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浅议美容连锁行业创新赢利模式建设
出版时间:2009模式就是事物的标准方式。例如:你做出了月饼怎么卖出去呢?如果你分别找一些经销商,让他们帮你卖,那么你所选用的销售模式就是分销模式;如果你直接把月饼卖给顾客,那么你所选用的销售模式就是直销模式。销售模式很多,哪种最适合你呢?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同样的道理,你还需要找到你的产品开发模式(是自己开发还是委托别人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等和你业务相关的各种模式。如果你把这些模式整合起来并赚了钱,那么这些模式的组合就是你的赢利模式。找准了赢利模式就像用模具生产产品一样,能够又快又多地赚钱。很显然,赢利模式就是赚钱的商业模式。举一个事例:蒙古鹰与草原狼的较量蒙古鹰正在追赶奔跑的草原狼,居高临下的蒙古鹰伸出右爪抓住狼的后背,草原狼本能地回头去咬蒙古鹰。就在这时,蒙古鹰的左爪迅速插入狼的双眼,右爪则抓住狼的头盖骨将其抓碎,从而捕获了草原狼。千百年来,蒙古鹰就是用这种模式维持着与草原狼的平衡,在狼与蒙古鹰的博弈中,狼明显处于劣势。然而有一天,有一匹狼好像悟出了什么,当一只蒙古鹰追赶它并抓住它的后背的时候,它没有回头,没有给蒙古鹰抓瞎自己双眼的机会,而是忍着剧痛继续奔跑。当跑到一片荆棘丛时,它径直钻了进去,而蒙古鹰因为强大的惯性且来不及从狼的身上抽出爪子而被荆棘丛撕了个粉碎。于是蒙古鹰就成了狼嘴里的食物。从此狼与蒙古鹰的博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蒙古鹰的失误在于过于执著传统的成功模式,在新情况下不能及时调整规定动作而失败。与之相类似,有很多企业赢利模式曾经辉煌一时,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则步履维艰。这就说明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就需要对自身原有的赢利模式不断地进行调整。上海BODY的成功,在其发展的阶段性里程碑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才使得公司一年一个台阶地稳定发展。从创办之初租用办公场所300m2,到第二年租用面积1000m2,第三年建起自己的大楼,都得益于它的三个阶段的创新性的商业模式的改变。创造一种成功的赢利模式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某一模式成功后,其他企业在拓展相关业务时可以复制这种模式,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在一些科技含量和投资门槛不高的行业,模仿往往会复制出大量的同类企业。但由于大量的模仿缺乏创新,导致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结果降低了行业的利润。在上海BODY公司推出“一元租赁超市”,并以“买仪器不如租仪器,一天只需一元钱”的响亮定位,在美容仪器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时隔不久,市场上出现了“买仪器不如租仪器,一天只需五毛钱”,更有甚者打出“租仪器不如送仪器,一天只需零分钱”。但不到半年时间,有些企业支撑不下去了,相继亮出了免战牌。美容连锁、美容仪器的销售始终都是沿着创新——跟随,更创新——再跟随的路线在走,一旦你创新了,后面就会出现模仿者;等大家都跟上了,你就必须再创新,要不然大家就会同质化。未来的时代是一个赢利整合、创新知识的时代。但是,为什么在模仿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坚持不到再创新的阶段呢?原因是:未来竞争就是赢利模式整合的竞争,他所强调的是“内力”,侧重的是综合的实力。这就是赢利模式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程度决定的,很多模仿企业没有认识到赢利模式的规律和内涵,最终因为表象的模仿而走向失败。过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经营理念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今天,我们要设计出新的赢利模式来应对竞争,而不是“人优我转。”就我国企业目前现状来讲,企业赢利模式设计的核心要素是企业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这是两个基本要素。我们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赢利模式的第二个层面,战略控制手段和金刚石结构组合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战略是从长远考虑,可以保证企业明天的赢利;金刚石结构组合则可以保证企业的整体稳定发展。第三个层面的重要因素是利润实现,即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增加价值时获取最大利润。但是如果不能获利,我们宁愿放弃某个客户需求。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打造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那么怎样来设计企业的盈利模式呢?简单说,就是模仿加创新,即借鉴优秀企业成功的赢利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己独特的赢利模式。介于美容业和美容仪器的中间体的上海BODY公司,就是在正确分析美容行业的经营状况的同时,对于美容仪器市场和美容院经营者心态及需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后,建立了三阶段商业模式的创新体系。创新是对商业模式所做的新旧交融的改变。传统营销的放货制度D&G模式在上海尝试一年后,推出“一元租赁超市”的创新赢利模式。上海BODY前期通过D&G模式运作,在市场上已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但由于D&G模式的合作对象是大型高档美容院,中小型美容院则无法享受高科技美容仪器带来的品牌、品质的服务。在市场运作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小型美容院对高科技美容仪器的渴望。需求决定市场是对现代市场全新的释义。根据二八法则对市场规模进行测算,目前全国约有120万家美容院处在中、小型发展阶段,面对规模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BODY通过对成功经验的借鉴和仔细市场研究,及时推出美容仪器租赁超市。这是上海BODY把创新性思维运用于商业模式的开发和建立上的一个大突破。“一元租赁超市”的推出,形成美容仪器市场上令人瞩目的亮点。人们传统的思维认为:创新就是意味着创造新的东西。事实上,创新成果有多有少,创新是对商业模式所做的新旧交融的改变。上海BODY就是把“租赁超市”的概念引入美容仪器行业的赢利模式革新。上海BODY成立于2004年,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推“一元租赁超市”即美容仪器一元租一天的营销模式,随即引爆中国美容市场。目前已形成一个拥有7200多家终端美容院、186个地市联络处、4个运营管理中心的市场网络。一元租赁超市营销模式在美容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但推动了中国美容行业向高科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是带动了中国美容仪器产销两旺的市场。这对中国美容行业低水平、手工化的现状起到了“破而立”的变革作用。2005年初,BODY公司进行了战略延伸,先后两次组团前往日本考察,并于9月联合日本18位专家,专门研究健康塑型内衣,并成功地将细微到纳(诺)单位以下的有机锗元素添加进CHIO CLEAN中,且针对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理、形体特征,坚持“内调理、外修形”的健康原则,运用人体工程学、物理学、美学、现代纺织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于2007年成功推出了第四代塑型内衣——智能纤体内衣,并被日本成年人疾病预防协会认定为内衣推荐品牌。该产品还获得中国生态纺织认证、中国质量信誉双保障示范单位、人文奥运最具创新科技金奖等殊荣。成功的创新模式要求将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整合在一起。推出整店输出的连锁加盟体系:即以整店输出的方式强势拓展市场。加盟商一旦成功加盟,总部即提供包括品牌使用授权、产品设备配送、形象设计、教育培训、管理支持、经营指导等全方位的支持,全面协助代理商取得事业成功。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整店输出模式不同的是,该模式有着高灵活度、高便捷性、高返利性。由产品销售转向产品服务:身材是女性的旗帜,是每一个女人所追求的。在不违反人体自然生长规律,建立科学的美体计划,这是附加在美体内衣和塑型之外的需求,也正是人们所需要的附加价值。在产品之外的服务与指导,正确的穿着、洗涤、保养,正确的饮食、运动计划,以及定期的仪器塑型服务成为了系统需求。仪器+塑型:为达到完美身材,需要运用仪器从分解脂肪→燃烧脂肪→推移脂肪→脂肪塑型四个过程,但还应将日常的每一天把它雕塑起来,这就需要高品质的美体内衣来完成这个效果。所以,仪器与塑型内衣的完美结合,正是满足了爱美的人们需求。顾客互动创新:美容与塑型是一种亲身体验的过程,顾客很高兴享受自身的成绩和结果,美容院也很欣喜她们的杰作,加上人们“好事传千里”的共性特点,无论是美容院还是个人受益者之间都很愿意彼此分享经验并相互赏识。在这个阶段的分享同时得到应有的收益回报则更有高度的积极性。服务转向体验:针对21世纪都市女性消费日趋理性化的突出特点,BODY公司特为智能纤体内衣配备了价值2.36万元的“血管美人”检测仪,使顾客亲自验证智能纤体内衣的神奇功效。此举被称为中国美容业“概念式”营销的终结者。通过品牌、管理、形象、设备、培训、终端、售后、利润的八个环节的保障,全方位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品牌、管理、形象识别系统这些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将带给公司合作伙伴最大化的利润。因为,这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加盟商的经营风险,达到连锁经营的共振效果。通过运营手册将教会加盟商如何有效管理事业、经营实业,以保证事业能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中国美容行业而言,技高一筹就意味着胜人一筹。设备、培训、终端、售后等满足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需求。成功加盟后,公司对加盟商的岗前培训、物流配送、店面形象、经营设备及配套产品的配送服务等,一应俱全,十分周密。公司将传统售后服务的定义进行了前瞻性地延伸,即不仅仅停留在对已售出产品的服务,更免费为加盟商提供美容仪器更新换代、以旧换新的高附加值的服务。BODY公司经过数年市场实战,针对中国美容行业现状,探索出一条全新赢利模式。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整店输出模式,使加盟商不但能够获得自营销售部分的收入,还能通过介绍其他加盟者获得可观的返利,更具吸引力的是,能永续获得店网资源内的后续进货返利,而不用担心这部分资源被侵占。也就是说多渠道的收入能使加盟商挣脱“守株待兔”的坐商枷锁,转而成为事倍功半的行商。这是该模式与传统模式在所得利润上最大的区别。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独特的经营理念,以挖掘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市场和文化的重新定义,将技术创新与赢利模式的重组结合起来,最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BODY把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在初期开拓市场时作为强占市场阶段,总公司在当地建立当地的子部——联络处,由总公司派人直接管理、开拓市场,到一定的成熟期,由代理商加盟买断区域经营。其他的二类市场实行直接加盟代理制。在轮系演化成子轮系的过程中,演化不超过两代,公司拥有强有力的控制权,同时加盟代理商又有很强的灵活度。通过连锁模式的组合运营,不仅强化了已有的市场管理,同时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加盟商和总公司形成了强有力的利益共同体,对于市场的再次深入和新市场的推动,起到了厚积薄发的作用。未来美容行业的发展中需要实现四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组织化,那么BODY在创新战略中的是如何实现这一行业目标呢?答案是成立行业委员会。今天的经济社会中,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已变得较为短暂。如果不进行创新,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是因竞争对手的突破性创新而立即失败,还是被竞争对手慢慢地击败。而如果进行创新,他们将会改变自己的行业,将其转变为一个新的行业,而获得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并按自己的意愿制定行业规则。每个企业的创新过程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创新的方式、企业的发展和能否获得行业的领导者的地位,将取决于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如何各就各位而又通力合作的。没有一家企业只用一种赢利模式就能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每种赢利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不对这些缺陷加以防备,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第二,受外部环境的变化,赢利模式必须不断地调整。第三,不同利润模式之间能够相互配合,构成体系,共同为企业赢利做出贡献。事实上多数企业是同时运用若干个赢利模式而取得成功的,当然,其中必然是某些模式起着主导作用。 -
报告企业财务状况趋势浅析
出版时间:2009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际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企业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及应对各种不利的挑战已是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能够呈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并对未来经营趋势起到一定提示作用。因此,企业财务状况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把握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否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及继续生存发展的关键。下面将从企业财务状况的内生脆弱性趋势分析、企业外部压力度的趋势分析及适时建立企业财务状况预警系统三个方面对企业如何提高对财务状况未来趋势的把握作简要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内生脆弱性是企业风险和损失在财务上的总体描述,是与稳健性相对的一个概念,也是反映企业破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对自身财务状况脆弱性及其对未来趋势的判定能力至关重要。企业财务状况内生脆弱性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盈利状况等相关数据相互作用联系计算得到相关指标,并通过各类指标的不同组合来衡量判定企业内生脆弱性状况,并可根据时间序列等对其发展趋势加以科学判定,以此提高企业对财务状况风险的抵御能力。以现代企业中的银行为例,企业的脆弱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主要指标有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也被称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是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用来衡量资本对其加权风险比例的以百分比表示的量。目前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达标标准为8%。举例说明:假定现金和政府债券没有风险,居民抵押贷款50%风险,其他所有类型资产100%风险。银行A有100单位资产,组成如下:现金:10;政府债券:15;抵押贷款:20;其他贷款:50;其他资产:5;又假设,银行A有95单位的存款。根据定义,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即5单位;银行A的加权资产风险计算如下:现金为10×0%=0;政府债券为15×0%=0;抵押贷款为20×50%=10;其他贷款为50×100%=50;其他资产为5×100%=5;总加权资产风险65;所有者权益5;根据定义可计算资本充足率为7.69%。可见此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未达标,现实状况中存在不稳定性和一定脆弱性。通过设定标准临界值的办法可以对企业自身脆弱性状况加以衡量。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不良资产率及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等。其中不良资产率为不良信用风险与信用风险资产的比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是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的比率。资产质量状况的相关指标可以对企业资产质量情况进行重要反映,通过设置触发值并通过扩散指数或合成指数等方法对资产质量状况进行判定。除利用量化指标对企业自身资产质量脆弱性进行判定外,实践中还可借鉴考虑自身管理政策;识别、监测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等因素,这类因素可以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指标数据对企业的综合脆弱性及发展趋势进行更准确判断。实践经验表明,当资产增长过快且已严重背离当地整个地区和国民经济指标增长时,资产质量往往就会产生问题。企业还可根据自身实际经验进行综合判定。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保持竞争力、增加资本金,并能给股东以股息回报。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等指标是衡量企业盈利状况及脆弱性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可结合盈利结构、持续性以及风险盈利管理能力等因素对盈利能力及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企业盈利状况的脆弱性可从指标上加以反映,也是把握企业盈利能力及脆弱性的重要标准;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因素,以及收入和利润的来源、稳定性及特征变化情况,是否存在过度依赖非常收益、偶然事件、税收优惠等现象,这些因素也会对盈利能力及其脆弱性产生重要影响。流动性风险(流动脆弱性)产生于两方面的原因——负债方面的原因和资产方面的原因。当债权人需要兑现其债权的时候,使负债方面的原因显现;第二方面的原因来自企业对外提供资金输出承诺,此时企业需要在资产方为其融资。衡量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性比例及流动性缺口率等。其中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流动性缺口率为流动性缺口与一定时间内到期表内外资产的比例。当流动性指标出现问题时,要在指标显示基础上结合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状况来综合判定企业流动性状况及其脆弱性。实践经验表明,资金管理应确保流动性的维持不以较高的成本为代价,要建立适当的债务组合,并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建立分散及稳定的资金来源等。市场风险状况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利率风险敏感度及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前者为利率上升一定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与资本净额的比例;后者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对资本净额的比例。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宏观经济因素、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将对企业的市场风险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及股权价等价格方面的变化对盈利及资本影响程度可以判断市场风险的大小;同时,通过指标的反映以及自身经营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对企业市场脆弱性加以判定。一般意义上说,企业的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是企业处于困境的两个必要条件。由于外部冲击通常难以预测和估计,因此采用情景分析的方式,分析企业面对假定的外部冲击承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进行财务状况外生冲击力趋势分析可假设三种情景模式,即:轻微冲击时的企业财务状况、中度冲击时企业财务状况以及严重外部冲击时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外部环境具有不断变化并难以准确量化预知的特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很有可能处于一种不利的轻微冲击状态之中。当企业处于轻微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企业能否对外部冲击形成有效抵御以及该冲击是否对企业造成重要影响的分析十分必要。因此,企业可提前设定轻微冲击状态下各项财务指标的规律变化情况,并根据基期数据的确定相应确定轻微冲击状态下的困难程度。当外部环境继续恶化时,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也必定呈规律性的不良变动。企业需要通过实际经验以及专家建议法来设计当企业处于中度外部冲击状况时,企业各项指标相对的变动幅度及企业所受影响程度。根据基期数据进行规律性调整,进而对预测数据进行企业承受能力判断,同时确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为未来出现真实的外部冲击状况做好提前准备,确保企业顺利运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恶性外部冲击状况,一旦出现此种情况,企业所受到的打击和影响是十分沉重和危险的。企业必须要具有前瞻性并提前做好应对极度恶性外部冲击的准备。当中性压力度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状况将会缓好;处理不得当,企业财务状况将继续恶化,如遇恶性外部冲击后果十分堪忧。在此,建议企业根据基期数据按照经验专家法假设恶性压力度情况下的各项指标变动规律和幅度,并根据未来可能出现的这类状况做好应急预案及避免出现此情况的相关计划,以确保企业顺利实现稳定健康发展。此项工作是最为必要和重要的。企业应根据实际状况选择与已适合的脆弱性指标。企业财务状况脆弱性指标的选择角度包括偿债能力脆弱性、营运能力脆弱性及盈利能力脆弱性等。其中偿债能力脆弱性的指标选择可参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资产负债率等;营运能力脆弱性可借鉴营运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盈利能力脆弱性可借鉴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或净值报酬率等指标。企业根据重要理论及实践经营设定预警临界值。企业可根据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来确定适合本企业的预警临界值。也可对较长时间的历史资料进行大量测算,并由专家作出判断,确定临界值。判断的标准主要是国内外相关研究中使用的标准,同时可采用系统化方法以各种原则,如多数原则、均数原则、众数原则及负数原则等确定的临界值进行综合平均,最后调整确定。从数理统计上来说,临界值确定的总的原则是:在这一点上将会发生危机而没能发出预报的概率与发出错误预报的概率最小。临界值的设定要基于样本反复检验、优化。选择适当的预警分析方法。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预警方法进行选择,如扩散指数法及合成指数法等。其中扩散指数法是指发出预警信号指标个数占所有预警指标个数的比例,此种方法能反映每个指标的影响,能反映风险波动的扩散过程,能有效提示整体风险波动的转折点。合成指数法是根据同类指标中各序列循环波动程度,并考虑各序列在总体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加权综合编制而成,此种方法能够全面考虑各项指标的变化,反映整体变动情况,可以从数量上反映出变动的幅度。企业可以从轻微外部冲击时的状况、中度外部冲击状况及恶性外部冲击状况三种情况调整各脆弱性指标的变化。当企业遭受各种外部冲击时,系统提前预警将会给企业带来预处理危险的宝贵时间,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数据反映及目前经营状况提前对不良发展行为进行纠偏,企业财务遇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及程度将会大大降低,使企业对财务状况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加强,使企业的发展更具稳健性。预警易产生两类错误,一是预警触发条件过于严格,应发出危机信号时却发出了安全信号;二是当触发条件过于宽松时,发出预警信号过多,本来安全的也发出了预警信号。因此,预警信号仅仅向企业提示那些在某些财务方面存在风险偏好,发出预警信号并意味着企业要立即采取行动,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应借助企业发展的定性和定量综合信息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趋势进行判断,而后提出预处理方案及纠偏措施。 -
报告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s Related to Biological Control of Grapevine Crown Gall from Agrobacterium vitis Strain E26
出版时间:2007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Agrobacterium vitis strain E26)是本实验室分离到的一株对葡萄根癌病(grapevine crown gall)有良好防效的生防细菌。已有研究结果表明,E26菌株防治葡萄根癌病的机制除了产生抑制病原菌的细菌素以外,还存在其他的生防因子,是多种生防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本研究直接克隆A.vitis E26菌株中的生物防治相关基因,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进一步解析该菌株的生防机制。从本研究室已构建的E26菌株的 Tn5插入突变体库中,以向日葵幼苗为指示植物在茎部接种,筛选到一株防治根癌病能力稳定下降(50%)的突变体ME19。Southern 杂交表明该突变体为Tn5单拷贝插入。与野生型E26菌株相比,ME19的生长速度及产生细菌素的能力均没有显著差异。通过鸟枪法克隆到mini-Tn5插入的侧翼序列,根据侧翼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PCR介导的文库筛选方法,从E26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一个阳性黏粒p1543。将该黏粒通过三亲杂交的方法互补突变体ME19,互补菌株在向日葵及葡萄上的生防能力得到了恢复。将黏粒p1543进行亚克隆,测序,得到5.6kb片段,命名为K2。将该片段连接到穿梭载体pRK415G,互补突变体ME19,进行向日葵和葡萄的温室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片段可以使突变体防治根癌病能力得到恢复。序列分析表明该亚克隆片段上存在6个完整开放阅读框,分别为:mcp(methyl-accepting chemotaxis protein)、chp(conserved hypothetical protein)、citE(citrate lyase beta subunit)、hp(hypothetical protein)、leuD(3-isopropylmalate dehydratase small subunit)、leuB(3-isopropylmalate dehydrogenase),其中Tn5插入在chp内。目前,已构建了Tn5插入位点下游mcp 和chp的缺失突变体和互补突变体。mcp 和chp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
报告葡萄土壤杆菌E26中chvAE2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出版时间:2007葡萄根癌病是一种由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引起的在生产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世界性病害。无致病性的葡萄土壤杆菌E26(A.vitis E26)是本研究室分离获得的一株对葡萄根癌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E26菌株的生防机制主要包括产生土壤杆菌素、定殖能力、诱导抗性等方面。据相关报道,chvA是一个编码β-1-2-葡聚糖运输蛋白,参与趋化作用的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克隆了E26菌株的chvA基因,该基因与文献报道的葡萄土壤杆菌F2/5菌株(A.vitis F2/5)中的chvA基因在核苷酸序列水平上同源性为94%,在氨基酸序列水平上同源性为98%,现命名为chvA E26。此外,该基因在A.vitis S4,A.tumefaciens C58,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等菌株中均有同源基因,同源性均在70%以上。序列分析表明:chvA E26基因全长1715bp,推测编码产物为β-1,2-葡聚糖运输蛋白,负责将β-1,2-葡聚糖运输至细菌内膜外,参与吸附寄主细胞,属于趋化性相关基因。在chvA E26下游存在一个chvB 同源基因,编码产生β-1,2-葡聚糖,两者的转录方向一致。在chvA E26基因的上游存在一个基因aviR E26,该基因编码一个LuxR类型的转录调控蛋白,两者转录方向相反。在chvA E26基因和chvB同源基因的中间还有hip基因,与chvA E26基因转录方向相反,该基因编码产生马尿酸酶(Hippuricase)。该酶能够降解N-苯甲酰甘氨酸为甘氨酸和安息香酸。此外,该酶还与生长素信号调控相关。与NCBI数据库及土壤杆菌序列数据库的序列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A.vitis E26菌株中,aviR、chvA、hip和 chvB开放阅读框(ORF)的位置顺序和大小与已经报道的A.vitis F2/5菌株中的同源基因的相对位置和大小高度相似。推测chvA E26基因的功能可能与E26菌株趋化性或者定殖作用相关。目前,已构建了chvA E26的缺失突变体和互补突变体。chvA E2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报告Primary Study on Screening Bacteria to Protect Soybean Seedling From Low Temperature
出版时间:2007低温胁迫是植物栽培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灾害,它不仅会导致植物产量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植株死亡[1]。在北方高寒地区,低温常常成为大豆出苗的主要限制因子[2],春播大豆常因早春低温而延迟出苗,降低出苗率,增加感病的机会,降低幼苗的生活力,导致群体出苗不齐[3]。大豆的低温冷害敏感时期为6月和8月,有研究认为,低温年也是大豆低产年,一般减产28.2%~34.8%,减产原因是由于大豆生育期间所需积温不足,特别是6月份气温低导致营养生长期、生理活性减弱而影响苗期正常生育,推迟了分蘖、开花、成熟等发育阶段,回归分析6月份平均气温每增减1℃,每亩单产增减15~20kg[4]。大豆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每年因低温冷害和病虫害的侵袭,大豆的产量已受到严重损失。如何解决大豆的低温冷害问题是目前东北地区着力研究课题,虽然人们已从合理耕作施肥和促早熟以及提高大豆抗寒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目前提高大豆抗寒性的方法是使用一些化学物质或者抗寒剂等,这对作物品质和土壤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必定会存在一些真菌或细菌能够诱导植株产生抗寒性。本研究旨在从大豆根际土壤中筛选出能够提高大豆抗寒性的细菌菌株,为防御大豆低温冷害、促进增产增收打下基础。沈阳农业大学线虫研究室保存的细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大豆和黄瓜根际土壤。1.2 供试大豆品种辽豆10号,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提供。1.3 保护性细菌的筛选1.3.1 大豆种子表面消毒 挑取饱满的大豆种子,先用75%酒精消毒3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遍。1.3.2 细菌菌悬液的配制 细菌纯化后,在培养细菌的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无菌水,静置2min,配成109CFU/ml 的菌悬液。1.3.3 将上述消毒后的大豆种子放入不同的细菌菌悬液中浸泡,每皿10粒,约处理5min,使大豆种子表面充分附着细菌。1.3.4 将附着细菌的大豆种子放入灭菌的大培养皿中,内装灭菌土壤,在室温约25℃下使其萌发,并按时浇无菌水。以无菌水浸泡的大豆种子为对照。1.3.5 室内生长7天后,将其放置于冰柜中,控制温度在2℃以下,处理72h。再将其置于室温约25℃下生长。2天后检查,对保护性细菌进行筛选。通过室内筛选,有4株细菌处理过的大豆幼苗经过低温处理后没有表现出低温冷害症状,生长良好,而且须根较多,长出真叶(图1)。说明是这4株细菌能够保护大豆苗免受低温冷害,诱导大豆幼苗产生了明显的抗寒性。Figure 1 The growing status of soybean seedlings treated with low tempetature and comparison不同细菌菌株处理大豆种子对大豆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在235株细菌中,促进大豆发芽的细菌菌株有83株,抑制大豆发芽的细菌菌株有152株。不同细菌菌株处理大豆种子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在235株细菌中,促进大豆幼苗生长的菌株有45株,抑制大豆幼苗生长的菌株有190株(表1)。发芽率(%)Ratioofburgeon菌株数/strainNumberofstrains茎长(cm)Lengthofstem菌株数/strainNumberofstrains≤4025≤5.04750205.1~6.03660266.1~7.04170367.1~8.04480458.1~9.02790649.1~10.02010019≥10.02080CK8.3CKTable 1 Ratio of burgeon and length of stem treated with different bacterial strains通过室内筛选,有4株细菌能够保护大豆幼苗免受低温冷害,生长良好,展开子叶,长出真叶,而且须根较多。但在这4株细菌中nemab60和nemab69比nemab56和nemab218的效果更好。不同细菌菌株处理大豆种子后,对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细菌有促进发芽作用,有的细菌有抑制发芽作用。而且对幼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细菌能够促进大豆幼苗生长,有的细菌能够抑制大豆幼苗生长。多数研究表明,植物的抗冷性与细胞的含糖量呈正相关,但也有少数不相关[5]。有人在研究棉花抗冷性与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关系中得出结论,可将低温处理后可溶性糖的提高率作为划分棉花抗冷级别的生化指标之一[6]。冯乃杰等[7]研究表明低温胁迫时化控处理提高了POD和SOD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增加的幅度减小,因而可减少膜质过氧化作用对细胞的伤害。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为植株在低温时提供更多的能量物质,细胞的渗透势得到调节,降低了结冰点,提高了细胞的抗寒能力。不同细菌菌株处理大豆种子后,低温保护性细菌能够诱导大豆幼苗产生抗寒性。由于本试验仅为初步研究,没有对低温胁迫下保护性细菌处理的大豆幼苗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今后,将进一步研究以探究低温保护性细菌诱导大豆幼苗产生抗寒性的机理。 -
报告Effect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Actinomycetes on Secondary Juvenile Mortality of Heterodera Glycines*
出版时间:2007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1952),(soybean cyst nematode)是世界性分布的大豆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大豆胞囊线虫分布广,由于大豆各产区具有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种植品种的多样性,造成了该病的极难防治。随着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1]。放线菌作为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其代谢途径复杂,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与细菌和真菌不同的特点和多样性 [2,3]。很多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如阿维菌素(Avermectins)、南昌霉素(Nanchangmycin)等都具有较高的杀线虫活性。大豆胞囊线虫作为一种专性寄生物,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一个线虫田间群体不是寄生性整齐一致的单一小种,连续种植抗病品种,由于抗病基因对线虫群体的选择作用,田间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会发生改变[4]。田中艳等报道了安达盐碱地作物研究所的大豆田多年种植抗病品种后,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发生了变异,该试验地里就含有3号、4号和14号多个不同的生理小种[5]。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也称为侵染性幼虫,控制二龄幼虫侵染大豆根部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关键,而成功的生防菌应对大豆胞囊线虫不同生理小种不具有专化性。因此,研究生防菌对大豆田间混合胞囊线虫群体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生防放线菌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越冬胞囊和新鲜胞囊孵化的二龄幼虫的活性,以及测定了对田间不同小种群体的胞囊孵化的二龄幼虫毒杀活性,以期筛选获得高效而稳定,并能够适应不同致病型的胞囊线虫混合群体的生防放线菌菌株。本试验采用的菌株C25-3分离自吉林省辽源市,H-4和H-2分离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C44和C49分离自辽宁省沈阳市。1.2.1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新鲜胞囊和二龄幼虫的获得 将感病品种辽11种植在3号生理小种严重感染的病土中,一代胞囊成熟后挖出整个根系,体视镜下挑取根上的新鲜胞囊,选取新鲜饱满成熟的胞囊在0.5%NaOCl 溶液中消毒3min,无菌水冲洗3遍,在25℃于无菌水中孵化二龄幼虫。每天及时收集新孵化出的二龄线虫。1.2.2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越冬胞囊和二龄幼虫的获得 春季从沈阳农业大学北方线虫学研究所试验地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繁殖圃采集土样,采用改良淘洗—过筛法分离胞囊,在体视镜下用自制的玻璃挑针挑出饱满成熟的胞囊。胞囊在0.5%NaOCl 溶液中消毒3min,无菌水反复冲洗3次后,在25℃、0.5mmol/L ZnSO4·5H2O溶液中孵化二龄幼虫。及时更换处理液并收集新孵化出的二龄线虫。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安达盐碱地作物研究所大豆育种基地随机五点取样,采用改良淘洗—过筛法从土壤中分离胞囊。孵化方法同1.2.2。取制备好109cfu/ml的菌悬液放到马铃薯培养液中振荡培养7天,5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稀释4倍,放入4℃冰箱中备用。在0.6ml发酵滤液中加入新孵化的J2,24h后观察线虫的死亡情况,重复3次。以无菌水作为对照。线虫死亡率(%)=死亡线虫数/供试线虫数×100%校正死亡率(%)=(处理线虫死亡率-对照线虫死亡率)/(1-对照线虫死亡率)×100%28℃条件下振荡培养7天得到的发酵液经离心后,在4×稀释浓度下,24h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新鲜胞囊孵化的二龄幼虫均有一定的致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C25-3处理的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到95.23%,活性最高,与其他菌株相比差异均显著。H-2、C49和H-4对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相近,均达到70%以上,C44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2.80%,活性最低,但均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表1)。StrainsMortalityofjuvenile(%)ⅠⅡⅢAverage(%)Correctedratio(%)C25-3100.093.3392.8695.40aA95.23H-477.7869.2372.7373.25bcBC72.30H-286.3680.0071.4379.26bB78.53C4981.2571.4378.5777.08bBC76.27C4455.5670.0066.6764.07cC62.80CK5.005.260.003.42dD—Table 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rains to SCN J2 of young cyst of race 3试验结果表明,C25-3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越冬胞囊孵化的二龄幼虫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发酵液稀释4倍处理24h后,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到94.84%,与其他几株相比差异均极显著。C49、C44、H-4和H-2对处理的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均在70%左右。5株菌与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表2)。StrainsMortalityofjuvenile(%)ⅠⅡⅢAverage(%)Correctedratio(%)C25-3100.0091.6792.8694.84aA94.84H-479.1760.0070.0069.72bB69.72H-264.2986.6762.5071.15bB71.15C4970.0072.7370.0070.91bB70.91C4455.5675.0077.7869.45bB69.45CK0.000.000.000.00cC—Table 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rains to SCN J2 of old cyst of race 3试验结果表明,5株菌对田间混合群体的大豆胞囊线虫J2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C25-3处理后J2的校正死亡率达96.59%,与其他几株相比差异均极显著。H-4对二龄幼虫的活性次之,校正死亡率为87.29%。C44和H-2为中等水平,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4.05%、73.97%;C49的活性最低,校正死亡率仅为53.13%(表3)。StrainsMortalityofjuvenile(%)ⅠⅡⅢAverage(%)Correctedratio(%)C25-3100.0090.00100.0096.67aA96.59H-472.73100.0090.0087.58aAB87.29H-280.0080.0063.6474.55bBC73.97C4470.0054.5570.0064.85bcCD64.05C4975.0063.6472.7354.17cD53.13CK0.000.006.672.22dE—Table 3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rains to SCN J2 of different races本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出的5株放线菌菌株中,C25-3对J2的活性最高,另外,C25-3,H-2和C44对大豆胞囊线虫J2的毒性不因线虫的致病性和活性差异而改变,而C49和H-4表现出因线虫的致病性和活性差异而改变的特性。目前,人们正在探索如何筛选高效、稳定的线虫生防放线菌的方法。Skantar根据胞囊孵化时间的快慢将大豆胞囊线虫的胞囊分为TN17和TN18两种类型,室内研究了格兰德霉素(Geldanamycin)对TN17和TN18孵化的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格兰德霉素对来源不同的胞囊孵化的二龄幼虫活性有一定的差异[6]。本文研究的不同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对胞囊混合群体孵化出的二龄幼虫毒杀活性表现出差异,说明生防菌对J2的作用机制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分化而导致二龄幼虫的抗性存在差异;还有可能是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复杂,往往含有多个有效组分,导致对不同胞囊来源的二龄幼虫的活性存在差异。生防放线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对于活性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以及安全性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生防放线菌除产生抗生素之外,还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生防机制,必须全面分析和利用,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从而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为害。 -
报告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ain Seedling Stage Diseases in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出版时间:2007甜菊(Rebaudiana Bertoni或Rebaudiana Bak)为菊科斯台维亚属多年生半木质草本植物,又名甜叶菊、甜草、糖草,原产于南美的阿根廷、巴拉圭、巴西三国交界处500~1000m的高山草地上。其叶内主要物质——糖苷,具有高糖低热特性(甜度是蔗糖的3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自1975年被日本首先投产于食品工业应用以来,现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应用到食品、医药、酿造等方面。济宁市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栽培,到目前已发展到1.5hm2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甜菊种植基地。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甜菊病害不断加重,特别是苗期病害,由于甜叶多采用弓棚育苗,春栽种育苗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常常遭遇低温,棚内温湿度不宜控制,病害容易发生,经常因防治不当,苗床大量死苗或移栽后造成大量死亡。几年来笔者针对为害较大的甜菊苗期病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该病是甜菊苗期最重要的一种病害。据笔者几年调查,新苗床30%以上,老苗床50%以上可发现该病害。特别是老苗床,如不注意温湿度管理和及时防治,整个苗床可在几天基本死光,为害很大。是所有甜菊种植区均能形成为害的一种病害。1.1.1 症状 主要症状是在茎基部靠近地表处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后可绕茎一周,凹陷收缩,干枯,导致幼苗整株死亡。1.1.2 病原 甜菊立枯病菌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半知菌类,丝核菌属(有性世代,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以菌丝体繁殖,初生菌丝无色有气泡,后期呈黄褐色,较粗大,菌丝直径5~14μm,分枝处稍细,有一横隔,呈直角分枝。该病菌生存能力较强,在0~40℃均能生长,以15~26℃为最适发育温度。1.1.3 侵染循环 立枯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来源,遇到合适的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侵入为害。病菌可通过人、畜、农具携带,以及借肥料、流水、风、雨等进行传播。1.1.4 发病条件 立枯病的流行,首先是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原菌。湿度大、湿度适宜则发病重。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发病重,重茬地、旧苗床残菌多、发病重。1.2.1 症状 该病可从种子发芽时侵染或从茎基部侵入,使幼苗呈褐色水渍状死亡或在茎基部始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斑逐渐扩大,受害茎部变细,水浸状烂断,导致整株死亡。1.2.2 病原菌 该病原菌为镰刀菌(Fusarium spp.)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镰刀菌属。菌丝无色,多分枝,分生孢子有两种:小孢子圆形或椭圆形,单胞;大分生孢子镰刀状,两端弯曲,尖端细,由5个左右的细胞组成。1.2.3 侵染循环 该病菌是一种腐生性较强的兼性寄生菌,能在土壤中腐生,是侵染的主要来源。当遇到适宜的条件即可侵入为害。农事操作、流水、风、雨等可以造成传播。1.2.4 发病条件 在幼苗出土不久,如遇低温、多雨、苗床积水、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可造成该病的流行,重茬地、旧苗床发病重。据资料记载,该病只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害甜菊。但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分离,证明济宁不少县区均有该病发生,且能在甜菊整个生育期为害。1.3.1 症状 发病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后表皮上出现暗褐色至黑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经5~7天,病处可出现灰白色的霉状物,取病部组织在保湿条件下培养,可见到洁白色的菌丝体。病菌向下发展,为害根部,破坏根系,使植株基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枯萎死亡;病斑向茎周发展破坏皮层组织,使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植株失水、叶片发黄而逐渐死亡。1.3.2 病原菌 甜菊白绢病原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类,小类菌属。菌丝白色、线性,能形成菌丝束和球形菌核。病菌有时可产生有性世代的担孢子。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60余科210多种植物,主要有烟草、番茄、马铃薯、茄子、棉花、甘蔗、大豆、西瓜等。1.3.3 侵染循环 该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侵染的主要来源。在条件适宜时,病菌可从茎基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使病部组织腐烂,造成死苗。农事操作、流水、昆虫可传播病害,种子也能带菌传染。1.3.4 发病条件 该病害的发生流行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据试验,14~26℃是病菌发育的最佳温度范围。湿度大、排水不良、低洼地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连作地发病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易发病。2.1 由于以上3种病害均是以菌丝体等在土壤中越冬,故进行土壤消毒是有效的防治方法。用50%的多菌灵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g左右,加干细土15kg左右拌匀,一半在播种前作为垫土,一半盖在种子上,或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g 按1:1混合,同上法处理。2.2 选择地势稍高、排水好、疏松的土壤为育苗地,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肥。2.3 合理轮作,避免重茬育苗和使用旧苗床。2.4 苗床避免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株周围撒石灰进行消毒,同时应及时喷药,防止病害蔓延。可用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700倍液、70%敌克松 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粉500倍液、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连用2次。若每平方米用5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和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各3~5g,对水1500ml,喷洒苗床周围土壤,控制病菌蔓延;在菊苗移栽定植前选择广谱性杀菌剂如百菌清、杀毒矾、多菌灵等再喷雾一次,带药移栽定植,效果更好。2.5 培育和选育抗病品种(系)。