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二十六)梨剑纹夜蛾(Rumex Dagger Moth)
出版时间:2009梨剑纹夜蛾[Acronicta rumicis(Linnae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分布于东北地区、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湖北、贵州等地;国外日本、印度有发生。主要为害棉花、大豆、梨、李、山楂、梅等植物。幼虫为害玉米,取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状,有的仅剩叶柄。幼虫数量大时,由于叶片遭到破坏,可以造成玉米显著减产。图3-67 叶片被害状(下:咬食致缺刻)成虫体长约14mm,翅展32~46mm。头、胸部暗棕灰杂黑白色。前翅基线短粗,黑色;内横线黑色波曲;环纹灰褐,黑边,肾纹淡褐色,半月形,有1黑条从前缘脉达肾纹;外横线双线锯齿形,在中脉处有1新月形白纹;缘线、亚缘线白色,外侧有1列三角形黑斑,缘毛白色。后翅棕黄色,边缘较暗,缘毛白褐色。外缘黑褐色。卵直径约0.6mm,宝塔形,表面具纵脊及褐色花斑。幼虫体长28~33mm,灰褐色。头部红褐色,冠缝及傍额片白色。体背线有黄白色点刻及1列黑斑,亚背线有1列白点,气门上线灰褐色,气门下线白色或灰黄色,腹面紫色,第4及11体节微隆起,足黄褐色。蛹体长约19mm,宽约6mm,圆筒形,赤褐色至暗褐色,腹部第4节前缘及第5~7节整个前缘密布圆形小刻点,臀节末端具1对臀棘,并密生许多短毛。图3-68 梨剑纹叶蛾梨剑纹夜蛾在辽宁1年发生2代,自4月下旬至8月上旬均可诱到成虫。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害大豆,8月上旬至9月中旬在棉花、大豆、花生上均有幼虫为害。幼虫不活泼,行动迟缓。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如果田间幼虫密度较高,及时喷施农药,如5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此虫。 -
报告(二十五)黏虫(Oriental Armyworm)
出版时间:2009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又名东方黏虫,俗称行军虫、五花虫、剃枝虫等,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我国农作物的重要迁飞性害虫。黏虫是一种多食性间歇发生的暴食性害虫。大发生时可在一两天内吃光大片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图3-64 植株被害状黏虫主要为害多种禾谷类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棉、麻、豆类、果树、林木及牧草等。黏虫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潜伏在心叶中,啃食叶肉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为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只剩植株主脉,再结队转移其他田为害,损失较大。图3-65 黏虫幼虫(左:初龄幼虫;右:老熟幼虫)成虫淡褐或黄褐色,体长15~20mm,翅展35~45mm,触角丝状,胸发达。前翅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淡黄色圆斑,外圆斑下方有1小白点,两侧各有1小黑点。翅顶角有1向内伸的斜线。卵半球形,直径0.5mm,初乳白色,渐黄褐色,孵化前黑灰色,有光泽。每个卵块由数十粒至数百粒组成,多为3~4行排列成长条状。叶片上的卵块常包被在筒条状的卷叶内。幼虫共6龄,有多种体色,多有浅黄绿、灰绿及黑褐色。头黄褐色,中央有1黑褐色“八”字纹,腹背线白色,亚背线蓝色或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5~38mm。蛹褐色,长20mm,腹背5~7节各有1排小点刻。尾刺3对,中间1对粗直,侧面2对细而弯曲。图3-66 黏虫成虫和蛹(引自:商鸿生)黏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若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时可终年繁殖为害。发生世代,随地理纬度及海拔高度而异,冬季生活状态也不同,在北纬33°以北地区基本不能越冬,南岭以南冬季尚可为害。成虫具有迁飞习性,每年有规律地进行南北往返远距离迁飞,从而构成全国各发生区虫源的紧密衔接。根据发生特点,我国基本划分为5个发生区。(1)越冬代发生区:位于粤、桂、滇、闽及黔南地带,1年可发生5~6代。(2)1代发生区:位于长江及黄淮流域以及鲁南地带,1年可发生3~4代。(3)2代发生区:位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15省、市,1年发生2~3代。(4)3代发生区:位于东北三省、内蒙古、冀、鲁、晋及京津地区,一年发生2~3代。(5)晚秋世代发生区:主要为越冬代发生区的部分地区。成虫喜食蜜露,羽化后须补充营养方可正常产卵繁殖。白天栖息在植株间,傍晚活动。成虫喜生长茂密的农田,将卵块产在叶尖及枯黄的叶片上,并分泌胶质物将卵裹住。每块卵10余粒至数百粒,每头雌虫最多可产卵1000~3000余粒。卵期3~6天。幼虫6个龄期22~25天。初孵幼虫怕光,集聚在心叶内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4~6龄为暴食期,食量占总量的90%以上。幼虫老熟后爬至根部3~5cm处作土茧化蛹,蛹期9~11天。黏虫在气温19~23℃和相对湿度50%~80%时生存最适。30℃以上产卵量降低。在蛹羽化及卵盛孵期,雨水过多不利其存活。1.农业防治 在越冬区,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压低越冬虫量,控制次年的一代虫源。在北纬33°以南地区,秋季应结合作物的中耕,铲除杂草、控制3代黏虫,减少越冬虫源,降低第1代发生区的发生程度。在1~3代发生为害区,通过合理密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等,控制田间小气候,可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2.诱杀防治 成虫发生期,田间插放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放置糖醋盆诱杀成虫,压低田间卵和幼虫的发生密度。成虫产卵期在作物田插放谷草把诱卵,定期集中烧毁处理,或人工采卵,降低田间虫口密度。3.化学防治 应在幼虫3龄前及时防治,用20%灭幼脲1号胶悬剂,或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喷雾。其他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90%晶体敌百虫粉剂、20%氰戊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4.生物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中华卵索线虫、黏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较好。 -
报告(十二)八字地老虎(Spotted Cutworm)
出版时间:2009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Linnae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参见小地老虎的为害状。成虫体长11~13mm,翅展29~36mm。头、胸灰褐色,足黑色有白环。前翅灰褐色带紫色;基线双线黑色,外缘翅褶处黑褐色;内横线双线黑色,微波形;环纹具淡褐色黑边;肾纹褐色,外缘黑色;前方有2黑点;中室黑色,从前缘起具1淡褐色三角形,顶角直达中室后缘中部;外横线双线锯齿形外弯,各脉有小黑点;亚缘线灰色,前端有1黑斑;端区各脉间有中黑点。后翅淡黄色,外缘淡灰褐色。卵半球形,初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3~37mm,头亮黄褐色,有1对黑色弧形纹,近八字形。颅侧区具暗褐色不规则网纹。身体由黄色至褐色,背及侧面满布褐色不规则花纹,体表较光滑,无颗粒。背线灰色,亚背线由不连续的黑褐色斑组成,从背面看,呈倒八字形,愈后端愈明显。从侧面看,亚背线上的斑纹和气门上线的黑斑纹则组成正八字形。臀板中央部分及两角边缘颜色较深。蛹黄褐色,长约19mm。触角末端达中足末端稍前方。腹部第4节至第7节背、腹面前缘具5~7排圆形和半圆形凹纹,中间密些,两侧较少。腹端生1对红色粗曲刺。背面及两侧生2对淡黄色细钩刺。图3-35八字地老虎(左:雌成虫;右:幼虫) (张治良摄)八字地老虎在我国北方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春、秋两季为害。杂食性,为害植物种类与小地老虎大体相同。参见小地老虎防治。 -
报告(十九)稻水象甲(Rice Water Weevil)
出版时间:2009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圭亚那、哥伦比亚、日本、韩国和朝鲜等国。我国最早于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发现,其后辽宁等省区有发生。成虫可取食水稻、玉米等86种植物,幼虫可取食禾本科等22种植物。成虫在玉米叶片上顺叶脉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白条取食斑,使组织受损。目前尚未发现幼虫取食为害玉米。图3-46 幼苗被害状(下:叶片被啃食残存表皮)成虫体长2.6~3.8mm,宽1.15~1.75mm。体褐色,背密布灰绿色圆形鳞片。前胸背板中区有明显的大口瓶状黑斑,两鞘翅合逢处侧区自基部至端部1/3处有不整形大黑斑。触角棍棒状,红褐色,索节6节,棒3节。第1棒节光滑无毛,第2、3棒节上被浓密细白毛。中足胫节两侧各具1排长游泳毛。卵长圆形,长约0.8mm,珍珠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8mm,白色,无足,头部褐色,略向腹面弯曲。腹部第2~7节背面具1对略向前弯的钩状呼吸管。裸蛹,蛹白色,附于寄主根上灰黄色土茧内。图3-47 稻水象甲(左:幼虫;中:茧;右:成虫)稻水象甲在北纬35°以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南地区发生2代;北纬30°左右地区发生3代。以成虫在稻草、稻茬、稻田四周的禾本科杂草、田梗土中等处越冬。水稻插秧后迁入稻田为害。卵产于叶鞘水淹以下部位。幼虫在根内(低龄)和根外(高龄)为害。羽化的新成虫啃食叶片,夏末秋初开始向越冬场所转移。成虫可孤雌生殖,有较强的趋光性和飞翔能力,亦可游泳和潜水。1.农业防治(1)合理施肥 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所以氮、磷、钾合理搭配、科学施肥可以降低虫口密度。(2)适时排灌 在末龄幼虫为害期进行排水,使土壤干旱以控制稻水象甲为害。早期排水后,田间缺少静止水,成虫产卵将减少,也可影响孵化的初龄幼虫存活。(3)清除杂草 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玉米、稻田转移前和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田外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4)黑光灯诱杀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以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灭。2.化学防治 越冬场所防治,于早春在玉米田,特别是临近水稻田的玉米田周围的越冬场所,每667m2用20%三唑磷乳油100ml,加水喷雾;成虫为害期,每667m2用20%三唑磷乳油100ml,或每667m2用40%毒死蜱乳油100ml,加水喷施。 -
报告四川省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成就与经验
出版时间:2010沈丽 罗林明 李刚 廖华明 王胜 马利 张伟 封传红(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四川省按照“项目建体系、体系促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展病虫测报体系建设,通过多年努力,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测报基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测报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提高,测报体系运行情况基本良好,为各级农业部门指挥重大病虫防治、减轻生物灾害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总结其建设的基本经验,认为在病虫测报体系建设中领导重视是根本、稳定投入是关键、队伍建设是保障。通过基层运行情况调查,发现目前测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工作对策。关键词: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经验;启示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四川省按照项目支撑体系,体系促进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展病虫测报体系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以省级为中心、21个市州为依托、29个全国区域站和67个省级重点站为骨干、其余县区级为重要补充的三级病虫测报体系,确保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各级农业部门指挥重大病虫防治、减轻生物灾害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1 四川省病虫测报体系建设的成就1.1 测报基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四川省以实施植保工程项目为契机,大力争取省级财政投入,不断改善测报体系硬件条件。1998年以来,四川省共计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项目资金27 134.5万元改善病虫测报基本条件。其中,利用植物保护工程新建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试验站12个(投入3 000万元)、蝗虫地面应急防控站3个(600万元)、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50 个(18 765.5万元)、省级病虫监控分中心1 个(209万元)。利用汶川地震灾害重建项目新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7 个(2 710万元)。1993~1998年,省财政投入了420万元,建设了42个重点测报站;1999年、2001年投入100多万元实行政府采购为各测报站配备微机及其相关设备;2006~2008年省财政投入480万元,为96个主要农区县改善测报基本仪器设备;2010年省财政投入850万元,为85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县和新增5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重点产能县改善测报基本手段。通过项目实施和建设,新建或改建病虫检测、监测、预警等相关业务工作用房近70 000平方米,购置病虫检测、监测和预警相关专业仪器设备18 000多台(套),新建病虫观测圃(场)690多亩,改变了过去基层测报站工作环境简陋、手段落后、技术水平低的局面。1.2 测报队伍建设不断巩固提高人是主导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病虫测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队伍建设。2004年以来,四川省每年举办省级病虫测报员培训,2005年四川省农业厅颁发了《四川省农作物病虫测报员管理办法》,对于稳定测报队伍和提高专业测报整体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四川省已连续举办了6期省级病虫测报员培训班,经培训考核合格颁发省级病虫测报员证书408 个。除此之外,还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和技术交流,例如病虫监测信息化技术培训、病虫电视预报制作技术培训、经济作物病虫测报技术培训等,以及开展病虫测报田间技能大比拼、病虫电视预报大奖赛等活动,不断推进测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提高专业测报的整体技术水平,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要求。另外,四川省各基层植保站主要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聘用群测员充实测报队伍,各重点测报站和大部分非重点测报站有群测点3~5个,全省有群测点500余个,形成了由500余个基层群测员和400多个专职测报员构成了测报人员网。1.3 测报体系运行状况基本良好四川省各级植保部门通过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实施产业项目解决测报经费问题,目前全省约有20%左右的基层测报站点可争取到地方财政的支持;50%左右的靠实施项目解决部分或全部测报经费,例如实施重大病虫监测项目、新增5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等,总体运行状况基本良好。围绕“测报管理规范化、情报传递信息化、病虫预报可视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测报体系网络化”目标,把实现公益性职能与服务性功能相结合、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专业测报与群众测报相结合,对38种主要作物的60多个病虫开展监测预警工作,年均发布各类病虫预报、警报1 000期以上,病虫电视预报800期以上。加强测报体系的考核管理是确保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四川省自1993年开始对重点测报站进行考核,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切合四川实际的量化考核标准,对重点测报站实现标准化考核。年度考核结果由厅领导在年底的植保工作总结会上宣布,实行重点测报站资格动态管理,并建立了末尾淘汰制度。对于每年考核的优秀站和测报先进个人,每三年由农业厅给予表彰一次,并在项目安排和工作经费上给予更大支持。2 经验与启示2.1 领导重视是根本由于病虫测报的基础性地位和专业性特点,易被外行忽视或是忽略,得不到领导上尤其是行政领导的应有重视。重不重视其关键在认识,因此各级植保部门应在提高领导对病虫测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下功夫。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植保部门自身对测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病虫测报工作放到农业生产的大局中去认识,加强与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主动汇报、撰写专报、书面请示等方式,主动宣传测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公益性,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2 稳定投入是关键病虫测报作为公益性事业,需要得到各级财政的支持,尤其以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和稳定的运行经费保障最为迫切,才能确保测报体系的正常运转和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四川省本着“项目建体系,体系促工作”的总体思想,积极争取植保工程、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灾后农业恢复重建等项目,加强体系建设,改善监测站点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手段。各级植保部门通过争取地方财政投入,解决测报工作经费。近期四川省对病虫测报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80%的基层测报站点存在经费不足问题,其中20%严重不足。调查数据表明,解决测报工作运行经费不足问题仍是今后整个测报体系所面临的工作重点。通过法制化渠道,把测报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才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之举。2.3 队伍建设是保障测报体系的正常运转除了基本的硬件条件保障外,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是关系到体系运转正常、测报事业健康的核心保障。四川省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资格认定,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化较强的测报队伍,并通过专业技能比赛、评优表彰等活动不断激发队伍活力和战斗力,确保测报体系的正常运转。但经调查,目前四川省仍有87%的测报站点存在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亟待提高的现象。测报工作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测报工作的“规范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给测报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继续培养一支专业化、肯吃苦、善学习的测报队伍,是测报事业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是今后测报体系建设和继续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参考文献邵振润,刘万才.我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成就回顾及展望.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1):37~39 -
报告三、环境因子伤害(Environmental Factors Injuries)
出版时间:2009环境因子伤害包括旱害、涝害、低温冷害和雹害、高温障碍、空气污染毒害和肥料毒害等。总体讲,环境因子伤害多与自然因素有关,但在当今的现代农业生产中,与人为活动影响的关系更加密切。准确判断和正确掌握环境因子伤害的症状和原因,对于有效控制其为害,减少其为害所致的损失,有着重要意义。玉米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并呈灰暗色。成株表现为矮化、细弱,叶丛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继而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在疏松沙土上幼苗干枯而死。当播种时土壤干旱,种子出苗率低,少数出苗株,幼胚易腐烂,发生苗枯。干旱严重时,植株严重矮化,叶片上形成不规则褐色至黄色斑点,持续干旱植株死亡。图2-53 田间苗期干旱症状图2-54 幼苗缺水萎蔫图2-55 植株喇叭口期旱害图2-56 植株秋旱(叶片干枯)玉米生长期遇有较长时间缺雨,造成大气和土壤干旱,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玉米受害后,表现为叶色褪绿,植株基部呈紫红色并出现枯黄叶,造成生长缓慢或停滞,严重的全株枯死。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苗期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种子萌发后,涝害发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一般淹水4天减产20%以上,淹没3天,植株死亡。玉米出现涝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图2-57 田间涝害(底叶枯黄)图2-58 植株涝淹图2-59 低温致幼叶产生黄色斑点图2-60 低温致幼苗黄化低温冷害主要是指玉米在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或生育后期易遇低温、霜冻而造成减产。在温度5~15℃,晴天、多露的夜间或清晨,可造成玉米冻害。植株叶片表面产生不规则的浅灰色、银灰色斑点或条斑,有时叶片上纵向出现枯白色带状环纹。春季低温,主要通过延迟出苗的方式作用于玉米,可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夏季低温(凉夏)持续时间长,抽穗期推迟,在持续低温影响下玉米灌浆期缩短,在早霜到来时籽粒不能正常成熟。秋季降温早,籽粒灌浆期缩短。初霜到来早,灌浆期气温低,灌浆速度缓慢,且灌浆期明显缩短,籽粒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图2-61 低温致幼苗灰绿色图2-62 低温导致幼苗缺磷状当遭遇冰雹天气,不仅冰雹直接打折玉米茎秆和叶片,还能导致植株受冻害。低温为害后常易诱使玉米真菌和细菌病害发生。图2-63 田间冰雹为害状图2-64 叶片被害状图2-65 茎秆倒折图2-66 茎秆被害状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伴随有干热风,遇到38~52℃的高温,既便是短时间,植株叶片就会发生灼伤。玉米植株顶部叶片首先褪绿,然后卷曲,叶片呈现漂白色斑。授粉期遇到高温,导致花丝枯萎,授粉不充分,果穗不结实或结实率低,造成严重减产。玉米品种间的耐高温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种植耐高温品种将降低高温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图2-67 田间受害状图2-68 叶片日灼斑空气污染易引起玉米等作物的叶部受害和植株生长受阻,有时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首先是由于放出对玉米有毒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其次是在日光照射下,由氧化氮和碳化氢之间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盐等物质。图2-69 田间被害状图2-70 叶尖及叶边缘开始枯黄1.氟化物中毒症 氟化物中毒表现,沿叶缘和叶尖呈现褪绿斑驳或斑点,叶脉间出现小的不规则褪绿斑,并形成连续的褪绿条带。受害严重时,脉间和叶缘可产生坏死斑。缺锌、缺钾和螨类等为害与氟化物毒害状相似,要注意区分。2.臭氧病 臭氧病发生在甜玉米上,在叶片上形成暗色、灰绿色、水浸状的病斑,严重时在叶片两面产生褐色至白色的坏死斑。有些品种,在叶片的一面或两面的横带上产生小的银灰色至褐色的坏死斑。臭氧中毒,通常表现为老叶基部受害,较老叶片中部受害,而嫩叶则顶部受害。叶片受害,往往叶缘较重,而中脉附近仍保持正常。臭氧中毒状易与昆虫或螨类的伤害、氯或氟的毒害以及自然衰老状相混淆,要注意区分。对空气污染,不同品种间敏感程度差异比较显著,一般甜玉米比普通生产玉米敏感。防除时除注意切断或减少污染源外,选用抗污染的品种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可溶性氮、钾、游离NH3、氮、磷等肥料施用过量,或直接接触种子,会抑制种子萌发,发芽势弱,出苗缓慢,幼苗出土后,往往死亡,残存者严重矮化,叶片变黄,叶尖坏死。幼苗根变短,变褐,侧根稀疏,白根比例显著减少,无或很少有根毛。含硼的肥料使用不当更易对幼苗产生毒害。在干燥的气候条件、砂性土壤、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和使用高盐肥料时,易发生幼苗毒害症状。图2-71 田间症状在高酸性或碱性土壤,施用含铝和铁的肥料易发生幼苗被害症状,表现幼苗根冠和节间维管束褐变。镍和铬过量使用,造成植株矮化,叶脉褪绿,叶片边缘皱缩。严格控制可溶性氮、钾等肥料的用量,土壤施用要注意建立隔离层,避免种子与化肥直接接触,可有效控制肥料毒害。图2-72 植株黄化、叶片坏死条斑图2-73 植株根部受害导致缺磷状图2-74 植株根部受害状图2-75 植株根部受害导致叶尖失绿 -
报告(三)沟金针虫(Grooved Click Beetle)
出版时间:2009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叩头虫科Elateridae,叩头虫的幼虫称为金针虫。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河南等地。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和谷子等禾谷类作物,也可为害豆类、薯类、甜菜、棉花、瓜类和苜蓿等。主要为害幼芽和种子,可咬食刚出土的幼苗,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也可蛀入较大的种子及块茎、块根和幼苗根内取食,蛀成孔洞,被害株后期干枯而死亡。图3-7 根部被蛀幼苗萎蔫图3-8 幼苗生长点被害心叶枯死图3-9 幼苗茎基部被钻蛀状成虫深褐色,密生黄色细毛,雌雄异型。雄虫大小为14~18mm×4mm;雌虫16~17mm×5mm。雄虫体瘦狭,背面扁平;触角较细,12节,第1节粗、棒状、略弓弯,第2节短小,第3~6节明显增长而宽扁,自第6节起至端部略长、渐细,末节顶端尖锐;鞘翅狭长,两侧近平行,前端略狭,末端略尖;足细长。雌虫体宽阔,背面拱隆;触角11节,短粗,后弯稍过鞘翅基部,第3~10节各节基细端粗;鞘翅肥阔,末端钝圆,表面拱凸;足粗短。爪均为单齿式。卵初呈乳白色,球形,直径约0.7mm。老熟幼虫金黄色,长20~30mm;体宽、略扁平,背部中央有1细纵沟,体表覆黄细毛;头扁平,上唇、唇基和额愈合不分,前缘具齿状突起;尾节黄褐色,背面呈略近圆形的凹陷,密布粗刻点,两侧缘隆起,具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蛹纺锤形,前胸背板隆起呈半圆形,前缘两侧各具1伸向前方的尖刺;腹端部两侧有1对伸向斜后方的刺状突起。图3-10 沟金针虫成虫图3-11 沟金针虫蛹图3-12 沟金针虫幼虫沟金针虫在我国大部地区3年完成1代,少数个体4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因其生活历期较长,幼虫发育不整齐,故有世代重叠现象。老熟幼虫8、9月在地下13~20cm处化蛹,9月初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而越冬,第二年3、4月上升活动,4月上旬盛发。雌虫行动缓慢,不能飞翔,有假死性,在麦根附近交尾后于3~7cm土中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200余粒。6月上中旬为卵盛孵期,幼虫期最长可达1150天,在土中活动为害,10月中下旬向深层移动越冬。翌春10cm土温达6℃左右时开始上升活动为害。一般春雨较多,土壤湿润,对其发生有利,而土壤含水量过高不利害虫生存。秋翻和田间灌水等均会影响害虫种群数量,而减轻为害。1.农业防治 秋收后深翻土地,减少越冬虫源。2.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可有效控制虫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也可用该药剂1:200的比例拌细土进行田间撒施,然后翻耕。 -
报告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根据国际和我国有关旱区的划分标准,河南省旱地区域属于半湿润偏旱区,是半湿润地带与半干旱地带的过渡区、河南旱作麦区主要分布在33°40′N以北(平顶山、鲁山一线以北)、京广铁路(大约113°5′E)以西的太行山余脉和山前丘陵以及熊耳山、崤山山脉的丘岗缓坡地带,海拔在200~700m。该区小麦生育期间日照1377~1410小时,光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气温12.4~14.5℃,小麦全生育期大于0℃积温1701~2218℃·天,冬前积温605~650℃·天,冬季负积温-166.6~-54.1℃·天,前期低温干旱不利于小麦形成壮苗,后期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开花和籽粒灌浆。该区年降水量650mm上下,小麦生育期内降水仅150~250mm,年蒸发量达1700mm,降水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需要。地下水源埋藏较深,开发困难,干旱缺水是本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干旱年出现频率为79.2%。重旱年频率为30%,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该区沟壑纵横,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土壤以褐土的各个亚类、土属为主。一些旱塬地的立黄土(典型褐土),土层深厚,熟化度高。许多岗丘还分布着红黏土,质地黏重,通气性差,适耕期短,在小麦生长季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又缺乏水源与灌溉条件,加之劳畜力不足,经济条件差,小麦管理粗放,广种薄收,产量多在2250kg/hm2左右。种植制度是以小麦为主的轮作换茬制,多数为二年三熟,亦有一年一熟和一年二熟。旱地小麦由于干旱缺水,土壤瘠薄,耕作粗放,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与水肥地相比,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丘陵旱区秋季气温下降早而快,冬季气温较低,结冻早,小麦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表现为叶片小,根系少,分蘖慢或缺位,植株瘦小,冬前不易形成壮苗。春季气温回升较慢,因此,小麦返青迟,起身晚,从播种到返青约需170天,比平原水地多20天左右。丘陵旱地由于秋末气温下降早,冬季寒冷时间长,春性品种和晚播弱苗易受冻害。丘陵旱地由于雨季在土壤中积蓄了一定的水分,冬前可形成一定数量的分蘖,但冬春雨雪稀少,开春以后蒸发量逐渐加大,土壤水分迅速下降。由于墒情变差,春季基本不再产生分蘖。因此,旱薄地只有冬前一个分蘖盛期,返青前即达到高峰,返青后就开始两极分化,而且速度快而集中,致使旱地小麦的有效分蘖时间缩短,分蘖成穗率低。丘陵旱地由于缺水,小麦的幼穗分化时间比平原水地要长,但分化的小穗和小花数少,尤其是退化量大,所以穗粒数偏少。从持续时间看,其特点是“开始早,时间长,前期慢,后期快”。一般10月下旬幼穗开始伸长,但由于“春旱”,后期快速进入四分体期,使大量小花退化,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灌浆期间虽然温度、日照等条件有利,但因干旱而使根系、叶片早衰,植株提早干枯,缩短了灌浆时间,粒重偏低,且因年际间降雨量不同而变幅较大,造成产量低而不稳。长期以来,旱地小麦受自然降水的制约,产量低而不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锐减,使旱地复种指数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旱地小麦的产量,已成为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宜于旱地小麦的一整套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即围绕一个中心,打好3个基础和改进5项措施”的“135”栽培技术模式。北方旱作冬麦区,年降水量为400~600mm,且60%~70%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而小麦生长季节的降水仅有100~200mm。据多年的研究资料,旱地小麦单产达到3000~4500kg/hm2时,在一般情况下约需水400mm。因此,降水量少,成为限制旱地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据洛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0~200cm土体每毫米贮水能生产小麦1.41kg,在洛宁县旱塬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良好的栽培技术可使每毫米贮水生产小麦1.46kg,而一般栽培条件仅能生产小麦0.61kg。高产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结果说明,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必须以提高土壤单位水分的生产效益为中心,坚持做好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等工作,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栽培技术,使有限的水分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旱地小麦产量持续增长。据河南农业大学在巩义市和新安县的研究资料,旱地麦田0~200cm土体在小麦播种前贮水150~450mm,小麦产量与播前土壤蓄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即播前土壤贮水越多,小麦产量越高。这说明在丘陵旱作麦区,小麦播种以前做好蓄水保墒工作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基础。北方旱作麦区全年的降水量有60%~70%集中在6~9月,这就为播前蓄水创造了有利条件。资料表明,无论是晒旱地还是回茬地,在小麦播前土壤的蓄水能力还是很大的。据在洛宁旱塬的研究结果,小麦播前晒旱地0~200cm土层蓄水量丰年最多可达到435mm。在夏玉米地进行秸秆覆盖和春玉米地进行地膜覆盖均有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一般在玉米收获期0~200cm土层蓄水较不覆盖的多50m3左右。综合各地实践经验,旱地小麦播前蓄水保墒的主要措施有以下3方面。1.改张口过伏为合口过伏即伏前深耕粗耙轻耙,而后遇雨即耙,半月无降雨要进行干耙,播前只耙不耕,做到“耕作层内张外合,滴水归田防蒸发,上虚下实无坷垃”。2.前茬作物秸秆覆盖即在夏玉米定苗后,在玉米自然株高达35cm左右时,每公顷均匀撒盖4500~6000kg麦秸或麦糠(0.5kg/m2),这样既能蓄水保墒,又能抑制杂草生长,不仅使夏玉米增产,还为小麦蓄贮了底墒。3.前茬作物地膜覆盖即在玉米田进行地膜覆盖,在玉米收获后揭膜立即清茬浅耙,再深耕细耙,麦播前遇雨即耙。因春玉米收获早,距麦播还有较长时间,耕后地表裸露蒸发量大,必须坚持遇雨即耙,重耙细耙,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底墒。增施肥料,特别是增施有机肥,不但能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养分,而且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增施氮、磷、钾化肥,以无机促有机,有机无机相结合,可显著提高产量。据洛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旱地小麦单施有机肥,每增施1.5万kg/hm2农家肥,可增产小麦112.5kg,增产11.4%;而有机肥与氮素化肥相结合,可增产小麦150~300kg/hm2(除去氮素化肥的增产量)。河南旱地曾因缺磷严重制约了小麦产量,通过增加磷肥用量,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但随着产量的提高,旱地小麦缺钾问题又暴露出来。研究表明,每公顷用150kg钾肥,单株次生根增加1~4条,每穗增加3~4粒,千粒重提高1.6g,公顷增产小麦450kg。因此,在旱地要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合使用,以便充分发挥土壤中单位水分的增产作用。适时偏早播种能够经济有效地利用温、光自然条件,协调个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有利于小麦次生根和分蘖生长,培育壮苗,提高成穗率,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旱地小麦产量的高低,穗数是决定因素,而穗数多少与冬前大分蘖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旱地小麦适时早播可促进冬前分蘖和提高成穗率。10月1日前后播种的田块,11月分蘖的成穗率达68%,12月上旬的分蘖成穗率只有5%,以后的分蘖则多为无效分蘖。冬前生长好的麦苗对麦田起到覆盖作用,耕层水分含量高,而晚播麦田麦苗生长弱,麦田覆盖度差,耕层水分含量低,不仅穗数少而且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下降,因而造成减产。适时偏早播种是促进小麦根系发育的有效措施。多年研究表明,不同播期对小麦冬前及拔节期初生根入土深度、次生根条数、长度等均有明显的影响。据观察,9月26日播种的越冬期总根量分别是10月4日和10月13日播种的1.51倍和2.31倍,而40~100cm土层内的根量,前者则为后两者的2.30倍和2.34倍。所以适时偏早播种是提高旱地小麦抗旱性、有效利用土壤水分、促根、增蘖、促穗的中心环节。为保证河南旱地小麦冬前总茎数达到750万~900万/hm2(50万~60万/亩),实现450万~525万/hm2(30万~35万/亩)穗和冬前积温达到500~7000℃的生产要求,必须认真做好适时偏早播种。晒旱地播期应在9月25日至10月5日,回茬地在10月10日以前播种为宜。在过去,丘陵旱作麦区限制小麦产量的突出问题是“一旱二薄”,选用的小麦品种多为耐旱耐瘠品种。但随着蓄水保墒措施的应用与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耐旱耐瘠品种丰产潜力较低的矛盾逐渐显现,于是出现了盲目在丘陵旱地种植高水肥地品种的现象,结果造成了减产。因此,丘陵旱作麦区应选用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丰产潜力大,在旱地表现稳产的品种。小麦沟播,可促可控,能够显著提高旱地小麦产量。1.沟播可以促根增蘖沟播具有剥去干土层使种子种在湿土层和深播浅盖的作用,又因沟底温度比地面高0.3~0.8℃,一般出苗和分蘖期比平播早1~2天,冬前单株分蘖多0.1~0.6个,次生根多1.2~1.4条,成穗数增加0.5万~12.1万个/亩,穗粒数多0.1~6.2粒,沟播较平播增产8%~12%。遇到早年,播种时底墒不足,平播极易造成缺苗断垄,而沟播则出苗齐全,并且在冬季降雪时,雪可在沟内积存,能防止被风刮走,起到集纳雨雪、蓄水保墒的作用。2.沟播可以控制麦苗旺长在丘陵旱地适时偏早播种是成功的增产经验,但在冬暖年份,麦苗容易旺长,不仅多消耗水肥,甚至遇到倒春寒会冻死麦苗。而沟播麦田可在越冬或返青期进行平沟培土,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的滋生和加速两极分化,且培上后可防止分蘖节受冻害,又可多产生次生根,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而增产作用显著。过去,由于旱地缺水少肥,小麦生产一直沿用的是大播量靠主茎成穗的增产途径,播种量多在10kg/亩以上,有的高达15~20kg/亩。随着蓄水保墒和培肥地力措施的应用,土壤的水肥状况有所改善,但大播种量造成麦田群体过大,根系发育不良,耐旱性差,难以获得高产;而播量过小,虽个体生长良好,但成穗数少,产量也不高。试验表明,在河南适时偏早播种的情况下,晒旱地和早茬地基本苗以14万~16万/亩为宜,夏玉米等回茬地以基本苗16万~18万/亩为宜。因此,改大播种量为适宜播种量,不仅可节省种子,而且还能增产小麦30~50kg/亩。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实行粗肥、氮、磷、钾肥底施“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一般不进行追肥。但在土壤水分状况改善以后,冬春遇到较多降水仍不进行追肥,将造成土壤水分生产效益降低。据试验,在冬春降雨后0~20cm土壤含水量大于17%的情况下,追纯氮5kg/亩,可增产8%~17%。但若0~20cm土壤含水量在17%以下追肥,则增产效果不明显或不增产。因此,旱地小麦应改不迫肥为看墒追肥,即墒情差不追肥,墒情好可适量追施速效氮肥。丘陵旱作麦区长期以来比较重视小麦播种工作。但在生产上存在着“一年与麦见两面”,即种时见一次面,收时再见一次面的重种轻管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应加强旱地麦田的管理,通过看墒追肥、中耕保墒、镇压提墒、防治小麦蜘蛛和穗蚜等增产措施的应用,改变“旱地麦田重种轻管”的思想,实现“种、管并举”,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所谓适墒播种就是指在旱地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内,土壤墒情适宜,播种能正常出苗。一般来说,小麦出苗要求的适宜土壤墒情为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但由于土壤质地不同,小麦种子萌发出苗所要求的土壤含水量不同,一般要求砂土为14%~16%,壤土16%~18%,黏土20%~24%,当土壤含水量分别低于10%、13%和16%时,就会影响到萌发出苗。因此,要种好旱地小麦,就必须及时做好播前准备工作,尽量做到适墒、适期播种,为旱地小麦的稳产、丰产奠定基础。旱地小麦多为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制,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前茬作物特点进行精细整地。晒旱地麦田多为一年一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精细整地,能够达到“深、净、细、实、平”的要求。晒旱地麦田的整地应以保墒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接纳伏雨,增加土壤深层水分贮备。旱地耕作应改三犁九耙为一次深耕,晒旱地于7月上旬深耕25~30cm,随深耕施入底肥,做到合口过伏,遇雨即耙,先粗耙,轻耙,后复耙细耙,若半月无降雨,要进行干耙,小麦播种前只耙不耕,达到“耕层内张外合,滴水归田防蒸发,上虚下实无坷垃”。前茬为秋作物的秋茬麦地,秋收种麦,时间紧迫。秋收后,土壤常比较板结,因此,整地首先应抓好碎土、保墒工作。首先在秋作物的生长后期进行中耕,以利接纳较多的降雨,蓄水保墒,为麦播整地创造条件。其次,对于早秋茬作物,秋收后到种麦尚有一段时间,可以先浅耕灭茬,而后深耕,耕后可以进行短期晒垡,但晒到垡头发白时,就要及时耙平保墒,以免遇到秋旱,表墒不足,土块难以耙碎。对于晚秋茬则要做到快收、早耕。结合施底肥随犁随耙,保住底墒。在干旱年份,为了防止跑墒,也可不进行耕翻,直接用旋耕机旋耕10~15cm,再耙2~3遍,使麦田平整塌实,即可播种。施足底肥和巧用种肥,是保证小麦生长发育有充足养分供应的前提,同时施足底肥,也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丘陵旱地来说,旱与薄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施足底肥,才能促使小麦在冬前早分蘖,多分蘖,增加单株次生根条数,达到穗多,穗大,提高抗寒、抗旱能力。所以群众有“三追不如一底”“年内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的施肥经验。旱地小麦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速效N、P、K肥。目标产量在300kg/亩以上的地块,在施有机肥200kg/亩的基础上,化肥施用总量为纯氮10~12kg/亩、P2O58~10kg亩、K2O 5kg/亩。可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和70%~80%的氮肥做底肥,剩余的20%~30%氮肥于第二年春季土壤返浆期开沟追施。旱地高产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土层厚、地力好的旱肥地,应选用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丰产潜力大、在旱地表现稳产的品种。如郑旱1号、洛旱2号、洛旱6号等。根据旱地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冬前壮苗对积温的要求,在适墒情况下,应先播冬性品种,再播半冬性品种,最后播春性品种。一般情况下,在日平均温度16~18℃播冬性品种,14~16℃播半冬性品种,13~15℃时播春性品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旱地小麦的基本苗可控制在12万~20万/亩,冬性品种可采用适宜范围的下限,弱冬性品种或春性品种可采用上限。播种偏早的基本苗可减少1万~2万/亩,偏晚的可适当增加2万~3万/亩。沟播的基本苗可控制在15万~20万/亩。播种方式以20cm等行距或18~23cm的大小行为宜。播种深度3~4cm。若采用机械沟播,则沟距36~42cm,沟深9cm,沟宽12~15cm,每沟内播种2行小麦。播种深度3~4cm。播种时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各项工序最好一次完成。旱地小麦播种后应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利于提墒保墒、全苗苗壮。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种,对密度过大的要及时疏苗。旱地小麦应于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施速效氮肥,墒情较差的地块,应以镇压为主;墒情较好的地块,应以划锄为主;对土壤不实、坷垃较多的麦田,先镇压、后划锄;要结合划锄灭除杂草。防治麦田红蜘蛛、蚜虫等害虫为害。小麦开花后可以用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等进行叶面喷肥,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蜡熟末期,适时收获。旱地小麦的欠墒播种是指在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内,土壤墒情较差,土壤0~20cm含水量在10%~15%的范围内,但采取适当的措施播种后,小麦能够出苗。欠墒播种技术主要有抢墒早播、沟播、覆膜穴播等措施。抢墒播种是指土壤0~20cm含水量在11%~15%的范围内,按照“有墒不等时”的原则,采取多耙提墒的方法,适时偏早抢墒播种。抢墒播种,因为土壤中有底墒,小麦种子在土壤水分不太充足的条件下,可以缓慢地吸收水分而萌发,出苗率可达90%以上。抢墒播种是旱地小麦利用时间、墒情,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抢墒播种,比雨后播种方式提前早出苗17~136天,平均提前57.5天;单株分蘖多2.4~2.9个,单株次生根多1.8~2.5条,接近正常,每公顷穗数可达267万~523万,穗粒数25.8~31.6粒,千粒重32.6~38.0g。因此,抢墒播种与其他抗旱播种方式相比,具有播种出苗早,苗情发育好,产量高的特点。1.及时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趁墒整地,边耕翻耙边镇压保墒。2.适时偏早播种当土壤0~20m含水量在11%~15%的范围内时,可按照“有墒不等时”的原则,采取多耙提墒的方法适时偏早抢墒播种,但播种不可盲目提前,在一般情况下,播种期可提前10~15天。3.精选品种抢墒早播应选择抗旱耐寒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种。不可选用春性品种,以免造成年前拔节而受冻害。4.增大播量,抢时早播由于墒情较差,出苗率较低。因此,在播种时,应比适墒播种时增加播量10%左右,以确保基本苗。5.播深适宜抢墒播种深度要适宜,不可过浅,以免种子落干,也不可过深,一般以4~5cm为宜。6.药剂拌种抢墒早播由于出苗早,温度高,前期病虫为害较重。因此,在播种时,要用药剂拌种,以免病虫为害。小麦沟播是指采用开沟播种方式,深播种、浅覆土,播种后留下浅沟,并结合冬春培土的一种栽培技术。小麦沟播,虽然播种较深,但覆土浅,所以在土壤墒情较差时,能够起干种湿,有利于早出苗,出全苗,多分蘖和培育冬前壮苗。因此,沟播是确保旱地小麦适时播种,实现旱地小麦稳产丰产的技术措施。1.沟播在欠墒时能保证适时偏早播种,且容易一播全苗旱地有70%的年份,小麦播种时因表层墒情不足,很难一播全苗。过去小麦播种时遇到干旱,群众多采用探墒播种(即深播8~10cm),由于播种过深,出苗和分蘖推迟,冬前很难形成壮苗;如果播种遇到降雨,还容易造成闷芽,缺苗断垄严重。而沟播则能起干种湿,达到深播种浅覆土,使种子正好种在湿土层上,因此,出苗快,苗齐,苗全,分蘖早,冬前容易实现壮苗。达到促根、增蘖、稳穗数,无论旱年或正常年份均能获得稳产高产。2.沟播可以增温保墒,提高土壤水分有效利用率小麦沟播后,由于沟埂的屏障作用,使沟内昼夜温差变小,沟内温度明显提高。据测定,小麦越冬期间沟播较平播地面温度高0.6~2℃。沟播后沟底土壤水分适宜,加之地温较高,同时沟内覆土较浅,因而一般沟播较平播出苗快,分蘖早,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同时垄沟还有纳雪集雨作用,因此,沟播较平播墒情好。据测定,小麦越冬期间,0~5cm、5~10cm、10~20cm的土壤含水量,沟播比平播分别提高1.5%、1.1%和0.3%,返青期分别提高0.7%、1.1%和0.3%。因此,沟播有效提高了旱地小麦水分利用率。3.沟播可以有效控制分蘖,实现节水增效冬前能否达到壮苗是旱地小麦稳产丰产的关键。小麦沟播后,因温度和水分条件的改善,即使旱年或冬前降温较早,也容易实现壮苗,如果冬前温度偏高,生长过旺,则可以利用中耕平沟培土来控制小分蘖,节水节肥。据试验,越冬期培土,能有效地抑制小分蘖,越冬和返青两次培土,对促大蘖,控小蘖作用更强。小麦沟播一般可分为一沟单行和一沟双行两种方式。一沟单行指用耧沟播或用单行沟播机播种,其沟播规格多为沟距23~24cm、沟深5~6cm、种子覆土深度3~4cm。一沟双行指用沟播机播种,其规格多为沟距30~35cm,沟深10~12cm,沟内播两行小麦,行距13~14cm,种子覆土深度3~4cm。目前沟播多用一沟两行的沟播机进行播种,沟播机由四轮拖拉机牵引,沟距为36cm、行距9cm、一沟双行、沟深8~10cm、种子覆土3~4cm并且可随意调节播种量和沟行距,可以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一次完成。此外,还有长葛农机修造厂生产的两沟四行畜力沟播机,新乡农机研究所生产的三沟三行沟播机,以及西安农机厂研制的一沟两行沟播机。在没有沟播机的地方,也可在普通耧铧的上部,加设铁皮制成翅形分土器,做成简易沟播机耧,播种后适当镇压。穴播栽培是近年来在旱地小麦栽培上应用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因此,进行覆盖穴播栽培是旱地小麦稳产丰产的有效途径。旱地小麦覆膜穴播增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地膜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地膜覆盖阻断土壤与大气间水分交换,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的供水状况。在无雨补偿水分的情况下,覆盖的时间越长,保墒效果越明显。据测定,0~10cm土层含水量覆膜比裸地增加4.8%,10~20cm增加4%,20~30cm增加2.4%,所以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保墒作用,为旱地小麦的播种出苗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2.覆膜穴播有显著的增温效应地膜覆盖在地表形成一层土壤与大气交换的障碍层,隔离了膜内外的空气流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气流热交换,同时也减少了土壤热量向大气中的散发,在这种小气候条件下,可使膜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据测定,冬前覆膜穴播较裸地5cm地温提高1.3~1.8℃,增加积温100℃左右,2月中旬至拔节提高0.5~1.0℃,增加积温50℃左右。地温的提高,积温的增加,有利于小麦分蘖和延长穗分化的时间,对增加穗数和形成大穗有利。3.覆膜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地膜覆盖使土壤温度增加,水分适宜,因而,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小麦对矿物质营养的利用率。4.覆膜穴播促进了小麦的生育冬小麦覆膜后,由于提高了土壤温湿度,使小麦干物质积累增多,大分蘖增加,成穗率提高,幼穗分化早、历时长,穗部发育良好,因而使产量增加。一般在当年的7月深耕晒垡,8月中旬浅耕耙保墒,播种前施肥整地,然后按70~80cm宽进行平作覆膜,膜面宽60cm、膜与膜间距20cm,覆膜后5~7天用小麦穴播机进行播种。每带种4行,行距20cm、穴距10cm,每穴7~8粒。由于采取早整地、早覆膜,因而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上采用穴播机播种,播种深度一般4~5cm。因此,在土壤水分不太足的情况下,有利于小麦的萌发出苗,出苗率一般可达90%以上。覆膜穴播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和促进小麦生育的作用,因而,在应用时应注意,要施足底肥、精细整地,灭净根茬、消灭坷垃,这样不仅有利于出苗,而且还可以防止损伤薄膜。此外,还要按地膜宽度做畦打埂,以便于覆膜。覆膜穴播,宜选用弱冬性、分蘖力较强的丰产品种,不宜选用春性品种。在播种时还要掌握适宜的播种量,播种量应适当增加。旱地小麦无墒播种是指在小麦适宜播种期内或适宜播种期已过,土壤仍干旱无墒、含水量在8%以下,不能满足小麦发芽的最低墒情时的播种技术。旱地小麦在长期干旱无墒的情况下,多采用干旱寄种或雨后晚播的应变措施。在长期干旱的生产过程中,农民朋友积累了丰富的小麦抗旱播种经验,对旱地小麦的播种提出了“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的原则,其“时到不等墒”就是在播种时间已经到了的情况下,不要再等墒即可播种,即干旱寄种。研究表明,在干旱年份,小麦寄种时,只要一次降雨在15mm以上时均可实现全苗。因此,寄种是旱地小麦抗旱播种的积极措施。1.小麦种子萌动后具有一定的耐旱性试验表明,萌发后的小麦种子在0~5cm土壤水分下降到3.6%以下,5cm以下土壤水分下降到5.25%以下,断水42天后供水,其成活率达98.7%以上,而断水86天后,再供水,其平均成活率仍在90%以上,说明种子萌动后具有一定的耐旱性。2.种子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存活时间试验表明,在土壤含水量8%以下的环境条件下,小麦种子在土壤中经历40~169天,降雨后出苗率仍可达60%~80%。种子入土后,气温下降,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在干旱无雨的情况下,能保持相对干燥,不易出现种子霉烂;已萌动的种子,因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土壤水分不会完全丧失,所以萌动的种子一般不会回芽。3.寄种对小麦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寄种与正常播种相比,小麦各生育期均明显依次向后推迟,各生育时期推迟时间的多少依次为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即分蘖期、拔节期推迟较多,抽穗期、成熟期推迟较少,但寄种与雨后晚播相比,则出苗早,单株发育快,产量也高于雨后晚播麦田。干旱寄种是旱地小麦抗旱播种的积极措施,与雨后晚播相比,寄种具有出苗旱、苗情发育好、产量高的特点。但寄种又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播种技术,应用不当反而会造成出苗不齐、产量降低的现象。1.根据土壤含水量来确定播种方式在土壤0~20cm含水量小于8%时,可根据“时到不等墒”的原则进行干旱寄种,不要等天靠雨。如果土壤含水量在8%~10%的范围内,则不能采取干旱寄种的方式播种。2.选择合适品种干旱寄种宜选用弱春性品种,因为春性品种冬前达到壮苗所要求的积温较少,可以晚播早熟。3、适当增加播量寄种麦田主要靠主茎成穗。因此,为保证有足够的穗数,则必须增加播量,一般应比正常播量增加20%~50%,每公顷播量在180~225kg(12~15kg/亩)为宜。4.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干旱寄种往往容易造成播种过深,通气性差,会使种子发生霉烂,即使出苗,也因播种过深,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少,而造成减产。因此,应严格掌握播种深浅,一般播种深度在4~5cm为宜。5.精选种子,药剂拌种干旱寄种,种子在土壤中停留时间长,养分消耗多。因此,所用种子一定要经过精选,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还要进行药剂拌种,以防病虫为害。雨后晚播是指土壤墒情在既不适应抢墒早播,又不适合探墒播种和干旱寄种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应变措施。当土壤0~20cm的含水量在8%~10%的范围内,如果采用干旱寄种,则容易造成回芽。因此,应采取雨后晚播来作为补救措施。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1.晚播小麦的生育期随播期的推迟,各生育时期均明显依次向后推迟,但对各生育阶段的影响却不同。播种至出苗和出苗至分蘖,播期越晚,经历的天数越多,而以后各个阶段则是播种越晚,经历天数越少,抽穗以后各个生育阶段历时天数则与正常播种的差距逐渐缩小,直至成熟。2.晚播小麦冬前叶片小,分蘖期短,单株分蘖和单株成穗数都相应减少但雨后晚播小麦冬前分蘖更少,春季分蘖是其成穗的基础,因而争取雨后晚播小麦的冬春季分蘖,是争取晚播小麦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3.晚播小麦幼穗分化晚播小麦的幼穗分化特点是开始晚,时间短,进程快,但后期与适期播种小麦接近一致。4.晚播小麦的籽粒形成与灌浆雨后晚播小麦开花晚,但开花后籽粒灌浆速度快,灌浆历时短,因此,易受高温等不良天气的影响。1.精细整地,待雨抢种雨后晚播小麦由于播前土壤墒情一般较差。因此,应抓紧时间,精细整地,最好按一定的行距开沟待雨。只要一次降雨使沟内有3cm的湿土,就可播种,播后将沟上湿土覆盖在沟内即可。2.选用晚播早熟良种由于雨后晚播小麦的生育期相应缩短,在品种应用上宜选用春性品种。3.根据播期早晚适当增加播种量4.增加磷肥用量5.采用地膜覆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