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二十七)粟灰螟(Millet Stem Borer)
出版时间:2013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又名甘蔗二点螟,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ea)。它是我国北方谷子、高粱上的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北部等谷子产区,以及广东、台湾、广西和四川等省(区)的部分甘蔗产区。粟灰螟以幼虫蛀茎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心叶丛中取食,3龄后分散,从茎基或第一、第二节叶鞘处蛀茎为害。蛀茎孔处附近有少量粪便或植株组织碎屑,而玉米螟粪便粒较粗、量多。幼虫在茎内为害15天左右,再转株为害,导致枯心苗。高粱进入孕穗期,幼虫取食穗枝梗及穗柄。受害植株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穗发育不良,籽粒干瘪、早衰,遇风倒伏则损失更大。此外,粟灰螟为害常常引发高粱穗、茎腐病,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变劣。粟灰螟食性比较简单,在北方主要为害谷子,有时也为害糜黍类、玉米、高粱等作物和狗尾草、谷莠子等禾本科杂草。成虫淡褐色,体长8.5~10mm,翅展18~25mm。前翅中央有1个小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灰白色。卵扁椭圆形,长0.8mm,表面有网状纹,孵化前为铅黑色。幼虫分5龄,灰黄褐色,腹背有5条紫褐色纵向条纹,中线稍细。蛹纺锤形,长12~14mm,腹部5~7节周围有数个褐色凸起,初蛹乳白色,羽化前深褐色。粟灰螟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高粱、谷子等根茬内越冬。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越冬幼虫5月下旬化蛹,6月初羽化,一般6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随之进入产卵盛期。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为害,第二代幼虫为害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华北地区越冬代幼虫4月下旬化蛹,成虫在5月下旬盛发,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幼虫为害期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成虫产卵盛期7月下旬,幼虫为害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害后以老熟幼虫越冬。南方主要为害甘蔗,一年发生4~5代,海南省发生5~6代,田间世代重叠,1、2代幼虫为害蔗苗,造成枯心,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蔗笋及残茎上越冬。图3-76 粟灰螟为害状(左:枯心;中:茎基部钻孔;右:钻蛀茎秆)图3-77 粟灰螟(左:成虫;右:蛹)图3-78 粟灰螟幼虫成虫趋光性强,昼伏夜出,卵以块状多产于叶背,少数产于叶正面,卵期2~5天。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喜群集为害,3龄后分散,由茎基或叶鞘处蛀茎为害。幼虫在茎内为害15天左右,再转株为害。老熟幼虫爬至茎基部化蛹,末代老熟幼虫可直接越冬。粟灰螟越冬基数与田间枯心苗率关系较为密切,越冬虫量大,则枯心苗率高。在适宜温度下,雨水多、相对湿度高有利其发生。1.农业措施防治 秋季翻耙,将根茬暴露在地表,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越冬幼虫可大量死亡。人工摘除枯心苗,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 首先要掌握虫情,成虫发生数量及产卵始期,适时指导防治。在卵盛孵期至幼虫蛀茎前施药,每亩用5%甲萘威(西维因)粉剂1.5~2kg,拌细土20kg制成毒土,撒在幼苗根际;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50~100ml,拌细土15~20kg,拌匀后顺垄撒在苗根附近,形成药带,效果较好;也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报告关于完善海南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探讨
出版时间:2010林伯能 王茀望 张曼丽(海南省植保植检站 海南海口 570203)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蓬勃发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基础性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能满足病虫调查监测工作的需要。但是,大部地区病虫测报经费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因此病虫测报部门普遍且突出存在运行经费不足问题,难以满足日常测报工作的需要。关键词: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病虫测报经费;政府投入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种植业。海南的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近200万亩,水果面积约260万亩,其中,香蕉面积约60万亩。在2009年海南冬交会上,共签订单505.4万吨,成交金额143.2亿人民币和5.1亿美元。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是天然的温室,四季如春,农作物病虫发生速率高、为害重,因此海南是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严重省份之一,每年农业有害生物为害造成巨大,据统计,2009年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2 993.47万亩次。近年来海南年防治用药1万多吨,用药量大不仅耗费大量资金,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会造成农产品污染,2010年的海南豇豆事件,令海南省的农民损失惨重。海南西南部蝗区,干旱少雨,食料丰富,气温高,飞蝗繁殖快,因此东亚飞蝗发生密度高。1987年、1988年及1991年,东亚飞蝗大发生时,虫口密度最高的达每平方米2 500多头,大片的水稻、甘蔗被吃光,农民损失惨不忍睹,当时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政府调动部队飞机防治、同时,调动农垦的大量工人及发动广大群众开展防治,终于使飞蝗的为害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其起飞扩散为害。此后,各级政府对海南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更加重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已建设了东亚蝗地面应急站、农作物病虫区域测报站及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10余个,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络基本形成。重大病虫的发生信息传输基本上实现网络化,部分市县重大病虫害的预报能做到可视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为农民防控工作及时提供情报信息,使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2009年全省防治面积达3 156.03亩次,粮食挽回损失278 264.50吨,果树挽回损失404 034.48吨,蔬菜挽回损失564 778.09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虽然海南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网络基本形成,基础性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能满足病虫调查监测工作的需要。但是,海南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还不够完善,如大部分市县政府还没有将病虫测报经费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因此病虫测报部门普遍突出存在运行经费不足问题,难以满足日常测报工作的需要。许多地方基层测报站基本的办公、通讯、交通费用不足,对于下乡调查、大田普查等测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难以发挥病虫测报指导防治的作用。海南省目前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建议探讨如下。1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1.1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基础,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为防控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指导的重任,只有充分发挥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的作用,才能切实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保海南农业生产安全。海南的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发生范围广,来势猛、发生面积大,为害损失重,威胁海南省农业生产安全,阻碍海南省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完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确保其正常运转,对控制重大病虫发生为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1.2 政府应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承担投入责任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是植保部门的一项公益性职能之一,同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也是政府部门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如气象台风监测预警一样,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无偿为广大民众服务,因此,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正常运行所需经费应该由政府提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监测预警,重大病虫草鼠害的暴发流行将难以有效控制,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历来受到各级领导和植保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海南省通过第一、第二期植保工程的建设,基层重点县级植保站,尤其是全国病虫测报网600 个区域站的基础性工作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能满足病虫调查监测工作的需要。2 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影响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2.1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经费严重不足,监测预警工作开展不平衡据统计,2009年海南全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2 993.47万亩次。如果按平均每亩次损失10公斤算,造成作物产量损失近30万吨。虽然损失30万吨是个大数,几乎没有几个经济实体能承担,但如果损失由所有农民共同承担,平均每个农民的损失数的将会变得很小,因此,往往造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民的损失不够重视,政府对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防治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当重大病虫暴发成灾时,如1987年、1988年、1991年东亚飞蝗在海南西南地区暴发成灾,大片甘蔗被连片吃光,作物的巨大损失也是由农民承担。其实,对农作物重大病虫的防控,不只是农民的责任,地方政府应在重大病虫害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方面承担主要责任,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投入所需经费,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海南大部分市县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经费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因此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经费严重不足,部分区域站农作物病虫害系统调查及大田普查工作难以开展,当前我国已制定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及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由于部分地区监测经费不足,因此要执行技术规范相当难。如要开展农区鼠害监测需要交通工具,捕鼠鼠夹及测量用具:游标卡尺或常规直尺、普通天平或电子天平、弹簧秤或克秤,以及解剖用具:医用解剖刀或解剖剪,消毒剂及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品。对捕获鼠的处理,则需对捕获鼠用乙醚熏蒸5 分钟,以杀死附着在其上的寄生虫,并在鼠解剖后,深埋处理;捕鼠后鼠夹和解剖工具需用医用酒精、新洁尔灭等浸泡、清洗等。每一项都需要经费,但是规范只是下达任务,要求基层同志应该如何做,及如何上报,并不能解决执行规范的人员的实际困难。因此,当地领导对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开展。当地领导对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真正重视的地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开展顺利,否则,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将举步维艰。现在已建成的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区域站,有人员、设备不缺,如果只因运行经费问题使国家投入巨资建立起来的监测预警无法工作,将非常令人遗憾!2.2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队伍不稳定随着地方机构改革的深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尤其是乡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据统计,2007年底,全国乡(镇)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属于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仅占乡级推广机构总数的13.3%,归乡级政府管理的占70.0%,实行以乡级政府为主,县乡共同管理的占16.7%。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形成了条块分割,人事分离,“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管不了人”,造成体系管理严重脱节,尤其是乡级和村级植保测报力量非常薄弱,很多地方基层没人负责这项工作。目前,海南省大部分市县农技中心人员不属于公务员,也没有绩效工资。因此,测报人员工资待遇较低,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收入越来越低。当前,从事病虫测报工作的研究生一级工作人员,月工资也就1 200元左右,远远低于中专毕业的小学教师的收入,然而,病虫测报工作的责任大、任务重、强度高、时间长。如我国南方负责水稻病虫测报的技术人员在每年5 ~10 月,要天天下田;对于稻纵卷叶螟的成虫赶蛾调查,更是要在每天早晨5∶30以前下田,十分辛苦。但测报人员的待遇低,甚至不及从事植保其他专业人员。致使病虫测报队伍不稳,问题突出,测报人员流失严重,技能传承断代。3 建议与希望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国发 〔2006〕 30号文件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文件,逐步提高测报人员待遇,稳定测报队伍。特别是要尽快将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重大病虫监测顺利进行,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象气象预报一样,打开互联网就能直观地看到全国各地主要病虫的发生动态和发展趋势;有重大病虫灾情的潜在危险时,都能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纸等媒体提醒广大农民不失时机地开展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控制在成灾之前,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参考文献[1]刘万才,姜玉英,张跃进等.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中国植保导刊,2009, 29(8):28~32[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10-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19/content 10218932.htm -
报告(三十三)中华稻蝗(Chinese Rice Grasshopper)
出版时间:2009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属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Acrididae。全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其中华东、华中地区发生较重。近年来辽宁稻区发生有加重趋势。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芦苇等及禾本科杂草。成虫和蝗蝻为害玉米叶片时,造成叶片缺刻。严重时,常常将叶片吃光,仅剩中脉。图3-85 植株被害状雄成虫体长18~27mm,前翅长14~24mm;雌成虫体长24~39mm,前翅长20~31mm,黄绿色或黄褐色,头大,颜面略向后倾斜。复眼灰色,触角褐色、丝状。从头部复眼后方至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深褐色纵条,前胸腹板有锥形瘤状突起。前翅长度达到或刚超过后足胫节中部,雌虫腹部第3~4节背板后下角有1齿突,下生殖板后缘有4齿,各齿距离相等。若虫称蝗蝻,一般6龄,老熟若虫全体绿色,头大,复眼椭圆形,银灰色。卵深黄色,卵粒长圆筒形,长约4mm,中央略弯,端部稍大。卵囊短茄形,大小为9~14mm×6~10mm,有盖,褐色。每个卵囊一般有卵30余粒。卵呈2纵行排列于卵囊中。图3-86 中华稻蝗(上:蝗蝻;下:成虫)中华稻蝗在我国长江以北1年1代,长江以南1年2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产于田埂、沟边、湖边以及荒草地等潮湿、疏松的表土中,深度1.2~1.6cm。初孵化若虫先集中在杂草或田边稻株上取食,3龄后活动力增强,向水稻和玉米田中迁移为害。成虫羽化后14~40天交配,交配后10~40天产卵。1.农业防治 进行湿地整治,除草防虫。冬、春季深翻土壤,清除田埂、沟渠边杂草,有条件进行冬灌,可有效杀灭虫卵。2.化学防治 在中华稻蝗发生较重时,选用40%乐果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三氯氟氰菊酯乳油喷雾。 -
报告(十五)白边地老虎(White Margined Noctuid)
出版时间:2009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Leech),属鳞翅目Lepidi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国外日本、朝鲜半岛有发生。参见小地老虎的为害状。成虫体长16~19mm,翅展42~45mm。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微栉齿状。胸红褐色,颈板中央有黑、白横纹。前翅狭长,灰褐色至红褐色,颜色、斑纹变化大,但可分两种基本色型。一种白边型:前缘具明显灰白色至黄白色宽边;中室后缘有白色狭边;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明显;剑纹黑色,环纹及肾纹灰白色,明显;亚缘线淡色;缘线呈黑褐色。另一种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边、淡斑、黑斑。后翅均褐色,缘毛灰白色,基部有黄白色细线及褐色线。卵球形,直径约0.7mm,初乳白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mm,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头黄褐色,有明显八字形斑纹。胸、腹部气门线以上区域淡黑色;气门线以下浅褐色或浅灰色。臀板黄褐色,前缘及两侧深褐色,小黑点集中于臀板基部,排成2个弧形。蛹长18~20mm,黄褐色,腹部第3~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末端有1对臀棘。图3-39 白边地老虎(左:成虫;右:幼虫)(张治良摄)白边地老虎在我国东北1年发生1代。以成熟卵在表土中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5~6月是幼虫为害期;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化蛹;8月初成虫交配产卵,并以卵越冬。参见小地老虎防治。 -
报告二、症状
出版时间:2015黑松枝枯病主要发生在2~10年生的枝条和树干上,主要为害皮层部分。症状类型有多种,如顶芽枯死、枯叶、枯梢、根腐、软枝、生长不良等,发病严重时,即使是数十年生的大树全株亦无一健康的新梢。病原菌常在树木的下层侧枝上生存,先从树冠下一二层个别枝条开始发病,其上的针叶先变为灰绿或黄绿,逐渐红褐色,当针叶变为红褐色时,被害枝干则明显失水干枯,木质部与韧皮部分离,整个枯死的枝条变脆,易于折断(图9~图10 黑松枝枯病症状)。图9~图10 黑松枝枯病症状 -
报告(二十五)黏虫(Oriental Armyworm)
出版时间:2013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又名东方黏虫,俗称行军虫、五花虫、剃枝虫、夜盗虫等,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我国农作物的重要迁飞性害虫,除新疆未见报道外,遍布全国各地。黏虫是一种杂食性、暴发性、间歇性发生的暴食性害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巨大损失。黏虫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潜伏在植株心叶中,啃食叶肉造成孔洞。3龄后幼虫为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仅存植株主脉,再成群转移至附近田块为害,损失重大。黏虫主要为害麦、稻、粟、高粱、玉米等多种禾谷类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棉、麻、豆类、果树、林木及牧草等16科100余种植物。成虫淡褐或黄褐色,体长15~20mm,翅展35~45mm,触角丝状,胸发达。前翅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淡黄色圆斑,外圆斑下方有1个小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向内伸的斜线。卵半球形,直径0.5mm,初乳白色,渐黄褐色,孵化前黑灰色,有光泽。每个卵块由数十粒至数百粒组成,多为3~4行排列成长条状。叶片上的卵块常包被在筒条状的卷叶内。幼虫分6龄,老熟幼虫体长35~38mm,头黄褐色,中央有1个黑褐色“八”字纹,腹背线白色,亚背线蓝色或黑褐色。幼虫体色多变,有浅黄绿、灰绿、黑褐色,大发生时多显黑色;背中浅白色,边缘有细黑线,两侧各有2条极明显的浅色宽纵带,两纵带的边缘均饰白色细线。蛹褐色,长20mm,腹背5~7节各有一横排小点刻;尾刺3对,中间1对粗直,侧面2对细而弯曲。图3-68 植株被害(叶片缺刻,主脉残存)黏虫发生世代随地理纬度及海拔高度而异。冬季生活状态也不同,在北纬33°以北地区基本不能越冬,南岭以南冬季尚可为害。成虫具有迁飞习性,每年有规律地进行南北往返远距离迁飞,从而构成全国各发生区虫源的紧密衔接。根据发生特点,我国基本划分为5个发生区。①越冬代发生区:位于粤、桂、滇、闽及黔南地带,1年可发生5~6代。②1代发生区:位于长江及黄淮流域以及鲁南地带,1年可发生3~4代。③2代发生区:位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15省、市,1年发生2~3代。④3代发生区:位于东北三省、内蒙古、冀、鲁、晋及京津地区,1年发生2~3代。⑤晚秋世代发生区:主要为越冬代发生区的部分地区。图3-69 黏虫(不同龄期幼虫)图3-70 黏虫老龄幼虫(左:幼虫;右:头部放大)成虫喜食蜜露,羽化后需补充营养方可正常产卵繁殖。白天栖息在植株间,傍晚活动。成虫喜生长茂密的农田,将卵块产在叶尖及枯黄的叶片上,并分泌胶质物将卵裹住。每块卵10余粒至数百粒,每头雌虫可产1000~3000粒,卵期3~6天。幼虫期22~25天,初孵幼虫怕光,集聚在心叶内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4~6龄为暴食期,食量占总量的90%以上。幼虫老熟后移至植株根部做土茧化蛹,蛹期9~11天。黏虫在气温19~23℃和相对湿度50%~80%时生存最适,30℃以上产卵量降低。在蛹羽化及卵盛孵期,雨水过多不利于其存活。图3-71 黏虫(左:成虫;右:蛹)1.农业措施防治 在越冬区,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压低越冬虫量,控制翌年的一代虫源。在北纬33°以南地区,秋季应结合作物的中耕,铲除杂草,控制3代黏虫,减少越冬虫源,降低第1代发生区的发生程度。在1~3代发生为害区,通过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等,控制田间小气候,可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2.诱杀防治 成虫发生期,田间插放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放置糖醋盆诱杀成虫,压低田间卵和幼虫的发生密度。于成虫产卵期,在田间插放谷草把诱卵,定期集中烧毁处理,或人工采卵,降低田间虫口密度。3.化学防治 在幼虫3龄前及时防治,用20%灭幼脲1号胶悬剂或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喷雾;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和0.3%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粉等喷洒;或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5ml兑细沙1.5kg制成颗粒剂,用量1.5kg/亩,均匀撒施于植株新叶喇叭口中。4.生物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黏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较好。 -
报告(二十二)玉米螟(Asiatic Corn Borer)
出版时间:2009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又名钻心虫,箭秆虫等,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世界性害虫。我国玉米螟优势种类为亚洲玉米螟,在玉米、高粱种植地区均有发生,而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主要分布于新疆伊宁玉米产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河北等地欧洲玉米螟常与亚洲玉米螟混合发生,但以亚洲玉米螟为主。玉米螟食性很杂,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有数十种,主要为害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麻及豆类。玉米螟以幼虫蛀茎为害,一般3龄以下幼虫“潜藏”为害,4~5龄为钻蛀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心叶丛,蛀食心叶造成针孔或“花叶”。3龄后幼虫蛀食,叶片展开时出现排孔。玉米进入孕穗期,幼虫取食雄穗。当雄穗逐渐散开时,幼虫开始向下转移蛀入雄穗柄或转移雌穗着生节及其上、下节处蛀入茎秆。穗期世代幼虫潜藏取食花丝继而取食雌穗顶部幼嫩籽粒,3龄以后部分幼虫蛀入穗轴、雌穗柄或茎秆。受害植株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籽粒干瘪、青枯早熟,折蓼掉穗。遇风倒伏则损失更大。此外,玉米螟为害常引发玉米穗、茎腐病的感染,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图3-53 田间为害状(植株上部折断)图3-54 叶片蛀成排孔图3-55 幼穗尖部蛀成孔道图3-56 成穗被害状图3-57 玉米螟亚洲玉米螟雄蛾黄褐色,体长10~14mm,翅展20~26mm。喙发达。复眼黑色。触角丝状。前翅黄色,斑纹暗褐色。前缘脉在中部以前平直,然后稍折向翅顶。内横线明显、呈波状纹,有一小深褐色的环形斑及一肾形的褐斑,环形斑和肾形斑之间有一黄色小斑。外横线锯齿状,内折角在脉上,外折角在脉间,外有一明显的黄色“Z”形暗斑,缘毛黄褐色。后翅浅黄色,斑纹暗褐色,在中区有暗褐色亚缘带和后中带,其间有一黄色斑。雌蛾翅展26~30mm,较雄性颜色淡,前翅浅灰黄色,横纹明显或不明显。后翅正面浅黄色,横线不明显或无。卵单粒扁平、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半透明。一般15~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体长约1.5mm,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头壳深棕色,体浅灰色或浅红褐色,有纵线3条,以背线较为明显,暗褐色。第2、3胸节背面有4个圆形毛疣,其上各生2根细毛。腹部1~8节背面各有2列横排的毛瘤,前列4个,后列2个,且前大后小。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型,上环缺口很小。蛹黄褐色至红褐色,长15~18mm,纺锤型。臀棘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欧洲玉米螟虫与亚洲玉米螟虫极为相似,从外部形态一般很难区分,主要需依据雄蛾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及性外激素的不同来鉴别。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东北及西北地区1年1~2代,华北平原2~4代,江汉平原4~5代,广东、广西及台湾5~7代,西南地区2~4代。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不同。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粱上产卵。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春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在棉花、玉米混种区,若春玉米面积小,棉花受害也会较重,造成断头和倒叶。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心叶期)和春玉米(穗期)。三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夏玉米穗及茎部。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后,二代成虫则转移到棉田产卵,为害棉花青铃。幼虫老熟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余粒,每雌虫可产卵400~500粒,卵期3~5天,幼虫5龄,历期17~24天。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3龄后蛀入为害,雄穗、雌穗、叶鞘、叶舌均可受害;老熟幼虫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6~10天。在玉米螟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及幼虫密度高,一般发生为害重。温度在25~26℃,相对湿度90%左右,对产卵、孵化及幼虫成活极为有利,暴雨可增加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发生重。夏玉米面积大,春玉米面积小,会集中产卵加重为害。相反夏作面积较大也会扩散发生,为害减轻。玉米螟的天敌种类也较多,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玉米品种的长势、叶色及生育期等不同,对玉米螟的发生数量表现出明显差异。1.农业防治 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压低虫源基数。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高温沤肥、秸秆还田、白僵菌封垛等措施,减少发生基数,降低发生程度。利用玉米对螟虫的抗性是综合治螟措施的重要一环,可减少化学防治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天敌,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项根本措施。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村屯及其附近设置高压汞灯进行大面积诱杀,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设灯时期为6月末至7月末,灯设在较开阔场所,灯距100~150m,灯下建一直径1.2m、深12cm圆形捕虫水池,水中加50g洗衣粉。3.生物防治 (1)白僵菌治螟:在东北地区,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玉米秸秆用孢子含量80亿~100亿/g的白僵菌粉100g/m3,用手摇喷粉器或分层撒布菌土进行封垛。在高湿度地区如广东、四川等地,玉米心叶期可施用白僵菌颗粒剂,用含量50亿/g的白僵菌粉与煤渣或细砂按1:10的比例混匀制成颗粒剂,于玉米心叶期施入心叶内,每公顷用量50~70kg。(2)释放赤眼蜂治螟:在东北地区利用柞蚕卵繁殖的对玉米螟高效寄生的松毛虫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在华南及华北利用人工卵或米蛾卵等繁殖玉米螟赤眼蜂及螟黄赤眼蜂,进行人工田间放蜂治螟。放蜂时期,田间百株卵块1~2块时(即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然后隔5~7天再放第二次蜂。每公顷两次共放蜂15万~30万头,每公顷每次放蜂30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大面积连片防治才能保证良好的防效。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性诱剂诱杀雄蛾。4.化学防治 玉米螟属于钻蛀性害虫,掌握施药时期特别重要,必须做到将螟虫消灭在蛀入茎秆或雌穗之前。主要是以颗粒剂心叶投药为主。心叶期投施3%克百威颗粒剂,或0.1%高效氯氟氰菊酯颗粒剂,使用时拌10倍煤渣或细砂颗粒,每株1.5g。或用1%对硫磷颗粒剂或1%辛硫磷颗粒剂,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颗粒剂1~2g。 -
报告(三十一)玉米耕葵粉蚧(Corn Root Mealybug)
出版时间:2009玉米耕葵粉蚧[Trionymus agrostisWang et Zhang],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在我国玉米生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两熟制地区发生普遍,尤以夏玉米受害较重。图3-80 植株被害黄化(右:茎基部密生虫体)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若虫和雌成虫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刺吸植株汁液,以玉米4~6叶期发生为害严重。粉蚧群集在地表以下玉米根茎基部和近地面的叶鞘内为害,受害幼苗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甚至整株枯萎。受害根部变黑,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部分根系肿大变粗,根尖发黑腐烂。由于其为害部位比较隐蔽,不易发觉,从叶片发黄到整株枯死仅3~5天,因此难以及时发现而延误防治。雌成虫体长3.0~4.2mm,宽1.4~2.1mm,长椭圆形而稍扁平,褐色,全身覆一层白色蜡粉,眼椭圆形发达而突出,触角8节,足发达。雄成虫体较小,长1.42mm,宽0.27mm,深褐色,3对单眼紫褐色,触角10节,口器退化,胸足发达,前翅长0.83mm,白色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卵椭圆形,大小为0.49mm×0.27mm,初产呈橘黄色,孵化前浅褐色,卵囊白色,棉絮状。若虫共有两龄,1龄若虫体长0.61mm,无蜡粉;2龄若虫体长0.89mm,宽0.53mm,体表出现白蜡粉,触角7节。蛹体长1.15mm,长形略扁,黄褐色,触角、足、翅明显,茧长形,白色柔密,两侧近平行。图3-81 玉米耕葵粉蚧玉米耕葵粉蚧在华北1年发生3代。以卵囊附着在玉米根茬、秸秆等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气温升至17℃时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扩散寻找小麦及禾本科杂草等寄主为害。第2代若虫孵化盛期一般在6月中旬末,正值夏播玉米2~3叶期,若虫迁移聚集到夏玉米根茎基部和近地面叶鞘内,吸取汁液为害,此时玉米抵抗力差,受害严重。第3代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害玉米或高粱,此时玉米已近成熟,影响不大。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雌成虫形成卵囊在寄主残体上产卵越冬。黄淮海夏玉米区,大多实行冬小麦—夏玉米二熟耕作制。早播夏玉米,常在小麦收获前麦行间点播,则小麦收获后不再翻耕灭茬,故为玉米耕葵粉蚧发生积累了大量越冬虫源。翌年越冬卵孵化后若虫为害小麦。小麦收获后,玉米耕葵粉蚧经过一个世代的增殖,种群数量激增,在玉米上为害加重。近年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耕葵粉蚧为害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抗虫品种。1.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严重发生地区,采用玉米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秋季收获后深耕灭茬,杀灭越冬卵,冬季在麦田浇抗冻水,可杀死部分越冬卵。2.化学防治 用48%毒死蜱乳油,或25%喹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进行灌根,效果较好。也可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