都可以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序列。其中,10-5和22-11与盐胁迫下松科植物的抗菌素cDNA同源性达到100%,22-6达到96%,22-2与缺氮条件下松科植物cDNA的同源性为100%,推断其与植保素类物质的调控和生成相关;13-10与陆地棉纤维的cDNA同源性为100%,蛋白质序列比对发现它编码磷酸氧化酶相关的维生素类物质,推断其参与抗病相关酶类的合成途径;差异条带6-3与棉花根茎部幼嫩组织和纤维的cDNA同源性为99%,与陆地棉胚珠cDNA同源性为98%;10-7与假定的衰老相关蛋白mRNS同源性为98%。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最初由荷兰科学家Peleman(2003)提出,其目的是通过各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在育种家的田间试验之前,对育种程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确立目标基因型、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高育种过程中的预见性。分子设计育种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找到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QTL或其紧密连锁标记;②利用QTL位置、遗传效应、QTL之间的互作、QTL与环境之间的互作等信息,模拟和预测各种可能基因型组合的表现型,从中选择符合特定育种目标的基因型;③进行目标基因型的途径分析,制定育种方案;④根据制定的育种方案进行育种,在此过程中,合理应用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传统育种技术,实现预期目标。由此看来,可把分子设计育种看成分子育种的高级形式。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也可认为是分子设计育种的组成部分。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的飞速发展,使育种家对基因型进行直接选择成为可能,作物分子育种因此应运而生。分子育种就是把表现型和基因型选择结合起来的一种作物遗传改良理论和方法体系,可实现基因的直接选择和有效聚合,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等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成为现代作物育种的主要方向。 -
报告(二十八)粟穗螟(Millet Webworm)
出版时间:2013粟穗螟(Mampava bipunctellaRogonot)又名粟缀螟,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ea)。主要寄主作物为黍类及高粱。图3-79 粟穗螟为害状(啃食籽粒)粟穗螟以幼虫为害谷子及高粱穗部,受害穗籽粒空瘪,穗头颜色污黑,布满丝网,并附有大量破碎籽粒及粪粒。成虫体及前翅白色,微带红色,体长7~11mm,翅展21~27mm。前翅外缘有5个小黑点,中部有2个小黑点,后翅白色,半透明状,较前翅宽。卵椭圆形,长0.5mm,初产乳白色渐变黄色,孵化前为灰褐色。幼虫分6龄,老熟幼虫蜡黄色,长20mm左右,胸腹部背面有2条淡红褐色纵纹。蛹长纺锤形,长10~12mm,尾端较尖,黄褐色,体背中间有一纵隆起线,无尾刺。粟穗螟在北方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高粱、谷子穗部,脱粒后的穗头、草垛的空隙及棚室、仓库的缝隙处越冬。越冬幼虫于6月下旬化蛹,7月上旬成虫进入盛发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主要为害高粱和谷子;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为害高粱和晚播谷子。每年9月上旬大部幼虫老熟结茧越冬。图3-80 粟穗螟(左:成虫;中:蛹;右:幼虫)(王振营摄)成虫趋光性强,晚间活动。卵喜产在幼嫩穗间,每处2~3粒。每头雌虫可产卵200~300粒,卵期3~4天。幼虫分6龄,历期24~28天,初龄幼虫为害时先在籽粒顶端咬1个小洞,钻入粒内吸取浆汁,2龄后可转粒为害,并有结网习性。一头幼虫可为害30~40个籽粒。老熟幼虫在穗中化蛹。凡越冬虫量大,冬季天气温暖,夏季雨水较多的年份第一代粟穗螟发生重。在8月上中旬成虫产卵及幼虫幼龄期,若雨水均匀,暴雨次数少,第二代粟穗螟可能大发生。1.农业措施防治 可参照桃蛀螟防治方法进行。在场院晾晒谷子、高粱穗头时,四周堆放一圈谷草,晚上盖上谷草,使幼虫爬入,早晨集中处理幼虫。秋季清除带虫残穗,深翻土壤。2.化学防治 宜在卵盛孵期及低龄幼虫期进行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或50%杀螟威乳油喷雾。 -
报告(二十)双斑长跗萤叶甲(Double Spotted Leaf Bettle)
出版时间:2013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又名双斑萤叶甲、双圈萤叶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在我国北方地区高粱上发生普遍。双斑长跗萤叶甲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高粱。幼虫期生活在地下3~5cm土中,取食作物的根部组织。成虫在高粱叶脉间纵向啃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和叶脉,形成带状不规则透明斑。严重时,叶片上斑块相连,表皮干枯脱落,叶片支离破碎。高粱开花后,成虫群集取食小穗及嫩粒。灌浆初期成虫为害取食嫩粒,造成籽粒破碎,并加重真菌侵染,造成籽粒霉烂。图3-50 叶片受害状双斑长跗萤叶甲主要为害高粱、玉米、棉花、辣椒、花生、马铃薯等,还可取食马塘、狗尾草、苋菜等杂草。成虫长卵圆形,长3.5~4.5mm;头、胸红褐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触角基部3节黄色,其余灰褐色;鞘翅基半部各具1个近圆形淡黄色斑,周围黑色,斑后缘黑色部分常向后伸突成角状;胸部、腹部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足大部黄色,胫节端部和跗节黑褐色。卵椭圆形,棕黄色。幼虫体长6~9mm,初龄黄白色,后期黄褐色;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部末端有铲形骨化板。在我国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期30~40天,也可为害高粱的根和嫩茎。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虫先在地边杂草上生活,6月底至7月上旬转入高粱等作物田中为害,一直可延续到10月。成虫交配前期约为20天,卵散产或几粒粘结产于杂草丛根际表土中,偶见产在高粱花丝和苞叶等处。卵耐干旱,即使卵壳表面干瘪,经吸水后仍可恢复原形,条件适宜时即可发育孵化。春季湿润、秋季干旱的年份发生较重。成虫具有弱趋光性。高粱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有利于该虫发生为害。图3-51 双斑长跗萤叶甲(左、中:成虫;右:幼虫)1.农业措施防治 改造荒地,清理田间、沟旁、渠边杂草,消灭中间寄主。秋翻或春耕土地,消灭越冬虫源。2.化学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20%灭多威乳油,或20%马·氰乳油喷雾,可有效控制为害。 -
报告(十七)黄地老虎(Yellow Cutworm,Turnip Moth)
出版时间:2013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Schiffermull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均有发生,以北方各省较多。在雨量少、较干旱的草原地带,如新疆、内蒙古、华北部分地区,甘肃河西以及青海西部常造成严重为害。参见小地老虎的为害状。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1~43mm,体淡灰褐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双栉状,栉齿向端部渐短,端部1/3丝状。前翅黄褐色,翅面散布小黑点,各横线均为双曲线,但多不明显;肾纹、环纹、剑纹明显,均围以黑边,中央暗褐色。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卵半球形,直径约0.5mm,表面具纵棱与横道。老熟幼虫体长33~43mm,头黄褐色,颅侧区有略呈长条形暗斑,额区(傍额片)颅顶双峰状。幼虫体淡黄褐色,多皱纹。臀板具2大块黄褐色斑,中央纵断,小黑点较多。蛹长15~20mm,腹部第4节背面中央具稀小不明显的刻点,第5~7节背面前缘中央至侧面均有密细小刻点9~10排,第5~7节腹面亦有刻点数排;腹末端稍延长,着生1对中间分开的粗刺。黄地老虎在我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新疆北部1年发生2代,甘肃河西地区1年发生2~3代,陕西和新疆南部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麦田、绿肥、草地、菜地、休闲地、田埂以及沟渠堤坡附近的土壤中越冬,一般田埂密度大于田中,向阳面田埂大于向阴面。3~4月间气温回升,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第1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幼苗,8月第2代幼虫为害秋菜、牧草等。成虫昼伏夜出,在高温、无风、空气湿度大的黑夜活跃,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产卵前需要补充营养。黄地老虎喜产卵于低矮植物近地面的叶上。每头雌虫产卵300~600粒。卵期长短因温度高低而异,一般5~9天,温度17~18℃时10天左右,28℃时仅需4天。1~2龄幼虫在植物幼苗心叶处昼夜为害,3龄后从接近地面的茎部蛀孔为害,造成枯心苗。3龄以后幼虫开始扩散,白天潜伏在被害作物或杂草根部附近的土层中,夜晚出来为害。幼虫老熟后多在翌年春上移到土壤表层做土室化蛹。黄地老虎严重为害大多是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如西北、华北等地,但十分干旱的地区发生也很少,一般在上年幼虫休眠前和春季化蛹期雨量适宜才有可能大量发生。图3-46 黄地老虎(左:成虫♂;中:成虫♀;右:幼虫)参见小地老虎防治。 -
报告(十五)小地老虎(Black Cutworm,Greasy Cutworm)
出版时间:2013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属鳞翅目(Lepidiptera),夜蛾科(Noctuidae)。该害虫在世界各国均有分布。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各高粱产区,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发生量大,东北地区多发生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地区。图3-41 田间被害状(幼苗基部被啃断,叶片呈缺刻)图3-42 地老虎啃食幼苗几种地老虎的为害状基本一致。幼虫啃食植株幼苗茎基部,将其咬断,致使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可造成毁种。小地老虎食性杂,能为害100余种植物,是对农作物、林木幼苗为害极大的地下害虫。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双栉齿状,分枝渐短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丝状。前翅暗褐色,前缘色较深。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为暗色中间夹白的波状双线,前端部分夹白特别明显;剑纹轮廓黑色。肾纹、环纹暗褐色,边缘黑色。肾纹外侧有1个尖朝外的三角形黑纵斑;亚缘线白色,齿状,内侧有2个尖朝内的三角形黑纵斑;3个斑相对。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边缘黑褐色。卵高约0.5mm,宽约0.6mm,半球形,表面具纵棱与横道,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50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布满龟裂状皱纹和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头部黄褐色至暗褐色,额区在颅顶相会处形成单峰。腹部第1~8节背面有4个毛片,后方的2个较前方的2个大1倍以上。臀板黄褐色,有2条深褐色纵带。蛹红褐色或暗褐色,长18~24mm,腹部第4~7节基部有一圈刻点,在背面的大而深,腹端具1对臀棘。图3-43 小地老虎成虫(左♀;右♂)(张治良摄)图3-44 小地老虎幼虫(左:幼虫;右:头部)小地老虎属南北往返迁飞性的害虫,春季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秋季则沿着相反方向飞回南方。从10月到翌年4月份均见有发生和为害。该虫在全国各地发生世代各异,西北和长城以北地区一般年发生2~3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年发生3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年发生4代,长江以南年发生4~5代,南亚热带地区年发生6~7代。无论年发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为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南方越冬代成虫2月份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宁夏和内蒙古为4月下旬。小地老虎在辽宁1年发生2~3代。越冬代成虫迁入时间为4月中下旬,第1代发蛾期为6月中下旬,第2代为8月上中旬,第3代(即南迁代)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于春季为害多种作物幼苗,秋季为害秋菜。1~2龄幼虫昼夜均可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取食为害,3龄后分散。幼虫行动敏捷,有假死习性,对光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蜷缩成团。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将幼苗植株从地面处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改食嫩叶和叶片及生长点。食物不足或寻找越冬场所时,有迁移现象。成虫多在下午15:00时至晚上22:00时羽化,白天潜伏于杂物及缝隙等处,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3~4天后交配、产卵。卵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叶、土缝中,近地面处落卵最多,每头雌成虫产卵800~1000粒,多者达2000粒,卵期约为5天。幼虫6龄,个别7~8龄。幼虫期在各地相差很大,但第一代为30~40天。幼虫老熟后在深约5cm土室中化蛹,蛹期9~19天。小地老虎对普通灯光趋性不强、对黑光灯极为敏感,有强烈的趋化性,特别喜欢酸、甜、酒味和泡桐叶。成虫产卵量和卵期在各地有所不同。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主要是由温度高低差异所致。1.农业措施防治 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在高粱苗定植前,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等杂草,堆放诱集其幼虫,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也可在清晨于被害苗的周围寻找潜伏幼虫,进行人工捕捉。2.物理防治 春季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越冬代成虫。也可用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 毒饵诱杀,豆饼(麦麸)20~25kg,压碎、炒熟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kg,按600kg/hm2撒于幼苗周围;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稀释液喷浇地面;还可用50%辛硫磷乳油1:200药土,按500kg/hm2撒施。 -
报告(十)白星花金龟(White Spotted Flower Chafer)
出版时间:2013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Lewis),属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科(Scarabaeidae)。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各省(区)均有发生。国外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发生报道。白星花金龟主要以成虫为害。成虫取食花器和伤口处流出的汁液。在高粱成株期,成虫主要为害幼嫩小穗、枝梗和籽粒,造成穗残缺不全,并由于被害穗产生伤口、籽粒破损,从而加重高粱穗、籽粒霉变。也可啃食高粱茎秆吸取汁液,特别是茎秆的伤口处被啃食,茎秆易倒折。白星花金龟主要为害高粱、向日葵、蔬菜和果树作物。成虫体长18~22mm,宽12.5mm,椭圆形。体表具光泽,多古铜色或青铜色。唇基短宽,前缘折翅且稍中凹。触角10节,鳃片部3节。前胸背板长短于宽,两侧弧形,基部最宽,后角宽圆形,后缘小盾片前部中凹。小盾片长三角形,顶角钝。鞘翅宽大,长方形,除刻点外,白绒斑多为横向波浪形,多集中在中后部。臀板短宽,密布皱纹和黄绒毛,每侧具白绒斑。中胸腹突扁平,前端圆,基部强烈缢缩。腹部第1~4节腹板近边缘布有白绒斑。前足胫节具3个外齿,爪弯曲成对。老熟幼虫体长40~50mm,上唇3裂片状。肛腹片后部覆毛区布满短粗直刺和混杂长针状毛,刺毛列位于后部中间,各由14~22根宽扁而钝的锥状刺组成,呈长椭圆形排列,中部(腰部)部分缢入。肛门孔横裂缝状。裸蛹,蛹黄褐色,体长21~22mm。腹部背面中央具6对发音器。尾节端部半圆形。雄蛹腹面外生殖器瘤突状,雌蛹腹面平坦,生殖孔位于近基缘中间。图3-26 植株被害状(左:啃食茎秆;右:咬食籽粒致霉烂)图3-27 白星花金龟成虫图3-28 白星花金龟幼虫 (张治良摄)白星花金龟1年发生1代,以幼虫于腐殖质和厩肥堆中越冬,幼虫为腐食性。成虫5月份出现,在东北盛发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虫产卵于含腐殖质多的土中或堆肥和腐物堆中。成虫具有假死性、趋光性和趋化性。1.农业措施防治 消灭粪肥中的幼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诱杀成虫 在田边以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白星花金龟对酒醋味的趋性,在地边架置装有糖醋液体容器,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 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喷洒在幼虫较集中的腐殖质或厩肥中,充分翻拌,杀死白星花金龟幼虫。或采用毒土法,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ml,拌潮湿细土20kg,充分混拌入白星花金龟幼虫较多的腐殖质或厩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