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八)暗黑鳃金龟(Mulberry Brown Scarabaeid)
出版时间:2013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Motschulsky),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科(Scarabaeidae)。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及辽宁省和河南省。在国外,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等国均有发生。暗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幼虫为害作物地下部分,咬断根茎,咬口整齐,或钻蛀块茎、块根,造成减产,严重者造成绝收。成虫啃食叶片,严重发生时,可将全株叶片几乎吃光。暗黑鳃金龟可为害多种粮食作物和果树、树木等。成虫体长17~22mm,宽9.0~11.5mm,窄长卵形,体被黑色或黑褐色绒毛,无光泽。前胸背板最宽处在侧缘中部以后,前缘具沿并布有成列的褐色边缘长毛,前角钝,弧形,后角直,后缘无沿。小盾片呈宽弧状三角形。鞘翅伸长,两侧缘几乎平行,靠后边稍膨大,每侧4条纵肋不明显。前足胫节具3个外齿,中齿明显近似顶齿。爪齿于爪下方中间分出,与爪呈垂直状。腹部腹板具蓝青色丝绒光泽。卵椭圆形,乳白色,后期洁白有光泽,大小2.5~2.7mm×1.5~2.2mm。老熟幼虫体长35~45mm,头宽5.6~6.1mm,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位于冠缝两侧。肛门孔3裂缝状,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无刺毛列,只有钩毛群,其上端有2个单排或双排的钩毛,呈“V”字形排列,中间具裸区。蛹体长20~25mm,宽10~12mm,腹部具2对发音器,位于腹部第4、第5节和第5、第6节背面中央节间处。尾节三角形,二尾角呈钝角岔开。雄蛹外生殖器明显隆起,雌蛹可见生殖孔及其两侧的骨片。图3-21 暗黑鳃金龟(左:成虫;右:卵)图3-22 暗黑鳃金龟(左:幼虫;右:蛹)暗黑鳃金龟一般1年发生1代。以3龄老熟幼虫越冬。6~7月为成虫发生期,成虫昼伏夜出,具隔日出土的习惯,有较强的趋光性、群集性。在辽宁,幼虫在春(5月)、秋(8~10月)两季为害。参见东北大黑鳃金龟防治。 -
报告创新机制推进地方病虫测报工作新发展
出版时间:2010杨爱华 李延伦(河南省中牟县植保站 河南中牟 451450)摘要:系统阐述了地方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发展状况和信息传递手段及技术改进情况,介绍了县级植保部门发布预报的种类和过程。就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病虫)测报工作和体系建设提出三方面建议。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积极探索适合地方植保发展新思路。即以测报手段为基础,通过示范展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效果,积极建立“植保村级服务站、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体系,推动当地测报工作发展,高效服务“三农”。关键词:病虫害;预测预报;发展新思路河南省中牟县植保站为农业部病虫测报区域站。省、市主管部门从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以扶持。多年来,本站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通过不断强化、测报体系的服务职能,组织创建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使我县病虫测报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三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进入21 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测报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测报工作发展,顺应绿色消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地方测报工作发展,高效服务“三农”的新思路。就推进县级植保、测报工作新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 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病虫)测报工作和体系建设1.1 以人为本建队伍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植保、测报队伍。现有人员44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8人,助理农艺师24人,技术员11人。具有10年以上测报工作经历的有12人。为充分调动全站人员的积极性,使基层植保体系充分体现公益职能,社会效益最大化,采取“三优先”措施,强化植保、测报队伍建设。“三优先”一是优先在职工中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二是优先安排业务进修,近年先后选派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南京农大进行业务进修,促使更新知识,精通业务,成为植保站的业务骨干。三是优先聘用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同时利用自身区域优势,与“河南农大”“河南省农校”等科研单位、“上级业务部门”取得很好的联系,通过试验、示范等方式转化他们的科研成果,将他们的新技术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1.2 强化功能夯基础。1.2.1 仪器设备逐步更新,使测报事业如虎添翼近两年在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下本站病虫测报和植物检疫仪器、设施、设备得以逐步更新,使测报事业如虎添翼,实现了昆虫诱测半自动化、数据处理与档案管理电脑化。使病虫测报范围由粮油作物延伸到蔬菜、果树等产业,实现全天候测报和区域联网。1.2.2 建立病虫测报网点,使测报扎根基层围绕全县作物布局,根据不同地区条件,在全县重点乡镇设立8 个病虫测报网点,在有代表性的乡镇确定13个病虫测报信息员,完善充实了县、乡病虫测报网络。在本县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两迁”害虫和东亚飞蝗监测和防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这些“虫口夺粮”的战役中,基层测报网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应迅速。通过黑光灯和孢子捕捉仪监测,结合田间系统调查,在第一时间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提前2~5天发布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向上级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部署防治工作争取了大量时间。二是调查全面,数据充分、可靠。各基点配合县、市站,系统调查和普查相结合。在全面掌握病虫情况的基础上,保证了重大病病虫害报的早、报的准。三是积极宣传,迅速指导。在防治关键时期,利用基层测报点优势,在第一时间内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发动,迅速开展防治。1.2.3 完善的测报保障措施测报采取“两保证”措施:一是保证测报经费。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测报经费10 万元;二是保证测报用车。根据病虫测报工作时效性强的特点,只要测报用车,都优先予以保证。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稳定了测报队伍,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县病虫测报工作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1.3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服务“三农”病虫测报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研究对象不但具有生命性,且受自然环境、作物布局、耕作制度等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为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病虫测报信息体系,力求准确、及时、高效地服务农民,指导农业生产,本站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1.3.1 重视病虫测报工作,规范测报调查技术和预报技术,加快测报网络建设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是植保部门的主体工作,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主动及时控制病虫草鼠为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预测预报担负着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的监测任务,为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提供病虫信息服务,指导防治工作。病虫测报工作包括病虫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宣传,病虫田间调查、统计、对比,信息收集,病虫情报的书写传递等。为适应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特别是食物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规范病虫测报调查技术和预报技术。在近几年的测报工作中总结出应注重信息的收集工作。特别是县级和乡级测报技术人员应多深入田间地头注意观察病虫发生为害规律,为有效综合防治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中牟县常年种植45万亩小麦为例,具体测报工作为:一数据汇报为病虫每5天向农业部、省、市植保站上报一次病虫发生实况,数据体现与往年同期对比、趋势分析等,特殊情况下每2~3天汇报一次。这些在常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堆数字和一些文字,可站在本站测报的角度而言它就是技术参数、就是科学依据,本站对待该数据非常认真。通过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按照统一标准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做到“一虫一病一档案”,以求信息共享。病虫资料归档有纵向同期对比,有横向区域作物对照,规范表格数据填写。二具体调查为病虫定点、定期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每乡抽取有代表性田块,每块田5 点取样,用GPS定位,调查株用白色塑料绳子系好,做到定点、定株系统调查,保证数据的准确、连续性。通过对历年数据、文字及图片的归档和整理,形成系统、完整的病虫害资料库。便于测报工作者顺利高效开展工作。1.3.2 改善预测预报手段,及时准确服务“三农”在详细调查基础上,结合实际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作物病虫进行短、中、长期预测预报。每年发布《病虫情报》31期3万份,并利用短信、电子邮件、广播电视等传递预报信息,做到病虫信息传递网络化、可视化。在《中牟农业信息网》和县电视台《社会观察》栏目定期做农作物病虫预报,与河南电视台9套“河南乡村科技”栏目等新闻媒体建立了病虫预报协作关系,形象生动地将病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趋势、防治措施及时准确地传进农家,正确指导农户适时防治。2 积极探索植保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种植制度、气候环境、栽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程度也日趋严重,农民识别、防治病虫难的问题更为突出,故有植保服务体系难以跟上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本站测报部门必须由原来单一的预测预报向测报与防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向农民群众提供综合服务。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结合本县实际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地方植保社会化服务新模式。2.1 引进应用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防治技术连续5年在本县“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推广以杀虫灯、性引诱剂、杀虫板为主的“三诱”绿色防控技术。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全年可减少用药3~4次,降低了虫口密度、延缓了害虫抗药性、亩节约成本65元左右。农药残留抑制率平均低1.41个百分点;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种群及多样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了本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进程,促进了本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2 引进新型植保药械引进新型植保药械主要有:一是OR-4烟雾机;二是泰山18型机动弥雾机;三是自走式机动喷雾机(3WX~280H);四是悬挂式喷杆喷雾器(3WWX-650)。上述药械通过在全县推广应用,具有省工、省时、省药、高效等特点。2.3 推广新型药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本站连续几年承担了“河南省小麦病虫草害专业化防治示范区”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专业化防治区防治的同时指导辐射区农民及时进行防治,并分别对病害不防区、虫害不防区、草害不防区进行相应处理。结果显示:各区相对完全不防区都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以专业化防治区和辐射带动区产量较高,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分别为348.8%和247.2%。产量方差分析:专业化防治区产量最高,专业化防治区与辐射区产量差异显著,专业化防治区、辐射区与其他区产量差异均极显著;病害不防区、虫害不防区、草害不防区、自防区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与完全不防区差异显著。2.4 建立基层服务机构体系、推动我县农业发展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是农业服务推广的终端。植保技术推广工作须立足农村基层,围绕农民需求,结合地方实际建立以下服务体系。2.4.1 建立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基层植保技术棚架是长期困扰植保部门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目前农村经营体制,经过近几年的大胆实践和探索,建立了165个村级服务站。将每期《病虫情报》通过村站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病虫动态和防治措施,并且在病虫害发生盛期组织农民进行不定期培训。2.4.2 建立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为增强对重大作物病虫害的应急控制能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问题,本县自2005年开始组建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目前县植保站已注册一个“中牟县惠农专业合作社”,并牵头成立了植保专业联合体。在全县建立了15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共有23个机防专业队,拥有队员255人、大中型机械571台、日作业能力3 400公顷;彻底解决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3 新形势测报工作的思考通过近几年积极努力的工作,结合本县实际,探索出以测报为基础,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植保服务新模式。该模式已在本县开展了将近5年,为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期间全体测报人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本站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今后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怎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也创造了无限的机遇——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在成功积累经验之上,大力推广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快植保、测报改革步伐,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生物科学时代的新挑战。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工作的举措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0马秀英作者简介:马秀英(1961~ ),女,河北承德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植保测报工作,电话:0314 -2536172,E-mail:cddzbz@126.com。 任自忠 张毅 张红梅(承德市植保植检站 河北承德 067000)摘要:本文在介绍承德市测报队伍基本情况,测报工作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多年来通过实践累积的测报经验。同时就目前承德市测报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整体测报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测报工作;举措及时有效地进行科学防控依赖于准确的预测预报,承德市的植保测报防治工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为指导思想,切实强化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努力提高测报工作质量。经过多年的测报体系建设,目前承德市已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测报工作队伍。在进行实际工作的操作执行中,就农业病虫害的监测调查、预测预报、病情发布等测报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本站通过发展利用新技术、提高测报人员业务素质、拓宽测报研究与服务领域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承德市整体的测报技术水平。本文总结了承德市多年来的测报经验及探索途径,同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建议,以期承德市的测报水平更上一个台阶。1 抓好测报队伍建设,是搞好测报工作的保障为加强测报工作,更好地完成各级行政业务部门交给的测报任务,多年来承德市植保站在稳定测报队伍的同时,及时充实测报新生力量,将测报工作作为植保业务工作的重点来抓,所辖各县植保站专职测报人员保持3人以上,区域测报站保持3 ~5 名,全市有基层测报点153 个,专职测报人员33人,其中推广研究员4名,高级农艺师10人,农艺师13人,助理农艺师6人,稳定了测报队伍,在工作中,保证了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力地提高了测报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并发扬了“传、帮、带”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保障了测报队伍的稳定和测报工作的发展。2 坚持田间基点调查,是做好测报防治的工作基础为了及时掌握病虫动态,准确预测病虫发生趋势预报,承德市所辖8 县的植保站测报业务人员,对主要病虫进行了田间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并将调查结果详细记载下来,作为发布病虫测报的依据。为了使调查的数据更具代表性,测报人员不怕风吹日晒,认真取点、细心调查、详细记录、力求准确翔实,经过全体测报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由于测报科学、准确,体现了防治的及时性、安全性和高效性。3 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报,是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准确及时地发布病虫情报,给各级领导当好参谋,是指导大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通过对田间调查数据分析和结合气象预报,及时掌握全市病虫发生动态,与此同时,将病虫发生情况及时上报到部、省等上级业务部门及承德市政府、农委、农业局、财政局农财科等有关领导,宣传领导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报纸、下乡赶大集将病虫情报直接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及时有效指导农作病虫害的防治。4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掊训,是提高测报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4.1 自己组织学习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为改变这一状况,承德市植保站坚持每周利用半天时间集中学习培训,站内人员轮流讲课,进行知识更新,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4.2 聘请专家讲课多年来,承德市植保站始终采取了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省、市专家传授业务知识,提高了全站人员的业务水平。4.2.1 聘请省级专家针对承德市蔬菜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大,销售范围广,病虫害频繁发生等特点,承德市植保站多次聘请长期从事基层指导种植管理蔬菜的专家孙茜老师和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特邀专家李藏朝老师来承德为菜农和植保站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讲课,从而提高了本站人员田间识别蔬菜病虫害的能力。4.2.2 聘请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承德市植保站长年聘请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刘海光教授和承德市农业科研所高立启研究员经常深入田间对一些不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识别,并将田间标本采回来进行室内培养镜检,对承德市的植保测报工作帮助很大。4.3 培训农民为加强对农民的直接培训,承德市植保站在病虫害即将发生时组织业务人员下村到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培训,讲解对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如何进行预防,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病虫害的关系,病害要提前预防不但效果好、节省用药成本,而且生产出的农产品无公害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等知识。与此同时也互相交流和探讨在实际生产上病虫发生时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发生与提前预防的认识,还丰富了业务人员的实践知识。5 利用好仪器设备是搞好测报工作的一种手段5.1 配置办公设备承德市植保站结合防蝗站及其他项目建设,投资10 多万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病虫测报化验室,购置了操作台,配备了显微镜、标本橱、档案橱、解剖镜和电冰箱等仪器设备。又将原有的仪器设备重新装备利用起来,并在每个测报人员手中都配有数码照相机和2 台公共录象机,利用到田间调查病虫害时,及时将表现明显的病虫害拍照、拍摄下来,存放在电脑中,同时还制作100余种病虫害标本,为病虫害种类的准确鉴别奠定了基础。在测报办公室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GPS等办公设备,使测报工作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5.2 争取上级支持建设区域测报站在承德市所辖不同地区的四个区域测报站中(宽城、承德、丰宁、围场四县),近年来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继添加了电脑、自动虫情测报灯、数码相机、显微照相、田间小气候观测仪、GPS等,进一步完善了测报手段。6 适应农业发展新要求,拓宽测报服务新领域随着本市种植业结果的不断调整,蔬菜、瓜果、牧草、中药材、食用菌等高产品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逐年加大,作物种类的多样化,导致了病虫害种类、数量及为害程度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充分发挥测报工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积极主动适应农业新形势对植保提出的新要求,在认真做好重大病虫害及常发性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自2001年起,结合全市农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即积极探索并开展了对蔬菜、果树、牧草、种草药材、食用菌等特产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种类、分布和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6.1 预测病虫发生趋势周密实施承德市植保站根据全市特产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布局,本着“各有侧重,兼顾其他,协同作战,齐头并进”的原则,划分了6个特产经济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区域,每个区域3~5名专职测报员和5~10名兼职测报员共同负责,年初结合本县的气象趋势预测出病虫害发生趋势,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制定出防控预案。其中:宽城县、兴隆县为果树重点测报区域;承德县为蔬菜、草莓重点测报区域;平泉县为食用菌重点测报区域;隆化县、滦平县为中草药材重点测报区域;丰宁县为牧草、马铃薯重点测报区域;围场县为马铃薯重点测报区域。6.2 成立组织 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全市特产经济作物病虫害种类的摸底调查工作,承德市植保站成立了由站长为组长、主管站长为副组长,各县植保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工作。每个区域成立一个技术调查组,有一名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专职情报员任组长,具体负责所辖区域的调查工作。6.3 开展调查 摸清底码用三年时间进行调查,基本摸清了承德市特产经济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其中蔬菜病害种类有76种,虫害有30种;果树病害有68种,虫害有63种;草莓病害有6种;中草药材病害有20种;虫害有12种;牧草病害有8种,虫害有11种;食用菌病害有根霉、毛霉、曲霉、木霉等8种,包装袋及子实体有蘑菇软腐病、蘑菇猝倒病2种真菌类病害,滑子菇上有滑菇腐烂病、滑菇软腐病、滑菇菌床腐烂病3种细菌性病害;食用菌虫害有螨类、瘦蚊、菇蝇类、线虫和蓟马等5种类。6.4 制定调查规范 科学预测测报为使病虫测报科学准确,及时指导,在充分调查摸清特产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的基础上,承德市植保站又组织主要技术力量着手进行了主要病虫害的测报调查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本着“易懂、优化、实用”的原则,目前已制定了《承德市果树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承德市蔬菜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并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高预测测报水平。7 蔬菜测报与项目相结合7.1 棚室蔬菜病虫测报与拜耳公司无公害蔬菜项目相结合2007年5月18日承德市农业局与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协议,该项目由承德市植保站具体实施,项目实施经费全部由拜耳公司提供,3年共拨专款90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的现状,掌握了承德市大棚温室主要蔬菜的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还细化了大棚温室蔬菜的测报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测报的时效性及准确性。7.2 露地蔬菜病虫测报与绿色防控项目相结合为搞好露地蔬菜预测预报,更好地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掌握露地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高露地蔬菜病虫测报的准确性,提升蔬菜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水平和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按照部、省植保工作的安排部署,承德市植保站在丰宁坝上大滩镇南窝铺村实施了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的露地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 050亩,其中核心面积为235亩,辐射周边4万亩。结合露地蔬菜示范区深入田间调查,做好露地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准确指导露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8 结论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好田间调查,不断积累历史资料,将历史数据与现时调查数据相对比,只有在调查数据整理的基础上,从而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后,再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做出对农作物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状态的准确判断,并达到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正确指导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确保农业安全生产。9 存在问题(1)病虫测报为社会公益性事业,任务重、责任重大,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测报工作的开展。虽然近几年本站与一些企业合作使测报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只能解决一个阶段经费不足状况,不能彻底永远保证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2)承德市所属北部县财政紧张,人员经费得不到全面的保证,一些基础数据上报不及时,影响了信息沟通及反馈。(3)有的县植保站测报人员变动较大,业务水平不高,影响了预报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10 对策建议(1)财政投资稳定测报事业的资金投入,加强测报队伍建设,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保证基层测报人员的工资开支,使测报工作自上而下顺利开展。(3)加强测报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
报告加强农作物病虫测报和防治指导,提升植保现代化水平
出版时间:2010王彩灵2第一作者简介:王彩灵,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电话:15047003262,E-mail:hletg33@163.com。 舒拉1 张友1 金鸿飚1 朱晓红2 杨林森3(1.呼伦贝尔市植保植检站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2.海拉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海拉尔 021008;3.牙克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牙克石 021008)摘要:介绍了几年来呼伦贝尔市针对不能有效防控草地螟等重要农作物生物灾害为害的现状,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及经验体会,同时对今后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针对不能有效防控草地螟等重要农作物生物灾害为害的现状,建立健全病虫监测与防控技术体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使病虫害防控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测报技术水平和监测预警能力,在重大病虫防治、减轻生物灾害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在农作物病虫测报和防控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提升了病虫害防控能力,取得了新的成效。1 加强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近几年,呼伦贝尔市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完善病虫测报网络,形成了以各级植保系统为依托,统防统治专业化组织为支撑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1.1 加强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完善病虫测报网络为保证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建设中心测报站10 个,乡镇测报站(点)35 个。同时,通过国家植保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6 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基层植保部门的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病虫监测的能力明显增强。6 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与全市10 个中心测报站、35 个乡镇测报站(点)构成了呼伦贝尔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通过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技术指导等设施、设备建设,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显著提高本市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水平。1.2 完善防控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使病虫害防治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技术支撑。全市建立以各级植保系统为依托,统防统治专业化组织为支撑的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按照科研与推广服务相结合、调查监测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监测、防治技术研究培训、组织防治相结合的系列化综合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应对重大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防控能力。内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技术防控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农药管理及农药质量检测系统、专业化防治组织。各系统按照呼伦贝尔市的统一部署和指挥完成各自职能工作,一是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系统,充分发挥各监测网点作用,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规范的要求,做好预测预报、病虫数据化信息和可视化信息采集、处理、制作、发布工作,同时提出防治预案,供领导指挥决策;二是技术防控系统,负责呼伦贝尔市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农民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三是应急防控系统,对突发性、暴发性农业重大生物灾害按照《农业重大生物灾害处置应急预案》要求,根据属地原则组织草地螟的防治工作;四是农药管理及农药质量检测系统;五是专业化防治组织。提升了病虫害防控能力,提高了防效,确保农业生产安全。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是技术性强、工作环节多,劳动强度大,对测报技术人员要求高的一项工作。因此,测报技术人员只有掌握农作物病虫科学的调查方法和预测方法,在经过系统的病虫调查基础上,结合气象、品种、管理等相关因子,进行科学分析,制做出准确的病虫情报,并及时发布预报信息,指导农作物病虫的防治工作。呼伦贝尔市为加强测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通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会;邀请国家、自治区的植保专家来培训;组织测报人员参加全国病虫测报培训班学习;为基层订阅《中国植保导刊》等国家级科研期刊;发放挂图、软盘等资料,通过多种形式扩大测报人员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基层测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切实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3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为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指导的重任。因此,全市对草地螟、小菜蛾、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开展系统监测和重点监测,做到随时掌握其发生动态和趋势。旗市区植保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病虫情动态监测、信息调度等工作,严格按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和工作规范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将病虫调查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上传下达,为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测报对象监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同时,严格执行发生和防治信息周报制度,发生关键时期实行值班制度和防控进度日报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4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测报水平病虫测报的首要任务,是要把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做好。全市加强对草地螟、小菜蛾、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研究,提高病虫发生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先进实用的自动病虫监测工具,由本市植保植检站组织引进自动虫情诱测灯、性诱剂等测报工具,提高病虫害观察调查数据的自动采集水平,提高了病虫测报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5 加强农药管理,切实提高安全用药水平植保机构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支持,及早采购和储备必要的防控物资,积极做好应急防控物资准备。同时,农药管理及农药质量检测系统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和调度工作,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确保适销对路农药供应。6 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提升农作物植保水平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加强对专业化防治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与服务,组织实施联防联治、统防统治,努力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阿荣旗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专业化防治;牙克石市、海拉尔区依托垦区及家庭农场机械化程度高优势积极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7 加强测报宣传,争取各方支持各级植保部门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病虫测报工作情况和病虫情报,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同时,将病虫预报结果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病虫简报等形式发布,提高病虫测报的到位率和宣传效果,充分发挥病虫测报在服务和指导农业生产、控制生物灾害蔓延中的作用。加大病虫测报成果、贡献的宣传,扩大测报工作影响,提升测报工作地位,形成全社会关心测报、支持测报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病虫测报事业的健康发展。 -
报告点、线、面三结合,做好病虫测报工作
出版时间:2010蒋凯(东阳市农技推广中心 浙江东阳 322100)摘要:病虫测报是农业生产上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做好病虫测报工作是保证农作物丰产的重要途径。为此,东阳市植保站坚持以“点、线、面”三结合的方式做好病虫测报工作。“点”指市植保站的固定测报点;“线”指与其他县(市)植保站、乡镇农技站以及相关部分的联系;“面”指全市各地的病虫发生普查工作。关键词:病虫测报;工作方法;病虫情报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与重点,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GP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种植业也不断发生变化,病虫发生情况也随之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加上当前测报人员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做好病虫测报工作遇到了重大挑战。为做好病虫测报工作,本站坚持重点做好测报点上病虫测报,与乡镇农技站、其他县(市)植保站等相关部分这条线保持联系交流,积极调查农户田块做好面上的普查工作,形成“点、线、面”三结合的方式,做好病虫测报工作,随时掌握全市病虫的发生动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减少病虫害的影响。1 坚持不间断地做好定点测报任务1.1 建设好固定测报点1.1.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作为固定测报点如调查水稻病虫,要选择常年种植水稻且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保留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不能有太多的人为设施。除此要求交通便利,方便调查。1.1.2 做好固定测报点的设施和田间管理设置测报灯、性诱剂等测报常用工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水稻观测圃和观测区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保证水稻正常生长,这是调查数据科学性的前提条件。1.1.3 设专门负责人做好测报点调查任务明确测报人员分工,对不同测报任务有针对性的分配人员,确保测报任务的连续性、稳定性。1.2 全面、准确地调查1.2.1 不间断地系统调查长期系统的调查数据对预测预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测报点不间断的调查就显得比较重要。测报灯数据坚持每天调查,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如褐飞虱等,要坚持每日记录灯下数据。田间调查要坚持每5天调查,记录田间虫情。1.2.2 规范调查常规病虫有严格的调查规程,在实际调查中,调查时期、取样方法、调查株数(面积)应特别注意按规程进行。如调查褐飞虱可选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2丛,观测圃一般调查25~50点。1.2.3 详细记录系统数据的留存首先要详细记录调查数据。如灯下数据要分别记录每种重大害虫的雌雄数目。田间数据如田间褐飞虱,需记录每点成虫、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数目,成长还需分雌雄蚜、长短翅蚜。同时也需记录农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等。2 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交流2.1 及时与乡镇农技站联系交流各乡镇间地理位置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总会有所不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由于乡镇无测报点,所以本站测报点的调查结果可以作为各乡镇的参考,特别是“两迁”害虫有大量迁入时需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各乡镇。同时,乡镇农技站发现有特殊情况,或对于某种病虫发现较早时可以及时传达到植保站。这种信息交流有助于病虫测报的全面与准确。2.2 加强与其他县(市)植保部门的交流其他县(市)的病虫发生动态往往有警示作用,加强各县(市)植保部门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前做好预防作用,也可通过交流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相互提高。2.3 加强与气象等有关部门的合作气象对于病虫发生动态有重大影响,及时掌握气象资料用于准确地测报。3 做好面上的普查,全面掌握整体形势普查就像是在做好测报点调查后进行的查缺补漏工作。只有做好普查工作才能全面了解整体的病虫发生动态,才能对全市的病虫情况进行更准确地预测预报。通过普查也可以通过种植户那里了解病虫情况,也可以直接帮助种植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了与农户的交流,特别是与一些种植大户的联系也有助于了解病虫发生情况。4 结合“点、线、面”调查发布病虫信息结合“点、线、面”上的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向上,下级部门传达信息,这是测报工作最终要达到的结果。病虫情报一般写明病虫发生趋势,预报依据以及防治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写明防治适期,防治对象,使用何种方式或何种药剂防治,这是农民最关注的。一定要让农民觉得一目了然,容易接受。发布传达病虫情报一般有三种形式。(1)通过寄送信件的方式传递给上级部门、乡镇农技部门、种植户等;(2)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大众进行传播;(3)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传达,特别是浙江省的农民信箱系统功能较全,这是重要的传递形式。其中(2)、(3)两种形式传递速度快,有利于重大突发病虫害情报的及时发布。病虫测报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农作物种植机构的变化,气候变化给病虫测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而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病虫测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本站要牢牢做好最基础的调查工作,也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地做好测报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点、线、面”结合的路线,推动我市病虫测报工作的前进。参考文献[1]徐景红,李红科,孙志成等.区(县)植保站如何做好病虫测报工作.中国植保导刊.2006,26 (10):42~43[2]吴育英,朱彩华.浅谈病虫测报工作.上海农业科技.2009,(2):102 -
报告安阳县病虫测报工作的成绩和建议
出版时间:2010张迎彩 马重富 杨艳丽 李红丽(河南省安阳县植保植检站 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安阳县是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点,有多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队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病虫资料和工作经验,能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在测报工作中具有吃苦耐劳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钻研业务技术的学习精神,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响应上级精神,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加强了信息沟通。但测报工作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安阳县;技术指导作用;问题安阳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是安阳区域站,去年以前是农业局单独的一个业务股站,2009年8月与植保植检站合并。有多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长期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病虫测报是在深入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分析对比大量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地进行预报,以指导病虫防治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1 工作内容1.1 病虫监测根据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办法,不管刮风下雨定时深入田间对农作物上的各种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监测作物包括小麦、油菜、玉米、棉花、大豆、各种蔬菜等。监测病虫种类总计60余种(其中小麦12种、油菜4种、玉米13种、棉花12种、大豆9种、蔬菜12种)以及小麦、玉米田杂草和各种天敌。1.2 成虫诱集调查利用黑光灯对害虫成虫进行系统监测是害虫预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查对象包括:棉铃虫、玉米螟、粘虫、小地老虎等重大害虫10种,其他昆虫60余种,调查160余日次,逐日记录各种种类的数据。1.3 空中病菌孢子捕捉病菌空中孢子捕捉是病害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病菌孢子进行了系统监测,镜检监测30日次,每次镜检两个镜片40个视野,记录调查病菌孢子个数。1.4 完成上级布置的病虫监测上报工作本县承担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病虫监测任务,监测对象包括:棉铃虫、棉蚜、棉盲蝽、小麦吸浆虫、小麦蚜虫、玉米螟、七星瓢虫等重大虫害及天敌,在大田普查的基础上对比历史资料进行编写《模式电报》,全年上报《模式电报》25份;棉铃虫动态电报15份。每周对调查数据及时汇总,填写每周病虫害发生动态表,向省、市上级业务单位上报病虫动态信息,全年上报信息30次以上。1.5 病虫趋势发布病虫预测预报是在田间监测和黑光灯害虫成虫、病菌孢子监测的基础上,对各种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汇总分析,发布其未来发生趋势,以指导全县病虫防治工作,控制病虫害发生蔓延,挽回农业损失的工作。每年发布农作物重大病虫预报20~25期,共印发2 000余份,病虫情报报送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主要领导,同时报送农业局相关领导及上级相关业务单位,并下发各乡镇农技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开展。2 具体做法2.1 具有吃苦耐劳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测报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具体的工作,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办法,对各种病虫害都进行认真监测,每年都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本站的监测对象有小如米粒的卵,细如针尖的幼虫和蛹,不同侵染级别的病害,按发生的级别分类计数。还要测报灯中形态各异成虫,每天分别按种类和雌雄计数,不仅从宏观方面进行监测,还利用解剖镜和显微镜从微观方面监测,这些都需要有认真仔细地态度和熟练的业务知识。测报工作是一项野外作业,本站到田间搞调查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偶尔坐汽车,没有专职的交通工具。这就需要本站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爱测报的事业心,有不怕苦的精神,骑着自行车在太阳下,在风里雨里奔波。本站的工作是与泥土相伴的,如吸浆虫是我县为害较重的虫害,为准确掌握其发生区域和发育进度,本站春季3~5月,每3~5天到重发地块挖土样,然后稀释成泥水,把上层的泥水倒到箩中,一箩箩地进行挑捡虫量,再把各虫态数量认真辨认分类,常累得眼花背痛,但休息片刻还是把每个土样的虫量挑净查准,以作为预报的依据。棉铃虫落卵量调查3日一查,每到调查日,风雨无阻,下雨时,本站人员穿着雨衣在田间查,就这样无一次漏缺地参加了全年的系统监测和普查任务,让上级各业务部门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领导决策和指导防治提供依据;而且大量的病虫系统数据,为研究其发生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发生趋势提供了宝贵的、翔实的数据。2.2 具有钻研业务技术的学习精神本站经常到田间看到不认识的病虫和杂草,将其带回,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比对确认,或在室内进行饲养,观看其别的虫态特征进行比对,或用显微镜通过病害的病菌孢子进行辨别确认,农业实践促进了本站对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提高预报的技术水平,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必须有娴熟的业务技术,学习虫害的形态特征、各虫态历期、同一种害虫不同的种类,病害的症状、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的条件等。还要学习植保方面的新技术,如绿色防控技术、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等。2.3 参加田间调查时,有明确的目标每次进行田间调查时,心中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已有全面了解,每次的调查重点是什么? 这时候是哪种病虫害的始见期或高峰期? 什么条件适合它的发生? 心中有目标,调查有重点,才能把数据查准确。如白粉病的调查,它的发生始见期一般在4月上旬,高肥水密植地块适合它的发生,春季气温偏高,则发生提前,偏低略推迟。带着这些去调查,一定能准确发现它的始见期。同时,本站对病虫害发布了长期和中、短期预报,调查时,带着浓厚的兴趣验证本站的预报的结果是否准确。如棉铃虫在棉田的卵盛期,吸浆虫的成虫盛期是否预报准确等。2.4 注意记录与病虫害相关的信息本站在田间进行病虫害调查时,同时也对农作物的生育期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有些病虫的发生与物候条件密切相关,如吸浆虫的初蛹高峰期与小麦的吐穗露脸期很吻合,物候条件对预报也有重要作用。同时本站也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对于总结分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有重要作用。2.5 精心安排病虫调查时间每周因为农业局要集中政治学习,或者本站也有许多其他的工作,或者是天气不好等,所以每周先看天气预报,综合考虑其他工作,安排测报调查时间,每周都下田调查,使测报数据不漏缺,准确掌握每周病虫发生动态。2.6 认真整理调查数据,编写年度技术工作总结调查后,数据需要及时整理,以免丢失,把数据认真汇总后填入表格存档。根据调查的数据、结合天气条件、种植情况等,对本县常发生的病虫害逐一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发生程度、发生的特点、盛期、历史资料对比情况和气象条件的影响等。年度技术总结是每年测报工作的高度概括,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预测预报的依据。3 测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3.1 病虫预报的及时、准确在重大病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2009年、2010年本省小麦遭受了旱灾和冷害,省领导对小麦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省农业厅连续两年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把保春管工作作为春季农业工作的重点,农业局派出120名技术人员,负责全县504村的麦田技术工作,达到了村村有技术人员,村村有技术人员去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由于2008年吸浆虫在本县中东部发生严重,严重地块的小麦只有50~100公斤,对我县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站把吸浆虫监测与防治工作作为春季工作的中心,从3月初到5月上旬对吸浆虫加大了监测力度,仔细观察其在土层中的发生密度、上升进度和各虫态数量变化,及时准确地发布了吸浆虫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预报,报出了2009年吸浆虫成虫出土盛期较常年提前3~4天时间,而2010年则较常年推迟5~6天,由于信息的及时准确,使防治工作不失时机、有的放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积极争取县财政的专项资金用于吸浆虫防治,对吸浆虫的控制多一道物质保障,使原来减产地块的小麦产量两年都达到450公斤多,确保了全县小麦在天灾之年喜获丰收。3.2 搞好测报工作有利于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经常到田间调查,知道什么病虫对生产为害大,平时就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就会及时答复群众的咨询,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使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3.3 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加强了信息沟通由于省植保站领导给本站配置了电脑和数码照相机,本站在平时调查时,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图片,通过植保信息网的平台,把本站的工作行动发布到网上,便于了信息交流。同时,农业局还建立了安阳县农业局信息网,有植保方面的专栏,本站把病虫信息和工作行动及时发到这个平台,扩大了信息的发布范围。3.4 预报技术的准确率在不断的提高本站有多位长期从事测报工作的同事,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病虫害的预报技术具有了一定的水平,使重大病虫害的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中短期预报的发生时期误差在1~2天之内。3.5 本站有较完整的病虫资料有老同志的传帮带,使本站积累了多年翔实的病虫资料,支持了河南省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监控系统建立。4 建议和存在的问题4.1 应增加测报经费,改善测报条件中央近年来加大了惠农政策,免去了农业税,增加了粮种补贴和大型植保机械补贴等,也应该增加测报方面经费,用于购买测报专用车,以便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能够及时到达群众反映问题的现场,解决生产中难题。应增加测报仪器,减少工作强度。4.2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稳定测报队伍测报是一项苦脏累的工作,是一项从事野外操作的工作,又没有什么仕途,不是年轻人向往的工作,基层单位近年也进行了人员结构调整,应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4.3 健全基层测报网络根据本县作物布局和地貌特点,在全县东中西部建立有效的测报基点,对基层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给予适当的调查补助,让他们对当地作物病虫进行调查,提供不同环境、不同作物的病虫发生信息,使病虫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从而扩大病虫调查的范围,并鼓励基点测报员进行农药经营,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收入,为调查工作提供物质支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普及防治新技术,同时也增加了一条重要的病虫防治宣传渠道,使本县病虫测报防治工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局面。但通过近年来我县的几个基层网点的所报的数据看,他们的专业技术有待提高。4.4 应加强乡级农技服务部门的工作乡级农技人员常忙于乡里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把农业工作放在次要位置,使本站发到乡镇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各村群众中,形成上头忙下边凉的被动工作局面。4.5 加强和密切与植保合作社或种粮大户的联系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的技术,拥有大型的机械,有利于普及防治新技术,也能起到带动周边群众的作用。 -
报告湖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成效、经验与存在问题及“十二五”工作发展思路
出版时间:2010谭小平作者简介:谭小平(1974~ ),男,博士,站总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0731 -84413821,E-mail:txp1974-2002@163.com。 张政兵 朱秀秀(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湖南长沙 410005)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是病虫防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回顾了湖南省“十一五”期间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总结了相关成功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湖南病虫测报工作发展思路及主要对策。关键词:农作物病虫测报;成效;经验;发展思路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适期防治、综合防控、科学用药和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前提和基础。“十一五”期间,湖南植保工作围绕服务现代农业的中心任务,科学地推进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通过完善监测预警体系,规范信息汇报制度,扩展病虫监测范围,创新病虫传递方式等有效措施,使病虫测报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确保了病虫短期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为促进全省病虫害防控工作,保障全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1 取得的主要成效与经验1.1 病虫测报体系基本成型1.1.1 病虫测报网络基本建立湖南已形成了以省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为中心,全国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省级重点测报站为骨干,其他市、县病虫测报站和乡镇测报点为补充的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络。该网络覆盖全省。1.1.2 专职测报队伍已成规模全省现有省、市、县三级专职测报人员320 人;从职称结构分析,16.2%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52.5%具有中级职称、25.5%具有初级职称;从学历构成来看,共有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学历98人,大专学历78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近60%。1.2 病虫测报条件显著改善1.2.1 测报灯完成更新换代“十一五”期间全省病虫测报灯全部更换为自动虫情测报灯,测报人员工作强度减轻。1.2.2 区域站建设强力推进通过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病虫监测预警设备更加齐备,手段更加先进,工作条件大大改善。至2010年9月,湖南省省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和20个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7个区域站进入项目验收阶段,15 个区域站正在进行项目建设工作。1.2.3 自筹资金改善各级植保部门利用项目或自筹资金,购置了大批监测设施和工作设备,使设备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省、市、县三级全部配备了测报专用计算机,市、县两级植保部门还拥有汽车26辆、摩托车28辆、万元以上设备301台套。1.3 病虫测报对象不断拓宽1.3.1 测报服务农作物种类不断扩大目前,省级对水稻、棉花、柑橘、蔬菜、油菜、玉米、马铃薯等7 种主要农作物的重大病虫害开展系统监测,设置重点监测县50个,同时,市州、县市站还对麻类、瓜类、百合、梨、茶、莲藕、中药材、花生、烟草和黄花菜等10多种地方特色作物病虫害开展监测。1.3.2 监测病虫数量种类不断增加水稻监测由原来的“三虫两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和纹枯病),增加到现在的“三虫四病”(增加了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省仅水稻、玉米、油菜、棉花、蔬菜、柑橘和马铃薯等7种农作物,就有30种主要病虫被列为日常监测对象。1.4 病虫测报能力不断提升1.4.1 病虫信息时效性提高全省以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为抓手,辅以手机短信、热线电话或资讯台,加之传统的病虫情报公告版、病虫防治通知单、广播和报刊宣传,大大提高了病虫信息传递效率和入户率,增强了时效性。全省已有101个县市开展了病虫电视预报,每年制作播出的病虫电视预报节目近1 000期。1.4.2 病虫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提升通过病虫监测预警数字化建设,以“中国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为平台,病虫信息收集与上报快速便捷,数据标准规范,分析整理智能化,提升了病虫信息分析处理能力。1.4.3 测报人员素质能力提高湖南省“十一五”组织开展了电视预报制作技术培训班、测报技术培训班、植保专业统计培训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同时积极选派测报人员出国和出省交流学习与培训,提高了测报人员素质能力。1.5 病虫测报管理更加规范1.5.1 病虫测报调查标准化全省各级植保部门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调查规范和《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进行调查监测,调查数据代表性强。同时,新的病虫测报调查规范不断制定,原来的不断修订。“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制定了稻曲病、东方田鼠等省级测报调查规范。1.5.2 重大病虫信息上报常态化通过数字化建设,水稻等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信息上报已形成周报制度,成为一个常态性工作。1.5.3 病虫信息发布规范化《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病虫预报、警报或灾害信息除植保机构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同时,《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农业植物疫情。1.5.4 测报工作管理制度化湖南省制定了“病虫测报信息汇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病虫会商及趋势预报制度、病虫信息周报制度、重大灾情或突发病虫即时汇报制度、年中及年度总结制度,并配套量化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经费挂购。1.6 病虫测报工作经验宝贵“十一五”期间,湖南病虫测报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究其原因,得益于“公共植保”与“绿色植保”的新理念,得益于《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的法律保障,得益于国家“植保工程”和“优粮工程”中“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建设,得益于种植业司植保植检处和农技中心测报处测报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得益于全省测报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2 存在的主要问题2.1 队伍断层老化随着测报人员的新老交替,一些多年从事测报工作、有经验的技术骨干先后离开了岗位,现有的测报人员不仅数量偏少,而且年龄结构严重失调(据2010 年调查,全省市、县两级专职测报人员40岁以上人数所占比例超过一半),难以适应现代测报工作发展的需要。2.2 测报能力偏弱一是监测作物的范围偏窄。目前,湖南省对园艺作物、特色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开展的仍不系统,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二是监测设施设备落后。建区域站的县市其监测设施设备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未建站的县市监测设施陈旧,设备短缺,手段落后。三是测报技术支撑不足。尤其是对新发生病虫害的测报技术研究仍然不够,如柑橘大实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尚不能准确预测预报。2.3 保障机制不硬病虫监测测报工作劳动强度大,任务繁重,没有专项津贴补助。一些地方测报人员基本待遇难以保障。测报工作经费更是严重不足,测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已成为制约测报工作发展的最主要因素。2.4 网络终端缺失测报工作既需要定点定田系统调查,更需要大范围田间普查,要求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时间紧,虽然全省省、市、县三级测报网络基本健全,但网络终端——乡镇测报点缺乏。测报工作如果没有乡镇测报点的支撑,仅靠县级几个测报人员很难达到测报工作要求,严重影响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代表性。3 “十二五”测报工作发展思路人类与病虫害斗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植物保护是一项永恒的事业,病虫测报是一项永恒的工作。湖南“十二五”期间测报工作发展思路是:以植保法律法规建设为依托,以测报“三性”为着力点(夯实基础性、保证准确性、提高时效性),以测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测报服务水平,不断规范测报工作管理,不断强化测报支撑能力,为湖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3.1 加强立法,强化保障一方面要贯彻落实《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依法开展测报工作,同时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家植物保护条例出台,使测报工作地位、人员待遇、经费、体系建设等有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3.2 加强研究,强化支撑一要加强测报技术研究。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病虫发生为害新特点、气候变化新情况等,加强研究测报技术,不断制定或修订调查测报规范,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技术支撑。二要加强监测设备与手段研究,实现仪器设备自动化和田间调查轻简化,降低测报人员劳动强度。三要加强监测预警数字化研究,实现信息传递网络化、分析处理智能化、展示发布可视化与动态化,要着力研究和开发应用全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农作物主要病虫模式预测系统和农作物病虫测报专家系统等。3.3 加强建设,完善体系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要求,加强建设,大力完善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体系。一要加强建设区域站。利用项目,加强测报设施建设,添置测报仪器设备和必要的交通与通讯工具,改善测报室内与室外工作条件。二要加强测报队伍建设。要通过建章立制,要求每区域站专职测报员不少于3人;通过汇报宣传,争取政策,切实保障测报人员待遇和工作经费,使测报技术人员进得来、稳得住、干得好,不断壮大测报队伍。三要加强乡镇测报网点建设。要利用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契机,保证每乡镇至少有一名植保员,并逐渐完善硬软件条件。3.4 加强培训,提升能力测报人员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必须加强知识更新,提高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对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省属重点监测站、一般监测站的测报人员实行差异性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地理信息技术、电视预报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病虫调查规范,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等。待培训人员取得合格证之后,颁发相应的测报员资格证,并承担相应的技术工作。力争每二三年,对全省各级测报人员轮训一次。3.5 加强管理,强化考评管理出成效。一要加强管理。重点是加强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发挥其骨干作用,除正常监测任务外,每年还要承担其他任务,如采集(摄制)目标数量的动态或静态电视预报素材等,促使区域站的病虫监测设施设备能发挥有效作用。二要强化考核。重点要加强对县级植保站测报工作和测报人员的绩效考核,全省每两年组织一次县级植保站测报工作或测报人员绩效考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如给予经费支持、下发奖金、授予“优秀植保(测报)站”和“优秀测报员”荣誉称号等,同时与职称评审部门衔接,优先职称评定晋级,以充分调动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报告提高病虫情报质量,扩大病虫防治信息覆盖范围
出版时间:2010徐海莲1 肖筱成1 阙勇1 姚易根2 曾宜杰3 刘银发4 袁兴华5 段德康6 (1.江西省吉安市植保植检局 江西吉安 343000;2.江西省新干县植保植检站江西新干 331300;3.江西省泰和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泰和 343700;4.江西省永新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永新 343400;5.江西省遂川县植保植检站江西遂川 343900;6.江西省万安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万安 343800)摘要:病虫情报是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表现形式,病虫情报质量反映植保站的业务水平。提高病虫情报质量,确保病虫情报技术过硬、文字规范,广泛发布病虫预报防治信息,推行电视预报,扩大病虫防治信息覆盖范围,是新时期测报工作的必然要求。关键词:病虫情报;质量;预报信息发布病虫情报是传递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目前病虫防治宣传的主要手段,病虫情报的质量反映一个植保站的业务水平,凝聚植保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努力提高病虫情报质量,推进病虫情报进村入户,扩大病虫预报防治信息宣传范围,使病虫防治信息和技术家喻户晓,是及时科学防控病虫害,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效能的基础。笔者认为,提高病虫情报质量,应当力求病虫情报内容科学,预测有根有据,预报及时准确,技术安全环保,保证防效,杜绝失误,同时,注意文字精炼、用词准确、逻辑性强,避免文字差错。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 病虫情报的撰写1.1 病虫情报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病虫情报内容不同,写法各异,但要求一致。笔者初步对病虫情报进行分类,按作物类型分为水稻病虫情报、蔬菜病虫情报等;按内容分为病虫趋势情报、病虫防治情报等;按作物生育期(以水稻为例)分为秧苗期、分蘖期、穗期病虫情报;按病虫种类多少分为单病虫情报(如一代二化螟防治情报)、多病虫情报(如水稻分蘖期稻纵卷叶螟、叶稻瘟防治情报)、综合防治情报(如早稻穗期病虫防治情报)等。1.2 病虫情报的内容病虫趋势情报指中长期病虫趋势预测情报,一般包括各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和上年、常年的比较等内容)、预测依据(主要内容是天气情况、气象预报资料、病虫基数、品种、栽培条件等)、防治策略(强调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推广新技术、新药剂)等;病虫防治情报一般包括当前病虫发生情况(特点)或病虫残存基数、短期病虫预测、防治方法(防治时间、防治药剂、施药方法)、注意事项等。1.3 病虫情报的撰写撰写病虫情报,发布预报防治信息,是病虫测报的中心工作。测报工作繁琐,任务重,时效性强,应安排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肯吃苦,工作热情高,业务熟练(或者是老手带新手),能专心工作的技术人员(每站至少2名)从事病虫测报工作。测报人员要绷紧病虫测报这根弦,经常下乡调查了解病虫情况,需要时休息时间也要关注,有时要加班。测报人员要每天关注全国和全省植保(测报)网或其他农业网站的新信息,了解关注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新发生病虫的发生情况,特别是两迁害虫在虫源地或主降区的发生防治情况。在拟写病虫情报之前,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包括病虫信息、作物生育期和生长情况以及气象信息等,如果是发水稻病虫趋势情报或稻瘟病防治情报,还要向种子管理部门甚至种子经销商了解水稻品种结构和布局。病虫情报先由专职测报人员起草并负技术和文字责任,分管测报工作的站(局)长负责审核,核对病虫数据和防治技术并修改文字,站(局)长最后把关和签发。病虫情报时效性强,特别是防治暴发性病虫的情报,要以预报及时准确为第一要务,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无论是8小时之内还是8小时之外,只要有紧急情况,都要立即赶写病虫情报。撰写病虫情报,应当采用规范用语和专业术语,药剂名称按要求写通用名。面向农民的病虫情报或防治明白纸,要采用通俗、直白、精炼的语言。另外,对发生面积较大的新病虫和暴发性的病虫害,病虫情报上不写具体面积,以免引起农民的恐慌。1.4 病虫情报推广的技术病虫情报推介的防治技术,应当有效、经济、安全、绿色、环保。水稻上主要推广稻田耕沤治螟、药剂浸种、送嫁药、混合用药保穗,抗病品种、灯光诱杀、信息素诱杀、生物农药等技术;蔬菜、柑橘上主要推广频振式“三诱”(杀虫灯、信息素、黄色诱杀)杀虫技术,以螨治螨,生物农药,人工防治,天敌防治,生态控制等技术。近年来,吉安市重点推广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防治稻纵卷叶螟、球孢白僵菌特异菌株制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井·腊芽孢杆菌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宁南霉素防治黑条矮缩病等,2009年生物农药使用面积360.86万亩次,在各种作物上共使用杀虫灯3 554盏,杀虫面积14.22万亩。2010年共使用杀虫灯7 000余台,诱杀面积约30万亩。同时,配合应用信息素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和柑橘小实蝇等果蔬害虫,示范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产技术。2 病虫信息发布病虫情报是病虫信息发布的主要形式。在大众传媒、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采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宣传栏、黑板报、明白纸等形式发布病虫防治信息,已得到广泛应用。县级病虫情报张贴在病虫情报专栏、宣传栏、农贸市场和农药经营门店,病虫情报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60%以上,关键时期的病虫情报户均一份。市、县级病虫情报定稿后即在江西植保网和市、县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关键时期或重大病虫的病虫情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新闻节目、天气预报节目或专题节目及时发布。通过手机短信发布预报防治信息,近年来发展迅猛,吉安市植保植检局与市气象局合作,经常在农讯通手机短信平台发布,万安县和移动公司合作,开设了病虫信息发布平台。植保技术人员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下到田间地头,宣传病虫防治信息,指导农民施药防治。为加快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市、县植保部门加强了对专业防治组织、病虫害防治公司和种植大户的指导,每期病虫情报都发给他们,并上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