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浅析传统零售企业网络营销发展趋势
出版时间:2009传统零售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互联网快速发展,网上购物成为当下购物时尚,并逐步冲击着传统零售企业。网上购物的出现,使人们享受到了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商品的便利,也为商家带来了新的赢利手段。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达514.42亿,较2006年增长74%。其中C2C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468.01亿元,较2006年增长81.2%。中国C2C网上零售市场经过数年发展,2007年已占网上零售市场91%的市场份额,成为网上零售市场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网上零售市场的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和网上零售产业环境的逐步完善;C2C网上零售市场发展迅速,其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量以及用户平均消费金额的双重快速增长,尤以淘宝网更为明显。网上零售已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和生命力,但网上零售行业在与传统零售业相比显示其优势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它的不足。在商场,顾客是通过看、听、闻、摸等多种感觉来对产品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而网络购物只提供了二种可能——看和听。这势必对消费者的刺激大大减弱。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身临其境的购物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接触社会的机会,是一种享受。网上购物失去了上街闲逛的乐趣,对那种热烈的现场气氛的感受大大减少,购物过程的乐趣大大折扣。而在我国,上街购物仍然是许多居民一种主要的休闲方式。传统的店面销售所营造出的友好和谐的购物环境,良好的销售人员形象的塑造,对于消费者购买心理产生的影响、刺激作用也因为网络购物的虚拟性而不复存在。因此,人际化沟通与切身感受的缺乏是网上购物的不足之处。在传统的购物过程中,由于人群关系的影响,人们喜欢在服饰、化装等方面展示自我的个性和生活的状况,享受别人的欣赏与羡慕。出入高档商店、在高档的商品柜台前享受售货员细致入微的服务,看着人们羡慕的眼光,都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而在网络购物方式下,这种购物心理上的满足感是无法达到的。虽然从理论上讲任何产品都可以进行网上交易,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产品不适合网络销售,这涉及产品的物理属性与特点。目前在线销售最成熟的实物产品要数计算机硬件、音像制品、家用电器以及书籍销售了。因为这些产品的物理性质决定了方便配送以及在配送过程中不易耗损和破坏。网购作为一种消费行为,毕竟是一件耗时耗费的事,互联网上提供的精彩内容与便捷服务常使得网民的购买注意力下降,网民容易沉溺于网络之中。尽管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休闲、轻松的体验,人们仍需要承受一定的精神压力和代价,网民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之中还易患“上网综合症”,严重的还会损害健康,相对于“逛”商场的惬意、休闲,这也是不容小视的。当然,与网上购物蓬勃发展之势相比,这些瑕疵只是发展中的缺憾。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2011年的四年时间里,中国B2C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将会以年均75%以上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每隔两年时间,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就会扩大两倍以上。上网购物已经从一种时尚行为转变为众多网民的生活习惯,而他们当中相当部分人群正成为中国现在和未来消费市场领域的中坚力量。可以预见,中国网购市场将会有更快速发展。当数年前人们还质疑网上购物的种种局限时,网上购物销售规模却在飞快递增、迅速发展,与中国零售业市场发展相比,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是信息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网络购物是世界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消费者,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在悄然发生转变,面对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传统零售业也不甘示弱,纷纷挤上网上购物这列快车成为必然。北京西单友谊集团(爱购网)、王府井百货集团(劲购网)、当代商城等传统零售企业的网上购物商城雨后春笋般开设。相对于年销售额在10亿元的商场,其商品品种相当丰富,可达5万种以上之多,而网购的商品品种却只近万种,而若以销售品种与销售额比例比较,可以想见网上购物的魅力、潜力、生命力之强。据统计,目前在美国开展B2C网络营销的企业中,70%来自于传统零售企业。而据中国连锁业经营协会公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70%的企业建立了网站,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形象、招商引资、提供客户服务,其中有26%的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B2C网络营销,实现网上购物。在中国,数据显示分析,传统零售企业的网上购物商城业务并不像商场那样红火。与国外网上零售迅速发展以及众多传统零售企业涉足网上零售并有可观收益不同,国内的零售网站还在艰难起步,而由传统零售企业建立的零售网站更是生存乏力。北京的零售企业的网购销售情况也大致相似,以某一知名零售企业为例,2007年商场零售总额为13亿,网购销售额3700万,2008年1~9月网购销售已经完成去年全年销售指标,但预计销售份额也不会超过商场零售总额的5%。目前,通过网上交易导致的年销售成本和采购成本降低幅度均在5%以下。一个年销售额12亿元的大型成熟商场,其网上购物销售额还不到商场销售额的5%。调查显示,一般消费者认为,虽然在商场可以放心购物,但是网上购物已经成为80后的生活习惯、时尚,相对于拥堵的道路,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他们更喜欢在淘宝、易趣、卓越等电子商城“挑选”、购买商品。传统商业开网店的做法,与当下流行的淘宝、易趣等网络开店有所不同,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被业界称作“鼠标+水泥”;而后者完全依靠网络上的虚拟店铺,没有实体店铺展示。中国互联网协会营销工作委员会认为,“鼠标+水泥”模式既能够发挥传统门店集中展示、集中销售的特点,也能够为习惯网络购物的用户提供便利。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上购物商城业务已成为共识和发展趋势。尽管网上零售业具有传统零售业不具备的一些优势,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从目前来看不可能取代传统零售业态,网上零售业应该是传统零售业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随着网上零售环境的逐渐成熟,将会对传统零售业的许多方面造成很大的冲击,传统零售业也要不断调整其经营的范围和方式,积极参与竞争,取长补短,尽快扭转目前传统零售企业开展网上购物的被动局面。传统零售企业的发展,关键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样,传统零售企业网上购物,也要锻造其网上购物商城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丰富产品的目录、产品介绍,以及其他顾客使用产品的亲身感受,要在网络上营造一种生活和文化氛围,一个精神世界,这样可以帮助顾客找出潜在的心理需求,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有了愉快的网上购物经历,顾客会把企业当成身边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保持对企业的忠诚。不断推出、革新、改良各种网上零售特色服务,包括网页页面、色彩、检索速度、相关联商品检索,利用网页的安排和设计技巧,使顾客很容易的了解产品的信息并产生互动,激发购买欲望。对于一些复杂的产品就可以采用交叉式的促销策略,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甚至开发出商品图像与解说伴音,培养浏览商品兴趣,提高网站的顾客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其中包括:向顾客推荐商品、提供免费礼品、开设特色商品页面、设置畅销商品排行榜等,以方便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比较、购物。网络营销要追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甚至把自己定位于有别于传统业务的细分市场。清晰的市场定位、明确的细分市场,网络营销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占领更多的市场,甚至面对有别于传统门店的客户群,吸引更广大的线上、线下消费人群。通过网络营销来弥补门店数量上的不足、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提高自身与国外零售巨头对垒的实力。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具有强大竞争力和经营活力的大型零售企业一定是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线下与线上资源优势互补的业态形式。网络营销部门在零售企业中应当作为一个部门存在,或者是其全资控股企业,纳入零售企业的总体组织架构之中,由高层管理人员直接负责。这样网上网下拥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实现统一管理,也有助于解决网上零售所涉及的安全、诚信诸问题。统一的管理团队可以更好地协调网上网下部门的市场推广策略,共同扩大市场份额。而品牌、业务的结合更需要紧密地协调一致,管理团队的相对独立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共享知识和信息。在保持相对独立性方面,西单电子商务网站(Igo5.com)可以借鉴,在品牌上突出西单商场的同时也注意突出Igo5的形象。他们把家用通信产品、摄影器材、小家电、化妆品作为主要经营品种,这与西单商场以服装、百货为主的经营方向有很大不同。西单电子商务网站建立了独立的价格、采购、物流仓储和客服体系。相对独立性让西单电子商务网站拥有了更灵活的业务和更多的网民消费群体。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在网上开展销售业务,更主要的是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管理。传统零售、零售业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整合,即在实体商店的基础上开展网络营销,这样既可以适应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充分利用企业原有的资源,同时又能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企业充分意识到: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比如采用电子商务方式进行集中的采购管理,这样必然会提高采购环节的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利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直接控制收入和费用支出,这必然会降低企业的经营分险,提高经济效益。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客户关系回报最大化,使企业和客户共同得益。客户关系管理在零售业的全面应用,将会对零售企业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以有效分析企业市场活动的回报,挖掘企业产品的市场卖点,确定企业的主打产品,进一步明确客户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电子商务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既紧迫又艰难,但是市场竞争、市场潮流不可阻挡,中国零售企业只能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形成。目前,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传统的零售商为了增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额的需要,正不断加强网上销售业务。这也是零售业在面对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
报告信息管理在地铁运营中的应用
出版时间:2009我国城市交通技术政策规定:以公共交通为主,在大城市建立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包括多学科、跨专业的系统工程。在管理方面表现为自动化、信息化,并体现出“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理念。信息技术在地铁运营中的应用,突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时空障碍,在更大范围内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销售商、企业与政府管理机构以及消费者等都连结起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信息空间。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企业的基本思考方式和运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以及在信息社会中企业的基本特征。信息基础设施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包括6层技术平台:硬件层、网络层、系统软件层、数据管理层、平台开发层及应用系统层。计算机是信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型计算机是最为普及、同时性能价格比提高最快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的功能更为简化,成本低廉,这种机型主要用在局域网上,终端机的功能相对较弱,运行的是网络服务器上的软件,大多数信息处理及存储功能等也是在服务器中进行,从而降低了整体计算机系统的成本,也使得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在地铁运营业务中,根据不同业务用途,这两种计算机均适用。服务器泛指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其作用是存放大量共享数据或公用程序,是构筑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核心计算机设备。工作站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通常高于微机,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功能,易于与外界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联,容易得到外部的数据,在存取远程计算机站点上的信息、图像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性能,在网络中需要各个结点具有较强的处理功能时,使用工作站比较适合,工作站也可以作为服务器使用。在进行计算机选型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的效益。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一般由若干台服务器作主机,用大量微机作为用户终端,所以应在企业整体的IT发展规划下考虑和选择具有合理性能/价格比的机型(表1)部件应考虑的主要事项处理器和主板处理器型号和主频率,是否具备并行处理功能,最大处理器数量内部存储器内存容量,可扩充的最大容量硬磁盘硬盘容量,硬盘数,数据接口类型显示器屏幕尺寸,分辨率,精细度,扫描方式扩张插槽数目,网络接口卡速率多媒体光驱速度,读写格式,声卡,图像解压方式移动计算是否具备移动计算功能安全功能防病毒设备,电源锁、指纹识别或其他安全防范措施售后服务免费维修的时间、部件、技术支持方面的承诺表1 微机选型的考察事项信息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它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现在信息系统的应用已越来越为企业战略服务,其次在于现在企业用于信息系统的投资越来越大。信息系统规划的范围,一要分析地铁公司业务发展及其对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发展策略、及主要业务活动、模式、流程,分析地铁公司的组织架构、部门的目标、功能,借鉴以往经验及参照行业最佳方法,并结合本地需求,初步定义每个环节对信息化的需求及其用途、重要性、优先次序、对业务的价值等,形成对信息化需求的整体、高层的需求大纲。二要制定应用系统构架,根据地铁公司的整体业务需求,制定用以描述企业整体的应用系统如何配合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并用于对信息化建设的决定作为指导。三要制定技术架构,为配合整体信息技术策略和信息化建设方向,有需要制定技术架构从而订立一套选购及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的守则及标准,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及支持信息化建设。四要对目标应用系统架构中系统的主要模块、主要模块功能描述、主要的集成要求、主要的技术要求、主要的业务流程及其信息化需求、主要的信息数据需求进行逐一的简述。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后,确立信息化建设的短期、中期及长远目标,短期目标为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建设阶段所有需要的重点信息技术设备及系统,建立本地化的团队及信息技术部门组织架构,完成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中期目标为完成运营初期急切需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及系统,包括完善办公自动化设备与功能、实施财务管理系统、实施维修管理系统、实施采购管理及库存管理系统、建设信息技术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台等,以有效支持地铁公司各项主要业务和管理工作。长期目标为继续优化已建立的信息技术系统及服务,探讨其他信息化建设(图1)。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涉及许多方面:企业通常决定如何与开发商合作,由谁来主导开发;开发过程可能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更,也涉及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许多情况下,信息化还涉及企业的战略问题,必须由企业的高层领导作出相应的决策。企业建设信息系统时,应首先建立信息化组织结构(图2)。图1 信息系统规划战略图2 系统开发信息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推进企业的战略,审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听取项目小组对信息化工作的报告,同时对信息化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工程项目组可以由开发商为主构成,或者由企业内技术人员与开发人员混合构成,负责整个系统的开发。系统管理组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信息资源的管理,对用户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在这些小组中,如果牵涉到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最好由各部门的代表参与。在委托外部开发商进行开发的情况下,企业项目组可能是以开发商为主构成的。从技术角度来说,项目开发应当是从提高开发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合理调配资源为出发点,这时企业人员应当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小组中,配合开发商的要求,提供有关的业务流程资料和信息需求,同时还必须注意工期进度和对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开发工程项目小组由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等角色组成。项目经理是开发队伍中该项目的领导者,一般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同时又具有与用户决策人物对话的资格,在重要问题上能协调与用户的关系。项目经理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计划和推进,协调开发中的各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编制作业计划、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维护和可靠性、运营数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信息的发布、危害登记、办公自动化等,该系统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数量,并保证信息及时传递、记录、保存。在编制作业计划时,登录预先建设好的运营维护系统,将作业类别、工时、人数、使用的工具等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维护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路经,与供应链、库存、维护数据、成本控制中心接口通讯,制定出合乎成本效益的工作时间表,并以电邮方式向维护人员发出工作单,维护人员接到工单后,按其所发布的内容准备工作,库存部门准备物料,为维修部门提供备品备件的供应商及时向库存部门提供不足的货品。运营员工可在任意一台公用计算机上凭本人ID号码登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查看本人各种信息,包括物品领用记录、培训时间及成绩、工作地点等,节省了时间和信息不畅的问题。安全质量专业人员可登录危害登记系统,输入、消除、查看设备的隐患情况,并及时地制定相应的措施。各部门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传送、接收各种表报,发布运营信息等。所有的应用信息系统模块以模块群的方式组成(图3),各部门根据需求,经授权后登录网络系统,存取所需信息,编辑制定自己的工作内容,及时了解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图3 信息管理系统构成所有子系统搭载在地铁通信网络系统骨干网上,连接地铁所有车站,实现远程信息交换,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决策支持系统是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和分析工具的信息系统。根据决策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决策的性质,可以将各种决策活动分为战略性决策、管理性决策及作业性决策三种。战略性决策是指将对组织的整体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决策,例如企业购并。作业性决策是指对组织常规业务问题的决策,例如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订单处理、维修车间中的派工等这类决策活动。管理性决策是处于二者之间,其中一部分属于作业性层面上,而大多数活动属于战略性决策层面上,例如企业中管理会计的预算问题。我们把管理决策系统定义为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使用数据及模型来解决不太确定的问题。作为一种软件系统,其核心在于各个主要成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图4)。图4 决策系统的核心成分数据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数据库、数据字典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基于某种统一的数据模型式组织和存在问题的领域中的数据,数据字典对于数据的数据内容、记录形式、格式和约束条件等进行记录。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提供各种数据管理功能。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可分为:事物数据,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和个人数据。事物数据记录企业日常发生的活动,内部数据大部分都是事物数据,而外部数据来源于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对于企业的各层次的经营决策具有参考价值。个人数据是为特定的决策者收集和设用的数据,例如仅提供给财务总监的企业财务报表。模型管理子系统包括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等。模型库中一般应包含在特定的领域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常用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决定了系统可提供的分析能力。模型库管理系统是该子系统的核心部分,所有的模型库中的模型都受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型库管理系统也提供与用户会话的渠道,用户通过模型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操作模型。高层主管经过过滤、处理、组织起来的信息,使他们能更为迅速、更为有效地得到一些“关键的”信息,诸如表明企业运作状态的关键绩效指标,与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关的情报,有关重要的竞争对手的活动情况等。这些信息有助于高层主管及时发现企业当前问题所在,找到新的发展机会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报告实施服装品牌战略 提高质量竞争优势
出版时间:2009品牌战略管理,已全面进入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能力阶段。企业的耐久性已成为评价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于竞争性很强的企业来说这一点优为重要。而决定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集中体现在企业提供给市场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服务质量的高低上,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以狠抓质量为核心,打好品牌这一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永立潮头。中国服装业经历30年改革历程,不仅在质和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也创造了国内很多品牌,这些都是走向国际化的很好基础,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差距,还要在多方面努力提高,比如在准确的市场定位上,工艺精度规范上、企业文化品牌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并以此战略为中心,全面整合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质量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等,一方面因品牌是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在企业战略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充分发掘企业的发展潜能,把品牌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质量是产品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通过狠抓质量管理,促进市场开发,实现企业滚动发展。产品质理管理是确定质量的具体标准,并保证标准的实现。由于产品贯穿于设计、试制、成品投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因此,技术、生产、供销、动力、设备等各部门要协同一致,共同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为避免产生人力、物力、财力上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正品率,减少返修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质量,要把好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各道质量关,(包括样板、裁剪、缝制、熨烫、检验、锁钉、包装、出厂等)明确责任,层层检验把关。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着手,把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来,按标准程序方法使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处于受控制状态,教育全体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各项工作纳入“精益求精”的管理轨道,用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的意志产生凝毅力、亲和力、凝固员工的智慧力量为企业做贡献!工序上的管理,应突出对员工树立“下一道工序是用户”的思想意识,这对于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一环扣一环互相牵制、各自做好自己工序,互相促进,共同来提高,从整体上来解决质量问题。此外,还应重视辅助质量管理,要求对面料、辅料、动力、燃料、工艺、水电、蒸气、设备等要保证质量运转正常,这些能否及时、准确、顺利配合,保障使流水作业连续不能间断,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生产管理的过程,就是向市场和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企业在管理中,应全面树立“为企业服务,为顾客着想”的服务理念、尊重企业标准制度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高素质的售后服务队伍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加大服务力度,定期访问顾客,设计生产更优更好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品味要求。首先,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它是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应,质量管理既要抓产品质量,更要抓工作质量,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培养员工积极思维,使优秀员工凝聚起来为企业贡献智慧才能。其次,人人做好服务,在企业内部要求员工,保证本工序的质量,还要想到下工序的质量,为下工序提供方便。同时下工序要向上工序反映质量上的意见并提出要求,帮助上工序找出问题和存在的原因。让消费者满意,首先让员工满意,为顾客细致周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最后,应强化质量检验,实事求是,增强责任心,坚持原则,落实三检制,即操作工人自检、前后工序互检,专业人员专检,再辅以巡检人员。质量检验项目包括原辅材料入库前、库存原材料的保管状况、领用原辅材料、设备、成品检验、包装过程、出厂检验等,对各项认真仔细、按技术、工艺标准检验,收集各质量检验的有关资料进行加以整理、分析,采取对策及时处理发生问题,从而达到控制、预防工序的质量,使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发展到事先预防上来。一个优势企业品牌,必须有名牌产品、优势技术作支撑,必须不断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来强化服装业的名牌产品、特色产品,积极推动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自有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效技术和先进工艺为依托,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创建有活力的品牌文化。品牌和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成长的生命,在重视规模的同时,重视缩小与同行业一流企业的信誉差距,强化品牌意识、品牌精神内涵,品牌文化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是企业身份地位的象征。先进的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企业环境文化、产品文化、企业箴言等。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以企业自身发展确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为准则,它能起到鼓舞士气,规范行为方式,促进目标实现。培养有才有德的优秀人才,人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人才资源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员工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企业向高品质化发展,员工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价值取向、文化氛围等带给每位员工,使员工在工作中体会自身价值和挑战乐趣,为企业提供新的思想、知识、信息、技能,凝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而勇往直前。企业实现品牌战略,必须把培养、引进优秀人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功的企业必然有高素质的员工,高素质的员工来源于人才引进和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要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各个阶段提供各类优秀人才,而员工培训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以人为本为员工搭建一个快乐成长的平台。合万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人是无形资产的来源,也是无形资产的载体。在多元化的社会当中,价值观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要激发不同价值观的员工内在动机引发到统一行动的工作中去。管理者应在管理中将员工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愿望融入企业目标并与个人目标达成共识,而使员工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必须有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作保证,从企业实际出发,加强优秀企业队伍的建设,以内部培训为主,适当引进急需的优秀人才,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的结构,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实施品牌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作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并以感恩心创造和谐,那么这个企业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企业。总之,企业只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品牌战略,并以此战略为中心,继续实施“创新带动、质量立企、科教兴企”的战略,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战略,用智本管理,更好地协调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创新,企业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高举品牌旗帜,不断创新管理,理性思考,创造出响亮的国际品牌。 -
报告浅谈文化营销在当代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出版时间:2009营销学泰斗菲利浦·科特勒指出,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的因素。尤其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文化营销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文化对消费者的渗透力、对消费者购买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营销过程中显示出惊人的力量,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文化营销的方式进行品牌传播、美誉度树立、产品营销,最终达到对消费者的文化影响,促使其在文化的认同与信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攻势,从而毫无抗拒地接受商品。文化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观念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质化为前提,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营造、实施、保持的文化渗透过程。文化营销从战略意义上讲是企业为满足差异文化下产生的消费者差异需求而制定的实施强有力文化渗透的战略性营销。文化营销观倡导企业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组织目标,以此来保持持续的企业源于文化需求的核心竞争力,使之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相一致,并最终形成消费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满足消费者核心价值需求的产品趋于同质化,产品质的差异化消失,因此,产品除对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满足外,产品要更加注重表达文化的吸引力,去充当消费者对文化需求的载体,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文化营销就是将满足消费者核心价值需求的产品作为一种影响文化的载体,满足消费者对文化的深层需求的营销过程。在营销中既要适应已经被广泛认同的目标顾客的意识形态,更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激发深埋于目标顾客内心深处的意识形态,文化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发现并建立一种品牌与消费者在某一意识形态上能和谐共鸣的契合点,正所谓“高山云雾长,流水叹知音”,通过成功的传播手段,最终给消费者的感受:企业了解我,品牌代表我,产品属于我。文化营销必须根植于品牌和企业文化,是借文化传递和提升品牌的内涵与价值的一种手段,其最高境界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寻求差别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竞争中最基本策略选择,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竞争行为的理性化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企业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企业以前具有的战略优势,如自然资源、资金、技术、规模等,由于相互间的差距缩小而不再成为优势;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等营销层面上的竞争,也由于信息的畅通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而迅速的被模仿和借鉴,唯有根植于品牌的独特文化却无法复制,这便使我们找到了一把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重塑品牌价值的利剑。文化营销的本质目的在于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文化营销是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塑造企业竞争优势,弥合文化差异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以需求为导向,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确定企业生产与销售。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同质产品的无限增多,消费者在多样化选择中认同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产品独特的文化价值,如产品角色的认同,社会识别等文化需求。营销过程在实物上表现为产品传递以满足需要的过程,而在内层方面,则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递和达到满意的过程。现代市场营销是物化营销和文化营销的结合,营销离不开文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文化营销是有意识的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价值观,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构筑亲和力,把企业营销缔造成为文化沟通,通过与消费者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共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营销活动。塑造差别优势是企业竞争中最基本的策略选择,在随着企业在技术上差异性的缩小、营销手段趋于雷同的情况下,企业占领市场只有依靠自身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差异,通过文化营销来实现。高品位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生存立足和赢得市场的根本。文化营销以文化之“窗口”扬企业之美名,树企业之形象,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品自身的价值。中国有句古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进行市场营销前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地域、民族、宗教、行业等不同都会造成文化差异,对同一商品属性重要程度的评价也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不一致。所以,现代企业在营销中必须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借助于文化营销,才能适应不同特色的环境,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文化营销的作用在于感情的拉近,即把消费者与产品或企业传达的感受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小规模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介绍会,使现代社会人们所感兴趣的关注点被挖掘出来,交流会上大家互通有无,将好思路好方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营造一种就像大家庭一样的互助互利氛围,在大家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得到快乐,为我所用,从而自然而然的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传递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也正是产品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念,让你在不经意间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接受了产品。第一,企业在制订营销战略目标时,应建立文化子目标,子目标包含扩大企业文化影响力或企业品牌文化的顾客感召力等。在企业细分市场时把文化变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第二,在每个有可能与客户接触的链接点上发挥文化营销影响力,将文化的力量渗透进营销全过程。从产品定位、市场细分、产品包装与外观设计、展示与展览、促销策划、服务、CI、VI战略到CS战略、品牌战略、公共关系等方面都注入文化因素,发挥文化影响力。第三,通过积极策划、参与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来聚集目标顾客,传递品牌的内涵与价值。第四,开展文化营销的前提是对文化的深刻领悟和对目标客户群内心世界的精确把握。避免因策划者对文化的领悟不够深入而导致的“肤浅文化”、“另类文化”等,要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文化营销,既提升品牌的价值,又重新塑造品牌形象,还可以聚焦目标客户。文化环境是企业进行文化营销的前提。从文化营销的角度看,文化环境是文化对消费者欲望与行为所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文化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因此,对文化环境的研究要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开始,既了解目前的文化需求态势,也应该追踪其发展趋势。文化的变迁标志着人们需求的改变,必将影响企业的营销决策,并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企业必须善于审时度势,提高应变能力,跟上流行趋势顺应文化环境的变化,才能抓住营销机会。美国管理学家戴维·A·利克斯曾说过:“大凡跨文化营销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和体会所招致的结果。”不管是国际营销还是国内营销,都要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所以必须承认和重视文化差异的影响,通过文化营销,实现跨文化参与及融合,积极影响并引导消费需求,消除偏见,减少盲目性,与顾客、中间商和公众共同构筑沟通的桥梁,确保企业营销沟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异地营销必须重视对当地文化的研究,力求“文化适应”。通过“文化营销”创新,达到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消费认同与市场开拓。其次,企业要针对目标市场实施创新型的文化互动。这就要求在进行文化营销时不仅是被动地适应当地文化,而且主动地采用各种文化营销手段,向市场传递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理念,介绍、传播新的产品与概念,示范、推广新的行为方式,从而迅速有效地将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移植到另外一个社会中去,创造新的市场。文化营销是企业对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反映,其核心在于寻求为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条作为立业之本,从而促进顾客对整个企业包括其产品的认同。因此,企业营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而且是一种观念,一种消费者需要的为企业所独有的价值理念。只有深刻地领会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并实施于企业的营销及整个管理活动,才可能获得成功,这就要求企业以消费者文化为前提,构建企业文化,确保文化营销与市场变化相适应。文化营销的核心是消费者利益。文化营销的受体是消费者,最大受益者是消费者,它改变了信息传播、销售渠道、服务的方式,将营销费用降到最低。企业对营销进行引导和管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资源投入产品核心部分,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完美的核心部分价值利益。文化营销的实施不是企业直接完成,企业提供的只是产品和企业文化,营销行为由经销商或消费者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既是产品的消费者又是产品的经营者,完成信息传播和销售服务的过程,直接参与企业产生的利润分配。因此,消费文化是“因”,企业文化是“果”,文化营销是“桥梁”,只有在消费者文化的前提下建设企业文化并强化营销,才是文化营销建树和推广的必由之路,反过来文化营销又起到统领与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这样才使企业与内外部环境相互调适,表现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养分和基石。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是顾客,企业经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文化营销是企业向目标市场传递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信息并与目标消费者群体建立稳固关系的载体。它通过产品设计、制造、定价、递送、服务、宣传等将自身的文化信息附加于品牌之上,形成品牌信息加以传递,事实上蕴涵着产品品质的担保及职责的承担。企业的诚信将成为文化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利益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对经营发展的需要,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国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文化营销时代。 -
报告拮抗放线菌B1的初步鉴定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
出版时间:2007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一种在我国乃至全球分布的重要病害。尤其是保护地番茄,其高湿条件为该病流行创造了有利的发病条件。目前番茄生产由于缺少抗病品种,防治番茄灰霉病仍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多采用速克灵等化学药剂喷雾,但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病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防效逐年下降。此外,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也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筛选和利用抗灰霉病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使生物防治日益成为番茄灰霉病控制中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作者研究了本实验室筛选的拮抗放线菌B1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效应,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鉴定,为该菌株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基础。B1菌株是从北京番茄温室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拮抗菌,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它对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的抑制能力最强,抑制率达86.3%。B1代谢产物对番茄灰霉菌的菌丝有扭曲、膨大等致畸效应。室内离体检测表明B1菌株对番茄离体叶片和果实的灰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温室试验证实B1菌株对番茄苗期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根据B1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链霉菌属淡紫灰类群(Streptomyces lavendulae)。 -
报告Nano-particles’ Effect to the Survival of Bacillus cereus 905 on the Cucumber Phyllosphere
出版时间:2007在自然界,植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只有详细了解生防微生物在植物根际或叶围与病原物及其他生物、植物及其分泌物、土壤及各种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才能有效地调控无机、有机环境,更好地发挥生防微生物的防病功能[1]。国内外在探索环境因素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影响方面,已经开展了较多工作,包括温度、湿度、降雨、光照等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作物栽培条件等。在纳米技术出现之前,人们很难认识到自然环境中的纳米颗粒物对微生物的影响。近年来,大气等环境中纳米颗粒(超细颗粒物)的生物效应已开始深入研究[2,3],如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对很多微生物都具有杀菌作用[4,5]。这样对于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细菌尤其是叶围微生物,适应这种较为苛刻的环境将是细菌生存的一个重要考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905菌株是本实验室从植物上分离获得的生防细菌,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农产品品质和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功效[6],并已开发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预期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前期研究发现,离体条件下该菌株在纳米颗粒光催化作用的影响下存活率明显降低。二氧化钛表面产生的·OH和其他如H2O2、O·2等活性氧都参与了灭菌作用[7]。鉴于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我们必须考虑到它对于自然界中有益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以已在生产中应用的有益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905)为研究对象,分析纳米TiO2作用下,该细菌在黄瓜叶围存活能力的变化,有助于阐明纳米颗粒对植物叶围微生物的影响。分别称取适量的纳米TiO2(P25,Degussa Co.),高压灭菌,保存于暗处。使用前加入无菌磷酸缓冲液(0.1mol/L,pH 7.0),超声波水浴振荡30min使纳米TiO2均一地分散于溶液中。Bacillus cereus 905(GFP),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生防室分离保存并用GFP标记[8]。将B.cereus 905(GFP)接种至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培养基,30℃160 r/min悬浮振荡培养过夜,1000×g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磷酸缓冲液洗涤菌体两次,收获的菌体重新悬浮于磷酸缓冲液中,菌体浓度由平板活菌计数法来确定。所有试验选择在日光温室生长的,4片真叶龄的健康黄瓜植株(Cucumis sativus cv.CAU NO.32)上进行。用B.cereus 905(GFP)菌悬液(108CFU/mL)喷雾接种叶面,或直接将叶面浸润菌悬液3s钟接种。这样的接种程序可以达到107CFU/叶的接种量。接种1h后用美术喷笔(Airbrush,HD-470,台湾)将TiO2悬浮液(0.2mg/mL)均匀喷雾在接种过的叶面上。使用美术喷笔是为了使TiO2以极小的雾粒(平均体积750μm3)覆盖叶围,既不蘸湿叶面也避免了叶围微生物的空间移动[9]。处理后的植株继续在日光温室内培养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原位观察或平板回收。每个处理,随机取5片叶子,每片叶子随机切割6个1cm×1 cm的组织用以原位观察,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Nikon EZ-C1)迅速扫描叶的上表面,寻找发绿色荧光细菌,操作要求熟练,防止荧光淬灭。每个取样点,每个处理随机取5片叶子,每片叶子置于预装30mL无菌缓冲液(0.1mol/L磷酸缓冲液,0.1%Bacto-Peptone,pH 7.0)的离心管或灭菌袋中,超声波水浴振荡7min,充分洗脱叶围微生物[10]。叶围洗脱液梯度稀释后,涂布至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平板上,30℃培养1~2天,通过菌落计数估计B.cereus 905的群体数量。对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二氧化钛吸收波长≤387.5nm近紫外光的光能,产生·OH,以及H2O2、O2等活性氧,从而起到杀灭B.cereus 905的作用,纳米二氧化钛本身对于B.cereus 905没有暗毒性[7],则实验中同时设一个低水平的光照条件作为参比。由于是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能穿透玻璃到达植物叶面并被纳米二氧化钛所吸收利用的光波绝大多数为UVA(320~400nm),在日光温室的一角通过设遮阳网来创造低UVA剂量的光照条件。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后的植株继续在日光温室内培养8h,立即取样进行原位观察或平板回收。8h内低UVA剂量的光照条件和正常日照条件下的平均UVA辐射强度分别为0.2mw/cm2和1.3mw/cm2。图1 纳米二氧化钛对B.cereus 905(GFP)在黄瓜叶围存活能力的影响Figure 1 The impact of nano-TiO2 to the survival of B. cereus 905 on the cucumber phyllosphere如图1所示,两种不同UVA剂量光照8h后,在纳米二氧化钛的影响下,B.cereus 905的残余量分别降低为对照(纳米二氧化钛浓度为零)的52.4%(0.2mw/cm2)和11.6%(1.3mw/cm2)。对照处理B.cereus 905的存活能力保持在106CFU/叶的水平,甚至在低UVA剂量的光照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处理的B.cereus 905的存活能力也能维持与对照同一数量级的水平;而在高UVA剂量的光照条件下,B.cereus 905的存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发生数量级的变化,群体数量比对照下降了88.4%。原位观察结果也与平板回收的结果保持一致(见图2)。对每个叶片随机切取组织块扫描观察发现,在所有的处理中不论是单个细菌还是细菌聚集体,它们在叶围的存在位置与叶表面的结构特征有关。叶表面对于细菌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平坦的生活环境。它实际上是掩藏有许多不同结构的区域的集合体,包括腺毛、钩毛、气孔、表皮细胞和纹理等。大多数观察到的细菌位于叶的纹理或腺毛处,也有一部分位于表皮细胞上或气孔附近。在纳米二氧化钛处理的叶面,观察到的细菌数量较少,并且很难观察到单个细菌,大多数细菌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Monier J-M和 Lindow SE也发现菜豆叶面菌Pseudomonas syringae以单个细胞的存在形式比以聚集体的形式对于环境的干燥胁迫更为敏感[11]。图2 Bacillus cereus 905(GFP)在黄瓜叶围存活情况(原位观察)Figure 2 The survival of Bacillus cereus 905 on the cucumber phyllosphere(Microscopy of Bacteria in Situ)本研究表明,在正常日照情况下,B.cereus 905的存活能力明显下降,群体数量比对照下降了88.4%。无论是原位观察还是传统的平板回收结果说明,受二氧化钛光催化杀菌作用的影响,有益微生物B.cereus 905在黄瓜叶围的存活能力明显降低,这与在离体条件下得到的结论[7]相一致。鉴于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广谱的杀菌作用,我们必须考虑到它对于自然界中有益微生物的影响。对纳米颗粒物生物效应的研究,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领域。空气及植物表面等许多地方都存在许多纳米级颗粒,对于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细菌,适应这种较为苛刻的环境将是细菌生存的一个重要考验。尤其是随着纳米包膜肥料、纳米土壤改良剂、二氧化钛光合作用促进剂等的产业化,以及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使用,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这一问题。目前对于纳米颗粒作为环境因素对植物、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探讨了有益微生物在植物表面受纳米颗粒影响而产生的存活能力问题,但如何创造生防微生物的适宜环境,或改进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提高生防制剂效果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报告绿色木霉菌Tr9701的抑病机理及其在黄瓜叶片、根部定殖初探
出版时间:2007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其他基物中,作为生防菌以其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作用谱广、作用机制多样、能在植株、土壤中增殖并形成有效群体等诸多优势而备受关注。我们针对蔬菜上常见病害,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对蔬菜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通过对其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同时试验了其在黄瓜叶片、根部的定殖能力,为今后开发可替代某些化学农药的微生物杀菌剂做了基础性工作,现将初步研究结果记述如下。1.1.1 供试菌株 绿色木霉Tr9701(Trichderma viride),由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生防室筛选、鉴定。供试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由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室分离、鉴定。1.2.1 绿色木霉菌制剂几丁质酶检测据Harman等的方法[1],在胶体几丁质培养基中培养绿色木霉菌,进行产几丁质酶预试验,然后将绿色木霉菌分生孢子液接种到合成诱导液体培养基中诱发几丁质酶产生,以不加胶体几丁质为阳性对照,在28℃,150r/min振荡培养,连续提取培养液制备几丁质酶粗提液。检测采用还原糖法[2]处理,在试管中加入几丁质酶粗提液、10g/L胶态几丁质各1ml,37℃恒温水浴30min,加入DNS10ml,混匀后沸水浴10min,用水冷却至室温,观察颜色变化,以100℃高温灭活处理15min几丁质酶粗提液为对照,试验重复3次。1.2.2 绿色木霉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将黄瓜立枯丝核菌、番茄灰葡萄孢霉菌菌丝块转移到平板上,每平皿接种4块,分布于4角,平皿中心放滤纸片并加入100μl几丁质酶粗提液或阳性对照液,重复3次,空白加入等量无菌水,定期观察抑菌圈大小。1.2.3 绿色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重寄生作用的显微观察 将灭菌赛璐玢膜置于直径90mm的水琼脂培养皿上,在平板两侧各植入经活化培养的绿色木霉和立枯丝核菌菌丝块,25℃下对峙培养,待菌丝接触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2.4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叶片和根部的定殖 取菜田表层10cm深处土壤,混腐熟的猪粪和蛭石(按3:1:1比例),过筛后,用150倍甲醛液消毒,边喷边混,喷匀后堆起,盖塑料布闷5天,然后晾晒14天,待残药挥发后铺于苗床待用。同时将冰箱保存的绿色木霉菌活化,转接到小麦粉培养基上,在25℃温度下培养7天,培养基上长满菌丝和孢子后,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过滤,配成绿色木霉菌孢子悬浮液(5×106个孢子/ml)备用。木霉菌叶面定殖:将培养制成的孢子悬浮液用消过毒的手持喷雾器喷雾,均匀喷至黄瓜叶面正反两面,直到叶面上均匀布满一层细微水珠而不流淌为止。喷雾后1h取第一次样,以后每隔一周取一次样,共4次。每次每处理取的叶片剪成0.5cm见方小片,称量取样叶片加入10倍无菌水中振荡(120r/分)15min。取稀释液0.1ml涂布于木霉选择性培养基上,25℃下培养3~4天,5皿重复,计菌落数。以第一次取样所检测到的菌量为接种量,菌量以cfu/g叶表示。木霉菌根际定殖:将培养制成的孢子悬浮液,均匀浇灌至黄瓜根部,直至黄瓜苗根部土壤全部浸润为止。浇灌后1h取第一次样(地下1~2cm处根围土壤),以后每隔3天取一次样,共4次。检查时,分别称取根围土壤1g,加入无菌水20ml中振荡(120rpm)15min。取稀释液0.1ml涂布于木霉选择性培养基上,25℃下培养3~4天,5皿重复,计菌落数。以第一次取样所检测到的菌量为接种量,菌量以cfu/g叶表示。通过预试验,绿色木霉菌Tr9701在胶体几丁质培养基上生长可以形成显著几丁质酶解透明圈,因此进行了绿色木霉菌几丁质酶的诱导试验。诱导条件下几丁质酶粗酶液加入DNS后变为深棕红色,与阳性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绿色木霉菌菌株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的绿色木霉菌几丁质酶产生量明显提高,经检测,在培养第5d时达到最大值。绿色木霉菌Tr9701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活性在平皿接种后2天内,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菌丝生长迅速,但菌丝接近木霉几丁质酶粗提液接种点周围时,生长缓慢,最后停止,从而形成明显抑菌圈。空白对照无抑菌圈,立枯丝核菌菌丝长满平皿,灰葡萄孢霉菌丝长满平皿并形成大量菌核。试验表明,绿色木霉Tr9701的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8mm和15mm,比阳性对照的抑菌圈直径大,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绿色木霉菌丝与立枯丝核菌菌丝接触后并列生长或缠绕,有时以钩状结构入侵立枯丝核菌菌丝。在接触后期则观察到被寄生的立枯丝核菌菌丝断裂和消解的现象。2.4.1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叶面的定殖 绿色木霉菌在叶面上的定殖动态见表1。由结果可知,绿色木霉菌在叶面环境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第一周内的菌量比初始菌量降低。此后绿色木霉菌适应了叶面环境,菌量逐渐回升,第14天检测菌量为1.02×104cfu/g叶片。21天后菌量持续下降,尤其是第28天菌量降至0.12×104cfu/g叶片。镜检观察绿色木霉菌Tr9701在叶面喷雾后,主要定殖于叶面气孔周围、腺毛基部及叶面凹陷处。这些位点或是分泌物产生处,或是叶面水分分布较多处,能为绿色木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同时,这些位点也是其他病原菌的竞争位点,通过绿色木霉菌的人工接种,相比病原菌具有种群数量大,出现早的特点。因此,绿色木霉菌对这些位点的抢先占领,不仅有利于本身的生存,而且使黄瓜叶面受到保护,免于病原菌的侵染。重复调查时间1h3天7天14天21天28天11.241.210.941.150.830.1820.960.950.810.920.660.0831.151.080.860.980.790.1441.371.400.951.030.720.10平均1.181.160.891.020.750.12表1 绿色木霉菌孢子在黄瓜叶片上定殖情况(孢子着生量×104个孢子/g)2.4.2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根际的定殖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根际土壤中定殖结果见表2。由结果可知,第一周内土壤的菌量比初始菌量降低,可能是在根际土壤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木霉菌受到一定抑制,此后绿色木霉菌适应了土壤环境,菌量逐渐回升,第14天检测菌量为2.64×104cfu/g叶片。21天后菌量持续下降,尤其是第28天菌量降至0.68×104cfu/g叶片。在调查中发现,绿色木霉菌定殖黄瓜根部能力受水分含量和pH值影响明显,水分偏高或偏低都影响绿色木霉菌菌株在黄瓜根部的定殖,pH偏酸性条件下的定殖量明显高于偏碱性条件下的定殖。重复调查时间1h3天7天14天21天28天12.432.371.852.521.090.6422.692.592.032.731.240.7232.362.321.892.611.080.6542.842.561.942.701.110.71平均2.582.461.922.641.130.68表2 绿色木霉菌孢子在黄瓜根部定殖情况(孢子着生量×104个孢子/g)木霉菌腐生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和繁殖快,可迅速利用营养和占据空间,是当前微生物菌剂控制病害的研究热点[3]。本试验结果表明,我们所筛选的绿色木霉菌Tr9701有较强的产几丁质酶活性,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经试验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诱导产生的木霉几丁质酶在对于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经显微观察发现,绿色木霉Tr9701对于立枯丝核菌是通过趋向生长、识别、接触缠绕和穿透,寄生于病原真菌之上,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此现象证明,当绿色木霉菌遇到立枯丝核菌等病原菌时,受到刺激和诱导,产生溶菌酶,抑制立枯丝核菌等的生长,并可降解菌丝。生防菌在植物表面的定殖能力反映了生防菌在植物表面与病原菌竞争空间和营养的能力。本研究表明,绿色木霉菌可以在黄瓜叶面和根部定殖。据Darah(1991)报道,根圈微生物的分布与沿根的可溶性碳的分布距离有关,微生物量的积累有赖于根分泌物的释放,因此添加一定的营养可以促进绿色木霉Tr9701的定殖。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绿色木霉Tr9701产几丁质酶、寄生、定殖能力强,是较好的生防材料。当前由于生防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具无污染、价格低廉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绿色木霉菌Tr9701的发酵工艺、田间应用范围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报告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Biocontrol Bacterial Strain SH7
出版时间:2007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烟草的一大毁灭性病害。此病主要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等湿热地区。我国烟草青枯病菌在长江以南发生居多,据报道,该病在多发病区旱地烟田的发病率为30%~50%。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迄今仍无十分有效的措施,通常采用化学农药方法防治,但由于青枯病是维管束类病害,因而限制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且化学防治易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由于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长效性等特点,所以青枯病的生物防治逐渐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1~4]。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如魏春妹等[5]研制出番茄青枯病和烟草青枯病的生防制剂“青枯散”,田间试验证明该制剂对番茄青枯病、烟草青枯病有70%和80%的防治效果。为了筛选拮抗能力、定殖竞争能力强和效果稳定的优势菌株,本实验室从烟草的根标、根围土壤分离筛选出了拮抗细菌,并进行了室内拮抗能力的测定和盆栽烟苗防病的系列研究,得到了一株拮抗能力较好的菌株SH7,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前景。本研究进行了SH7摇瓶发酵试验,筛选适合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枯草芽孢杆菌SH7菌株由本室筛选、保存。种子培养基:牛肉汁液体培养基(酵母粉0.5g、葡萄糖10g、蛋白胨5g、牛肉膏3g、pH值7.0,定容至1L)。待测培养基的配制[6]:①号培养基:淀粉0.15%、葡萄糖0.5%、尿素0.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5%、酵母膏0.02%、氯化铁0.01%、碳酸钙0.01%、豆粕1%;②号培养基:淀粉0.15%、葡萄糖0.5%、尿素0.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5%、酵母膏0.02%、氯化铁0.01%、碳酸钙0.01%、豆粕1%、30.8mg/L的硫酸锰溶液0.1%;③号培养基:牛肉膏0.3%、蛋白胨1%、葡萄糖1%、氯化钠0.5%;④号培养基:牛肉膏0.3%、蛋白胨1%、葡萄糖1%、氯化钠0.5%、淀粉0.3%、30.8mg/L的硫酸锰溶液0.1%。将4种不同培养基pH值均调为7.2~7.3,装液量为60ml/300ml。121℃灭菌20min,备用。1.2.1 种子准备 牛肉汁液体培养基,pH值为7.0,装瓶量为100ml/300ml三角瓶,121℃灭菌20min。将牛肉汁液体培养基接菌后37℃过夜摇菌。1.2.2 培养基配方筛选 上述4种培养基中接种种子菌液1.5ml,在31℃条件下,摇菌36h后取5ml发酵完毕的菌液,在12000r/min下离心5min,倒掉上清,冷冻干燥沉淀18h后,称重量。1.2.3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每次只改变测定的一个发酵条件,其他方法同1.2.2。2 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3次重复中5ml培养液中菌体干重的平均值大小依次为④号(0.0094g)>③号(0.0089g)>①号(0.0059g)>②号(0.0054g),因此④号培养基较适合该菌的发酵。2.2.1 pH值 将发酵培养基的pH值分别调为7.0、7.3、7.6、7.9、8.2,3次重复。在装瓶量为60ml/300ml,接种量为1.5ml,31℃,180/min条件下摇菌36h,取5ml发酵液,冷冻干燥后称重。结果为,pH值7.0为0.0081g、pH值7.3为0.0061g、pH值7.6为0.0079g、pH值7.9为0.0082g、pH值8.2为0.0092g。pH值8.2比较适合该菌的发酵(图1)。重量(g)①号②号③号④号10.00590.00510.00970.013120.00660.00530.00970.006230.00510.00380.00720.0090平均0.00590.00540.00890.0094表1 培养基配方筛选结果2.2.2 装瓶量 将发酵培养基的pH值分别调为8.2,接种量为1.5ml,在300ml的三角瓶中分别装入40ml、60ml、80ml、100ml、120ml,3次重复。在31℃、180r/min条件下摇菌36h,取5ml发酵液,冷冻干燥后称重。结果为,40ml的为0.0065g、60ml的为0.0071g、80ml的为0.0065g、100ml的为0.0053g、120ml的为0.0062g。300ml的三角瓶中装60ml培养基较适合该菌生长(图2)。图1 pH值筛选结果图2 装瓶量筛选结果2.2.3 接种量 将培养基的pH值调为8.2,装瓶量为60ml/300ml三角瓶,接种量分别设为2%、4%、6%、8%、10%,3次重复。在31℃、180r/min条件下摇菌36h,取5ml发酵液,冷冻干燥后称重。结果是,接种量2%的为0.0098g、4%的为0.0108g、6%的为0.0103g、8%的为0.0112g、10%的为0.0096g。较合适的接种量为8%(图3)。2.2.4 培养温度 将培养基的pH值调为8.2,装瓶量为60ml/300ml三角瓶,接种量为8%,将温度分别设为25℃、28℃、31℃、34℃、37℃。在180r/min条件下摇菌36h,取5ml发酵液,冷冻干燥后称重。其结果是,25℃为0.0087g、28℃为0.0107g、31℃为0.0112g、34℃为0.0099g、37℃为0.0106g。较合适的温度为31℃(图4)。图3 接种量筛选结果图4 温度筛选结果2.2.5 培养转速 将培养基的pH值调为8.2,装瓶量为60ml/300ml三角瓶,接种量为8%,温度为31℃。将转速分别设为120r/min、150r/min、180r/min、210r/min、240r/min,摇菌36h,取5ml发酵液,冷冻干燥后称重。其结果是,120r/min为0.0091g、150r/min为0.0109g、180r/min为0.0092g、210r/min为0.0107g、240r/min为0.0101g。150r/min比较适合该菌发酵,所以选定150r/min作为较适转速(图5)。2.2.6 发酵时间 将培养基的pH值调为8.2,装瓶量为60ml/300ml三角瓶、接种量为8%、温度为31℃、转速为150r/min,将摇菌时间分别设为12h、24h、36h、48h、60h,取5ml发酵液,冷冻干燥后称重。其结果是,12h为0.0038g、24h为0.0062g、36h为0.0063g、48h为0.0067g、60h为0.0063g。发酵时间36h和60h菌体重量相同,但48h菌体重量最大,发酵时间越长对于生产越不经济,所以选取48h为较适发酵时间(图6)。图5 转速结果筛选图6 发酵时间筛选结果为了确定最优的培养基配方,我们将摇瓶试验结果相对较好的④号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培养基中其他营养成分不变),从中选出4种主要成分,采用优化好的发酵条件,按正交设计表L9(34)设计了4个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试验,以进一步优化培养基配比[7,8]。正交试验设计和结果见表2。由表中R值可看出,影响SH7菌量依次为:牛肉膏>蛋白胨>NaCl>葡萄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0.9%牛肉膏+2%蛋白胨+2%葡萄糖+1.1%NaCl。试验号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NaCl(%)菌体含量(g/5ml)1号1(0.3%)1(1%)1(1%)1(0.5%)0.009112号12(1.5%)2(1.5%)2(0.8%)0.010563号13(2%)3(2%)3(1.1%)0.011784号2(0.6%)1230.011445号22310.012566号23120.011897号3(0.9%)1320.011228号32130.012679号33210.01233Ⅰj0.03145g0.03177g0.03367g0.03400gⅡj0.03589g0.03579g0.03433g0.03367gⅢj0.03622g0.03600g0.03556g0.03589gR0.00477g0.00423g0.00189g0.00222g表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本文通过对该菌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选择以及正交试验,初步确定最适宜SH7菌株生长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如下:0.9%牛肉膏+2%蛋白胨+2%葡萄糖+1.1%NaCl;发酵起始pH值为8.2、300ml的三角瓶装瓶量为60ml、接种量为8%、温度为31℃、转速为150r/min,发酵时间为48h。这为SH7菌株的发酵罐放大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渐进法优化发酵条件,每确定一项,就在下一目标筛选中应用,这样使得得到的试验结果更准确。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本问题,例如某些营养物质含量不能太高或发酵周期不能过长,否则成本就会升高。众所周知,烟草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青枯病的化学防治和生防都不甚理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烟草生产和出口。本实验室所筛选出的芽孢杆菌SH7对烟草青枯病菌表现出了良好的拮抗性,温室药效试验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前景广阔。本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该菌的发酵配方并优化了发酵条件,为该菌的生产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