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三、相关法律法规
出版时间: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规定: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涉及农药的相关规定如下:第十一条 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食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国家禁止用于食品生产、销售的非食品原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原料,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实施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十条 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摘录):(三)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告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注:上述条款自2013年5月4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摘录):(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名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如下相关规定:第四十九条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第六十四条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六十五条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第六十六条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中有如下相关规定:第四十条 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应当建立经营记录,记录投入品名称、来源、进货日期、生产企业、销售时间、销售对象、销售数量等内容,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销售农业投入品时,应当向购买者提供产品说明书,明确提示购买者注意产品说明书中有关投入品用法、用量和使用范围等信息。第七十一条 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的,由农业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投入品,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
报告八 棚室茄子发生的主要病害与救治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猝倒病是黄瓜苗期时的重要病害。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盘)上,常见症状有烂种、死苗、猝倒三种。烂种是播种后在其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死亡;幼苗感病后幼苗在出土表层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伏,即猝倒。湿度大时,幼苗初感病是秧苗根部呈暗绿色,感病部位逐渐缢缩,病苗折倒坏死。染病后期茎基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成线状。在病苗或床面上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2 发病原因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表层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染幼苗。通过雨水、浇水和病土传播,带菌肥料也可传病。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土温10~13℃,气温15~16℃病害易流行发生。播种或移栽或苗期浇大水,又遇连阴天低温环境发病重。3 生态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例如茄杂2号、黑茄王、农大601、农大604等。◎ 采用无土育苗法。◎ 加强苗床管理,保持苗床干燥,适时放风,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浇水应选择晴天的上午。◎ 苗期喷施叶面肥,提高抗病力。◎ 清园切断越冬病残体组织,用异地大田土和腐熟的有机肥配制育苗营养土。严格施入化肥用量,避免烧苗。◎ 合理分苗,密植、控制湿度、浇水是关键。◎ 降低棚室湿度。4 药剂防治◎ 苗床土注意消毒及药剂处理。药剂处理土壤的配方是:取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均,并按1立方米苗床土加入100克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和2.5%咯菌腈100毫升拌土一起过筛混匀。用这样的土装入营养钵或做苗床土表土铺在育苗畦上,并用600倍液的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药液封闭覆盖播种后的土壤表面。◎ 种子包衣防治:种子药剂包衣可选6.25%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10毫升,对水150~200毫升包衣3千克种子,可有效预防苗期猝倒病和其他如立枯、炭疽病等苗期病害(注意包衣加水的量以完全包上药剂为目的,适宜为好。)◎ 药剂淋灌:救治可选择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600倍液(折合100克药对水45~60升),或72.2%霜霉威水剂1000倍液等对秧苗进行淋灌或喷淋。1 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染病叶片呈典型“V”字形病斑。病菌从雌花的花瓣侵入,使花瓣腐烂,从茄蒂顶端或从残留在茄果面上的花瓣腐烂开始发病,茄蒂感病向内扩展,致使感病瓜果呈灰白色,软腐,长出大量灰绿色霉菌层。2 发病原因 灰霉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原菌属于弱寄生菌,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柱头是容易感病的部位,致使果实感病软腐。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病菌借气流传播和农事操作传带进行再侵染。适宜发病气温为18~23℃,湿度90%以上低温高湿、弱光有利于发病。大水漫灌又遇连阴天是诱发灰霉病的最主要因素。密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氮肥过量造成碱性土壤缺钙,生长衰弱均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和扩散。3 生态防治◎ 保护地棚室要高畦覆地膜栽培,地膜暗灌渗浇小水。有条件的可以考虑采用滴灌,节水控湿。加强通风透光,尤其是阴天除要注意保温外,应严格控制灌水。早春将上午放风改为清晨短时放湿气,清晨尽可能早的放风,进行湿度置换,降湿提温有利于茄子生长。◎ 及时清理病残体,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清除集中烧毁和深埋。合理密植,高垄栽培,控制湿度是关键。◎ 氮、磷、钾均衡施用。育苗时苗床土注意消毒及药剂处理。棚室茄子栽培花期授粉可以采用熊蜂授粉,避免药剂蘸花授粉产生药害畸形果。4 药剂防治因茄子灰霉病是花期侵染,茄子蘸花时一定带药蘸花。将配好的蘸花药液中加入3克的50%嘧霉环胺粒剂或嘧霉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胺等进行蘸花或涂抹,使花器均匀着药。生产中菜农也有用2000毫升沾花药液配以10毫升咯菌腈悬浮剂用于花期蘸花预防灰霉病的良好经验。也可单一用果霉宁、丰产素2号等每袋药对水1.5升充分搅拌后直接喷花或浸花。果实膨大期要进行重点喷雾防治。最好采用茄子一生病害防治大处方进行整体预防。药剂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百菌清600倍液喷施预防,或选用60%咯菌腈·嘧霉环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或50%农利灵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12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1 症状 茄子绵疫病又称疫病。又叫“掉蛋”、“烂茄子”是为害茄子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产量和收益,损失率可达20%~60%。主要为害果实、叶、茎、花器等部位。即将成熟的茄子,造成烂茄。近地面果实先发病,受害果初现水浸状圆斑,稍有凹陷,以后很快扩大呈片状,直至整个果实受害,病部黄褐色,果肉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受害果易脱落,果面长出茂密的白色绵絮状菌丝,腐烂,有臭味。茎部受害初呈水浸状缢缩,后来变暗绿色或紫褐色,病部缢缩,上部枝叶萎垂,潮湿时病部生有稀疏的白霉。叶片受害呈不规则或近圆形水浸状大病斑,病斑褐色至红褐色,有较明显的轮纹,扩展很快,湿度大时病斑边缘不清,生有稀疏白霉。2 发病原因 茄子绵疫病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借助风、雨、灌溉水、气流传播蔓延。发病适宜温度28~30℃,棚室湿度大,大水漫灌以及漏雨棚室和地表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发病严重。3 生态防治◎ 选用抗病性较强的茄子品种,一般是圆茄品种比长茄品种抗病性强,紫茄品种比绿茄品种抗病性强,例如茄杂2号、农大601、农大604、茄杂八号、黑茄王、超九叶茄、成都墨茄等。◎ 实行3~5年轮作。选择高低适中、排水方便的肥沃地块,秋冬深翻,施足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采用高畦栽培,避免积水或高畦地膜覆盖,大小行栽培,有条件的地方建议使用膜下暗灌;滴灌,棚室湿度不宜过大,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出深埋。把握好移栽定植后的棚室温湿度,注意通风,不能长时间的闷棚。◎ 清洁田园,将病果、病叶、病株收集起来深埋或烧掉。◎ 及时整枝、打掉小部老叶,防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夏天暴雨过后,要用井水浇一次,并及时排走,降低地温,防止潮热气体熏蒸果实,造成烂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涝浇园”。4 药剂防治预防可以统筹考虑采用茄子一生病害防治大处方。也可以选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治疗防治药剂可用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8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液倍液,或69%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霜脲锰锌800倍液,或62.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800倍液喷施。茎基部感病可用68%精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淋或涂抹病部,尤其是感病植株茎秆以涂抹病部效果更好。1 症状 茄子褐纹病主要侵染子叶、茎、叶片和果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受害时,茎基部出现近乎缩颈状的水浸状病斑,而后变黑凹陷,致使幼苗折倒。生产中常把苗期此病称为立枯病。茄子褐纹病以果实上病斑最易识别,起初病果初呈圆形或椭圆形稍有凹陷病斑,病斑不断扩大,排列成轮纹状,可达整个果实,重症感染褐纹病的长茄,后期病部逐渐由浅褐变为黑褐色大块病斑。发病后期,病斑下陷,斑缘凸出清晰可见病斑凹陷和生出麻点状黑色轮纹菌核。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干上,呈干腐僵果。成株叶片受害呈水浸状小圆斑,扩大后病斑边缘变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有许多小黑点,呈同心轮纹状,病斑易破碎穿孔。茎部受害,形成梭形病斑,边缘深紫褐色,最后凹陷干腐,皮层脱落,易折断,有时病斑环绕茎部,使上部枯死。2 发病原因 茄子褐纹病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或种子越冬。借雨水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24℃,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棚室温度低,叶面结水珠或茄子叶片吐水、结露的生长环境病害发生重,易流行。北方春末夏初棚室栽培或露地、秋季后栽培的茄子发病重。温暖潮湿,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发病严重。一般春季保护地种植后期发病几率高,流行速度快。管理粗放也是病害流行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应引起高度重视,提早预防。3 生态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使用抗病品种是既抗病又节约生产成本的首选救治办法。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茄杂系列、农大601、604系列、黑茄王及引进品种瑞马、安德列、布里塔、郎高等。◎ 轮作倒茬,苗床土消毒减少侵染源。◎ 实行2~3年以上轮作。◎ 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茄子早长、早发,及时锄划、整枝打杈,把茄子的采收盛期提前到病害流行季节之前,可有效防治此病。◎ 结果期防止大水漫灌,增加田间通风量。◎ 加强棚室管理,通风放湿气。避免叶片结露和吐水珠。地膜覆盖或滴灌降低湿度减少发病机会。晴天进行农事操作,避免阴天整枝绑蔓、采收等易人为传染病害的机会。4 药剂防治采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灌根早期系统预防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因病害有潜伏期,发病后防不胜防。液,或56.%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32.5%吡唑奈菌胺·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或42.4%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治疗防治药剂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32.5%吡唑奈菌胺·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 种子消毒。用升汞水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洗净后催芽。或种子包衣防病:即选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5%金阿普隆乳化种衣剂2毫升,对水150~200毫升可包衣4千克种子进行灭菌消毒。或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55~60℃恒温浸种15分钟,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冲洗干净催芽。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苗床消毒。播种时1平方米苗床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克混10千克床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拌10千克床土配成药土,下铺上盖播种,有较好的防效。1 症状 茄子全生育期均可以感病,主要感染叶片。发病重时感染枝干、茎蔓。发病初期主要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圆形有霉状物的斑点,从下部叶片开始染病,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感染后叶面会有一层白色霉层,发病后期感病部位白色霉层呈灰褐色,叶片发黄坏死。2 发病原因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冬栽培的棚室可在棚室内作物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干燥无常的种植环境,阴雨天气及密植、窝风环境易发病和流行。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3 生态防治◎ 合理密植,引用抗白粉的优良品种,一般常种的品种有农大604、茄杂4号、农大601、快星等系列及引进品种安德列等。◎ 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及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4 药剂防治采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灌根预防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或32.5%吡唑奈菌胺·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因其突发性强,一旦发病防不胜防。剂500倍液,或5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56.%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液,或43%好力克悬浮剂6000倍液等喷雾。生长后期可以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3000倍液喷雾,或42.4%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施。棚室拉秧后及时用硫黄熏蒸消毒。1 症状 茄子叶斑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幼瓜。茄子整个生长时期均可能受害,零星发病。感病叶片呈水浸状浅褐色凹陷斑。叶片感病初期叶背为浅灰色水浸状斑,渐渐变成浅褐色坏死病斑,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状,茄子感染后病斑逐渐变灰褐色,棚室温湿度大时,叶背面会有白色菌脓溢出,干燥后病斑部位脆裂穿孔。这是区别于疫病的主要特征。2 发病原因 茄子细菌性叶斑病病菌属于细菌为害,可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主要从叶片或茄果的伤口、叶片气孔侵入,借助飞溅水滴、棚膜水滴下落或结露、叶片吐水、农事操作、雨水、气流传播蔓延。适宜发病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70%以上可促使细菌性病害流行。昼夜温差大、露水多,以及阴雨天气整枝绑蔓时损伤叶片、枝干、幼嫩的果实伤口均是病害大发生的重要因素。3 生态防治◎ 选用耐病品种。引用抗寒性强、耐弱光、耐寒的杂交茄品种,引进品种需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灭菌。◎ 农业措施。清除病株和病残体并烧毁,病穴撒石灰消毒。采用高垄栽培,严格控制阴天带露水或潮湿条件下的整枝绑蔓等农事操作。◎ 种子消毒:可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投入55℃ (2份开水+1份凉水)的温水中,搅拌至水温30℃,静置浸种16~24小时。或70℃10分钟干热灭菌。4 药剂防治◎ 药剂浸种:福尔马林浸种,预浸5~6小时,再用40%的福尔马林液100倍液浸20分钟,取出密闭2~3小时,清水冲净,防细菌性病害。◎ 升汞水浸种:预浸8~12小时,再用1000倍液升汞水浸10分钟,清水冲净。◎ 多菌灵浸种:预浸1小时,再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浸7~9小时,清水冲净。防黄、枯萎病,或用萎菌净100倍液拌种,能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预防细菌性病害初期可选用“阿加组合”即阿米西达+春雷王铜混合喷施或淋灌。也可单一防治采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细菌灵可湿粉400倍液,或27.12%铜高尚悬浮剂800倍液喷施或灌根。用每亩硫酸铜3~4千克撒施浇水处理土壤可以预防细菌性病害。1 症状 茄子黄萎病发病一般在开花、门茄初期,苗期较少发病。一般先在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中午萎蔫,早晨和晚上能恢复,反复几天之后不再复原。感病植株初期发病先表现为下部或一侧部分叶片、侧蔓中午呈萎蔫状,看似因蒸腾脱水,晚上恢复原状态,故俗称“半边疯”,切开根、主茎、侧枝和叶柄,可见到维管束变黄褐色或棕褐色。而后萎蔫部位或叶片不断扩大增多,逐步遍及全株致使整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感病茎杆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2 发病原因 黄萎病菌系大丽轮枝菌,通过导管维管束从病茎向果实、种子形成系统性侵染。从苗期到生长发育期均可染病。以休眠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6~8年。从伤口、根系的根毛细胞间侵入,进入维管束并在维管束中发育繁殖,并扩展到枝叶,病菌在维管束中繁殖堵塞导管致使植株逐渐萎蔫,枯死。发病适宜温度为19~24℃,地势低洼、浇水不当、重茬、连作、施用不腐熟肥料的地块发病重。3 生态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如农大604、茄杂2号、茄杂9号。引进品种郎高、瑞马、安德列均有较好的抗黄、枯萎病效果。◎ 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消毒,苗床或大棚土壤处理,取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均,并按100千克苗床土中加入30亿个枯草芽孢杆菌100克和2.5%咯菌腈20毫升拌土一起过筛混均。用配好的苗床土装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可以减轻土壤中黄萎病菌的危害。◎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钾肥。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 嫁接防病:采用野生茄子作砧木与所选种的茄子品种做接穗嫁接进行换根处理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治因重茬、土壤带菌严重造成的黄萎病防治方法。嫁接方式有许多种,生产中常用靠接、叉接、劈接等方式,茄子嫁接常用叉接法见前面育苗部分所描述的具体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熟练技术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4 药剂防治◎ 灌根:定植时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液每株250倍液药液穴灌,如果在门茄瞪眼期加强再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灌根一次萎菌净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效果会更好;即800倍液药液灌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250毫升,在生长发育期、开花结果初期、门茄瞪眼时连续灌根,早防早治效果会很明显。◎ 种子包衣防病:即选用6.25%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0毫升对水150~200毫升可包衣4千克种子进行种子杀菌防病。◎ 定植时生物农药处理。撒药土∶药土比为1∶50倍液的枯草芽孢杆菌(萎菌净)与细土混合好每穴每株50克穴施后定植可以有较好的防病效果。也可1000倍液药液每穴250毫升灌窝,或1~2千克枯草芽孢杆菌拌药土沟施用药效果相同。1 症状 褐斑病常发生在茄子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染病初期叶片呈水浸状褐色小斑点,病斑颜色较鲜亮,逐渐扩展成不规则深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呈灰褐色亮斑,并在周围伴有一条轮纹宽带,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脱落。2 发病原因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春季设施茄子生长后期和雨季到来时节有利于病害流行。3 生态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 地膜覆盖方式栽培可有效减少初侵染源。◎ 适量浇水,雨后及时排水。◎ 茄果后期打掉老叶,加强通风。◎ 合理增施钾肥、锌肥,注意补镁补钙。4 药剂防治病害有潜伏期,发病后防治已经非常被动,防不胜防。采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预防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6.%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或32.5%吡唑奈菌胺·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2.8%氟吡菌酰胺·肟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雾。1 症状 菌核病在重茬地、老菜区发生比新菜区严重。整个生长期均可以发病。成株期发生较多,成株期各个部位均有感病现象。先从主干茎基部或侧根侵染,呈褐色水浸状凹陷,主干病茎表面易破裂,湿度大时,皮层霉烂,髓部形成黑褐色菌核,致使植株枯死。叶片染病呈水浸状大块病斑,偶有轮纹,易脱落,茄果受害端部或阳面先出现水浸状斑后变褐腐,感病后期茄果病部凹陷,斑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2 发病原因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田间或棚室保护地中越冬。春天子囊孢子随伤口、叶孔侵入,也可由萌发的子囊孢子芽管穿过叶片表皮细胞间隙直接侵入,适宜发病温度为16~20℃,早春低温高湿、秋季骤然降温、湿度大、连阴天、雾霾、多雾天气发病重。3 生态防治◎ 保护地栽培地膜覆盖,阻止病菌出土,降湿、保温净化生长环境。◎ 清理病残体集中烧毁。◎ 土壤表面药剂处理每100千克土加入咯菌腈20毫升,精甲霜灵锰锌20克拌均匀撒在育茄苗床上。4 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灌根施药,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施预防,或选用10%苯醚甲环唑建议采用茄子病虫害保健性防控整体解决方案。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56.%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1200倍液,或50%农利灵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40%施佳乐1200倍液,或50%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嘧霉环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喷雾。1 症状 线虫病菜农俗称“根上长土豆”或“根上长疙瘩”的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或须根。根部受害后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剖开根结感病部位会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藏其中。地上植株会因发病致使生长衰弱,中午时分有不同程度的萎蔫现象,并逐渐枯黄。2 发病原因 线虫生存在5~30厘米的土层之中。以卵或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借病土、病苗、灌溉水传播可在土中存活1~3年。线虫在条件适宜时由寄生在须根上的瘤状物,即虫瘿或越冬卵,孵化形成幼虫后在土壤中移动到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点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瘿,称根结。田间土壤的温湿度是影响卵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一般喜温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也适合线虫的生存和为害。随着北方深冬季种植茄子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时间的延长,越冬保护地栽培茄子给线虫越冬创造了很好的生存条件。连茬、重茬的种植棚室茄子,发病尤其严重。越冬栽培茄子的产区线虫病害发生普遍。3 生态防治◎ 无虫土育苗:选大田土或没有病虫的土壤与不带病残体的腐熟有机肥6∶4比例混均1立方米营养土加入100毫升1.8%虫螨克星乳油,或1.8%阿维菌素100毫升乳油混均用于育苗,现代化育苗设施的营养土中,一定要营养土消毒灭虫。◎ 石灰氮反应堆法灭菌杀虫。其学名叫氰氨化钙。其原理是氰氨化钙遇水分解后所生成的气体单氰胺和液体双氰胺对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等有害生物有广谱性杀灭作用。氰氨化钙分解的中间产物单氰胺和双氰胺最终可进一步生成尿素,具有无残留、不污染的优点。使用方法:前茬蔬菜拔秧前5~7天浇一遍水,拔秧后将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或农作物碎秸秆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立即将60~80千克/亩的氰氨化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旋耕土壤10厘米使其混合均匀,再浇1次水,覆盖地膜,高温闷棚7~15天,然后揭去地膜,放风7~10天后可做垄定植。处理后的土壤栽培前注意增施磷钾和生物菌肥。4 药剂防治◎ 处理土壤。定植前每亩沟施10%噻唑膦颗粒剂1.5~2千克,施后覆土、洒水封闭盖膜一周后松土定植,或10%施立清颗粒剂2~3千克/亩,沟施用药。◎ 高温闷棚药剂处理法。茄子拉秧后的夏季,土壤深翻40~50厘米混入沟施生石灰每亩200千克、1.8%阿维菌素250毫升、1000毫升辛硫磷混入棚室土中。可随即加入松化物质秸秆每亩500千克,旋耕、挖沟浇大水漫灌后覆盖棚膜高温闷棚,或铺施地膜盖严压实。15天后可深翻地再次大水漫灌闷棚持续20~30天,有效降低线虫病的为害。处理后同样需要增施磷、钾和生物菌肥,以增加土壤有机活性。 -
报告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及时指导防治
出版时间:2010陈世英 李斗芳(麻栗坡县植保植检站 云南麻栗坡 663600)摘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指导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农业增收的关键措施。本文概述近几年来麻栗坡县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关健词:病虫预测预报;经验;存在问题;发展方向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东南部,东北部与富宁、广南两县接壤,北与西畴县毗邻,西与马关县相连,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国境线277千米。境内最高海拔2 579米,最低海拔107米,大部分地区在1 200米左右。全年可照日数为4 420.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6%,年平均气温在13.1~23.1℃之间,有霜期2~163天,年降雨量在1 051~1 900毫米之间。全县所辖4镇7乡93个村民委员会,1 9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5 万人,有耕地面积1.91 万公顷。其中:旱地1.45 万公顷,稻田0.45万公顷,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柑橘、桃子、李子、梨、柿子、荔枝、石榴、龙眼、杧果、菠萝、咖啡、香蕉、葡萄、苹果、茶叶和烤烟等。主要病虫有稻瘟病、水稻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玉米锈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疮痂病、煤污病、黑星病、流胶病、辣椒病毒病、辣椒虎皮病、烟草病毒病、烟草青枯病、烟草赤星病;主要的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玉米粘虫、油菜蚜虫、潜叶蛾、介壳虫、梨圆蚧、梨蚜、梨食蝇、红蜘蛛、香蕉象甲、桃蚜、桃小食心虫、茶毛虫、荼刺蛾、小绿叶蝉、非洲大蜗牛、斑潜蝇、小地老虎、粉虱、烟蚜和烟青虫等。麻栗坡县由于监测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只围绕以服务于粮食生产为目标,针对本县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粘虫、油菜蚜虫;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等开展监测预报,县域内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模式多样,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为害严重。近几年来,麻栗坡县大胆创新,并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测报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测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病虫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到位率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均每年发布预报11期(1 430份)遍及全县11个乡(镇)93个村委会,通过田间检验预报准确率达95%。2009 年指导水稻防治3.56 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278.79 万公斤。1 主要经验1.1 做好越冬前后的调查越冬调查是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是主动及时控制稻飞虱、稻螟虫的重要手段。本站每年分别在11月、12月和第二年的2月份下旬在麻栗镇的样色、石马、坪寨等地进行稻飞虱和稻螟虫越冬前后的定时、定点、定田调查,通过越冬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越冬前后稻飞虱和稻螟虫基数,基本撑握虫源的越冬情况,为来年测报工作提供预测依据。1.2 稳定测报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病虫害测报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测报人员的变动势必影响病虫害调查数据的连续性,从而影响病虫害测报质量,因此稳定测报队伍,才能把测报工作做好。这几年来本站始终稳定站上的测报人员(有一名从事10年测报工作的专职测报员),全县11个乡镇农技站设置一名植保员。在测报工作中全站发扬“传、帮、带”的工作作风,提高植保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了测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1.3 规范监测技术,严格病虫信息上报制度为了提高预测预报工作的准确性,本县根据农作物分布和病虫发生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设置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和宏观监测点,各测报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8/T15790—15798》,《云南省农田鼠害田间调查试行办法》,定期、定点对当地病虫害进行监测并对调查数据及时统计、分析、上报。及时、准确的病虫发生信息是政府进行防控决策的主要依据,另外还加强对信息上报制度的管理,要求各乡(镇)把田间监测数据每周一次准确及时上报县植保站;县植保站每4天定时、定点、定田对监测点进行系统调查和灯下日虫量的收集,7天一次的宏观调查。每年4月份开始实行每周一次以电子邮件向州、省植保站上报灯下虫量和田间病虫发生防治动态;每两周向全国农技中心上报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灯下虫情和田间调查情况。稻飞虱大发生时麻栗坡县及时启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稻飞虱三级响应,实行日报制。全年发布病虫动态89期;病虫预报11期1 430份。1.4 加强监测,准确预报监测是防治的先导工作,只有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才能及时有效的指导防治。2009年5月4~11日灯下共诱稻飞虱475头,5月11日通过田间调查,发生面积1 292公顷,秧田平均虫口密度1 750头/平方米,比上年多1 646头/平方米,最高虫口密度达37 500头/平方米,比上年多36 717头/平方米;大田平均虫口密度百丛643 头,比上年百丛多258 头;最高虫口密度百丛1 750头,比上年百丛多950头。5月12日及时向全县发出“秧田稻飞虱发生警报”,稻飞虱大发生后,本站每4天进行一次灯下虫量收集和定点、定田的田间系统调查,每7天进行一次宏观调查;5月11~20日灯下诱虫6 239头,与上年同期比较虫量多6 151头,高峰日(5 月16 日)虫量达1 973头,5 月19日进行田间调查秧田平均虫量513 头/平方米,最高1 597头/平方米,平均带卵株率65%,最高100%,大田平均虫量百丛920头、最高虫量百丛1 700头,5月20日发出“第三代稻飞虱发生趋势预报”;6月4日对麻栗镇的茅草坪、盘龙、南峰、磨山大小寨等进行田间调查,大田平均虫量百丛3 272头、最高百丛9 100头。与上年同期比较,平均虫量百丛多2 297头、百丛最高多3 780头,田间成若虫混合发生,发生面积0.27万公顷,6月5日发出“第三代稻飞虱发生与防治”;7月23日对麻栗镇盘龙、南峰、磨山大小寨等齐穗期田块进行调查,百丛平均虫量698头,个别田块百丛达131 500头,发生面积66.67公顷,田间以短翅型褐飞虱为主,占总虫量的85%,7月24日发出“褐飞虱防治警报”。由于监测提供信息及时,预报准确,为政府迅速做出决策提供了指导依据,使稻飞虱在最佳防治时期得到了积极有效防治,确保了全县水稻生产安全。1.5 病虫预报发布情况本县植保站对乡(镇)田间病虫害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提出防治建议,在全县范围内用邮件、农业信息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及时指导大面积的统防统治。平均每年发布预报11期(1 430份),分别被省、州、县农业信息网采用;发出手机短信4 期4 600条,遍及全县11个乡(镇)93个村委会;并将每期预报送农业局局长、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办公室和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手中和发电子邮件或信件到省、州、乡镇政府、农技站和各村委会,通过田间检验预报准确率达95%。全年没有因漏报、误报而出现重大病、虫情失误现象,适时、准确地指导了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1.6 领导重视,及时启动预案麻栗坡县每年病虫害大发生时,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并及时启动防治预案。2009年稻飞虱大发生时,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长、分管副县长专题听取了本县稻飞虱发生及防控工作的情况汇报后,亲临灾区第一线进行调研,并对稻飞虱防控工作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民政局、气象局领导和11 个乡镇长为成员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人员调配、物资供应、资金争取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又下设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担任副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全体干部职工和11个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负责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5 月13 日县人民政府及时下发了麻办电 [2009]44 号《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稻飞虱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以文件的方式下发到各乡镇人民政府,于6月9日启动了麻栗坡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稻飞虱三级响应并及时安排救灾资金5万元,专项用于稻飞虱防控工作,县农业局根据安排的救灾资金,积极自筹资金3.5万元,及时调配了60%吡虫啉悬浮剂及25%飞虱净等农药,各乡镇也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安排了13.5万元资金,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统防统治工作。1.7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一切农业技术的实施都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病虫害防治面广、量大,涉及到千家万户,技术性比较强,为提高农户灭虫防病的意识,使一些新农药,新技术得到普及和提高,麻栗坡县始终把宣传培训工作放在第一位,针对农户需要,每年开展以病虫害防治为主的专题培训86期6 000余人次,在11个乡镇进行科技宣传23次,辐射4万余人,街天咨询8 000余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3 500余份,通过培训、宣传、增加了农户的综合防治知识,提高了病虫防治的到位率。1.8 建立植保应急防治队伍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任务日趋艰巨,农业分散经营体制与病虫害统一防治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做好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根据文山州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麻栗坡县实际,在全县建立11支植保应急防治队伍。这支植保应急防治队伍由领导组、技术实施组、防治队员三部分组成:一是领导组:以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为副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各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植保植检站,由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总体上对全县病虫防治工作进行领导和指挥;二是技术实施组:以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为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为副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全体干部职工和11个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的技术实施组,办公室设在县植保植检站,技术实施组负责对全县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作技术指导和实施;三是防治队员:乡(镇)级专业化防治队能否有效运行,机手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组建乡(镇)级专业化防治队时,要求专业化防治队的组成人员必须有热心公益事业、热爱病虫防治工作,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病虫防治知识,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农民组成,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符合条件人员由本人申请,村委会推荐,乡镇审核确定,县植保站建立队员档案。植保应急队伍实行统一组织、统一人员、统一药械、统一农药配方、统一防治时间“五统一”服务,2009年出动人员7 800余人(次),喷雾器7 280台(次),其中出动机动喷务器6 780台(次),统防0.25 万公顷,为本县粮食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2 存在问题2.1 监测点和专业测报员少,数字的代表性差本县只有一个监测点安装自动虫情灯,监测面小,代表性差;同时只有一名专业测报人员,交通工具缺乏,田间调查面窄,调查的准确性不很高。2.2 监测对象有限多年来监测的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晕、稻螟虫、粘虫、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稻、曲霉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等开展监测预报。而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农作物复种指数、种植种类繁多,新的病虫不断发生,过去的监测内容已适应不了变化情况。应当加强对果数、烤烟、疏菜等其他病虫害的监测。2.3 农药市场及农药使用不规范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无证经营农药。二是农药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通过农药市场检查发现,农药产品存在一药多名、老药新名及假、冒、伪、劣、过期农药和标签不规范等问题,而有的农药经营户乱配农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三是有的经营户销售和使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品种;四是部分农药经营人员素质低,对农药的使用、病虫害发生等常识掌握较少,不能对症下药,从而影响防治效果;五是有的农民不能对症用药、不能在适当时期施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使用高度农药、施药方法不正确。2.4 重大病虫害流行暴发,连年猖獗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方式的多样性、品种优质化、气候条件、生理小种变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病虫种类、为害规律发生变化,呈出现“暴发频率逐年加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此起彼伏,流行性病害连年猖獗,次要病害为害加重。2008 年水稻水稻病虫共发生1.31 万公顷,防治1.51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321.7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63.39万公斤;玉米病虫累计发生1.3万公顷,防治0.47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9.8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72.27万公斤;2009年水稻病虫共发生2.28万公顷,防治3.56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278.79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91.95万公斤;玉米病虫累计发生1.25 万公顷,防治0.45 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28.8 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14.14万公斤。3 发展方向3.1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预测水平和预警能力预测预报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与减。但目前的测报人员配置及经费投入与测报工作所处的位置不相适应,未形成一个支持其持续发展的机制。要加快健全灵活有效的监测预警网络,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大植保基础建设的投入,科学布局建设网点,完善设施装备,建成以县植保站为主体的高效运转、反应快速、功能齐全、覆盖全县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同时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布局和规划、作物类型、种植面积,要分别在猛硐乡、八布乡建设2 个预警监测点,配置必要的监测仪器和测报人员,积极推进监测的标准化、规范化、使得监测覆盖面更广。病虫测报更加准确,更具有时效性。做到在继续做好粮食作物病虫测报的基础上也抓紧抓好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工作,拓宽服务面,全面准确指导各种作物的病虫防治工作。3.2 改善预测预报手段及时服务三农利用先进技术多媒体手段传递预报信息,做到病虫预测预报信息传递网络化、可视化。如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可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形象生动地将农作物病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趋势、防治技术措施及时准确地传进农家,正确指导农户适时适期施药。3.3 加强和完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大力培育植保社会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县内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作用,开展统防统治、代防代治、专业指导、田间咨询等植保服务;二是要全灵活多样的服务机制。推行基层植保技术人员“责任植保农技师”制度,实现植保技术人员统一管理,紧密植保技术人员与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联系;三是要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药械坑农害农事件发生。3.4 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指导一是积极为专业防治组织免费提供病虫发生、农药及药械市场等信息服务,对专业化防治组织队伍建设、药剂使用、机械保养、安全使用、综合防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专业防治队伍,使之成为病虫防控的主导力量。二是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在开展好药剂防治的同时,积极在11个乡镇推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如养鸭防治、安装杀虫灯、性引诱剂等综合防治技术的指导。3.5 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要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并建议农业局从高产创建样板经费中抽出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确保麻栗坡县粮食的丰产丰收。参考文献[1]危朝安.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中国植保导刊,2010,30(5):5~7[2]王兴秋.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周金玉主编.云南绿色植保理念与实践.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3]徐文东,袁老冲,阮石佑等.植保专业机防队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周金玉主编.云南绿色植保理念与实践.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
报告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创新病虫预报发布方式
出版时间:2010敬凤梅 谢发锁(陕西省凤翔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陕西凤翔 721400)摘要:随着复种面积不断扩大,果树、蔬菜病虫害连年累积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病虫种类不断增加,部分病虫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任务更加繁重,而快速、准确、有效的将预测预报信息传递给植保业务部门和农民群众是预测预报工作能否发挥其作用最佳途径。利用现代互联网、广播、电视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无线传输给广大群众,实现了病虫预报的发布向多元化、形象化和可视化的方向迈进,在适时宣传动员、指导广大农民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关键词:现代;通讯技术;病虫害预报;发布方式凤翔县耕地面积75万亩,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苹果、辣椒、蔬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复种面积不断扩大,果树、蔬菜病虫害病虫害连年累积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病虫种类不断增加,部分病虫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任务更加繁重,而快速、准确、有效的将预测预报信息传递给植保业务部门和农民群众是预测预报工作能否发挥其作用最佳途径。长期以来,凤翔县农作物病虫预报的发布基本上采用以“病虫情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的传递方式。发送“病虫情报”一般是从县植保站通过邮局投寄到乡镇政府或农技站,再由乡镇传播到村、组这种形式,传递环节多、速度慢、范围窄,遇到一些暴发性、突发性病虫发生,病虫害防治信息到农户时,往往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且这样的植保信息传布,不够直观,植保新技术入户到位率低。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继续沿用原来的“病虫情报”纸张印制的形式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发布工作从传统型模式向现代型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为此本中心根据省市植保部门要求,结合凤翔县工作实际,在病虫害预报、信息发布发送中,改变了以往纸传化、分发式,通过邮局传递病虫情报,速度慢、成本高的模式。利用现代互联网、广播、电视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手段,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及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植保信息,无线传输给广大群众,实现了病虫预报的发布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文字形式逐步向多元化、形象化和可视化的方向迈进,在适时宣传动员,指导广大农民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达到了扩大植保技术宣传面、服务“三农”、全面指导农业生产的目的。1 主要做法1.1 利用当地新闻媒体进行信息传递一是与县电视台合作,制作、播放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节目。从2003 年开始以来,县农业局,农技中心领导就积极争取资金,购置了病虫电视预报设备摄像机、数码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等设施,并培训了一名专业技术制作人员。县植保站从年初开始就制定电视预报节目制作计划,并根据农时季节,经常下乡搜集录制各种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素材。在制作过程中,按照农事季节及病虫害发生预测情况,提出病虫害电视预报制作方案和初步文字稿件。再邀请电视台专业人员进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场拍摄、后期配音、影像合成、编辑制作,适时在凤翔电视台《农事直通车》栏目播出,充分利用其时效性强、形象直观、覆盖面广、入户率高等优点,使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每年在凤翔县电视台播放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5~8期,节目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每期连播3晚,每期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为72%。二是利用当地电视、广播及报纸,根据农事需要,对普发性、为害重的病虫在防治适期前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电视台《新闻快递》栏目、县广播电台及《凤翔视窗》播放和刊登植保信息,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及时、科学的防治病虫害。三是向市、县等农业网站发送当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预报信息、防治技术文章,通过网站向群众传递信息、技术,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1.2 利用手机短信传递为了加快病虫信息传递速度、扩大覆盖面,提高发布效率,2005年本中心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与联通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县电子农务平台,覆盖全县17个乡60个村。在全县建立了70多个电子农务信息站,并为城关、横水、糜杆桥、唐村四个乡镇配备了电脑等通讯设备,为全县示范户免费赠送手机500部。同时通过100名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征集了全县102个示范村的联通农民用户手机号码,按其需求种类定制了电子农务信息。在小麦、玉米化除,小麦“一喷三防”、玉米粘虫、苹果食心虫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关键时期方便快捷地为农民及时预报了病虫害信息,为科学防治赢得了时间。几年来共为农民群众发布各类作物病虫害发生预报、警报提示、防治警示信息,各类病虫情报,防治适期、防治方法与综合技术、防治措施的信息153条。发送辐射面达3.3万人次。特别是在小麦条锈病、麦蚜、玉米粘虫、苹果霉心病、桃小食心虫等防治时效性强的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减轻了病虫为害损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1.3 通过电子邮件发布为了积极有效应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速植保技术信息入户率,为各级政府当好参谋,让广大农民群众科学运用植保知识。2009年本中心结合农业信息入户工程,在《病虫情报》、植保技术信息等发送中,利用现代互联网为相关农业单位、农业专家、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乡镇农技站统一注册了农业科技专用电子邮箱,同时征询了种粮大户、部分示范户与农资经销商意见,也搜集、整理或者帮助他们注册了电子邮箱。在关键农事季节把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作物病虫预报、防治技术信息通过电子互联网予以发布,同时利用电子农务平台发送手机短信,提示查收。乡镇农技站、村组农资、农技服务部再根据《病虫情报》内容及时向群众宣传,依此引导群众正确用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初步实现了病虫预报信息的文字和图像无线传输功能。2009年以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了《病虫情报》28期,收集上传、上报及反馈病虫害信息36条。1.4 依托项目提高信息入户率2005年以来,本中心先后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植保“三五人才传递工程”,将病虫信息传递给示范户、基地农户,提高了信息入户率。一是通过在全县10个小麦—玉米一体化、苹果、蔬菜主产基地和6 个田间学校的培训活动将病虫预报、防治信息传递给农户。二是在科技入户过程中,按照“1带20模式”(即全县确定100个示范村、50个技术指导员,一个指导员指导2 个村20 个示范户,一个示范户带动20 个辐射户)将病虫信息以《病虫情报》、技术意见、明白纸等形式,由50个指导员发放给1 000个科技示范户,再由示范户将信息传递给20 000户周边农户,辐射带动广大群众进行病虫害科学防治。三是依托植保专业机防队提高信息入户率。每年在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前期对机防队员进行病虫识别、防治技术、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机防队员在购药、作业过程中向农户进行信息传递。2 体会农作物病虫预报发布采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改变了传统病虫预报发布方式,使病虫防治技术得到最广泛,最直接,迅速、准确、及时地传播,使政府(县级农业部门、乡镇政府)、政府公益部门(农技站)和广大农民能及时得到病虫发生、防治的信息,容易撑握病虫防治的关健时间,科学指导用药,提高病虫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依靠现代通信技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发布、发送病虫预报和植保信息,比以前更加省时、省力,方便、快速,而且节约开支,大大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加强了植保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同时也有效地利用整合了社会资源,促进了植保部门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让植保信息得到了广泛传递和技术普及,深受乡镇农技人员、农资服务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欢迎。通过病虫电视预报的播出,不但及时、准确地指导了大面积的病虫防治工作,还广泛地普及了植保知识,树立了植保部门的形象,对凤翔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农技短信平台不仅是转变农技推广方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的载体,也是农技人员与农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大大地缩短农技推广和服务过程的时空距离,有效的拓宽了服务“三农”的渠道。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向效益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报告苹果园规划与果树栽植
出版时间:2011苹果园选址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生态条件是否适合苹果树的生长,能否生产出优质苹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小气候环境,因为小气候状况会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苹果喜欢夏季冷凉、光照充足的地区,我国的环渤海湾地区、华北、西北和黄河故道地区等都是苹果的适生区。苹果园对地形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苹果园大都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或比较缓和的山坡丘陵地带,这样不但有利于高产稳产,也便于管理。坡度角一般不要超过25°,在山坡建园,还要修建好梯田,并做好水土保持措施。苹果喜欢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土层的厚度和养分状况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过于瘠薄或养分含量太低的土壤,在建园前一定要先进行土壤改良。灌溉条件对果树生长也有影响,若在干旱地区建园,应选择地势比较平坦,附近有灌溉水源和配套设施的地方。在雨水量大的地方建园,还要做好夏季排涝措施,防止积水。苹果建园不但要能够满足苹果树正常的生长发育,还要交通方便,便于果实的运输、销售和加工。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建园前,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分析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前景、品种结构、发展水平、生产目标和经济效益预测等发展情况。如果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好,各方面条件齐备,就应下决心、加大投资建造标准化果园。苹果园内品种的搭配不宜过多,相对集中在几个主栽品种上,注意成熟期搭配,以形成特色和规模效益。生产上要进行集约化管理,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管理,最好能够进行有机生产,或者在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向有机生产逐步转型,做到高投入、高产出,以期早结丰产,尽快受益。建园规模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条件、人力、技术和交通等条件,量力而行。否则,容易出现建园规模过大、管理粗放、水肥投入不足、劳动力缺乏等问题,进而造成树势弱、产量低、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这是应当加以防止的。为了便于管理,果园常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小区。小区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地形、地势、土壤、气候及生产管理水平而定。小区的划分要兼顾“园、林、路、渠”进行综合规划,一般以2~3.34公顷为宜。过大不便管理,过小又会增加非生产用地,浪费土地。小区的形状通常以长方形为宜,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例一般为2~5:1。其长边,即小区走向,应与防护林的走向一致,这样可以减轻风害。山地丘陵、缓坡地可用带状、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状,其长边可随地势起伏,沿等高线方向弯曲延伸,以便修水平梯田,保持水土。用滴灌方式供水的果园,小区可按管道的长短和间距划分。原有的建筑物或水利设施均可作为栽植小区的边界。目前我国多数农村的果园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小区规划时需要按承包户、组、队所承包的面积划分栽植小区。道路应以建筑物为中心,以便于全园的管理和运输。道路由干路、支路和小路组成。主路居中,贯穿全园,并与公路、包装场等相接。山地果园的道路可呈“之”字形绕山而上,上升的坡度角不要超过7°。干路路面宽6~8米。支路是果园小区之间的通路,需沿坡修筑,路面宽4~5米。小路又称作业道,是田间作业用道,如行驶小车或机动喷雾器等,路面宽2米左右。山地窄梯田边埂可作小路用,不必再修作业道。平地果园道路常与排灌渠道和林网相结合,以便节约土地。在规划果园时,应做好辅助建筑物规划,包括管理用房、仓库、农具室、包装场及农药配制场等。包装场应尽可能设在果园的中心位置,药池和配药场宜设在交通方便处或小区的中心。山地果园的畜牧场,应设在积肥、运肥方便的稍高处,包装场、贮藏库等应设在稍低处,而药物贮藏室则应设在安全的地方。1.灌水系统由水井(或灌水池)、干渠和支渠组成。干渠、支渠应设在果园较高处,山地果园干渠应设在沿等高线走向的上坡;滩地、平地干渠可设在干路的一边,支渠可设在小区道路的一侧。干渠的作用是将水引至果园中,纵贯全园;支渠将水从干渠引至作业区。为保证及时且充分供水,平地果园每4~6.67公顷需配一眼水井,山地果园需修梯田蓄水,临河果园需修渠引水到园。在山区和干旱地区,如果无法灌溉,最好采用穴贮肥水、积蓄雨水等方式,为苹果树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我国水资源短缺,所以应大力提倡节水灌溉,目前主要有滴灌、渗灌、树下喷灌和小管出流等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可以避免渠道灌溉中水分渗漏和蒸发损失的缺点,但一次性投资大。喷灌的投资和效益介于渠道灌溉和滴灌之间。从苹果生产的发展看,发展滴灌、喷灌更经济。山地果园采用喷、滴灌方式,可以不用造梯田和平整土地,辅之以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可节省大量的投资。2.排水系统对于夏季雨水大、容易积水,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建立排水系统非常必要。排水系统由排水干沟、排水支沟和排水沟组成,分别配于全园和小区内。一般排水干沟深80~100厘米,宽2~3米;排水支沟较排水干沟浅些、窄些,深50~100厘米,上宽80~150厘米,底宽30~50厘米。各级排水沟相互连通,以便顺畅排水出园。在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检查排水沟是否通畅;在大雨后,要及时检查积水是否都已排出。我国苹果的种植长期坚持“上山下滩、不与粮争地”的原则,许多苹果园是建在山坡、丘陵或高原上。据统计,我国坡地苹果园占总面积的2/3以上。加之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降雨集中,暴雨频发,果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丘陵和坡度大的山地苹果园,水土保持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每一位苹果园业主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改造地形、密植、种林带、种草、改土和建设蓄水坝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集存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充分发挥保持土、肥、水的作用。修建梯田,是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山坡地水土保持手段。等高梯田是山地果园应用普遍的一种水土保持形式,它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便于机械作业和果园灌溉。按修筑梯田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壁梯田和土壁梯田。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由于土质比较松散,梯田埂最好用石头砌,其坚固耐用,维护费用较低。西北地区土质坚硬,可以用土堆筑梯田埂。梯田面的宽度和梯田埂的高度,可视果园的坡度而定。一般坡度越大,梯田面的宽度就越要窄一些,这样可以相应地降低梯田埂的高度,增强抗雨水冲击的能力。梯田面的外侧要略高于内侧,以利于蓄水抗旱,防止水土流失。另外,还有撩壕和鱼鳞坑等方式,撩壕常用于坡度小的地方,而鱼鳞坑多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区。果园生草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结构,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最好实行生草制度。通过果园生草、种绿肥和紫槐穿带(梯田壁半腰种植)等,可以形成良好的枝叶覆盖层,水土保持效果非常好。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风沙大,时有沙尘暴发生,严重影响苹果开花、授粉和受精。大风还能刮去肥沃表土,使土壤变得瘠薄,肥力下降。另外,沿海滩涂果园时常受到台风、海风的危害。所以,在苹果园四周营造防风林,对苹果树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在没有建立起农田防风林网的地区建园,都应在建园之前或同时营造防风林。防风林由主、副林带相互交织成网格。防风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的25~35倍,最佳防护范围为树高的15~20倍。大风通过林带后,风速降低19%~56%。防风林不但可以降低风速减少风害,还能增加空气温度和湿度,促进提早萌芽和有利于授粉媒介的活动。主林带以防护主要有害风为主,其走向垂直于主要有害风的方向。如果条件不许可,交角在45°以上也可。副林带则用以防护来自其他方向的风,其走向与主林带垂直。根据当地最大有害风的强度设计林带的间距大小,通常主林带间隔为200~400米,副林带间隔为600~1000米,组成12~40公顷大小的网格。山谷坡地营造防风林时,由于山谷风的风向与山谷主沟方向一致,主林带最好不要横贯谷地,谷地下部一段防风林,应稍偏向山谷口,并且采用透风林带。林带的树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与果树没有共同病虫害、生长迅速的树种,同时防风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北方地区防护林常用树种:乔木有各种杨树、泡桐、银杏、白蜡、法国梧桐、水杉、臭椿、苦楝、沙枣、山定子、杜梨和核桃等;灌木可用紫穗槐、酸枣、枸杞和枸橘等。林带的宽度,以主林带不超过20米、副林带不超过10米为宜。林带距果树北面要大于20~30米,南面为10~15米。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在果树和林带之间要挖一条宽60厘米、深80厘米的断根沟。断根沟可与排水沟和道路结合安排。进行苹果园苗木栽植规划时应确定栽植密度、栽植方式和品种配置。苹果乔化苗木、半矮化苗木和矮化苗木,在不同立地果园的栽植密度,如表3-1所示。栽植苹果苗木时,可根据苗木类型、立地条件具体确定栽植的密度,并根据密度准备充足的苗木。立地条件乔化(普通型乔化砧)半矮化(普通型矮化中间砧、短枝型乔化砧)矮化(普通型矮化自根砧、短枝型矮化中间砧)株行距(米×米)株数(株/亩)株行距(米×米)株数(株/亩)株行距(米×米)株数(株/亩)平原地、水肥地4~5×6~816~283~4×4~533~562.5~3×3~456~89高原干旱地4×5~628~333×4~544~562~3×3~456~111表3-1 苹果园栽植密度苹果园苗木栽植时,采取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混栽的方式。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方式有中心式和行列式两种。中心式是每隔两行主栽品种配置一行含授粉品种的苗行,而在含有授粉品种苗的行中,又是每隔两株主栽品种苗配置一株授粉品种苗。行列式是每栽四行主栽品种苗就栽一行授粉品种苗。具体的配置方式如图3-1所示。苹果是异花授粉果树。一个苹果品种的花,必须授以适宜品种的花粉,才能坐果。这就是建立苹果园时,需要配置授粉品种的原因所在。苹果主要品种的适宜授粉组合如表3-2所示,在建立苹果园时可以选择采用。图3-1 授粉树配置图主栽品种适宜授粉品种元帅系富士系、金冠系、嘎拉、千秋、津轻金冠系元帅系、富士系、秦冠富士优系金冠系、元帅系、津轻、千秋、秦冠嘎拉优系富士系、美国8号、藤牧1号、粉红佳人乔纳金优系富士系、元帅系、金冠系、嘎拉千秋优系嘎拉系、富士系、元帅系、津轻藤牧1号珊夏、美国8号、嘎拉系、津轻美国8号嘎拉系、珊夏、藤牧1号、元帅系澳洲青苹富士系、元帅系、嘎拉、津轻粉红佳人富士系、元帅系、美国8号津轻元帅系、嘎拉系、金冠系华冠嘎拉系、元帅系、富士系表3-2 苹果主要品种适宜授粉组合在栽植前3~6个月,要挖好定植沟(穴)。其规格为:沟深0.8米,宽1.0米,长与行长同;穴深0.8米,长、宽各1米。挖掘时,应把25厘米厚的表层土,独放一边备用。定植沟(穴)的回填,应按图3-2所示的顺序,由下往上地逐层进行。图3-2 栽植沟回填示意图回填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沟(穴)内45厘米以下的回填。把杂草、秸秆与生土分三层回填沟底;促其在高温、有氧条件下腐烂;同时,还可蓄雨水。时间为15~30天。土与肥下陷后可再补填。第二阶段是沟(穴)内45厘米以上的回填。在15~45厘米深处,用原来的表层熟土,与腐熟好的农家肥混匀,用来回填。上层15厘米用原生土回填,以便收蓄雨水,以备栽植。目前,北方多以春季栽植为主。要提倡秋季栽植,特别是本地育苗的,可在9~10月份带土栽植(图3-3)。秋季栽植的,在冬季要做好防寒防旱工作。栽植时要拉线定点。将栽植坑挖在准备好的定植沟(穴)中。根据苗木根系大小,一般挖0.3米×0.3米×0.3米的栽植坑。图3-3 带土栽植栽植苹果苗木,要掌握好以下原则:伤根修剪,蘸好泥浆;根系舒展,根颈地平;回土填实,栽后浇水;保墒增温,促根生长。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即土壤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质土粒、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一般占土壤总体积的40%左右。土壤固相是土壤的主体,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它的组成、性质、颗粒大小和配合比率,也是土壤性质的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根据组成可分成三大类(表3-3)。1.沙土(热性土)含沙量≥50%,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施肥浇水易分多次进行。2.黏土(冷性土)黏粒含最≥30%,养分充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出苗难,后劲大。3.壤土(二合土)沙黏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度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壤土最适合苹果生长。质地类型质地名称颗粒组成(%)沙粒1~0.05毫米粗粉粒0.05~0.01毫米黏粒<0.001毫米沙土粗沙土细沙土面沙土>7060~7050~60壤土沙粉土粉土粉壤土黏壤土沙黏土>20<20>20<20>50>40—<40——<30—>30>30—黏土粉沙土壤黏土黏土30~3535~40>40表3-3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土壤中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质颗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般通过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团聚体。土壤颗粒之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及相互间的比例,决定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它不仅影响到土壤中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各种肥力因素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决定土壤的耕作性能。此外,黏粒和腐殖质及其二者的结合物都是土壤胶体,这些胶体的带电性和具有的表面能,具有很强的吸附物质能力,从而影响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及其他诸多性质。苹果生长的土壤环境是否适宜,不仅决定于土壤的基本组成,还与土壤的基本性质密切相关。土壤的酸碱度,对苹果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强酸性土壤会影响硅酸、镁、磷酸等的吸收,造成根部发育不良;强碱性土壤会造成氮、磷、铁、钙等吸收不良,引起果树发生缺素症,影响树体的健康。不同的营养元素在不同的pH值环境中,因其存在状态和形式不同,元素的有效性不同。一般来说,铁、锰、锌、铜、钴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其他营养元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苹果最喜欢弱酸性土壤,以pH值在5.4~6.8为最好(图3-4)。图3-4 不同土壤pH值之下微生物和营养元素的活化状态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一个果园肥力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一个果园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是进行土壤改良的核心内容。土壤有机质是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形态有机成分,主要有新鲜的有机质、半分解有机残余物和腐殖质(图3-5)。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供给树体营养、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特别是在进行高品质的果品生产时,必须有较高的土壤有机质水平。我国中低产田有薄层土壤、盐碱土和风沙土等,通过土壤改良的方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改土、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图3-5 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利用过程 -
报告思南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
出版时间:2010汪志伟作者简介:汪志伟(1985 ~ ),男,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与应用,电话:13638114396,E-mail:swuwzw@163.com。 卢方林 王克贵(贵州省思南县植保植检站 贵州思南 565100)摘要:调查了思南县农作物病虫测报体系人员、监测设备及测报工作开展等基本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发展对策,与同行进行交流,以希促进县级农作物病虫测报系统日趋完善。关键词:病虫测报;测报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测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实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前提,是“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健全有效的测报体系是完成测报任务的前提。近年来,受农业生产形势、农村劳动力变化、气候等多因素影响,思南县病虫测报工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摸清本县目前测报工作现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思南县测报体系现状进行调查,并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1 测报工作现状1.1 基本情况思南县地处黔东北,横跨乌江中游,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11′。全县共27个乡(镇),171个村,耕地面积2.93 万公顷,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水稻、玉米、红薯、小麦、马铃薯、豌豆和胡豆等粮食作物,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和花生为优势。1.2 测报人员全县有县级植保站和全国区域病虫测报站各1个,共有干部职工13人,其中专职测报员4人,兼职测报员3人。27个乡(镇)均无测报人员。1.3 仪器设备目前全县病虫测报系统有虫情自动测报灯1 台、电脑5 台、数码相机2 台,无其他专业病虫监测设备。1.4 工作开展情况1.4.1 监测对象农作物病虫测报分为系统测报和常规测报,系统测报对象主要有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小麦条锈病,常规测报对象以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油菜等作物重大病虫为主。很少开展蔬菜、果树、茶叶、烤烟和花生等病虫预测预报。1.4.2 病虫情报发布年发布病虫情报20余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95%以上。主要以纸质病虫情报、手机短信及网络等形式,将病虫发生及防治相关信息发送到各级政府、村委会、乡镇农技站,以及时指导全县大面积防治。年均累计指导防治面积约3.2万公顷。2 当前测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效益农业的发展,病虫测报的范围、要求和目标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县的病虫测报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1 乡(镇)无测报人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农技站始终没有植保干部,更谈不上测报人员,病虫监测工作乡镇农技站都是临时安排,测报体系在乡级存在断档现象。2.2 人员结构不合理,且人员未得到充分利用一是人员偏少。平均每名专职测报员需要承担0.74万公顷耕地测报任务,面广人少,对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的难度大。二是结构不合理,人员及知识结构存在严重断档。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比例小,在乡镇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挪用的现象,难以一心一意搞农业工作,搞病虫监测就更谈不上了。三是植保站和测报站都在开展病虫测报工作,造成了部分测报任务的重复,致使人员浪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3 经费不足本县没有测报专项经费,乡级更谈不上测报经费。由于财政经费包干,各乡镇农技站为保“吃饭”,以搞经营为主,正常业务开展的难度越来越大;财政投入少,监测设备更新跟不上,监测范围受到限制。2.4 病虫历史资料丢失严重病虫历史资料能准确反映各病虫的发生演替规律,是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本县测报人员变动大,测报队伍不稳定,造成大量病虫历史资料的丢失,降低了病虫预报,特别是中长期预报的准确率。2.5 监测手段较落后目前病虫测报仍以传统的监测手段为主,全县无一个病虫观测场,除自动虫情测报灯外,无孢子捕捉仪、田间小气候观测仪等专业病虫测报仪器。2.6 病虫情报发布方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传统农业病虫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存在着耗时长、覆盖范围小、人力物力消耗大等不足,且必须依靠各乡镇农技站大力宣传、贯彻,若遇上宣传力度不足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异常,突发性害虫、流行性病害频繁发生,仅靠传统方法来发送病虫信息及指导农民进行病虫防治,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3 发展对策及建议根据本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本县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尽快形成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在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3.1 加强体系建设,形成健全的测报网络一是在乡镇设立测报基点。从各乡镇农技站抽调一名技术骨干负责本辖区内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形成省、地、县、乡四级病虫测报网络,以确保了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植保站与测报站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避免测报工作的重复,使测报人员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利用每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选聘高校优秀的植保、农学等专业毕业生,以夯实测报队伍,促进全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3.2 保障经费供给,确保测报工作顺利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公益性事业,为确保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应将测报经费像执法大队执法工作经费一样列入各级财政预算。3.3 改进测报手段,提高预报准确率随着“思南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成,病虫观测圃、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器、田间小气候观测仪、移动数据采集及GPS、病虫电视预报编辑制作等仪器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改进病虫测报手段,提升全县的病虫监测水平,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3.4 开展病虫电视预报,提高病虫情报时效性及覆盖率长期以来,本县农作物病虫预报的发布主要采用印发情报以“接力棒”的方式传递。由于环节多,历时长,传播范围有限,对一些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防治的指导作用收效较小。虽然近年增加了网络、手机短信等病虫情报发布方式,但病虫信息仍难及时到达农户手中,致使病虫预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作物病虫预报可视化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形象生动,信息传递快捷、时效性强,信息覆盖面广、普及率高等显著特点。在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由县植保站和测报站制成电视预报节目,在县电视台和各乡镇电视台播放,使全县广大农户及时了解各时期农作物病虫识别及防治相关信息,提高病虫情报时效性及覆盖率,全面提升全县病虫防治水平。3.5 增加监测对象,拓宽测报范围长期以来,本县病虫测报工作一直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优势作物病虫为主要监测对象。近年来,县委、政府大力发展烤烟、无公害果蔬、生态茶等产业,蔬菜和茶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开展烤烟、蔬菜、茶叶、果树病虫测报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王敏杰,李宇,高献国等.濮阳市农业病虫害测报体系现状及建议.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07~108[2]吕国强,赵文新,王建敏等.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中国植保导刊, 2009,29(10):36~38[3]罗凤娟.五华县创新病虫测报公共服务的实践.广东农业科学,2007(11):61[4]亢火明,黄殿瑞,崔会跃.电视病虫预报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开发应用.安徽农学通报,2009, 15(20):131~132[5]张跃进,汤金仪,姜玉英等.农作物病虫可视化发展与应用前景.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 (11):40~42 -
报告(十一)小地老虎(Black Cutworm,Greasy Cutworm)
出版时间:2009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属鳞翅目Lepidiptera,夜蛾科Noctuidae。世界各国及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图3-31 小地老虎为害状(上:心叶枯死;下:茎基部咬成缺刻)图3-32 茎基部被咬食成孔洞地老虎为杂食性,可为害多种作物,几种地老虎的为害状基本一致。幼虫啃食植株幼苗茎基部,将其咬断,致使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可造成毁种。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双栉齿状,分支渐短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丝状。前翅暗褐色,前缘色较深;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为暗色中间夹白的波状双线,前端部分夹白特别明显;剑纹轮廓黑色;肾纹、环纹暗褐色,边缘黑色;肾纹外侧有1个尖朝外的三角形黑纵斑;亚缘线白色,齿状,内侧有2个尖朝内的三角形黑纵斑。3个斑相对。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边缘黑褐色。卵高约0.5mm,宽约0.6mm,半球形,表面具纵棱与横道。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50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布满龟裂状皱纹和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头部黄褐色至暗褐色,额区在颅顶相会处形成单峰。腹部第1~8节背面有4个毛片,后方的2个较前方的2个大1倍以上。臀板黄褐色,有2条深褐色纵带。蛹红褐色或暗褐色,长18~24mm,腹部第4~7节基部有1圈刻点,在背面的大而深,腹端具1对臀棘。图3-33 小地老虎成虫图3-34 小地老虎幼虫小地老虎属南北往返的迁飞性害虫,故在全国各地发生世代各异。在辽宁1年发生2~3代。越冬代成虫迁入时间为4月中、下旬;第1代发蛾期为6月中、下旬;第2代为8月上、中旬;第3代(即南迁代)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于春季为害多种作物幼苗;秋季为害秋菜。1.农业防治 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适时晚播,避开害虫为害高峰。在玉米苗定植前,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等杂草,堆放诱集其幼虫,然后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清晨在被害苗株的周围,寻找潜伏幼虫,进行捕捉。2.物理防治 在春季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越冬代成虫。也可用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 毒饵诱杀,豆饼(麦麸)20~25kg,压碎、炒熟后均匀拌入40%辛硫磷乳油0.5kg,按600kg/hm2撒于幼苗周围;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稀释液喷浇地面;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1:200配制药土,按500kg/hm2撒施。 -
报告(十八)大灰象(Big Gourd Shaped Weevil)
出版时间:2009大灰象[Sympiezomias velatus(Chevrolat)],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山西、河南、陕西、安徽、湖北和内蒙古等地均有发生。成虫可取食粮食作物、棉花、麻类、花生、豆类、牧草及各种苗木嫩叶、茎,使植物组织受损,出现缺刻;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为害作物根部。图3-44 幼苗被害状成虫体长7.3~12.1mm,宽3.2~5.2mm。雄虫宽卵形;雌虫椭圆形。体黑色,密覆灰白色具金黄色光泽的鳞片和褐色鳞片。褐色鳞片在前胸中间和两侧形成3条纵纹,在鞘翅基部中间形成长方形(近环状)斑纹;鞘翅卵圆形,末端尖锐,中间有1条白色横带,横带前后、两侧散布褐色云斑,鞘翅各具10条刻点列。小盾片半圆形,中央具1条纵沟。前足胫节端部向内弯,有端齿,内缘有1列小齿。雄虫胸部窄长,鞘翅末端不缢缩,钝圆锥形;雌虫腹部膨大,胸部宽短,鞘翅末端缢缩,且较尖锐。卵长椭圆形,1mm×0.4mm,初乳白色,两端半透明,经2~3天变暗,孵化前乳黄色,数十粒卵粘在一起,成块状。老熟幼虫体长约14mm,乳白色。头米黄色。上颚褐色,先端具2齿,后方具1钝齿,内唇前缘有4对齿状突起,中央有3对齿状小突起,后方的2个褐色纹均呈三角形。蛹长9~10mm,长椭圆形,乳黄色,复眼褐色。喙下垂达前胸,上颚较大。触角垂至前足腿节基部。头顶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弯曲,其末端两侧各具1刺。图3-45 大灰象成虫大灰象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成虫隔年交替越冬。成虫于5~6月为害作物苗期,有群居性和假死习性。卵产于叶片上,呈块。参见蒙古土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