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四、调查黑松生长衰弱的因子
出版时间:2015自2009年开始对景区、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庭院绿地中的10 000余株黑松调查,发现导致黑松生长势衰弱的因子主要有病虫害、土壤生态环境、林分密度。对前海一线黑松的病虫害进行普查,发现常见的黑松病虫害有11种,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症状、发生规律。黑松落针病病原为松针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pinastri),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星裂盘菌目斑痣盘菌科散斑壳属。【症状】此病侵染2年生针叶,初期产生黄色斑点或段斑,后病斑颜色加深呈红褐色,至晚秋全叶黄褐脱落。翌年春季在凋落的针叶上产生典型的特征症状,即先在落针上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小段,在两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子实体即分生孢子器,以后再形成带光泽漆黑或灰黑色米粒状小点,中央纵裂成一道窄缝,即为病菌成熟的子囊盘(图11~图12 黑松落针病症状)。图11~图12 黑松落针病症状【发生规律】病原菌以子囊盘和菌丝在感病落叶上越冬。3~4月林间湿度大,子囊孢子借雨水和气流传播。当孢子接触松针叶,萌生芽管从气孔侵入组织内吸取养分。病菌的潜育期较长,一般约50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寄主生长状况和林间温湿度关系密切。在土地瘠薄,林地干旱,卫生状况差,林木生长衰弱,针叶的细胞膨压降低时最易感病。混交林比纯林感病轻。黑松瘤锈病病原菌为松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um),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科柱锈菌属。【症状】病瘤发生在侧枝或主干上,大小不一,近圆形,直径5~60cm,多年生。每年2月,从病瘤裂皮层缝处溢出黄色蜜状性孢子。至4月在皮下产生黄色疱状锈孢子器,散出黄粉状锈孢子。至5月,锈孢子随风传播,侵染转主栎属树木,在栎叶背面,产生黄色小点状夏孢子堆,并重复侵染至7月,在夏孢子堆处产生毛发状褐色冬孢子柱,延续到9月,可使栎叶变黄枯状(图13 黑松瘤锈病症状)。图13 黑松瘤锈病症状【发病规律】栎叶上的冬孢子在秋季成熟后,产生担孢子,传到松针上,萌发自气孔侵入,以菌丝状态越冬,以后延伸入枝、干皮层中,经2~3年形成病瘤,并在春季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病瘤逐年增大。病害多在海拔较高的阴凉潮湿松林内发生较重,栎林以郁闭潮湿处发病较重。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matsumurae(Kuwana)],属于同翅目蛛蚧科。【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约3mm,卵圆形,橙红或棕红色;体扁,体节不明显,头部较狭,腹部较宽,腹末有“∧”形凹陷;触角9节,念珠状,口器退化,单眼1对,胸足3对,胸气门2对,腹气门7对。雄成虫体长1.3~1.5mm,胸部特别发达,黑色;前翅发达,半透明,有明显的羽状纹,后翅退化成平衡棍;腹部第七、第九节背面各有1隆起,其上有管状腺10多根,分泌白色蜡丝,腹末有一个钩状的交尾器。卵椭圆形,初产时黄色,后变为暗黄色。初孵若虫体长约0.3mm,长椭圆形,橙黄色;触角6节,单眼1对,口器发达,喙圆锥状,口针极长,卷于腹内;胸足3对,腹末有长短尾毛各1对。预蛹与雌若虫相似,胸背隆起,形成翅芽。蛹体裸蛹,头、胸部淡褐色,眼紫褐色,跗肢灰白色,腹部9节,末端呈圆锥形。茧椭圆形,疏松,白色(图14~图17 日本松干蚧)。图14 日本松干蚧雌虫图15 日本松干蚧雌虫产卵图16 日本松干蚧初孵雄成虫图17 日本松干蚧茧【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潜于树皮裂缝内越冬或越夏。成虫第一次集中出现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二次集中出现在7月下旬至10月中旬。若虫显露期是4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寄生在3~4年生枝条的轮枝处、10年生以下主干阴暗面以及开裂的球果内,造成针叶枯黄、树皮翘裂、枝条弯曲下垂,进而整株枯死。松白粉蚧[Crisicoccus pini(Kuwana)],属于同翅目粉蚧科。【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约1.8mm,椭圆形,红褐色或紫红色,体表薄被白色蜡粉;触角8节,喙3节;刺孔群7对,均分布在腹部,肛环具孔和6根肛环刺毛;爪无小齿。雄成虫具单眼,复眼大而发达,深红色;触角丝状,10节;翅1对,膜质,翅脉二叉状;腹部末端生有两根几乎与体等长的白色蜡丝;足发达,善爬行。若虫体扁呈长圆形,淡黄色至橙黄色。卵长椭圆形,淡橙黄色(图18~图20 松白粉蚧)。【发生规律】1年发生2代,以若虫在针叶基部和粘连在一起的松针间、树皮缝中越冬。越冬若虫于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出蛰,5月初始见第一代卵,产卵盛期在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后沿树干向上爬行,寻找当年生松针、松枝固定取食。7月底,大部分若虫转移至松针间、嫩的松梢处固定为害,分泌白蜡粉,诱发煤污病。成虫第二次产卵盛期在9月中旬至10月初,10月中旬若虫活动频繁,为害到11月上旬,此后开始越冬。此虫为害严重时,新梢不萌发,松针落光,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图18 松白粉蚧雌虫图19 松白粉蚧卵图20 松白粉蚧为害状居松长足大蚜[Cinara pinihabitans(Mordvilko)],属于同翅目大蚜科。【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胎生蚜体褐色,被白蜡粉,腹部散生黑色颗粒状物,至少前几节背毛有毛基斑,中胸腹瘤存在,触角6节,第3节最长。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黑褐色,刚毛黑色,腹末稍尖;翅透明,前缘黑褐色。卵黑色,长椭圆形。若蚜体淡棕褐色(图21 居松长足大蚜)。图21 居松长足大蚜【发生规律】一年发生数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出现干母,每头干母繁殖30余头雌蚜,6月初出现有翅侨蚜进行扩散,10月末出现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若虫4龄,历期约20天。松牡蛎盾蚧[Mytilaspis pini(Maskell)],属于同翅目盾蚧科。【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长1.7~3.1mm,牡蛎形,棕褐、深褐至褐色,边缘和后端灰白色,前端狭,向后略宽,背面隆起,光滑而有光泽,后端部分有横纹;壳点2个,位于前端,橙黄色,椭圆形;腹壳白色,沿中线纵裂,在近后端处裂成“∧”形。雌成虫体长约0.9mm,纺锤形,黄白色,后半扩大,体中部突出;臀板后端平截,中叶小,与第二叶平齐,端圆,两侧各有明显凹切1个。雄成虫介壳长约0.9mm,形状、色泽、质地同雌介壳;壳点1个,位于前端,橙黄色(图22~图23 松牡蛎盾蚧)。【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介壳内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雌虫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11~23粒,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末孵化基本结束。初孵若虫在针叶上爬行1~2天后就在叶基幼嫩、背光部位固定,分泌白色蜡丝覆盖虫体,形成介壳。6月下旬第一代雄虫预蛹,8月开始孵出第二代若虫,8月中旬第二代雄虫开始化蛹,8月下旬出现成虫,雌雄交尾后雄虫开始化蛹,8月下旬出现成虫,雌雄交尾后雄虫死去,以雌虫越冬。图22 松牡蛎盾蚧雌成虫图23 松牡蛎盾蚧雌成虫介壳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35mm,翅展46~87mm,体色有灰白色、灰褐色;前翅中横线与外横线白色,亚外缘斑列黑色,呈三角形;雌蛾亚外缘斑列内侧和雄蛾亚外缘斑列外侧有白斑,雌蛾前翅狭长,外缘较倾斜,横线条纹排列较稀。卵绿色,球形。老熟幼虫体长80~90mm,9龄,深黑褐色,密布灰白色长毒毛,额区中央有狭长深褐色斑;中后胸毒毛带明显,体侧贯穿1条纵带,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斜纹伸向腹面。蛹纺锤形,暗红褐色。茧灰白色,其上有毒毛,长椭圆形(图24~图27 赤松毛虫)。【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翘皮下、落叶丛中或石块下越冬。翌年日平均气温约10℃时上树为害,取食2年生针叶。7月中旬幼虫老熟,在针叶间化蛹。成虫夜间羽化,趋光性强,交尾产卵块于针叶,每雌产卵300余粒。8月上、中旬幼虫陆续孵化,1~2龄幼虫群集为害,啃食叶缘,为害至10月中、下旬,3~5龄时即下树越冬。图24 赤松毛虫雌虫图25 赤松毛虫雄虫图26 赤松毛虫幼虫图27 赤松毛虫茧松树皮象(Hylobius haroldi Faust),属于鞘翅目象虫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3~9.5mm,体壁褐至黑褐色,略发光;前胸前狭而有刻点及金黄色圆点4个;鞘翅深棕色,上有近长方形虚线状排列的刻点和金黄色鳞片构成的花纹,形成横带3条或构成“X”形条纹。卵椭圆形,白色微黄,透明。幼虫老熟体长10~15mm,白色,无足,微弯;头部红褐色或黄褐色,两边近平行,后部圆形,上颚强大。蛹体白色,遍布对称排列的刺,腹端有大刺1对(图28~图29 松树皮象)。图28 松树皮象幼虫图29 松树皮象为害状【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在地表交尾,产卵于新伐根皮层上或泥土中,单雌产卵60~120粒,孵化后取食伐根皮层与木质部浅层,幼虫5龄,其发育进度与温、湿度和营养质量相关,9月末大部分幼虫老熟并作椭圆形蛹室越冬。主要以成虫为害,咬食树干的韧皮部,造成块状疤痕,并流出大量树脂。如疤痕很多,将树干围成一环时,梢头即枯死。夏梢小卷蛾[Rhyacionia duplana(Hübner)],属于鳞翅目卷蛾科。【形态特征】成虫翅展16~19mm,头部淡褐色,胸、腹部黑褐色;前翅灰褐色,近外缘锈褐色,中部有白色纵条斑,前缘有白色钩状纹;后翅淡灰色,缘毛长。卵扁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红色。老熟幼虫体长约8mm,橙黄色。蛹体长约6mm,红褐色,腹末端有钩状臀棘8根(图30~图32 夏梢小卷蛾)。【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枝基部等处的茧内越冬。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飞出,交尾后产卵于新叶内侧基部,一般2~25粒排成1列,卵期约26天。5月开始孵出幼虫,新梢抽出后取食并蛀入木质部,造成新梢弯曲,上部枯萎。幼虫蛀入新梢为害期,常在蛀入孔附近吐丝粘连松脂等作成薄膜以掩护身体,6月中、下旬幼虫近老熟时爬至轮枝基部或树干基部取食树皮,7月上旬开始化蛹,10月中下旬以蛹越冬。图30 夏梢小卷蛾幼虫图31 夏梢小卷蛾蛹图32 夏梢小卷蛾为害状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属于鞘翅目螟蛾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6mm,翅展约24mm,全体灰褐色;前胸两侧及肩片有赤褐色鳞片;前翅灰褐色,有3条灰白色波状横带,中室端有明显的肾形大斑1个;后翅灰白色,无斑纹。卵椭圆形,有光泽,黄白色,将孵化时变为樱红色。幼虫老熟体长约25mm,淡褐色,头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及腹部各节有4对褐色毛片,背面的2对较小,呈梯形排列,侧面的2对较大。蛹黄褐色,腹末有波状钝齿,其上生有钩状臀棘3对(图33~图35 微红梢斑螟)。【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羽化时,穿破堵塞在蛹室上端的薄网而出,蛹壳仍留在蛹室内,不外露。成虫有趋光性,雌蛾产卵量平均50粒左右。卵散产在叶鞘基部、枯黄针叶基部、球果、树皮伤口处,卵期5~8天。初龄幼虫在嫩梢表面和韧皮部之间取食,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髓心,有转移为害的习性。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羽化,9月第二代幼虫孵化为害。图33 微红梢斑螟幼虫图34 微红梢斑螟成虫图35 微红梢斑螟蛀孔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 Ragonot),属于鞘翅目螟蛾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6~30mm,体灰色或灰白色;前翅赤褐色,近翅基有1条灰色短横线,内、外横线灰色,波状,中室端部有一块不明显的新月形小白斑;后翅灰褐色。卵椭圆形,初为乳白色,后变为赤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5~22mm,体漆黑色,具明亮光泽,头、前胸背板及臀板黄褐色。蛹赤褐色,尾端有6根臀刺,成弧形排列(图36~图37 松果梢斑螟)。图36 松果梢斑螟幼虫图37 松果梢斑螟蛹【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受害球果内或当年生嫩梢内拉网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继续取食为害,4月下旬开始转移食害雄花序,而后进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为害。被害球果的基部有大而圆的蛀孔,并常附有以丝粘连松脂的覆盖物,球果内虫道呈“S”形。5月开始化蛹。6月中旬出现成虫。成虫取食花蜜补充营养、交配,单产卵于嫩梢叶鞘的基部、针叶凹面、球果鳞片、树皮或皮缝里,单雌产卵22~201粒。7月上旬卵孵化,初孵幼虫蛀入球果或当年生嫩梢,但取食甚微,于11月上旬开始越冬。土壤为立根之本,土壤生态环境恶劣,黑松生长衰弱,只有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让黑松根系发挥正常的功能,树势才能恢复强健。游客的逐年增加(图38 青岛海滨风景区年游客量图),大量踩踏导致公共绿地土壤容重加大(1.6 g/cm3),土壤透气差,土壤板结,排水不良,黑松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黑松毛细吸收根明显减少,土壤中的外生菌根和益生菌大量死亡,黑松生长势逐年减弱。图38 青岛海滨风景区年游客量图青岛市区坐落于花岗岩地质之上,前海一线土层薄,表土腐殖质几乎没有,土壤肥力低,土壤黏重,养护管理中忽视对树木生存土壤的改良。表土就是自然土壤表面富有腐殖质的优质土壤,这是由植被的枯枝落叶和土壤微生物经历长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宝贵的土壤资源。研究证明,一般情况下落叶自然分解也需要2~4年,且大自然留下的优质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连仁曾说:北大荒的黑土400年才形成1cm;如果任其流失,黑土区将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近些年城市园林多从美观、卫生、病虫害防治、安全等诸多方面考虑,往往将公共绿地产生的落叶、修剪枝或叶、断枯枝等园林绿化废弃物及时清理清运至垃圾场,本应由园林绿化废弃物供给土壤的各种营养元素没了来源,导致绿地土壤贫瘠、板结、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越来越差。经测定,大部分的绿地土壤都不符合《园林种植土质量要求》(DB 3702/T 088—2006),表土腐殖层几乎没有,必须加以更换或改良才能满足植物的健康生长要求(图39~图44 土壤测定)。详见表1。图39 土样与基质图40 土壤测定图41 pH值电极测定图42 用于测定的比色皿图43 比色皿放入土壤测定仪图44 读取数据表1 黑松土壤改良前测定结果要解决这个供需矛盾,只能通过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即通过沤制、调配、熟化等过程)生产的人工土壤来满足,即落叶归根。目前,园林养护单位的园林绿化废弃物被垃圾场提出各种理由进行拒绝,一些养护单位打出 “生产各类落叶,量大质优,自提免费,欢迎惠顾” 广告,还有些单位想尽办法将被垃圾场拒收的园林绿化废弃物送走或自行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难处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故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人造土壤势在必行,人工土壤的生产将是一个有巨大前景的产业(图45~图56 人工土壤:修剪树枝再加工和落叶发酵)。图45 干树叶粉碎机图46 干树叶粉碎效果图47 新鲜枝叶粉碎装袋 (江灏 摄)图48 新鲜枝叶粉碎效果 (江灏 摄)图49 粉碎后堆放发酵图50 落叶浇水保持湿度图51 撒施有机羊粪图52 撒施发酵菌剂图53 落叶分层堆放开始发酵图54 发酵过程中翻抛图55 发酵结束图56 发酵完的叶片布满有益菌种一方面,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抗氧化物质,清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适于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产生大量易为植物吸收的有益物质,促进健康生长。土壤生态环境恶劣,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困难,轻者会引起植物养分的缺乏,生长势衰弱,重者会引起植物的中毒、死亡。其中菌根是土壤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组织。乔木类植物的菌根类型主要是外生菌根,其特点是真菌菌丝在植物根部形成菌丝套,菌丝体深入植物根部皮层细胞间形成哈蒂氏网。一方面,真菌通过庞大的根外菌丝,从土壤中吸取氮素、磷素和矿物质,供给植物,从而加强了植物根吸取矿物质养料的能力;另一方面,真菌又可以从植物根中吸取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或根系的分泌物,故菌根具有“生物肥料”的美称。植物大都具有菌根,尤其松树对菌根的依赖性较强,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时间较长、土壤生态环境恶劣时菌根容易死亡,影响松树对养分的吸收,树势衰弱。地势低洼或生长季节频繁地浇水(前些年青岛常绿草坪被大量推广,种植在常绿草坪中的黑松),黑松根系长时间处在土壤水分过饱和状态下,与不耐水涝的生长习性相悖,导致黑松根系长期透气性差,生长不良,进而导致黑松植株生长衰弱。种植在陡峭坡地的黑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的养分蓄积不足导致黑松生长衰弱,黑松枝枯病发病率达90%以上,较下坡重(图57~图58 青岛山陡坡黑松长势)。图57 青岛山陡坡黑松长势图58 青岛山陡坡衰落的黑松栽植过密,种群间植株竞争大,导致光照、通风透气性、土壤中的养分都不能满足黑松健康生长,也是导致黑松生长衰弱的因子。2012年青岛八大峡广场大量高密度栽植树木,林分密度加大,导致2013年黑松枝枯病的暴发,165株黑松和赤松全部染病,发病率达100%,导致新栽的胸径15~18cm的黑松死亡37株,死亡率高达22%。一株胸径15cm黑松市场单价4 000元左右,加上种植、养护,一株胸径15cm黑松综合单价为5 024元,37株全部按胸径15cm计算,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18.59万元(图59~图60 八大峡黑松栽植过密致病)。图59~图60 八大峡黑松栽植过密致病 -
报告棉花枯萎病的农业防治
出版时间:2012农业防治也称栽培防治,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一项基础措施。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繁育、不利于病虫草共生为害和大量繁殖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为害。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和采用防治病虫草害的栽培技术两方面。这些基本技术不仅对作物本身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除虫防病不可缺少的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措施。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生物与寄主接触和侵入后,在寄主体内发育,而后引起病害发生的过程。但是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必须有侵染的来源,并且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上,才能引起侵染。同时,病原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夏和越冬,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有可能引起下一季的发病。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侵染循环是植物病理学上的中心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侵染循环的特征拟定的,棉花枯萎病也不例外。棉花枯萎病是为害棉株维管束的病害。在土壤中定殖的枯萎病菌,遇上适宜的温度、湿度,从病菌孢子萌发出菌丝体,接触到棉花的根系,菌丝体即可从根毛或伤口处(虫伤、机械伤)侵入根系内部。菌丝先穿过根系的表皮细胞,在细胞间隙中生长,继而穿过细胞壁再向木质部的导管扩展,并在导管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小孢子,这些小孢子随着输导系统的液流向上运行,依次扩散到茎、枝、叶柄、叶脉和铃柄、花轴、种子等棉株的各个部位。棉株感病枯死后,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能以腐殖质为生或在病株残体中存活,连作棉田土壤中不断积累菌源,就形成所谓的“病土”,此乃年复一年重复侵染并加重发病的主要根源。枯萎病菌在土壤里的适应性很强,当遇到干燥、高温等不利环境条件时,还能产生厚膜孢子、微菌核等休眠体以抵抗恶劣环境,所以,病菌在土中一般能存活8~10年。棉田一旦传入枯萎病菌,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以很快的速度蔓延为害。枯萎病的侵染循环可用图6-1表示之。图6-1 棉花枯萎病侵染循环示意图植物病害的严重为害,有时是由常年连作引起的。连作除消耗地力、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它的抗病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土壤中病原生物休眠孢子和其他休眠体的积累,病株残体的增加和土壤中病原生物的大量繁殖,所以,轮作对于土壤传染的病害的防治最为重要。轮作防病效果以稻棉轮作效果最佳,其次是棉花与非寄主作物,包括禾谷类、绿肥、蔬菜等旱茬轮作。很多试验证明,稻棉轮作可以明显地减轻土壤传染病害的发生,如前苏联的试验,证明稻棉轮作是可控制棉枯萎病的为害措施。江苏射阳县在射兴2队,自1979年起将重病田改种水稻,以后每年换茬,形成稻、麦、棉、绿肥轮作制,再辅以抗病品种,效果良好。1985年调查,未改种的连作棉田泗棉2号枯萎病发病率85%、病指52;改种水稻2年后,第一年种棉花结果枯萎病病指在0.06~1.12,改水稻2年后第三年种棉花的,枯萎病病指在0.25~2.25。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江苏常熟碧溪10队调查,一年稻、一年棉,棉枯萎病病株率0.1%~5.7%;一年稻两年棉,病株率13.4%;一年稻三年棉,病株率14.6%,表明改种水稻连种棉花,病情亦在回升。若两年稻一年棉,病株率只有0.05%~0.1%。四川、河北、湖北、浙江等地均有与水稻倒茬后种棉花的调查报告,结果一致认为,改种水稻需连作3年以上,对病情的减轻更为明显,而且也有利于生产实施。北方有与玉米换茬的习惯,河南省刘庄大队试验,棉花与玉米倒茬后,重种棉花一年的发病率1%~1.5%,种棉花2年发病率4%~31.5%;死株率4.5%,连作3年病株率为36%~42.0%,死株率4%~9%,连作4年的病株率达58%~77%,死株率 9%~12%。谭永久(1989)于1972~1988年分别对棉枯萎病菌在土壤及病株残体在水中和风干条件下的存活及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枯萎病菌确属生存力极强的一种真菌,无论是生理型Ⅰ号的强菌系,或生理型Ⅱ号的弱菌系,均能在未种作物的干旱土壤中存活5年(表6-1);在自然风干的病茎内存活6年;而淹没在水中的病枝、病茎内的病菌,随着温度的增高其存活期缩短,当平均温度在24℃以上时,淹没10天后,病枝内的病菌无存活,而病茎内要27天后才分离不到病菌,温度下降到15~17℃时,51天病茎内的病菌仍有存活,恰恰相反,仅浸泡浮于水面的病枝、茎,病菌不但没有死亡,反而温度增高,有利于菌丝的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病菌的生存力和致病力,在土壤及病株残体在水中和风干3种不同生态环境中,都是随着保存年限或淹没时期的增长而减弱,即使以保存一年的干病棉秆,病菌的生存力不仅有明显的减弱,而且致病力也有显著减退。测定土壤中,供试的5个菌系随着保存年限的缩短,菌系间致病力相对减退无明显差异;但保存时间不同,菌系间的培养性状表现出一定差异。病田轮作和消灭病株残体是棉枯萎病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病菌的生存力顽强,病田旱地轮作,即使不种寄主作物,也要4年以上病菌的致病力才有所下降。因此,病田轮作,实质上只能起到减少发病的作用,短期的旱地轮作对根除病原是无济于事的。中国有的棉区棉农习惯于将整枝后的棉株枝、叶作泡清粪施于棉田,助长了病害的发生,加重了为害。若将带病枝、叶淹没于清粪水中,在7~8月份的高温条件下,病菌则易于死亡,1个月后施用对防治病害的扩大蔓延将更有效。年份病土保存期(年)川F5陕F9浙F2冀F8新F1新接川F5(CK)病指比1981年±%病指比1981年±%病指比1981年±%病指比1981年±%病指比1981年±%病指19810(CK)91.071.556.463.10.090.01984326.8-70.527.2-62.018.3-67.613.3-78.90.088.2198543.4-96.30.2-99.70.2-99.60.5-99.20.083.8198650.7-99.20.0-100.00.1-99.80.0-100.00.084.6表6-1 不同菌系病菌在土内的存活比较总之,棉花长期连作,地力下降,不仅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且减弱其植株的抗病能力。对土传病害、土壤习居菌,由于有寄主作物长期存在,就不断地繁殖积累,从而增加病原物群体的数量,使病害逐年加重。经过轮作倒茬,由于寄主作物的更迭,专性寄生菌的繁殖、积累就受到干扰,经过一定时间,就将逐渐减少或消亡。另外,轮作还可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促使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活动的加强,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长。轮作作物的有效性,要依据病原物的寄主范围及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年限而确定。栽培管理措施防病作用,在于调整寄主作物——棉花与寄生生物——病菌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旨在增强寄主作物的抗病性和补偿能力,削弱寄生物的致病性,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减少病害发生为害,从而达到防治棉花病害的目的。这一防病措施尽管不像药剂等防病措施那样立竿见影,完全彻底,但它对病害制约的持久性和对环境无公害是其他防病措施所没有的。更因为这一防病措施是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故无须额外的投入。合理的施肥与灌溉,有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作用,可促进棉株生育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及抑制病菌生长繁殖和侵染为害的效果。水、肥不足或过多,往往削弱棉花的抗逆力,从而诱发多种寄生物的致病为害。肖作敏等(1996)的生物活性磷钾肥(生物活性菌糠+磷、钾肥)对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生物活性磷钾肥较施磷钾肥的对照,防治枯萎病的效果为15.46%~38.98%;从剖秆情况看,施生物活性磷钾肥的虽不能阻止枯萎病原菌对棉花的侵染,但能有效地减轻它们对棉花的为害。施生物活性磷钾肥的枯萎病重症株率比对照低3倍以上。加入了生物活性菌糠的磷钾肥,由于其中磷、钾细菌的活动,不仅转化了肥料和土壤中的无效磷钾,为棉花提供养分,增强其抗逆性能,而且还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抑制了枯萎病原菌的活力,所以,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杨火发等(2008)报道,施钾肥能明显地减轻枯萎病的发生;随着钾肥用量增加,枯萎病明显减轻,品种1,缺钾时发病率为5.46%,施钾后发病率减少到4.76%;品种2更为明显,缺钾肥区发病率为7.14%,施钾肥后减少到5.36%,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农田土壤退化是世界农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增施有机肥是农作物稳产高产、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后劲的关键。施用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活化土壤养分,从而增加耕层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黄干明(2008)试验结果认为,腐植酸氮磷钾复合肥能有效抑制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棉花生长不论在苗期、花期还是结桃期都是叶片浓绿、茎秆粗壮,且坐桃率高,霜前花达80%以上;棉绒长、衣分高、品质好,产量高。腐植酸氮磷钾复合肥的作用在于:一是有抑制病菌的作用。施用腐植酸复合肥使土壤中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增加,使真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这对于由真菌引起的棉花枯萎病原菌无疑具有抑制作用。二是对棉花根系损伤具有愈合作用。腐植酸对根系损伤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强烈地刺激愈伤组织细胞的繁殖,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有效地防止真菌从棉花根系损伤处侵入。这对于苗期及中期中耕除草、追施化肥时损伤的根系,有效地避免真菌从伤处侵入,从而降低枯萎病的发生,无疑产生重要作用。三是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刺激作用,增强了棉花的生长能力。腐植酸是作物生长的调节剂,能促进棉籽早生根发芽、提高出苗率,特别在低温条件下明显能刺激棉花根系发育,主根生长快,侧根增多,吸收能力加强,茎叶粗壮,干物质积累多。四是改善棉田的土壤条件。腐植酸肥在土壤中施用,既能补充棉花需要的有机肥,又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良土壤,使棉花有了适宜的土壤条件。灌溉影响棉花枯萎病的发生程度,新疆吐鲁番棉区不同于内地棉区及新疆北部部分棉区,干旱少雨,4~8月降水量不足30mm(1998),降水对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极小。在吐鲁番棉花整个生育期,共灌溉4~5次水,在头水灌溉之前,棉田5~10 cm土温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棉花枯萎病发病率随之降低,到6月6日5~10 cm土温达到棉花整个生育期最高值,为38.89℃,5月26日至6月16日棉田棉花枯萎病正处于隐症阶段,6月16日病害发生率最低,为3.26%。由于吐鲁番棉区棉株高大、松散,每亩株数一般为5000~8000株,因此,在6月初后,封行后的棉花遮阳能力强,减少了阳光对棉田地表的直接日辐射,并且伴随头水、二水、三水及四水,甚至五水,每次灌溉间隔期仅差10余天,尽管6~8月吐鲁番气温正值高温期,但田间5~10 cm地温却呈下降趋势,6月6日头水,灌溉前测定5~10 cm平均地温为38.89℃,6月16日地温则为29.17℃,至7月16日地温下降为28.31℃,棉花枯萎病呈上升趋势,6月16日枯萎病发病率为3.26%,至7月16日发病率上升为38.21%。8~9月,棉田停止灌溉,伴随棉花营养生长能力逐渐减弱,叶片老化脱落,阳光对棉田的直接日辐射增大,土温开始逐渐上升。因此,棉花灌溉是造成5~10cm土温降低、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与生产中反映头水后棉花枯萎病为害突然加重相一致(张升等,2000)。棉田采用地膜覆盖以后,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传导给土壤,提高了地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肥料的分解利用,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抑制棉田有害微生物(包括枯萎病菌)的生长发育,使棉田生态环境得以优化。从而促进了棉株根系生长,加速了棉株生长发育的进程。与其他调控技术配合,进一步促进了棉花早发、早熟、优质、高产。在黄河流域棉区,张卓敏等(1987,1991)的试验结果表明,棉田进行塑膜覆盖栽培对枯萎病有明显的减轻作用(表6-2)。盖膜棉田病指为5.39~37.5,不覆盖棉田为11.39~59.11,相对防治效果为23.68%~52.68%,平均为34.97%。不同播期覆盖对枯萎病防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表6-3),3月27日、4月5日和4月15日相对防效分别为34.20%、35.48%和13.20%,显示出不同播期的处理对枯萎病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以4月5日播期表现更优。从同一播期覆盖对枯萎病防治作用的效果看,虽然覆盖处理发病始期较早,病害初期相对重,但病害发展停止早;而露地(对照)虽发病始期较晚,初期病情相对较轻,但以后病势增长快,最后病情明显增高。覆盖棉田发病始期为5月11日,6月5日达到盛期;而未覆盖棉田发病始期为5月13日,6月10日达到盛期。覆盖棉田病指为63.44,未覆盖田为85.63,前者比后者减少22.19,相对防治效果为25.91%。地点品种处理发病率(%)病指死苗率(%)相对防治效果(%)永济南苏晋棉4号覆盖42.6337.5325.0434.28不覆盖61.8157.1145.22—永济白坊岱字棉16覆盖29.6424.1413.0323.68不覆盖38.0231.6316.62—襄汾文臣盖棉1号覆盖22.9918.309.4829.23不覆盖31.6325.8614.39—平遥丰依黑山棉覆盖7.015.392.8752.68不覆盖14.8711.394.99—表6-2 山西省枯萎病情多点对比试验结果播期(日/月)处理发病率(%)病指死苗率(%)相对防治效果(%)27/3覆盖35.0928.2516.3534.20露地50.0842.9326.92—5/4覆盖26.1720.429.5535.48露地38.9631.6518.72—15/4覆盖42.5734.7118.2113.29露地48.1640.0326.47—表6-3 不同播期枯萎病情统计在长江流域棉区,李经仪等(1983)报道,覆盖棉田土壤中的枯萎菌量较露地明显减少。其原因,一是棉田覆盖地膜后,土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土壤中病菌的萌发和侵染,所以,覆盖棉花发病早、初期程度重。二是覆盖栽培改善了土壤环境及棉株的光热效应,棉花长势健壮,生育进程加快,增强了寄主的抗病力,延缓了发病速度,减少了感病机会。三是枯萎病菌最高致死临界温度40℃,而覆盖棉田封垄前5cm和10cm地温均低于这一临界温度,说明覆盖棉田枯萎病菌量减少,与高温消毒作用关系不大,而可能与覆盖环境不利于病菌增殖有关。四是覆盖田枯萎病减轻,还可能与覆盖田苗期不中耕断根、从而减少了病菌侵染机会有关。贺忠秀等(1994)试验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川73-27盖膜与否5月下旬发病率与病指随气温升高而逐渐增加,至7月10日,盖膜的发病率与病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2.9%与28.4;不盖膜的为98.7%与43.3。差异分别达显著与极显著水平。到7月中旬后,由于连晴高湿干旱,发病率与病指迅速下降,但盖膜与不盖膜之间的差异仍达显著水平。在生长前期,盖膜的植株发病率与病指稍高,但与不盖膜的差异不显著。到6月下旬,不盖膜的发病率与病指高于盖膜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感病品种洞庭1号的发病动态与抗病品种川73-27的相似。盖膜与不盖膜处理,7月10日的发病率与病指皆达显著水平(表6-4)。日期(日/月)盖膜不盖膜发病率(%)病指发病率(%)病指川7327洞庭1号川7327洞庭1号川7327洞庭1号川7327洞庭1号23/517.921.24.55.314.016.03.54.02/612.819.93.25.010.312.22.73.011/67.721.81.95.97.118.62.15.420/620.538.55.110.117.343.64.612.9*30/657.776.914.922.681.085.322.628.710/792.4*97.428.4*38.5*98.3*100.043.3*50.1*20/756.487.214.122.675.693.619.928.225/717.9*28.24.5*7.136.5*42.39.1*12.2表6-4 棉枯萎病发病情况在新疆吐鲁番棉区,张升等(2000)研究结果指出,1998年铺膜的小区播种期与大田相同,于4月8日播种,不铺膜的于4月15日播种,铺膜能明显增温保墒,因此,铺膜棉花播种早,出苗快,棉花枯萎病发病时间相对较早,为害程度相对较重,铺膜的棉株4月12日出苗,4月19日发病;不铺膜的棉株4月25日出苗,5月5日发病,铺膜的比不铺膜的提前3天发病,6月5日铺膜棉株发病率为4.6%;不铺膜的为2.4%,前者发病率比后者高2.2个百分点,但到7月初铺膜与不铺膜地温已无太大差异;从发病率看,两者也无太大差异,表明铺膜与不铺膜只在4~6月对植株发病有影响,到7月后对植株发病率已无太大影响,导致最终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999年4月13日,采用铺膜与不铺膜处理同时播种,铺膜提高了。4~5月5~10cm土温,平均为26.33℃,而不铺膜5~10cm土温为24℃,更适宜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则造成不铺膜棉花枯萎病发生相对较重,7月6日之前,不铺膜棉花枯萎病发病率较铺膜棉花高3%~10%。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从棉花枯萎病发病时间看,铺膜棉花枯萎病发病时间及其为害程度与不铺膜相比差异不明显,在吐鲁番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严重与否,并不与铺膜或不铺膜呈绝对的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因子应该是土壤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也就是说,采用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土壤墒情对减轻苗期棉花枯萎病为害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同时表明,6月中旬以前铺膜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铺膜后5~10cm土温(18~34℃)比不铺膜的土温(15~32℃)高2~3℃,6月中旬以后,两者土温已无太大差异。不适宜的播种期对棉花生长的为害是严重的,抑制种子萌动、发芽、出苗,即使出苗,抵抗力也降低。所以,要选择适宜的播期,以使种子萌发,保证一播全苗,并使棉苗生长所需要的温、湿、光3要素达到最适条件,为棉花整个生长发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而言,适宜的苗龄与移栽期可起到抗(避)枯萎病的作用。据沈万陆等(1995)观察,6月7日移栽的棉苗,移栽时苗龄为1叶和1叶的在6月29日发病,苗龄为3叶和4叶的在7月2日发病,5叶以上的移栽时苗龄为5叶、6叶、7叶、8叶均在7月5日发病,但不同栽移苗龄的发病高峰期均在7月10日前后,7月16日以后基本上不再有棉苗发病。6月24日移栽的棉苗发病期、发病高峰期与6月7日移栽的基本一致。表明移栽时棉苗真叶越少,发病越早。适当推迟移栽期(叶龄大些)就能缩短发病期。移栽时棉苗不同叶龄之间的枯萎病病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龄1~4叶移栽的发病程度重于5~8叶移栽的,以真叶6~7叶移栽的棉苗发病最轻,但与5叶棉苗移栽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棉苗5~7叶移栽,既可降低发病率,亦能显著减轻发病程度(表6-5)。移栽时苗龄病指差异显著性5%1%一叶7.71aA二叶7.40aA表6-5 不同苗龄病指的多重比较(SSR法)移栽时苗龄病指差异显著性5%1%三叶6.25aA四叶5.78dAB五叶2.91bBC六叶2.27bC七叶1.91bC八叶1.25bC表6-5 不同苗龄病指的多重比较(SSR法)(续)-1合理密植,是指棉花既能有效地利用地力,又能有效地利用光能,减少棉田湿度和株间的郁闭程度,保持一个通风透光的良好的环境条件,这对防治棉花病害至关重要。在新疆棉区,稀植是指棉田每亩株数约为5000株,密植约为150 00株。5~6月稀植与密植处理棉花枯萎病发病发生率差异不显著,7月初以后,稀植棉花枯萎病发病率较密植处理相对较高(张升等,2000)。 -
报告(十八)大地老虎(Larger Cutworm,Giant Cutworm)
出版时间:2013大地老虎(Trachea tokionisButler),别名黑虫、地蚕、土蚕、切根虫、截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在日本和俄罗斯等国也有发生报道。参见小地老虎的为害状。图3-47 大地老虎成虫(左:雄成虫;右:雌成虫)(张治良摄)成虫体长20~22mm,翅展52~62mm,暗褐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双栉齿状,分枝较长,向端部渐短小,几达末端。前翅褐色,前缘自基部至2/3处黑褐色;肾纹、环纹、剑纹明显,周缘各围以黑褐色边,肾纹外方有1个黑色条斑;亚基线、外横线均为双条曲线,但有时不明显,外缘具1列黑点,内侧至亚缘线间为暗褐色。后翅淡褐色,外缘具很宽的黑褐色边。卵半球形,大小 1.8mm×1.5mm,初浅黄色,渐变褐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61mm,头部黄褐色,额区在颅顶相会处呈双峰毗连;体黄褐色,体表多皱纹,微小颗粒不显;前胸盾片褐色;臀板除末端两根刚毛附近为黄褐色外,几乎全部为一整块深色斑,并满布龟裂状皱纹;腹部第1~8节背面的4个毛片,前2个等于或略小于后2个。蛹长23~29mm,腹部第3~5节明显较中胸及腹部第1~2节粗,腹端具1对臀棘。图3-48 大地老虎幼虫大地老虎在我国各地均为1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在田埂杂草丛及绿肥田中表土层越冬。3~5月份以越冬幼虫为主要为害虫态,5~6月份进入为害盛期,温度达20℃以上时,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夏,滞育期长达100天左右,9~10月羽化为成虫。卵多产于土表或幼嫩杂草茎叶上,每头雌虫可产卵约1000粒。幼虫孵化后取食一段时间即以2~4龄幼虫越冬。参见小地老虎防治。 -
报告(二十一)旋心异跗萤叶甲(Flavovirens Corn Leaf Beetle)
出版时间:2013旋心异跗萤叶甲(Apophylia flavovirensFairmaire),又名旋心虫、黄米虫、钻心虫等,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在我国,分布北起吉林,南抵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西至沿河北、山西西斜,到达四川、西藏的墨脱地区。1975年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该虫为害高粱幼苗。近年来,在辽宁省、吉林省局部地区发现有为害玉米,但在高粱上尚未见有造成明显经济损失的报道。旋心异跗萤叶甲以幼虫为害为主,从高粱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钻入,螺旋状蛀食幼苗心叶,其蛀孔不外露,须剥开茎基部才见到褐色蛀孔,故易漏检和误诊。被害后的高粱苗茎基部略变粗,植株矮化,重者造成枯心苗,轻者高粱的叶片出现白黄色纵条纹,该条纹与幼虫蛀食部位密切相关。由于生长锥被蛀食,随高粱生长发育,从基部又发出多个幼芽,形成分蘖丛生的畸形株,高粱植株不抽穗,造成绝收。剖开被害株基部,可见黑褐色虫道,偶有虫粪,被害部位初不腐烂。发生严重地块常连片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图3-52 旋心异跗萤叶甲为害状、钻蛀茎秆(右)旋心异跗萤叶甲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薄荷和紫苏等多种作物。图3-53 旋心异跗萤叶甲(左:成虫;右:幼虫)(张治良摄)成虫体长5~6mm,宽2.5~3.5mm,密被黄褐色细毛;头黑褐色,复眼黑色;触角11节丝状,基部4节黄褐色,其余黑褐色;前胸背板倒梯形,前后缘微凹入,盘区具细刻点,两侧有凹陷;鞘翅翠绿色,具光泽,两侧平行;足暗黄色。卵椭圆形,初产时乳黄色,渐变枯黄色至褐色。老熟幼虫体长8~11mm,头褐色,腹部姜黄色,前胸背板红褐色;中胸至腹部末端每节均有红褐色毛片,中、后胸两侧各有4个,腹部1~8节两侧各有5个;臀节臀板呈半椭圆形,背面中部凹下,腹面也有毛片凸起。裸蛹长6mm,黄色。旋心异跗萤叶甲在辽宁和山西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6月卵孵化。当苗高10cm左右,幼虫从近地面茎部或地下茎基部钻入,白天多在植株内为害。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7月上中旬幼虫为害最盛。7月中旬后幼虫不再转株,多在同一株内为害,一般每株有虫1~6条,7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在土中1~2m处做土茧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陆续羽化,以后产卵越冬。每头雌虫产卵20余粒,卵散产于作物田疏松土中或植物根部,成团状,多者达10余粒。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不为害作物,喜食某些唇形科、菊科的植物叶片。1.农业措施防治 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可明显减轻为害。秋翻整地,破坏其越冬场所。结合间苗、定苗,拔除被蛀苗株,清理出田外,集中处理,可降低为害。2.化学防治 为害初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300ml对细沙土15kg的毒土围苗撒施处理,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灌根。 -
报告(二十四)棉铃虫(Cotton Bollworm,Corn Earworm)
出版时间:2013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俗名棉铃实夜蛾,又称高粱穗螟,亦有称玉米果穗螟蛉或番茄螟蛉,属鳞翅目(Lepidopera),夜蛾科(Noctuidae),为世界性害虫。在我国除青海、西藏不详外,各地均有分布,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多有发生。近年来,棉铃虫为害十分猖獗,对高粱为害加剧,已成为我国华北高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幼虫为害高粱穗部,也可取食叶片,取食量明显较玉米螟大,因此,造成的为害更严重。一般1~2龄幼虫主要为害高粱花序,造成籽粒不实。3龄后的幼虫开始钻蛀穗,造成结实不良、籽粒破碎,加重穗腐病发生。穗柄被害常导致穗倒折,造成更严重的产量损失。棉铃虫的寄主植物极为广泛,可为害棉花、小麦、高粱、玉米、番茄、茄子、芝麻、向日葵、豇豆等多达20多科200余种植物。图3-64 棉铃虫田间为害状图3-65 棉铃虫啃食籽粒、枝梗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0~38mm,一般雌虫黄褐色,雄虫灰绿色。前翅基线不清晰,内横线双线、褐色、锯齿形,环纹褐边,中央有一褐点;肾纹褐边,中央有一深褐色肾形斑,中横线褐色,微波浪形,外横线双线,亚缘线褐色,锯齿形,两线间呈一褐色宽带,外缘各脉间有小黑点。后翅灰白,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在宽带中央有2个相连的白斑。卵直径0.5~0.8mm,初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40~45mm,头部黄绿色,有不规则网状纹,体色有淡红、黄白、淡绿和绿色等多种类型。气门线白色,体背面具十几条细纵线条,各腹节上有毛瘤12个,刚毛较长。蛹长17~20mm,腹部第5~7节各节前缘密布环状刻点,末端具臀棘2个。图3-66 棉铃虫啃食引起籽粒霉烂图3-67 棉铃虫(成虫、幼虫和蛹)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因年份、地区而异,1年可发生3~7代。在辽宁、新疆北部棉区1年发生2~3代,山东、黄淮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5~10cm深处越冬,春季气温15℃以上时开始羽化。一般第1代幼虫为害小麦、豌豆、苘麻等,以后各代幼虫为害棉花、高粱、玉米等。卵多产在高粱穗上,初龄幼虫取食嫩尖或嫩叶,2~3龄后,幼虫蛀高粱小穗,也能转移为害。成虫有趋光和趋杨树枝的习性。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早晨露水干后至9:00时前,幼虫常在叶面静伏,触动苗木即会摇落地面,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1.农业措施防治 秋后进行土壤深耕和冬灌,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越冬蛹,压低越冬虫口基数。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控制2、3代虫口的密度。2.诱杀防治 在棉区,可在棉田边缘种植数行春玉米,能够诱集棉铃虫成虫产卵,集中灭杀,对棉铃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高粱田周边种植洋葱、胡萝卜,能够诱集大量棉铃虫成虫,及时施药集中灭杀。可利用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技术诱杀成虫。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叶挥发物具有趋性和白天在杨枝把内隐藏的特点,在成虫产卵时,在高粱田摆放杨树枝把诱蛾,进行捕杀。3.生物防治 在棉铃虫产卵盛期,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能有效减低幼虫数量。也可喷施Bt乳剂,或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进行防治。4.化学防治 在棉铃虫幼虫3龄前,喷施75%拉维因可湿性粉剂,或50%辛硫磷乳油,可有效杀灭幼虫。 -
报告(二十三)桃蛀螟(Peach Pyralid,Peach Borer)
出版时间:2013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ee),又称桃蛀野螟、桃斑螟、豹纹斑螟、豹纹蛾,俗称蛀心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桃蛀螟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高粱穗部受害严重。在国外,日本、朝鲜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报道。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以华北及南方地区较为严重,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山东、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区。桃蛀螟落卵高峰期在抽穗散粉期,幼虫在高粱灌浆期为害较重。初孵幼虫首先取食小花、小穗,当高粱籽粒形成后,很快开始蛀食幼嫩籽粒,并吃空一粒再转一粒。3龄幼虫常吐丝结网,啃食籽粒或蛀入穗柄、中部茎秆等。严重时可将整穗籽粒蛀食一空。幼虫在穗上为害至收获,如不及时收获,将造成更大的损失。籽粒被害,除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可加重高粱穗腐病的发生,相应地增加了真菌毒素在高粱籽粒中的积累,导致高粱品质下降。图3-59 穗部被害状桃蛀螟可为害高粱、玉米、大豆、棉花以及多种木本植物。成虫翅展20~26mm,草黄色,前胸两侧有各带一黑点的披毛,腹部背面与侧面有成排的黑斑,前翅有25~26个黑斑,后翅有约10个黑斑。雌蛾腹部末端呈圆锥形,雄蛾腹部末端较钝,且有黑色毛丛。卵椭圆形,稍扁平,长0.6~0.7mm,宽0.3mm。卵单产,初产时乳白色,后变米黄色,孵化前呈暗红色。老熟幼虫体长22~25mm,淡桃红色,透绿色光泽,头暗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腹部各节有粗大的灰褐色瘤点,中后胸及第1~8腹节背面各有褐色毛片8个,腹足趾钩双序缺环。蛹体长10~15mm,深褐色,腹部第五至第七节背面前缘各生1列小齿,臀棘细长,上生钩刺1丛。图3-60 穗被害状(排出大量粪便,腐生菌侵染)图3-61 茎秆被害状(钻蛀成孔道、茎秆折断)图3-62 桃蛀螟成虫图3-63 桃蛀螟幼虫(左、中)、蛹(右)桃蛀螟在我国北方1年发生1~2代,华北发生3~4代,西北发生3~5代,华中发生5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高粱和玉米秸秆、树皮裂缝、向日葵盘、被害浆果、坝堰乱石缝隙等处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4~5月化蛹、羽化。成虫取食补充营养后产卵。越冬代成虫盛卵期持续时间长,在黄淮海从5月下旬开始可延续到6月中旬,导致后续世代重叠,各代成虫无明显羽化高峰期。6月底至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除在苹果、晚熟桃、石榴等果树上产卵为害外,部分转至春播高粱及春玉米、早熟向日葵上产卵为害。第2、第3代成虫在夏玉米、晚播高粱、向日葵上产卵为害。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第4代幼虫发生为害期。之后随气温下降,幼虫转入越冬。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为-17.6℃。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果树、经济作物和棚室作物的面积增大,为一代桃蛀螟提供了充足的食料及越冬条件。高粱播期的推后和种植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以及品种的多样化,为桃蛀螟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继代繁殖条件,并且形成了果树→高粱→果树转移为害的食物链,这是高粱田桃蛀螟逐年加重的主要因素。1.农业措施防治 及时收获,及时脱粒晾晒,及时处理高粱穗轴、秸秆。种植高粱、向日葵的地区,对高粱穗、向日葵盘要及时收获脱粒,及时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区,秋季结合清园收集落地虫果集中深埋,冬季刮除桃、李、梨等寄主植物的粗翘皮,并集中烧毁,用泥浆封堵树木缝隙、洞穴或树干刷白等,以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减少来年虫源。2.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在春季诱杀越冬代成虫。3.性诱剂诱杀 利用人工合成的桃蛀螟性信息素诱芯田间诱杀,对越冬代成虫诱杀效果较好。4.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青虫菌等,按推荐使用剂量喷雾防治。5.化学防治 以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及15%茚虫威乳油喷雾。最佳防治时期为各代卵的突增期至孵化盛期。 -
报告三 育苗技术
出版时间:2015目前,育苗方式主要有简易穴盘和苗床营养土育苗、营养块育苗及现代集约化育苗等多种育苗形式。生产上应用较多且简便易行、成活率高的是穴盘无土基质育苗技术,此技术特别在蔬菜示范园区和蔬菜主产区广泛应用,效果良好。苗期在整个番茄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秧苗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定植后植株的长势乃至最终的产量。春季栽培从时间上说苗期占整个生长期的1/3~1/2,且正处于一年中温度较低的季节,技术要求较高,而夏季育苗,由于高温、病虫害等的影响,也增加了培育优质壮苗的难度。取肥沃无菌大田土5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4份、细炉碴或锯末1份,混合均匀过筛备用。提示:注意尽量避免取玉米田土,减少因玉米田土除草剂残留影响。营养土中一般不需要加入化肥,若大田土、有机肥质量较差,1立方米可加入酵素菌生物肥3千克,或粉碎或用水溶解后的磷酸二铵1千克,均匀喷拌于营养土中,为防止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可1立方米加入68%精甲霜灵·锰锌可分散粒剂100克,2.5%咯菌腈悬浮剂100毫升随水解后喷拌营养土一起过筛混匀,药土装入营养钵或作苗床土铺在育苗畦上,可有效防治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和猝倒病等病害及虫害。1 营养钵育苗 将营养土装入育苗钵中,育苗钵大小以10厘米×10厘米或8厘米×10厘米为宜,装土量以虚土装至与钵口齐平为佳,播种后施药土覆盖。也可以先把种子撒播在小面积的土盘中,待出土生长至1~2片真叶时移栽营养钵中。2 育苗畦育苗 把营养土直接铺入育苗畦中,厚度10厘米左右。种子撒播于小面积的土盘或土盆,待出土生长至1~2片真叶时,二次移栽至棚室中的育苗畦。生产中也有育苗阳畦与营养钵结合育苗方式,集中把营养钵放置育苗畦中。棚中棚保温效果会更好。3 营养块育苗 引用已经配置好的营养草炭土压制成块的定型营养块,直接播种至土块穴中覆土,按常规管理法即可。育苗前7~10天,用防病、防虫药剂对准备育苗的棚室进行熏棚1昼夜,然后放风排毒气准备播种。消毒方法:每亩(1亩≈667平方米,全书同)用80%敌敌畏乳油0.25千克+硫黄2千克+适量锯末混合分堆点燃熏棚,或用百菌清烟剂+灭蚜烟剂等点燃熏棚(请按购买药剂实际说明施用)。4 穴盘基质土育苗 基质配比按体积计算,草炭∶蛭石2∶1,或草炭∶蛭石∶废菇料1∶1∶1。冬春季配制基质时,1立方米加入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千克,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夏季为1~1.5千克。冬春季育苗:育5~6片叶苗,苗龄60天左右,一般选用72孔苗盘。夏季育苗:由于气温高,苗期短(20~30天),一般选128孔或72孔苗盘。1 播种时间 冬春季穴盘育苗主要为早春设施生产供苗,定植期从1月中旬开始(日光温室),直到3月下旬结束(塑料大棚),故播种期从11月中旬到翌年1月中旬,视用户需要而定。夏季育苗苗期短(20~30天),结合大棚、温室不同定植期,播种往前推算20~25天左右即可,一般从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均可播种。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检测发芽率,选择发芽率大于90%以上的籽粒饱满、发芽整齐一致的种子。已包衣的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的种子播前首先用温汤浸种法(55℃)浸泡30分钟,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这两步可将种子表面及种内的病菌杀死,之后特别是夏季育苗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处理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毒,风干后播种。3 播种 播前用清水将基质浸透,以水从穴盘底孔滴出为宜,使基质最大持水量达到200%。待水渗下后播种,播种深度大于1厘米,播后覆盖蛭石,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封闭苗盘,防治苗期病害。冬季育苗,苗盘上加盖一层地膜,保水保温。夏季可不盖膜,但要及时喷水,如果盖膜,要及时观察幼芽萌动后即可掀膜,以免烫幼芽。出苗后,将地膜掀去。白天气温保持在25℃左右,夜温16~18℃为宜。在保持基质水分的同时,注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当温室夜温偏低(低于10℃)时,可采用地热线加温或临时加温措施。3叶1心后,结合喷水进行1~2次叶面喷肥,或抗寒生长调节剂碧护5000倍液喷施,尤其是叶片发黄时,可用叶面肥如益施帮5000倍液喷施,或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结合喷水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在定植前7天左右,白天尽量降低温湿度,使秧苗接受与定植后相似环境的锻炼。苗期注意防治苗期病害,一般待苗出齐后喷800~1000倍液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冬季苗期喷3~4次,夏季苗期喷1~2次。夏季育苗棚应用“两网一膜”技术,并结合药剂防治,用噻虫嗪1000倍液药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淋灌防治白粉虱、蚜虫,阻断病毒病传播途径。(苗期常见病虫害如猝倒病、茎基腐病等的治疗见后文。) -
报告四、遗传性病害 (Diseases Caused by Genetic Factors) (图2-132至图2-135)
出版时间:2013有些基因表达可导致高粱植株非正常的形态和颜色变化,此类基因多为隐性遗传,只有少数为显性遗传。如果某些基因变异,常常会导致全株或局部组织器官发生性状改变而受到危害,限制植株体内叶绿素合成,导致植株白化,或植株叶片产生白色、黄色条纹、斑驳等复杂多样的症状。图2-132 遗传性白化条纹在高粱生产上,常见的遗传性病害有:花叶病、斑点病、枯斑病、环斑病、条纹病、条斑病、黄化苗、白化苗等。有些遗传性的叶斑和花叶症状与真菌、病毒所致的病害症状相似,有些症状和除草剂药害的症状易于混淆,在诊断上应予注意。一般来说,遗传病害症状多见于育种圃或亲本繁殖田中,生产田杂交种上偶尔可见。图2-133 遗传性黄白色条斑图2-134 生理性红色斑图2-135 生理性条斑(不同品种)对于遗传性病害的预防,应注重种子纯度,加强品种资源的选择和纯化,以减少遗传性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